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流 教材选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83%的高等院校将跨文化交流设置成为选修课,69%的院校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62%的院校认为此课应持续两个学期。超过一半的学校认为目前课时不够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说明大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3]。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制度、文学、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发掘和研究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4],同时又肩负着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够以一种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开放、灵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任务”[5]。因此,仅将其作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是很难完成从“跨越”——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到“超越”——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观察和反省——的转变。

1.3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93%的院校采用了文化对比,86%采用了案例分析,61%采用了文化讲座。这说明多数教师依然立足于单向传授与对比描述,而对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提高没有真正落实[6]。例如琼州学院跨文化交流课堂主要采取影音图像示范以及微型剧模拟进行角色冲突扮演,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方法(project based)进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从而也无法量化评价教学效果。

2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改革建议

2.1 教材选编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阅读词汇的难易程度应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处在英语四级至英语六级之间,少数优秀分子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英文教材的选编应以适应普遍性为主,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从全球角度出发,冲出“英美即世界“的定格模式。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以及全球的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争端或苹果公司,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流课程,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日趋重要,而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前景。

跨文化交流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可以真正达到“跨”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较深的认知水平。例如种族优化主义理论涉及人类发展学,战争史,经济学等;交际学概念涉及到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判断推理等;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又涉及到心里分析方法,辩证法和诠释法。所以为了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效果,高校应当考虑开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铺垫。

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开设在大三第二学年比较适合。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忙于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认知体系。通过大二学年末期的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大三第一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批判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段时间他们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两者不谋而合。

2.3 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本校留学生混合分组作业,共同派遣到本地酒店进行实习调查,并提交英文报告同时进行组织课堂展示。

课堂组织模式应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静”的模式,给予学生“动”的权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不断抛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观点辩论,将课堂主导权回归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学习(peer study)中自觉提高交流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强调的以英语语言为媒介,通过对本族与异域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意见,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重点讨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量化的体系开发以促进与完善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6-55.

[2]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EB/OL].htt

p:///news/2008-01-31/70665.html,2012-3-10.

[3][6]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3(2):61-69.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最新进展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梳理

(一)跨文化传播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早期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多散见于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曾提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首先开始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空前的移民浪潮,美国大批移民引入,在客观上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1959年,霍尔发表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该书被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书中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等等。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这时候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成立了独立研究协会,创办了专业刊物,大量出版了学术专著,在大专院校开设了课程,出现了专门的出版社,同时该学科也得到了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学术界的重视。传播学界最具权威的国际传播协会把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八个研究方向之一。从事跨文化传播学的学者们基本上有三个共识: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扩展;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特点在于它注重不同文化的个人、群体之间阻碍传播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可以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或借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化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跨文化传播日益受到重视。虽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但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与国际学坛的显学地位相比,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却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初由外语学界引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局限于语言、交际和翻译等应用领域,缺乏国内学界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多角度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及跨文化议题的拓展研究几个阶段。虽然与欧美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仍处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各项研究都有待深化,但随着传播学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学术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拓展,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有了蓬勃的发展。总结起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引进、初创阶段(1980―199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文化传播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引入时将其译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学者主要来自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从一开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就采取了开放、交流的态度,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1983年,何道宽在《外国语文教学》杂志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在本文中,他率先将其作为一门学科介绍给国内学界。此后,一些国外的理论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比如1988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萨莫瓦等著,陈南等译的《跨文化传通》,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居延安等译的《超越文化》,1991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版了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刘建荣等译的《无声的语言》,199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罗宾逊著,马啸、王斌等译的《跨文化理解》等。

与此相应,初步的探讨、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比如1992年胡正荣的《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展与控制: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初探》,还有同年贾玉新的《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文章。据胡文仲统计,跨文化传播研究引进国内至1994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多达百篇左右。1994年,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收入了部分上述文章。同年,王福祥、吴汉樱主编的《文化与语言》也对部分文章进行了收录。1995年之前,基本的发展特点就是对理论的借鉴和对初步成果的收集归纳,此外,还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国内学者的理论专著,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王志章《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等。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交易模式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410240045)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6日

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达成信息或商品交易的国际商业活动,是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近年来电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以及电商人努力适应市场建造服务平台,都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积极健康地发展,并为它创造了一个成长的黄金时代。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预计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

二、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1、海关通关。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潮流的愈演愈烈,通关速度在越来越多商家的营销战略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是电商企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为海关通关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现如今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主要是小额进出口货物贸易,特点是品类多批量小,其中多数货物通过快件和邮递这两个渠道进境,这为传统的海关监管制度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2、关税税收。随着跨境电商的日益发展,现如今的出口征退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繁琐的手续和较高的费用支出给卖家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即使有些商家选择委托通关服务来降低通关成本,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只有从政府到媒体到企业都认识到跨境电商的发展潜能并支持和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二)信用保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支付风险。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存在着较高的信用风险,交易双方若没有在完善的信用协调体系的监管下交易,一旦决策失误则很容易陷入资金清偿的困局之中,使自身资金的周转流通受阻。当然,这与银行的风险监管技术和规则是密不可分的,在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中,不论其是独立的或是公开的网络支付体系,都有一定技术风险的存在。

