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流专业

跨文化交流专业

跨文化交流专业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第1篇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不足进行研究,揭示了目前本科学生在提高跨文化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因地制宜的提高跨文化能力:(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跨文化意识;(4)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跨文化能力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只培养精通某一专业的单一式精英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而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传授科学文化技能使学生尽快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这就要求各高校各学科立足校情,探索出一条适合的道路,为培养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做贡献。商务英语专业以其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特点在众多专业中显得尤为特别,为了增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和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只有开创出实用性强、理念新颖的特色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有所提升,进而培养出兼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

商务英语专业兼具文科和理科思维,更是具备了复合应用型专业的特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在市场上较其他专业更受欢迎和肯定。但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是否具有潜力,市场肯定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现在越来越多本科院校过于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一个适合校情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历史沉淀,突出特色,重点创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弱化了跨文化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投入等方面都存在失衡的现象,过于强调英语课程或商务知识;二是主要课程比例不合理,或是在英语课程中附加一些商务课程或是在商务课程中增添一些非系统化的英语课程,这都违背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初衷;三是忽视实践课程的教学,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不经过实操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缺乏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了避免这些误区继续横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已刻不容缓,这也正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ICC)的要素(compo-nents)界定角度和研究侧重各异,但Byram提出的欧盟模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可且影响力巨大。他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包括本国文化知识和他国文化知识,如社会政治、宗教、历史和地理、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与价值观等)、技能(包括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态度(包括尊重、开放性、好奇心、乐观接受和包容等)和意识(包括批判性文化意识、自我意识、社会语言学意识等)四个维度。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英语基础和综合素质较为参差;(2)对于跨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不求甚解;(3)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难以英语的思维模式进行语言活动;(4)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要开展全面多样化的跨文化课程有困难。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对策

通过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提高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说明他们在特定跨文化环境下不能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活动。而这与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便成为了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来说,跨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来自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和课后的相关教材阅读,因此,学校应立足校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盲目跟风其他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在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的同时,应鼓励学院教师开设多元化的英语文化选修课程,如英美报刊选读、词源学、西方宗教等。此外,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水平精心挑选具有系统性跨文化知识的教材,建议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虽然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能让学生在目标语境下学习外国文化,逐渐熟悉和了解地道英语和富有魅力的文化知识。教师可出台学生必读书目,鼓励学生阅读中英文经典名著并组织开展对经典著作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对比中西方作品,进而延伸至跨文化的高度与深度。交流都是双向的,但不少语言专业学生会出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不了解和不认同的情况,无法对中国文化进行具有表现力的传达,因而也会引起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建议学校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语文课、在校内开展多样化的中国文化学习活动,如邀请名师进行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强调母语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强调只有不断积累本国文化知识,提高用英语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较顺利的完成跨文化交际。

(二)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式授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创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讲授为主,辅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中西文化对比等以任务为中心的各种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跨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的效率。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的热情。应努力把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技术过硬、组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素质教育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乐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育理念,增加与国内外其他教师的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中青年骨干教师分批次送往国外交流学习,或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教师贯通中西文化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洞察力。只有教师队伍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在帮助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上取得进步和成就。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跨文化意识

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相对开放,更易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沟通中言语得体、方式得当,使得交流更具理解性和接受性。这正符合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输入与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如,讲解课本知识时可适当引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概念,增加学习趣味,弥补学生在跨文化知识上的空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广泛了解目标语风俗文化和历史传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掌握跨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文化移情能力(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和文化差异敏感度的能力。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效的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更能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应更注重传授学习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书本上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率有目的地开展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强调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喜好,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储备。如,有学生喜欢看美剧,可建议学生通过美剧看美国社会文化,留心观察和记录电视剧中的蛛丝马迹。只要有自主学习的积累和潜移默化,学生就能主动将课后自主学习到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融入到课堂上的语言和商务知识学习中,取得跨文化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三丰收的成果。

四、结语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学校和社会对本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无论是受到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还是自身对于提高能力水平的需求,不断丰富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摆正跨文化态度、提高跨文化技能,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跨文化能力亟待提高,对于跨文化能力的认识也有待深化。如今,各高校面临一系列改革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契机,针对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各校校情和学生基本情况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创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而只有逐渐探索出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着重进行跨文化知识的积累,注重主观文化层面的训练以及培养跨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进行反复体验和思考,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目标。

作者:曾靓 段红鹰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25.

[2]陈准民,王立非.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32-36.

[7]尹小芳.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中国式英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1):58.

