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精选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沟通;效果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儿科为特殊科室,其发生护患冲突的概率较高。研究指出[1],在儿科护理中融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患儿进行赞美、关爱,对患儿家属进行预见性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临床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本研究为2014年6月~2015年5月60例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儿科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获得了较佳的效果,应用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法将入选病例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39∶21,年龄1.52~6.32岁,平均(4.08±0.63)岁,25例为支气管肺炎,25例为热性惊厥,10例为腹泻;对照组:男女比例38∶22,年龄1.52~6.51岁,平均(4.09±0.59)岁,26例为支气管肺炎,24例为热性惊厥,10例为腹泻。2组儿科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入院后,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卫生安全教育;为各个患儿安排病房,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每次测量患儿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遵医嘱了解患儿的饮食起居情况,对症处理并发症;出院前向患儿家属进行出院宣教,交待相关事项。

1.2.2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

(1)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小儿生病后,家属多情绪紧张、易怒,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预防性沟通,了解患儿基本情况,了解患儿性格及家庭情况,并用心感受患儿家属意愿,耐心解答患儿疑问,与此同时,护士还应积极与患儿沟通,询问患儿姓名、年龄,陪患儿玩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微笑服务:因年龄小,患儿难以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护士应尽力将微笑服务贯穿于患儿治疗的全过程,多应用夸奖性语言夸奖患儿,多与患儿进行眼神交流,让其愿意主动接受治疗,并以和蔼、亲切的语气主动向患儿家属讲解科室环境、医院环境以及相关制度。

(3)合理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从语言沟通角度看,患儿属于弱势群体,害怕疼痛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前应给予鼓励性语言,让患儿做好穿刺准备,穿刺完毕后对患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可适当给予糖果奖励,增强患儿荣誉感;从非语言沟通角度看,护士可多陪伴患儿,静脉穿刺时握住患儿小手,多抚摸患儿,消除患儿恐惧感、陌生感。

(4)合理处理护理隐患:当家属情绪十分激动时,护士切忌“硬碰硬”,避免过分争论孰是孰非,尽最大努力让家属平静,必要时请求组长、护士长或科主任进行协调处

1.3疗效评价标准[2]

评价2组患儿遵医依从性,调查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进行临床比较。患儿遵医依从性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将评价指标分为完全接受、部分接受、部分抵触、完全抵触4个等级,评分设置为0~10分,其中0分提示完全抵触,1~2分提示部分抵触,3~6分提示部分接受,>6分提示完全接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遵医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儿遵医依从性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患儿家属心理较为脆弱,生病后家属会将全部重心放在小儿身上,因此,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沟通效果欠佳、解释不到位、穿刺技术水平不高均是引发护患沟通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证实[3],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患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学者[4]对护患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护患沟通在儿科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证实,护患沟通能提升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遵医依从性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1.7%;此外,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与对照组的8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5],进一步表明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患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儿科患儿年龄尚小,语言叙述能力弱,患儿多不能清晰、完整的表述自己感受,面对医护人员容易出现恐惧、紧张、不安、焦躁的表现,以上表现直接增加了护患沟通难度[6]。开展护理工作时,护士的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均会对患儿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护士面带微笑接待患儿,并将微笑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当中,能消除患儿陌生感,增加患儿对自己的信任感;护士与患儿家属进行预防性沟通,能了解患儿基本状况,赢得患儿家属信任,并让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治疗方法、护理程序、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合理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能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对穿刺的恐惧感、疼痛感,还能提高患儿对护士的依赖感;合理处理护理隐患,能最大限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7-8]。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及时取得患儿家属信任,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保证护患沟通效果,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不应打断患儿家属话题;其次,应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相关问题,解答过程中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之后不能简单的应付,应及时向护士长请教或者让护士长进行解答;再次,为小儿穿刺过程中尽量不讲述与穿刺无关的内容或保持沉默,避免穿刺不成功时患儿家属以心不在焉为由产生纠纷。护患沟通是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护患沟通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护患沟通能力,不断学习与护患沟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并在工作中应用,最大限度消除护患纠纷隐患。综上所述,护患沟通技巧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宪敏,屈秀艳.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9(3):233-234.

[2]范丽琴.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5(30):90-91.

[3]魏桂英.浅谈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9(18):3953.

[4]张云霞.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9(30):121-122.

[5]乔艳.论护患沟通在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3,12(30):145-147.

[6]金芳,邓露雪.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35):103-104.

