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心内科疾病;医患沟通;护理效果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临床上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护理治疗, 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医疗纠纷显得至关重要。这些疾病发病比较急促, 病情变化也比较快, 因此医护人员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1]。为了探讨心内科疾病患者采用医患沟通的护理效果。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来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调研中, 共有男42例, 女38例, 年龄36~87岁, 平均年龄(47.5±2.1)岁。其中25例心内科, 25例高血压, 12例心律失常, 8例心房颤动, 7例糖尿病, 3例高脂血症。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在治疗之后进行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按时吃药, 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

1. 2. 2 实验组 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 由于很多患者心理素质不好, 再加上疾病的疼痛使得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患者入院后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 介绍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 让患者尽可能的配合治疗。②护患沟通:治疗过程中, 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比较多, 治疗时要善于聆听患者的心声, 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顾虑, 从而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③饮食沟通:对于心内科疾病患者而言, 日常饮食显得至关重要, 好的饮食结构能够取得理想的预后, 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比较合理的饮食方式, 告诉患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 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增加机体抵抗力[2]。

1. 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高发疾病,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明显, 很多患者入院后已经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 部分患者情绪失控, 以为自己将会死亡等, 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

本次临床研究可见,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有效率高达95.0%, 高于对照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心内科疾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小丽,姚春艳,姜亚波.浅析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作用.吉林医学, 2010(07):114-116.

[2] 翟谢民,赵润平,庞玉霞, 等.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医院管理论坛, 2012(03):142-145.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护理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的原发性性心脏肌肉的疾病,同时伴有心脏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异常,使会流入心脏的血液无法射出,导致血液蓄积在心室,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扩张型心肌病除了由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此外还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1]。其发病人群多是中老年人,常有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水肿等症状[2]。临床上多采用强心剂类药物进行治疗。为了探讨更好的临床护理方法,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症状的检查,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影像学和心电图的检查,根据国际上关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排除肝、肾、脑严重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疾病、不服从医嘱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患者。实验组男9例,女8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3.5±6.1) 岁,病程1~3年,平均(2.1±0.5)年;对照组男10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6.2±7.9)岁,病程1~4年,平均(2.9±1.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其他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的患者均根据体重,病情服用适量的强心药,以及抗心律失常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但是实验组患者接受精密特殊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多安慰患者,使其精神放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对患者应该有耐心,真诚的关爱患者,避免不良情绪诱发疾病的发作。除此之外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的呼叫医生进行处理。因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胃肠道会出现淤血,正常的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应鼓励患者多吃些好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也要注意各种离子的平衡。同时也要监测患者服用药之后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若有则应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在补液是要注意平衡,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以免对心脏造成负担,加快病情的进展。注重对患者心电图的监测。

1.3 疗效评定标准[3]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律恢复正常范围。好转: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和护理失败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4.12%),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细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7

2(11.76)

9(52.95)

6(35.29)

64.71%

实验组

17

4(23.53)

12(70.59)

1(5.88)

94.12%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病情发展迅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病因多是病毒感染,或者免疫性疾病,常可发展为心力衰竭。临床上多使用药物治疗,因不良情绪可作为疾病发作的诱因,所以对患者进行缜密的护理在促进患者恢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其他治疗起效的基础,包括心理,饮食,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现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常常会伴有心律失常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明辨各种图形所说明的临床意义,以便对于异常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5]。因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常有濒死感,所以频繁的发病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心情紧张,将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护理人员在面对各种突况的时候应该保持冷静,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可以使患者有足够的安全感,以及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疾病,与疾病作斗争。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因疾病的原因,很多活动都应该限制,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到理解,应有一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心,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用爱心让患者重新打开心扉拥抱世界。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4.12%),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特殊严密的护理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洁.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105-106.

[2] 郝楠,杨树鹏.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111.

