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第1篇

1.抓住高考改革的“牛鼻子”,对基础教育的“素质培育导向”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2013年,教育部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确立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教育部启动了高考改革,确立了“3+3”的高考新方案,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环境指日可待。当然,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干预主要是依靠多样化的评估与督导实现的,而非依赖单一的高考制度变革,用高考给学生松绑是大势所趋。应该说,多一把改革的尺子,基础教育就能多一份改革的活力,多一片自主发展、自由创作的天地。

2.依托课程改革的“轴心骨”,借此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船。

新世纪之初,我国学者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为基础教育全局改革的抓手——推动国家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着力推进“三维”课程目标、三级课程体制、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教学评价改革,由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新课程体制下,学校的课程权利、教师的课改创意、学生的自主空间得到了保证,僵化的旧课程体制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矫治。

3.利用教师专业的“助推器”,引导改革走向实践、改出实效、落到实处。

目前,国家启动了一系列的教师标准建设,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启动全新的教师资格认定方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实施大制度化的以“国培”领先的“三级培训”活动,试图以此把新课程理念植入教育实践的体内与教师的观念系统中去。

4.回归教育改革的“社会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不可能被控制在学校空间内,因为每一个基础教育机构都是社会的细胞,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一次社会化行动,都会引发社会大系统的微调与重构。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引发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城镇化集中问题、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家长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失语”现象、名牌大学中农村学生比例锐减问题等,都促使国家突出改革的社会性与协同性,努力把中小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与社会相融合、相共生的社会机构,而非普通的知识文化传授场所。尽管如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较为突出,需要研究者在深入社会调研、广泛吸取异国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思考“深改”内涵,以此为国家后续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谋与建议,力促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少走弯路、直击主题、迎难而上。

二、从美国学校改革方案效能评价体系看基础教育“深改”的要素

美国历史上的基础教育改革大都是由教育基金会或民间教育协会组织发起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富布莱克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都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始作俑者。这些改革大都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大规模调研、分析与理论架构基础上,且都有一名关键“教育人物”的领衔与主导。基础教育改革是复杂的,如何科学评价改革的成效、成败、得失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棘手的莫过于评价框架蓝图的研发了。英国研究者夏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效能评估体系,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深改”观的确立而言颇具启示意义。夏普认为,完整的学校改革方案效能评估必须至少考虑“4板块26条指标”,这就构成了一个“8855”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全面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夏普还依据这一理论框架设定出了量化指标体系,并在全面评估美国历史上的六个学校改革方案基础上析取出了五个失败方案,即兰卡斯特方案(LancastrianPlan,1806)、年龄分段方案(Age-gradedPlan,1848)、盖里方案(GaryPlan,1906)、特朗普方案(TrumpPlan,1959)和基础学校联盟方案(即CES,1984)和一个成功学校改革方案,即学校发展方案(即SDP,1968)。从这一评价框架来看,名副其实的基础教育“深改”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核心要素,即改革思想、教学改革、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

(一)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建立在深邃的改革思想体系之上

改革思想是完善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元素,它的形成需要改革者充分考虑四个因素,即研究支撑、基本假设、教师地位与学校态度。改革思想首先来自研究,包括对过去类似改革活动的研究与当下教育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活动及其结论能够提高改革成功的机率。所谓教育改革思想,其实就是改革者对基础教育活动的基本观念与价值体系,它们主要来自改革者对那些所谓不言自明、铁定如山式的教育假设的质疑,来自他们在美好基础教育蓝图指导下对即将要发生的教育变革的把握与预测。例如,夏普把尤金•郎(EugeneLang)的五个假设(Lang'sFiveAssumptions),即变革不可能来自学校外部,改革必须考虑父母与社区资源,必须调动学生与家庭的积极性,必定会改变学校现在的态度与权力关系,学校与非学校之间具有某种连续性等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源泉,其内在合理性不言自明。稳妥基础教育改革一定要将教师置于改革领导者的地位,聆听他们的建议,让他们担负起改革主心骨的角色,教师的支持、素质、观念是学校改革、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撑点。正如萨拉索塔所言,“如果教师会跟随改革,那是因为整个改革方案的意识形态符合教育学生的利益。”在改革中,学校有可能不支持改革,极有可能敷衍改革,致使改革蓝图在实践中被架空。完善的教育改革思想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态度,学校在改革中的实质性参与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生命线;如果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不发生根本变化,改革根本不可能发生并走向深入。所以,稳健的基础教育“深改”思想系统应该具有研究的视野、科学的理念以及教师、学校作为改革主体的参与,全面考虑这四个因素才可能提出科学、可行、完善的教育改革蓝图,为整个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思想蓝图支持。

