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室内设计;交互技术;3D影院

展示设计是在既定的空间范围内看着的创造性的艺术设计活动,强调空间的设计感与观众的参与感。因此,展示设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必然可以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进而提升展示空间的层次与效果,更好地吸引受众,留给受众难忘的影响。对于主体是“商品”的展示设计而言,引入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提升设计空间的交互感,而且带动了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1 展示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

从展示设计的本质诉求来看,其力图创设一种既定空间范围内的情境或环境,为“商品”、“产品”的展示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引领观众自觉的参与其中。所以,展品与观众是展示设计的两个核心要素。展示空间的搭配、素材的选择与技术的运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突出展品的吸引力,从而诱发观众的热情与参与感。因此,适度科技手段的引入与应用是展示设计新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现实价值十分重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正好为展示设计所用,正好能够凸显出展示设计的展品与创意空间等内容。由于展示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样式,在属性划分上很难准确定位。一般来说,大型的展示设计可以归结到建筑设计的范畴,而小型的展示设计则归属室内设计的范畴。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技术主流,自然能够为展示设计提供全新的思路与实践方案,这也是广大设计师的共识。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元素融为一个整体,创造出复杂、多变与丰富的意境,这恰恰是展示空间设计所需要的。比如,基于多媒体技术的3D影院,就能够在展示空间内创造多元化的“剧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博物馆、小型影院、规划馆等展示空间内,3D影院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

其次,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载体为展示设计搭建了通畅的“通道”,使展示空间与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具“魅力”。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定量、定性的区间内展示与传递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搭载主体丰富多彩,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地面与桌面的互动技术,已经在展示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业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地面互动技术是指在展示空间内设立专门的“互动区域”,当观众与参观者走到互动区的时候,地面虚拟的场景就会与人产生互动、交流,从而实现空间与人体的对接。桌面互动技术与地面互动技术的内涵基本一致,只不过信息载体换成了桌面。这就说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展示空间与人连接起来,形成“人机交互”的效果,最终将信息传递给观众,突出展品的特性、优势与空间的动感。

所以,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具体空间的实物、实体变成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虚拟场景或情境”,这本身就是科技的“魔力”。展示设计为突出展品、展示空间的特性,必须要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凸显设计的功能与展品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新时期的展示设计已经大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产生了诸如交互技术、虚拟技术、3D/4D技术等分支,为展示设计的进步注入了强大的能量。

2 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现况

前面已经提到,多媒体技术衍生而来的新技术已经在展示设计中广为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简要总结为如下内容。

其一,虚拟场景或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技术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出虚拟的、多样的场景或情境,为受众提供视觉、感觉、听觉等全方位的享受。具体到展示设计,在固定空间范围内虚拟出的场景或情境,可以拓宽观众的眼界、激发观众的兴趣。

例如,幻影成像技术就是虚拟技术的代表。具体的,这项技术利用光学错觉原理,将电影中用马斯克摄像技术所拍摄的影像与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合成。按剧本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配有声、光、电等特殊效果,成像立体,仿真性强,结合半景式的场景设计,往往可以营造出时空穿越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此外,球幕投影技术也是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应用的典范,也可以创造出画质清晰、色彩艳丽的虚拟空间,吸引观众的兴趣。

其二,交互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多媒体的交互或互动技术是展示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也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新技术。时下流行的互动魔镜、电子翻书等,都是这种技术的代表。此外,前面我们提到的地面、桌面的互动场景设计,也是基于交互技术实现的。

其三,立体动感影院技术的应用。包括3D影院、4D动感影院等,都是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立体动感影院最好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参与感与兴趣,进而传递展品的信息,实现空间场景的多元化互动。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展示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更加彰显空间感、创新精神。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提升展示空间的“效能”,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传递展示信息,引领观众参与其中,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傅兴.数字与物质重构下的信息空间设计――应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对展示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3).

