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人才、制造业物流、供需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Fabrication Enterprise Expert

Sun Ping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needs the support from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globalization, simultaneously gives the global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broad space, this had a higher request regarding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ongQing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has drawn out the current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s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about the rais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supply and demand

随着改革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争夺越来越激烈,作为21世纪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发展滞后的物流人才在制造企业中的供需中矛盾日益突出。

一、制造企业物流的特点

制造企业物流是始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要素的采购活动,经过加工、制造活动,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周转,以及成品销售与废品回收的整个社会供应的全过程。其主要的主要特征是:

有序性和连续性。从系统面来看,为了保证生产装置、工序、流程运行的持续性,制造业物流也必须相当有序,并且是连续的。

空间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制造业过程中物资移动有动态和静态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合理布局构成一种空间有序性,同时也保证着物流的全面进行。如果物流空间布局有缺陷,将会导致物流失去平衡,从而破坏制造加工流程的持续性。所以制造业物流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要,

物流过程的复杂性。从物流角度来看,制造业包括制造加工过程的物质流和加工过程中的排放流和循环流,各个生产工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物流调度常出现多目

标冲突,调度问题属于典型的非确定性多项式难于求解问题,因此制造业物流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二、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特点

制造业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很好的能力与素质。总的来说,物流人才需要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道德品质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

制造业物流是为生产服务,是为产品服务,所以其重心应该突显在基础人才上面,

包括需求预测与生产调度人才、采购人才等。

需求预测与生产调度人才:具备对销售市场的精确预测能力,能够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能力与库存能力的波动造成的经济支出,以达到对生产管理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废品的控制和协调。

采购人才:熟悉本行业的供应市场、供应商分布及特点,具备市场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实际采购技术能力和良好的谈判技巧、缔约与履约验收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采购方式进行成功采购,以及对采购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

三、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

本文研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调查的对象局限于重庆市范围的制造企业中的物流部门。虽然本次研究选择局限在重庆,但重庆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代表了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制造业的物流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重庆市制造企业内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分析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人才严重匮乏,许多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得不到满足。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仅占中国物资行业职工总数的7.5% ,该数据大大低于其他行业,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知识老化,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与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速度极不相称。

企业内的物流管理相对企业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是一体化管理中较新的一个领域,活跃在这个领域中的从业人才包括:企业物流规划人才、订单管理人才、生产计划人才、采购人才、仓储管理人才、运输规划及客户服务人才。但是现阶段重庆市大中专院校中物流专业本科段专业尚未设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几乎是空白,适合制造企业的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开始。人才多是从其他专业及其他岗位转岗从业,对现代物流理论和物流知识相对缺乏,在物流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导致企业必须花较大成本从其他企业中高薪引进人才,或花较大的培训成本进行新人新岗培训。

2.重庆市制造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教育又非常落后,特别是物流专业设置滞后。由于我国高校设置物流专业分布大多在军事院校,企业物流人才只能靠相关专业来培养,因而缺乏规范的、科学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物流专业课程大多只是物流基础知识概论,物流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之少与市场需要物流人才数量之多的矛盾相当尖锐。而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向中,大多是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重点是也是针对相关产业,对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上远远没有深入展开。

重庆市大多数制造企业重心工作尚处于大力开拓市场,本身也缺乏系统的物流专业知识,无力承担企业内部物流人员的继续教育。

四、对制造企业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1.高校培养

在制造企业理论应用型物流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建议引入UES模式,将教育目标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其中UES即University、Enterprise及Student的三要素相互紧密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2.在职培训

大学生进入制造企业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倡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首先,对员工进行物流从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其次,我国制造企业的员工也可以接收正规的更高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最后,必须强化物流从业人员终身教育观念。

3.专家指导与人才引进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借用外脑。可以聘用高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为本企业的资深物流顾问,有针对性对本企业物流发展提供方案,同时为这些专家提供灵活的工作机制。其次,聘请外资专家,定期召开物流交流大会。就本企业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从而为制造企业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东红,刘庆菊.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05,4:75-77.

