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第1篇

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关于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委发[2006]6号)精神,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县内外企业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动员、鼓励县内外企业发挥人才、物资和资金等资源优势,帮助和扶持我县农村发展经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帮扶对象和内容

通过一定的形式动员、鼓励百家以上(简称“百企”,下同)热心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内外企业支持、帮扶我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简称“百村”,下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的企业或企业主可以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对全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的任何一个村(居委会)提供支持和帮助:1、帮扶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2、帮扶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3、帮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4、帮扶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三、帮扶形式

自愿帮扶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帮扶:

1、企业或企业主自主联系帮扶村(居),也可提出要求,由县“百企扶百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给予安排。

2、企业主回乡创业或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企业或企业主捐款捐物支持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发挥企业主自身影响力,联系、发动有关县内外企业或企业主支持帮扶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鼓励措施

凡是热心参与支持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企业主,县政府将视帮扶情况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1、企业主到帮扶村(居)创业,带动50户以上农户参与种养、加工和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转移村(居)富余劳动力100人以上就业的,经当地镇政府验收确认后报县委农办审批,对回乡创业的企业主授予“回乡创业模范”荣誉称号,外县企业主则授予“县荣誉市民”称号。

2、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不含2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人士”荣誉称号;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人士”荣誉称号。

五、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第2篇

根据省水利厅工作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方案的要求,现将我们××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2007年备耕生产,如何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概况

我们××市地处××省西部,辖10镇4乡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万,共有743个自然屯。全市幅员面积528万亩,其中耕地169万亩,草原面积272万亩。年平均降雨量432.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645毫米,十年九春旱,是我省西部重点干旱市县之一。同时,又是我省氟病重点市县之一,地下潜层水含氟量严重超标,太平庄、昌德、羊草、火石山等乡镇的自然屯地下潜层水的含氟量高达4.0-12.6毫克/升,国家饮用水标准含氟量为0.5-1.0毫克/升,竞超3-10倍之多。干旱、氟病严重制约着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固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市虽然地表水贫乏,地下潜层水含氟量高,但地下水比较丰富,承压水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资源总量为2.98亿立方米(年平均补给总量)其中地表水0.52亿立方米,地下水2.46亿立方米。

近年来,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坚持把农村水利工作作为构筑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性举措,牢牢抓在手上。全面开展了大打机电井,发展围井经济、推广节灌技术为重点的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同时也注重了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突破了农业受制于水和“氟魔”对人们身心侵害的局面。截止目前,全市农田机电井发展到4540眼,灌溉面积7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占灌溉面积的15%;全市共建围井经济区3300处,面积30万亩。全市通过防病改水和人畜饮水解困项目共建人饮工程324处,解决了324个自然屯12.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全市完成灌排涝工程建筑物620座,其中桥115座,闸45座,涵460个。抗旱排涝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二、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是我们全党全民的任务。为此,我们水务局从市情出发,确立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和2007年全省水务局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突出打井抗旱、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搞好水利服务、支撑和保障。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采取五项具体措施:

1、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从我市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看,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3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7%,按实现农田水利化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规划新打和更新配套机电井1000眼。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达到63万亩,扩大提高我市市区公路两侧百里喷灌带的面积和质量,扩大辐射能力。单眼井造价1.5万元,计1500万元。其中,2006年落实打配农田机电井200眼,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需资金300万元,部分资金和物资已经到位,其余部分正在筹措中。

2、注重农田机电井的管理,确保完好率和利用率。全市现有的4540眼机电井做到了产权明晰,实行三种管理模式。第一种为独资管理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井有3338眼,占机电井总数73.5%。第二种为股份管理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井有110眼,占机电井总数的2.5%。第三种为承包租赁管理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井有1092眼,占机电井总数的24%。同时,做好井孔保护,要求全市无论新打或原有的机电井的井孔都要有房或有盖,达到标准规范化。现有的机电井建预制井盖2898座,砖混多用井房(指管护农作物或休息室)1617座,铁皮井房25座,井孔保护率达到100%,在机电井的管理上还坚持实行市长、镇乡长、村长、屯长、井长“五长负责制”。使全市机电井的完好率、利用率均达到96%以上。

3、大力建设围井经济区是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抗旱水源井按照规划不断有序的增加,已经使我市抗旱、抗灾保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市在围井建设经济区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通过实践,围井经济区的发展,不仅突破了水源工程抗旱的唯一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找到了一条新途径。根据多年测算,全市围井经济区面积30万亩,年创产值2.5亿元,投入产出比1:3,亩纯收入600元左右。2006年规划建设围井经济区达到3500处,预计产值达到3亿元。