[3] 肖玉萍,贺晓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319-320.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范文第3篇

浙江瑞安市中医院 浙江省瑞安市 325000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60 例,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样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2 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4 例,其中因临床护理无效死亡患者1 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86.67%;相比较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6 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1 例,其中因临床护理无效死亡患者4 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6.67%。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的侧重点逐渐从治疗转向护理[1],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27 例。患者年龄最大约为82 岁左右,年龄最小约为62 岁左右,平均年龄约为71 岁,患者病程最长约为6 个月左右,病程最短约为6 天左右,平均病程约为3 个月。以上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及心肌炎等。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样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吸氧、动态监测患者血压、血样饱和度、心电、心率等各项临床指标及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强患者营养状况。观察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干预性护理 。

1.3 疗效判定

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评价具体分为临床护理显效、临床护理有效及无效三个临床护理效果评价等级。临床护理显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其心功能评价等级均改善2 级以上,未出现临床并发症,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临床护理有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其心功能评价等级在1-2 级之间,未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状,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有所改善;临床护理无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其心功能评价无改善,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状,最严重患者经治疗无效后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 作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显著。

具体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如下表1 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2 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4 例,其中因临床护理无效死亡患者1 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86.67%;相比较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6 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1 例,其中因临床护理无效死亡患者4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6.67%。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本次研究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经临床有关医学界人士的不断研究发现,采取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3]。急性心力衰竭属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发在老年人当中。此类疾病发病较急,预后较差,多由于各类心脏疾病所导致。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除临床常规治疗外,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根据以上研究所示,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春玉, 于爱武, 李志强. 早期心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27-28.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108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最适当的医护计划 [1] , 能够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浪费, 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护理方法 [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病, 近年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及经济负担。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防治水平, 控制医疗费用, 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的护理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近年本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制订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 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 8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 均经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均具有介入治疗指征, 并首次接受介入治疗, 且排除其并发严重感染、严重肝肾损害及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其中男64例, 女22例;年龄41~69岁, 平均年龄(51.5±6.3)岁。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3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方法为: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遵医嘱对症处理。②嘱患者卧床休息。③协助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④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手术耐受性。

1. 2. 2 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 方法为:①组成心血管临床路径护理小组,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特征及其手术前后各阶段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需求, 制定针对性的临床路径护理表。②临床路径护理表应以患者为中心, 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改和补充。临床路径护理表的内容包括[4]:患者住院时入院介绍、宣教知识、健康教育内容、饮食方面的指导内容、急救治疗护理措施、各种检验检查结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出院指导及随访要求等。将以上的各项内容制作成表格形式, 根据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临床路径护理时间表顺序为:住院第1、2、3天, 出院之前3 d、前1 d和出院当天。③在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过程中, 应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并及时对患者病情和满意度等予以评估, 持续收集信息予以总结。④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为:根据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内容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为患者进行适当健康教育, 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并掌握相应的预后知识。⑤根据对患者的护理情况和自身的恢复状况, 应随时调整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 以便于更好的护理患者。每天查房时, 应对临床路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并不断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强化和补充, 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小结

临床路径护理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具优势的“快、好、省”的服务[5]。本次研究显示, 对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较好, 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治疗费用减少,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路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楠, 王繁可, 张晓 .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付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4(6):651-654.

[2] 齐德广, 秦银河, 李书章, 等 . 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 . 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0(1):38-39.

[3] 田萍 , 李星梅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护理研究, 2011, 25(12):3355-3357.

[4] 赵玉荣 . 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加坡医院的应用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3, 19(11):73-74.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自制临床实习效果问卷对6O名护生进行测试,并分析SCL一90各因子与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护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33,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水平,其中恐怖、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是困扰护生的主要精神症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I一90各项因子与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呈负相关,其中躯体化、敌对、偏执与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呈中度负相关,其余因子与临床实sJ效果呈低度负相关。

