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课程改革

中小学课程改革

中小学课程改革

中小学课程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标 中小学 田径 教学改革

一、前言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改革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俗语有“田径是一切运动项目之母”。田径项目在中小学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教学改革在全国来说相对滞后。通过对新课改的条件下中小学田径课程教学的调研,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其价值,不仅有利于田径课程的发展,也可改善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小学的其他体育事业发展和其他体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实力型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湄潭县湄潭中学、湄江中学、湄潭三小等学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查阅新课改的研究文献,了解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趋势,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全部数据资料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2003对新课改背景下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同时分析。

逻辑分析法:对各个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与本研究方向有关的一些新的内容。

三、湄潭县中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教学正常运行的关键和基本保障。教师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湄潭县城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个别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由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兼任。同时体育课程教师课时量较多,都超过正常的上课量。周学时平均25节以上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79.8%。

(二)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保证课堂正常进行和完成的硬件条件。调查结果表明湄潭县中小学体育场地不是特别规范。基本没有正规的塑胶场地,个别学校有煤渣场地,场地内有跳远、铅球场地,但很少。至于器材方面,有老式的抓地式起跑器;个别学校有生锈的铅球。这充分说明中小学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已经到了观望甚至放弃的程度,场地不完善,器材短缺,导致满足不了学生对田径项目教学的需求。

(三)课外活动与阳光体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延续课堂内容的第二舞台。从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来看,由于受中考体育的影响,小学生更多地参与的是跳绳;中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较少。学校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就是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个别学校正在筹建特色体育项目,但也只是在筹划当中。

四、湄潭县中小学田径教学改革方向分析

(一)向“学懂”的方向发展

所谓“学懂”就是让学生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老师解题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的透彻,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由于中小学生在身体素质基础上不具备运动员的能力,同时培养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技术的掌握上会略显不足,而在这个时候向“学懂”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从不足慢慢的走向完善。对竞技内容进行“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改革是中小学田径课程内容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必须改变过去竞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更不能拿竞技项目的要求来进行体育教学。竞技项目本身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体育的精髓,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理应学习和继承这些项目。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竞技运动项目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竞技运动的终极目标――更高、更快、更强。因此我们必须对竞技内容加进行改造。

(二)向“学乐”的方向发展

就项目本身特点来说,田径教学在学“乐”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劣势,这也是目前中小学田径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教学问题,因此,未来的田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必要向着“学乐”的方向发展。就比如说如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乐”起来,教师就得在教学方法上下翻功夫。就拿目前常见的如“直观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以及“目标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说都是为求学生“学乐”而设计出来的。

(三)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化

从各级升学考试来看,田径项目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利用这样一个政策性的现实,结合田径项目本身,制定适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容和评价体系。将评价重点更多地与学生参与、互动、自主锻炼、实践运用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本质上掌握锻炼的方法和实质,为未来的习惯的养成打下理论基础。

本文为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课题成果(项目号:2014DXS140)

参考文献:

[1]杨兵.对田径课教学改革的设想[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

[2]戴玉英.新课标背景下我省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6.

中小学课程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8-0276-02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过大的学生班额,导致实施课程改革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大量的学生涌进教学资源十分良好的城镇和中心学校,使班内人数大量增多。调查数据得知,初一学生在城镇中学中,只有百分之十五的班级人数小于50人,大部分都在60到70多人之间,有些班级人数更是多于了80人。中心校一年级学生班额多于60人的有90%,有的多于了70人。师生互动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开展困难,也加大了组织教学的工作量以及难度,学生个性特长由于人数太多无法被老师关注,也没有办法使用许多教学媒体和设备,教师几乎花费了全部的时间去批改作业,而没有时间去研究教材以及备课和参加教研活动。一些学校的学科教师数失调于教学班级数量,这让课程改革的实施困难加大。情况通常有如下两种:一是学科教师的数量与班级相比太多,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较大,这就使得某学科教师的老师太多,余下来的教师的教学学科别无选择,只能教授与他大学中学得专业不一样的学科,比如说,教授英语课的某教师是体育专业毕业的,乡镇教师中这样的情况占到了20%。第二种情况是某学科教师人数跟不上班级数目,违反了国家规定,使得某学科师资力量不够,出现十分严重的教师教授多个学科的现象,根据数据显示,兼课的教室有27%左右。

2.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评价学生,学校评价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学校,这才是完整的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在现在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了如今的评价和考试体系,非课程教学改革在多数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时,评价体系还有其他作用,不可能一下就被完全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大的开课难度,校本课程也一样。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才是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然而在现在,进行能单独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师数量不多,而且他人合作进行的,也不是太多,且他们很少有能够根据格式写出经验文章、论文、调查报告的,于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没有教师进行跟随指导。

二、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为了能够有效开展课程改革,在教师队伍自身,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大量调控学科的结构。把校本教研划分为常规教研以及教育科研,以便于提高校本教研和教师队伍的水平,把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作为动力的是常规教研的做法,要求学校积极参与,在实际调研学校的教师业务素质之后进行教研活动,而在另一种教育科研中,研究的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使新课程能够更好被适应,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结合生活,并且能够依照实践进行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使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得到结合,使各种课程资源得到利用和开发。为了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应该使布局调整加强,减少校点的分散。假如过多分散的校点,因为比较少的优秀教师,也会分散资金投入,减少校点,在于调整布局结构中,集中优秀教师,使得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得到创造,也能把经费集中,至此就形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使教师紧缺的状况得到缓解,可以分流多余的部分学校的教师,以便调整学科结构。城边学校以及教师人数较多的城区,可以在教师其他学校调整;学校领导也是可以按照安排进行上课;而学科的教师分布不均匀的学校可以互相之间进行调整。缓解教师编制不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也来进行教育工作。为了渐渐开除代课教师,使得因为缺少教师而小学“包班”教学的情况解决,也增加了城镇学校和中心校中存在的大班额的问题。

