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一、高职体育教育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障,就谈不上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就业单位更是将身体健康列为录用的首要条件,它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还可以为企业减少对员工的医疗投资。生命质量的基础就是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而有目的地以人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正是体育价值的集中体现。高职体育教育通过健身运动、健美运动、休闲运动、竞技运动、游戏运动等多元化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让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这正是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能塑造学生良好的气质和形象

 

现在学生找工作,无论是社会组织招工考试,还是直接到企业上班,都需要而试。而面试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形象。良好的气质和形象,是通过长时间体育教学训练出来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还能塑造良好的气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行走姿态等,训练学生待人接物、交谈等礼仪。如通过健美操、形体训练等,让学生在美好的体育课教学中陶冶情操、感受体育美、欣赏自身美、塑造人体美,达到心灵美与外在美的一致,从而增强了学生在进入就业面试时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学而有成的展示。

 

(三)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因此陷入心理误区,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嫉妒心理、盲目从众心理、自负心理、自责心理等。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健康,体育使人的身心得到了合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领域之一。事实证明,体育活动对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嫉妒等不良情绪下就会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身体方面的疾病。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二、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法

 

(一)树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育,自然要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它与劳动就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从学生劳动就业的需要出发,把体育纳入劳动就业的需要之中;明确学生应具备何种身心素质才能提高劳动就业的能力;以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劳动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与素质构建新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劳动就业应具备的身心素质,服务于学生劳动就业,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主体需要,是高职体育教学特别应该把握的方向。

 

(二)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性教学

 

每一种职业劳动,就呈现一定的外在形态,都有特定的技能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研究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以体育为手段,进行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如建工专业的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会有一些体力劳动,在体育教学中可借用排球垫球的技术进行模拟训练,排球垫球时的基本姿,用力方向,顺序与之相似。在教学中,除了进行模拟劳动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模拟劳动现场进行教学,在操场上或地上划出劳动临时场地,让学生站在不同间距、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实心球的抛接练习。还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摆放不同重量的哑铃、轻型杠铃进行快速移动搬运重物的游戏比赛。这样学生在新鲜、快乐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劳动意识,提高了劳动能力。

 

(三)体育教学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其价值所在,合作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集体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合作,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建立深厚友谊,体会到自己成功与小组分不开,而小组的成功又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从而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责任心和荣誉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合作。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体育在承担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开发、个性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要明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把促进学生的劳动就业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9402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2004年5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较快,但中等职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

1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国家一线劳动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能够增强我国劳动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初中后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对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缺少分析判断能力,不知道如何冷静理性的应对和处理问题,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他们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道德教育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完善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1.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的首要标准是思想政治素质。职业学校的特点是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事具有一定技能性的工作,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第一线的劳动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个人特点和专业实际,引导学生具有与自己职业相匹配的职业道德,教会学生如何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工作中面对的难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踏实勤奋,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少年亲身体验到现实与理想、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而对各种思想的交错起伏和相互冲撞,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我国已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意识形态的变革,如竞争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创业和创新意识等等,面对种种新的意识形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很容易陷入困惑,去不择手段地追求经济利益,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满足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培养他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进行。

1.4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围绕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纪律教育。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的,并且其中相当部分将从事第三产业,直接服务在“窗口”行业,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直接体现着社会风气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具有较强的事业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作好本职工作,自觉忠于职守,遵守行业道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作贡献。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2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策略

2.1 强化理论建设,密切联系实际

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工作,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且是一种理论探索过程,从而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理论探索中,我们重点要搞清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新的载体和形式也不断出现,职业道德不仅要解决好做事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它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的服务与关怀,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合法地位,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实践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研究小组,将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及时地去研究、去解决,总结教训,吸取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以保证职业道德教育能紧密联系现实、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2 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之中。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而缺乏行为规范的基本训练,那么后果必将是知能脱节。要充分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出其人本性,教学方法要体现多元性和灵活性,注重培养学生由“知”到“行”的提升,要把对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做到在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中有机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将职业道德与专业课紧密接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职业道德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另外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密切配合,邀请企业的一些劳动模范、优秀员工到学校做报告,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等等,学校还要加强与社会以及家庭的密切配合,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2.3 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项实习、实践和社会活动当中去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非常重要,学校或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熟悉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其相关的职业道德习惯。譬如,参加军训时,让学生学习、体验军人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严守纪律的职业精神;到工厂实习时,让学生学习、体验工人的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一丝不苟、注重信誉的职业道德风貌;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接待工作,参与社交活动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敬业意识等。总之,要尽量多的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不要单去追求自己的专业技术,还要同步追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收到教育的实效。

