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具备一些将来在社会立足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其中,小学美术这门学科极为重要。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上应该学到的不只是画图,还应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部分实践能力。同时,小学美术课为小学生建立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是为了让小学生在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并能从美术学习中获取快乐。因此,教师提出了微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堂更好地学习小学美术。

一、微课堂概述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教学与媒体技术合理结合在一起,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围绕某一知识点开讲,最后通过精简的视频来记录完整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课程45分钟讲述一个课时不同,微课堂只有5~10分钟,并且只讲述一个知识点。微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微课堂进行教学也体现了教师熟练的整合课程的能力和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围绕课本某一知识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该知识点。其具体表达方法有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知识点集中讲解视频等。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中时,表达方法可以是画作鉴赏讲解视频、绘画技巧讲解视频和绘画过程演示视频等。因此,制作微课堂教学视频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二、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的必要性

1.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随时间的流逝分散。因此,对于传统课程一节课40分钟来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而微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为5~10分钟,能够在学生分散注意力之前讲述完某个知识点,对于帮助小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效果。

2.小学生由于初上小学,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较差,很难全面地接受较多的知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在一个课时内的较长时间里讲述各种知识,并不能全面考虑到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具有针对性,一个视频的内容即为一个知识点,内容相对精简,而且学会一个知识点后再举一反三,学生容易接受。

3.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教学时,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新奇感,从而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对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启迪的作用,让教师对于课堂讲解产生新的想法并有效应用于其中。

4.教师在传统美术课中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讲解绘画技巧、鉴赏课本插图、绘画过程演示以及绘画作业讲解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乏味,而且很难吸收到感兴趣的知识,失去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所该起到的作用。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则相反,其制作初衷便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制作方法,生动地将知识重点浓缩在一段视频中,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微课堂应用准则

1.教师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必须确定使用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目的,就是将关于美术课本的知识提取重点,并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讲解收录到视频中。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美术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对症下药,予以引导,从细微之处入手,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对于微课堂的教学视频内容,必须联系课本知识将其完整呈现给小学生。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经过教育家和学者的反复钻研,已经十分科学合理,而网络上相应的教学视频由于着重讲解各知识点,难免不太连贯,因此,教师需要负责将视频合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

3.教师自身应当经常更新教学视频,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视频用语教学,并且对于学生经常观看的教学视频应当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

四、微课堂应用教学案例

1.示例一:以《剪纸蝴蝶》课程为例。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考虑到这一课程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安全的剪纸工具,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时要考虑视频内容对于小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尽量选用安全隐患较低、动手能力较为合适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蝴蝶图片以及剪纸过程演示,要求小学生在细心观察剪纸过程,然后选取蝴蝶样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剪纸。整个动手过程中,教学视频内容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示例二:以《美丽的丝巾》课程为例。通过视频中对丝巾的折叠和浸染,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对于课程的新奇感,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在整个课程要为学生示范如何操作,但不可过度参与,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需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的。通过此次微课堂视频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小学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为小学生日后从事设计美术类行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需要通过微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对小学美术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美术欣赏课 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欣赏课,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美术欣赏课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学生对该科目有所忽略,这就给日常教学带来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方法,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了解美术作品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鉴赏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方便教学课程的开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教师要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

高中美术欣赏课除了要教授美术鉴赏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授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美术课学习的一部分,了解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接受美术鉴赏知识。就像俄罗斯套娃,如果美术鉴赏知识是里面的娃娃,那么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就是外面的盒子,打开盒子才能看到娃娃,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教授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在教授美术鉴赏知识时,可以扩大视野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时,从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或储备的课外知识导入,让学生从熟悉到陌生,紧跟老师的思路进入美术鉴赏知识中,更深切地理解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如《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课,对于如何使学生了解中国20世纪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生的变化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掌握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入手,让学生比较中西方当时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变化得出传统绘画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样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关注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学习经验。