[2] 王晓鸣,张育芳,李晖.浅析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

[3] 魏长增,傅兴.多媒体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0(18).

[4] 王彤晖.展示设计的绿色革命――解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应用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象征,各种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空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凸显了现代展示设计的深刻内涵。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现代展示设计不再沿袭以往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表达着与众不同的一面,数字媒体艺术的渗入,改变了展示设计效果,传递了展示设计的设计艺术行为。数字媒体的独特艺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给人类带去各种生活享受,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一、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1、现代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实现和传播与现代媒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下,媒体出现了新的形式,各种文字、视频、音频以及数字化信息频频出现,取而代之了以往传统落后的媒体。也就是说现代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展,体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态势。现代媒体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系列的电脑技术、智能手机、游戏机以及音频传播等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传播平台,不仅提供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平台,而且经由观众交流互动,发扬了人性化的艺术理念。综合起来可以总结出现代媒体的特征,即大众化、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艺术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各种需求,且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现代媒体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科学技术正是科学技术的产生,才出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也就是说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在科学技术条件下,数字媒体艺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超前卫的媒体艺术不断满足着人类的各种需求。数字媒体艺术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科学技术呈现同步的趋势。数字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体现着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发展态势。3、艺术属性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艺术的一个种类,它不仅具有大众化艺术所具备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自身的独特艺术理念。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满足着人们的不同需求。数字媒体艺术有两大方面,一是基于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新科技、新材料以及新思想等方面的技术化艺术,主要表达了其与传统艺术的不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交互性,表达了虚拟世界的各种艺术行为。二是数字媒体艺术是商业和艺术的紧密结合体,表达了和传统艺术的相互关联性,具有一定的大众化设计行为,体现了媒体的艺术性。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介入在网络时代条件下,人类通过新的媒体形式进行各种语言交流和沟通,新的媒体艺术表达出各种文字、图像以及三维环境空间等,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媒体设计形态。科技愈是进步,就愈能够体现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将其运用到展示设计中,不仅成为展示设计新的辅助工具,而且展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绚烂多姿。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较之其它国家起步较晚,但是自数字媒体艺术引入之后,展示设计便展示了无穷的艺术设计魅力,这种设计不断与国际接轨。传统的展示设计以文字展示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激光技术、交互影院、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展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展示设计中放光放彩。2、数字媒体艺术注入了新的展示设计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注入,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也是展示设计的发展空间展示。在科技的发展下,数字媒体艺术不断表达出各种互动性、虚拟性、综合性、娱乐性以及商业性等特征,由此推动了展示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互动性方面,展示设计有了众多观众的参与,极大地拉近了生活与艺术、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数字媒体艺术家在展示设计中融入了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也展现了展示设计的互动。在虚拟性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呈现出各种展示物的虚拟特性,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数字影像、遥控器、光线、声音以及各种互动装置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代。在综合性方面,则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以及人的感官多重性进行表达。各种艺术的综合性特征使得展示设计作品更富表现力和象征力。在娱乐性和商业性方面,则融入大众化行为,表达出创作的参与自由性,大众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开始不断充实着人们的生活。3、数字媒体艺术带给展示设计的新变化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展示设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符合社会和时展需求的。各种投影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打造了新的媒体艺术空间,表达了展示设计新的展示语言,体现出展示设计的设计魅力。数字媒体艺术由物质转为非物质、由静态转为动态、场景由真实至虚拟加上交互式的变化性,是艺术进步的表达,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时展,彰显出展示设计的与众不同,从而能够更好地宣传自身产品,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数字媒体艺术在时代条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代替了传统落后的媒体,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数字媒体的惊人变化。将数字媒体艺术运用于展示设计中是设计艺术行为进步的标志,数字媒体艺术不仅能够打造展示设计特有的设计艺术氛围,还能够更好地宣传和传播展示设计产品。

参考文献

[1]高颖.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钱晨.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3]王德群.数字媒体艺术中“国画元素”运用初探[D].北京印刷学院2009