(二)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强调“教与学”这个主题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创建有效课堂,促使学生全体、全人、个性化发展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夏普的研究中,教师对“有效课堂”的定义剖析成为评价教育改革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萨拉索塔指出:有效课堂基于“有效学习”,这种学习形态不仅关注“全部孩子发展”,而且还要实现学生各方面,即“认知、情感、情绪、动机与态度”的平衡发展。在美国初期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倡导教师中心式的改革,习惯了用工业主义思维去理解教育,进而把学生视为任由教育机器去模塑的“原材料”,把教学活动理解为“知识灌输”过程,而在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方案关注商业主义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开始倡导学生中心式教学,推崇个性化学习、“做中学”与工作课程(Work),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社会底层学生的特殊关注、对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预期、家长与社区的参与等成为中小学教学活动中的全新关注点。学习是“社会——个人间的一场交易”,“知识通过‘做’来获得,没有被动的接受性”,所以,美国基础教育应质疑的是“:谁在学习什么和向谁学习,在可观察的事实背后隐藏着什么‘学习’概念?”这一质疑切中了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学习问题,因为“改革包含的哲学理念是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在完善的教学改革中,完整、有效、主动的学习活动才是整个教育“深改”最终生效的基石。

(三)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关注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

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而教师的教学专业则是支持这一改革的“炉底石”,任何无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必然是空洞而又虚幻的。“教学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与观念、义务,包括个人的与人际相融合的合金艺术”,所以,“伟大的教师是伟大的艺术家,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稀罕”。撑起教学活动大厦的正是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准。因之,教师的教学专业资质不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教学活动大厦的支柱与基石,我国基础教育“深改”必须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培训与教育观念更新角度做好“深改”的大文章。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指出,“建立教师队伍管理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建立教师的学术休假制度与在职专业培训,还要“与培养未来雇员的成熟教师及学校合作”开展教师培训项目,要探究“遴选出允许学生去学习、成长、成熟的优秀教师的方法”,进而双管齐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观念更新方面,改革者不仅要帮助教师建立有效教学的观念,还要引导他们“遗忘”旧教育观念,甚至要改变教师的日常工作表,促使教师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四)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彻底变革学校系统

基础教育“深改”的基本单元是学校改革,学校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受力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聚力点与生力点。无疑,变革学校系统的最有力手段是国家的学校政策,变革的直接对象是学校的官僚体制。学校政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政府介入改革的深度、政策制定者的个人态度与学校的内部结构。一般来说,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它从经济、政策、权力角度为改革保驾护航,确保有力度的改革顺利展开。就美国而言,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基础教育是美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工具,在冷战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变式例证;其二,基础教育承担着国民社会化、美国化的重任,因为“社会化是一个在哪里你能够变成为其他人想让你变成的人的地方。”在学校政策形成中无疑会带上制定者的烙印,会无形中发生制定者自身的“利益输送”现象,基础教育的“改革计划必须认识到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威胁,并在不与改革哲学基础妥协的情况下整合他们的要求。”在改革中如何有效回避政策制定者的教育态度、教育常识对教育政策的微妙影响,是催生完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现实要求。当然,教育政策只是变革学校系统的外因,基础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觉醒,是学校放弃官僚结构,走向平衡的新结构。美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表明“:学校官僚机构是禁止协作、窒息学生与教师权力的工具”,因此,学校的“许多基础改革必须包括重建学校现有管理体制的内容……(在学校中)建立平衡的结构”。应该说,在当下基础教育“深改”中,我们一定要打破重视宏观改革而轻视细节改革,只顾改革前景而不顾改革后效,只管体制改革而不管学校变革等误区,努力克服重蹈覆辙的低效改革循环,努力创建持续增效的改革“增循环”。

