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篇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xxx范围内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和xxx省广播电视局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x内的集体和个人。

    第三条 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包括: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内科技创新成果及与广播电视事业有关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及转化等。

    第四条 申报总台科技创新奖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 应用与广播电视事业有关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等)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省内首创的;

    2、本行业先进的;

    3、经实践证明具有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 在推广、转化已有的科技成果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并同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工程建设、设备研制和技术改进中,采用新技术,并同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四)在广播电视技术运行、维护、管理中,编制科学的、先进的规范、规程、标准,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第五条 申报科技创新奖的项目,必须应用于实践一年以上,证明其功能和性能可靠,并持有使用单位、部门出具的证明。

第六条 拟申报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的项目,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

第七条 对成果有明显争议的项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总台科技创新奖。

第二章  奖励标准及办法

第八条 总台科技创新奖按其所奖励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一等奖项目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或接近同类项目的省内先进水平,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很大,并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项目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或接近同类项目的省内领先水平,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显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项目在技术上有创新,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或接近同类项目的台内先进水平,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九条 获得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的项目,由xxx授予奖状、证书和奖金。奖金如下:

一等奖:8000元

二等奖:6000元

三等奖:4000元

第十条 获得一等奖的项目由总台择优推荐申报省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其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业绩考核、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章  申报和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 申报科技创新奖,由总台内各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择优申报;总台下达或委托的项目可直接申报。申报单位每年于7月1日至7月31日向总台技术管理部申报本年度科技创新奖项目,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凡申报总台科技创新奖的项目,须打印填写《xxx技术创新奖申报书》(见附件),报齐应有附件,同时以电子文档格式储存于软盘中。技术管理部审查合格后予以受理。

第十四条 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联合申报。

第十五条 总台科技创新奖由技术管理部归口管理。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台长、技术管理部主任和各专业评审小组组成,评审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台长担任,技术管理部主任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

第十六条 评审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将所有项目分类为广播中心、电视中心、无线发射与传输、网络传输四个专业。

(二)在总台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中按专业抽取5—7人组成评审小组,组长由评审委员会主任指定。

(三)评审小组组长向评审小组成员介绍情况,若需要项目完成人代表应到会答辩。

(四)评审小组应根据项目的水平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写出评审意见及建议等次,报评审委员会评定。

(五)技术管理部对评审结果复核后行文上报主管台长批准。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经评审委员会评定和主管台长批准的拟授奖项目即在总台内予以公告,项目异议受理期为自公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若无异议,即行授奖。

第十七条 获奖项目,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经查明属实,即撤消其奖励,追回其奖金,并建议有关单位、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绿色科技创新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绿色科技创新突破了传统科技创新的内涵,是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考虑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会使绿色科技创新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进步、环境发展的主导力量。

1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短缺。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实际拥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占有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3.75亩的一半。据推算,即使我国现有耕地一分不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人地比率仍将降至1.41和1.31,到201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5亿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农业用水需求量大,全国75%的粮食、90%的经济作物依靠灌溉区生产,每年需要灌溉用水4000亿立方米。

(2)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近些年来,我国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我国化肥产量的1/2,肥力不足的中低产田已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加上草场过载,沙化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约占土地面积的1/6,每年流失的泥沙达50万吨。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导致河床升高,湖泊淤塞,洪水泛滥,灾害频繁。

(3)环境污染加剧。农业污染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强和具有长期性。建国初期我国使用的666等剧毒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分解。化肥农药和含激素生产剂虽然保护了农产品的高产,缩短了农产品的生长期,降低了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威胁农业安全甚至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农业科技落后。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来看。农业科技基础十分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老化;农业机械设备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率低。

2 绿色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1 克服传统科教创新的弊端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无时不在展示其无穷的魅力,科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人类文明也不断对科技提出更高的要求,把科技创新推向更高的境界。绿色科技,应运面生。

(1)绿色科技创新与传统科技创新的区别。传统科技创新把主要目标集中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上,而且对自然和物质世界的不断探索,不断把握自然规律,会更好的操纵控制自然界,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不考虑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及自然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科技创新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使社会、经济和自然效益达到全面的和谐。绿色科技创新受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系统的约束,同时能不断协调和推动各个系统的发展,使他们始终处于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中。

