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素养的提升

文学素养的提升

文学素养的提升

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着崇高的道德精神。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让学生将国学经典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对于提高小学生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提高儿童的品质养成及爱国情操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提升人文素养呢?笔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与认识。

1激发兴趣,乐于诵读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文对提高自身素质的帮助,对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把"古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学生,典故佳话不失为一道可口"佳肴";可将故事性较强的诗文编成课本剧;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给诗文配插图,图文并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但各种方式的结合使用要有一个恰当的度,不能摆花架子,搞形式,而应是切实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对古文诗文学习的欲望。

2"不求甚解,只求熟读"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诵读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白酒酿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国学经典诵读,因为白酒酿造原理告诉我们,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十分有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一遍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3传授诵读方法,培养诵读能力

国学经典音韵和谐,意蕴悠远,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加强诵读指导上,提高诵读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全面感知字词句篇的表层意思及深层含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领略作品的意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外,化古人之神气为自己之神气。

比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诵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还可以组织诵读比赛。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训练,使学生们形成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诵读的风气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诵读。

4元多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为激发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为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如:中华经典书签设计大赛、"读书明理,成就人生"黑板报专刊展评、"童年不同样"校园故事创作大赛、"徜徉书海,沐浴花香"手抄报展评、"书香妙笔"诗词设计大赛、"腹有诗书气自华"辩论比赛、"快乐就从书中来"课本剧自编自导比赛、"书香画韵"诗画设计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了国学诵读的乐趣。

5让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气质

国学经典要内化为学生的气质,首先需要国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有步骤地反复诵读和理解感悟,即经典诵读活动化的过程;其次是经典诵读生活化;再其次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建立学习的人文环境,形成精神气场。如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例如选择《弟子规》为国学经典诵读课本,将《弟子规》中规范、良好的行为指导与现代要求结合进行有益的指导,让学生不感到陌生,指导性更强。学生学习了《弟子规》,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比以前懂事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课间不文明现象减少了。一个孩子是否真正浸润领悟了国学经典,最终的效果是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将国学经典的内容适当分成各个阶段,用实际情景的模仿来让诵读内容落实到行动,内化为气质,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国学经典诵读是一门艺术。如何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经典之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作出贡献,还须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

[2]赖国全《大学・中庸》 [M].

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路径;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06-0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却未将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新课标对上述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路径,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合理设计,做好阅读情景的导入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对课文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阅读认识,又能为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依照语文素养提升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做好阅读情景的导入,可以从生活案例、实物情景等出发,使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实际,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从最新的语文阅读内容出发,让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小学语文的发展,形成与时俱进的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体系。

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设计相应的课堂引入环节,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二、做好完善,丰富阅读理解的内容

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形成相应的阅读体系,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珍珠鸟》阅读教学中,可适当运用上述方法,让学生依照上述阅读要求对文章进行理解。因此,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出发,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相应的阅读内容,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目的,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设置,依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各项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形成系统的阅读认识,这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初读,了解文章大体框架;其次,让学生略读,体会文本的中心思想;再次,让学生跳读,把握文章精彩语句。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掌握浏览法、精读法、泛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并让学生记好笔记,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

三、优化方法,形成多样化阅读的路径

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知。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文中的情感,对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或反思,形成新的感悟,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形成多样的阅读路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由于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当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候,一切缺少动力的阅读问题都迎刃而解。例如,在《虎门销烟》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虎门销烟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有关林则徐的平生事迹,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查找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多媒体教学、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构建动态、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尤其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选取生动、有趣的阅读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情感,形成全面的阅读认识。

四、创建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阅读意识,从内心深处接受阅读,进入阅读的世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将阅读渗透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营造适合的文化氛围,依照教学要求形成相应的课堂文化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其次,教师可以将阅读设置为常规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阅读大赛、阅读交流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阅读的魅力,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五、科学评价,实现实时的课堂交互

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评价体系的设计,借助网络资源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从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阅读效果。

同时,教师要端正态度,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成就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迎难而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面对阅读时都无所畏惧。因此,教师要经常表扬学生,肯定学生在阅读上的付出,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充满信心,愿意继续阅读,这样才能够形成长效的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机制。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对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课堂教学内容适时调整,形成与学生阅读需求相适应的课堂体系,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和完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要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核心位置,围绕该目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尤其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要合理设计,做好阅读情景的导入;做好完善,丰富阅读理解的内容;优化方法,形成多样化阅读的路径;创建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科学评价,实现实时的课堂交互,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8):194-195.

[2] 李学玖.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4):33-34.

[3] 殷信璐.小议在小学语文活动的开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186.