三、基础教育“深改”的关键品质探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可谓轰轰烈烈,而一进入实践领域则只是“小波微澜”,甚至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中“风平浪静”,改革的声音对他们而言就是“耳边风”,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方式依然横行,旧的基础教育文化依旧在教育事业的底层中运转。在这种改革环境中,新型课堂、新型学校、新型教师几乎只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浮油”而已,我国基础教育机体的筋骨并未被彻底撼动。甚至就连看似简单的中小学“减负”问题,我们也要把它当作“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来对待。作为真正有实效的基础教育改革,它一定是一场“全面、深刻、长效”的“深改”工程,一定是触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灵魂、根基的改革。我们认为,良性、深入、实效的基础教育深改应该具备以下五个关键品质:

(一)聚焦性:基础教育“深改”的实质是学校改革

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一定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是围绕重点、以点带面、牵动全局式的改革。任何改革尽管需要面面俱到,但在具体实施中肯定只有少数几个枢纽链环,如我国当下的高考改革、美国的学校改革、英国的教学改革等。以此为支点、运用改革的“杠杆原理”来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局,才是实现成功改革的应有策略。改革需要聚光灯,基础教育改革的聚焦点是所有教育问题的集结点,是关联改革对象所有方面与链环的线索。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础教育改革是公立学校改革,学校才是改革的基本单元,学校的社会关系、教师教学、权力结构等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缩影,立足于学校改进的改革才是有聚焦点的基础教育改革。这一改革思维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其合理性昭然若揭:一方面,基础教育“深改”绝非简单的国家工程,它只有落实在每一所学校中才可能真正见效,学校改革成效是基础教育改革效能的直接监测点;另一方面,立足学校的基础“深改”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改革,只有这种改革才可能准确对接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

(二)连锁性:基础教育“深改”是一次联动性实践

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一定是能波及、牵涉、关联基础教育事业全局的改革,因为每一点教育改革行动都需要社会有机体的呵护配合与连锁性反应才能完成。从某种角度来看,改革是一个正向能量的传递、传动过程,这一能量能否有效抵达社会系统的末梢环节才是批判改革深度与实效的核心指标。在这里,郎的学校改革理论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认为,学校与社会之间是一个连续体,全面的学校改革一定是“连锁性”、“传动型”的,由此形成了一个“社会外因——学校近邻(家长与社区)——师生调动——学校结构”联动式变革。正如其所言,学校与非学校之间具有某种连续性,“学生能够从个人、教育、社会等方面感受到学校与非学校世界之间的非连续性。”基础教育“深改”的全程理应是:始于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家长与社区资源,调动师生改革积极性,最终变革学校内部的文化与权力体系。鉴于此,在后续基础教育“深改”中,把握好改革的枢纽链环,保证改革力量的有效传递非常重要。应该说,国家、学校都只是基础教育改革力量的传递者与媒介者,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尤为重要。进一步讲,国家要做好社会要求与学校改革之间的媒人角色,其主要职能就是准确表达社会期待,并借助政策的纽带将之传达给学校;学校要做好政府、社会、社区与学生之间的媒人,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必要与社会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力量传递的最终目标是要利用学校的重建、政府角色的调整来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真正发挥学校、学生作为改革终端主体的能动性。

(三)深刻性:基础教育“深改”需要深度的理念与方式变革

好的改革追求的不仅是见效,更要见“真效”、见“深效”,追求一种有深度的教育改革形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之一。当前,我国理解的基础教育“深改”主要追求的是体制机制意义上的“深效”,其标的是要解开基础教育利益链环上的“死结”,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解套,真正实现基础教育体制、机制上的变革。而在美国,他们所理解的“深效”更多是深层的教学理念变革与学习方式变革。在约翰•夏普看来,基础教育“深改”的阻力主要来自中小学教师、政策制定者、研究者思维深处固结的一些隐性共识、正统理念与缄默意识。与之相应,深度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新理念、新体制、新文化的创造与引入,更需要教师去“忘掉”旧理念,需要研究者去反省隐性改革共识,需要政策制定者去放弃心灵深处沉睡的种种顾虑与纠结。应该说,只要把这些改革意念、杂念统统革置换掉,一种全新的学校范式才能在基础教育中着陆、生根,国家才可能迎来真正有深度的基础教育改革。

