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旅游行业

农业旅游行业

农业旅游行业

农业旅游行业范文第1篇

1问卷设计

本文根据乌鲁木齐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旅游消费者消费行为,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指导语、问卷主体以及致谢三部分。问卷主体主要包括农业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农业旅游消费者旅游动机、农业旅游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以及旅游消费者的后续行为等内容。2011年国庆节期间,共发放和收回问卷350份,经过筛选,获得有效调查问卷315份,有效问卷率90%。

2农业旅游消费者人口特征分析

2.1农业旅游性别特征分析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性别对于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产品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女性具有较为浓厚的感彩,比较注重追求完美,达到实际利益;而男性在这方面一般处于被动性,一般购买意念非常果断,倘若决定要购买,则会非常迅速的购买。相比之下,女性较男性理性。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女性旅游消费者为160名,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0.79%,男性旅游消费者为155名,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9.21%。从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农业旅游调查的男女性别几乎持平。

2.2农业旅游消费者年龄特征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在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中年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于老年人,因此,遇见新事物,接受速度比较快,思想转换也快;而老年人则一般比较谨慎,注重效果。从调查的消费者人群中可以看出,参与农业旅游的消费者年龄跨度比较大,涵盖了大部分年龄段。数据表明,69.8%的农业旅游消费者分布在26岁到65岁之间,从结果可以看出,该年龄段消费者无论从消费能力上还是从消费意识上来说都占主导地位,比较能反映出农业旅游消费者对于农业旅游的参与意愿(表1)。

2.3农业旅游消费者民族特征分析

由于乌鲁木齐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因此,在调查农业旅游消费者行为中,必须将消费者的民族特征考虑其中,才能真正地分析该市的农业旅游消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观念,对旅游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农业旅游消费者人群中,汉族175人,占到样本总量的55.6%,其次是维吾尔族和回族,占到样本总量的25.5%。

2.4农业旅游消费者收入特征分析

消费者的收入特征作为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支出。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者对于农业旅游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月收入在699元以下的消费者群体占到样本总量的4.7%,700~3999元的消费者群体占到样本总量的73.9%,详细消费者月收入分布见图1。

2.5农业旅游消费者受教育特征分析

游客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于农业旅游动机也是不同的。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的游客旅游的动机已经从原始的参观欣赏园区景色上升到追求精神享受,而教育文化程度低的游客还是停留在观景的欣赏过程之中。从本文的调查对象来看,其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到本科之间,占到样本总量的66.7%(表2)。

2.6农业旅游消费者职业特征分析

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是否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对于能否去旅游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旅游消费者职业对于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至关重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消费者职位分布主要集中于学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高管以及退休人员(表3)。3农业旅游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1准备阶段消费者行为分析

3.1.1获取信息渠道随着Internet网络的普及和运用,消费者可以从多方面渠道获取旅游信息。比如,Internet网络、旅游期刊杂志、广播、数字电视以及亲朋好友宣传等。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是,选择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这个渠道的消费者共142人,占样本总量的45%。其次是旅行社宣传和报纸杂志,占到样本总量的35%。选择其余获取信息渠道的消费者人群占到样本总量的20%。结果表明,口碑宣传在传播信息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2)。

3.1.2出游方式游客在出游方式选择这个问题上,比较集中在选择家人、朋友、同学一起游玩,占到样本总量的65%。通过把出游方式和游客年龄结构交叉分析发现,年龄结构较低的游客选择出游方式比较丰富,选择独自、同学、朋友、家人一起出游,并且与同学、朋友一起游玩居多;年龄稍大一点的游客,由于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和家人一起游玩的居多;年龄较高的游客,在出游方式选择上比较狭隘,甚至出现100%的选择和家人一起游玩(表4)。

3.1.3交通方式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交通方式选择上,乌鲁木齐市居民比较倾向于自驾车、大巴等交通工具,这与游客的收入息息相关。收入较低或者一般的游客大多选择公交车、摩托车,而中高收入阶层的游客大多选择自驾车外出旅游(表5)。

3.1.4旅游动机分析笔者运用Spss17.0社会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中农业旅游消费者动机一项调查进行了样本均值分析,详细情况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缓解工作学习压力为4.35,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为4.27,体验民族风情为4.18,获得脑力和体力恢复为4.15,锻炼身体和增进健康为4.09,探亲访友为4.06,品尝风味小吃为4.01,调节心情为3.98,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为3.84,游览自然风光为3.75,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3.73,怀旧情绪为3.66,游览文化名胜为3.61,研究民族文化为3.59,旅游考察为3.56,考察为3.49,统计结果与客观实际情况是一致的,也符合现代消费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动机即逃避城市喧闹生活,释放生活、工作压力,回归自然。