[2]吴宇蒙.浅谈我国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J].物流科技,2004,103: 68-70.

[3]王国华.我国制造业物流的现代化思考[J].物流时代,2004,18:12-16.

[4]严雪怡.技术分类、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J].职教通讯,2005,6:4-6.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塔;人员素质;生产设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iron tower Manufacturing firm's present situation, discovered that the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which in the future will develop.

Key words: iron tower;personnel quality;production equipment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建设,以缓解电力需求紧张的形势。一方面国家对电力建设投入的增加,使得铁塔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铁塔加工业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电力铁塔在高压电力传输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随着行业保护政策渐渐消失,各类私营企业不断涌入,使得国有老牌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电力铁塔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生产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对老牌国有企业,生产设备更新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尤其近几年,铁塔产品利润下滑很快,大部分流动资金用于原材料的购置。

(2)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为在以前铁塔制造是粗加工行业,人员更新全部是以老带新,没有形成系统化教育,全凭经验工作。

(3)原材料利用率低、浪费大。一方面全国各钢材制造企业所提供的规格有限;另一方面人工配料缺乏科学性,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4)管理手段落后。计算机技术仅局限于文件管理,而生产管理微机化水平很低。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企业缺乏竞争力,企业内部数据共享性差,影响企业领导层的决策。

针对面临的困难与现有弊端,应该重新考虑铁塔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使得企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有电力铁塔制造企业均属定单式生产,接到订单后安排所有生产活动。整个制造流程如下:

接到定单(合同及铁塔设计图)后,对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同时根据合同需求安排生产计划;由于铁塔设计图有其特殊性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必须经过放样技术转换为生产加工技术资料,转换后的资料必须经过试加工、试组装检验获得确认后才能安排大量生产;根据铁塔放样后的正确资料和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加工明细任务单,依据任务单进行生产下料的优化运算,各车间按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最后成品入库或直接交客户。

(1)在对物料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现有库存情况、实际需求,安排原材料的备料情况。这些过程完全可以微机化,从计算机中一目了然,这就需要有物料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此系统不仅要对现有原材料、需进原材料做管理,还要有优化进料和下料的功能,面对市场中原材料角钢价格的日益高涨,产品价格却不涨的局面,迫使企业把目光转移到降低铁塔生产成本上来,这样就必须优化下料,使原材料损耗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把一定长度的废料回收入库进行管理,为下一步的优化下料打下基础。

(2)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有时受到企业资金的限制。但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员劳动强度就越低,劳动效率就会大幅提高,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产品质量也会稳步提高。近些年来,我国自制的自动角钢生产线、自动板材生产线等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得到了很多铁塔制造企业的好评,相比进口自动化设备具有更实用,更实惠的优势。对于老牌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3)管理水平滞后,是普遍现象。主要是领导层的意识不能与时俱进。由于铁塔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离现代化管理有一定的差距。从硬件设备到人员素质均有不足。办公用的计算机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网络性差,生产车间的信息网络基本没有,还主要依靠纸质的指令,反馈信息也是层层往回传递,像遇到紧急和特殊情况时或许会被延误。若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车间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向下传达各种指令,也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指令执行情况的汇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快的调整,领导层也可以通过数据共享网络直接了解基层的情况,对于今后决策起很大作用。就人员结构,以某个老牌企业来说,人员结构极不均衡,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管理意识不强。针对年龄结构偏大化,据了解有两种原因:①是铁塔制造企业的工资水平偏低,好多高学历者不愿大材小用。②对已有的新人培养力度不够,企业中的老资格很排斥新思想、新工作方式,使得年轻人很难有发展机会。而在一些新成立的私营铁塔制造企业,它的起点相对较高:从生产硬件设施到管理技术人员素质都比老企业的条件好很多,但它就缺乏有实践经验的老资格,这是铁塔制造行业现有的比较突出的矛盾,只有将两种管理相结合,才是发展的最佳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铁塔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以多种不同塔型、小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个别不同塔型、大批量生产方式。这主要是我国电力输电线路铁塔设计与现实需求靠拢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铁塔制造企业加强生产快速响应机制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

