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1篇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十一个省市试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讨论制订之中 。但我们知道: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课程可分为预期课程,实施课程和实现课程三种。预期课程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和教育专家们制订的,而实施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预期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由此可知,预期课程设计得再理想,如果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说: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为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做认真的研究。

一、 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另外,"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去应该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新的高中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四)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

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 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 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二) 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还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级,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教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3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征求意见稿)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社会科课程,新理念

    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从国家教育部开展的课程改革来看,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颁布及教科书修订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又进一步修改,修改版审定稿即将颁布。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已经研制发行,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按照新课程标准撰写的教科书,如北京师大版、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的《历史》,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版的《历史与社会》,已于2001年秋季在实验区开始使用。此外,全日制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也正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不久将颁布。而且,一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践阶段。面对课程改革的形势,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次课改的背景及其新理念问题。笔者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意对此作一番研究和阐述。

    一、改革的背景

    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考察其改革背景时应从大教育观出发,认清整个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导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基础教育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缘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同时也为了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改革也在其中。例如,1989年,美国出台了四份很有影响力的改革报告,即美国学校社会科委员会推出的《21世纪社会科课程指导》,布莱德利学校历史科学会推出的《美国教育中的历史课现状》、美国教师联合会出版的《民主的半截故事:美国历史教科书应该加入什么?》以及全国州长协会发表的《转变中的美国:国际前沿》。这四份报告直接影响了90年代美国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走向。到90年代中期,美国颁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各州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或体现本州特色与要求的课程标准。在已推出的州课程标准中,历史教育均得到重视。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各省的教育部负责教育。安大略省从1997年开始新一轮改革,制定了《社会科(1-6年级)、历史和地理7-8年级课程标准》(1998年)、《加拿大和世界研究(9—10年级)课程标准》(1999年),提出了“知识的理解”、“思维和探究技能”、“交流”以及“概念和技能的运用”等四个成就水平,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也陆续出台。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8年发表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1999年颁布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在学习指导要领中概括提出两点改善中小学地理、历史和公民等课程方针,一是在价值观上要培养公正地作出判断的能力和态度、对日本本土和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国际合作及国际协调的精神、作为日本人自主的生存在国际社会中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从培养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等观点出发,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解决问题时的学习等学生主动的学习。高中的地理、历史科以主题学习形式编排内容,内容要有选择性和重点性。如“世界史A”,以近现代史为中心,在注意地理条件和日本历史联系的基础上,了解各文明的特质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用历史的观点探究各种现代课题。“世界史B”,则是在注意与日本历史相关联的基础上,理解世界历史的重大架构和源流,通过从广阔的视野考察现代世界的特质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在课程观念上,历史课程是以事实依据来构建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描述,而且包括解释;历史课程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科;历史课程不仅涉及名人的历史,也是关于普通人历史的学科;历史课程是体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课程目标上,既强调价值观形成,培养和形成完善人格,也重视对历史的了解,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精选内容,以学习主题为基本学习单元。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取向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小组合作、调查、展示等,重视体验与探究。

    ──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评价的个性化、过程性、选择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3篇

一、美国母语课程改革与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美国母语课程改革

美国母语课程改革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与其他课程一道变革与发展的。虽然自独立以来,英语(母语)始终是美国学校课程中主要的必修科,但是,对母语课程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实践也并不是没有教训的。

从20世纪初进步主义改革运动开始,美国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以儿童兴趣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儿童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主题组织单元教学,出现了忽视母语教育的倾向。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震惊,于是实施《国防教育法》以推动课程改革,使科学课程得到了空前重视。20世纪60年代,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将母语排斥在主要课程之外;许多学校停止了传统的语法课、文学课、作文课,导致母语教学质量严重下降。20世纪70年代,旨在“恢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数学教学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认识到忽视母语教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题为《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报告中提出大力加强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等新的基础课程,其中英语课程所占比例最大。此后,母语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各界认同,母语课程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20世纪90年代,老布什总统颁布《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克林顿总统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确提出继续加强上述五门新的基础课程,并增加外语和艺术两门核心课程,规定到2000年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题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和流畅交流能力。