(四)长效性: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关注学校经历改革洗礼后最终沉积下来的东西

在当前,许多学者潜意识地把基础教育改革理解成为一场“风暴”,一场“龙卷风”,理解成为一种立竿见影的变革行动。其实,这恰恰是对教育改革规律的无视,是对基础教育“深改”真意的误读。有效的教育改革总是渗透性、沉淀性、慢效性的,尽管学校经历了多次改革的洗礼与冲刷,但在学校中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都只是改革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光点。指望所有的教育改革举措都能够在基础教育机体中生长起来,那只是一种痴心妄想。夏普在反思美国历史上的五次失败学校改革,即兰卡斯特方案(LancastrianPlan,1806)、年龄分段方案(Age-gradedPlan,1848)、盖里方案(GaryPlan,1906)、特朗普方案(TrumpPlan,1959)和基础学校联盟方案(即CES,1984)与一次成功学校改革,即一学校发展方案(即SDP,1968)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哪怕是失败的基础教育改革,其中那些真正有效的成分也会在基础教育文化中生存下来——这就是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的“终效(”即最终效果)。正如其所言,“道尔顿计划(theDaltonPlan),推行个性化教育,尽管失败了,但却被广泛吸收,兰卡斯特计划(LancastrianPlan)、特朗普计划(trumpPlan)、盖里计划(GaryPlan)成为美国教育的基础。”真正长效的学校改革一定是渐进式的,是在改革洗礼中被基础教育实践所认可、所吸纳、所存留下来的真正有效改革举措的文化积累与隐性沉淀。

(五)公平性:基础教育“深改”是一项社会平衡工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方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经济、以创造为各行各业的灵魂、以信息化为社会特征的时代,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落实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适应体育改革,特别是新形势下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现普遍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制定本专业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以全国61所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现行实施的教学计划为基点,以调查问卷和专访谈所收集到的信息为论证基础,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努力吸取近几年(1997~2002年)来各体育院系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已经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并积极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普通高校本科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以推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可以说程体系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改革过程既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同样也是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

1 指导思想

本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通高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意识,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特点。发展个性,全面育人,推进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专教学改革计划,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问题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基础上,立足改革和创新,对培养目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讨。关于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大学的体育教师,还是处于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他们的态度都比较明确,认为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以便增强毕业生在社会生存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新方案将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并与此相应的对其培养规格也作了调整,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外语与计算机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3 新方案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

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围绕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体现如下几个重要原则:――综合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构建起可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整体素质结构。――适应性原则。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推动专业深化改革,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基本需要和总体要求,又要考虑生源和学生的其他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性原则。坚持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整体优化,构建搭配合理、机动灵活的课程领域和课程模块,合理配置课程结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操作性原则。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既要加快步代,又要立足实际,兼顾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大学校的自,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3.1 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任何改革都难以有真正的突破。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改变以往按单一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念,强调因材施教,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与特长。在新方案中设置了健身保健教学、养生学、健康教育、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等,促进教学观念与课程内容体系的全面改革。尤其是术科方面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倾向,突出了它们作为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功能。

3.2 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主干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包括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实际上标志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是单一,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体系当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时,选修课的比重就得相应地增加。

3.3 整合主干课程,突出课程弹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较大,新课程方案应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方案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学科课程间的壁垒,进行课程整合;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在整合主干课程时,新方案没有具体规定开设的什么课程,只提供指导性的领域(即一系列的同一专业课程所组合而成的整合课程)和参考的总学时和总学分。主干课程提供了7个领域,各个学校可根据新方案的精神,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地开设组合式的主干课程,充分体现统一性与多样相结合。学科方面的领域有3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可开设的课程如体育社会学、体育史、体育管理学等),学校体育(如学校体育学、学校健康教育、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与教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程)。术科方面有4个:田径与户外运动、球类与游戏(这里的球类仅限篮、排、足球)、学校体操(包括基本体操、器械体操和体育舞蹈与健美操等)、民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以上所举例各个领域的课程,并不是要求每门课都必须开设,而是突出表现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各个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以及各校的实际情况,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多样化、多领域的组合课程,从而拓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提高新世纪体育教育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能力。

3.4 实行三级课程,形成各校特色

新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有助于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赋予学校对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自,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应性。新方案中规定一般必修课开设4~5门,其中1~2门课程可由各校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实际情况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但要保证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充分运用各校独特、宝贵的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

3.5 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化的建设步代,同时又迎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同时又要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要。为应对21世纪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在培养模式上要从过去以培养“体育专才”――体育师资为目标向以培养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的“体育通才”转变。选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是体现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实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6 规范任选课,课程小型化