(1)JIT生产系统的建立。JIT(准时化)生产系统,也称拉动式生产系统。要求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紧密结合,按时按点生产出足量、质优的产品,以杜绝不足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达到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大大降低库存,从而使企业生产更加准确化、及时化、柔性化。

(2)精确柔性化生产计划的制定。首先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主生产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再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和零部件生产加工计划,这个过程要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适时做出调整,使整个系统处于动态的、柔性的、优化状态。通过精确柔性化生产计划的制定来更好的响应来自4个方面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的变化;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生产过程的变化。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3篇

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①。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各国或地区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由于这种产业梯度②的存在以及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国家间、地区间是梯度转移的,一国或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双方都有利,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跨国产业转移使先进国家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后进国家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必要趋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际经济协作与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一轮又一轮不断跨国转移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把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入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一系列问题。在加入WTO后,在我国更密切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经济协作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我国制造业实际状况,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逐步走出国门、向国外投资和进行产业转移也逐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互动阶段。从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国际产业转移从产业引进和产业外移两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我国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我国参与国际产业的重点不仅仅是引进产业,更要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和契机向外转移部分产业,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应是“产业双向转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我国承接高产业梯度国家的转移;另一方面,我国逐渐在扩大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这意味着在国际产业转移领域,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并非是单一的引进模式,而是承接和转移并重的、双向的产业转移。

二、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一)我国消费结构转换期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积极向我国转移某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衡、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是以“短缺经济”形态存在的。改革开放后,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居民消费层次、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消费品市场的迅速扩张成为各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诱因。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已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形态也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大多数制造业产品的供求已达到供过于求,“内需不足”的影响开始在许多行业逐步显现。实际上,除了因为我国住房、教育、医疗同步改革而导致的居民预期消费谨慎、储蓄增加等因素外,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换过渡期也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原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三大件”在城镇的需求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汽车等高档商品由于大多数居民尚未达到相应的收入水平而暂不能成为普及性商品。这种由消费结构转型而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会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数量和速度求发展的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吸引国外产业、技术、资金的转移的主要思路是“以市场换技术”,这种内需不足导致的市场饱和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占领和扩大市场为着眼点的国外跨国公司的转移。但其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从长期来看,这种消费结构转型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升级,也会诱致国外跨国公司在进行产业转移中更关注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的转移,从面又有利于我国制造业通过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二)资源紧张成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重要约束条件

中国拥有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数量大,有许多自然资源从总量上来说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多数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用量大的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③同时,中国内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并且生产、生活用水浪费较多,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地区间无论是在资源数量上还是在资源质量上都差异很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很稀缺的。而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受着自然资源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也间接地对与该部门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部门产生连锁影响。我国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我国部分企业向外进行转移,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三)劳动力素质短期内难以得到彻底提高,高级技工等熟练劳动力存在较大缺口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还很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造成高智力、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级劳动力稀缺,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严重过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上片面注重高学历教育,忽视了高级技工的培养,造成高级技工严重不足。由于缺少大量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能工巧匠,精密性、精细性、精确性不足成了“中国制造”的“硬伤”。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加快,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国标产业转移层次提高,国外移入产业对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般性“工人”已不能适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制造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新时期的技术工人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这种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技工供求明显失衡。尤其是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最为稀缺,以至于许多城市以高薪聘请高级技工不可得而同时却存在大批所谓“剩余劳动力”。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占11.04%.④劳动力供给数量大,素质低,一方面给就业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给我国制造业吸引产业转移和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实施SA8000标准认证和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影响

