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护理知识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精选

临床护理知识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带教;原因分析;对策

护生实习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1],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然而由于环境、社会及学生自身、带教老师等因素,均给临床带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1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原因

1.1论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而这些带教老师往往学历层次低,创新能力差,带教方式陈旧[2]。对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了解不深刻。病房中护理人员较少,护士在超负荷运转,经常一人多岗,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课,教学方法古老、传统,不能因人施教。

1.2焦虑情绪

1.2.1带教老师的焦虑随着法律社会的健全,规章制度对医疗行业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护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护理纠纷以及医疗事故,主要责任在带教老师。因此,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轻易放手,使护生的动手操作次数减少[3]。

1.2.2护生的焦虑陌生的临床工作环境及有些带教老师的负性强化(如不满意、批评式反馈)使护生无所适从。只考虑如何避开老师的批评,不是考虑怎样应用自己的知识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1.3护生自身条件的影响现在自费中专护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护生原有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有些又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1.4社会因素受重医疗、轻护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生认为护理工作被人瞧不起,挫伤了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思想波动大,担心学无所用。特别是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存在困惑,认为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4]。

2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的对策

2.1严格教学管理体系

2.1.1医院各级管理人员要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科室建立标准带教计划、护生进入科室第一天熟悉环境。每周安排带教老师进行轮流小讲课及各专科技能指导。出科前一天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护士长进行总结并认真填写出科小结。医院和各科室多订购一些关于护理方面的书刊并增加一些多媒体课件。

2.1.2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护生的榜样,其言行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且又影响到带教工作质量。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热爱护理事业,善于把自己的爱心和技能传授给护生[5]。只有高素质的带教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应打破传统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根据护士的业务水平、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思、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带教老师。

2.1.3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护生初到医院,由于环境的陌生、对带教老师不熟悉等因素,会出现紧张与恐慌[6]。要热情接待,拉近心理距离,语言和蔼亲切,生活上多关心体贴,学习上多帮助,人际交往上多指导,在最短时间里消除护生的紧张心理,使共很快融入新环境、进入新角色,愉悦地跟随教师开始临床实习。

2.1.4对教师队伍建立奖罚制度医院应认真对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通过学生的评价对教师进行奖罚。对反映好的教师进行奖励,这样可激发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2.2增强师生的自信心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病人安全关键性的环节,加强病人安全教育是有效防止医疗失误的第一步[7]。通过对临床上一些医疗纠纷的分析,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观念规范护生的行为,使其懂得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护生每进入一个新病区,首先由带教老师或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科室规章制度以消除陌生感。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表扬、点头、微笑等作为对学生奖励以起到正性强化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快乐、更强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促进成功的学习。

2.3带教方法

2.3.1言传身教老师首先要将对护理事业的挚爱、热忱、专业责任感、使命感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引导学生去爱护病人、关心病人、理解病人。以自己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而自豪[811]。

2.3.2因人施教采用一对一形式进行,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老师。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容易发现护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离手不离眼。使护生的每一项操作都有老师现场指导,提高护生技术操作水平,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2.3.3案例教学法应用具体案例引导护生分析和学习。对本科常见病例告诉该生病因、临床表现、怎样记录护理病例、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病情、注意事项,现问题应如何处理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4以学生为主导的护理查房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长主持学生汇报病例。采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老师补充等多种形式进行,较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超级秘书网

2.3.5院校合作每次学生实习前将学校教师及带教老师组织在一起,共同讨论本次实习的重点和工作安排。学生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与学校专业教师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彼此倾听学生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

3小结

我们通过改进带教方法,使护生正确认识到自我,调节好情绪,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提高了带教质量。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带教方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以培养更多新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崔霞,戴冬梅.全方位管理临床实习护生的做法及成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60.

[2]邓艳.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8,6(4):1314.

[3]饶丹.临床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174175.

[4]罗先武,姜小鹰.护理本科生自尊水平、专业态度与学生成绩的相关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54156.

[5]张志伟,包冬梅.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J].哈尔滨医药,2009,29(2):63.

[6]陈静,闵南华.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7]刘莹.护理管理迫切需要MBA[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7(1):175.

[8]陈紫君,何红霞.临床护理带教组长负责制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8,22(7B):18711872.