随着新世纪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也随之增加、更新。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减少课程分量(即每门课的教学时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了解各种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识的广度,而且可以避免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新方案对任选课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小型化的课程,如保健康复方面的有医疗体操,太极拳,保健拳,保健气功;强身健体方面的有健美运动,举重等;娱乐休闲方面的有球类(气排球、沙滩排球、门球、桌球、台球)、滑冰、登山、露营、野外生存、类(围棋、象棋)、定向运动等。

3.7 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

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新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呼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和增设新课程。新方案里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新增设的课程中学科方面有: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s,即为毕业班开设综合4年所学知识的课程),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文献检索,域外学校体育,体育新育指导,休闲体育,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欣赏,运动禁药,体育学术讲座等等;术科方面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增加了软式排球、健美操、舞蹈、隔网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民族传统体育、气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桌球、台球、太极拳、防身术、跆拳道、类、击剑、定向运动、举重、登山、露营、野外生存等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如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文献检索、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社区体育指导、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如域外学校体育、体育学术讲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社会上学会生存的适应能力。

3.8 规范课程名称,体现课程特性

新方案规范了专业课程名称,改变了过去课程名称较为“混乱”的现象,用比较科学、精确的名称来体现课程的特性。如主干课程的命名较为精练,如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一般必修课中的体育科研方法称为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区域运动项目称为地方性运动项目;专项选修课程更突出健身性,把田径称为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篮球称为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排球称为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足球称为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体操称为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术称为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3.9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

深厚的知识,是人才接受过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但富有创造性、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必须经历充分的实践锻炼。因此,新方案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实践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教育实践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种,实践期延长,将过去的8~10周调整为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一些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运动竞赛裁判工作、指导社区健身活动、课余锻炼与辅导等工作,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未来择业的需要,实践中还需要有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等环节。

3.10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

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性人才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而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在整齐划一的学年制管理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全学制,它是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为人才成长提高了宽松的环境。完全学分制以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为前提,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自,如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师、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和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复合性人才,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新方案与1997年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改革力度较大,充分体现了新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方案的必修课中主干课程按领域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突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增强新课程方案的适应性,有利于各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选修课程按模块形式设置,突出课程设置的小型化。只有小型化才有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有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苗大培. 论体育生活方式[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9):6~8.

[2] 宋和平. 21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2,(4):55.

[3] 马连鹏. 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45~47.

[4] 钟振兴,姚蕾.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27~2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第3篇

(一)绩效技术的基本含义

绩效技术又称人类绩效技术(HumanPerformanceTechnology,简称HTP)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程序教学运动和以后的教学系统设计。在其演进过程中,不断地从系统论、学习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经济学等各学科领域中吸取理论营养并借鉴有关方法。绩效技术在实践方面,于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理论方面,理论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绩效技术进行界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对绩效技术进行界定:绩效技术是与绩效相关的解决问题或寻求机会的一系列的方法和过程,它可以适用于个体、小团体或大型组织。他们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系统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操作过程一般包括:明确组织目标,并以此为标准来考察绩效现状,揭示两者之间的差距,并剖析产生差距的原因;设计和开发合适的绩效改进方案;对该方案进行实施并开展评价。也有一些学者强调该领域的目的和结果,认为绩效技术是对各种方案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以达到最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和成就的目的。强调绩效技术是为了改进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取得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成效。

(二)绩效技术的特征

虽然国内外理论学家对绩效技术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通过对其综合归纳,可以发现绩效技术具有如下一些典型特征:

1.强调系统性。绩效技术工作者用系统整体观认识绩效问题,综合考虑与外界的联系与制约和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剖析对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2.强调目的性。绩效技术工作的起点是找出组织目标与绩效现状的差距,根据消除差距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干预措施,最后以组织目标的到达度作为衡量依据。尤其在选择和设计干预措施时,对它们的目的进行仔细论证,以防止“为改革而改革”。

3.强调效益性。绩效技术工作者始终努力追寻一种最佳成本与效益之比的方法来解决绩效问题。绩效技术特别重视干预方案的投入-产出比,它反对牺牲一方换取另一方,其目标是同时实现成本-效益比和绩效的最优化。

4.强调合作性。绩效技术是以开放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强调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绩效技术工作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反对教条主义,主张不断积极探索,寻找最好的答案。由于他们不可能是各方面的专家,所以特别重视与其他领域专家的合作。