2、售后服务风险。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是存在着地域差异以及人文差异的交易,尽管经济发展已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但不同国家在相应的政策下有不同的行为标准,而跨境贸易的交易双方正是处在不同的国家或是地区,这样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会受到国界的限制。因此,跨境电商是难以按现有的政策进行退税、结汇等事项的,尤其是通过快件和邮递这两个渠道进境的货物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以至于中小型电商由于对成本的节制无力关注售后服务,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消费者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三)物流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1、基础设施不健全。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与国际物流的结合体,缺一不可。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主要是小额进出口货物贸易,主要通过快件和邮递这两个物流渠道,跨国界的交易本就受流程复杂的海关通关的制约,加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达到现代化的全面覆盖,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周转速度却没有提升,导致货物积压,物流网络瘫痪,这样不健全的物流服务体系是不能满足跨境电商的物流需求的,所以物流运输不仅无法为高效便捷的电子商务提供有力的后盾,反而阻碍了其发展。

2、复合型人才的欠缺。跨境电子商务的浪潮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席卷整个世界,我国部分企业家与时俱进涌入这片广阔的市场,推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但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水平偏低,运行和发展这样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专业过硬、知识广泛的创造性人才进入这个市场,企业才能发展,行业才能发展。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加强引导。针对跨境贸易在快速通关、规范结汇、出口征退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学习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并基于我国跨境电商的需求制定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相关政策,鼓励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并对商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根本上给予跨境电商合法的保障,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强大后盾。

(二)完善信用保障服务体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看到跨境电子商务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厚的利润,使得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和售后服务风险进一步扩大,所以跨境电商行业内部有必要建立一些行业联盟组织和监管机构,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另外,政府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完善信用中介体系,并加强对违法违规商家的打击力度,促进信息透明化,通过技术创新进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端化发展。

(三)健全物流服务体系。针对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以及复合型人才欠缺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建设力度,加快跨境物流体系的建设,例如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区域和相应的快捷通道以及对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相应的政策经济支持,并对国内整体的三方物流进行统一规划和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华.浅谈中国外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1.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涉海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时至今日,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的经济、市场、媒体和文化等。为了使两个或者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群体更好的互相了解,进行有效沟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跨文化的研究。作为涉海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即将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涤荡:船员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船舶本身又不断的游走在不同的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一条船舶的安全和谐运行有赖于其文化的主体——船员对其他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承认并克服种族优越感、不适宜的成见、偏见和歧视,使得船员个体文化更有效融合和船舶整体文化意识的快速建立。

二、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基于语言学家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设计问卷,本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洋高校涉海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2010级各两个班,共122人。有效问卷收回份数为120份。结合以专访的形式向随机抽样的部分学生进行咨询,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跨文化方面的问题,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学习基础好的院校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其他院校的学生要高,可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受到英语能力的直接影响;但部分入学成绩低的学生在问卷测试时的高分数则表明英语能力不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因素。鉴于学习基础稍薄弱的院校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内容多偏向于大众话题,虽然学生会积累一定的交际知识,但由于疏于练习,渐渐淡忘;与此相比,有条件聘任外籍教师的高校,轻松营造一种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便于学生获取交往,交流及办事的跨文化意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的心理负担也是比较低的。

三、本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使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具备如下的能力“有多元化的,随情景而变的言语能力,并且能够理解不同语言模式下的言语意义,能对体现社会文化差异的语言模式有超语言的理解能力”(Magnan&Walz,2002),笔者结合上述研究所得的现状及结果分析,对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过去传统的从学校到教室、从书本到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海洋高校涉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和素质提升,在设置课程时要文理兼顾,在教学过程中灌输人文知识,介绍英语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分析语言句法篇章的差异,同时兼顾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使学生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跨文化交流基础知识。可以把现有的理论型教师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融入了跨文化元素的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实用性。

(二)多角度营造跨文化氛围

学校及任课教师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营造跨文化氛围,比如聘任专业外籍教师,邀请其定期举办侧重于异域风俗人情社会习俗的讲座,组织英语角,开办英语话剧节和开设英美文化大片鉴赏,西方礼仪培训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广泛阅读英语期刊广播,英美原版电影电视剧,作为志愿者参与国际性的博览会等,使学生更充分的接触多国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及交际能力。学校可以在体制上制定明确的跨文化教学大纲,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普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并保证外籍教师一起参与集体备课,随时提供跨文化交流学习机会。

