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交流;商务英语

说到跨文化这一概念,那就不得不先说文化的定义,有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产生才使得了跨文化现象的出现。文化是一种塑造了我们世界的力量,它对跨文化来将具有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在十九世纪时期,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相应描述。他认为我们从野蛮人逐步变为原始未开化的人,随后西方文明出现与传播才使整个世界出现了所谓的整体文明。同时,现代的人们认为文化必须包含种族﹑社会阶层﹑同种文化的民族﹑国家﹑地理区域﹑职业﹑学校﹑社会群体﹑性别﹑等因素,即它需要一个社会区域人口大到足以自给自足或者是在不依靠外来人员帮助的情况下产生下一代。总之,文化是在人和人类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那么我们再看所谓的“跨文化”这一概念。跨文化的定义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适应。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和商品贸易促进了不同文化地区及人群的沟通交流;战胜与征服其他民族促进了相对较强民族的发展;他们都为文化间差异的相互吸收与融合奠定了基础。此外,殖民主义﹑西方帝国主义和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也从一定方面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上来讲,跨文化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更从本质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发展,增进了两种文化民族间的感情。在跨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之中,全球化和它的伴随物起了积极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缩短了人们到达某地的时间和距离,加快了速度,同时从量的层面上加强了各地间的沟通。全球化的过程中,商品和文化产品的流通增加,西式的消费主义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在此期间,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均化作用被视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和新的宗教﹑消费主义的结果。

在全球“跨文化”现象的发展中,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有他消极意义的表现。例如:二战时期日本对中国实施了残酷且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的绝灭;科索沃战争;神圣土地上的巴以战争,这些都是跨文化想象的消极表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的种族认同感的增强和他们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保护。这些都是跨文化现象的表现。

在跨文化的发展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产生的背景(如:经济基础、人文素养、地理条件、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各种文化间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对龙和凤的认识,中西方就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中国的文化当中,龙和风是神圣的形象,在原始的古代他们还被当做图腾供奉。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龙凤指才能非常优异的人才,龙虎则比喻豪杰志士,总之龙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非常神圣而且值得我们崇拜的动物。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和凤却是另一种象征。西方的龙和凤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他是邪恶的,让人不喜欢的;而西方的凤是代表再复活的意义。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和龙在中文中引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又如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朋友过生日大家一起出去吃饭都是过生日的这个朋友付钱,而在西方情况就完全不同。以前就有个留学生因为朋友过生日而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在他的外国朋友过生日那天,他们一大伙人一起出去吃饭为朋友庆生,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可是在吃完饭结账的时候却出现了窘事。原来在外国人们过生日请朋友吃饭大家都实行AA制同时还要把过生日的那个人的钱分摊下来付账。可是这个中国留学生不巧出门时走得匆忙,身上一分钱也没带,这可把他尴尬得面红耳赤的。可见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呀!所以在跨文化的学习实践中,我们不得不说,一定要仔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以便能正常、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概念化的文化。所谓概念化的文化是指一种普遍的、到处渗透的`被一群人所拥有的东西。他可以使我们学到的`掌握到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这些思想和行为又必须是能传输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身份认同。

在跨文化现象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概念是需要我们了解的。,例如:亚文化群是指在一定阶层、种族、地理区域范围内,包括相对多人数的,存在于主导文化之中的一个群体。共有文化是指公正地存在于一种文化之中的另一种文化,包括行为上的参与、说同样的话。亚组又指的是存在与主导文化中,依靠主导文化的群体,它包含相对少的人和具有暂时性的成员资格。而参照组织的是人们渴望成为其中一员的任何一个组别。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能力;文化多样性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突破,特别是交通、通讯、信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在21世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深化。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构成因素――文化,也正在越来越频繁地主动和被动地彼此碰撞与交融,或绚烂华美,或硝烟弥漫,我们共同探索并塑造人类共同的和谐未来愈加关键。

主席2014年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新文明观”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不同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才能实现文明和谐。由此,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实现互动,促进对本体的自知以及对他者的认知、包容和理解,避免成见、歧视和误解的跨文化能力成为必需。致力于在“人之思想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3年正式了《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Intercultural Competences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Framework),对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回答。

一、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衷在于促进互相理解、和平、民主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则是通过给予个体和社会在教育、文化、科学、通讯与信息中的能力,来增进不同文化、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社群的和谐共生。

