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技术;检验技术;提高策略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与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逐渐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1]。

1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概念

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标本收集、标本检测、生成检测报告、结果反馈、提供指导。①标本收集。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收集标本,如:临床上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将肿瘤作为病理标本进行保存,除此之外,标本还包括血清、抗体、微生物等;②标本检测。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③生成检测报告。主要是指根据对病理标本研究的结果书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要注重考实及正确性;④结果反馈。是指将生成的检测报告反馈给患者或医生,医生再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判断;⑤提供指导。将此次检测结果作为将来临床医学研究及诊断的指导及参考[2]。

2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2.1检验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等各方面的加速发展,并且随着一些较差生活习惯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深入,近年来我国的患病人数有了明显的上升,而导致疾病的因素以及疾病的类型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这给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增加了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项目,而且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这就对参与检验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临床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人员存在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其检验技术不符合检验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其对于检验工作存在仔细度不足的问题,这都对我国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障碍。2.2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用的不成熟。众所周知,全球的医学水平的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在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方面的技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渐提高,若我国应用得当,不仅可促进我国医学技术的综合发展,也可使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明显的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用不成熟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对我国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完善及提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2.3基础问题处理不到位。该问题主要体现在采集标本方法的不正确,以及送检不及时,这与参与此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分不开,这不仅导致检验工作进展的不顺利,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亦有所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是衡量我国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重要指标,因此,此类基础问题处理的不到位,会影响我国对自身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评价,进而影响其有效提高。

3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

3.1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此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选择检验技术、工作认真度符合要求的人员参与检验工作。在选择检验人员时,除了要考核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应让其进行现场模拟工作,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符合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要求;二是提高在职检验人员的综合水平,全球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为保证在职检验人员技术的进步,也为了提高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安排在职检验人员对新兴的检验技术不定期进行学习,并定期考核其综合素养,从理论知识、临床检验操作、检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安排其暂时停止检验工作并进行培训指导,若培训指导后考核仍不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则不应再让其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综合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达到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最终目的。3.2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正如前文所述,由于临床疾病类型的增多,使得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日益增多且有着病理多变性质的疾病,原有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难免会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因此,必须提高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创新研究力度,对此,可以通过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来达到此目的。创新研究小组人员的选择尤其重要,需选择有丰富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经验的人员,且其必须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病理判断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创新研究小组主要负责在原有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新出现的疾病类型对技术进行创新,并通过临床试验确定技术的可用性。3.3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众所周知,近年来不仅是我国,全球的医学技术均有所进步,临床检验技术更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不仅检验技术的项目得到了拓展,检验技术的高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进而对我国临床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必须要合理应用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首先,在进行临床医学基础检验之时,除了本有的检验技术之外,还要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例如:免疫学、微生物学、血液学等方面的技术,进而达到有效提高检验技术的目的。3.4规范标本采集及送检管理。标本采集及送检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基础所在,因此采集和送检技术也关系到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是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行业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作中,对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医院也可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对标本的采集及送检进行信息化管理。例如:首先利用电子信息系统,通过患者住院号查找到患者相关信息,确定标本类型,填写相关信息并保存;护士在确定病理标本及患者相关信息无误后,打印病理标本标签并贴于标本袋上,医生与护士进行信息核对后,再将病理标本对应的放入标本袋;再通过气动传输系统将标本传至临床检验科室;临床检验科室通过扫描标本标签,对电子信息系统内的标本的状态信息进行更新;最后,应注意一般应在工作日下午4点之前将标本传至临床检验科室,若超过下午4点,则应对标本进行妥善的保存,在第二日再送检[3],例如:病理标本等应使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标本,浸泡液的体积一般约为标本的5-10倍,并且应注意好与夜班护士的交接签字工作。3.5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及反馈小组。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小组,除了不定时考察检验人员的工作情况外,还要不定时抽查检验人员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随机抽查一批检验报告,检查报告中关于检验方法、技术、结果等的叙述是否存在错误的地方,通过监督小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进步及完善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反馈小组,主要是通过收集检验人员对检验的心得以及对检验技术的意见,来寻找出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以便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对检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研究,进而达到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目的。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第2篇

1.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检验科室也包括不同的分工,有的分工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就以检验科技师的工作职责来说,他们不仅负责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修保养,更是需要负责血液质量检查和储备工作,参加发血、实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成分制备。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具体了解血型等相关问题。有这样一些状况,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总是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检验技术的步伐,而临床医师并不愿积极去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导致不良的医疗合作关系的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医疗缺陷并引发医疗事故发生。