3.2消费阶段消费行为分析

3.2.1停留时间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景区停留时间的长短反映出该游客对该景区是否感兴趣,并且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是否重游此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农业旅游景区停留时间在5h之内的旅游消费者占到样本总量的64.5%。由于农业旅游景区一般都在郊区,所以,选择住宿的游客仅占到4.4%(表7)。3.2.2消费金额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金额对于旅游消费者比较敏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少部分游客是单位赠票的,所以这项调查不是很明显。消费金额集中在200~500元的有185人,占到样本总量的58.7%;其次是500元以上,占到样本总量的30.3%;其余占到样本总量的11%。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分析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消费金额,发现游客消费金额和收入及游客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即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消费金额就会越多。

3.2.3食宿选择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住宿选择方面:乌鲁木齐市居民在住宿选择上与农业旅游景区的距离相关。当距离景区较近时,选择住宿的游客非常少;当距离景区较远时,住宿选择表现出极大地差异性。选择宾馆的和农家接待的游客占到了样本总量的85%,而选择其他住宿的游客仅占15%。饮食方面:选择在社会餐馆和亲戚家居多,占到样本总量的65%,选择农家、渔家、宾馆和其他的仅占到样本总量的35%。

3.3评价阶段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消费者对这次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决定了该游客下次是否再次参加农业旅游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对该旅游活动的满意度评价属于消费者行为。笔者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两道关于游客对该次旅游活动中的六大要素的满意度评价问题,分别是“在本次旅游当中您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游览等最满意的是哪一项服务”和“在本次旅游当中您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游览等最不满意的是哪一项服务,结果见表8。

4结语与建议

本文从农业旅游消费者准备阶段、消费阶段以及消费者评价阶段三个阶段全面地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农业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得出以下结论:

农业旅游行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农业;购买决策行为;主成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2703

1引言

观光农业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在欧洲。我国观光农业的开发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深圳通过举办荔枝节、采摘节等项目活动,首开了中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先河,这种新的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形式的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引发了全国性的民间投资热潮,全国各地观光农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1\]。

2旅游农业、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概念

2.1旅游农业概念

旅游农业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它有多种称谓,又叫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概括起来,其基本含义是: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和旅游方式\[2\]。

2.2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概念

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并且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以及购后评价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决策活动过程,包括需求的确定、购买动机的形成、购买方案的抉择和实施、购后评价等环节\[3\]。

3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评价指标

本研究参照EKB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的决策过程自行构建张家界旅游农业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模型。本文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仅针对消费者的购前选择评估过程,即消费者旅游动机、讯息搜寻行为、选择评估准则及个人因素做分析讨论。旅游动机方面提取为了放慢生活步调、远离都市、满足好奇心、丰富旅游体验、增进家人情感、摆脱繁忙、获得身体上的放松、获得心理上的放松、获得成就感、为了生活得更积极、提高社交能力、更富创造力、获得归属感、扩展知识、维持身体健康15个评价指标。讯息搜寻方面选取了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旅行社、旅游游览书籍、询问亲友意见、参考旅游专家意见8个评价指标。评估准则方面选取了交通便利性、当地餐饮可口性、价格的合理性、是否适合全家同乐、远离都市与人群、旅游安全性、生态环境质量、旅客人数、旅游设施情况、未曾去过的地方10个评价指标,运用SPSS17.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2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数据,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本文问卷于2013年4月25日起在张家界市各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住宅小区等地进行随机发放并填写,5月15日回收问卷。实际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85份,有效率为94.4%。

3.3研究方法

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的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处理数据。主成分分析是因子分析法中的一种,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的方法,即把多个变量(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4\]。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素,并以最大变异数法进行正交转轴,将其中因素负荷量大于0.5者,视为显著负荷量,来探讨旅游农业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

4旅游农业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分析

4.1旅游农业消费者旅游动机分析

数据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球形检验假设。同时,KMO值=0.827,意味着可做主成分分析。

由表1可知,旅游农业消费者旅游动机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四个公因子。将公因子一命名为放松身心因子,其包含了:纾解压力、紧张,因子载荷为0.846;远离都市,因子载荷为0.835;为了心理上的放松,因子载荷为0.806;为了身体上的放松,因子载荷为0.691;为了放慢生活步调,因子载荷为0.665;为了生活得更加积极,因子载荷为0.514。将公因子二命名为知识能力培养因子,其包含:为了更富创造的能力,因子载荷为0.782;为了扩展知识,因子载荷为0.748;为了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增加未来进一步旅游的技巧,因子载荷为0.655。将公因子三命名为亲情友情培养因子,其包含:为了在朋友及家人中拥有归属感,因子载荷为0.798;为了和家人相处增进感情,因子载荷为0.779;为了更具社交能力和技巧,因子载荷为0.527。将公因子四命名为好奇心与成就感因子,其包含:为了自我肯定获得成就感,因子载荷为0.824;为了满足好奇心,因子载荷为0.748。