2.4 确立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有了高标准的评价体系,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才有衡量尺度,才会使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显出生机和活力,学校应建立对老师职业道德教育评价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评价两种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确立时,应当遵循信度和效度原则,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学生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理论掌握程度的检测标准和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应当重点评估学生的人生态度、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等,教师的评价体系应根据学生反馈,学校检查等情况重点评估教师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综合表现等等,运用适当的评价体系对师生进行量化管理和各项考核评价时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的成绩纳入进去,进而得出综合评定结果,并及时根据评定结果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树典型,立标兵,以督促师生实行和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持久性,保证职业道德教育永远充满活力。

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直接向社会职业岗位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守法纪、讲信誉、讲公道的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要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以丰富学生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陶冶他们道德情操,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融汇到自己的职业道德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参考文献

[1]刘宽亮.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6,(8).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政策 合理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的基本方针,职业教育一时出现政策文本非常繁荣的景象;而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始终难以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职业教育的“二流教育”形象仍然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实践更是面临着重重困境。正如有学者指出:“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政策相比,职业教育政策存在着文本繁荣与实践领域消沉并存的现象。”当然,职业教育实践消沉可以归因于诸多方面,但究本求源,职业教育政策本身的合理性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也直接导致职业教育政策失效现象频频发生,因而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性进行追究实有必要。

一、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性: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合理性”是人们熟知的一个概念,然而,越是熟知的概念,其含义越是晦暗不明,往往产生的分歧也最多。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是在“合乎理性”的意义上来理解合理性。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则侧重于“合理的特性”的意义,它是对事物的存在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应当”“正当”“可取”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对象的正当性、应当性、可接受性的认识和评判,由此而决定主体对于客体的取舍态度。在这种意义上,所谓合理性,就是既有实质内容的合理性,也有形式上的合理性,还具有行为实践的合理性。现代西方许多学者也开始在这种意义上来理解合理性。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谈论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性。

由此看来,在合理性视域内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追究,需要从形式、实质和实践等几个层面展开。从形式上来看,主要指坚持职业教育政策的逻辑一致性与程序正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牵涉的利益主体最多,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坚持逻辑一致性和程序正义,保证多元利益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明确,对于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至关重要。从实质上看,主要考察其科学性和正当性的问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政策更多地关注是否适合经济发展规律,突出其工具价值,而极少关注职业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关注职业教育作为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另一方面,如何使职业教育符合整体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如何使职业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教育正义等价值观相一致,更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质合理性需要关注的问题。罗尔斯也正是从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角度来研究了社会制度的合理性的类型。他认为正义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于该社会制度中。罗尔斯所讲的两种正义,给我们的启示是,职业教育政策必须同时关注其形式和实质合理性。当然,“政策问题总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合理性,将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性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二、职业教育政策形式合理性:坚持程序正义和逻辑一致性

形式合理性是由韦伯创造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范畴,是他用来分析经济、法律、政治和行政管理等社会制度合理化发展过程的工具性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本身,韦伯却并未作出较系统的分析。将形式合理性概念引入职业教育政策领域,可以从两方面予以界定: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外在表征看,要求职业教育政策具有逻辑一致性等外在表征;另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内在要求看,最主要是确立程序正义的原则。

从形式合理性的外在表征看,逻辑一致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目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仍是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导致政策制定部门间彼此缺乏协调,各自为政,使其出台的各类职业教育政策间缺乏一致,这种状况从中央到地方均是如此。同时,职业教育政策在语言表达上模糊不清,也给执行与评估带来了潜在的困难。西方许多学者认为合理性与理论的明确表达是联系在一起的。查尔斯·泰勒认为,清楚的表达对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解,“当我们能够清楚表达某种事物时,我们就具有了对它的某种合理性的把握。”因而,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要充分关注各利益主体的意图,对于其权利义务要有明确的界定,尤其从意图到实际付诸行动之间,必须具有逻辑一致性,才能使政策合理性付诸实现。