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是存在的关键问题。很多医院的检验科都设置了相关的质量管理机制,这些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临床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并不能够真正落实制度规定的内容,严格最终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对血液及成分的化验检查等各项技术进行检查和监督的过程时,需要精确记下相关的记录,但是个别技术人员在数据记录过程中存在着误差。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制度明确规定,所有人员需要穿上工作装,但是有个别人员不对自己进行规范,而直接进入实验室。

1.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是存在的重要问题。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工作开展得好,能够督促工作人员做好质量管理。但是实际上,其更关注的是检验技术,很少会开展这方面的考核。另外,目前临床医学技术质量管理考核制度也不完善,质量管理的考核结果不与技术人员的奖金、职称等挂钩,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2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就其对策进行分析。

2.1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

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是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从主观上意识到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才能够在日常的行为中做好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培养质量管理意识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1)身为相关的领导,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学习,通过从检验工作的本色出发,加强急救医学、急救技术知识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只有质量管理意识提升了,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工作职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应实行重点培训,增强检验人员的基本医学知识。

(2)身为检验科工作人员,唯有质量管理意识提升了,才能够时刻督促自己做好工作。不仅要把技术作为工作重点,更是要重视质量管理。

2.2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是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检验科的工作与临床科室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和其他临床科室的沟通,熟悉不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进一步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检验科的重要工作就是为临床一线医生提供里相关的检验数据,能够进一步为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研究等提供参考。为此,临床科室医生们的意见就成为检验科检验人员改进工作的关键,强化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2.3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执行力

一般来说,检验科需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管理小组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检验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质量化。比如,对于仪器的设备和维护就要严格按照制度来做,在使用仪器前,对仪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不出现问题。在仪器使命之后,对仪器进行维护,把试验中的仪器误差值尽量降到最低。

2.4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能督促检验科工作人员做好工作,最好是将考核的结果与其待遇、职称等挂钩,真正让他们能够重视质量管理,并全身心投入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检验科的具体管理,不定期地对检验科人员进行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和监督。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到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检验;临床应用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课题(项目编号:Z2010014);桂人口计生研(项目编号:012010001)

作者单位:530022 广西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以毛细管为通道分离带电粒子或离子,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分配和流速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CE是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并综合了电泳和色谱技术两者的优点;由于它高效、快速、简便、自动化操作和在检测方面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重复性好等诸多特点,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已经成为蛋白质、多肽、核酸及其他生物分子分离和分析的一项重要技术[1]。笔者对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概况及其临床检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CE发展概况

早期的电泳技术是由瑞典Uppsala大学的 Tiselies教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立的界面电泳,他利用电场将蛋白质分子分成白蛋白和球蛋白等4个区带[2]。随后在1950~1960年间出现了纸上电泳,这一技术在医学生物实验室被广泛采用,依据大量检测资料使我们对电泳图谱和有关的临床病理相沟通成为可能。另外支持介质不断改进,各种电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使电泳区带分离更清晰,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传统的电泳分离过程会产生焦耳热使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发生变化并产生对流扰乱分离区带,使分离度下降,并限制了高压电场的使用,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可以利用小内径的分离管抗对流。 前人的研究工作从石英毛管到内径更细的聚四氟乙烯管, 尽管当时未获得所理想的的高分离柱效,但这些研究已显示出了细内径毛细管给电泳分离带来的优越性,为CE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1981年 Jorgenson和Lukacs[3,4]的研究标志着CE 的诞生。他们首次使用30 kV的高电压和内径为75um 的石英毛细管柱,产生出高于40 万理论塔板数的分离柱效,他们设计出简单的 CE装置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的效率公式。1983年,Hjerten[5]发明了把聚丙烯酰胺凝胶填充在毛细管中的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技术。1984 年,Terabe[6]开创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MEKC)。1985年,Hjerten[7]又报道了新的毛细管等电聚焦技术(CIEF)。于同年,Knox[8]等更进一步发展了毛细管电色谱技术(CEC),他们使用极细的液相色谱的材料来填充毛细管。 90年代起CE的技术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1990年改进应用紫外检测器,1992年开发应用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器[9],CE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敏感性和分辨率进一步提高。

