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0-01

社区文化是区域性的、全方位的广义文化范畴,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数之和。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而言,加强对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探查,找出社区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工作者,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强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利用进行社区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1.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而言,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投资显得单一、被动。因而,要想实质性的推动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应该着手于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将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如展览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对社会居民进行公开开放,让整个社区的居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设中来。此外,在明确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底细的基础上,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应与辖区内的企业、机关部门进行联系,争取企业、机关等单位将文化活动场所向群众开放,给予弥阳镇社区群众更多的发挥场所。其次,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的法理支持以及群众的全力配合,例如在红烟社区的文化建设中,主要的便是“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群众督导”的社区文化创造模式,从红烟社区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正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社会的文化建设也更具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2.遵循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文特点,发展社区的特色文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以弥阳镇社区为基本点,因地制宜的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社区文化保持持久且旺盛的生命力。此外,由于我镇地处市政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鉴于良好地理资源,我们必须加以大力利用,使其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使得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

二、倾斜老、偏地区,改变建设不平衡状况

如果老城社区与新城社区之间、中心城区与偏城区文化建设的差距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缩小,那么社区文化建设将很难得到改善,而且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以下三个重点方面的改善:

一是加强对城东、铺田、古城三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的扶持程度,让这些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在政策的扶持和社区领导的带动下,展现出勃勃生机。此外,要推动城东、铺田、古城这三个社区的文化及社会,需要立足于社区的本身情况,例如社区的规模、人员数量、经济情况、文化特色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且注重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目标的一致性,使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二是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整体性质的文化发展,因而,要充分调动弥阳镇社区内所有的机关、部队、企业组织等一切社区力量,通过这些力量的整合,实现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共有、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另一方面,借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社区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扩大社区文化的发展途径及范围,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更加的饱满化。

三是通过建设文明、卫生、祥和、安全的社区,使居民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在社区文化的感染下潜移默化中养成。简言之,也是借助于文化的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让居民们在参与中提高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其他社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差异。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社区文化设施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依托和载体。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在量上要增加。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出资、集资、共建等方式建造更多的社区文化设施,如兴建文化馆、站,图书馆,以及社区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社区学院,绿地等。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文化活动。其次,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将它建设成为社区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展示文艺才能的舞台,休息娱乐的场所,青少年教育的园地,文明市民的学校,老年人的乐园。这样就使得社区居民能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再次,社区文化设施在资源配置上应尽可能合理化,要使各项文化设施都能物尽其用,而不致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范文第2篇

一、城镇化过程中,健全社区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城镇化居民面对城镇生活方式一时无法适应,需要教育引导和过渡。过去单户生活的各种不良的习惯也带入了社区,社区文明堪忧,居民文明素养急需提高。而社区图书馆是提供居民道德素养,培养良好居民的必要途径。

(二)城镇化居民没有社区文化正确引导,就靠打麻将、等消遣甚至影响家庭团结和社会安定。社区图书馆是居民最直接的文化消费场所,对消除居民不良文化习惯有直接作用。

(三)城镇化居民迫切需要学习生存技能,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社区内又没有相应书籍、报刊,没有正规的信息服务渠道,仅凭自己的热情和经验,很难得到正确发展。发展社区图书馆,能为居民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引导居民生活迈向文明进步。

(四)在城镇化居民中,各种封建迷信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同时,缺乏文化设施和引导,导致社区信息闭塞,居民不能及时了解时势政策,社区民主法制建设滞后,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这些问题,也只有靠社区图书馆提供的科学知识来最终解决。

总之,建设健全城镇社区图书馆,对发展社区文明,培养居民素质,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二、如何发挥社区图书馆居民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