进入21世纪,小布什总统提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并获国会通过,改革的焦点在学科教学方面,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数学熟练程度。与英语学科教育有关的主要有:1.通过高标准和教学效能来核定和实现平等,为处境不利的学生弥补成绩差距。2.通过把阅读放在首位来提高读写能力,即在各州开展全州范围的“阅读优先”计划和“儿童早期阅读行动”。3.激励英语熟练程度有限的学生达到英语流利水平。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修改布什政府起草通过的法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新任联邦教育部长Ame Duncan呼吁增加标准化考试的难度和强度,设立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制定k-12英语和数学的全国统一大纲标准。

(二)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

1.“写作危机”

美国语文教育史上的“写作危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集中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它实际上是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偏差、科技现代化成果在语文教育领域乃至社会语文领域过度泛滥、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冲击影响、儿童兴趣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流弊四个方面综合作用带来的必然产物。

以下四个方面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加速了写作危机的来临,加重了写作危机的深度与广度。一是电视电脑的逐步兴起和普及,电话的广泛普及,猛烈冲击着看书读报、写书信等传统语文习惯和能力,读写能力无用说有了更多的市场,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弃笔风”。二是现代化的视听技术手段广泛用于基础教育之中,读和写被一些人视为语言第二性的表现,写作能力也被认为可以在口语教学中得到提高,于是写作教学被轻视甚至否定,而代之以所谓“限制作文法”(结合语法教学进行语法单项练习,完全取消综合的作文训练)。三是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自由化运动严重影响学校,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大潮摇撼着语文和其他课程中的写作教学。他们从“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出发,为满足学生“自我”的要求,以改革之名开设“神秘主义文学”、“体育文学”等课程,没有一门课程是要求学生写作的。所谓的“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篡改了正常的写作教学目标。四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掀起以儿童兴趣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有人称为开放教育),实施的是“四无一不”(教室无固定桌椅和讲台、教学活动无固定结构、无固定的教学内容、无固定的教材、教师不起主导作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显然由于过分迁就、放纵学生,这种模式下的写作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母语教育质量特别是写作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具体到写作能力,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克里福顿等尖锐地指出:“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培养优秀的作家,而是没有把普通民众的写作水平提高到可以胜任一项工作的程度。”1984年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研究报告《十年写作趋势:1974-1984》得出两个结论:美国学生1984年的写作水平并不比十年前更好;这些9岁、13岁和17岁学生的写作成绩低到令人忧伤的地步。

2.重视写作

“写作危机”爆发之后,痛定思痛,美国母语教育开始“回归基础”,并直面“写作危机”的挑战。30多年来,美国母语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的内容标准、写作教材到写作教学项目,从写作教学思想到写作课、作文教学与指导的改革,从表现标准到写作能力评价、写作标准测试等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2年,美国制订了《英语教学纲要》,提出了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就写作能力而言,提出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包括分类、比较和对比、比拟、推理、分析因果等具体能力)、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包括书信、计划、梗概、报告、评论、创作等)、文章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处理好主客观方面关系(注意读者对象和作者本人的身份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政府开始酝酿制订英语等5门主要课程的全国性课程标准,写作就成为英语课程标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针对“写作危机”,美国社会各界开展了许多研究。美国教育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例如: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作文指导五要素法”(即让学生去描写、解释和判断;让学生多写多改;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让学生感觉教师就是作家;教师应看重学生作品的价值),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育学教授唐纳德・格雷夫斯创立的格雷夫斯写作教学法(写作先于阅读、儿童早期写作须要借助于嘴和手的活动,儿童学习写作经历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教师要善于等待、进行个别谈话和亲身实践)等作文教学思想。美国的写作教学十分重视写作技能训练的先后次序,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多方面内容遵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科学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作文训练体系,如思维-表达的训练体系(进行思维和文体写作的训练)、一般文体写作的训练体系(主要培养学生写作各种体裁文章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训练体系(主要训练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段落写作训练体系(主要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组织能力,教会学生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地表达)、实用文体写作训练体系(主要根据生活中交际的需要,系统安排邀请、劝告、说服、辩论、发表意见、描述过程等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综合写作训练体系(综合思维、文体、语法和书写技巧等各方面的能力训练体系)等等,写作教材多以综合写作训练体系居多。

