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1篇

1.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1.1意识与需求

随着市场机制的转变,市场压力逐渐递增,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感受到信息的作用。从整体来看:认识正在逐步加深,但是事实上重视程度差距很大。面对中小企业的环境变化,必须从信息化中寻求出路,只有降低成本,提高信息技术成熟度才能改善企业信息化水平。同时,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为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搭设了良好的条件。和正处在成长期间的中小企业相比,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力度相对较弱,革新后的中小企业因为智能化力度高、管理理念好、市场观念强,信息化建设始终较好。这类中小企业不管在信息化效果,还是水平上都比传统的老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外向型、效益高、具备国际拓展水平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要更加强烈,而竞争狭隘、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则对信息化要求相对较小。随着中小企业竞争压力与环境日趋复杂,它们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有了更多的要求,但是事实上经济效益对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与投保有很大要求。

1.2应用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了普及,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与信息处理,同时很多大中型企业也拥有了较好的技术设备,培养了大批综合人才。由于工程信息技术水平与普及都相对较低,所以中小企业的应用成果并不尽理想。在信息化的应用与投入上并不均衡,特别是财务与设计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决策部门管理相对欠缺,大部分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而中小企业的生产、供应与销售大多数属于空白,这让整个企业呈现出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局势,也就是战略层与决策层缺乏,战术层相对较多。在信息化普及上,受区域、行业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从整体来看:经济水平、技术含量与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其普及力度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好,管理较差的中小企业,其普及力度与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差。

1.3技术实现

在集成与单元技术上,近年来已经获取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体系研究上已经获得了突破,但是在技术与产品转换上,很多科研成果被搁置,根本没有发挥成效。随着各种科研技术与新型设施的应用,尤其是不同软件与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生产、管理与设计都不能有效交流,这就造成了数据孤岛、信息脱节等问题。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因素,除了技术,和管理理念也有很大联系。流程随意、管理欠科学、法制与人治混淆,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病。对此,怎样充分利用企业管理,解决信息集成问题,做好领导更新就成了各级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

2.中小企业信息化特点

从中小企业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和大企业相比,它们在环境上面临很多不确定与动态性,将企业内在要求的标准化与中小企业的不确定性整合,促进中小企业个性与标准协调逐渐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系统建设的重点。

2.1对运作与生产高度依赖

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中小企业都成了辅助制造商,从而也就决定了对较大企业的依赖,同时这种依赖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外在与内部供应链。中小企业必须整合大企业生产对其进行恰当的重组与安排,所以小企业很难控制销售、采购与生产流程。和大企业不同的是,中小企业能否除了好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控制问题,直接影响着ERP体系实施与运营。

2.2管理职权模糊

现行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在部门与层次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企业的关键部门对部门决策与运作也有很大影响。中小企业主要针对企业策略,当然也影响经营与生产。

2.3能及时应对外部变化

在中小企业经营中,必须考虑到外界因素,灵、快、小作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的重点,它是与大企业进行竞争的优势。该运营特征与大型企业信息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3.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3.1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

在考虑企业软件应用时,必须结合自身需要,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依然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对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诊断与应用。在分析企业信息规划前,明确建设要求与系统范围,更好的解决问题。在人、物、财力有保障的条件下,根据软件任务书与供应商需要,做好软件选型与文件指导。

3.2确保企业软件需求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财力、规模有限,只能考虑国内中小信息软件。虽然这些软件也有相关牌号,但是受投入力度、开发商与软件等因素影响,软件性能与功能存在较大差距。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软件要求提出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在ERP软件购买时,必须考虑软件功能。

3.3做好信息化整合,选择优秀的伙伴

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革新、重组、管理与改造结合起来,让企业基础、先进管理与业务运营有机的整合在一起,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引进并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选择优秀的伙伴,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高效、顺畅。

4.结语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化中小企业对策

一、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 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能力和条件以及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

自2000年以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较已经达到了60%以上,但许多行业信息化的成功率不到10%,作为企业信息化最核心的ERP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2.9%,强烈的反差说明中小企业信息人形势严峻。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从中小企业本身来看,数量比较多,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资金实力相对有限,而信息化改造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需要相对较高的投资资金,所以资金不足就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2.政府支持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资助重点都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被提及;二是政府部门本身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带好头”,如中小企业每个月还要带着报表到税务局排很长时间的队交报表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三是政府在给大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还贴息,而中小企业则是依靠自己的积累投资。

3.信息化人才不足。这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大量中小企业本身由于生产过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其次,大量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才工资成本相对比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格竞争力。