[4]张琳.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整体形象包装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5]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范文第3篇

(1)多媒体音频技术。多媒体音频技术是最基本的多媒体技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该技术能传递出与展品内容相关的优雅、舒缓的音乐,使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拉近了展品与参观者的距离,也加深了参观者对展览内容的理解。针对一些重点展品,利用该技术能制作一些自助式音频讲解内容,可以选择从不同深度、不同语言方面进行讲解,这样观众就可以从不同方面自由选择所要了解的展览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对讲解的要求。(2)触摸屏导览技术。触摸屏技术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多媒体人机交互手段,其可以有效、灵活地传递展示内容。利用该技术观众可以更为直观简便地学习和浏览展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了解展品的历史或文化内涵,通过不同的层面获取展品的信息,从而摆脱单一的固定的展示以及展馆工作人员苍白无力的介绍。同时触摸屏快捷灵敏的反应,保证了它能迅速地响应观众做出的选择,使观众有很好的体验效果。(3)多媒体场景互动技术。运用多媒体场景合成技术,可以真实的再现所要表达的环境、细节、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等无法用文字和图片表达的内容。观众可以在这些合成的场景中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强参观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参观者对展品的深层次理解。如观众参观安徽文房四宝展品时,观众可以在现场尝试造纸制墨等工艺实践活动,从中体验制作文房四宝的雅趣。(4)手持互动装置(PDA)。PDA技术是功能类似于蓝牙的无线传输技术。随着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PDA也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很适合博物馆讲解员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手持互动装置(PDA)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其可方便调集相关媒体,使之出现在合适的互动装置上,不同的观众可以根据个人的PDA设备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接收。这种互动方式,使观众有选择性的选择需要自己想要的展览信息展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积极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也体现了博物馆对公众教育的可沟通性。(5)网站虚拟技术。网站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学习机会的良好平台。利用网站可以将展品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展示,并更快捷地展示出内容的变化,使公众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同时网站上的三维虚拟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清楚地展示了实体博物馆的内容,使公众不必亲临博物馆就能很全面地了解展览的信息,并通过放大、缩小、旋转数字化的文物影像对展品进行更好的了解掌握。有很多现代博物馆利用互联网建立了数字博物馆,这些数字博物馆通过精美的界面、丰富的内容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将馆藏文物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公众。

2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凭借其集成、直观、便捷、低成本、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等特点,在博物馆展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参观者带来具有强大冲击力的视听体验,从整体上提高了展览的时代感,起到了吸引观众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多媒体技术展示平台不稳定、维护更新不便、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深、媒体展示手段与展览内容不符、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等问题。所以,为了使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应用到博物馆展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1)一切以展览为主导。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要向观众展示的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所谓的高科技技术,不能脱离展览内容而以技术玩花架子。这就要求展览设计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前,根据展览项目构思一套全面、合理的展览设计理念,以此理念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的多媒体技术,做到全面、生动、形象地传播展览主题和内容。(2)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是历史文化传播和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场所。传播知识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就是让公众参与体验,实现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应满足观众的参观和体验诉求。既要通俗易通、生动以适应公众的参观习惯和审美情趣,又要操作简单、灵活,使观众很容易使用。(3)配套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搭建安全、稳定的多媒体技术展示平台需要大量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等硬件做支撑,由于终端种类繁多,对网络流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构建安全、高效的硬件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选择多媒体技术首先要考虑到其要能适应未来的展示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扩展、更新和替换的能力,且要求后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要相对方便和快捷。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软硬件设备,后期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及更换。因此,要根据博物馆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相应的展览环境配置性价比高的多媒体硬件平台。(4)加强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博物馆引进的多媒体技术,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但许多博物馆并未考虑馆内实际,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因为馆内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而使引进的技术不能有效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因此,现代博物馆需要配备专业的多媒体技术人才以维护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使多媒体设备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应用。另外,我们还要多引进和培养多媒体技术人才,使博物馆有更多了解文物、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自身的展览技术实力,提高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方面的竞争力。