从2004年起,欧美国家已强制实行SA8000标准认证。SA8000标准认证是指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通过要求政府和企业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手段来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宗旨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SA8000机制的启动,对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影响很大。事实上,目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受到SA8000标准的影响。这虽然有利于敦促我国制造业企业向关注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企业利润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必然会增大企业的发展成本,对我国劳动力传统优势有一定冲击,从而对我国制造业吸引产业转移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2006年9月15日起国家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纺织品、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则有所提高。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弱化资源类产业的出口导向倾向,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总的来看,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的生产、出口压力在逐步加大,这些产业应密切关注国际投资环境尤其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变化,适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

(五)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工业高速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负面效应之一。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中国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件。2006年9月的洞庭湖附近水域,砷超标10倍;同年9月甘肃徽县的铅污染事件致使900多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其中62名儿童被确诊重度铅中毒;2006年11月四川泸州市的川南电厂燃油泄露,污染长江。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污染排放总量的持续增长。2006年上半年,中国没有完成既定的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不降反增。⑤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发展及广泛传播,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此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和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再单纯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转移的产业要更多地考虑资源消耗、技术含量、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注重环境保持和生态效益也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需求和主要潮流,因此,我国制造业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到东道国的环保需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才能树立我国企业和品牌的良好形象,在当地站稳脚跟。这会对我国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向外实施产业转移两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六)跨国公司发育不够,缺乏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跨国公司大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跨国公司起步晚、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扩张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国有企业较多存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通病,造成企业产品质量差、技术进步缓慢、国有资产流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而民营企业又由于起步时间短、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起步维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大型名牌企业,但总体来说仍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从两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在引进国外产业转移时,国内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管理、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承接一些对这方面有较高要求的产业,从而影响到我国制造业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在向外进行产业转移时,同样由于国内企业竞争力水平还无法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无法“走出去”或走出去之后“走不好”,从而在跨国投资、产业转移、市场扩张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难。

三、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国内经济体制和投资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国制造业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最根本的条件是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为了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必须坚决而又稳妥地加快经济改革,革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运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跨国经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加快对外经贸合作体制改革,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世界经济机制的良好衔接,逐步形成适宜于我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外贸运行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要内容的进出口调节体系,由政府的直接管理逐步变为以经济调节、法律调节为主。第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定位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继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

(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首先,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于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要切实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这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其次,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再次,对于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我们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就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制造业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集中优势力量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我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而非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这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促进我国产业双向转移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会有力地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首先,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我国稀缺的要素,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等充裕要素的输出。其次,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又会推动相关产业的转移,从而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创造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一方面应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为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媒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动的流向、规模和效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还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国内、国外流动的需要。应在搞好生产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市场中介组织等软件建设,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档次,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吸引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引进,推动劳动力等富裕要素的输出。

(五)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⑥的转变。首先,要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外国企业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其次,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再次,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对有条件的企业倡导“走出去”战略,并对低产业梯度国家适时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具有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要真正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水平。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力度,提高人口总体素质为劳动者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争及职业转换的适应性,重点是培养大批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自动化控制操作的高级技工。再次,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搞好专业调整工作,培养出具有适应现代技术变化能力的合格人才。最后,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再培训。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培训能力及动力不足,只注重物质生产投入,不重视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职工培训的指导、服务和宏观管理,并逐步建立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变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用人现状。

(七)加快跨国公司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4篇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执行的几种出口退税制度形式

我国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采用不同的出口退税方法,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情形: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制造业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抵、退”增值税、免征消费税;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制造业企业委托出口货物“先征后退”增值税、免征消费税;1993年12月31日前办理工商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免、抵、退”增值税中的“免”税是指对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把自己生产的货物销售到国外时,免征增值税销项税;“抵”税是指对生产企业既有外销又有内销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征税核算,把外销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等包含的进项税先不退还给企业,而用来抵消该企业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退”税是指当外销产品所包含的应抵消的进项税抵不完的情形而给予的退税。此种计算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而先征后退的计算则简便的多。

(二) 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额随着出口总额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退税率不断的变动,影响最紧密的出口额也跟着发生变化,各年度之间波动很大。从表1可以看出,2006-2013年,制造业企业出口规模在不断地增长,出口退税额也随着不断增长。