4.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首先,在改革开放中快速致富的许多暴发户实际上并不懂得管理,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信息化管理的潜在效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去学习信息化管理工具。另外,大量存在于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没有障碍,所以信息化的需求也相对较低。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投入少,期望值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经不起信息化失败的打击:企业的IT基础设施差,有的企业甚至需要从铺设局域网开始做起;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许多规章制度尚未健全;人员素质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信息化的实施比较困难.针对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信息化的全过程,对业务部门的效率,如库存量、资金周转天数等,进行详细评估,用数字来说明信息化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贡献和对管理变革的促进作用。

(2)低成本原则。从操作角度说,低成本信息化,首先要坚持渐进原则,比如分期投资,要根据实际情况,随需随买;其次是实用为本。

(3)渐进性原则。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任何的信息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投资完成。

(4)可持续原则。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长远发展。当前开发、建设的信息系统必须是可扩充、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可以不断增加或改进,网络建设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应成名就必须是可升级、可集成的,不能因为技术升级而废弃原来的软件。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努力创建一种集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既要把一部分权力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又要让各个点能够灵活地分散经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企业和供应商、客户、投资者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

(4)企业的应用基础。即员工业务素质、经理的管理素质、变革能力、整个外部应用环境等等。

五、结语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3篇

在我国推行企业信息化20余年后的今天,中小企业这个国民经济的泱泱大军,信息化建设始终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且在市场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恶劣的情况下,这种两极化正在2011年愈演愈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举步维艰?而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又是适合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轨迹图?从今年2月开始,《计算机世界》报经过6个月的深度调研,完成了《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为的是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梦想照进现实。

要发展还是要信息化?

8月的北京,阳光炙烤着大地,马路上的沥青似乎都要被热浪融化。软件销售员魏斌,正在驱车前往位于通州区台湖镇一家钣金加工厂的路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上门拜访,希望能有所收获。

魏斌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主要对一些铸造件、锻压件、机械零件等进行加工,近两年公司业务扩展得还不错,正处于逐步上升期。但是,公司的老板却很固执,对于管理软件不屑一顾。魏斌也是苦口婆心打了很多电话,但效果甚微,老板一直维持着“不拒绝不同意”的态度,让魏斌这个销售老手也备感无力。

钣金厂是一座二层的简易楼,车间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老板的办公室在一层,二层是财务室。在交谈中,这个安徽籍老板说话既快且急,在半小时内两次跑到财务部看报表,还埋怨财务人员手脚不够麻利、财务数据整理得太慢。但是,他对魏斌关于管理软件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说法却始终不肯买账,这让魏斌很是头疼。

“如果你是老板,公司现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发展还是要信息化?”老板反问魏斌,“一套软件一年好几千元,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我们买了一套,下面的很多问题就会紧跟着来了。我们公司电脑不多,也没有网管,装了软件谁来管,出现问题谁处理?还有,买了这套软件每年还要交服务费,又是一笔费用。最重要的是,你这一套软件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吗?我还不是要买很多套不同的软件才成!”

同为中小企业,普光德机械设备公司的情况比起钣金厂则是另一番天地。普光德成立于2004年,公司主要龙工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等系列产品,得益于产品质量口碑和市场需求,普光德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立了5家分公司,客户数量大增,销售额也实现了翻番,数额过亿。

普光德财务部经理程建国告诉记者,虽然公司的产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激烈的竞争让企业更迫切地需要获得突发性和偶然性商机,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不能满足决策需求。为此,普光德从公司建立最初即开始推行财务电算化,引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规范包括资金运作、费用、应收账款、预算控制等环节,让企业财务成为决策的支持力量。“财务电算化是必然,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使用财务软件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程建国说,现在,普光德的各种财务数据都能够从软件里直接调取,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编辑各种财务自定义报表。到了月底,各种报表方便、快捷地呈现,给公司高层决策提供了高速、强有力的依据。

普光德的信息化应用也不是一步到位,并且到现在也还没有配备专门的IT管理人员。作为财务人员,程建国对于成本控制总是很敏感,他认为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是控制成本的最有效途径,这种想法在普光德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也得到了体现,并且信息化应用在公司发展扩大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两家中小企业,同处发展上升期,但是对于信息化却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推进20多年的今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贫富差距”正越来越大,一小部分成长稳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信息化“五脏俱全”,其作用也能够在业务上显现出来,但是更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却贫瘠得令人挠头,有些甚至还只停留在“上网、打字”阶段。

为了摸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情况,《计算机世界》报社从今年2月起,经过6个月的时间对近400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并了 《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钣金厂老板代表着相当大一批人的观点――他们并不是不看重信息化,只是在权衡了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比后,选择了暂时推后信息化部署。在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的调查中,有31.7%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38.1%的企业认为意义非常大;25.9%的企业认为短期没什么意义,长远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4.3%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什么实际意义(见图表1)。