5.注重绩效改进结果。绩效技术很注重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因为每一次评估结果对整个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将结果反馈回组织观察和分析过程中,从而开始新的循环过程,直至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绩效技术对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作用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以前相对封闭、孤立、凝固、僵化的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凸显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阻碍新课程往纵深发展。绩效技术是一种用系统论思想来分析、解决人类绩效问题的方法。笔者试从绩效技术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结合不同的实际推进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课程改革凸显出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段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农村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现状决定了它在课程改革中必然处于弱势的地位。从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来看,无论是各门课程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还是教学建设、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过度关注都市儿童的身心发展,忽略了农村儿童的倾向,体现出都市话语霸权。

2.我国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映射到课程改革上,即东中西部地区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了不同的推广难度和实施进度。例如,经济发达地区资金、硬件资源丰富,教师素质比较高,教育基础比较好,更容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设备的限制,教师自身素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改革的进度缓慢,改革力度不大。

3.长期以来,中等教育深受应试教育学校文化的桎梏,传统的考试制度,家长、教师、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升学率的追求,使得课改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评价变化的程度小。所以,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中等教育阶段存在着一定难度。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在提出改进绩效的干预措施之前,要进行缜密的前端分析。前端分析能使绩效技术工作者针对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决定采用哪些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做对的事情”,“对症下药”。我国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格局,课程改革也应该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即要求我们关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段之间的差异,剖析产生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以求均衡发展。

(二)解决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缺少课程资源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程资源并不仅仅指与课程改革相关的教材资源,而包括物的资源、人的资源、信息资源。物的资源是指教育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教育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化的资源。人的资源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人员和学习者。信息资源是指与迅猛发展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相关信息化资源。处在课程改革最前线的教师们普遍反应,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单元的知识由于受当地学校条件的限制,不能完成教学内容,另外教具也受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源相对少。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等必备的物质条件尚不能满足,缺少课程资源,使探究学习不能进行。可见,课程资源的缺乏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绩效技术强调解决问题效益性,即以最小的成本来达到最大的效益,它的目标是同时实现成本-效益比和绩效的最优化。在课程资源严重短缺的阶段,绩效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视野,即考虑课程资源的效益性问题,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瓶颈问题,实现最大的使用效益。反之,过度使用课程资源(如迫使学习者投入过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或课程资源配置不当(如一方面花巨额资金购买电脑,另一方面忽视对教学软件的建设和操作人员的培训),都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课程资源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最基础的保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开发和建设。国家和地方应当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一定的实用的课程资源,而学校和教师也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际需要开发实用的课程资源,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加速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分享。

(三)依托传统教育文化把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

教育界中普遍存在一种简单地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分离的现象,忽视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割裂了课程改革的“深层土壤”,那么课程改革就只能是无本之源。⑴用搞革命的方式,对现行的课程过多地否定,导致课程实施困难重重,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的步子过大、速度过快,显现“欲速则不达”的险境。⑵在中国教育多元化的态势下,众多流派中的欧美教育思想最为“抢手”。但是在名目繁多的的译述和著作中,却缺少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话语,好像患了“民族文化失语症”。读者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准确把握,由于课程研究缺乏民族化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师所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绩效技术特别强调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但是在选择和设计干预措施时,会对目的仔细论证,防止“为改革而改革”,重视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优的成本-效益比。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决裂意义上的革命,它还得依托自身的传统实现其改革。传统课程模式往往是主流的课程模式,而主流的立场总是最容易坚持的立场,也是与权威、地位、利益结合最紧密的立场,所以是最难改的立场。这也就是课程改革不易推向纵深的主要认识原因。任何改革,如果不考虑既有的学校文化,不对现有的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重建,都不会获得长远的效果。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重建的过程,是一个要求教师形成新的价值、信仰和形式的过程。尽管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这是成功改革的唯一途径。

(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12-81-0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basi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have been reform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idea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bility.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teaching.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ans; reform

0 引言

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它已经贯穿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数少、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要求掌握的技能眼高手低、对要求掌握的知识背多思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切实的物质基础[1]。我们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精选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的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课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践各占20学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2]。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最优化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把教学方法当作一个多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科学地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二,在教学功能上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替代“教给学生知识”,不仅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让学生获得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第三,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课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改变课堂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课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外以教材与参考材料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同时,组织教师进行调研与研讨,探索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与课外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