4.2旅游农业消费者讯息搜寻来源分析

数据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球形检验假设。同时,KMO值=0.829,意味着可做主成分分析。

旅游农业消费者讯息搜寻来源经过因子分析后,提取出三个公因子。将公因子一命名为大众媒体因子,其包含:通过报纸来收集旅游农业的相关资料,因子载荷为0.836;通过电视来收集旅游农业的相关资料,因子载荷为0.832;通过广播来收集旅游农业的相关资料,因子载荷为0.830。将公因子二命名为参考他人意见因子,其包含:询问亲友意见,因子载荷为0.888;参考旅游专家意见,因子载荷为0.830。将公因子三命名为参考专业意见因子,其包含:通过网络来收集旅游农业的相关资料,因子载荷为0.838;通过旅游游览书籍来收集旅游农业的相关资料,因子载荷为0.786,如表2所示。

4.3旅游农业消费者选择评估准则分析

数据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球形检验假设。同时,KMO值=0.804,意味着可做主成分分析。

旅游农业消费者选择评估准则经过因子分析后,提取出三个公因子。将公因子一命名为注重旅游品质因子。其包含:合理的价格,因子载荷为0.796;旅游安全,因子载荷为0.743;特色风味,因子载荷为0.734;注重全家同乐,因子载荷为0.652;注重生态环境,因子载荷为0.588。将公因子二命名为注重远离人群因子,包含了:远离都市和人群,因子载荷为0.804;从未去过的地方,因子载荷为0.792;游客人数少,因子载荷为0.731。将公因子三命名为注重交通与设施因子,其包含:交通的便利性,因子载荷为0.671;游憩设施,因子载荷为0.627,如表3所示。

5结论与对策

5.1结论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在张家界选择旅游农业的游客男性较多占52.9%,年龄集中在20~29岁之间,以中、青年龄层的中低收入者游客为主要消费者。

依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将旅游农业消费者旅游动机分为四项:放松身心、知识能力培养、亲情友情培养、好奇心与成就感。将旅游农业消费者讯息搜寻来源分为3项:大众媒体、专业导览、他人参考意见。将旅游农业消费者选择评估准则分为3项:注重旅游品质、注重远离人群、注重交通与设施。

5.2对策

5.2.1差异性定价

价格对于消费者是否实现消费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旅游农业企业可以针对旅游的淡旺季进行差异性定价。在旅游淡季,通过价格优惠等一系列活动吸引近郊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实行差异定价。例如,对于学生群体提供较为优惠的价格,从而提高学生群体的重游率。

5.2.2旅游农业产品团购

时下,团购已经成为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张家界旅游农业企业可以顺应这种消费趋势,推行团购旅游农业产品,即旅游农业企业设定最低团购的具体人数,达到最低限定人数后,参加团购的消费者便可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旅游农业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旅游农业消费者对旅游农业产品进行消费的动机,有利于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5.2.3旅游产品体验化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体验性。旅游产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体验性。选择旅游农业的消费者,大多是为了远离尘嚣、放松生活步调,体验轻松惬意的环境。旅游农业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应将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作为重要的前提,以区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

5.2.4旅游产品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者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性、多元化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旅游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对旅游农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开发创新出能够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的特色旅游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旅游农业企业应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于荷花园、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这种类型的景点,应该配备相应的解说员,通过解说员的解说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对旅游者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

5.2.5争创星级休闲农庄,完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

据了解,目前张家界旅游农业企业共有181家,其中五星休闲农庄5家,分别是绿色大地、荷花园、山水休闲农庄、慈利县大水泉垂钓休闲山庄、桑植县柳杨溪旅游休闲度假区。通过评定星级来推动旅游农业企业完善自我设施与服务,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评估。消费者选择旅游农业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知识能力培养,亲情友情培养,好奇心与成就感。所以旅游农业各企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重保留本地区原有的风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区别于城市,达到远离尘嚣、放松心情的目的。同时,配备完善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例如:便利的交通设施,方便消费者进入;特色的餐饮以及舒适的住宿环境。

5.2.6大力开展网络营销

据了解,张家界旅游农业各企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消费者很难从互联网上查询到有关张家界旅游农业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以及游后评价。作为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能在互联网上查询、获取张家界旅游农业产品的相关信息,这无疑不利于旅游农业的营销。张家界旅游农业各企业应该自行建设或者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来建设张家界旅游农业官网,提供旅游农业产品信息、价格查询,以及旅游农业消费者游后评价,以便旅游农业消费者以及潜在旅游农业消费者进行选择评估,进而开展旅游活动。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 [J].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03(3):45~47.