(三) 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扶持作用

以五金机电企业为例,由于国家不断地调整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五金机电企业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14.50%提高到2013年的57%。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种类繁多的五金机电产品大部分都要进行退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 年起,国家对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多次上调,从而调动了机电企业出口退税的积极性。2006-2007年为了平衡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国家又多次下调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应对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也为了改善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又调整提高了四次。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的五金机电产品出口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逐渐成为世界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大国,提升了五金机电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充分说明了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巨大的扶持作用。

(四) 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率变化对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与国际接轨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于1994年 2 月 18 日颁布,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国家也再不断调整变化出口退税率,2008-2011四年时间内就调整了7次,退税率的调整在近几年成递增的趋势。我国的财政收入的85%以上来源于税收,所以税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企业得到的退税款就越多,相应的国家的财政支出要相应地增加,财政支出越多,财政赤字就越大,即是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3年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实际出口退税额7635.54亿元,按退税率提高9%来计算,国家财政支出相应增加687.20亿元,也就是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了 687.20亿元。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导致企业多得的税款减少了主营业务成本,按照目前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 25%来计算,退税率的调整会减少企业所得税171.80亿元,退税额和减少的所得税款共计858.99亿元,直接影响当年财政收入858.99亿元,减少数是当年财政总收入 108787.65亿元0.78%。下表从制造业的角度测算了出口退税税率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由于国家频繁不断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使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缺乏稳定性与战略性。从前文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税率和政策的调整非常频繁,涉及到制造业企业的方方面面,但调整幅度最大的也就是出口退税率的变化。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在2008-2011四年时间内就调整了7次,如表3所示。调整过于频繁,不利于企业长远规划其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也不利。如果提高退税率,对企业有好处,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损害企业的利益,给企业造成损失。出口退税的随机调整也会降低企业对政府的信用度,税务部门工作成本增加原因之一也可能是频繁不断的出口退税率调整。

其二,没有足够保障的退税资金,影响出口退税的公平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把出口退税手续都办完之后,却拿不到应得的退税款。目前实行的制造业企业的“免、抵、退”的出口退税政策,退税款项以固定的退税额为定数,该部分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给退税企业,但超过定数的部分,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其中国家财政负担92.5%,地方财政负担7.5%。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都很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该部分出口退税款,所以地方财政对出口退税款也是苦不堪言。因此地方政府对退税款的支付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甚至设置障碍阻止某些企业及时获得出口退税款。有时国家在制定税收政策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既得利益,会淡化民营小企业,所以当遇到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吃紧的情况时,就无法保障这类小企业的退税要求,反映了出口退税的不公平性。

其三,在出口征税和退税两个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制造业企业的“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在征税和退税两个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出现很多问题。征税机关是各地市国家税务总局,而退税机关一般是海关负责征收管理,这两个机构是相互分离脱节的,两个机构在征税和退税的相关票证的核对上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现象,再加上两个机构不到位的监管行为,可能会给企业和一些不法分子骗税提供了便利的土壤。另一方面,负责出口退税的海关和负责国内征税的税务机构是处于不同地区的两个机构,这个机构各自对税务的管理和处理是不一样的,在征税和退税的审核和审批方面可能存在盲区,在传递和交流信息方面缺乏智能化、信息化的联络网络,出现了“征、退”不见面的现象,这也造成了征税和退税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的另外一个原因。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形的出现会使税务机关不能及时掌握制造业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

其四,实际工作中制造业企业没有完全执行“免、抵、退”税方式。实际工作中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的“免、抵、退”的退税方式,不仅计算繁琐难于理解,而且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执行这种方式的企业,需要提供大量的与货物有关的退税票据资料,审批上也需要退、征税等许多单位的参与,不同的部门需要提供的资料不一样,所以出口退税的过程复杂且繁琐。出口退税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一月一申报,初审是由最基层税务机关进行审核,时间需要3-5天,审核完毕后再退还给出口企业。然后再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正式的“免、抵、退”,在正式的办理过程中,还要再提供与出口货物有关的资料再审核。这样的传递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使抵税和退税工作办理的非常缓慢。最终的退税还要占用本来就很紧张的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免、抵、退”的方式在我国许多地方企业并没有被积极采用。