(三)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培养良好跨文化意识

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文化是人类的财产,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因此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中国本土文化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本,努力提高中国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有信心地、客观地、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跨文化差异,以更好的认知、了解和理解目标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有益于自己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行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在这多文化,多语言的后现代社会,提高和发展海洋高校涉海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专业需要也是时代要求。在愈来愈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学同时,我们也要对自我的文化更深刻的了解与思考,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使语言与文化相得益彰,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德 跨文化商务谈判 冲突 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德国作为我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跨文化谈判也日益频繁。但由于中德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德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的交流容易遇到障碍,有时甚至会影响谈判的成败。因此为确保两国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跨文化商务谈判成功,我国谈判人员有必要了解德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德跨文化商务谈判可能发生的主要冲突及其应对对策。

一、德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1)德国文化中的革新意识。革新意识是是德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因为领导阶层能够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容克贵族虽然被人们视为保守、专制和穷兵黩武的象征,但他们却在推动德国现代化过程中长期执行了不拘泥旧制和勇于革新的政策,使因时而进的革新精神成为德国施政的传统,为德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

(2)德国文化中的秩序观念。一般而言,德国最广为人知的国民素质就是对秩序的遵守。德国人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将循矩主义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德国仍是全世界法律法规最完备的国家。精密的制度设计,既保障了一切事物皆有矩可循,也使德国人给世界留下了一副墨守陈规、甚至有些呆板的制度遵循者形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指引着德国人,使德国人对各种法规往往采取无条件服从的态度。

(3)德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重结果而非过程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德国文化中。19世纪德国统一过程中遭受外国欺凌与内部纷争,使以普鲁士为代表的领导者非常厌恶夸夸其谈、人浮于事,强调效率优先、敬业踏实。德国为了改善本国的生存环境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鼓励人们尝试解决新问题,其发明和科技不仅满足了现实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还使得这种因难而上、化困难为动力的创新精神传播到民众之中。

二、中德跨文化商务谈判冲突的主要表现

(1)法制观念。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较注重伦理,少关注法律问题,更注重伦理、道德以及良心方面思考商务问题。中国谈判者希望并习惯借助各种人际关系来开展相关商务活动、处理商务纠纷。但德国人非常关注法制内容,德国谈判者不愿意纠缠于情理内容,常坚持公事公办原则。他们较注重法制内容的沟通和谈判,期望双方共同遵照相关的合同条款来约束合同双方,主张按照合同和程序办理事务。

(2)语言中体现出来的谈判风格。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更加关注人际关系以及情面等因素,在讲话过程中比较含蓄、委婉,常常存在模棱两可现象,而德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喜欢简洁、高效以及直接等特色,讲话十分清楚、不存在模棱两可现象。中国人通常以整体取向为主,喜欢从整体到局部、从笼统到具体的思考方式。中国人通常都会注重合同的大概内容,不会刻意地推敲细节条款。德国代表喜欢带有具体详细事实为依据的精准陈述,会仔细地研究了全部细节,且确定满意后才和对方签署合同。

(3)时间观念。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并不会刻意遵照相关议程,也不喜欢把谈判分割为各个小的议题以及分别进行讨论,中国人习惯于制定框架性计划,可以同一时间做多件事,采用一种灵活的时间模式,为了一个最佳的结果,过程可以慢慢谈。而德国人喜欢制作各类时间规划,确定好相关议程,并根据相关计划行动,逐个破解问题。在中德商务谈判中,德国人对谈判内容有详尽的议程安排,严格按照计划一一进行,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有效解决问题。

三、应对中德跨文化商务谈判冲突的对策建议

(1)谈判前。在与德国人进行谈判前,要做好充足的调研工作并应对谈判过程做好细致的流程安排。在谈判前应多了解谈判对手的各种情况, 如对方的喜好、性格等,如能在谈判中合理运用这些信息, 会促使双方保持良好的谈判气氛,从而达成双赢的谈判结果, 并间接促使谈判对手愿意在下次的商务活动中继续合作。

(2)谈判中。与德国人谈判时,需要灵活应变,适应他们的节奏,适当改变谈判风格,保持和对方一致的进度。谈到具体内容时,一定要注意细节,语言上尽量用较为直接的表达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外也应保持忍耐力。忍耐力可促使双方的合作、采取解决问题倾向的策略, 有利于谈判对手增强对谈判结果的满意度。

(3)谈判后。我国的谈判人员也应关注法制内容,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德国谈判代表不愿意纠缠于情理内容,通常坚持公事公办原则。若发生商务纠纷,德国谈判者会启动正式程序以及确定好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且经常借助法律来解决商务纠纷。

总之,在国际商务谈判实践中,跨文化使得双方谈判有了更多的挑战性,是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融合。本着尊重和赞赏本国文化,接纳和欣赏他国文化的原则和前提,始终注意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就会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推动商务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武敏.浅析文化差异在中德商务谈判中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

[2]高菲.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对待冲突的差异及解决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9).

[3]张广奇.中德商务谈判视角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J].中国商贸,2014,(21).

[4]许多.中德商务谈判差异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6).

[5]高菲.中德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沟通的差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1).

[6]杭贝蒂.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