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选修课程;模块化;学科导向;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24-02

目前国内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构成,一些高校还将选修课细分为指导性选修课与任意性选修课。在选修课部分,各校根据主流法学学科内容、自身特色、学院师资力量等因素开设,并无一致的模式,全国范围内各校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开设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就学生选课而言,多是出于兴趣爱好等非理性因素,缺乏对选课的系统规划,导致课程的选修与学生的考研、就业、出国等毕业去向之间失去关联,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浪费了高校的教学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在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就选修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比较不同的模块化思路,分析模块化的强制性,以期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科学化提供建议。

一、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分析

(一)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弊端

一切建议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如果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设置足够科学、合理,则无须提出修改的建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容量为26学分,要求学生选修18学分,任意性选修课提供了80个学分的容量,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个学分。这些指导性和任意性选修课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法律部门,那么学生们是根据什么选课的呢?笔者做了一项统计调查,向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4份,学生为省内一表及省外二表录取生源(以下所引调查数据均出自该份调查问卷)。就选课依据回答如下:

由于是多选题,选项总数大于104,比例总数大于100%,但就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根据兴趣、老师个人魅力、课程本身的难度占据了学生选课考量因素的前三名,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和考研专业来选择的只占34.62%和18.27%。由此可见,学生的选课行为缺乏科学的引导,无法做到与职业规划相结合,结果到学生毕业之时,成绩单上无法看出学生的优势所在。

(二)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

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态度如何呢?这一部分涉及调查问卷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你是否需要得到选课方面的指导;二是你是否希望学校能给大家提供一种套餐式的选课方案。调查结果显示:

从以上两份统计数据来看,希望得到选课指导的学生合计占到了94.23%,希望提供模块化选修课方案的占88.46%。加之与大四年级同学的访谈,学生们普遍认为现有的选课方式十分盲目,待到高年级涉及考研、找工作、出国等时才发现,一些该选的课程还没有选,一些已经选修的课程与自己的毕业去向无关,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未能做到物尽其用、学有所长。

综上可以发现,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迫切需要精细化的指导。此外,粗放式的选修课设置也无法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谓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是指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具备法律操作技能,具有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法律纠纷能力的人才。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使得学生回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实务讨论、诊所类课程,而选择那些以纯粹讲授为授课方式的课程,结果是提起理论头头是道,拿起案子束手无策。因此,应对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使课程体系不仅拥有纵的知识深度,也体现横的知识宽度,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1]。

二、选修课程模块化方案的比较

国内一些高校已经采取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但总体而言,在模块化设计方面又有三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学、民商经济法学、刑事司法、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方向,由学生选择其中一至多个模块,直至修满学分。第二种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课程模块、实务课程模块、比较法课程模块。第三种是将选修课按理论、案例、研讨、实务等模块划分,但要求学生在各模块选修一定数量的学分,这种模块化不是本文研究的模块化方案,因此以下只比较前两种模块化方案。