[7]谢红艳.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2013,19(3):99-100.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第2篇

目的探索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将其按统计学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和骨科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技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入院宣教、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指导三个指标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满意度达到58.3%,不满意度达到3.4%,总体满意度达到96.6%,明显优于对照组23.3%的满意度、15%的不满意度以及85%的总体满意度,且经统计学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巩固和促进临床治疗疗效,促进骨科临床护理实践质量的提升,在骨科实践中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

护患沟通;骨科护理;临床价值

骨科患者具有卧床、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特点,从而给其临床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受长期病魔折磨的情况下,骨科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和情绪,从而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也影响到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为此,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案例,探索在骨科临床实践中应用护理沟通技巧的方法与意义,为提升骨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予以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将其按统计学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最小患者年龄18岁,最大患者年龄73岁,平均年龄为(47±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为(48±2.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计12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且两组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症等)并无明显突出差异(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60例对照组骨科患者临床常规一般性护理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技巧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①熟悉患者心理特点和情绪变化:由于骨科患者受疾病困扰,导致其在长期卧床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下,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扰因素和情绪波动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和组织培训讲座工作,对骨科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借助自身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骨科疾病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同时对患者肢体疼痛、活动障碍、预后不确定性、医疗费用收取、临床治疗方案的意义和目的等等,同时借助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治疗心态和护理依从性;②重视临床护理语言的使用:临床护理实践中,语言不仅仅包括简单的话语沟通,同时包括肢体语言的应用、语气的调整等。因此,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积极利用眼神、手势、表情等非言语类沟通方式的饮用,同时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重视言语和语气的使用与配合,尽最大可能为患者营造温馨和值得信赖的沟通方式;③情感沟通:情感有助于构建和维系患者临床治疗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通过认真倾听患者倾诉,重视语音、语调、语速等使用和搭配,向患者传递真情感,并及时捕获患者心理和心态变化的迹象,为改进护理提供基础依据;④实物对照组饮用:由于骨科患者年龄差距大、学历背景不尽相同,为此,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取人体解剖图、实际标本辅助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认识和把握,熟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意义所在;⑤其他护理沟通:夜间护理沟通模式则需要护理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安排,保留充足的经历和经验,针对午后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特点,开展护患沟通,搭建亲密的护患关系。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量表的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宣教、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三部分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借助统计学处理软件对结果予以统计分析。其中护理总体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成果和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7.0予以分析评估,其中统计分析过程中以t检验和(x±s)代表计数资料,并以x2表示计量资料。其中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入院宣教、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指导三个指标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满意度达到58.3%,不满意度达到3.4%,总体满意度达到96.6%,明显优于对照组23.3%的满意度、15%的不满意度以及85%的总体满意度,且经统计学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

3讨论

综合而言,针对骨科患者临床治疗,需要探索有意义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巩固和促进临床治疗疗效,促进骨科临床护理实践质量的提升,在骨科实践中值得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曙红,严其明.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的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17(9):684-685.

[2]李静,李岩,宋伟贞.骨科急症中的护患沟通技巧[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57-58.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手术室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156例,女144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5.6)岁。手术类型为:阑尾切除术53例、疝修补术46例、骨科内固定手术40例、扁桃体切除术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胃大部切除术30例、甲状腺切除术29例、其他手术29例。根据围术期护理中沟通技巧,将2011年之前进行常规沟通的患者150例记为常规组,2011年后护理中强化沟通技巧的150例记为沟通组,两组在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沟通效果评价

患者出院前采用该院自制问卷,从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沟通有效度、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患关系5个方面衡量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其中≥85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组别间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的常规沟通仅将沟通视为进行护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并未将之视为护理的一部分,不重视或未意识到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整体沟通手段上具有随意性。该院手术室自2011年开始强调将沟通技巧视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高效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具体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实施方法如下。

3.1树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容易获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要举止端庄、稳重大方,姿态协调优美,谈吐亲切温和,着装得体美观,这样有助于给患者带来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建立护患双方的良好关系打下基础。

3.2强化护士沟通技巧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以单纯的护理操作技巧为重点,而是开始逐渐强调以患者围中心,强调护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为适应此种变化,该院手术室强调:①护士要向患者全面介绍手术要点、围术期注意事项、护理举措、预期治疗效果等,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②护士要全面掌握和分析患者的手术顾虑、心理状况、个性特征、职业、行为习惯、年龄等信息,并进行对症心理护理。③护士要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困难境遇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中充分尊重患者,以使其获得安全感和可依赖感。④加强对护士进行人际沟通学、心理学、高效沟通方法与技巧等系统培训,来提高护士的言语表达和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帮助护士将高效沟通溶入到护患沟通中,避免和减少低效沟通、错误沟通和无效沟通现象的发生,提高沟通质量。

3.3掌握适当的沟通时机

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适当掌控沟通内容、进程等,沟通时机上,选择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心境平和且有沟通意愿时进行。沟通中要积极向患者传递正面信息,若沟通过程中患者情绪低落可暂停交流,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3.4注意沟通方式

一方面,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沟通时注意用尊称,语气要温和,避免生硬;语速适中,不可过快;内容要简练易懂,避免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非语言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表现,对异常表现及时进行沟通,从细节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3.5控制沟通效果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管理

0引言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而护士职业综合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新护士刚刚步出校门,在从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对护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护校毕业生工作的最初3年,是工作态度、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形成阶段。我们采用问卷,对来医院工作3年内的护士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现报道如下。

1职业素质能力培训思路

对新护士的培训,首先保证新护士适应职位的素质要求和履行职守的能力要求,同时又要最大限度的考虑护士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培训理念必须在充分考虑医疗机构需求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新护士刚走上工作岗位,正是充满热情的时候,但因为临床经验少,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会感到茫然无措,针对此情况,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拓展体验、案例分享、讨论总结、情景演示、才艺展示、书写感悟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不断提升,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