4、进一步建立健全抗旱服务机制,增强抗旱服务能力。1996年我们根据国家、省业务部门的要求,组建了市抗旱服务总站,各乡镇也成立了抗旱服务分站,配备了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精兵强将,计69人。目前,全市抗旱服务组织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达800多万元,拥有各种抗旱设备1378台套。抗旱服务组织组建后,遵循“保本薄利”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广泛开展技术咨询、设备租赁、设备维修等项业务,逐步建成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自负盈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今年我们还要加大对抗旱服务组织资金设备投入,增强服务能力,同时还要对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成为水利一线上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5、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力度,普及自来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实现饮水安全。我市是氟中毒严重市县之一,加之季节性缺水等问题还十分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吃上卫生、水量充足的自来水已经成为全市农村千家万户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多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十分重视。目前,全市743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的有146个自然屯,达到集中供水点的有178个自然屯,仍在饮用潜层高氟水的有419个自然屯。当前,根据我市农村百姓饮水安全的要求,我们想千方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投入的机遇,搞好规划,努力争取投资,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化。具体规划如下:全市需要配套自来水工程的有597个自然屯,共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水源井的有419个自然屯,因屯与屯之间距离最近的还在3.1公里,难以做到一井带多屯,规划2006-2008年每年完成80处,2009年完成83处,2010年完成96处。以每处打井及管网配套投资17.3万元,计7248.7万元。其中2007年工程投资为1384万元,需自筹523万元;另一种是“四个一”无管网的有178处,规划2006年-2008年每年完成30处,2009年完成40处,2010年完成48处。以每处网管建设投资10.3万元,计1833.4万元,其中2007年工程投资为309万元,需自筹154.5万元。

三、今春旱情分析及对策

1、旱情趋势分析。今年二月初我们对全市旱情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当前看,由于去年入冬以来降雪较历年偏少,虽然是小雨封地,但降雨量少,加之今春雨雪少,气温偏高,大风强度大、次数多,地下水位下降等不利因素,今春干旱已成定局,预测旱情有以下依据:一是全市气温近期持续升高,去年秋冬以来,全市日平均气温高于常年。据气象部门预测,3-5月份平均气温将比常高2℃,今春大风将为17天以上,由于气温高,春风大,加快地下水蒸发,土壤跑墒的状况将日趋严重。二是去年入秋以来,全市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据气象部门预报,全市降水量3-5月份为38.4毫米,比去年同期少2.3毫米,并且分多次降落,属于无效降雨。三是全市耕地耕层土壤含水量偏低。据元月十日分东、西、中片实测有代表性乡镇地块,5-10厘米的土壤含水量为14.6%,11-20厘米的土壤含水量为21.9%,21-30厘米土壤含水量为26.1%。耕层平均土壤含水量为20.86%。天气的逐渐变暖,气温升高,土壤墒情将进一步恶化。四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多年来,我市常年连旱,地下水每年虽然有一定的补给,由于工农业用水逐年增加,开采和补给失衡仍未得到改善。据全市30眼观测井记录统计,目前地下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0.2米,这是干旱的预兆。五是春整地面积大跑墒地块多。近年来,我市调整了种植业结构,扩大了经济作物面积达到40多万亩,干旱茬口多,增加了春种难度。

2、抗旱对策及行动情况。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认清了干旱所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当前,各乡镇把抗春旱保春种做为备耕生产的首要任务,抓工作启动,抓宣传群众,陆续掀起了高潮,正在逐步升温。一是领导重视。2007年2月10日召开的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市委把抗春旱保春种备春耕生产工作提高到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来认识,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坚持抢前抓早的原则,做到早认识,早准备,早行动。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层次不同的动员会和座谈会,分析了当地的旱情,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做到了全面启动。二是做好机泵管带、喷灌机钻井机检修和配套。全市15个市、乡级水利抗旱服务队深入到乡、村、屯、户已检修抗旱设备600多台套,占应检修的41%。购置水泵110多台,输出扬程管200多延长米,检修各类喷灌机200多台,占应检修的55%。水利钻井队的7台钻井机,现正在检修,其它设备也都在检修中,在4月10日前完成。三是扩大水源工程。今年春播前将新打和更新机电井150眼,解决少井自然屯农户春季坐水种及灌溉的用水问题,同时计划今年洗治病井120眼,在春种前完成。贫水的火石山乡、吉星岗镇都在2月10日开始了蓄水池贮水准备,现正在清淤贮水沟渠。四是抗旱物资准备充足。水利物资公司通过调查,现将今年抗旱所需打井用的各种管材、砾料、水泵、扬水管、白龙等物资已经陆续到货或做好订单,做到抗春旱物资及时供应。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措施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资源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定义与层次