目前以毛细管电泳法为载体的分离分析方法主要有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毛细管筛分电泳(CSE)、亲和毛细管电泳(AEC)、毛细管电色谱(CEC)、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和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等[10]。使得CE技术在临床检验的应用分析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CE在临床检验医学的应用

21 血清蛋白质分析 血清蛋白电泳通常是临床上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沉降率增加时都需要进行的常规实验检测项目,它将有助于确诊临床报告的炎症或感染的状况及提示进一步检测其他项目。采用CE可分离血清蛋白,并能准确计算各蛋白质的相对浓度,避免了凝胶电泳法染色、脱色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造成的误差,CE法的结果重复性好,可信度高[11]。前清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可表明营养状态,且是确定恶性肿瘤、炎症、肝硬化、霍奇金病的重要指标,多数电泳法难以分辨,而用CE法很容易分离定量,检测波长为214或200nm。CE不仅增加了清蛋白部分的分辩率,对双清蛋白血症检测的灵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CE提供了足够的在α1区的分辩率以区分α1酸性糖蛋白与α1抗胰蛋白酶。在α2区的球蛋白区,α2巨球蛋白与触球蛋白不易区分,但在β球蛋白区具有高分辩率[12]。CE法对肾病、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和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分析有较好的优势。

22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特征鉴别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过度合成的单一类型或亚型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它的产生是由于单一克隆的恶性或高致敏B细胞的无限增殖,从而产生同源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组分的检测运用了各种与免疫学、血液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相关的技术和仪器。通过用特异性抗体包被的琼脂糖凝胶球消除一个特殊的峰来指示是哪种单克隆成分,借此对免疫球蛋白的型、亚型和轻链型予以鉴定和分类[13]。这一技术提高了对该蛋白组分的分析与研究水平。

23 血红蛋白成分的分析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一组由于血红蛋白(Hb)分子结构异常或珠蛋白合成障碍而引起的遗传性血液病,前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后者称为地中海贫血[14](简称地贫)。在地贫高发区检测出地贫高风险夫妇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是关系到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优生优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血红蛋白(Hb)电泳是研究和分离异常血红蛋白的有效方法,亦是诊断血红蛋白分子病和地贫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15]。毛细管电泳法是在充满电泳液的石英毛细管中进行电泳的技术,在溶血试剂中进行稀释的红细胞样品,会被注射到毛细管的负极端,在高压电的作用下竞相电泳分离,然后Hb会被靠近正极端的415nm光波检测装置检测到[16]。通过毛细管电泳将蛋白质分离,采用波长为200nm氘光源和CCD探测器,对血红蛋白成分分析灵敏度和分辨率高[17]。CE是一种敏感度和精确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的优点[18]。通过使用碱性pH缓冲液,正常和异常(或变异体)血红蛋白按下列顺序检测出来,从阴极到阳极依次为:δA2(A2变异体),C,A2/O阿拉伯血红蛋白(OArab),E,S,D,G费城血红蛋白(GPhiladelphia),F,A,Hope,Bart,J,N巴尔的摩血红蛋白(NBaltimore)和 H。在CE区带中不出现碳酸酐酶,不但可以鉴别出HbA2变异体,还能够准确检测HbA、HbF、HbA2含量以及其他异常血红蛋白,可用于诊断地中海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病[19]。

24 尿蛋白质分析 临床医生和生物学家关注的尿蛋白检查的概念正在逐步更新。蛋白尿的分析得益于近年来重要的方法学的进步,特别是根据分子量和所带电荷来分离蛋白质的电泳技术。当今的生物学技术主要应用电泳方法来检测游离轻链,并用免疫学技术来分析它们的特性。免疫游离轻链是肾脏损害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是肾小管性或系统性。这一毒性的出现可以是在尿中显现沉淀,也可以在间质中沉积。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免疫球蛋白轻链毒性因素方面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进展。电泳异常条带位于β或γ区的病例中有三分之二的情况存在本周氏蛋白。一条或多个条带是根据尿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存在与否进行识别,并且与典型的肾损伤或肾功能不全相关[20]。游离轻链常常沉积在肾小管中,导致肾小管中毒。由于蛋白尿定量与肾脏损害相关,形成蛋白尿的特定蛋白性质就反映了肾单位病变所在的位置和肾功能异常的发病机理。尿定蛋白的分析可以认为是如同一个真正的生化活检,它可即刻提供肾单位内部的状况[21]。