美国语文教育评价把阅读和写作分开测试写作评价单独设立项目,并非每个年级都要接受评价。最早开展写作评价项目的加利福尼亚州主要对4年级和7年级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其他如德克萨斯州、纽约州、威斯康星州、南卡罗来纳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都建立了与加利福尼亚州类似的写作评价体制,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报告写作教学的真实情况。

凡此种种,都构成了美国母语写作课程改革的背景甚至内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美国母语写作课程改革的脉搏。

二、中国母语课程改革与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中国母语课程改革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第八次课程改革仍在深入推进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七次改革是比较全面、深刻的变革,形成了中国大陆基础教育的现行体系,并且在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国语文课程自清末独立设科以来,除了“”期间在一些地区一度被取消,将语文课、社会课、思想品德课综合为所谓“政文课”之外,语文课程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课”、必修课、基础课。

在我国,由于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传统根深蒂固,意识形态对语文课程的强势关注和深度介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课程在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处于风口浪尖,备受关注,改革的力度也相当大。前六次课程改革,较多地借鉴和吸收了苏联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学科中心”十分突出,学科课程讲求系统性、严谨性、结构完整性等。尽管作了较大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上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观念不新,改革力度有限,大多是大纲、教材、教学的修订和调整,并非系统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起,要求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急切,第七次课改虽对此有所回应,有所改进,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指责与批评,不见减少,反而愈来愈多,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1997年下半年开始,《北京文学》等许多报刊展开了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大陆开始新一轮即第八次课程改革,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编写了多套教材。经过3年试点,新的课程改革于2005年在全国全面铺开。

至于语文课程标准,1999年初,有关部门开始了研制准备工作;2000年9月,研制工作正式开始。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教育部制订公布。经过10年反复修改讨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1年12月由教育部制定公布。语文教育课程改革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

语文课程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写作课程、教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将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作为课程和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写”与“读、听、说”等一道列为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内容,在语文课程中开设作文课。有关作文教学的改革实验始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学科基本建设得到大力加强,然而不久“”浮夸风“干扰与否定了写作教学的科学性与计划性”。20世纪60年代,随着语文教育思想的端正和对语文工具性的深入把握,写作教学得到了较为理性、扎实的关注、实验和讨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成效显著。随后十年“”,写作教学和研究陷入停滞。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改革重新活跃。一是致力写作教学内容、方法的科学设计与序列编排,就逐渐形成了序列完整、便于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北京景山学校先放后收作文训练,中央教科所张田若的作文分步训练,杭州大学朱作仁、李卫民的小学作文程序训练,上海吴立岗、贾志敏的作文素描训练,江苏李吉林的情景作文训练,广东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等等,可圈可点,蔚为大观。二是借鉴国外写作教育思想和做法。苏霍姆林斯基与赞科夫的“心理能力型”作文训练研究,日本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美国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等等新人耳目的写作教育思想和做法,启迪并鼓舞了我国写作教育界。三是吸收心理学界写作能力和儿童语言发展等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小学写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战后美国 基础教育改革

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迭起,虽然各个时期的改革目的不尽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础教育教学为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结构主义,对美国课程改革影响重大,自20世纪中叶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二战后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为线索,论述结构主义对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及主要观点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二战以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需要,美国急需改善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变教育落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无疑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强劲催化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全美科学院召开了35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教育过程》一书是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的总结报告,其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论题阐述教学理论的,因此又称为结构课程理论。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

2.学习准备观念的转变,提倡早期学习。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关于“学习的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随年级升高,多次反复学习,逐渐加深理解,最终掌握。在课程编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式。

3.提倡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要靠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来获得。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贯彻。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认识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学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称“新三艺”)的教学,这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开始的标志。

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此次改革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课程目标,从“生活适应”教育转向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内的“新三艺课程”。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编排方式。内容现代化,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内容理论化,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某些课程内容逐级下放,贯彻早期学习的理念,等等。教学方法,倡导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未认识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积极性。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优等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培养天才,制订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并采纳了重视学术性科目的课程政策,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的教学,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可以说,这次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纠正“适应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国教育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编制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要求过高,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同时,这次改革由于过多增加了抽象理论知识的比重,忽视了应用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训练,产生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是源于对结构主义课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激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对科学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们开始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指责学校压抑个性,是非人道的,学术至上的课程受到怀疑和指责。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的课程改革思想兴盛起来。