作为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沿着金融资源理论的思路,我们尝试从资源角度给农村金融一个定义:农村金融是依赖特定保证体系(农村金融制度)、特殊载体(农村金融商品)的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具有数量(货币和资本)累积和功能累积的、特殊的、内在于经济的社会经济资源。农村金融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可以指农村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农村金融人力资源等。但狭义上,一般主要指农村的货币、资本资源,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农村的自我积累部分,主要由农村的储蓄转化而来;二是政府的农村资金投入包括政策性金融、政府的转移支出等;三是国外资金的输入。了解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概念,我们还需要认识他的性质。

由金融资源的层次性农村金融资源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构成的。

1.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

即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这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其中又包含两部分:一是农村货币资源,即中央银行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行后贮存于农村经济生活和再生产之中的货币总量;二是农村资本资源,即以价值形态存在的农村货币资本资源,是为满足农业、农村生产和流通需要对货币资源开发形成的再生性金融资源。

2.农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

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中间层次,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大体上与戈德史密斯所称的金融结构相一致。

3.农村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资源的最高层次,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前两个层次表现为农村金融资源的“硬件”方面,农村金融总体功能则为农村金融资源的“软件”。

二、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农村金融的资源特征应当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金融活动的量的累积与农村金融功能累积的结果具有价值形态的“贮藏”特征;二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必须同时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二者存在依存和制约的关联性。

1.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

资源属性是农村金融本身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因此农村金融资源首先就具有所有资源的一般属性。

第一,农村金融资源的有用性。同其他资源一样,农村金融资源通过开发或合理配置,能够为拥有者或者开发、配置主体带来期望的利益,这是很好理解问题。但是,农村金融资源是由多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不同金融要素的开发主体不同,所以对于众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农村资源的有用性需要区别对待。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面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开放性资源,其开发主体是相对确定的。

第二,农村金融资源的贮藏性。任何资源首先是处于贮藏状态的自然和社会要素。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农村金融资源,有一个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的过程,农村金融资源的“创造”也是通过金融要素的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形成的,一方面,前期的累积是后期开发和配置的基础,另一方面,当期的创造既是开发配置的资源又是后期开发配置的对象,任农村金融活动都是对这个已经形成的具有“价值”贮藏属性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

第三,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性。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量是由其“价值”贮藏量和当期客观需要量以及金融制度的适应程度决定的,这两个量形成了当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数量基础,甚至可理解为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极限;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当它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时,只能把它理解为前期金融资源而不能当作当期金融资源对待—当期发挥良性作用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前期农村金融资源(金融制度)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延伸结果,只要这一制度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的,它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次被作为金融资源来重新开发和配置;只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农村金融制度或它本身的某些变态要素才是需要摒弃后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内容—这时候的农村金融制度才可能复归它金融资源的“自然”属性。对于作为农村金融资源存置和流动的载体—金融工具,可把它作为货币、资本(价值形态)等金融资源开发的商品来对待,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完全的资源属性,尤其是那些具有最终消费特征的金融工具。

第四,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村金融作为社会财富的索取权,其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程度完全取决于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和累积规模,不论这种索取权集中程度如何,掌握在谁的手里或如何流动,索取权的行使过程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为基础,索取权的再分配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规模为限,这两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正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客观性所在,同时也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所在。

2.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殊性

农村金融资源除了有以上资源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系 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是农村综合变革又一新的起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农业、教育、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是我党针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与高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如何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知识优势,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推进农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发展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农业人才的基地。我国具有极其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城市每年新吸收农民工约在四五百万,每年有农村高考入学的学生也多达二三百万,他们毕业后绝大数都留在城市工作。也就是说,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村向城市输送的劳动力就多达六百万,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教育、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大批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农业管理、生产、科技和教育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已成为发展科学文化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专门人才的基地。

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国家关键技术攻坚的主力。高等农业院校是知识生产的源头,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过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态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而新知识的增长点就出现在这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上。另外,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包括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成果。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除了在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中发挥作用外,还通过参与建立高新技术园区、释放基地等方式把学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中去,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再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知识传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新学科、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多层次、多形式进行产学研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高等农业院校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它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决策思考;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产出的科研成果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

(一) 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输送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增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认真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生产、加工、营销、管理人才,所以高等农业院校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市 农村 反哺

今年的“两会”,除了医疗、教育、住房等耳熟能详的词汇属于会议的核心议题,农村问题也依然是会上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更是一大亮点。应该说,“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延续,因为归根到底,“三农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实际上,林毅夫教授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一政策建议必须到今天才能在更多的层面真正得到实现。可见,重提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一个“新”字的落实上。

“新农村建设”的“新”究竟新在何处呢?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新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上。若非由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使农村进入一片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一建设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是要用城市跟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来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正如中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在“CCTV中国经济大讲堂”所说,农村问题并不仅仅是农村自己的问题。中国已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业化建设进程,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过去处在与此具有同等发展程度阶段的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都会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比较普遍而非孤立没有事实根据的问题。我们现在农村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发展上无法与全面小康、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符合。所以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通过两个反哺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村社会走向和谐。