(一)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人才专业化的需求。就我国审判机关而言,民商事、刑事、行政审判职能的划分在法学人才培养上具有相当的导向性,国内稍具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也就采取了专业的部门划分,过去那种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通吃”的法官和律师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法律工作需要的是专门性法律人才。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将选修课按照民商事、行政、刑事等法律部门划分,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某一法学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性人才。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满足了学生考研的需求。目前法学人才培养逐渐向研究生倾斜,法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法学硕士招考当中,大多数高校将硕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即通常所谓的二级学科,本科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要选择特定的学科方向,这就直接决定了考研专业课的内容。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帮助同学准备考研的内容,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根据将来要考取的研究生专业进行选择,节省了学生的精力。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它无法摆脱过去我国法学专业细分所受到的那些批评。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一度过于琐碎,而导致法科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2]。法学教育仍然受到过早过细的专化倾向影响导致法学院所提供的基础知识教育在广度、深度上都有欠缺。学生选择了模块甲,对于模块乙等其他模块的知识就无法掌握,这与过去的法学专业细分在效果上似乎趋同。但这实际不应成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受到批评的理由。最优的方案当然是学生掌握全面的法学知识,甚至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夯实基础。但在选修课容量大、本科生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下,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二)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多样化的现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考研、公务员(非法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务、出国以及其他。不同的就业去向需要不同的法律专业素养。法律职业群体,即法官、检察官、律师除了需要掌握实体部门法律以外,还需要就程序法有很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外国法律方面无太大需求,企业法务需要掌握更多民商经济领域的法律,而对于传统公法的需求不大,出国的学生则需要注意法律的比较和外语的学习,而对于双语教学可能有强烈的需要。就业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做好相应的准备。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各就业去向所需技能之间有重合之处,各模块的课程必然有所重叠,这样一来模块化本身的功能就不如学科导向模块方案那样突出。另外一个缺点则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日新月异,无论如何悉心设计,总会有一些去向被忽略,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定位、生源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对于研究型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合理。而对于教学型大学,法学毕业生多数选择就业的,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科学。

三、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

所谓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是指学生一旦选择了一个或多个模块,必须在该模块当中选课,不得选修其他模块课程。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来看,93.27%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推荐性的,只有6.73%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强制性的。这反映了学生对强制方案的抵触情绪,但不能以此作为设计选修课模块化强制性的唯一依据。

对于学科导向模块化套餐而言,每一模块所含课程数目有限,很少能够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即能实现学分的要求的,通常会建议学生选修2个或多个模块,此时,若不做强制性的要求,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将失去意义。原本每一模块当中课程就有限,通常是3到7门课程,此时若再突破模块进行选课,则回到了最初的漫无目的选课状态。

对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则应结合模块容量予以考量。如果模块有足够的学分容量,可做强制性的要求。如果模块没有足够的容量,则不应做强制性的要求,而只能采取推荐性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在模块内部选课。所谓的足够容量是指,模块的选修课学分总数应大于要求学分一定的比例,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应为:要求学分/模块容量≤75%,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选课有足够的腾挪空间,避免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而无法修够学分。例如,模块甲提供了40个学分的课程,要求学生从中选择30个学分或者以下,可以是强制性的。若无法满足该比例的要求,则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方案。

结论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粗放式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同时亦广受学生的诟病。选修课的模块化方案虽然不是解决法律人才培养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它至少能够解决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盲目和感性,使得选课这一严肃的教学行为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付子堂.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06.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2篇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契合了家长的心理想法

技工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当代技工教育的教育模式,很多是按照大学的模式来套用的。以专业的填报为例,现在技校生在入学前也需要像大学生一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填报,然后根据所报专业进行分班教学,最后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就业岗位和企业。但这个模式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初中生来讲并不适用。他们对第一项专业的选择充满了迷茫与困惑,甚至不知道专业意味着什么,又和将来的就业有哪些关系。如果要问家长的话,回答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现在读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民或者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家长也给不了指导性的建议。“所学的专业”这样的词汇在他们生活中基本是不会涉及的。他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不常接触这类专业的词语,也没有系统专业的学习,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由此看来先选专业再就业这种模式对技校生存在一定困扰,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在技校中应用。技校中应根据所招收的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即“四定”教学模式,即先定企业,再定岗位,定专业,最后定教学方法。因为多数的技校家长对当地的一些企业是比较了解的。他们熟悉哪些企业在地方非常有名气,哪些企业工资待遇好,哪些岗位好等等。这些是他们经常议论的,而且是他们较为熟悉的。因此,“四定”教学模式,切合了家长的心理想法。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选择了专业之后,就开始了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对于以后的就业方向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也就是学了这个专业后自己根本不知道可以到哪里上班或者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去向是十分迷茫的。康德曾说过:“明确目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有目标才会有成功,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没有目标而慢慢降低,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厌学。技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输送人才,技工的终点也就是企业的岗位。“四定”教学模式采用先定企业和岗位,再学习,这就是先给学生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那就比较容易了。更何况这个目标不是我们平时所抽象的目标,它是具体的,而且是自己身边的,是“看得见,摸得到的”,而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宽泛的口号。况且企业是该地的实体企业,它的知名度以及岗位工资待遇,是学生自己自身所满意的,而且又是家长所认可的,会充分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学生会主动地朝这个目标奋斗,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不是现在技校的懒散学风。这种模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压力,因为企业目标岗位定了之后,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同一企业和岗位或者不同企业同一岗位,毕竟企业的岗位招聘人数有限,如果不努力,很容易被企业淘汰。所以这使学生之间又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每个学生都想为了毕业之后顺利走上自己理想的岗位,迈向心目中的企业大门。这种动力促使他们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去努力,形成一个学习上比拼的优良学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