这次教育改革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课程结构方面反对学科中心课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上提出“适切性”原则,即课程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打破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教学方法上倡导“掌握学习法”,以情感影响为主,提倡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颠覆,它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唯理智、唯学术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反对片面地把重点放在智力和学问上。因而,这次教育改革不仅没有体现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反而助长了反理智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低落和纪律训练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学校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学生还差得远。这使人们又开始重新反思结构主义课程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次改革思潮称为新学科结构主义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强调学科知识,又避免学科结构主义的唯理智的片面倾向,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压缩选修课,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在中学,要把大部分在校时间用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等。这场恢复基础的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消除了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注重科学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奏响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学术教育,揭开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家学会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先后在16个州开始试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制定了“2061计划”,倡导“教导所有的学生在各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该组织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题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强调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学基础知识教好。

进入90年代,美国已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足是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症结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学素养。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颁布各种文件、方案,制定国家标准,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内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不求广而求精,结构上,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而不在于内容有多高深。这些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是吻合的。

三、结语

从结构主义课程论在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来看,不难看出其所呈现出的钟摆现象,从兴盛到被批判再到回归。结构主义课程论从20世纪50年代享誉世界到现在,虽被批判过,矫正过,但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卷)・课程改革国别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日本;韩国;课程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ses respectively some basic questions of America, Japan, Korea about a series of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1980s,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ree curriculum reform,and analyses the world of curriculum reform trend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ur ongoing basi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the USA;Japan;South Korea;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01-02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作为教育水平较为领先的三个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都对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出一系列的改革。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并由此掀起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1998年6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同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由此,日本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以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在这一系列的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美、日、韩三国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都表现出了较为独特的特征,比较和梳理这些特征对于看清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深入思考课程改革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1 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特征比较

1.1 课程目标改革:重视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闪现人性的光辉。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团体之一,它在认真考察和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成效后认为,进入80年代的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既低于国际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美国自己的教育标准。如此下去,美国的教育质量将急剧下滑,美国的人才将很难达到与别国人才竞争的能力,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极度锐减。为此,该学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指出,未来的社会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索方法和学习科学的基本规律是比记忆简单的结论和知识的细枝末节更加重要。因此,正规的学校教育应当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该计划所蕴含的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重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是美国课程目标中较为突出和着重的地方。美国正在逐步调整教育课程目标,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上来,提高本国人才的基本素质,以此达到强国的目的。

自8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就针对日本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出,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贯彻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尊重文化和传统。80年代中期,临时教育审议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应向尊重个性、营造"宽松时间"的方向改革;充实个性教育。 从这时的日本的课程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人性,以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

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由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此次课改基本方向是培养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的富有创造性的韩国人。改革目标是培养富有健全人性和创造性的人。此次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变化和急剧的社会变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强调培养人才的健全人性与创造性的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目标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美、日、韩三国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育与亚洲国家教育的一些区别。美国一直自诩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因此,一直以来都崇尚自由、民主的教育,培养自由个性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课程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需要,所以,美国正逐步扭转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的科研能力,重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相反,日本和韩国却将课程培养目标转变成培养富有个性的人和创造性的人,强调重视个性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各国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调整课程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都是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的地位。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想要达到什么目标,那么,教育课程目标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但是无论怎样的课程目标,各国都特别强调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优良品德等等。并且,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人性的发掘和尊重,培养健全的人性也是大多数国家课程目标所提倡和采取的。

1.2 课程结构改革:稳中有变出新意。美国自80年代以来,学校课程的改革一直致力于学科秩序的整倾,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把它们作为"核心课程",并制定这些核心课程的全国标准。美国希望以此一改过去地方分权制的课程设置及重视选修课不重视必修课和基本学科的课程设置状况。以此,美国想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达到课改的目标,改变美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从而实现对本国国民基础学习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培育,以便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美国科学技术世界领先的霸主地位。