1948年,联合国颁布了《世界人权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首次较为全面地确立了所有社会个体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从而为管理不同人群与多样团体之间的关系给出参照依据。跨文化能力作为促进和平文化与和谐共处的催化剂,是对人类权利的一种保障。鉴于此,《世界人权宣言》成为发展跨文化能力内涵的重要参照。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中谈到了教育的4个基础: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跨文化能力在“学会共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全球化不断加深、文化霸权和文化断裂风险日益突出的21世纪,人们更加需要认识并理解忽略文化差异的风险以及文化交流的潜在利益。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题为《投资于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对话》(Investing i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的报告指出:“了解不同的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扫盲,同文字和数字扫盲同等重要。文化扫盲如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生命线,为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是应对无知和冲突不可或缺的工具……让青年人具备跨文化能力是一场意识觉醒的运动,需要在最高层面对其进行全面且正式的认可,以明确其全部益处和相关性。”

随着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需求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开发一套全面的理论概念、工具包和框架成为主导通过教育实现文化多样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迫切需要的。2013年,《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正式。

二、主要内容

《框架》首先罗列并解释了跨文化能力所涉及的25个核心概念,并将其归纳为3类:第一类属于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对促进跨文化能力提升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化”“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对话”等;第二类则属于认知度相对较低,但在诠释跨文化能力以及不同概念间如何相互作用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的概念,比如“跨文化扫盲”(intercultural literacy)、“流动性”(liquidity)、“语义可用性”(semantic availability)等;第三类则特别列出了一些在某些语言中独有的、很难用英文翻译准确的语义群,比如中文中的“关系”、非洲某语言中的“Ubuntu”(形容人与人之间哲学性的相互联系与关系),或者日语中的“uchi-soto”(内外)等。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上述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框架》中运用“树形模型”串联起所有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见图1)。

如图所示,“文化”和“交流”是跨文化能力的根基,被视为基础,因为如果缺少这两个概念就谈不上“跨文化能力”;“文化多样性”“人权”和“跨文化对话”是树干,被视为核心,因为“跨文化能力”既是因这3个概念的需求而起,最终归宿也落在了这3个目标上;与树干紧密相连的五大树枝则是培养“跨文化能力”过程中抽象出来的5个步骤。第一,澄释跨文化能力。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和机构的认可,并付诸实施。第二,教授跨文化能力。《框架》指出,一般意义上人们会认为跨文化能力的获得是个人经历和自我总结的结果。但事实上,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和指导性培训所发挥的所用往往是巨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的《跨文化教育指导》(Guidance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中曾给出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和项目的三大原则:让学生懂得尊重自身的文化身份;让学生拥有充分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知识、态度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尊重和理解不同个体、民族、社会、文化和宗教的知识和能力。第三,促进跨文化能力。上一点中提到了“教”,但“教”不等于“学”,而“学”未必只能通过“教”。这要求加强专业媒体在促进跨文化理解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营造积极和正面的环境。第四,实施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实践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组织所提供的平台,通过跨文化对话,获得并应用跨文化能力。第五,支持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需要充分的资源支持,而相关文化政策扶持至关重要。政府文化部门需要出台清晰的法律和方法来促进公民跨文化能力的获得。

三、主要特点

(一)开放性

《框架》在定义跨文化能力时并没有用限定或规范的方法给予被定义对象一个局限性的表述。相反,《框架》本着广义地理解跨文化能力的目标,将多元的背景、角度和目的融入定义之中,以期寻求更多使用和实现它们的有效路径。

(二)全面性

《框架》涵盖了促进和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多个利益攸关方。从个体、教学机构、媒体、文化组织机构到官方均有涉及,并对各个机构在推进跨文化能力所能发挥作用的路径上给出了具体的步骤建议,在具备极佳操作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囊括了各方的参与者,为目标的实现获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三)生动性

《框架》的最大特点即用“树形模型”有机整合了跨文化能力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概念,并表明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树形模型”中的树叶部分,虽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与树干或树基发生直接的联系,但其对核心概念的相关性以及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被呈现出来,为之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四、启示

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一定基础,但这一领域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智力文化组织,其出版的《框架》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着一定的规范、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对跨文化能力的构建需要具备国际视野