其五,出口骗退税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从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的执行效果来看,达到了制定政策的初衷,对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确实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出口退税政策也被某些企业和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成了他们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从骗税手段上来看,他们对出口的产品虚报价格、开具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方式来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2009年震惊国内外的上海骗取出口退税案,就是采用虚假交易,以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保护伞来骗取国家税款,累计骗取出口退税款共计3,400多万元,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因此遭受到了重大损失。2015年1月26日,税务总局曝光了一起骗税大案,河北兴弘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故城县弘兴布业有限公司通过接受虚开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5.6亿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4.5亿元。类似这种骗出口退税现象的大量存在也会干扰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最终影响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的改善途经

第一,加强并提高立法层次,保证税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目前有关出口退税方面的法规、规章层次较低,增值税和消费税都是以暂行条例的形式颁布的。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偷税、漏税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国家尽快加强出口退税方面法律制度建设,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颁布的有关出口退税方面的通知,转换成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以提高出口退税方面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出口退税罪要制定更为严谨的司法解释,发生出口退税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时可遵循对应的法律依据。为了给征、退机关和出口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法律环境,对涉及到的有关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应提前几天时间通知企业,应避免新政策的出现给企业带来合同履行、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统一出口退税方式,实现公平退税。我国现行制造业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的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退税计算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会导致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为腐败和贪污行为提供了温床,也为出口骗税提供了一个机会。最合理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方式是“免、抵、退”税这种方式,虽然操作比较复杂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将抵税和退税连个环节合在一起,操作较为简便,减少了企业的麻烦。为了体现我国法律公平公正性,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应统一采用“免、抵、退”税这种方式,世界上其他国家出口退税也基本上采用该种形式。即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货物实行出口环节免征销项税,该出口货物包含的进项税抵消内销货物的销项税,不足抵扣部分退税。

第三,加强税制改革,合理划分退税资金的负担对象。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出口退税的过程中存在国家退税资金不足的情形,企业的退税款项在2003年以前基本上都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因此该段时间出口退税款给中央财政资金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退税资金的是2004年以后。从理论上来说,所退税款来源于已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不应该存在退税困难和拖欠退税的问题。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分成比例和划分责任上一直存在博弈现象,中央75%与地方25%增值税分享比例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是导致退税资金难以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合理的划分退税资金的负担对象,就要加强新的税制改革,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第四,设定合理的出口退税率,确保企业实现退税彻底。出口退税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出口退税率的制订,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贸易政策,也是出口企业在出口贸易上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手段。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会对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退税不彻底的情形,会影响到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为了调节出口规模和结构,国家在制定相关的出口退税政策的时候,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和实际国情。对出口退税率要以法律的形式颁布,提高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中间需要变动的时候,应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来具体实施。

第五,税务、海关等部门合作共赢,提高出口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货物退税,要把征税环节和退税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对出口的货物在国内生产环节需要缴纳的税款不重、不漏,依据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交纳。由于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涉及到税务、海关、银行、外汇和外贸等部门,这些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但必须通力合作,采用办公自动化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快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出口货物的联查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共赢。各部门要定期通报情况,互通信息。严厉处罚参与骗税的企业和不法分子,要给予涉嫌骗税的责任人员加大处罚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税款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李苓.中国现阶段出口退税政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2(05).