二、教师要突出重点,注意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美术鉴赏知识与其他学科触类旁通,鉴赏知识较杂乱。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大纲分清主次,让理论知识有条理有系统,避免造成学生认为所教授的知识全部都是重点的错觉。否则,繁多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到最后得不偿失。此外,即使是重点知识的学习,也不能采用逼迫背记的方式,试想学生平日就有各科理论知识要掌握,早已疲于应付背记的方式掌握知识点,这时要求他们背记知识点,还有兴趣学习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或者采用小组合作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接受鉴赏知识。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推动作用。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美术欣赏课或许是学生繁重学习之余放松的好机会,这时可以采用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例如学习作品创作的技巧方法、艺术特色时,可以欣赏风景画,静物画,但注意在选择作品时要有主次之分,教师要把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佳作做重点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美术技巧的理解和对名家之作的印象。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时,众多名家辈出,同一朝代又有不同风格的画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选用大量有代表性的画作重点讲解,以此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千万不要只让学生阅读书面材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教学影像资料,让学生有直观感受。这样学生才会对作品的境界、艺术手法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便学生记忆。

此外,还可以采用情景模式的方式,方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每一部作品都有其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时代背景、民族特征,可以通过播放民族音乐和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讲述美术家的人生经历等方式,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解凡・高的《向日葵》时,可以通过介绍凡・高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探讨凡・高为什么要以向日葵为作品主题?向日葵有什么深刻的含义?通过了解凡・高的生平经历可以看出,对于凡・高而言,向日葵是他表现自己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也不长,凡・高就像向日葵般早早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向日葵就像太阳,浓黄色的颜料象征着光和热,是凡・高内心激烈翻腾的感情的写照,也表达凡・高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他用向日葵的各种姿态表现自我。

在美术欣赏过程中通过播放音乐,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冲击,使得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作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更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例如在讲解抽象派艺术作品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听一首音乐,结合美术图片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既轻松掌握知识,又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美术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学生运用鉴赏知识分析作品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教学计划: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课本中选取本小组感兴趣的课题。根据老师的提出的问题,个人查阅资料或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得出本部小组的感受和见解。然后各组依次上台向其他学生讲解感受和见解,小组讲解完毕后全班学生先进行讲评。最后由老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或改正,并回答学生的问题。巩固学生的鉴赏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动笔创作美术作品,不能光“纸上谈兵”。例如讲完莫奈的《干草堆》,发现学生对光、影的作品感兴趣,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学生根据一天中光影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又如讲完空间透视法后,让学生自选透视法,把教室的空间图画出。

四、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分析,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套路,美术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必要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范文第3篇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美术教育各有千秋。但是,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美术教育, 都在阶段性地进行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改革趋势比较统一,具体而言,都是围绕两点来进行美术教育改革的: 一是丰富艺术知识,并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二是合理安排艺术与文化知识,以确保二者的平衡性。在如此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奋战在一线的美术教师要作出一定的努力。20 世纪 90 年代,是知识经济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把目光放在了素质教育上 。以笔者自身的理解, 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教学要更具创新性。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中,小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都是属于自身理解范围内的内容, 且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一定与特定的文化情境相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点,采取一些技巧有效的引导学生。这样的引导对于初学美术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最优效的,能够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美术教师以这样的角度为出发点,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2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模式

小学美术课,以培养学生审美为基本教学目标,它的美育功能更加强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步骤 。通常,小学课堂教学有界定的时间框架, 美术教师在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中,千万要重视这一点。以此为基准,笔者认为实施教学结构的优化, 至少需要完成四个阶段的课堂内容,为学生上一节最具价值的美术课。

第一阶段,作为美术课堂活动的初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教师可安排一些有趣的开场作为过渡,让学生快速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由于不宜在此时浪费过多的时间,一般需要将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之内。例如,教师配合课堂教学的主题,讲小笑话、小谜语、小故事、听音乐、欣赏图片、看录相等。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地引入此次教学主题。这是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的铺垫。

第二阶段,进入新授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抓住这黄金时间, 清晰的讲解该节课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为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法的探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了让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教师需要做好一番准备工作。例如课前推敲教案, 或者收集、制作课堂所需图片资料、确定教学重难点等,让美术教学课堂充实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生涩的知识,教师此时的表达方法应该更加灵活生动。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即学生练习阶段,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会遵循一点原则, 即精讲多练。这种原则对于美术这门学科而言,意义重大,也必不可缺。在此阶段,让学生有实践的时间,课堂练习是反映学生知识掌握与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进行适当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让学生带目的地去实践、去练习。