构建跨文化能力的出发点不应仅仅满足于学会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不应仅仅是为了解某几个国家或者某几种文明。跨文化能力作为实现跨文化对话的基本条件,保障的是人的基本权利。不同族群通过跨文化对话实现彼此认识,进而彼此理解、包容而达到共生,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和受尊重权由此得到保障。这样的国际视野对跨文化能力的“教”“学”“评估”以及“应用”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跨文化能力的建构需要多方参与

很显然,跨文化能力建构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学校的教学同样不可或缺。《框架》不仅指导了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需包含的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等维度,以及授课教师所需的技能培养,更强调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不局限于教室和校园的社会性活动,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各相关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

一、跨文化交际概况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跨文化首先在多民族、与各国频繁交往的美国兴起,并且以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在各国兴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当人们用非母语与他国人民交流时,目的就是要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无阻碍地沟通。而在这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尽管这个非母语人们可能已经掌握得不错,发音纯正、语法准确,可是总会出现一些说话不得体,说话方式、方法不符合所说外国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情况,这时,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而它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念。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一种语言的词义、语用规则、交际风格。

那么,在培养跨文化意识中,我们要克服三种障碍:一是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二是克服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三是尽量摆脱民族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产生不适应的感觉,甚至避免文化休克。

总之,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克服在交流时产生的屏障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不是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自觉地运用跨文化意识,主动克服上述三种障碍,我们就可以“超越文化的屏障”。

二、分析跨文化交际学中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

(一)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维根斯坦将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称之为“家族相似”,这就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哲学依据。尽管语言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的语言交流工具的“家族”,它们之间必有“家族相似”。

从语言本身来分析,语际间存在着“信息转换通道”这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正是信息转换通道提供了语际交际的可行性,而在信息通道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时,就产生了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这就是语言之间的非相似性使然。当语言的非相似性越少,即信息转换通道越多,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越高,反之亦然。

⒈人在客观世界中的认识对象在语言符号学上称为“所指”,同一所指在人的头脑中构成同一个概念,虽然世界各国的人们讲不同的语言,运用不同的语言符号,但是这个同一概念的内涵却是相同的,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使他们脑中构成一个基本相同的概念系统框架,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即语义系统,在思维认识论上称为“同构”或“基本同构”。“同构”是操不同语言的人能够通过语际转换,进行思想感情的相互传递的基本条件,即存在着的信息转换的通道。这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基本理论依据。

⒉人类思维的基本活动形式及一般特征基本上是同一的,都是采用分析、综合与概括的方式,并按照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这种同一性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另一重要条件。

⒊虽然语言之间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之间还是存在“信息转换通道”的。不同语言文字结构及语法成分的组合形式的差异是有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双语探索出语际转换的使信息通道相同的途径。

⒋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大融合,语言——作为社交的工具——之间的接触也逐渐增加,因此语言之间以及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日渐增强。这为跨文化语言交际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转换通道,使得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越来越强。

在双语学中,由于语言接触而引起的本族语对外来语的同化吸收的现象称为异化。适度的语言异化可以增强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但是过度的语言异化就会起反作用。

(二)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限度

语言之间的非相似性使得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产生。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么,在跨文化语言交际方面,其可行性为主要方面,客观存在的信息转换通道保证了一切正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语言的同构这一相对概念以及信息转换通道的不完全化导致了跨文化语言交际可行性的限度的产生。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⒈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这两者都是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可行性限度产生的因素。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也导致了语言交际的可行性的局限性。语言的模糊性指词义本身界限不明,无法用分类逻辑对之划出明显的界线。语言的精确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但是要明确的是,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交际手段,是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

⒉语言交际中语际转换的障碍。

①语言文字结构障碍。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难逾越的语言交际的可行。因为语言结构通常体现出某一语言文字的结构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只能在同族语言或同族语言之间找到对应体。

②惯用法障碍。惯用法的核心问题是语言社会性中的约定俗成,即管理规范。惯例规范不服从语法和逻辑意念,受到一定的语境功能的制约。语言中的词句该怎么用,取决于语境的要求。惯用法一般表现在词语搭配中、成语结构或惯用语结构中。

③表达法障碍。其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的问题: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形象性与非形象性,形态(或曰时态、体态)表意与词汇表意,以及重心与层次