而从内在要求看,坚持程序正义是实现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基本保证。程序正义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的正义,还关注过程的正义,并认为过程的正义更能体现一个法治社会的精髓。因而,在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追究中引入“程序正义”的概念有助于保证职业教育政策的正义性。无论职业教育决策主体的决策结果如何正当、科学,但只要决策过程违背了特定的原则,那也是不合理的。程序正义的理念对于我国传统决策模式“只讲结果,不讲规则”的信念是一个冲击。事实上,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缺乏程序正义的意识和相应的制度设计,一些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并没有遵循严格的程序路径,其教育政策结果的正义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教育政策的实质正义难以实现。例如,1999年的教育部“三不一高”政策一经出台,即刻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尤其遭到职教界的强烈不满。这一政策从某种程度上加深了高职就是“二流教育”的形象,对于刚刚诞生的新高职打击沉重,虽然教育部在2000年取消了“三不”政策,但仍留下了“一高”,这一政策对于今天高职的招生危机依然产生着某些负面影响。虽然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成本”的教育,但其在政策制定时依然要体现对公民人格的平等尊重,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如果在政策制定时确保了教育政策参与者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社会精英与大众并重、职业教育政策专家与普通民众兼顾,所有的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都能平等地参与政策的制定、评价乃至终止的决策过程,通过加强政策程序正义的制度建设,将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政策公平正义。事实上,当前对职业教育政策决策有话语权的依然是各级政府及其者(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而其他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其他部门、社会组织、群体以及个人则被排除在外。如行业协会,只有其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决策和管理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而实际上它们却几乎丧失职业教育决策的任何话语权,而且由于缺乏制度约束以及基于自身眼前利益的考虑,它们也不愿意参与。试想,缺乏了行业协会的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又如何能够密切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呢?职业教育又如何走出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呢?

三、职业教育政策实质合理性:注重科学性与正当性

一项职业教育政策是否具有合理性,不仅表现在形式合理性,更表现在其实质内容方面的伦理价值取向方面,即是否注重科学性与正当性。

从其科学性来看,职业教育政策必须反映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性,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政策均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其决策的主要依据,注重的是国家利益,而很少关注作为个体的利益。以世界银行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主导其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经济学和人力资本学说。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转而采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重大政策的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职业教育的重心依托企业的非正规的在职培训等,其把对教育资助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说,世界银行的这一政策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职业教育政策。而如果职业教育政策仅仅只考虑其经济的价值,而忽视其作为社会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必然丧失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因而职业教育政策必须要考虑职业教育作为一类教育类型的完整价值,尤其在当前全球化、技术进步、产品周期的缩短和新的工作组织方式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广泛的不确定性的时代,职业教育政策更需要应对这种变革和不确定性。由此看来,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必须考虑作为职业教育自身所蕴涵的规律性,即在进行价值考量时既要关注“职业”维度,也要关注“教育”维度,而目前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维度缺乏整体的考量,对“教育”维度则更是缺失。

职业教育政策实质合理性还应当满足正当性要求,正如罗尔斯所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正义价值并不是社会高度发展之后的奢侈品,而是所有人类社会、所有发展时期的必要追求。许多人却认为,教育更应该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而教育正义仅仅是一种理想。事实上,这种想法在职业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政府常常以国家教育利益为重,更多地注重效率的提升,在优先满足部分社会成员教育利益需求的情况下,忽视或牺牲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在这里,正当性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诸如当前职业教育政策中正在实施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被看做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虽然高职示范校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国家仅对少数示范校加大投入,而更多的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教育设备短缺,甚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证。正当的教育政策应致力于消除或至少改善教育不正义状况,而不是无视或加剧这种不公正。职业教育作为现实的聚集着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其教育政策更应该首先保证每个人最基本的完全平等的教育。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今天,任何一项职业教育政策,其生存或发展空间的大小,都越来越取决于其正当的程度。

四、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合理性:寻求价值共识和公共利益

关于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追究还有一个重要的向度,即实践合理性,它是化解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冲突与矛盾的根本途径。正如托马斯·格林(Thomas F.Green)所强调的,政策问题总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对于一个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种“我们应当做什么”的陈述,而不是简单地提出“我们知道什么”的陈述。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系列行动,是对“做什么”的详细分解。