[8]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许力生,吴丽萍.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J].中国外语,2006(4):76-79.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 教学改革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现状

“一带一路”就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部级顶层战略既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世界级工程。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中国与沿线50多个相关国家进行多边机制合作。另外这样一项浩大的世界级工程必然需要借助于世界上既有的合作平_模式,学习那些既有平台中行之有效的合作经验,通过采取互联互通的方式来获得沿线国家之间政治互信,也可以通过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也可以通过实现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工程来共同打造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作为亚欧的人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一带一路”应该是多国共享共同繁荣的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学者周德仓指出,“一带一路”的互动不应该仅仅只是地理上互动的概念,更多的应该是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寻求经济合作与贸易共赢,它的作用不仅是打破原有的封闭的保守的文化,还要通过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增强双方文化生命力和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贯彻落实,欧亚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渴求文化、交际与商务复合型新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培养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英语人才迫在眉睫,这些人才将来不仅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文化商务交流的主要人才,也是促进沿线各国实现文化融合文化包容的纽带。

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重点发展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地域的交际能力培养。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2003年就已经对商务英语教学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总结,他们认为商务英语教学是一门十分具有研究前景的学科,是需要认真研究和专研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对比中美商务贸易的文化异同,提供一些启示给商务英语教学的商务英语教育:商务人才在复杂多变的商务环境中不仅需要能不断的适应各种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在商务和交际过程中能够与不同文化的商务人士共同创造商务英语教学环境营造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氛围,商务英语应该重点培养商务人员在面对跨文化交际时候能够具有超强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在最近的几十年来,无论是中国还外国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都是处于稳步发展探索前进的状态,商务英语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商务英语教学、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管理等领域。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现在日趋于成熟,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等。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培养应有的商务英语交际基本能力,那么就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商务实践的失真和错误。所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应该立足于培养和满足国际化与全球化人才需求为基本点,探索在新经济形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高水平跨文化交际与高能力的商务英语教学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但在目前形势下,如果要贯彻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应该解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不足问题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足问题。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还是非该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学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达不到要求。

世界上任何文化的载体都是语言,汉语言正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绝大的贡献。文化传承者不仅要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跨国际之间的交际能力。文化传承者如果只是掌握一门或者数门外语,就算他们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多么的扎实和博学仍然不能保证文化传承者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进行成功或有效的文化交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商务英语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的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我们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多元文化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外语语种的多元化以及英语语言变体知识的差异。根据中国制定的丝绸之路战略经济带的特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沿线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贯穿其中,这些国家与地区与我国会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经济贸易合作,或者是与我国签定了服务外包经济项目合作和技术外包经济项目合作等合同。所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准确流利的使用国际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是商务英语人才与外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实际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同行很多年了,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会使大家即使在使用国际通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语音与语调,或者由于使用不同的母语语言拥有不同的语言思维可能会产生英语变体现象或特殊的语言词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造成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的教学障碍。因此,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中应该具备高标准高复合型的国际化外语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存在着沿线经济带国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文化断层或文化缺失的问题。将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显著的时候,我国企业必然会“走出去”进行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同样也会有许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加入到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聚集一地进行商务洽谈,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有着自己祖国和家乡培育和生长出的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许他们能够进行贤ê徒涣鳎同时不同的文化习性使他们之间在具体的商务行为和跨文化交流过程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些现象和障碍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商务活动的主体,即商务交流人才没有及时了解和沟通双方国家、国情和各地风俗等,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化共识,没有构建形象的国情文化。

(三)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实践沟通能力的培养

著名学者窦卫霖在几年前的研究,说明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除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外,也要注意培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拥有开放的语言态度和交流意愿,克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语言变体或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言多元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中应该设法融入变体知识,可以采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具体案例,培养商务思维能力、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商务英语人才具有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比如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西洽会,或让参加广交会,或让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等,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与学习者能够走出去,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提高商务实践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邀请国内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研究专家以及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家,进入校园开展座谈会、科学讲座与学术活动,让他们与学习者进行密切交流与增加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一次为情境背景和虚设场地与各国商人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这种情景教学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商务英语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同,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以后的商务活动和跨文化交流做好足够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余意梦婷,全娜.“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62-65.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专业 培养新模式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已成为高校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专业。对外汉语作为跨文化语言学习,承担着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跨文化交际关系密切,肩负着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使命。因此,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参考以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探索并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构建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验模式,以促进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Hanvey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层次(胡文仲,1990);李映(200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层面: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理解文化中的价值观部分,正确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灵活运用语言与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等四个不同步骤。文秋芳等人(1999)提出了包括前人提出的交际能力以外的间距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许力生(2000)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能力培养两个层面。高一虹(2002)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种重要模式,并对文化的跨越与超越进行了比较。综合借鉴各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和层次的分析。付天军(2010)在借鉴Patrick(2004)文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了解,参与,比较与对比,以及调整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2.2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能力,即通过了解、理解、评价和运用四个层次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3.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认知、对比、合作、实践

笔者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设计了培养模式。

3.1语言文化认知。包括了解掌握本族语言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认知两种语言的深层文化,即社会结构,思想意识,政治体制,社会价值取向等,尽量丰富社会文化知识,挖掘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

3.2跨文化对比。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在学习使用过程中自觉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语言语用文化对比,积累语用对比方面的知识,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使用两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

3.3合作学习。在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及课堂模拟的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调整认识、情感和行为,以合作的心态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3.4实践运用。创造跨文化交际环境,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有效交际。除了课堂模拟环境,还可以利用网络、外教、留学生等为学生创造“半自然”交际环境,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参与者的互动,观察交流与沟通,亲自感受文化差异,得到跨文化交往的熏陶,在反复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感受文化的异同,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

4.结语

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跨文化教学应当贯穿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新模式进行跨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言文化,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并在获得流畅的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的同时,实现由西方文化的学习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付天军,陈凤然.单一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构建[J].东岳论丛,2010,8.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3]李建萍.合作学习对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2,3.