④语义表述障碍。它常常表现为多词一义、一词多义、语义表述手段的局限性。

⑤文化障碍。文化障碍是限制语言交际可行性的最常见也是最忌简单处理的因素。必须首先辨析语言中的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声像化符号、民族社会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物质化符号这五个相互交融的信息符号,才能将其正确处理。

但是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和渗透性,以上五类文化信息符号在语言交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可译的。同时,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中,涉及文化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是相对的,其局限性是绝对的,跨文化交际中必然存在着文化障碍。

(三)将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可行性限度缩小的策略

虽然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但是随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人们克服语言交际障碍的能力正逐步提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文化接触不断加强和深化,语言的接触也同步发展,文化的渗透性使得文化的民族共性不断扩大,愈加开放的社会文化为语言表达法提供更为巨大的可溶性;人们渐渐将跨文化交际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跨文化交际研究及其方法论的发展日益深入并扩大,这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全世界的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深逐渐增强,这对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产生了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

而且,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相应的技巧,就可以克服这些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广泛并深入地了解、比较自己母语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国家的生活习惯、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审美标准以及;

其次,在深入了解、比较的同时,我们要克服三种障碍:一是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二是克服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三是尽量摆脱民族中心主义;

最后,我们在语际转换中自觉地运用跨文化意识,主动克服上述三种障碍,通过加注或填补空缺意义等手段来完善接受者对源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通过此种方式来传播源语国家文化,随着文化渗透的逐渐扩展,接受者的跨文化意识也有渐步的提升,克服语言交际障碍的能力增强,对跨国文化理解的加深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了。

(四)总结

尽管如上所描述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再加上民族差异不可能完全融合、消失,我们不可能彻底超越文化的障碍;尽管跨文化交际学中的语言交际的可行性及可行性限度都是相对的概念,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精确的,我们还是在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将自己发挥到极限,向完美挑战,向绝对挑战。也许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苛求,才有今天跨文化交际学的百家争鸣,无数巨著奇葩。我们已经看到,跨文化交际的坚冰在融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范文第4篇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语言是我们用来表达自己思想和传达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语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风貌特征、乡土人情、当地习俗。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其内涵特征的体现,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语言可以引导文化的发展,也是价值取向变迁的标准,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语言自身的漫长发展中,文化因素无时无刻、不断地对语言进行着渗透,语言因此对文化产生了难以数计的沉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属于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用一种语言无法脱离这种语言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是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的理解又有助于语言的学习。所以,一种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学习。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首先应该学习、了解这种语言所相关的社会文化。不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就不能真正掌握一种语言。

二、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很广泛,我们很难给其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来说,我们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一般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其《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观念文化层。[1]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在探讨不同领域是我们都带有一定的侧重性,例如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我们着重的是文化在交际中的功能,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我们认为文化有交际和知识两方面。知识方面包含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交际方面包含语言的交际文化和非语言的交际文化,非语言的交际文化是用语言以外的形式来传递信息时的文化因素,比如表情、神态、手势等传达的文化。语言交际文化是从语言系统中的语法系统、语用和词汇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种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操守、心理素质、审美角度等文化因素。语言体现的这类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母语使用者很难发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能发觉出来。

三、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母语种族之间的交际,也是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一种交际。各民族自身的语言环境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物质环境、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生活文化、风俗习惯等等语境因素。所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的方式、习惯用语等也各不相同。然而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总是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来理解他人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一些错误及偏误,从而产生障碍和矛盾。

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有:文化休克、文化摩擦与文化冲突。文化休克是指人在陌生的居住环境生活,不习惯则产生一些生理、心理的负面反映,这一反映的程度因人而异,对原有文化认同度越高,休克越严重。文化摩擦与文化冲突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需求无法搭配、相容,处于冲突的情景,表现为资源的掠夺、牟取利益,武器的扩散,人权民主,主流群体的排他性,恐怖主义与西方的干涉,文化霸权与文化抗争。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种族的文化都是各具特色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的使用稍有不慎,则意思可能相差甚远,如若交际的双方不能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不解和疑惑,甚至产生误会,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次才是汉语的传授行为。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使他们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学会比较的、相对的看问题的方法,认识到有冲突,才有融合,顺应全球化潮流。只有这样,在学习汉语时,才不会有压力、焦虑、排斥和失落感;在使用汉语时才能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仅限于语言系统的教学,要把与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到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中,使学习者能够完全地掌握所学的汉语,按照其语用原则、语言习惯进行交际。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文化差异和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我们应当承认并让差异共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包括情感、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的适应能力;要求语言学习者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相关知识,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常识和文化相对论思想;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和内容,接受不同文化的冲撞;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极强适应能力,能够预测交际结果,避免产生误解;能及时调整心态,适应陌生的交际环境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愉快;能设身处地为交际对方着想,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复杂状况。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使交际双方最大限度发出自身文化的声音的同时又能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获得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及交际能力的同时学习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从而实现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价值体系的互动作用。