就职业教育政策而言,在政策文本呈现一派繁荣的同时,其实践成效却远未达到预期,其关键在于对实践合理性的忽视。所谓实践合理性,就是指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合理性,它将职业教育政策的手段与目的、活动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从职业教育政策的理念、规范到实践的转化。从这一内涵来看,实践合理性是诸种合理性中的最高形式,它是诸种合理性形式的融合,包含了各种合理性的内容,而又高于这些合理性。它向我们展示了政策合理性的立体式的、全方位的图景。然而,就政策的实践合理性途径来说,关键在于寻求价值共识和形成监督机制。

实现实践合理性的首要要求政策执行主体寻求价值共识,实际上,政策执行的过程便是持续与实践进行对话,相互发现与批判并最终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虽然“实践总是‘全息性地’渗透着实践主体的惯习,‘凝缩式’反映着场域中各种复杂的关系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利益博弈”。然而,职业教育作为公益性教育,其所体现的“公共”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实践中有可能达成广泛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事实上,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执行主体价值观错位造成政策失真和歪曲的例子非常多。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将公共领域引入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目的是让教育改革的决策过程更加民主、科学与合理。这是一个介于国家的教育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的有关教育政策决策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的场所,而这个场所又区别于国家和政府的代表机构,它起着沟通作用,同时,也是生产和传播对教育改革相关决策进行质疑的话语的场所。尤其是网络媒介特别是网民论坛的兴起,更快地拓展了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话语空间,为网民表达意见(包括为处境不利群体代言)提供了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配置了公众的媒介接近权,进而在总体上增强了政策接近权,也有助于释放公众积聚的情绪,起到类似于“安全阀”的作用。实际上,在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网络媒介对达成价值共识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背景行动理论 职业行动 职业生涯教育

[作者简介]常青伟(1972- ),女,新疆石河子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江苏 苏州 21512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94-02

美国在20世纪初开展的职业辅导运动使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方学者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模型,为个人作出有关职业和生活的正确决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背景行动理论(Contextual Action Theory)是近些年在职业生涯研究中出现的新理论,该理论以行动理论为背景,强调以行动来建构知识和意义,以人类职业行动为研究对象,从职业行动的外在言语、非言语行为,内在的认知、情绪过程以及个体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个体职业行动的意向性和目标指向,并从时间的维度,把职业生涯看做一个个目标一致的职业行动、长期存在的职业项目,认为职业发展过程是行动、计划、目标连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该理论从个体的内在原因及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背景行动理论为认识职业生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与以往的职业生涯理论不同的是,背景行动理论从微观的日常行动来认识、描述、解释职业生涯的发展,强调职业生涯的内在原因,关注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就业准备期间的职业探索为研究重点,为我们认识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个体的主体性是职业行动的内在原因。“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于既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①称为人的主体性。背景行动理论着重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看做一个自我负责、意义赋予并具有主体性的个体,认为职业行动是在一定情境下以主体的行动参与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每个个体的主体性都是具有个性的自主能动性,职业行动的内在动因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中,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能够通过独立的、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并伴随着对职业行动的认知和情绪,自觉地选择相应的职业行动。职业生涯是个体以主体的职业行动参与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内在的动力是个体对自我和职业生涯的认识和构建。

2.日常生活是职业生涯的微观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处于一定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各种复杂交错的关系中发展的。背景行动理论强调不能脱离个体发生和存在的生活背景这个微观环境来理解个体的职业发展。个体对于职业往往源于生活中对职业的观感和形成的认识,个体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效率和能力,取决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生活本身具有教育的价值,生活不仅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条件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很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背景行动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个体的职业行动,将个体作为个体职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主体和参与者的重要他人(父母、同伴等),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等看做职业发展的动态系统,认为个体关于职业的探索、决策、发展是在日常生活中与重要他人共同建构的。个体的职业决策方式和方法受到个体的成长经历、环境和个人特点的影响②。例如,在过分严厉、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个体更有可能出现职业决策困难。