而从IT投入来看,仅有24.4%的中小企业有独立的信息化预算,超过半数(52.9%)完全没有信息化预算。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童有好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非常关注短期效益,因为他们需要先解决今天的生存问题。无论已经实施过信息化的用户还是准备购买管理软件的中小企业,都希望所使用的系统能直接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显性价值,甚至希望能够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内外受困 信息化受穷

“中小企业缺乏资金,而且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不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规律,让中小企业主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向更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改变,这让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内外受困,缺乏成长的土壤。” 童有好指出,资金和人才短缺影响了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实力有限,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生存率低、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等原因,外部融资难度也很大,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昂贵的信息化建设费用。即使一些企业有能力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但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持续投入,这也让企业难以承受。

与此同时,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环境的“三上三下”变化,也让中小企业的情况雪上加霜。特别是中小企业集中的华东、华南地区,一些本身竞争力就不强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堪忧。

所谓“三上”,一指人民币汇率上行;二指CPI上行,通胀形势严峻;三指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而“三下”则表现为,投资增长率下滑、信贷投放增量下降,以及节能减排压力趋紧。

今年年中,广东东莞地区爆出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消息,一时间中小企业难逃危机的说法甚嚣尘上。东莞资深玩具企业素艺和纺织企业定佳突然倒闭,老板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卷款落跑,而后供货商上门追讨货款证实了经营困难,最终员工获悉消息集体讨要薪水。有当地企业主反映说,这一次事件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中小企业倒闭潮有些类似,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是三大主要因素。

报道称,素艺毛绒玩具和定佳纺织的情况类似,最高峰时有将近2000名工人,产品销往欧美等地,工人待遇一直在同行业中处中上水平。这两家企业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并成功“脱险”,但是此次却难逃倒闭的厄运,有言论称2011年市场环境更劣于2008年。此外,倒闭的还包括大朗宏事达家具公司、灵通涂料公司等东莞最常见的出口型小企业。

此后,东莞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发言人辟谣说,东莞地区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中小企业倒闭潮”,而且东莞中小企业的倒闭数量处于逐年减少的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市1~6月累计关停、外迁外资企业266家,同比减少11家,下降4%,关停企业数量处于正常水平。

即便如此,业内人士仍旧认为,当下中小企业的压力确实在增大。据悉,上半年东莞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一季度回落了11.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速也比一季度回落8.8个百分点。上半年东莞企业的亏损面虽然还没达到金融危机期间的52.4%,但也高达26.7%。

据东莞市外经贸局分析,造成经营压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人民币快速升值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东莞地区中小企业以外贸型企业为主,而今年来自国外的订单大量减少,同时产品的利润却在不断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这些原因让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

而《计算机世界》报的《报告》也显示同样的结果,2011年中小企业面临着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艰难的形势,由于普遍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利率调整、人力成本上升、资金紧缺、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有9.2%的中小企业缩减了IT投资,而中小企业整体IT投资增长幅度将回落到10.8%,与去年相比下降3.3个百分点,总规模将达到2565亿元;这一数字到2012年将进一步下降,回落到9.5%,整体IT投资规模为2809.5亿元(见图表2)。

“由于经营环境不稳定和资金紧张,很多中小企业开始严格控制成本,IT系统能不上就不上,能不升级就暂时不升级,而且它们希望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信息化系统。”童有好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整体IT投资增长幅度大幅回落,而需要购买高端信息化软件的中型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则更为严格。

此外,中小企业本身的短视和缺乏对信息化的规划也是阻碍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报告》调查结果,目前接近一半的中小企业尚没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少数中小企业由于业务发展不稳定、业务策略多变等原因,更倾向于做1~2年的短期信息化规划,只有信息化建设已经相对成熟、营收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才有3年以上的长期规划。而即便是进行了规划的企业,也大多围绕PC、服务器、打印设备这老三样。

同时,广东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跃珍表示,目前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着信息化投入与效益产出的矛盾,也存在着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五年前,我们‘上山下乡’给中小企业普及信息化知识,那时他们觉得用电脑打字就是信息化,现在虽然认识有所提高,但远达不到成熟。信息化推进过程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而在采访中,有企业主困惑地表示:“无关资金,即便我们知道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有帮助,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规划,也无从做起。”对于缺乏专业IT人才的中小企业而言,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IT产品和服务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制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规划,几乎无从下手。

冲破“贫困线”