[2]毛淑云.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04).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型制造企业 现状 ERP 对策

1.前言

虽然早在2005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信息产业部就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依然未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付诸实施。目前,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型制造企业也面临着成本持续增长、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我国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竞争力薄弱。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强竞争力既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需求,也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中小型制造企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现状概述

近年,随着我国对于创业的大力扶持,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模块。中小型制造企业拥有灵活的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然而,技术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的传统管理模式的中小型企业依然占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大多数。面临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持续提高,市场产品生命周转速度的加速,户需求个性化和差异化趋势日渐增强,传统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信息滞后、人才缺乏等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1]。ERP是重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对企业严格的信息流的控制,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库存资金周转次数、降低库存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ERP项目能改变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管理现状,促进企业发展,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迫在眉睫。

2.2 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的困境

2.2.1 企业自身问题

(1) 企业人才匮乏,员工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为了规避土地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往往把企业生产车间选在偏远的开发区,招聘一些当地的工人,造成工人及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观念差,IT人才匮乏给ERP的实施带来困难。

(2) 企业规模小,供应链管理不规范。ERP 是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思想和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最终目的软件系统[2]。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管理者错误的认为企业信息化软件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过度依赖软件产品,放松对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ERP的成功实施必须要以企业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为基础。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混乱,各部门流程混乱,各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致使信息系统信息录入失真,缺乏连续性准确性。

(3) 企业高层对ERP认识不足。ERP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管理高层的充分支持和带头实施。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管理高层依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ERP实施中扮演的角色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4)企业对阶段性评估工作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过度依赖ERP系统。企业往往把一些管理问题也归结为ERP实施问题,过分依赖ERP系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盲目性。

2.2.2 来自市场ERP产品的困扰

(1) 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ERP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上ERP信息系统提供商、实施咨询商数目众多,但是针对性不强。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其生产地域的特殊性,大型ERP软件提供商很难针对性的去提供适合其管理的ERP产品。早已成熟的行业软件往往针对大型企业,软件灵活度低,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意义不大,小ERP软件开发商由于其成熟度不够又得不到信任。

(2) 成本高,实施风险大。ERP系统实施需要强有力地技术保障和人力保障,对于产值生产规模小的企业而言成本太高,实施风险太大;另外,我国尚未形成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缺乏市场保障,这是企业难以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市场混乱,ERP软件商良莠不齐,软件实施人员普遍水平低,项目投入人员投入太低,售后服务费用高昂等问题也是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的难点;

3.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对策

(1)重视ERP实施前期企业员工的动员工作;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尤其是地处偏远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的企业一定要重视并做好ERP项目的前期的动员工作,提高全公司对ERP项目的重视。企业可以要求软件提供商提前对企业骨干员工进行重点培训,再由骨干员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周期性宣传培训,让员工了解ERP认同ERP。

(2)做好市场调研,对各个ERP提供商的产品进行全面对比了解,积极与各ERP提供商进行交流;中小型企业要足够重视软件选择的过程,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一)软件提供商的信誉情况;(二)软件项目实施的成本,包括培训、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后期服务成本等;(三)软件与企业自身契合度等。另外,企业管理者要认真总结企业未实施ERP前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ERP服务上反映,争取重点解决。

(3)以领导为首,全员参与。ERP实施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领导的参与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ERP实施项目的失败都是由于企业高级管理层不够重视造成的。成功的ERP项目需要企业领导从软件提供商调研阶段到分阶段上线实施再到测评各个阶段都要亲自参与,并成立由企业管理人员与专业实施人员专门组成的企业ERP实施小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4)严格分阶段分模块实施ERP,做到周期性实施周期性评估。ERP实施需要一个企业与软件磨合的周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分模块实施能够减少中小型企业ERP项目实施的风险,分阶段上线实施,分阶段评估,给予IT技术人才缺失,工人文化整体水平低的中小型制造类企业足够长的时间来与软件磨合。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周期性会议评估制度,带领企业软件项目实施小组定期召开ERP评估会议,认真总结ERP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商讨解决。

(5)严格企业管理流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严格的管理流程能够确保ERP软件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只有数据的准确才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ERP软件只是一个企业决策的辅助工具,不可以过分依赖。企业要建立自身合理的管理流程,建立起内部各环节的问责机制,确保企业信息流的畅通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史益芳、王志平.管理信息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2

[2]居俊.浅析中小制造企业ERP 实施成功关键因素及实施方法.管理探索,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