3结语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范文第4篇

信息化时展越来越快,新媒体环境下影响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以及信息化技术处理,新媒体的发展同样给展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多元价值,不仅丰富了设计文化的内涵,还改变了设计观念,在视觉表达方式上给予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关键词

展示空间;传播;新媒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周遭一切都是新的体验,媒体也从传统媒体走向多元化的新方向发展,这种改变也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表达的需求,在表达展示空间设计形式上提供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式。新媒体在展示空间设计多元价值上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新媒体和展示空间的关系

新媒体也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传统媒介都是静态形式,像印刷、图片、模拟空间模型等等,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展示空间设计则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侧重于表现性和互动性,通过媒体传播与声光电等元素的结合呈现出来更有空间感的效果,更好实现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突出视觉和非视觉感知的表达形式。

2新媒体环境下展示空间设计的多元价值的体现

2.1展示形态的转变在网络信息时代,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在展示空间设计也有新的表达方式。传统媒体由于有限的空间技术水平限制了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效果品质一般,而且给客户呈现时通常的反馈都是单调、乏味。在新媒体展示过程中呈现的都是逼真的事物动态变化过程,使得设计的内涵更好的被表达出来,通过图像、色彩、文字和非物质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展示形态。

2.2提供互动体验这种互动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展示空间设计时把参观者带入到虚拟世界中变成一个主动参与和体验的传播学习模式,让观众与展示产生互动,比如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运用到新媒体技术的展示设计,互动体验随处可见,可能突然从屏幕里走出个人和你打招呼,向你讲述设计产品的理念;当人们在电子书上翻阅时会随着指尖的触动做出翻阅的动作;还有当时德国馆著名的动力之源,他会根据人声音产生的分贝,哪边声音大圆球就转向哪边,这些都是体现了新媒体的优越性和特点,同时也得到了观众和设计者的热烈反响。互动体验已经成为展示技术的一大特点,也更加突出人性化原则。在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下,从平面展示逐渐向立体展示的变化,把互动作为展示模式也是必然的趋势。

2.3增强展示空间设计的传播性正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把高科技带入到展示空间设计中,丰富了设计理念和传播途径。以世博会举例,因为展示设计中增加了各种新媒体系统的结合,像屏幕配合智能,根据声音机器的智能转动,还有各种气候、季节逼真的变化流动,让参观者不仅和它进行了互动,更加的让人们感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让观众在体验中获得了产品的功能和价值体现,这也是间接的在展示中对参观者进行了宣传与展示。

3新媒体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1观念和技术的介入新媒体是开放的网络渠道,它并不限制设计者在设计上的创意和技术,新媒体在设计中的应用就是为了设计多元化,更加的凸显出个性和新的艺术风格。创新才是最大的进步,包括传统媒体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但是那个时候没这么智能化,比如现在的电子书会随着人的指尖而自动翻阅、物体能根据声音传达进行控制,更重要的是在展现技术的同时,把设计理念和功能也很好的传递给参观者。

3.2新媒体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体验传播的多维互动就拿上海世博会的影像技术运用来说,在展示设计中根据全息投影艺术和4D数字技术完美地营造出“真实的风雨雷电”般体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展示空间,使得参展者在感官体验上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参展者可以通过与产品的直接互动和参展环境的多维体验自主了解产品的功能和价值,也使参展者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了解转变成主动体验产品这一过程。

4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便利,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新媒体艺术几乎无所不在,让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展示空间设计而言,新媒体艺术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对空间设计的展示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既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体验,也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应用。一方面丰富了设计的内涵,从二维走向立体,未来甚至可能达到五维的艺术效果,另外一面也是丰富了参观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卫洪.浅析新媒介与艺术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王瑞廷.(域外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主持人语[J].美术观察,2001.