25 肌红蛋白分析 肌红蛋白异常增高常在急性心梗后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中出现,而免疫比浊法难以测定低浓度的肌红蛋白。但是,CE可在8 min内快速分离尿中低浓度肌红蛋白并与血红蛋白相鉴别。

26 脂蛋白分析 CE可将血浆脂蛋白分离出14个亚组分,如在分离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在短时间内对2个主要组分: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定量,对LDL进一步分离为3个亚组分: L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对各组分的比例进行推算,从而对脂蛋白异常提供不同脂肪代谢的信息。

27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分析 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糖基化部分即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 c)。HbA1 c的水平与测定前数周内的血糖水平呈正线性相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了解过去一段较长时间内的血糖水平。此测定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作为控制血糖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量还可作为评价各种治疗措施效果的标准。应用CE进行Hb A1 c电泳能分离几种糖蛋白的糖基构型,可鉴别糖化血红蛋白A1、A1 c和其他异构体,对糖尿病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28 同工酶的分离 应用CE技术对多种同工酶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其方法是先使用CE法分离样品形成同工酶区带后,切断电源,并加入含底物的缓冲液,酶催化底物显色,进一步形成可被检测区带,又接通电源,再次电泳,使被检测的同工酶染色区带先后通过检测器,测定最大吸收峰值即测定和分析被分离的同工酶。如检测淀粉酶P(胰)和S(唾液)型等,均可采用HPCE技术分离其同工酶。

29 免疫复合物分析 CE可将免疫复合物从结合的抗原抗体中迅速分离出来,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经LIFCE检测,检测限可达毫克级,可用于混合液体中低浓度的免疫复合物鉴定。

210 DN段和染色体分析 CE分离DNA分子需多聚物交联剂如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等材料添加到缓冲液中作为分子筛,可对相差一个甚至几个碱基DNA高效分离。有作者[22]应用CE做X连锁隐性遗传病研究,成功地对DNA限制片段进行了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表明CE可用于分析拾携带者及胎儿产前诊断。

211 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E可简便快速分析生物样品中各种有形的药物成分。在药理学研究、法医学检查及临床毒理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23]。在糖尿病的治疗监测中,可检测血中格列本脲的浓度以防止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

212 其他小分子/离子的检测 CE能在3~4 min分离血和尿样品中的血管造影剂含量、草酸盐等弱阴离子,检测尿样中十几种卟啉物质和维生素C异构体。在新生儿遗传性有机酸尿症筛查用CE可检测到时多种有机酸标志物。

3 展望

随着CE技术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挑战,未来的CE技术在细胞和组织等复杂生物样品体系中的临床检验分析将成为主要的的发展趋势。生物样品分析必然要求进一步发展复杂样品前处理富集技术和更灵敏的检测技术。电泳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新分离模式的建立和电泳技术的联用上,例如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 E E K C)、亲和毛细管电泳(A C E)和芯片毛细管电泳等;还有将分子信标技术与C E 技术相结合进行可变长度寡 聚核苷酸识别和基因检测[24];探索利用 C E 对 PC R 产物作 D N A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筛查点突变等[25]。近年来我国在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上有了迅猛发展,尤其是阵列毛细管电泳仪已经问世,这将克服目前大多数商品化毛细管电泳仪只能进行单根毛细管电泳的缺陷,这种高通量的新方法将会给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分析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6]。CE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必将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各种分析分离领域发挥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 考 文 献

[1] 宿振国,周玉明,高梅兰,等高效毛细管电泳的临床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0831084.

[2] 林庆芳,邱威血红蛋白电泳方法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0, 16(6):922924.

[3] J W Jorgenson, K D Lukacs Anal Chem, 1981,53: 1 298.

[4] J W Jorgenson, K D Lukacs J Chromatogr ,1981,218: 209.

[5] S Hjerten J Chromatogr,1983,270: 1.

[6] S Terabe,K Otsuka,K Ichikawa, et al Anal Chem, 1984,56: 111.

[7] S Hjerten, M D Zhu J Chromatogr,1985,346: 265.

[8] J H Knox, I H Grant Miniaturisation in pressure and electroendosmotically driven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Chromatographia, 1987,24(1).

[9] 应正华,陈露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海峡学,2011,23(2):13.

[10] Jin Xiong Qian Zuan Guang Chen A novel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detector with a coaxial coil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2012,2:201204.

[11] 陈燕, 黄泽玉, 王雅杰, 等 全自动多通道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在血清蛋白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 29 (5): 420423.