(一)目标明确,自觉担当起社区道德建设的责任,把社区图书馆建设成为传播文明的阵地。首先,以人为本,切实把握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诸如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举办居民文明修身优生优育的讲座、人人参与的知识竞赛、各种健身活动等,培植讲文明树新风的新型社区。其次,以身作则引领社区居民文明修养的提升,在图书就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科普知识,宣传社区文明规范,广泛宣传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及养殖能手等的先进事迹。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培育社区文化、培养居民文明素养的主战场,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城镇社区发挥作用。

(二)传播科学技术、组织实用技能培训。由于城镇化社区居民就业和学习渴求旺盛,社区图书馆必须满足居民需要,一方面为居民提供实用技术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另外还要利用电视、网络等收集有关养殖、种植、维修和各种加工技术等多媒体资料,随时供居民观看和借阅。从而使社区居民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并经常举办实用技术讲座,让年轻人有一技之长,在城市建设中找到岗位,真正实现城市化。

(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社区居民文明民主意识。依托社区图书馆为主体,通过为居民提供的报刊杂志,和各种网络信息,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消除愚昧,破除封建迷信,使先进科学文化占领主阵地。

三、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政府主导,“校区合作”,建立高水平社区图书馆。综上所述,社区图书馆相当重要地承担着政府社会建设功能。在城镇化过程中为社区建立图书馆应是政府考虑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为了迅速有效地建设起适应城镇化速度的社区图书馆网络,可以发挥社区所在的大中院校、文化机构的辐射范围优势,与各院校,文化机构建立“校区合作”机制。

通过“校区合作”,社区图书馆接纳大学生自愿者,利用节假日时间到社区图书馆服务,传播文化知识,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使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文化味”,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丰富文化生活,将居民从不良文化活动中走出来。

通过“校区合作”,邀请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专家到社区传授科技、文化知识,推动社区居民吸收掌握先进技术,同时吸取外部信息,增加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发挥社会和个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图书馆建设。除了政府的文化部门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各种渠道或措施,建立社区图书馆,也要正视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事实。向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出倡议,在政策上给以扶持,吸引社会和个人资助建设社区图书馆。建设各种形式的 “爱心图书室”、“爱心信息服务中心”、“居民文化之家”、“书吧”等,从而完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场舞;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

一、广场舞的起源

广场舞来源于我国传统的舞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国家与政府开始关注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鼓励人们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文化广场的建立,加快了广场舞发展的速度。文化广场的增多与设施的完善为群众参与广场舞提供了基础条件。广场舞的最初起源也无从考证,历时几年的发展,遍布全国各地。

广场舞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在广场上进行的,有音乐伴奏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广场舞在不同的地区,舞蹈形式也并不相同。广场舞因对舞蹈基础要求不高、动作简单易学、运动强度中等,因此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虽然近几年,广场舞有年轻化的倾向,但是由于广场舞的一些特点,仍以中老年人居多。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在逐渐加重,离退休中老年人参加广场舞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可以打发时间,这也是中老年人群居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场舞的特征

广场舞具有以下特征:参与的集体性,广场舞不同于其他舞蹈及舞台表演,广场舞顾名思义是群体性活动,有较多人群同时参与,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以集体舞为表现形式,属于大众娱乐;广场舞的形式多样,内容简单易学,广场舞因场地设施的限制及参与人群较多,参差不齐,无法做到舞蹈形式复杂。对于参与者的舞蹈基础没有较高的要求,且运动强度不大。广场舞在不同的城市,因地方民族风俗不同,所参与的广场舞也不相同,简单易学的内容符合中老年人群的特点;自发性与自娱性较强,广场舞都是附近居民自发组织参与的,运用的音响设备都是自行购买,广场舞参与者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娱乐,没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在群众的自发组织下,由志愿带教者领舞,自娱性较强;设施要求简单,广场舞可以在小区里的广场、公园等地开展,只需要简单的音响设备。参与者都是免费参加,可随时参与或离开。其他的健身运动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对于离退休的中老年人来说,广场舞是较好的选择。