[3]崔泳.关于五维空问虚拟实践性的理性思考[J].情报科学,2013.

[4]董天策.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1).

[5]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传媒,2008(10).

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教育 数字化技术 应用及状况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066-03

1 引言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重要标志。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展示依赖文字、图片、沙盘、模型等,手段单一、缺乏交互体验,很难阐述陈列展品的内涵和达到大众化普及教育效果。从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概念中提出博物馆“教育”功能,到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职能定位中,把“教育和传播”的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1]。博物馆作为传播自然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实现传播教育方式和效果的转变,是近年来业内专业人员探索的主题。传播学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博物馆的教育与传播增加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动态媒体语言能完成更有效的交流,它为人们参观和游览博物馆提供便利,更添愉悦和新奇。

2 数字化技术拓展场馆空间

目前,我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段,大小博物馆达到3000多座。博物馆的藏品日渐丰富,挖掘及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体博物馆的建筑不可避免成为陈列展示“空间”与“时间”的瓶颈,使博物馆教育的“信息”传播实现上存在时空局限。实体博物馆可利用各种数字化设备构筑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让系统与人互动,让观众感受和接触数字化展品。

数字化技术可以使不同的空间链接。上海科技馆曾开展世界两极动植物和生态特别展览,展示南极和世界上海拔最高处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生态特征等。展览中安排了无线通讯互联网技术、数字终端技术和定位识别与南极站远程视频,实况播放南极站专家与现场观众进行的问答。一个连续的情景中嵌入另一种展示空间环境,这一创意赋予展示新的内容,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展示空间延伸的重要特征。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虚拟的空间。浙江自然博物馆在建筑空间外再造“展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虚拟展览平台,采用720度高清晰全景展示技术,把展厅基本陈列轻松“搬”到观众面前。轻松点击鼠标,就能上下、左右、拉近、退远观看展厅陈列,给人以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觉,体会与实体展览基本一致的观赏效果。

可移动性、体验交互性、内容可随时扩展修正和开放空间时间相对无限的特性,使得数字化技术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3 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博物馆的数字技术主要是以视、听、触传播为主要对象的装置,具有展示时空的概念,是展览的一种表达和传播方式。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逐渐在技术和理念上得到成熟。

博物馆展示数字化应用主要是实体博物馆展项结合数字化技术辅助展览。与现代的数字技术相结合,辅助展示、诠释内容、补充信息,增强实体博物馆展示教育作用。通过自然类复原场景展示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对现实中的场景展项知识点进行数字化获取,在另一空间维度进行数字化重构。通过对馆藏标本与数字化场景的拟合,展示陈列内容主体活动的环境,表达特定的情节与场面及戏剧化演义。如浙江自然博物馆“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展厅中热带雨林生态景观、南极生态景观等,结合视频影像、多媒体解说,机电一体的数字模拟器等,鸟眼摄像机让观众选定观察相关动物视频信息。这一系列数字技术辅助展示,让观众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展览传递出的大量信息,再现了动物、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在人文类博物馆中,也能够通过对历史文化、场景展示数字化重构复原,反映风情、民俗、精神、思想等抽象的概念,并从具体的实物展品中剥离出文化价值,结合参观体验将之传达给参观者。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陈列方式更为形象,也使参观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其具体技术表现有:

(1)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创于美国,1984年苹果公司率先提出了窗口和图标的体现设计方式,自1985年第一台真正的多媒体系统——Amiga诞生,它的技术运用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时代。应用于博物馆的多媒体主要以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借助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是博物馆资讯接收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媒质,是多种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载体,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占有可大、可小,适宜表现具有较强逻辑性和信息量大的展项。多媒体互动装置包括以视距、听觉为主要感官体验的各种新媒体,主要通过让观众观看、聆听的方式,传递信息。如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变温动物演示,传统展示无法达到传播目的,展项采用了多点触摸多媒体技术,体验者触摸移动屏幕上的滑动按钮,三维场景里的鳄鱼开始移动,整个三维场景的亮度降低,信息显示界面实时显出温度、时间、鳄鱼体温等数值的变化,鳄鱼在运动的过程中有相应的三维动画发生。同时的界面信息包括世界各地鳄鱼种类介绍、鳄鱼栖息地生态视频。融入娱乐性、趣味性,触发观众对展示内容产生兴趣,并通过操作和参与来理解事物,但是原理演示和动手较强的数字技术应用大都在科技馆里。