根据《报告》调研结果,中小企业对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有着较高的期望。79%的中小企业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缓解IT投资压力”放在第一位;另有72%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措施”(见图表3)。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在8月30日的《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会上表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缺乏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等。同时,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还不完善,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为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解决信息化难题,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新扶植政策即将出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中小企业的示范作用,以此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这样的工作在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已经开始探索。以广东省为例,为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能力,广东省持续推进中小企业信息网建设,建成了21个市级网和63个分网,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两化融合”创新中心的建设,引导地方政府资源,以地方龙头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供应商为依托,为各地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推广与实施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企业管理、营销等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深入应用,重塑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据黄跃珍介绍,广东省还针对其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在全省建立覆盖各市、县(区)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示范点,探索适合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并总结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地推动各行业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无独有偶,去年四川省也完成了对6000家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培训,在全省树立至少10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以此推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此外,其他各省市也都在积极进行类似的尝试。

“树立中小企业示范企业对于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而合理规划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同样重要。”童有好表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存在着行业、地区、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需求,而且每个单位都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不同的流程,中小企业信息化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不能套用大型企业的标准化产品来实施。

他认为,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信息化建设,既需要持续、有力的保障,又要求低成本、负担得起,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化的普及应用,而且更需要有针对性和长期规划的整体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进行长期且有针对性的规划呢?《报告》指出,信息化的实施随着企业的不同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般有3个阶段6 个方面的工作:3个阶段分别是环境建设、应用实施和绩效评估;6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战略规划与信息化需求分析,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与维护,基础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业务过程优化和重组,应用系统建设与运行,信息化自我评估与再规划。

其中,信息化环境建设可以进行包括信息化评估与规划、信息化组织、信息化培训、计算机拥有率,以及网络与安全5个方面内容的评估;应用实施阶段则包括了基础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业务过程优化和重组、应用系统建设与运行;绩效方面包括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产品成本下降、资金周转加快、增长指数等7个方面的评估,从而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

“直言不讳地说,中小企业要有多少肚量就吃多少饭,信息化更是如此,一定要量力而为。” 程建国告诉记者,普光德的信息化建设一直与公司的发展阶段配合呼应,随着公司的业务需求变化逐渐从简易财务软件升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冲破眼前信息化‘贫困线’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内外共同努力,用自己承担得起的产品,一点点武装起来。”。

“五年前,我们‘上山下乡’给中小企业普及信息化知识,那时他们觉得用电脑打字就是信息化,现在虽然认识有所提高,但远达不到成熟。信息化推进过程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跃珍

为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解决信息化难题,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新扶植政策即将出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中小企业的示范作用,以此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

图注:很多中小企业主希望得到实用的信息化建议和扶持政策。图为《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现场。(摄影记者杨立航)

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6月18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通知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按照修订后的划型标准,到2010年年末,中国各类中小企业统计已超过1100万户,如果加上微型企业的话,达到了4100万户。中国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集中,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这三个省份占中小企业总量的1/4。

根据工信部两化融合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单向应用阶段、集成应用阶段、融合创新阶段。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也不相同。

基础建设阶段:

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的中小企业,重点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包括设备设施的构建,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购买与部署,也包括逐步增大信息化投入、培养信息化人员、进行信息化规划等。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其目的是为信息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打好资源基础。

实施策略:1)领导高度重视,做好信息化组织。企业一把手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配置专门的管理和技术部门及人员。2)重视信息化培训:系统、全面的培训是保证信息化实施和应用的前提。3)购买必须设备和系统,包括PC、服务器、打印机、办公软件等。4)基本网络就绪,包括网络建设、网站建设,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单向应用阶段:

信息技术开始与业务结合,实现对各单项业务环节的横向覆盖和纵向渗透。横向业务覆盖包括研发设计、制造过程、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等业务环节;纵向渗透是指在各业务环节应用中,对业务的支撑程度不断加深。这个阶段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以主机为代表,主要任务是数据管理,其目的是实现业务的计算机化。

实施策略:1)做好基础信息标准化、规范化; 2)积极推进业务过程优化和重组。3)谨慎实施信息系统的选型,4)循序渐进地实施应用系统建设与运行。

集成应用阶段:

集成应用阶段的企业,信息技术开始与业务深度合作,在信息化手段推动下,业务系统之间逐渐实现集成运作,业务之间逐步实现相互沟通与协同,系统集成基础上业务应用的开展推动了业务流程的逐渐改良和优化。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与微机和局域网为代表,主要任务是信息管理,其发展目标是业务流程优化。

实施策略:1)做未来3〜5年的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2)逐渐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和服务投资;3)重视专业的信息化咨询;4)信息化战略与业务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融合创新阶段: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4篇

论文(设计)名称

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宁乡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信息化规划;基本要求;实施步骤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年松,曹维运.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