近几年,技工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非常高,有的高达95%以上,但专业的对口率却只有60%~70%。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选专业,毕业时在去选岗位,上面已经指出,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很茫然的,或者说是乱选的,在经历三年或者五年的学习之后,有很多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看法,新的变化,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为当初选的专业而“买单”,不去所谓对口的企业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是按照学校分配的对口企业工作了,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现在工作的薪资、待遇和环境并不是他所期望的,所以很多学生实习期都没过,就直接辞职了或者直接跳槽到自己满意的企业去了。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按照“四定”教学模式,采用先定企业和岗位然后选择专业,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因为岗位已经定好了,学校就是针对这个岗位而定的专业,学习的内容必然是和所定的岗位相关,而且企业和岗位都是本地的,他们对这些企业岗位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也都非常熟悉,所以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毕业之后就会很顺利走向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并能很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四、真正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法;教学方法;比较分析

近1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从国企到民企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从中职到高职的学生人数,无不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各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是85后,甚至是90后,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传统的理论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适应现代职业课程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以增强职业课程对适龄学生的吸引力,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特点,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德国教育家在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结论,设计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这些教育方法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我国已有不少职业院校开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但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应用的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对于如何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教学因素进行有效融合,尚没有形成清晰、系统的教学设计思路。许多教师面对行动导向法之下的各种具体方法,不知该如何正确地选择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行动导向法。本文拟从比较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下各种具体的方法入手,具体地提出对于我国职业院校应该如何选择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职业教学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比较分析

“行动导向的教学”由英国的瑞恩斯(Reginald Revans)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德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准备教育的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推动了不同形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促进了项目教学法跨学科、跨职业、跨培训机构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实验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思维导图法、任务驱动法等等。现在我国职业院校推广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以下就从这四种方法的核心目标、使用过程、教师与学生、所需工具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详见表1)。通过对这四种方法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相同点

1.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四种方法都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独立实施与独立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特别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职业能力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脑、手、心”共同参与,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角色转变,教学相长。这四种方法都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也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更多的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碰到问题时的咨询者,有时候甚至是课堂上的一位主持人。教师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淡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并不把知识传授作为其唯一的任务,而主要是准备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

3.教学模式呈现出开放性。这四种方法都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它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学习领域的形式把与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孤立地学习,而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研究教学内容,并在团队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同点

1.模拟教学法侧重于“模拟”,关键在于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的角色。要做到有效的模拟教学,就需要教师积极思考,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模拟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场景。

2.案例教学法专注于“案例”,利用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教育的活动所撰写的案例就是教师上课的教材。案例的讨论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其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各种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不经过缜密的独立思考是很难给出圆满答案的。案例法训练的就是决策艺术,锻炼学生在不圆满的条件下做出自己独立决策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项目”,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与指导作用。

4.引导文教学法重点则在于“引导问题”,教师通过引导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在引导问题一步一步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探求知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自学能力、科研能力。是否有明确的线索、有足够的提示、引导问题设置的数量和质量是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