第四阶段,评价拓展阶段,该阶段的课堂教学已进入尾端,此时,教学应以多评价、多提建议为主,该阶段的课堂教学以交流活动为主。比如教师设置一些形式,让学生评估自己的作品。展示、评比的方式,可以自行选择,最终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作品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3. 1 树立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

以临摹为基础的美术教育观念,在追求素质教育的风气下, 显得过于老旧。在这种美术教育观念里,教学体系的构建只会围绕一项内容,即加强学生的绘画技能。这种让学生临摹的做法, 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更不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具意义的作品。从表面看, 学生的绘画作业近乎完美,但潜藏在这种完美表象下的却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残缺处。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可能是美术设计人才的好苗子,因此,美术教师要重视转变美术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美术教学理念,不磨灭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3. 2 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为了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导入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否保证,关键要看它的开端是否好。如果教师没有运用好的导入方法,学生在课堂开始就难以进入学习状态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境遇,美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把握三点,分别如下:

第一,导入不能没有针对性。小学生年龄偏小,心理特征与初高中生有明显差别, 且能力基础不扎实,这些因素使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遇到了不少难题。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 美术教师在设置课程导入时才能胸有成竹。此外,虽然都是小学生,但是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差别的,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自己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导入方法。

第二,导入不能缺少启发性。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自顾自地讲解新的知识点,可通过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创设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美术知识当中。启发性的设问更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的欲望。

第三,导入不能过于形式化。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要运用新颖的方式导入。新颖的导入对于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具现实意义。例如, 在进行《太阳月亮你们好》这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出整个教学氛围, 在进行导入时,笔者讲述了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在课堂上,先引导提问: 你们知道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吗,接着讲述故事,这种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烘托出氛围, 还利用有限的时间播放动画片《后羿射日》的一些片段。之后, 分组讨论。这样的导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能给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3. 3 更注重灵活运用教材

受新课程理念的指导,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单纯依赖现有教材内容。于教师而言,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范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进行拓展。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论是生活范畴,还是大自然范畴,亦或者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都不乏与美术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要认识这一点,并充分利用这重要的资源。从这点上来看,收集和整理就是灵活运用教材的重要步骤。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除了整合和理顺资料之外, 还需要考虑自身和学校的条件,有选择、有计划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材即利用开放的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如此做,美术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都能兼顾。

在理解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后,规划整体单元教学的内容,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另外,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样化地选用授课教材。例如, 在欣赏美术大师和学生作品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审美认知,教师可以先让一些愿意分享亲身经历的学生谈谈。并类比作者,该如何表现这种感受。之后,教师收集整理一些类似的作品,整理出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性及创作观念等,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其中收集整理的一些类似的作品就属于美术教材的一部分,这些资源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展现自己的的价值观。

3. 4 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选用合适的美术教法。合适的美术教法能有效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需要更具操作性。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演示、练习、互动式等。其中,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涉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还涉及安排教师行为活动的顺序。为了将教学方法的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美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等。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让美术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可以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能运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书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一节美术课下来,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到课堂无趣,因而也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美术课件。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视觉冲击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好符合这一点要求。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让美术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可以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能运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书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一节美术课下来,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到课堂无趣,因而也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美术课件。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视觉冲击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好符合这一点要求。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艺术感受;特点;教学方法

在形象可感的色彩和形状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生动的图片及直观的画面小学美术教育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从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分析,美术课程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必要的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之上,从知识与技能的双重角度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整体认知,进而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结合。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渐趋完善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今后的思维意识及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小学美术教育从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多方面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对于学生心理活动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的渗透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目的,基于美育教育基础之上的美术课程开展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教育特征,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观念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德育与美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还体现出自身综合学科的教育特点,将美术教育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2.趋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物质原料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呈现方式,其中关于物体空间及面积的描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辅助实施,因此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也成为了现阶段美术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广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并赋予美更多的艺术内涵,这对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

3.特殊的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探知欲望促使下他们能够积极发掘身边事物的特点,然而在真实和虚幻之中他们一般很难辨清,注意力极易分散。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容易和乐于跳出现有学习模块的束缚,将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因而对于视觉艺术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内心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小学美术教育在迎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在专业师资力量训练方面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在学科知识融合方面也形成了一定学科关联,文学、舞蹈等学科的融入对于加深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极为有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促进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特定学习氛围下促进自身审美意识与创造意识的发展。社会生活与美术课程的结合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对于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2.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