三、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广场舞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离退休的中老年人本身拥有较多的时间,且大多数中老年人不与子女同住,容易产生孤独感。选择其他的健身娱乐方式,虽然同样可以达到健身与娱乐的目的,但是需要支付费用,而广场舞是免费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舞蹈。广场舞的形式多样,如:排舞、交谊舞等,除了健身外,还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能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体现自身的个性与价值。广场舞是一种非常适合当下中老年人需求的文化活动。

(二)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

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运动强度不大,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不仅能够提升关节的灵活性,而且能提高全身的协调能力。中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在衰老,一些疾病经常会光顾中老年人,适度的锻炼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广场舞除了锻炼身体之外,对于居民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广场舞是舞蹈的一种,舞蹈是艺术的表现,通过身体的优美姿势、在音乐的伴奏下得以展现,是一种高雅性的文化活动。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广场舞的艺术,陶冶心灵,在欢乐的节奏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中老年人虽然年龄较大,但是仍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才能使得心理健康发展。

广场舞是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对于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促进,使社区居民在欢快音乐节奏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三)增强与社区居民交流,构建和谐社区文化

随着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的住房基本以小区为主,住房环境与面积都得到改善,但是小区内居民基本上是互不相识,邻居之前的交流也相对较少。广场舞是一种集体性的舞蹈。中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调。参与广场舞,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广场舞可以结识附近的邻居,交到更多的朋友,可以畅谈感兴趣的话题。增强邻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互不相识、情感淡漠的现状。同时参与广场舞能够化解或减少邻里之间的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广场舞是全民健身舞蹈,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场舞具有参与人群的集体性、形式多样、简单易学、场地设施要求简单、自发性等特征,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为居民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在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练秋莲.论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4.(6)

[2]王婷婷.浅谈广场健身舞在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金田.2014.(2)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范文第4篇

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廉洁社区建设,在社区广泛培育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土壤,让廉洁渗透到社区每一个细胞、延伸到社区每一处末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形成反腐倡廉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廉洁社区建设,达到干部清廉、居务透明、服务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群众满意的目的,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良性互动局面,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建设廉洁社区,要紧紧围绕为民服务的中心任务,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公平公正执行落实惠民政策相结合,明确任务,增添措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1.建立领导机制。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勇为组长、居委会主任张兵为副组长、其他社区干部为成员的廉洁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推进机制,将廉洁社区建设任务分解、量化、细化职责,形成责任单位具体抓、相关单位配合抓、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态势,确保廉洁社区建设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开展、有记录、有考核、有奖惩。

3.建立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居民参与、居民监督、居民评价的工作机制,让群众评人、评事、评钱,使社区居务体现民意、阳光公开。

(二)加强社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广泛开展“共创廉洁社区、共建和谐家园”教育活动。建立教育阵地,整合社区会议室、活动室、道德讲堂等场所设立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室,加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拓宽教育途径,通过讲廉课、谈廉话、看廉片、读廉书、订廉诺和将反腐倡廉纳入居民公约等形式,使廉洁意识在社区党员干部中入脑入心;突出教育对象,把社区干部、纪检小组和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为廉洁教育的重点,探索党小组、纪检小组在党员廉洁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建立社区党员之家,完善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到社区报到的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教育内容,重点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群众观念、道德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的教育,强化社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能力。

(三)推进社区居务阳光公开。加强阵地建设,建成一个固定的居务公开栏,点位要选在社区居民易于聚集、停留、观看地方,确保防风避雨、坚固耐用,同时要考虑方便经常更新、方便群众监督等因素;规范公开内容,要编制居务公开目录,及时更新内容。对上级出台的重大政策、社区“三重一大”事项、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等,要及时公布、及时更新。公开政策和相关情况要简明扼要,同时要公开咨询服务电话和举报监督电话,便于居民监督。严明工作责任,廉洁社区建设工作小组要加强公开工作的督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社区干部要加强动态管理和巡查管护,确保公开栏整洁、无损坏。建立居务公开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工作落实。