2培训方法

2.1注重方式:

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必须注重方式。第1年的新上岗护士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医院的,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实践抱有新奇感,因此工作热情高,但工作能力和技巧差,培训效果好,综合职业能力能迅速提高。一般着重于传授专科理论与技术,以及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培训。

2.2心态修炼:

职场的竞争表面上是知识、能力、职位、业绩和关系的竞争,实质上却是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引导新护士树立积极、正面、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对自己、对医院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培训结束时,每个学员都必须发表心态演讲,大家都较前自信,发言很踊跃,表示要远离悲观思维,活在当下,做快乐的自己并快乐的服务患者。积极地对待人和事,积极对待困难和挫折,发奋图强,自动自发,做最好的自己,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3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到医疗服务全过程中,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在屡有伤医、伤护事件报道,所以医患沟通既重要又是难点,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本部分培训为新护士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进行良好沟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2.4职场礼仪培训:

新上岗护士应该掌握礼仪服务规范,从而获得良好的沟通技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不仅要求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为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其具体反映形式就是礼仪服务。沟通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直接关系到礼仪服务的成败。因此,对新上岗护士,必须认真培养沟通能力。要求工作第1年的新上岗护士必须掌握礼仪规范,了解护士应具备的言行举止,临床工作中对待病人的问候用语、治疗用语等。并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身临其境,从实践中获得沟通的技巧,从而运用于临床。

2.5综合培训:

对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应该注重综合培训,以提高新上岗护士的专业能力。综合培训强化了新上岗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并通过内容新颖实用的护理新理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等讲座,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临床查房和系列护理科研活动,使新上岗护士掌握了从事护理职业所必备的专业能力、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此外,综合性培训突出了岗前教育的作用,使新上岗护士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2.6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及总结:

新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在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坚持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新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增强新护士对医院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把新护士培养成有理想、有目标,爱院如家,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培训,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感觉是一次全新的洗礼,都表示会努力工作,用勤奋、忠诚等良好品质书写美好人生。

3讨论

总之,新上岗护士综合职业能力不可忽视,加强对她们的指导和培养,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陶红英.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6):91.

[2]程玉英.新时期护士长培训工作的思路探索[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335.

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沟通技巧;护理质量;精神科不良事件

沟通技巧是一种人类传递信息的技能,更是提升人与人之间交流顺畅性的工具,对于精神科护理来说,部分精神类疾病病患心里相对脆弱,更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来提升护理效果[1]。但是良好的沟通技巧通常需要耐心观察、情绪感知、肢体语言、文字、语气、声调等多种形式配合来体现的一种沟通能力[2]。精神科患者存在一些特定情绪,制约了他们真实、准确、合理地表达自身情感或者感受。故此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更是需要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提升护理质量。本院在2019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将进入本院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全部为住院治疗患者)的相关信息统计完成后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全部病例总计为94例,平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家庭背景等)以及病情基本情况(病情、病程、治疗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研究开始前,本院专家组通过会议讨论确定了一套沟通技巧培训方案,然后随机选择精神科护士进行培训,培训期为3个月,完成培训后作为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未接受沟通技巧培训。利用问卷统计的形式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研究,客观评价患者对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对护理工作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比两组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且由本院专家组给出判定,确定原因。主要培训的沟通技巧包括如下几个。①情感支持培训。首先需要进行形象改造,让护士能够以良好形象面对工作,尽可能给患者带来阳光、乐观、积极的印象。然后在沟通过程中需要热情、积极、真诚、友善的交谈,并且针对性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缓解患者情绪。②专业技能强化培训。针对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进行细致的专业培训,通过强化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知识储备来提升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感知,进而能够在有限的沟通中准确了解患者诉求,方便护理操作的进行。③心理疏导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护士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一些负面情绪相对较重的患者可以进行部分心理疏导,尤其是利用一些正向引导语言、行为,甚至是游戏或者娱乐活动等,来进一步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化。轻松心理是保证护理氛围的关键,尤其是一些病情较重或者病程较长的患者,在长期精神类疾病困扰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焦躁、易怒、厌世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融入患者的生活之中,避免对精神科疾病患者产生心理上的二次伤害。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SPSS16.0为本研究主要软件。计量资料统计完成后进行方差对照分析,齐性方差数据采取LSD-t法分析;非齐性方差采取Tamhane’sT2法分析,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0.05作为显著判定标准。

2结果

2.1精神科患者满意度对比情况。在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上,观察组患者普遍认可精神科护士的良好沟通技巧,对照组则不太认同护士的护理工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完成后不同精神科异常行为发情况。主要的异常情况包括行为异常、语言异常、精神类疾病复发、焦虑、抑郁、失眠等。观察组患者中仅有少量发生行为或者语言异常、精神类疾病复发等,其余心理异常未发生;对照组的精神异常行为发生率较高(P<0.05)。见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