[结论]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影响临床实习效果,应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校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in.27。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中,其心理健康水平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a7。护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常常因面临各种压力,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与实习效果。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护理人才质量。如何提高他们的临床实习效果,是护理教育者一直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虽然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及对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但是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仅在王粤湘等川所做研究的结论中有所提到。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性,为对该人群进行心理健康防护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培养合格的身心健康护理专业人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07年1月在北京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医院、东直门医院4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5份,收回62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31000年龄18岁一24岁。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Cs,s〕测量,该量表由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共90个项目,按5级评分((1分~5分)。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总分()160分为阳性)、阳性项目数()43分为阳性)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2分为阳性)。1.2:2自制临床实习效果问卷问卷根据“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评价表”(BrSN''''sclinicalevaluationtoo1,CET)、相关文献〔7一,〕以及实纲自行设计,共4个方面(知识、态度、技能、德能)15项。问卷各选项分值:非常同意4分,基本同意3分,基本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总分最高60分,最低15分,所得结果按优秀(>53.25分)、良好(46.50分~53.25分)、及格(42.00分一46.50分)、不及格(}}2.00分)划分为4个等级。临床实习效果问卷重测信度为。.92690单侧a=0.05e

1.2.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合格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3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测评结果为42.85分士5.60分,不及格20人(33.33%),及格27人(45.000n),良好11人(18.33%),优秀l人(3.33."}i)o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SC:I.一90各因子之间呈负相关,见表zJo

3.讨论

3.l护生J仁,理健康状况分析

3.I.I护分心理健康状况本次凋查结果显示.护生:JLi一9。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水平,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翘.这与张霞「’‘一所做的研究结果类似。其中S}"I,一9。因子中得分较高的是恐怖、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等,说明这几项因子是困扰护生的主要精神症状。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护生参加临床实践时精神症状明显多于普通人群自ZJ,临床实习护生也感受到明显的焦虑''''.,`.13.if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1.2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水平,可能存在的原因有:①可能与护生多是由女生组成的特殊群体,缺乏与异流、沟通的环境,易形成不健全人格,以及女生特有的敏感、心胸不够宽广等个性特点有关。②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有关。目前,护士的地位仍相对较低,工作琐碎而劳累且付出得不到同等回报,病人法律意识增强,自身操作能力差等都给护理临床实习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问题。③与本次样本有关。本次样本量较少,且仅来源千北京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的护理临床实习生、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都影响心理健康。

3.2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SC1一90因子的相关性本次调查显示,护生存在心理问题17人,阳性率为28.33o,护理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检测中不及格人数20人(33.33}>,两者百分率基本一致,说明护生心理健康影响临床实习效果。表3显示,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SC''''.}.-9。各因子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躯体化、敌对性、偏执3项因子与护生临末实习效果呈中度负相关,其余因子与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呈低度负相关,提示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效果受心理健康的影响。

3.2.1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躯体化因子相关性分析表3显示,相对其他因子而一言,躯体化因子与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性最大,说明护理临床实习生身体不适改接影响其临床实习效果。由表2可见,2污。。%的护生躯体化阳性,表明护生对琐碎而劳累的临床护理_I‘作较难适应。护生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关爱之中,很少有机会去照顾别人·‘,。临床实习中繁琐的护理工作、护生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病人需要而造成的紧张等易使护生身心疲惫,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工作,影响临床实习效果。

3.2.2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敌对、偏执因子相关性分析表3显示,敌对、偏执因子与临床实习效果也有显著相关性。由表2可知,23.33%的护生敌对因子为阳性,25.00%的护生存在偏执问题。临床工作环境相对学校而言比较复杂,刚进人临床,护理专业实习生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工作中时常犯错,遭受病人及家属的多次拒绝与不信任。加之带教老师的误解,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甚至觉得别人故意为难自己,此种情绪无处发泄,久之,易产生敌对、怨恨、偏执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动摇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念,淡化临床实习目的,最终影响实习效果。

3.2.3护生临床实习效果与精神病性相关性分析由表1可知,与全国常模比较,护生精神病性因子得分较高。表3显示,精神病性与效果呈低度负相关,相对其他因子而言,两者相关性最小。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精神病性因子本身一与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性较小,也可能是与本次样本量较少以及自制临床实习效果问卷的信效度不高有关,需要今后完善自制临床实习效果问卷以及加大样本量对照研究加以探讨分析。

综上所述,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国内正常人群低,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提示针对该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护生效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表明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培养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