(2)绿色科技创新的价值准则。绿色科技创新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维持环境、社会平衡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把自然和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和价值准则。一是科技价值。绿色科技创新在传统的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手段i二是经济价值。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产品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三是生态环境价值。这是绿色科技创新价值区别于传统科技创新的根本点。绿色科技创新不仅强调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主要的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维持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四是社会价值。通过绿色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影响,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人们的自然准则,有效推进人类文明的和谐有序发展。

2.2 促进农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绿色科技创新是农业采用的高科技手段。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广义经济价值的增长,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过程。农业高科技产业通过无公害抗菌品种的筛选、病虫害生物与化学结合的综合防治,有机生态复合肥料的施用,使自然资源得到保护,食物安全得到有效保证,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出

要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将推广使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3 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

(1)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必须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开发配套的生态农业技术系列,以代替现行的非生态技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基本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绿化技术,营林植树,扩大植被覆盖面积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环境技术,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严防“三废”污染,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企业 和谐发展 生态化

一、企业和谐发展的内涵界定

企业是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发动机,担负着向社会提供财富、就业机会等责任,企业的和谐发展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谐发展的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所谓企业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企业作为组织的相对稳定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均衡关系。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包括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自然环境等。企业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在这里概括了企业与周围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自身的繁荣,同时要考虑系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协调生态环境,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2、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内部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企业的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更要注重企业内部环境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战略目标、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科技力量、人力资源等方面。这就要求企业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确立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立足于企业的持续成长性;二是构建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方式以及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有利于效率提高的组织结构;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四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人才,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3、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和谐发展模式是一种非传统化的发展模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和谐为其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理的形式适应和谐发展的模式,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引进知识资源,把企业建设成为稳定而有活力,和谐发展的系统。致力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担承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环境之间的共赢。企业只有选择这种发展模式,才能体现企业发展的合理性,才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企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日益增长的盈利能力。

二、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多目标的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中的“生态”二字内涵十分丰富,已大大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的含义,与以单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社会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1、技术创新生态化要实现“四效合一”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单位,其和谐发展必然以获得经济效益为前提。但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则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注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既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又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经济效益追求资源消耗的极小化和产出价值的最大化,前者是保证生态效益的要求,后者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需要,而技术创新就是为实现“极小化”和“最大化”提供可能的选择手段。社会效益则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强调地区和集团间的利益公平、产业间的平衡发展、有序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持续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则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致力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总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四效合一”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稳定、合理有序、高效运转的企业发展系统,引领和保障企业的和谐发展。

2、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源泉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能否和谐发展,实际上取决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融生态与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生态技术创新,就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来考虑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和谐发展系统整体中,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技术创新中过分强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缺陷,而且还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框架,它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即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3、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利于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的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成长质量的不断提升。

而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减少环境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一些金融机构也将企业的环境表现作为决定向其投资或贷款的评价标准。因此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得到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减弱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改善其社会关系等,进而获得企业规模扩大的有利条件。

4、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信誉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1997年由美国国际标准组织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推出。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和企业。SA8000标准体系中所规定的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所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标准和通行证。

商誉是指具有经济属性能影响企业获得收益能力的一种特殊信誉,它可以使得该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一般企业。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信誉的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通过采取和谐发展的方式,在承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妥善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

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的实施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性谋划。而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要求企业以生态理念,即企业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它要求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运用系统评价法全面考察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要求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选择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又兼顾社会生态效益的生态技术等。从短期来看,此战略以及具体的措施或许可能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符合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创造产品,实现顾客利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企业和谐发展的最终衡量标准。

1、实现生态化的产品创新

产品是企业参与竞争的载体,一个企业实施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最先就体现在生态化的产品创新上。生态化的产品创新要求企业要适应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倡导绿色环保,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形成从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生态包装、绿色运输的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督,达到节约、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一是进行生态化的工艺技术设计。采用以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工艺技术,改进设计以减少资源消耗,简化加工制造工艺、简化模具设计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二是进行生态化的材料选择。企业在保证材料的工程性质符合产品生产、使用要求的同时,应尽量选择低能耗、低成本、加工中无污染或污染最小的清洁能源和材料。使产品既具有优良的预定功能,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进行生态化的包装。企业应在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利于销售的前提下,选择无毒、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