小学美术课程的一般教学步骤表现为先讲后画,这一教学模式在当前美术教育中也可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教师可以边讲边画甚至是先画后讲,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内容掌握情况来决定。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在实践研究能力培养方面也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外出写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3.多媒体教具的辅助

多媒体教具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出现已屡见不鲜,这对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也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在如何开展多媒体美术教学的问题探讨方面还需要诸多斟酌。我们可以将网络教学视频或是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在课程中呈现给学生,或是通过网络教学指导来提升学生对图画的整体感知。此外,感受画面的情感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拓展极为有利。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差异也是需要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视的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形成,这对创造能力的发展影响深远。传统模仿式教学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绘画天性被抹杀,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关系的构建是极为重要的,这对美术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基本认知规律考虑,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趋势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美术教学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征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方式,尽可能体现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真正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学环境的创设也应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在积极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李蒙丝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小学美术重点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术课堂 素质教育 意义

一个人没有审美能力是可悲的。没有美育、没有激情的教育,是机械呆板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有个尺度,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先天的艺术素质是人的本质之一。它是普遍潜在的,有了潜在的审美意识,更需要后天的发掘与培养。育人者解之,人的审美自觉性往往与其在其他领域所表现出的实用性相互交错,这种审美的自觉性是朦胧的、模糊的,它是潜于人本质内部的原始理念。一旦这种理念得到引发,就会表现较强烈的审美欲望,这种欲望需要不断梳理与调整,这就是后天培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下,充分教给学生全面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志趣,提高学生的美术智能。小学时代的启蒙教育是中学时代逐步走向成熟的前奏,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影响其一生的方向与定格。把握后天开发的质与量,艺术教学在小学生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少年儿童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不仅利于学生获得知识,还利于培养其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重要的是在参与发现美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美的能力,从而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发掘、诱导学生的艺术知觉、审美情趣。它是一种素质的开发,是提高人本身素质的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特点,不断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要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愉快的游戏、有趣的比赛、轻松幽默的语言、优美的音乐、先进的电教手段等。再通过观摩与欣赏使学生的审美心理发生萌动,领悟和感受艺术美,达到与自我心灵知觉的沟通,从而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会使更多的小学生心理秩序得到调整。这样才能增强学习趣味,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既启迪智慧,又促进智力发展。

小学各年级的美术课本中安排有“宇宙太空”、“未来的汽车”、“设计的机器人”、“孙悟空在今天”等想象画课程,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美术创作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运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效手段,搭建主体式教学的平台。有效方法如下:

(1)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创作美,装饰生活空间。要多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在作画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思路及要求,对学生的表达方式适当放宽(如颜色的选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一幅作品不能以画完而告终。“目短于自见,智短于自知”,指人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真正的认识,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能换一种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动眼、动脑找出优缺点,提出完善手段。这一过程应循序渐进。

(2)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就是谈感受、谈体会、谈设想等。通过谈,学生不但表达了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个性,而且锻炼了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审美观点,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提供“展示”的机会。小学生好胜心强,提供一定的展示机会,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技艺切磋,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和艺术水平。作品展示内容包括:绘画作品和工艺作品,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一些,如美术作品展览、美术故事会、美术文艺会、美术游戏等。通过展示活动,学生可以发现作品的优点。这种欣赏的引导方式贴近小学生思维形式,由形式美逐步引发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使其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愈来愈清晰、有条理。学生既了解了自己的绘画水平,又欣赏了其他同学的好的作品,提高了兴趣,艺术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

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转折时期的心理变化,强化美术在个性发挥上的作用。教师要了解个别绘画的差异。对美术产生误区及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些学生在学习当中并未端正学习美术的心态,在传统观念的驱使下认为美术是副科,错误地认识美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往往对美术创作应付了事。个别学生不喜欢美术的原因很多,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善于走下传播知识的权威圣坛,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探索、掌握美术知识的引路者,实践“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的用义。这是新课标下主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遵循的关键和原则,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时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要重视美术教育,美术教师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情趣的引发和方式的改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兴趣提高,绘画技巧、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就得到培养。人的艺术素质与人的本质已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人对艺术的感受与把握是提高人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生中加强美术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掘青少年的艺术潜力和培养青少年的艺术修养,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

[2]康小花.赫伯·里德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3]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新课程(小学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