[12] 袁瑞丽,孟昊,郭炫,等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3:10201022.

[13] BAO Xudong YUE Lin GAO Xuejun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 sucrose metabolism demonstrates reduced pyruvic and lactic acid production.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21:34993503.

[14] 周艳洁,朱茂灵,丁进龙,等广西横县9356对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干预结果分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8):686688.

[15] Zhaohai Yang, MD, PhD, Carolyn H Chaffin, Pattye L Easley, Beatrice Thigpen, and Vishnu VB Reddy, MD Prevalence of Elevated HemoglobinA2Measured by the CAPILLARYS System. Am J Clin Pathol, 2009,131:4248.

[16] 阮丽明,周艳洁,丁进龙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在血红蛋白分析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12,23(1):1517.

[17] 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血红蛋白A2快速筛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应用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132316.

[18] 陈星,卢业成,初德强,等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在HbF检测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3592360.

[19] 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等全自动毛细血管电泳系统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广西医学,2012,34(2):178180.

[20] 沈建江,罗君,郭长青尿蛋白电泳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2, 25: 408409.

[21] 石同才,郭海龙,韩红霞肾性蛋白尿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实用医技杂志,2012, 8:843844.

[22] 姜旭淦,陈盛霞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生物分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14(5):449452.

[23] Zhe Sun LinJie Tian Qian Lin XiaoMei Ling JunHai Xiao Ying Wang Screening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4 antagonists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药物分析学报:英文版,2011,4:264269.

[24] Liao C,Li DZ Detection of nondeletional alphathalassemia inprenatal screening programEur J Haematol, 2010, 85 (3):27327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8-01

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检验科室也包括不同的分工,有的分工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就以检验科技师的工作职责来说,他们不仅负责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修保养,更是需要负责血液质量检查和储备工作,参加发血、实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成分制备。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与临床医师沟通,具体了解血型等相关问题。有这样一些状况,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总是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检验技术的步伐,而临床医师并不愿积极去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导致不良的医疗合作关系的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医疗缺陷并引发医疗事故发生。

1.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力差是存在的关键问题。很多医院的检验科都设置了相关的质量管理机制,这些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临床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并不能够真正落实制度规定的内容,严格最终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对血液及成分的化验检查等各项技术进行检查和监督的过程时,需要精确记下相关的记录,但是个别技术人员在数据记录过程中存在着误差。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制度明确规定,所有人员需要穿上工作装,但是有个别人员不对自己进行规范,而直接进入实验室。

1.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较少是存在的重要问题。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工作开展得好,能够督促工作人员做好质量管理。但是实际上,其更关注的是检验技术,很少会开展这方面的考核。另外,目前临床医学技术质量管理考核制度也不完善,质量管理的考核结果不与技术人员的奖金、职称等挂钩,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2 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是解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检验科的工作与临床科室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和其他临床科室的沟通,熟悉不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进一步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检验科的重要工作就是为临床一线医生提供里相关的检验数据,能够进一步为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研究等提供参考[1]。

2.2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执行力

一般来说,检验科需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管理小组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检验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质量化。比如,对于仪器的设备和维护就要严格按照制度来做,在使用仪器前,对仪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不出现问题。在仪器使命之后,对仪器进行维护,把试验中的仪器误差值尽量降到最低。

2.3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能督促检验科工作人员做好工作,最好是将考核的结果与其待遇、职称等挂钩,真正让他们能够重视质量管理,并全身心投入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检验科的具体管理,不定期地对检验科人员进行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和监督。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到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2]。

2.4 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2.4.1 加强制度管理是对检验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的最基本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实验室相应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实验操作考核制度、检验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和科室安全管理等制度,保证内部管理有章可循,并在工作中经常督查,确保落实,赏罚分明,以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

2.4.2 对检验室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培训;围绕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组织学习与技术培训;有计划地派送人员外出参观、进修和学习,介绍国内、外医学检验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使检验室技术人员有更高的目标,推动检验工作跃上新台阶。

2.5 检验报告的管理

2.5.1 利用计算机查询系统可进行检验结果的动态分析,观察患者在某时间段内相同项目多次检测的结果,有利于临床医师分析检验结果与病情的关系,有利于检验技术人员进行检验结果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发出报告单前,参考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确认报告正确后发出报告单。

2.5.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方法学改进,对于不甚清楚的检验项目数据通过计算机查询可及时了解检验项目的正常值或参考值。在家中可通过上网登录医院、检验科室的网站随时查询某些检验的相关信息。