另外,引导文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从核心目标、到所需工具看似一样,但是区别两者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资料的提供。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会提供完成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资料,而引导文教学法教师只会提供部分资料,更多的资料和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引导性问题的回答来自主地学习。

二、不同课程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选择

通过以上对这四种常用的现代职业教育方法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和专业特点,选择正确的、适合的职业教学方法。以下以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主线,以专业设置为辅助分析行动导向法的具体选择和实施(见表2)。

我国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设置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工作三个大的领域。这些领域和专业具体包括:(1)技术专业――设有建筑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通讯技术、木材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网络与媒体技术、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保养和维护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境和射线保护等专业方向;(2)经济专业――设有银行、数据处理、财会、卫生事业、社会机构、房地产经济、贸易、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国际营销、国际税法、媒体与通讯经济、展览与大会管理、公共经济、运输经济、税收与审计、旅游经济、保险、经济信息等专业方向;(3)社会工作专业――设有老年人工作、残疾人工作、具有心理障碍及嗜好人群工作、犯罪人员工作、家庭教育、儿童和青年人工作、社区卫生工作、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等专业方向。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包括政治课、体育课、外语课、军事训练课等)。这类课程虽然并不一定与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却是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修的课程。由于这类课程专业性不强,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因此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就像演员演戏一样。这种模拟人生、模拟社会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系统中的基础环节,旨在实现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健全人格的目标,使学生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获得必要的能力训练,具备创新的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知识细节的灌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基础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科学三类。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处理个人问题。通过项目教学并且以个人为小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训练其科学思维,培养技术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济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法政、社会、管理咨询经济三类。这类课程社会性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状、宏观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模拟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对经济现象的各种模拟,帮助学生从感性上更直观地接触社会经济。

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社会心理、法政三类。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人心理的了解,学会从“他利主义”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文教学法中能有效地设置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换位思考,更好体现了社会事业专业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包容能力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指某一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它是为学习专业实践课程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所具有的“基础性”、“专业性”、“大面积性”、“核心性”等特点,决定了它们在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技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枯燥”,大量复杂的技术方法、数学模型和虚构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摸不着头脑,很容易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引导文法可使学生在教师“引导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地掌握技术知识和模型的设计。在头脑里清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哪些能做得更好”,并形成后续实践课程中的操作步骤。

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采用必须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必须把课堂的教学与学生课外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求学生走出去与社会接触,关注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现象,因此除了教师的努力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项目教学在此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通过真实的经济项目,比如与企业合作的市场调研项目就能很好地让学生主动通过经济数据的收集、经济指标的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这一完整的过程,在项目中积极学习经济方法,深刻体会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工作类专业课程必须体现专业内涵的把握和专业价值观的塑造,教学方法的选取必须突出专业特征。作为一个社会福利资源的筹集和发送体系,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所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是一种运用专业机制来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也是一种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缺少社会阅历,所以对课程中的知识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对一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总是想当然。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利用鲜活的案例资料,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培养社会学的思维。比如,就社会工作方法这一知识点,就可以利用“赡养老人”这种类型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作用及其内容,并可以进一步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梳理并总结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家庭、矫治、残疾人社会工作。

(四)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是集中体现专业特点的中心课程,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它根据某种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岗位需要而开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向,培养学生未来的具体职业能力或职业拓展潜力。

技术类专业实践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这类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以小组为形式,以引导文法为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从旁提醒学生在具体操作机械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从资料的收集――计划的实施――检查评估,由始至终都是由学生动手动脑。

经济类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的是与社会经济现实接轨,避免照本宣科,教师要注意与时俱进。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去和引进来”。“走出去”就是利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各种职业的具体工作。比如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可从组建模拟外贸公司开始,运用所学内容模拟一部分,从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订立贸易合同开始,从信用证项下的FOB进口合同、CIF项下的出口合同各环节来锻炼学生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实际能力。“引进来”就是利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入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具有现实性的案例。例如,在证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等工作。案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形形的市场环境,去摸索、探讨处理各种投资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进行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的能力。