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教语文素养提升

1培养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语言实践,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2.1注重散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

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要意识到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大特点,想要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章、学生与作者的深入交流,在保证学生掌握散文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语言的构建,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感悟散文传递出来的思想与情感时,唤醒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散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引导学生揣摩、品析散文中的关键词句时,教师要综合考虑职教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心理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学习时间,不过多用教师的观念去限制学生,而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揣摩品析,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时发现学生散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鲁迅创作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散文过程中,文章于1926年4月12日首次发表,课文中的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一个领袖,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不幸遇害,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风华正茂的22岁,作者鲁迅在参加她的追悼会之后怀着沉重复杂的心情写下了此文,歌颂了她虽陨身不恤的精神,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坚毅,揭示了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全文贯穿着激动人心、悲愤炽烈的强烈感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写下一段读后感分享给大家,学生在分享中可以更加全面掌握课文内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品析,就文章中巧妙的用词、用句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对“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中在文中反复出现两次进行了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最终学生理解了“必要”这一词的双重意思,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和珍君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在唤醒庸人。这种教学方式紧扣了文章主题,抓住了文章中的关键性语言,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的人文性寓意,促进了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升。

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教育;文学素养

文学依托语言文字存在,将客观的现实艺术反映出来,一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形式,儿童文学中以儿童诗、童话、寓言为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裁)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文学是语文的升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学素养、创造力及优良品行。由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应该将语文教学作为工具,重视文学教育,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激发儿童情趣,激活文学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理念下,为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把握儿童情趣,凸显文学教学魅力,激活文学学习兴趣。儿童情趣即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言、行为与小学生思想、情感相契合的艺术内容。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情趣,提升文学教育质量。1.激发儿童审美情趣语言、神态、动作与心理描写能体现出儿童情趣。《小木偶的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都极具儿童化。《神笔马良》中,围绕马良手中的神笔展开故事描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夸张、拟人化等方法,也能表现出儿童情趣。《女娲补天》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了童趣。基于儿童视角,以故事为依托,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儿童的审美情趣。2.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围绕儿童情趣,科学预设教学方案,激发童真童趣,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引导学生读出情趣。如读《山城的雾》,把握撒、罩住、哒哒、翻卷等精妙词汇,在昂扬的激情朗读中,体味诗歌情感,引导体会情趣。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也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抓住文学作品的特色,比如想象、夸张、拟人等,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如《渔夫的故事》,学生运用语言、身体动作和神态表演等,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人物形象。通过读、讲的方式,品味字词及文本内涵,以此感悟字里行间中的惟妙惟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文学教学质量

教学应该是艺术性与方法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学作品插图美轮美奂、情节变化多样、人物特色明显,为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1.情境教学法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产生共鸣。如《南辕北辙》教学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目的地在南边,而朝北边走的情况,引导分析故事的结果。或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美妙、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七颗钻石》教学时,教师播放轻快而紧凑的音乐,配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罐的变化情况。奇妙的图片变化吸引了学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2.朗读教学法文学作品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抒情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字词的优美和浓厚的情感。如《燕子》教学时,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朗读氛围,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词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斜着身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选取其中的字词,说说好在哪里。朗诵可以采取齐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和文本内涵。3.表演教学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表演,爱游戏,喜爱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故事表演出来,再增加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以此在模拟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小木偶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等,都可以引入表演法。

三、多元解读作品,提升文学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即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成人化的思考方式,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解读文学作品内涵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空白性与不确定性,为阅读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文本一般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很难深刻领悟到内在的主旨。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避免单一的文学作品解读,通过科学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思考、质疑,创造性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时,教师应预留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判断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带来了美丽、阴凉,值得称颂,有的学生认为小枣树为人们提供了香甜可口的食物,这才值得表扬,不应该华而不实。“谁更应该被表扬”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对文本主旨进行拓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可以对文本内涵进行质疑、想象,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有助于提升其文学教育价值。

四、鼓励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沉淀

有必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积累和沉淀中,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保障学生具备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应组织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计划制定和及时检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精选读物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如《爱心树》《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等。在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每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逐渐上升。基于阅读量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每周、每月阅读计划,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交流。对于文学课外阅读,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培养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并要求学生书写推荐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或鼓励学生书写并交流读书笔记、读后感,将精美词句摘抄下来,表述阅读感受,之后分享阅读心得,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下心得体会,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了解,提升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班级读书会,对某本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如《窗边的小豆豆》,在赏析中感悟内涵,体验快乐。总之,文学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良好审美教育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教学有必要依托课内外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师生共同学习、品味、感悟文学作品,在践行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天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淑红.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J].中华少年,2016(29):56-57.

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33-01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学要追求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广开思路,着力开发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把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有效地整合,使课程资源更充实,内容更丰富,让知识更灵活、学生的思野更加拓展。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青蛙,但在农村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

3.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内移向教室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中包括“红领巾广播员”、“红领巾小作家会、红领巾解说员小组”等,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家的蔬菜、水果、农作物、药材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12岁的女儿到乡下探亲,她女儿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行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

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的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点燃学生的真情实感之火花。

三、积极挖掘社会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让学生与他们广泛地进行口语交流,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小文章。通过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