[9]张淑琴,陈冬峨,王晓惠.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1C):30393041.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学什么?虽然国外许多研究者都强调护理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提高临床能力,但教师在临床环境中应以何种“角色”去提高临床能力尚无定论J。按理说,对于“学什么”的问题,答案绝非众口一词,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需求殊异,即使同一实践者,不同时期的实践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何况临床护理实践,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譬如,护理专业除基础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外,还有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和护士礼仪等诸多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再譬如,教师通过参加护理查房、医生查房、病案讨论、整体护理、新药物疗效观察、新仪器设备操作,以及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问的人际沟通,等等,均可将临床案例灵活地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得生动精彩。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通常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就是从事护士工作,而没有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考虑护理教师临床实践究竟需求的是什么。一些实践医院往往将实践教师安排到病房当顶班护士使用,只是干一些发药、打针、输液之类的操作性工作。

诚然,作为护理专业教师,此类基础护理操作不是不能干,且应当熟练掌握,但殊不知,所谓专职教师,“教书育人”乃是天职,教师下临床理应围绕一个“教”字,为全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而实践,为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而求索,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成为创新型、专家型的护理教育名师和护理专家(CNS)。为此,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对于年轻教师,他们一般毕业于医学院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专科护理实践经验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执教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年轻教师的实践目标应当是,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实践方式可适当安排较长或连贯时间,实践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护理工作,与临床护士共同完成护理任务,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应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例如参与护理查房、医疗查房等工作,使其集中精力收集案例,获得临床第一手资料,以丰富课堂授课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讲师及以上教师,他们一般具有多年的教学和I临床经验,只是某些临床知识、操作技能或护理理念不再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或部分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临床实践发展现状。因此,他们应以更新临床知识或吸纳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动向,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为目标;实践时间可灵活机动,以“双师型”教育者角色开展工作,包括协助高年资护士指导实习生、见习生,与临床护士共同分析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和护理讲座等,或参与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通过不断的临床教学实践,充实知识、丰富经验,使之成为护理专家、教学名师。

2解决“如何学”的问题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着力处理好“学什么”与“如何学”、“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辨证统一关系,通过临床实践和学习,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科学素养都得到新的提升。

2.1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J,即教师带着课堂上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到临床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横向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和新的实践认识,探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之间的差距,拓宽教师视野,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和临床经验解决护理教学问题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带着“教改”的问题,与临床护理教师合作,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开展调研,找准切人点,从护理实践中捕捉护理教材改革的灵感,整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开发和完善各临床专科实用型护理教材;或在临床发现新的护理问题,通过“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纵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以往经验,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设疑、释疑和解惑,进而提高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实践所得“反哺”教育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新的经验。

2.2小组学习法(smallgroup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也可采用小组学习法J,即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集思广益。这种方法较之个人学习趣味性更强,能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效率,加深对II缶床现象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方式上,教师可随同本校或参与他校实习生或见习生一起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既作为临床带教小组成员指导学生临床实践,又作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临床实践。譬如,实践教师作为带教者与临床护理教师共同备课,选择典型案例,组织临床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效果等;实践教师又作为学习者,与实习护生共同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书写护理病历等。教师的这种“双重”角色,使其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方面,实践教师参与临床带教,与临床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动态交互决定关系,既使专职教师临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也使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实践教师既指导学生实践又参与学习,既使学生学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践状况,感受到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达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目的。

2.3研究性学习法(1"esearch—based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还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法,即临床实践教师用类似于科研的方法,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或临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课题”,通过“提出问题一设计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评价和探讨一得出结论一交流推广”的模式,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譬如,专职教师与护士共同研究如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如何开发临床护理资源,进行临床科研,与临床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提高带教技巧,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护理管理者共同研究如如何加强护理管理,等等。另外,作为高校护理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还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这样,既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使自己收到了完善专业知识、密切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创新精神的良好效果。笔者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本人根据所任专业课程到某专科医院“对口”实践,在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探讨护理病例特征表现及护理措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结合病区开展“创建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研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另外,笔者一位同事在某医院实践快结束时,护理部邀请她做一次论文写作讲座。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实例,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鼓励。讲座主持人赞许地说,欢迎常来实践,下次再来做这样的讲座,我们将发动全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都来听讲。这位教师感到很有成就感,觉得临床实践很有意义。概括地说,护理临床实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实践教师以何种“角色”,采取何种方法向实践学习,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使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像美国教育家Posner所说那样,“经验+反思活动=专业成长”。换言之,即通过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的过程实现教师成长。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质性研究