这样一来,问题和争议就出现了。有学者对“反哺”提出质疑,认为现阶段中国要实现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是不可行的。因为中国并没有发展到同发达国家同时期一样的程度,公共资源还处于严重不足。形象地说就是中国仍处于一个制造蛋糕的过程,所以无法进行“分蛋糕”这一步。再加上中国广大农村存在普遍的制度缺失现象,因此对“反哺”所得根本无法落实。

对于这种反对意见,笔者认为是其误读了“反哺”之真正含义。农村与城市在中国27年改革中作了这样一番重复的对话:你背着我走一段,我再背着你走一段,客观上城市却在这一过程中远远地走在了前面。然而,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客观地确立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辩证关系——农村与城市亟待共同成长,不能再由谁背着谁来前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正因如此,“反哺”在此应当是一种城市对农村的回报,而绝非施舍的关系。这就是“反哺”的题中义:没有重谁或轻谁,两者共同发展,互相支持,而且城市在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应当给予农村相应的回报以促进其赶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另外,针对这些学者提出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及制度缺失,笔者认为这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次,公共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影响的是资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配置的问题。只要能做到配置合理,这一稀缺性是不会阻碍城市反哺农村的。“资本下乡”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解决长期以来资本向城市流动,农村资本短缺,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但由于公共资源的稀缺,有限的“资本下乡”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使用这一问题的确凸显出来。然而这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分布相当分散,因此要保证资金的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可通过着重搞好新村镇建设规划,有序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对人口过少、生存发展条件较差的自然村,一般不搞“村村通路”等投入较大的工程,应以搬迁集中为主等途径来节约资本,另一方面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发展农村各方面公共事业,以增加农民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涉及“分蛋糕”的行为。这个“分”的行为非常有必要,它不是农村在得到应得的东西的基础上去分薄城市的这块“蛋糕”,而是分得本来就是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分配从不公平到公平的过程。

再次,制度的缺失也不能成为反对“两个反哺”的理由。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让农村具备接受“四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产品的市场化、农村人口的教育社会化、农村人口福利的公共化——之能力和条件,所以其本身就体现了一个“生产蛋糕“的过程,即非单纯地将资源和金钱投向农村就能一蹴而就,还包括了制度的建设。由于制度的进步完善本来就是渐进的,不可能预先完全靠理性设计好。既然如此,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就应该同时包含一个“制度反哺”的过程,即逐步建立并完善制度。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适应发展的制度,同时这些新制度也在一天天地变成旧制度,随时都可能出现我们现在不可能预料到的问题。一旦到问题出现那一天,我们依然需要对制度进行改进、完善或又再重新建立另外的制度。针对我国农村的现状,比如说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还有象社会保障,老人养老,五保户的救助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把城市中已经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农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所体现的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包括农村借鉴城市,逐步建立相关社会制度的过程。

可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能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必须借助城市的支持。在城市化理论中,有人提出“就地式城市化”的模式,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农村中心集镇的规模扩大化、功能城市化、经济工业化、服务多样化,农民集中到中心集镇进行生产与生活。二是农村一般村落,通过科学规划,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以及文化娱乐功能,农民仍在本地从事工业生产或农业产业化,享受相当于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近距离、短时间进入城镇,进行购物、社交、教育、文化娱乐等活动。这种就地式城市化,无论从哪一种含义,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农村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农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二是农民享受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实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现代化。就地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实现村镇建设、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服务功能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提升,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农业产业化,农村设施、功能城市化,经济工业化等通过资金的投入以及制度的建设就可以实现,然而要使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还应该解决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农民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更新问题。有的人甚至把农村问题最终归结为观念的问题,虽然这种归纳似乎过于含糊,也过于片面,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观念的确是涉及到最深层次的东西。这里的观念现代化更新包括很多方面,如接受教育,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造农村;还有摒弃原有的对农村印象的定格,树立农村也可以通过建设提供更加舒适、和谐的环境等观念。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关系,有效利用“下乡”资本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建设,用工业经济的组织方式改变农村,促成农村生产方式的合理构成,即工业——农业一体化建设;是城乡社会体制一体化,对农村社会各种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打破农村原有落后、愚昧无知的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就是要关注两大问题:一是经济和制度建设问题。资金不能盲目投放,可以借助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上,直接用于农村公共投入。财政和国家资金这两大块用到县以下基层和农民相关的项目上,让农民直接获利,不要在不同部门间不断流动,否则会导致各个部门“分盘子”。另外,制度的建设可以对资本的利用起到监督的作用。二是新农村的社会文化观念建设问题。要让农民有平台获取足够可靠的信息,培养农民求知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免于愚昧的自由”,同时还可以通过许多社会组织的建立,给农民创造互相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在农民中树立进步、开放的观念,提高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宝康,“韩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载《决策探索》,2005年12月。 3、 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