新媒体互动装置技术加入了互联网和新的艺术形态,结合多媒体等技术,其核心是以数字和网络形式为载体,融合网络视频形象,既是人与展品之间的互动,也加入了人与外界之间的互动参与,通过新媒体技术互动展示可以营造一种教育、欣赏的环境氛围,这些设施不仅可以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展示的手段。交互思维下的博物馆陈展强调观众是展览的核心,提供更多的参观乐趣与学习经验,让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相互交集,一个好的互动展示可以令观众记忆深刻,从而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2)数字播放和虚拟现实技术。博物馆数字影院和播放系统,在近几年展示项目里广泛运用。通过普通、3D或4D、环幕、IMAX等科技手段的组合运用,再现具有震撼力的历史真实与生命的跃动。博物馆数字影院展项一般是展览主题的一个扩充,作为展览组合的子项目与展览述说的故事整体有机结合,当然也有与博物馆相关的科普教育、科学考察、研究等相当独立的影视。在国内专业自然类博物馆中,北京自然博物馆首先建成4D数字影院。浙江自然博物馆展示应用中有普通的数字播放,如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漫游”体验剧场等,采用单一的视频媒体。也有“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序厅“春、夏、秋、冬”生态景观视频,采用3屏融合拼接技术,视频内容展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生命世界的绚丽图景,用数字化技术,使展览信息前置,渲染展示环境,起到引导的作用,使观众在美和乐的享受中获得知识。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仿真和传感技术软件进行仿真建模、动作设计和动画制作、数字影像编辑合成。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参观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的模拟,并强调周围环境的呼应,让参与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具有很强的沉静感和互动感,可以随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虚拟现实注重用科技手段还原以展示物件信息、科学研究成果为支撑的虚拟场景,这种虚拟场景的新奇点在于,它主要靠科技来吸引人的注意,使观众进入剧情,调动观众参与的欲望,并能操作虚拟物品。2013年浙江自然博物馆科普电影《三叠纪海怪》是一部以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4D影片。影片以我国云贵高原大量的三叠纪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近20种生物进行3D建模复原,并采用当前国际上的先进影视制作软件和系统,设计和制作角色的肌肉系统、动作和行为。通过3D动画复原了该动物群重要的化石生物及其生活场景,重现了这个全球特有的史前滨海生命世界。

虚拟——幻影成像技术。幻影成像是从虚拟现实技术分离出来的,又称多媒体幻影景箱,把电影艺术和造型艺术有机结合,特征是缩小所有影像的比例,按照剧情内容摄制动态影像,制作影像视频短片,最后再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将虚拟影像与模型场景融为一体,再现亦幻亦真的视听效果。将展品影像形象生动地展示在立体的景箱中,以特定的时空形态演示故事情节与情境场面,其虚实结合、动静有致的视听效果可将观众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情景之中。

此外还有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互动,台中自然博物馆的“龙年特别展览”穿龙袍展项。观众站在摄像头前,举手投足同步反映在面前相应的龙袍背景中,让观众亲身感受身着龙袍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打破了博物馆的时间、空间界限,这种新颖的方式,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与历史文化的距离。