2.5.3 某些检验结果常受到所服用药物的影响,检验室可与患者的病历纪录包括患者的全部用药史进行联网,检验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标记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病例,以便更好地解释其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出合理化建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的重要工作,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执行力及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考核等方面进行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做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验科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检验科与临床交流;检验科与临床结合

一、检验科如何与临床相结合

(一)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检验科与临床共同完成的工作

如果将检验科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产品就是及时、准确的检验诊断报告。而这个工厂的原料就是高质量的标本,这些“原料”来源于临床各科室的提供。分析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标本的质量管理。所谓分析前程序就是从医师开出医嘱申请检验到标本在检验科实施检验的分析之前质量管理的过程,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的采集、运送及分析前标本的保存和处理。可以看出,分析前程序的工作绝大多数是经临床医师和护士完成的,而这正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检验科管理层必须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并实施规范: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指导书,制订并共同遵守合格标本的标准、标本验收的程序和拒收标本的原则以及医师在填写检验申请单时必须提供的信息。

2.在临床医护人员中普及检验知识:检验科应对医护人员进行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让医护人员熟悉影响检验结果潜在因素的认识。比如哪些生活习惯可影响检验结果、服用哪些药物可干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必须由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时严格把关,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提高临床医护人对检验标本采集技术:要使医护人员了解收集标本器具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采血时止血带的压力、止血的时间、患者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标本采集到检测的时间、标本保存、运输条件等特殊的要求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二)促进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交流的必要性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诊断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力的结合是促进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医院临床和检验科之间、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在相互交流、沟通、学习、指导和咨询方面存在许多障碍,这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新技术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1)临床方面有关检验质量问题没能及时反馈和解决;

(2)各种疾病诊断检验项目没能及时开展;

(3)检验科开展项目难于在临床推广使用和被临床认可;

(4)临床医师对检验方法学、适用范围、结果解读存在诸多问题;

(5)检验科对异常结果缺乏分析和建议。因此,迫切要求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结合,对话与沟通。

(三)临床医师深入检验科,熟悉检验诊断知识

由于检验医学的新项目、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果临床医师(特别是对检验诊断依赖性较强的学科)不深入实验室,就很难灵活掌握正确运用新的检验技术和项目,就不可能了解造成非病理结果的因素,包括分析前误差、实验的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固有误差,检验中的干扰因素有标本因素、药物因素和仪器偏差等诸多因素;我们所得到的检验报告是受这些因素影响的综合产物,临床医师不但要掌握系统的临床知识,还要了解检验科的工作程序、质量控制及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

(四)加强临床与检验科的协作,促进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

目前,在检验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1)有研究表明,通过对检验科的系统评价发现,有很大比例的实验室检查是不适当的,甚至是不必要的。证实了有34%~40%的实验检查中有15%~95%项使用不当。

(2)新的检验项目只有在充分评价其准确性、可靠性时,才有助于医疗决策。但是,由于片面追求临床和经济效益,有些检验项目在用于临床时缺乏严格临床评价。

(3)在很多临床疾病的研究系统中,也常常缺乏对检验项目应用的评估资料。因此,检验科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应遵守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的原则,对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寻求最佳的证据,结合患者的表现和疾病,科学的加以运用。

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结合的措施

1积极倡导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结合:要向医院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及检验技术人员宣传,阐明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与结合的意义,让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理解并主动支持这项工作。

2检验科技术人员要加强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现代医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不同专业间理论与技术知识互相渗透,任何一个专业不借助及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就不可能很好的发展,因此,检验科技术人员要在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完善知识结构,使自己在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与交流中有共同语言。

3设置“检验临床应用咨询机构”和检验医师岗位:为保证临床的需求,《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规定,医学实验室应设立临床咨询机构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提供咨询服务并对临床工作提出建议。

4 参加临床查房、建设交流平台:检验界常讲要与临床结合,要与临床交流沟通,只有我们的工作能为临床解决问题,特别是在疑难病例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才能提高学术地位,才能赢得临床尊重。

四、结语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的结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利益,并且可以避免一些纠纷矛盾的产生。但是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并不是一朝即成的,需要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长期配合与协调。

参考文献:

[1] 王清泉,张瑞平,林静.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交流 提高医院诊疗水平[J]. 医院管理杂志. 2009(03)

[2] 陈军政. 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5(05)

[3] 贾福江,张志玲. 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