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现

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所表现的是被欣赏者用一种情感范畴来体验的。而这种体验是依靠设计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和欣赏者自己的联想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这样一种欣赏能力,即通过自己的认识,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将自己贯注于自身的情感。在平面设计上,所有线条、结构的变形、颠覆,其目的都是重新产生一种秩序。作品的内涵要让读者呼唤出来,而不是硬塞给读者。任何一件平面作品如果只是肤浅地表述文字的意思,就会流于庸俗和浅白,内在的精髓是需要人们去用心体会的。艺术反映社会,而设计来源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日本平面设计之父-福田繁雄语:“谈及我的平面设计工作,第一时间可以想到的就是进行‘视觉沟通’的构想和创作。”笔者认为,这个视觉沟通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认识,继而产生精神共鸣的。例如,福田先生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传造出一种间接、诙谐的图形语言,讽刺发动战争者会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而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化种类的教育功能,看看西方对艺术教育的注重也可理解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专门在著作中论述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艺术的教育形式往往是含蓄的,是以引导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式来获得认知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得到善的启迪教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起思想、情感、理想等心理变化,从而达到道德上的教育作用。平面设计的教育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逐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实现理想人格的建构,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社会发展,这既是艺术的教育功能,也是设计的教育目的。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右图这幅哭泣的面孔,正是用平面设计的手段,使人们意识到中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所面临的威胁。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鉴赏艺术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活、社会、世界以及历史等。“就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来说,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直接认识,艺术欣赏是通过艺术作品对现实的间接认识。”审美功能是艺术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的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平面设计范畴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与审美共存的形态,实际上就是运用时尚的审美表现手法让人们在舒适的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充分感受到它所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今天的包装设计对文化和审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包装设计的审美,找出文化与审美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包装设计中审美功能的精髓所在。

四、艺术的超越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启蒙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艺术具备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具备以上特征与功能的艺术,是美的高级形态。总之,艺术在本质上是真善美的,是创造性的,在功能上,则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使人发挥创造性,富有生命力。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画、中国画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一、中国画的认知功能

(一)认识历史的功能

中国画具有记事的功能,我们能从流传下来的画中看出那个时代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绘画艺术的基本状况、作者的绘画风格、师承等问题,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这是当时历史事件的记载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圆转流畅中带有坚韧;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穿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这是我们通过绘画了解到的作者的艺术特点。

从中国画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画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经济、文化、历史变革密不可分的。这具体表现为中国画在材料、画科分类、中国画的流派、中国画的改革等方面上。从这个方面出发我们也可从中国画在这一时期的现状去认识当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认识真理的功能

中国画讲究“虚实结合”、“计白当黑”。这种布局将人们的视野从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计白当黑”实则表现以虚映实。这里的“虚“不仅映衬着实,同时又是传达意境的载体。古代画论中说:“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中国画家皆着意于虚境的处理,无画成妙境,以拓展表现空间,无声胜有声,增强艺术表现力。

“计白当黑”源于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在老子看来“道”是“有”和“无”的统一,这种“有”“无”思想决定了中国画讲究虚与实。“有”即宇宙之实体,在中国画中谓之实处、有笔墨处;“无”即宇宙之空间,在中国画中谓之虚处,即空白处、笔墨清淡虚灵处。“虚”和“实”作为对立的统一,无虚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人们认识事物、总结事物规律的重要思想,它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绘画也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它的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这种意义讲中国画具有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真理、认识人生的作用。

二、中国画的教育功能

(一)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画的社会教育作用在中国画论中有许多体现。《孔子家语》中说“孔子关乎名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之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道理:绘画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是教化人、启发人的有力工具,能“明善恶”、“诫兴废”。从此中国画的社会教育功能性地位基本确立。

东汉王延寿在《文考赋画》中说“恶以诫世、善以示后”将绘画的教育目的更加明确化。魏晋时期的曹植在《画赞序》中说:“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喜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种“存乎鉴戒”的观点带有六朝时期绘画对风骨追求的特点。南齐谢赫认为“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唐代张彦远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与六籍同功。”在他看来绘画的教化作用与“六籍”一样有助于人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弘扬。

从中国美术史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绘画作品体现绘画的教育功能的例证。比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刻画了两汉、南北朝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形象。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倩、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作品中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作者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评价。使其绘画起到“见善戒恶,见恶思贤”的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论从儒家思想还是历代评论家那里对中国画的教育作用都是十分肯定的。中国的历代画作中体现作者的品评、价值观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中国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使绘画道德教育功能更加凸显。

(二)审美教育功能

中国画的教育作用也体现在作品能提高欣赏者的审美、知识、艺术趣味等方面上。一幅好的作品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感情,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

人们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时,除了欣赏画家那鲜明的色彩和简洁的笔墨之外,也欣赏那栩栩如生的花鸟草虫的神情和动态,更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欣赏者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即从中受到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美的大众”。

三、中国画的审美功能

中国画作为一种特有的画中它有自身的审美功能。中国画重视“畅神”、“悦情”的作用。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说明了山水画的“畅神”怡情的功能。姚最的“悦情”、张彦远的“怡悦性情”都是对中国画的审美功能的概说。

中国画重意、重情感的抒发、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画有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功能。中国画重视的是概括、明确、全面、变化以及动的神情气势;强调诗、书、画、印并用的形式美;强调以情观景、以理观景、以心观景。中国画把事物的形神传达给观众同时也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传染给观众。因此我们在欣赏一幅中国画的时候是在享受它的美。

四、小结:

中国画的内容与形式的特有属性是有中国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哲学原理所决定的。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但反过来说,中国画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中国画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中国画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版

[2] 《中国美术史》彭亚 张道森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

[3] 《论语译著》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艺术审美功能的认识范文第5篇

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1、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尤其是具象写实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记录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作品创作的年代的一些社会风貌,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和学习历史。

2、教育功能: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而艺术则以情感人,艺术通过对观众情感的影响而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境界。艺术教育有着科学文化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

3、审美功能: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可以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