(3)移动终端技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集成应用软件开发,显示了强大的媒体属性,多媒体、多终端传播技术,使博物馆展示又有了延伸的平台。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整合了交互式的文字、音频、视频、动画,与运营商的合作,博物馆展示有更大的覆盖面。如应用于手机的二维码技术,综合性的信息终端技术功能。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让观众可以从个性化的角度,通过移动终端与展品互动,获得深度信息和独特体验,同时又不影响到其他观众与展品进行交互。移动终端上的多媒体内容同实体展品以及展览空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终端摄像头将展品的细节内容实时合成在展品相对应的部位,观众可以通过调整摄像头的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局部,观看真实与虚拟合成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实现“一个展览多条线索”,观众可以按照自己所喜好的不同主题线索,在移动终端的导览下,突破路线参观、时空的限制,实现展览的个性化需求。

另外数字引导屏技术在博物馆应用相当广泛,电子导览技术凭借着可实现平移、放大缩小、旋转、翻阅、伸缩、绘图等多种操作,通过触摸电子导览技术,只要点击场馆区域可一目了然馆内层间、内部设施的详细信息,为参观者提供多种主题的参观路线,参观者可在系统中自由选择参观路线,大大提高参观效率,参观者也可以通过手指体会到交互的乐趣[2]。

4 数字化技术手段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意义与特点

博物馆的每一个举措都应以服务公众及教育为目标,公开陈列和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数字化技术手段是展示的传播科技方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使展览致力于完成传播概念、感觉、事实或是愉悦的目的,达成传播的目标[3]。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应用中的交互体验,是对一个物,一个空间的解释,有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并情景化而富有意义的以人为对象的活动,让观众开始对信息的感知。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融合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博物馆展示的数字化交互展项,让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像和生动的语言演绎,能深入浅出地传播知识和信息,人们在过程中获得整体、主观的感受,在交互体验中得到传递与反馈。由交互设计转化为体验活动,这恰恰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体现。

博物馆是作为大众接受公共教育的场所,是社会“教育基地”。累积学习说代表人物加涅把行为学习和认知学习相结合,认为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教育方式的改变和创新,让被动教育、学习转为主动、自主学习,在参观展览中扩充新知识和新的视野,通过感官和智能的交互、交流,有效地拓展展示内涵,是博物馆理想的体验教育方式。

数字化技术手段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特点:

(1)综合、科学实用性。数字时代的陈列展示具有技术的综合,手段的综合,使观众体验超越“时空”的多维空间,又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活动[4]。同时,展示场所又是最新信息与高科技的实践地。数字化陈列展示教育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材料采用科技产品,还体现在各个展示活动过程中的先进设计理念,具有合理性、逻辑性的管理手段和实施方法。在充分展示藏品的同时,对藏品的保护也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在现代展示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展示形式利用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在平面与空间规划、展品陈列、光色影设计、音响控制等方面,参照人机工学、视觉传达、心理学等原理,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展示气氛和强烈视觉冲击展示环境。

(2)趣味性和自主性。数字化技术通过声、光、电、多媒体等,营造出宜人的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等多方面感官,展览让观众产生一种好奇心,强化观众的心理体验,吸引观众的注意,使观众能够有兴趣投入到展览中。数字技术促进了博物馆展示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数字化应用促进了观众与展品、环境之间的互动。观众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参观内容和参观的路径、导览的形式、互动的方式等。而且,展览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接收、甚至信息的反馈都可以在观众的自主参观中进行,观众和博物馆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3)传播性和可扩展性。数字技术的网络、交互虚拟特征,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传播中,多维度的传递、反馈、碰撞和激发加深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反馈可以检验自己的传播效果,调整传播的行为,提高传播的质量,更有影响力地实现有效互动。由于数字技术的系统集成的特点,能够大量存储展示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数字展品或增加展示主题,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在展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加多样、尖端,加上艺术传播表现,内容的创作和编导,达到艺术传达的可预见性,提高整体的交互体验设计质量。它促使博物馆展示陈列由过去的静止、被动的展示方式逐渐向动态和互动的展示方式转变,实现博物馆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2010.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博物馆法规文件选编,134.

[2]师丹青.手机的新应用——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数字化升级.装饰,2013年,(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