2、实现生态化的营销创新

营销是更好的将产品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按照生态化理念的要求,传统的由企业、顾客、竞争者三者构成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将社会责任纳入到营销体系中。首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树立生态营销观念。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媒介,从各个角度宣传生态产品,使消费者知晓、了解生态产品的优势,帮助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消费态度和消费习惯,激发消费者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产品的潜在需求,促进销售。其次,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价格的制定要把握好生态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采用认知价值定价法来定价;渠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中间商、分销商的商业信誉和社会责任形象;促销则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生态形象,塑造起企业的生态品牌。

3、实现生态化的文化创新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建立生态化的企业文化。这是保证生态化技术创新开展的“软技术创新”。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争取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的。而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应将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纳入到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中来,形成能够体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通过生态化的企业文化的制定和传递,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的认同这一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骞:浅析人的和谐发展[J],理论探讨,2006(9).

[2]彭福扬、黄剑: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科学学研究,2003(6).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第4篇

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Ulph运用Brander-Spencer战略性贸易古诺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在环境污染面前,寡头垄断性企业会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生产环境并降低污染程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2]。KriechlB等[3]运用Reinganum-Fudenberg-Tirole动态博弈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机理,研究发现环境税征收时间与新技术采纳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即征税时间越早越能够促进企业积极采纳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而对于非技术采纳者征税税额越高,包括领先采纳者、追随者以及联合采纳者在内的企业都会越早地进行技术投入,采纳新技术;研究还发现,在施行环境税的国家,技术领先者盈利的机会及利润会高于没有施行环境税的国家。2009年KriechlB等[4]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时间动态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理,在模型设计中,环境规制用环境税替代,新技术采纳时间作为解释变量,该模型得出政府环境税征收程度与企业新技术采纳最优时间呈反方向变化。在实证研究中,BrunnermeierSB等[5]在验证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时运用了1983—1992年间美国146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得出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变化关系。LanoieP等[6]利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1985—1994年间17个制造业数据,将制造业产业生产率作为技术创新替代变量,得出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生产率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4年的长期动态效应为正。这和波特假说是一致的。黄平、胡日东[7]在验证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关系时运用了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域造纸企业的相关数据,也验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所具有的正相关关系。王国印[8]在研究中将环境规制变量用每千元工业产值治污成本替代,科技进步指标用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替代,利用1999—2007年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建立了滞后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关系,得出波特假说在发达的东部地区验证效果明显,而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验证效果较差。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经济学模型从理论上对“波特假说”进行了论证,并运用相关数据和计量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的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的关系,这说明了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关系是符合“波特假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相关科研部门,新技术采纳主体是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并且两者之间是相分离的。科技创新主体的不同是否会影响环境规制的促进效果呢?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是否也存在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这一影响效果呢?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农业领域的这一关系进行验证。

2研究假说

本文认为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科研机构会积极主动地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工业领域,企业集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一体,在环境约束和政府激励性政策引导下,企业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但在农业领域,农业科研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所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既包括技术研发本身风险,还涉及到成果推广和产品的市场风险。相比工业而言,农业科研成果的周期长,风险大,私人部门不愿介入。其次,农业科研创新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农业科技创新的享有不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一个人对产品的使用难以排除其他人对农业科技产品的享有。农业科技产品的利益外溢性也使得技术所有者难以全部获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因而,私人部门难以介入农业科研开发与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和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统一。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政策改善生态环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环境规制特别绿色贸易壁垒会给一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该国的经济效益。当国际贸易环境壁垒提高时,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的产品贸易额会大幅度下降,国家经济效益随之下滑。贸易壁垒提高还会使一国的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影响其产品国家竞争力。而出口数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并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在农业污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政府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农产品安全制定较高的标准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在国家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标准面前,生产者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考虑到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私人部门不愿提供而唯有政府是较适合的提供者。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3变量的设定和计量模型的选择