论文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探讨其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入访谈法,对12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并及时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从访谈内容中提炼出两个主题: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认到重要性但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包括对效果的不确定、角色冲突、缺乏归属感、潜在的职业危害及经济顾虑)。结论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参与临床实践现状并不理想,这主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与自尊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有关。

临床实践可以提高护理教师实践操作的能力和信心,提高其护理理论和实践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高校]安排专职教师以短期进修、见习带教等方式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以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防止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脱节。目前国内也有关于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报道[,但多以临床实践的经验介绍等一般性报道和临床实践现状的量性研究为主;在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上也主要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下临床等客观因素出发,没有从教师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反映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曾参与临床实践的高校护理专职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有目的地选取12名从事护理教学的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进行质性访谈。年龄28~37岁中位年龄295岁;男1人,女11人;其中已获得硕士学位者6人,硕士在读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5人;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者(不包括实习经历)人。

1.2方法

本研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采取深入访谈法,以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及体验。访谈以“请您谈谈您对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看法及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主题展开。访谈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具体时间不限,以受访者认为已经较准确全面地说出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止。在访谈过程中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及时将访谈录音内容逐字记录。将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并进行归类,形成相关主题,并返回受访者处求证。在资料分析处理过程中尽量以受访者原话呈现,对部分表述不明确的内容经核实后予以修正。

2结果

2.1主题一: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态度

2.1.1认识到重要性在访谈中,12名护理专职教师均表示出临床实践是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有帮助。“每次学生听我讲在临床碰到的实际例子的时候学习兴趣会更浓一些,对书本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如果我给学生举的例子是我在临床实际碰到的,会讲得比较生动,会有自己的体会,不会干巴巴的,而且举例的时候更自信一点,如果是虚构的病例总是怕与实际不符,说的时候感觉底气不足。”

2.1.2参与积极性不高

受访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的意愿及态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仅有2名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并喜欢参与临床实践。“我很喜欢下临床,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长时间不去就发现很多东西跟不上了”“;上次去医院的时候她们正好要体格检查考核,很多护士不会,我在学校正好教这部分内容,我就示教了一次正确的检查方法,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挺好的。”8名教师存在愿意但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的矛盾心理。“我心里是很想去临床的,但在医院又觉得呆着不舒服”“;我是愿意去的,但是现在每次去的时间太短了,匆匆忙忙的。”2名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现出不愿意或不喜欢的态度。“如果可以不去临床那我就不想去了”“;我不愿意去,在那里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浪费时间”“;目前这种临床实践的方式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2.2主题二: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

2.2.1对效果的不确定

是否能学到知识是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重要因素。“有些科室带教老师比较认真,我觉得学得挺多的,那我还是很愿意去的”“;除了附属医院外,最好还能去一些其他的大医院,这样能学得更多”“;带教老师既带实习生又带我们的话,一般我们就没什么操作机会了”;“我以前在临床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护理操作也很熟练,但是临床实践还是跟着护理带教老师做日常护理工作,这样基本学不到什么,我希望能让我自己去学我想学的东西”“;不同年资教师应有不同的临床实践方式及目标。”

2.2.2角色冲突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碰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也在那里实习,总觉得挺尴尬的,所以有时候尽量避开,不和他们一起工作”“;有一次我和一个学生跟同一个带教老师,当时学生说有个患者的静脉不好打,让我去打,当时我觉得心理压力挺大的,如果我没打进,那觉得太没面子了”;“带教老师一般也不教我们,她们觉得我们也是老师,可能比她们懂得更多,就让我们自己看看,不会和我们主动说一些相关知识”“;我怕万一做错了会被护士笑话”“;当学生的时候自己做得不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做老师了,总觉得如果做得不好会被人嘲笑。”

2.2.3缺乏归属感

是否有归属感也是影响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我比较喜欢去我熟悉的科室,那里的护士、医生都认识了,感觉好一点”“;跟在医生后面查房时,医生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如果护士长能先介绍一下我可能会好些”“;刚去科室的时候,谁都不认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挺难受的。”

2.2.4潜在的职业危害

部分教师表示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安全问题及职业危害存在顾虑。“万一因为我的操作不当,发生医疗事故该怎么办?”;“我们不是经常在医院,所以很多操作都生疏了,带教老师有时候也不敢放手让我们做,说实话她如果真让我做,我也不一定敢”;“真不想去下临床,医院病毒、细菌这么多”“;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扎伤,万一这是个艾滋病患者怎么办?”