社会工作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关键在于学生能真正学会用一个成人的眼光去处理社会事业中形形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实践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社会工作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不是去模拟或创设问题的情境,而是直接采用实际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到现场参观或者直接到相关机构去接触现实的真实场景,从而使实际工作水平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就业去向;对策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高等学府,每年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培养输送大量毕业生。本次抽样调查毕业生总人数为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1]。

1 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1997-2016共二十届部分毕业生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包括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硕士研究生,见表1。

1.2 调查方式

通过对药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整理、电话咨询、实地探访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调研。

1.3 调查范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1997-2016届部分毕业生。

2 调查结果

2.1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通过对6162人的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我们把就职单位总共分了七个类型,包括行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社会药房、其他。在就业类型调查中发现,医药企业和医疗单位所占比例相对大,说明大多数专业毕业生趋向于此两种方向就业。这与马晓匡教授对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毕业生去向研究结果一致[2]。这种现象反映了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呈正相关,见图1。

2.2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行业就业率

2010年之前四个专业的行业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之后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10年后的毕业生为个性张扬的90后,时代性格特点、就业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就业率,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也导致就业率的下降[2]。

2.3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通过对四个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分析,四个专业一次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学类大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见表3。毕业生从事医疗单位人数趋势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实施宏观积极的就业政策,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渐上升,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药房工作的人数逐渐上升,经调查发现社会药房处于改革阶段,由以往拥有一个药剂师可同时开多家连锁药房向一个药剂师只允许开一家药房改革,这是导致毕业生向社会药房倾斜的主要原因。在改革浪潮推动之下,社会药房将需要更多的药学类专业相关人才,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将扩大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对近三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为94%,比平均就业率高近两个百分点。该专业存在着就业面广泛的特点,从事市场服务与开发、销售,其他行业如经济、管理、贸易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见图2。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就业方向多元化,行政事业单位1.3%,国有企业4.3%,私营企业74.1%,港澳台投资企业5.3%,外商投资企业4.7%,个体经营10.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用人单位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其次为个体经营。通过调查分析得药学类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占46.6%,占主体部分。充分说明药学类市场营销独具特色,其就业前景相当可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但其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特别是应该从学生入校起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在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

3.2 改进培养方法与课程设置争取达到最优化

学校应多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调研)、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引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多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4]。

3.3 提高专业化程度

通过研究近十年药学类专业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毕业生在知名医药企业就职人数逐年增加,说明我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化程度提高。为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应加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程度。

3.4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一名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体、一名教师联系一名学生等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面的教育,正确指导大学生考研及专业发展,避免盲目学习及盲目考研,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作用,以此来加强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5]。

4 展望

通过对山东中医药大学近二十年来的就业状况分析,整体的就业水平在稳步提高,现在的就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们的选择面更加广泛,通过综合分析就业单位等各个方面数据现在学生的择业观也日趋多样化。同时结合现在中医药发展趋势,我校的专业设置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近年来,不断完善专业结构,新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开发等专业,在发展壮大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在此形势下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不断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在新思想的引导下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传递出多元的就业思想;身为在校学生我们更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指导下积极将创业与中医药紧密结合,充分实现“互联网+”和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潘莉莉.“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绩效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3(6),43-48.

[2]马晓匡.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10(增刊):154-155.

[3]何剑英,杜一民,何旭.大理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2):77-79.

[4]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97-103.

[5]黄绍国.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124-125.