(四)狠抓社区廉洁文化建设。以“清风拂社区、美德扬万家”为主题,推进廉洁文化进社区。结合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廉政文化纳入创建指标体系,同部署同考核;充分利用惠民政策落实居务公开栏、宣传栏、电教设备等资源,加大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在社区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设立廉情专栏和廉政文化学习园地,提供居民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书籍和电教光盘,供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学习交流;要在公共场所、办公地点张贴温馨、通俗、简明的廉洁提示语、公益词或廉洁字画,在工作人员岗位牌设置廉洁承诺;广泛开展廉洁党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述职述廉评议、廉洁文艺演出、评选廉洁家庭等活动,营造社区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

社区文化建设建议范文第5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为平台,以推行“社区公共服务进中心”、“党员岗位服务进网格”、“公益志愿服务进小区”为抓手,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不断探索社区党建区域化新途径,着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二、工作任务

按照健全组织、建强队伍、优化服务、创新管理、促进和谐的要求,推行以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公共服务进中心”、“党员岗位服务进网格”、“公益志愿服务进小区”为主要内容的“一会三进”模式,强化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形成社区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区人人共建的局面。

(一)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为单位,成立由办事处党委负责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小组。联席会议由社区党总支(支部)书记牵头主持,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围绕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会前,社区党组织向联席会议小组提交会议议题,重大议题需经办事处党委研究确定。会后,由社区党组织和相关单位督促落实,并在下一次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

(二)社区公共服务进中心。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强化资源整合,健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实现社区服务功能进中心、便民利民事项办理在中心。

1、建好中心。高标准建设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确保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在便民服务大厅统一悬挂党群工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计生、法律援助等标识标牌,设立一站式柜台和党员示范岗。

2、完善功能。按照“五务合一”的要求,坚持就近、便民的原则,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尽量把便民服务室、卫生服务站、市民学校、爱心超市、警务室、文化娱乐室等公共服务功能整合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3、优化服务。建立社区干部代办服务和值班制度,为居民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救助保障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体科教服务、维稳调处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村镇社区为农服务等,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群议事、便民利事、宣传教育、就业指导、文体活动、帮扶救助、矛盾调处等功能作用。

(三)党员岗位服务进网格。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党员的作用,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资源配置进网格、岗位服务进网格、党员活动进网格,为居民提供更精细、更贴心的人性化服务。

1、划分网格。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街道、巷道、楼栋和居民户数、人口数划分若干个网格,从社区管理的党员中选派1-3名党员进驻网格,担任网格员。

2、设岗定责。根据网格居民需求和党员优势特长,在网格内设置就业创业指导、医疗卫生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济困解难帮扶等岗位,建立入驻网格党员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巡查排查、民主评议等工作制度,组织引导党员入驻网格履行岗位职责。

3、跟踪服务。组织引导网格员按照岗位职责,推行政府行政服务“零障碍”、特定人群服务“零遗漏”、居民便民服务“零距离”,开展为居民代办公共服务,待业青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关爱服务,环卫监督、治安巡防、民间调解等公益服务,家政服务、水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打造社区居民“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四)公益志愿服务进小区。整合辖区单位党员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生活居住小区的先锋模范作用。

1、依托小区党员开展义务服务。以小区、楼栋为单位,由社区组织居住在小区的党员开展宣传教育、就业指导、便民利民、扶贫济困、治安维稳、医疗救助、环境保洁、文体娱乐、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2、依托辖区单位开展共建服务。发挥辖区单位职能优势和党员干部特长优势,召集辖区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各小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向楼栋、家庭进一步覆盖和延伸。

3、依托市级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组团服务。结合小区居民实际需求,对接市千人志愿服务团队,定期组织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小区开展活动,推动公益事业联建、文明社区联创、下岗职工联帮、困难家庭联扶、社区治安联防、计划生育联抓、文体活动联办。

三、有关要求

加强社区区域化是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社区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一是要加强领导。要把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好落实。要制定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