3.长期动态性是职业发展的过程特征。背景行动理论认为,职业生涯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职业行动联结起来的,强调个体的职业行动、项目和生涯都是意向性和目标指向的过程,职业生涯从人生命的时间维度上来说是终生发展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动态性、丰富性和个体差异性。个体的职业发展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处在社会各种关系之中,是一个不断调适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职业生涯教育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个体职业发展中的过程性信息获得,从个体的内在变化、个体职业发展的特点为个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促进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背景行动理论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背景行动理论对职业行动、职业发展过程及职业行动社会意义建构的认识,对高校构建“自主建构、行动引领、环境渗透、协同合作”的生涯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自主建构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与根本,要构建“学生主体主线,教师主导辅线”相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背景行动理论强调个体是职业行动的建构者和意义赋予者,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关。“每个人真实地、也就是自由地为他自己选择的人生意义,才是他在生活中所发现的唯一的重大意义。”③而我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说:“教育的真意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意义建构。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特性,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④高校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更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辅导者、促进者,必须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关注、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各种职业行动上,评价和鼓励学生每一阶段的职业发展,向学生提供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我管理职业目标的能力。只有当作为发展主体的大学生意识到发展的内在需要时,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拥有强大的内部动力,才会真正具备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职业行动,使自己“做”起来,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步入职业发展的轨道。从利用、发展、扩大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来看,高校应构建“学生主体主线,教师主导辅线”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主体”转变为“积极的主体”。与此同时,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主线,整合学校各层次各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形成促进职业发展的学生实践活动自选平台。例如,各高校都开设了职前教育的网络学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推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和指导方式。

2.行动是从思想到实践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行动既包括个体的主观意识行动,又包括个体的客观具体行动,即要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⑤行动不仅为外在的行为,更强调围绕特定目标、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而展开的活动过程。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正是“缺少行动”,一切都处于“想”的阶段。行动即实践,要去做,“意义是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得以演变和发展的。”⑥职业生涯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教育成效的体现并不是学习者能记忆、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是体现在通过教育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起有关教育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职业生涯贯穿于人的一生,职业生涯教育也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系统的教育过程。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教育模式,要通过学习将学生从复制知识、学习技能转变为意义建构,从价值引导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上唤醒学生,使之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形成“学习—行动—思考—再行动”的行为模式,使学习成为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的驱动力。

3.日常生活是意义建构的载体,建设以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教育环境。环境是教育的条件,教育融入环境中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个体的人,客观地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背景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其日常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而建构的意义必定带有个体差异,对同一事物、信息,不同学生理解的角度以及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尽相同。⑦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要明确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为明天或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而且是要让学习者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未来的现实生活中。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要形成职业教育的有利环境,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大力强化学校第一课堂的教育功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这标志着职业生涯教育全程化由理论倡导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第二课堂的环境与氛围,让职业教育走进和融入学校生活。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应注重职业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建构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提供从入学直至毕业后几年的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4.职业发展是共同行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的生涯教育体系。人组成了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组成了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家庭成为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微环境,学校成为小环境,社会是大环境。社会的发展使高校除去了“围墙”,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也要跳出“大学”来重新审视。人的职业发展是一种共同行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社会性,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不能忽视家庭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职业教育的环境。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对社会企业为高校学生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利于营造社会各种资源积极参与的大环境,有利于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家庭配合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体系。

[注释]

①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7.

②于泳红,汪航.职业决策困难研究新进展及对我国职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4.

③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27.

④易玉梅,彭志明.生涯发展教育: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构想[J].求索,2010(6):176.

⑤袁江.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1.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观;大学生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是当前社会的主要就业人员,并且其就业的情况受到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关心。现在全球经济普遍处于下行趋势,大学生就业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并且大学生具有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都处于不断地改变之中。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工作贯穿整个大学四年乃至研究生期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就业观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和主观行动,是全面促进就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在就业观教育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工作中,是当代高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迫切要求,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实施、改进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并且处于不断完善中。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华民族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角度上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进行表述,对社会、公民层面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从社会的层面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从公民个人行为的层面提出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当代社会对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观教育的关系

职业观是依照社会当前发展的情况和个人兴趣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道德、选择、评价等方面的观点,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与个人价值选取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大学生的职业观不仅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认知和功能定位,而且对其职业的选取情况、态度、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具有的思想、理念等内容,只有被当代大学生熟悉接受,并外化为动机和个人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实现。就业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显著的实践特征,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均为大学生的职业观建立和职业观教育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大学生职业观的建立需将个人与社会,个人目标与国家共同理想相结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价值目标,和大学生职业观念中的职业环境自由、平等等精神相契合[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爱国精神根植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中,是大学生职业观建立的精神源泉,敬业、友善等思想则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建立提出道德层面的指导和要求。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我国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观教育是从大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教育大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和社会需求的职业目标、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的教育活动。因此,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职业观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相融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职业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就业在大学生中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和广泛的覆盖面,从新生到毕业生,无不高度重视,教育对象心理上热切的认知需求,为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心中,提供了较为宽阔的空间。就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生产实践,这就为检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且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往复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主体实践行为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认识,有利于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二,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这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转变就业观念,让大学生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信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从而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职业选择、就业或创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现状主要有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体系有待完善、教育队伍专业化不强和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等。 第一,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目标有待明确。我国高校的职业观教育并不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而出现的,而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压力下应运而生。当前较多数的高校都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就业观教育的目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并不能获得有效的作用,高校的这种教育仅仅是迫于外界的就业压力所做出的一种反应。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仅仅关注对求职技术、面试需要的技巧等问题进行解析,从而忽视了职业观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提升综合素质和培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简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划,教育目标不明确。