作者简介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5篇

1.1是培养技能保险人才的必经之路随着现在社会的需求的变化,企业对学术型人才逐渐减少,而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保险行业的壮大及保险业务量的增长,对一线的技能型保险人才需求比较大。职业学校,为培养这种实操性比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强学校保险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学习技术的创新,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实用性的保险人才。

1.2有助于打造职业院校保险专业的品牌建设现在职业院校众多,不管是在招生市场还是就业市场上面,都出现了竞争激烈的现象,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打造自身院校的品牌建设。尤其是现在保险行业,人才众多,门槛也比较低,甚至其他专业的人都可以从事保险行业。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大力完善保险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打造本院校保险专业的特色,为塑造强有力的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1.3有助于加强保险专业师资的培训职业院校要想提升办学质量,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像保险专业,一般是财经院校才会开设,更要把专业办得更加有特色。在职业教育与学习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保险知识,无形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保险业职业教育与学习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陈旧现在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理念,仍然照搬过去的思维和想法。很多职业院校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标准,于是在整个学校的保险专业,都是围绕着提升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同时,一些职业院校直接复制名校的办学理念,没有从自身保险专业的师资队伍及硬件设备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很不具备针对性。

2.2保险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职业院校要打造自身的品牌,促进保险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就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建设。但是,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保险专业师资队伍这块比较空白。一些职业院校缺乏保险专业方向的教师,让金融专业或其他经济专业的教师进行兼课,这样不利于传授更专业的保险知识。也有个别职业院校保险教师,都是一些理论学的专业,缺乏保险行业的从业经验,仅仅给学生传授深奥的保险理论,却不能培训学生的保险从业技能。

2.3保险专业授课方法问题保险行业属于经济金融领域行业,变化比较大。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保险行业最新要求,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陈旧,保险专业的大部分教师教学上仍然是偏重理论,忽略实践。例如一些课程《保险基础》,从开学到结束,都是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甚至有个别教师沿用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在整个学期的教学,都围绕着理论学习、习题训练等模块。长期下去,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保险专业的“机器人”,这样不利于学生就业和社会的评价。

2.4学习技术和学习方法比较死板从保险专业的学生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死读书”现象比较严重。当然这个问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引导问题。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理论研究类的课后作业,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也有个别学生自身的观念问题,来到学校,就应该把书本的理论读透,于是出现很多学生“日日奋笔疾书,夜夜挑灯苦读”的现象,这样学习技术和学习方法都是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同时不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保险行业的人才需求。

3保险业职业教育与学习技术创新途径

3.1转变保险业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随着现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学校要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要围绕着“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大方向进行,才能为企业输送更具有创造力,更具有挑战性的人才。过去的注重考试成绩的理念,应该去除。尤其像保险专业这类具有企业性和社会性的专业,应该站在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更新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

3.2加强保险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促进保险业职业教育和学习技术的创新,就要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撑。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保险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职业院校在招聘方面,应该引入保险专业的人才,尤其是一些有保险行业实战经验的教师,这样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实用性的技能;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加强现在学校保险专业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尽量减少让其他专业教师来兼课的现象。在培训现有教师的方面,可以派一些教师到名校的保险专业系学习,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同时,为了提升现有教师的保险行业的专业技能,可以外派教师到保险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保险专业知识,学习保险从业的技巧。在暑假的时候,还可以让一部分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实习,方便管理实习的学生,自身也可以学习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知识。

3.3改进保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改革,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寻找适合培养新时代保险人才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方式,都已经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长期在这样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大大降低,长期下去让学生觉得保险课程枯燥无味,学不到实际的东西,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平时除了学好课本的知识,还要积极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除了掌握保险专业的知识,还要主动去学习保险从业的技能,同时要学会跨学科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保险人才。

3.4改进保险专业的教学条件要促进保险职业教育与学习技术的创新,除了教学软件上面要改进,还要完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职业学校注重的是技能性和实践性,因此要增加学生的实践场所。例如保险实训室、计算机房、案例讨论室等。课室方面,完善多媒体技术设备、投影设备等。完善校园网条件,为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图书馆和阅览室,要丰富里面的书籍和杂志,尤其是与保险专业的相关的书籍和报刊。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