2.1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常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3]。我们采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提出任务,明确目标,逐渐展开,通过对案例的具体操作学会各个知识点。每一个案例都是精心设计,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每个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理解。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分四个步骤。步骤一展示案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屏幕上,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步骤二案例讨论,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质疑,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此时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促进者。步骤三小组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步骤四是总结,分两个方面总结:一是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二是教师对整个课堂讨论进行评价分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整个案例的解决方案进行操作演示,以使学生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3 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4]。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电子教案、习题库、图片库、视频库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例如很多学校正在使用的世界大学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后的自学与复习,不断积累知识。

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用观察和引导学生的讨论,是学生的引导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互助学习,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4 自学辅导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少,我校只有40学时,这使课堂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为了扩充、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了自学辅导法,针对每章内容布置多个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完成任务,并交给教师进行批改,不定期举行几个学术交流会,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5 竞赛式教学法

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好办法[5]。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烈,我们采用的竞赛式教学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比赛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及评分标准等,并将比赛规则课前通告各小组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讨论,上课时直接进入比赛环节;第二种是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第三种形式是学校每学期都举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分个人比赛与团体比赛,如自主制作个人简历、制作课程表,制作成绩统计表、制作企业宣传册等等。比赛的成绩需通过专家和网上投票相结合而定,比赛的结果在海报和学生设计的网站上公布。

实践证明,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学是一种深化和检验。同时,比赛加强了学生和企业的沟通,能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竞赛机制引入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3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6]。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未完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育教学探索性、创造性的发展。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我们主要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传统黑板教学为辅相,对于重要的内容用黑板书写的形式加以突出。备课、上课与课程辅导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备课时,以教材为蓝本,以案例为主线,以网络资源为补充。课后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在网络上批改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我们近5年的课程考核结果中,85%的学生熟练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8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在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通过率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了76.49%。

根据我院督导室提供的5年测评数据,在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三评活动中,2015年的40个班近2400余名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分数均在95分以上,学生满意率在95%以上。

现在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学生必备的技能,通过对实习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对2012届、2013届、2014届、2015届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单位满意率为95%、96%、96%、98%。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十分必要,因此,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为期5年的摸索,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灵活地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改革的高度与深度还需加强,例如将教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制作手机APP在线学习系统,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谭浩强.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

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7:4-8

[2] 胡瑞鹏.会计学专业ACCA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

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

[3] 龚静,曾建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微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3:88-90

[4] 叶惠文,杜炫杰,李丽萍.华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程改革效果调查分析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9.3:154-158

[5] 李小杰.引入KSAOs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的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014.6:64-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第5篇

一、我们学区在课程改革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为顺利实施课改实验工作,学区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学习宣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工夫。我们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把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做好准备。其次,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全社会宣传《决定》和《纲要》的主要精神以及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三,召开了全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全乡课改工作进行了积极动员和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陇川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陇川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和《陇川乡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专题研究部署全乡实施课程改革工作,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分工,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扫清了障碍。还把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实施步骤和范围、师资培训、师资保障等方面予以明确,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具体由学区领导,共同参与,分工协作,进行乡课程改革工作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带头作用,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同时充分调动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的积极性,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形成课改实验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积极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服务。承担课改任务的学校,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也普遍较为重视,如蔡家铺小学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聚合学校最具创新能力和前瞻意识的老中青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借助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以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蔡家铺小学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听课小组,检查课改的实施情况。

2、实行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不断夯实课改工作的基础。2005年暑假,全乡100多人参加课改的集中培训,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在完成集中培训任务的同时,许多学校还有侧重地进行了校本培训,如蔡家铺小学等学校组织学校任课教师听讲座,看光盘,分学科组进行了教材分析和交流。

4、积极调研,巩固成果,及时解决问题。为了解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巩固我乡课改的成果,学区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实施新课程的学校进行了专题课改督导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各实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课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纳入本学期工作计划中,在课改工作中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案。

5、及时总结交流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推动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交流课改经验,寻求解决影响和制约我乡课程改革发展的有效办法,进一步推动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学区向全乡所有教育工作者征集了课改论文,全乡教师踊跃投稿,其中16篇被评奖发表。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准备、启动到推进,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课改的思想认识不够,观念转变太慢,不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定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是对解决在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的问题创新不够;四是循序渐进和创新突破的问题;五是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六是参与式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七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中在集体备课、(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八是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九是课改培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