2.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在课程改革中,县级推动工作的作用不能被替代,也不能进行指导,然而,存在量不大质量也不好的教研员是当今很多的县级教研机构存在的麻烦。假如想要使县级教研员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可以有一下几种做法:①依照有关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的配置。②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应该进行许多的培训以及教研活动,使得教研员在参加获得知识能力。

3.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因为经费不足,很多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有,于是,想要把所有教师都在省、市、县级进行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想法并不可行,所以只有使教师提高自觉,校本教研促进和加强,才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觉性,背景是使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够全面提升。县级教研机构负责培训他们的教育科研知识,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进行各校研究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当前中小学新课程的改革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发展的地方,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循序的进行有利于长期的规划和学生素质改进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彭满阳.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其消解[J].江苏教育研究,2011,(28):27-29.

中小学课程改革范文第3篇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中小学课程改革范文第4篇

一、尊重、赞赏、平等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如今的数学课堂上已很少见到“满堂灌”,更多的是启发式教学和延时的等待,期待学生做出评判和正确的回答。而不是在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时,教师失望地让学生坐下或大声训斥。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赞扬,有时甚至不惜放下“师道尊严”,以真诚的赞赏动作,如伸出大拇指、做出夸张的惊喜表情、和学生击掌祝贺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比较严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是什么”和“怎么做”,还要关注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如在教学“排一排、组一组”时,学生发现用1、2、3这三个数字的其中两个可以摆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样排列的才没有遗漏和重复”,促使学生认识排列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二、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与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当较短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并以此经验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提问:“等边三角形三边一样长,也围成了三角形。对于所有的三角形来说,三条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我的课堂上经常由提问展开,如“你发现了什么”“要解答此题需要从哪些地方思考”“哪些条件不明确”等,启发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教师此时的引导是一种启迪,引导学生辨明方向,使学生学得愉快。

三、数学学科课内外反思利于提升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既要研究教材,深入思考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水平及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我发现课前预设和课中生成偏差较大,学生无法理解时针在运转第二圈时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区别。后来,我通过板演时针、线段图来帮助学生掌握,效果不错。又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我注意到学生在处理形如18÷(2+1)=18÷2+18÷1的判断题时,出现了达90%的错误率。我经过反思,仔细回忆课堂教学程序,发现自己忽略了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的特征辨析,导致学生误以为除法有分配律。在随后的单元复习中,我将这一概念重新呈现,让学生比较辨析,后来学生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错误。我正是通过课后反思、纠偏,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能,也促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对这一易错知识点的重视。

四、在数学合作教学中,让学生生成智慧和健全人格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配合,也需要学习者具备合作意识。如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出现了一副指南针的图片,因教材是黑白版,出现了黑色和白色的指针。为了不给学生讲解错误的知识,我求教于科学教师,确定黑色指针即代表红色指针指向北极。课中两个名词“等高线”“等高距”的教学难住了我,我虚心地向地理教师请教,弄懂了它们的意思,在课堂上不至于含混其词误人子弟。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运用实验探究活动进行教学的知识点。如探究“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经历实验探究活动后,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单纯按教材编排“给出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的程序上课,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是机械性的,难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至少要几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任意三根小棒,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有怎样的特征?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中小学课程改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英语;新课改;外因制约;教材方面;评价方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91-0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段时间了 ,在这期间的课改操作中,英语新课改给我们和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了,探讨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应用越来越多了,课堂的整体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等等。面对诸多的益处和变化,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背后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学生的听说能力强了,但考试成绩却大不如以前了,好学生越来越突出了,但差生面也越来越大了,老师更加勤奋了,但课程却更加难上了。这些困难,给农村英语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农村英语新课改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外因制约着农村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

1、教学条件简陋。有的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甚至于现代英语教学所应具备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山区农村中的学生来说,只能是望及。

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工作量过大。英语新标准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心编排才能授课,而教师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并且话题较新,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再者,农村英语教师本来就少,甚至一个英语教师要上好几个班,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平均每周课时相对比较多,外加自习节、补课等,批改作业,备课和没有在工作量中算的班主任工作,就已够负荷了,还要不时的去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备好每节课教师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基础差,而课改要求过高。“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生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应达到如下标准:

(1)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2)词汇:学习本级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以上几方面的知识目标实际上是将大纲中的很大一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小学阶段。”而现在农村的实际是,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是半路出家,即临时抽出一些教师去参加培训一两个月,回来后便任教。由于这些小学英语教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他们的发音不是很准确很规范。而小学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如果发音不准确,将会给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带来很不良的影响和困难。在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英语当成副科。有的小学由于英语教师缺乏而没法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学生升入初中后,大部分都得从头再来。而新课改英语的词汇量大,话题范围广,我们的学生以几乎为零的基础去适应新课改,无疑给学生带来了过大的压力,要求也显得过高了,因此,有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惧情绪,给新课改带来了不少的阻力。

二、教材方面,农村学生有太多的陌生感。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中小学生增进对城市现代生活与西方文化的了解。但实际情况是,在广大农村,学生对一些只属外国或城市学生的东西感到陌生之极。其实,作为教师,对一些新鲜的东西,也不一定见过,因此,笔者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部分内容对农村学生,特别是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教材的陌生感太浓了。

三、评价方面,实际的考试标准,使教师顾虑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