第二,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内容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学科建设缺乏系统性,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观教育课程由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两大部分组成,在教学内容方面难免出现重复现象,学科建设得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此外,高校职业观教育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监督,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考评标准,从而影响高校的职业观教育,不利于职业观教育的发展。

第三,大学生职业观教育队伍专业化不强。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职业观教育相关的专属负责部门和专任教师,而是由学校就业处等相关机构负责,在日常工作中,更多地将学生的就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如搜集和就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毕业生派遣工作等,对于就业观念方面的教育侧重较少且没有形成专门的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就业观教育的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很多老师为学校从事党政工作的管理人员或辅导员,缺乏就业观教育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场方面的实践经验,且日常工作事务较多,分配的职业观教育的时间精力较少,从而影响大学生职业观的教育效果。

第四,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某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仅通过老师的单向讲授,缺乏启发式教学或互动教学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简单对案例进行陈述,并没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案例存在的问题和意义,缺乏点评和学生参与点评的环节。此外,关于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教材并不完善,不能为授课教师提供切实的指导,不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并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

三、高校进行职业观教育的实践途径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职业观教育的现状,本文建议开展系统化、全程化、制度化、专业化、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职业观教育。

(一)全面统筹部署,开展系统化职业观教育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国家重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高校更有责任把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做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体系。学校和各学院党政领导不仅应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更要重视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加强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推动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取得实效。高校应以就业为载体和依托,通过引导、激励、服务、管理等系统化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职业观教育中,最后使大学生认同接受并落实到实践之中。可通过就业观教育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和渗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个人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契合。

(二)开设教学课程,开展全程化职业观教育

职业观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在不断成长中加强对职业观的了解。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各个学院可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相关专业主题系列指导讲座,从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提供建议,引导新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入三年级,同学们面临专业方向的选择,需针对不同专业分别开展专业方向指导。每个学期为同学们开设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掌握更多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毕业生,就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道德等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讲座,指导毕业生端正态度,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研究生中可以结合专业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科研素养,加强学术交流,加深对行业、职业的理解。

(三)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制度化职业观教育

激励机制对在大学生教育观的教育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主观能动性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对投身基层或西部就业的大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如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学金、考研时择优录取等。对成功创业和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大量事迹宣传,发挥校友的榜样力量,让更多的在校生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而加强职业观教育。对在职业观教育中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在职称评定等环节作为重要依据,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

(四)加强人才培养,开展专业化职业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人才培养,组建课程教研组,深入研究和探讨课程建设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教育、职业能力提升教育、创业教育等,开展专业化职业观教育。为授课教师提供更多参观、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强师资力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生需要获得更多的实践经历,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相应的工作,提高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平台,与公司建立联系,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给学生,从而夯实自身技能基础,提高自身竞争力。此外,应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以实验促进教学,以教学指导实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五)落实服务宗旨,开展人性化职业观教育

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学生,应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拥有集体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观,并且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既开展招聘会等共性服务,又提供一对一指导的个性化咨询与辅导。通过撰写实习笔记、勤工俭学等加强在实践中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他们的实践活动自觉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应完善学生自主创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在促进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就业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六)丰富教育载体,开展多元化职业观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要开展多元化教学,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使职业观教育既专业化又灵活化、趣味化。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方式或者根据学校周边环境、历史人文资源等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团活动,拓展自己人脉圈,提高自己社交能力,使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参观企业内部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以实现以集体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9).

[2]王岚.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8-9.

[3]刘晓波.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21-27.

[4]刘晓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2):96-96.

[5]刘祯祯.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与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9-13.

[6]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