[4]李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东岳论丛,2006,3.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第4篇

这里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其中的“文化交际能力”指的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有意无意地忽略和冷落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没有对该规定进行全面解读,理解失之偏颇,使规定当中“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这一目标失去了一个支撑点。在河南省的近60所高职院校中,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不到三分之一,而且仅限于在外语专业开设,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无缘接触。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或涉外岗位参加工作,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籍人员打交道。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进行涉外沟通交流的基本条件之一。某些外贸类职业也对从业者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以国际贸易翻译岗位为例。根据GB/T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翻译职业共分高级翻译、翻译和助理翻译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要求,即使是最低级的助理翻译也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显然,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职场需求背道而驰,这严重影响了外语教学的效果,降低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同时,应深化教学改革。外语课堂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渠道,故应将跨文化交际作为所有外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非外语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以此强化培养,从而全面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同时基于市场调研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贴近用人市场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执行主体是外语教师,如果教师本身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敏感度不高,在教学中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授,那么学生将很难获得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和教学能力。只有教师的认识提高了,才能通过教学激发起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意识,这是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应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修补学生的这一短板作出贡献。

目前,跨文化交际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率较低,学生们无法通过课堂专题教学来获得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只能从相关课程中学得零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无法保证获取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全面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原因,改变对“交际能力”一词的片面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普及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从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结果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来看,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进入职场的基本条件。而现实情况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难觅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踪影,这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偏差。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前途并不是由全力培养他们的学校这一卖方市场来决定,而是由条件苛刻的用人企业这一买方市场来决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而果断地纠正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偏差,校正人才培养方案的准星,积极迎合用人企业对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第5篇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和分析

目前,全世界大概有20亿人在学英语。我国小到两三岁的婴幼儿的英语启蒙,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在“活到老,学到老”。就更不用提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了,英语几乎是所有院校的必修课。应运而生的各种英语辅导班也是不计其数,遍布各个行业。无论是银行职员、教师,还是政府官员、医生、企事业单位职员等,都被要求参加职业英语考试,大学生更是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见外语学习在我们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很多涉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同样让人担忧。从市场上泛滥的各种英语学习资料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多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而严重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高校涉外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只有英语专业专门开设了英美文化、报刊文学等文化类课程,其他专业大都只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而没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当然,现在英语自考本科段也已经开设了语言与文化科目,可见文化渐渐引起了重视,但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影响面不广,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被排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范围之外。所以,很多涉外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意识,以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就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殊不知,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和他国文化之间的异同会对这种交际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闹出笑话。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一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跨文化引入的必要性。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文化对语言又有着制约作用。语言的理解和学习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因为人们在进行沟通、交流时是不能脱离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此,要提高涉外专业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性,就要让他们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中,这样更能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进而使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进行符合语境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跨文化引入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而英语在这些交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所以跨文化交际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那些涉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学习跨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经成为他们能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二、英语教学在培养涉外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策略

(一)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导入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因为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英语的语言知识,还应让他们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的文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加强学生对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生活习惯等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阅读等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对比分析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异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听力第二册2单元Food and Drinks,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讨论中西方在节日、聚会、饮食、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不同和相似之处,让他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并学会理解和尊重他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二)注重引导学生跨文化材料的阅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缺乏跨文化知识的涉外专业学生来说,好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都是他们很好的学习资料。因为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文化写照;而报刊则更好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自行阅读一些流行的英语报刊。当然,也可以借助电子媒体,通过网络上的英文文章、电影等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在此过程中也要求教师本身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种媒介方式,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与时俱进。同时,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涉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口译能力的培养

涉外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变得更为迫切。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能够适宜地、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对于涉外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我国多年来只重视笔试、不重视口语的教学模式已导致了很多的“哑巴英语”,学生们不敢说、不会说,缺乏英语口语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口译能力又不同于口语能力,笔者认为,口语能力是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达自己,而口译则是建立在口语之上,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理解能力、敏捷度、反应能力、记忆力等。涉外专业学生不仅要与西方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有时受专业影响,如导游、医生、护士等,还得对他们的风土人情、专业术语进行翻译。所以,英语教师可在英语教材教学过程中,穿插口译技巧、口译练习,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为以后的涉外活动和涉外工作服务。

(四)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

教师虽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传播,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需要学生课后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英语角上学生不仅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思想,还能有机会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教或留学生进行交流,获取第一手的文化信息。当然英语教师还可倡导举办英语文化节、英语话剧表演、与留学生的交流会等活动,也可进行优秀英语原版电影推荐,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