日本在这次改革中,重新构建和调整了课程结构和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将原有的由学科、道德、特别活动构成的"三板块",变为"四板块",即学科(基本学科领域)、道德(培养儿童道德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活动(培养儿童适应集体、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活动)、综合学习(体验型、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活动),并且强调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沟通。

新开设的"综合学习时间"在小学阶段平均每周3个课时,初中阶段平均每周23个课时,高中阶段平均每周36个课时。"综合学习时间"在中小学总课时当中所占比例在10%左右。

日本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综合学习是这次课改的特色之处。学生在"综合学习时间" 里进行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韩国教育课程的构成,主要以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为主辅之以高中选修中心的教育课程。韩国的小学很少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也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并竭尽全力肯定赞扬孩子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孩子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韩国中学采用的是教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获取必要的知识的指导性教学法。让学生自己筛选真正的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某种权威。教育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脑袋去创造出更新的知识,以推动社会进步。韩国的大学更是重视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大学为本科生提供大量参加研究工作的机会。例如,首尔大学的每个系和每个跨系实验室都向本科学生开放,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允许学生介入。

结合美、日、韩三国课程结构的调整来看,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三国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结构已趋于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有关改革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调整。当然,课程结构的局部调整也是很有新意和必要的,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在调整课程结构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同时,三个国家都注重了各类课程的合理结合,力求保证本国的课程结构均衡化,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1.3 课程内容改革:基础和深度并重,科学和方法看齐。在《美国2061计划》中可以看出美国课程改革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些指导性思想。报告中指出,研究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思想,确立21世纪美国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确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知识、观念和技能。这些基础知识、观念和技能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学生应当具有的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在课程内容方面,日本教育审议会指出,学校课程是一个整体,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努力使不同的课程类型相互融合和沟通。本次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的特色表现为设定了"综合学习时间",并采用直接体验和活动学习方式,加强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了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效果。

韩国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为了使教育课程内容的数量和水平适当化合理化, 使学习更有深度, 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考虑到学生在能力、个性、需要、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别, 为了使学生的个人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教授效果更加突出有效, 国语、数学、社会、科学、英语5个科目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

综合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关注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日本和韩国则关注体验和活动学习的内容,重视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总之,各国都在保证教育课程内容基础性的同时,适当追求深度,以应对日益发达的科技和时代前进的需求。并且,基础科学学科的重视与学习方法的强调也是其中显著的特色之处。

2 从美、日、韩三国课改管窥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2.1 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有着其独特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教育改革要以基础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的进步与兴衰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几乎都是以此为导向。当然,课程改革也要杜绝夸大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盲目地无限夸大这种作用,使课程乃至教育背负太多的历史和社会重担也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课程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课程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课程如何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具备这种观念,并把它置于国际间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才会使本国的教育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手段,而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要求和特点,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适应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和儿童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具体来说,课程目标不仅要包括读、写、算基本技能,还应关注探究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课程目标绝不可只片面地立足于某一点,而应当向多元转化,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与80年代以前,一些国家设置课程目标时,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虑,忽略人性的因素相比,当今和未来的课程目标更关注课程对人性的培养,更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的意义。学校课程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生活的全部(不论是课程内学习还是课程外学习)关注孩子的人性与个性,使学生愉快地成长,满足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信赖和学习,使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发展每个人独特的人性。因此,课程目标要注重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2.3 课程内容改革体现出重视基本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趋势。课程改革的目地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和终身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使他们日后能适应急剧变化的高科技社会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掌握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等基本学科将成为教育儿童面对未来世界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随着知识陈旧与更新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新水平。并且,为了培养具有深层次智力水平的人才,也需要把新兴学科和高、精、尖的学科内容纳入学校课程当中,增强反映科学技术最新成主和最新研究方法的内容,使得课程内容现代化气息更浓,时代感更强。因此,新时代课程内容的改革就是要删减那些陈旧的或用处不大的知识,保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学科的内容,充实一些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的新兴学科内容。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今后基础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在:中小学课程将继续强调学术性科目,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小学课程内容愈趋现代化、时代化,课程内容设置趋于综合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 孙启林.面向21世纪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4] 郝德永.战后英、美、日学校课程改革的比较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 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3(1)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英语新世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新世纪剧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农化新世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