变量的设定。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全面衡量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将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用农业科研投入指标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来衡量。农业科研投入指标选用安徽省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量(techno1)指标衡量,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越大,农业科技创新强度就越大;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选用农业新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techno2)来衡量,农业科技创新强度越大,农业新技术成果专利数量就越多,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也就越多。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数据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数据来源于安徽科技网。环境规制(environ)作为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指标的确定是研究的关键,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予以衡量。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环境治理投资额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指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加强,企业用于环境投资支出也随之增加[9]。但农业环境治理和工业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业领域环境治理投资多由企业自身承担,其支出易于衡量,能够较好地反映环境规制程度,而农业领域的环境治理主要是指有机肥的利用,良种的使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环境治理的投资支出难以衡量,不能获取相应支出数据。在本研究的前期研究中,将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变量,考虑到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下,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会制定环境政策加大环境规制力度,随着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也随之增大[10]。但用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容易造成逻辑上的误区。因而,在本研究中,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农村改水受益率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指标。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的: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对农村居民集中用水水源进行保护并使之符合农村集中用水水源质量基本要求,这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首要目标。因而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的提高以及受益人群数量增加是农业环境规制的重要内容。另外,水污染是农业环境污染的集中体现。农业环境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等生化物质污染以及畜禽粪便排放污染,这些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土壤污染又会通过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影响水源质量,可见农业环境污染会通过水源污染而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质量。而农村改水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环境规制的加强,政府势必会增加农村改水投资量,农村因改水受益人口比例也会不断上升。农村改水受益率是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人口占该地区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其计算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农村改水统计年报的定义即:农村改水受益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收益人口数/该地区农村总人口数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可得安徽省1995—2011年间农村改水受益率数据(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自1995年安徽省的农村改水受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年以后改水受益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安徽省农村改水受益率的这种变化和安徽省的农业环境政策有关。安徽省在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加大了农业环境治理的国家投资力度。从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份额可以看出(见表1),2005年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部分占46.2%,到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6.8%,国家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也是安徽省改水受益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研究中还选用农业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选择农业生产总值(agricul)指标表示农业产业规模,教育经费(educat)指标表示投入要素质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计量模型的选择。考虑到波特假说的动态性,本研究选择滞后变量回归模型来模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传导过程及传导效果。

4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的滞后作用,需要选择动态计量模型来验证环境规制的传导机理,因而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时,选择了滞后变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从环境规制的即期、滞后1期、滞后2期和滞后3期效应来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模型的先期模拟中,控制变量要素质量指标即教育经费在拟合中效果不明显,忽略不予考虑。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实证估计结果见表2至表5所示。从以上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支出的有着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验证效果较明显,由表2至表5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产出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即期和滞后1期的检验效果明显,而对滞后2、3期的检验效果不明显。综观整个检验效果,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影响为正。从检验效果来看,不论是从农业科研投入的视角,还是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都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而这与“波特假说”所阐述的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为负是不同的。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过程与工业领域存在不同所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在短期环境规制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而环境成本的增加会暂时挤占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支出,从而影响科技进步。而在长期环境政策是一种明确的市场信号[11],会诱使生产者进行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使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因而,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负,而长期效应为正。而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下,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农业环境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在严格的贸易壁垒等环境政策下,农产品的出口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因而,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必须主动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可见,环境规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农业污染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是对生产外部性的一种弥补,也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考虑。(2)从长期动态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滞后期效应也为正,这和波特假说的结论是一致的。为了突出环境规制的动态影响效应,本文选择了带有滞后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一效应进行了验证。模型选择了环境规制变量的滞后1期、2期和3期效应进行了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即期效应还是滞后期效应,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这说明了政府的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相对于农业环境规制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规制条件发生变化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提高时,政府会被动地进行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可见,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从农业科技产出视角来看,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滞后效应为负,但即期和滞后1期的验证效果较为明显,而滞后2期、滞后3期的验证效果并不明显,而以农业科技投入视角来验证,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表现较为明显。这一结果的出现和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的选择有关,本文选择农业科研投入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替代变量,选择农业新技术服务于农业的市场成交额作为农业科技产出的替代变量,从两个不同侧面反应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在环境规制面前,政府会主动积极地进行农业科研投入,因而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很明显。但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看,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较长,受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以及市场条件的限制;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具有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的风险,还涉及到产品市场风险。农业科技投入能否顺利转变为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研成果能否顺利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效果受到一定影响。(4)从控制变量来看,农业生产规模变量(农业生产总值)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相对于环境规制变量而言,不论是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影响程度都较小。

5结论和启示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第5篇

一、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