2.2.5经济顾虑

“临床实践与其他工作任务相比较,在各方面都不平衡,下临床也不算工作量,又没有补贴,还不如多上几节课”“;我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如果不上课去下临床或者外出进修,其实经济压力挺大的。”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职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践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例及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但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人在表示愿意参与临床实践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喜欢的态度,因此目前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并不理想。根据访谈的结果,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不主动进行临床实践的现象可能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尚未满足所致。

3.1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与受访的12名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的临床实践方式学不到知识,不能达到临床实践的目的及效果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教授护理操作相关知识,还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这就要求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熟悉临床护理工作内容,还应重点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等。目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以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式为主,难以学习到护理工作以外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医院缺乏相应的带教制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带教老师对带教方法和内容也存在困惑。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产生枯燥乏味、学不到知识的感觉,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

3.2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教师在参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仍以教师的角色要求自己,觉得教师应懂得更多,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面对自己曾经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往往不被患者、护士及医生所理解和认同,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在学校上课,来医院能做什么?这些都影响了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3爱与归属的需要

护理专职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对临床工作环境及医护人员不熟悉。陌生的工作环境、缺乏共同的话题导致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孤独感及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时间较短,医院也缺乏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院没有提供工作服、储物柜等,而这些更加重了教师的无归属感。归属感缺乏会导致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影响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4安全的需要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护理工作的潜在职业危害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教师对临床实践中护理安全问题的关注开始增加,也导致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存在顾虑。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教师的临床实践工作。

3.5生理的需要

对于少部分青年教师,刚刚成家立业,积蓄较少,有的还需承担房贷等压力,经济因素仍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4对策

可见,要提高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应从满足教师各层次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教师临床实践现状及提高临床实践效果。

4.1建立个体化的临床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主要有短期进修、参与临床见习带教、不定期下临床了解新技术新进展等方式。应根据教师的不同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及个体化需求,建立相应的临床实践目标、方式及内容。

4.2完善相关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制度

包括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制度及培训制度。学校应与临床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制定相应制度,以加强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效果。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及新同事,以减轻无归属感;在带教方式上,尽量安排高年资带教老师提供一对一带教,以提高带教质量;管理制度中还应包括对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护理安全的保障。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4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0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9.45.3)岁,手术种类有:肝胆手术112例,胃肠手术46例,子宫手术55例,肢体手术21例;实验组234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1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为(49.86.1)岁,手术种类有:肝胆手术110例,胃肠手术48例,子宫手术52例,肢体手术2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1.2.1术前护理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手术的相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查访,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态有准确的评估。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减轻其恐惧心理,放松患者的情绪,并鼓励安慰患者,使其配合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1.2.2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为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相关护理,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并给予患者相应的舒适护理,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手术时,护理人员需陪伴在患者身旁,让其感受到护士的温馨关怀,减轻紧张心理。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将患者的皮肤擦拭干净,并加强保暖,推患者出手术室前,应保持患者的穿戴整齐,保护患者的隐私,将患者送至病房。应增多查房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叮嘱家属看护患者。护士还要嘱托患者安心休养,保持心情愉快,对病情恢复有帮助。同时还应告知家属手术成功,指导其术后恢复的一些要点,鼓励其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恢复的运动,并祝其早日康复。

1.3评价标准

根据《医院护理治疗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的评分。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75分以下为不满意,75~90分为满意,90以上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通过SPSS18.0ForWindows进行,数据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中,超过70分的有222例,占比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例,占比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4,P<0.05)。实验组患者中满意103例,非常满意为115例,总满意度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98例,非常满意76例,总满意度为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78,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以培养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整合合作、互动、情境模拟、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护理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为了适应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以下教学能力。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1专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2.2教育教学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2.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2.4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3.1定期业务培训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