在交际中,留学生们因为对汉语文化的交际情景不熟悉,不理解汉语的存在和发展的背景文化,按照本民族自身的思维方式思考,而忽略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最容易犯语用错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敏感度以及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堂发挥主导作用,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帮助学生适应汉语言文化。其次,汉语初学者习惯性的用母语思维来学习汉语,注意不到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师应加强对汉语言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辨析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敏感性,只有了解并掌握了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学生才能熟练地使用汉语,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后,学习汉语言文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想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通过母语文化来学习汉语言文化,在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同时丰富扩充母语文化,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在教学中促进汉语言语文化与学生母语文化交融的有效方法就是对话与互动。在对话与互动中并不是一味地迁就一种文化,而是将本民族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相交融,超越这两种文化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即汉语言学习者独有的汉语言文化与母语文化有联系的文化系统。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范文第5篇

至于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在读完胡教授的这本书后,我想,其中的定义也就变得颇为简单了。根据胡教授的定义,跨文化与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所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另外一位著名的学者RON认为,其实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在许多的情况下,我们都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不同的国家的一种主流文化之下。而,在我个人看来,我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跨文化交际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大家都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

虽然,一直以来,关于对跨文化交际的讨论在一直持续着,但是要轻易地去定义这个概念却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根据长期以来大家所达成的共识,我个人觉得,可以作如下的定义: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最为本质的体现。文化作为人类和动物最为本质的区别,其实是人类的产物,是人类所独有的。而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其实,交际又是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交际就没有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智慧,一种信息,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系统。总而言之,文化在人类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有隐型文化,也有非隐型文化。而在某些特别的时期,也有用合理与不合理来判断我们的行为表现,从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性。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文化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还受一国的历史,习惯,宗教,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的影响。

如上,就是我关于对文化概念,或者定义的理解。接下来,我们的谈论重点就在于交际了。交际,从广泛的角度理解,其实也就是一种结构或者系统——通过某些选择性的符号,使某些信息影响于某种结构或者某些系统,也就是说,信息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就可以使着两种系统连接起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交际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个人交际或者非个人交际,所谓的个人交际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向传播,也就是说在大脑中自己和自己交流;而非个人交际就是一种人际传播,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交流;最后一种就属于集体传播,也就是在不同的集体之间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大众传播也包括在其中。

社会学家杰克莱尔认为,交际其实就是社会中的一个过程,它对整个社会都产生影响。不同的群体,包括某些小的或者某些大的在整个交际圈之间进行互相的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于文化和交际概念方面的一些理解,接下来,我将阐述我具体的一些看法。

交际的第一个阶段当属于语言交际。正如语言学家所说,语言就是我们行为的一种言语准则。有人就认为,无论语言方面的研究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或者支持有多大,它对我们社会中的问题还是有足够的影响力。我们人类不仅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也生活在一个情感的世界,同时也生活在一个有某些特殊的语言所掌控的世界。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里,要去解决或者商议某些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语言所控制的世界。

当然,非言语交际也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例如,我们的眼神,动作,情感,习俗等等。通过这种非言语交际,一个人的想法也会呈现在另外一个人的头脑中。

在语言和非言语交际中,其使用的空间还是不一样的。首先,在普通人看来,即使是人类占有的土地也是不同的概念。其次,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别,年龄,背景灯也会影响我们的空间距离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也常常遵循于某些原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习俗。而这些习俗也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后,为人们所用。人们在使用这些原则的时候,并不是有意识的去使用,是出于一种无意识,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不合理的。

在中国,我们强调要尊人卑己,而在美国个人主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了,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人际交往限于文化之中,在不同的家庭成员,朋友,亲戚,甚至陌生人之间都是由于这种因素所影响。

所以,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努力学好英语和汉语,成为一名出色的文化传播者。(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