[2]翁廷燮.台湾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市场分析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7~8.

农业旅游行业范文第3篇

一、 项目指导思想及建设背景:

1.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随着机场提档升级,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得天独厚的优势,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成为丁沟的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这里,机场经济圈正在崛起。

3.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是我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将在空港新城规划区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组群。西浦光线电影学院落户,既凝聚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涵盖光线传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品牌IP等多领域的实质内涵。两个项目将对地区影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空港新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丁沟镇朱桥村朱套组位于启扬高速机场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机场连接路交汇之间,紧邻机场。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环水,村落房屋之间小巷多,风景秀丽,有“小江南”的美誉。小村落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悠久,明朝的举人进士韩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迁户,该组还有65户人家,309人,耕地445亩。该地段将受益于机场利好辐射

二、项目方案、方式,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及投资分析(另详):

1.乡村游(农活体验、果蔬采摘、捕鱼)机场旅客变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种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农田、八边地、河流由公司集体承包,统一规划,有机生态种养殖;

2.民宿居民交闲置房屋入股或租赁,一户一方案,改造装潢预算和施工监理(不新增建筑面积,旧房改造)。首批50个床位(经济型、中式精品型、乡村田园风型、集装箱型)。

3.餐饮农家乐,特产便利店,乡村酒吧,烧烤(200人次)

资金来源: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企合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资金=1000万

三、项目组织、劳动定员、运行操作:

公司运行:扬州市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

项目名称:水韵朱套—小江南

四、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项目效益达成村居环境好,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文旅品牌响。

风险分析:1.坚决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线,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严格禁止私搭乱建;2.公司与农户,公司与集体的合同合法合规,要有法律约束效应。村民要树立集体意识、抱团意识、规范意识和大局观念;3.特种行业经营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4. 经济下行,消费滞后,管理可能落后,收益周期延长; 5. 政策性拆迁;

农业旅游行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参与主体,定位。

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农民,必须对四者进行准确的定位,发挥其正确的作用,同时要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农业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农业旅游过程中通过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和引导的作用,行业协会发挥其支持和规范作用,企业的大量投入引入市场机制,所在地的农民积极参与,四者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促进关系的和谐,不仅仅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使企业获得收益,同时行业协会有所作为,也有利于政府完成新农村建设。

一、政府。

我国政府目前并没有出台与农业旅游直接相关的法规,许多城市郊区各种农业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有些建设单位甚至以农业旅游的名义占用农业用地大搞房地产开发项目。

黑龙江省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农业旅游资源,避免受商业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对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的破坏。政府应结合黑龙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农业旅游管理办法》,明确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立项审批、建设的基本程序与步骤,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开展农业旅游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登记注册,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对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管理,对农业旅游的市场、价格、服务质量、经营管理制定评价标准;明确各负责部门和机构的职责,明确服务者和游客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服务者的行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使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对农业旅游经营户、企业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定期检查、审核。可设立监督执行机构,监督农业旅游的经营质量,依据法律法规来规范监督农业旅游的运营、顾客服务、设备、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使农业旅游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然而农业旅游是新生事物,涉及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进行规范之外,政府还应为发展农业旅游制定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这些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营销、农村基建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农业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提供资金支持。

近年来,国内财政收入增加,但农业、农民的资本积累困难。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加大资金援助,如各级政府出台农业旅游开发优惠政策,对开发农业旅游项目的农民和经营者给予土地征用价格上的优惠,在立项审批上给予扶持,经济政策上予以倾斜,为农业旅游发展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信贷方面给予低息、贴息优惠,建立发展农业基金税等。加大财政资金在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争取内资、外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及其它资金的投入,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提供技术政策。

农业旅游具有传统的农业生产属性,很多农业园的示范作用就是高科技的利用与展示。政府在科技文化方面,通过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旅游知识和技术上的培训,来引导和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政府的作用还在于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并制定严格的技术实施标准,尤其是针对凭借高科技现代农业资源为旅游开发对象,需要环境无害化技术,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与应用等提供有效的支撑。

3、提供人才支持。

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经营,需要很多的专门性农业科技人才,也需要高级的管理人才。针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承担起责任,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的对策措施。如政府部门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黑龙江省各农业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举办培训和讲座;各级旅游主管部门通过高薪等优厚待遇聘请专业旅游人才担任职务,确保农业旅游发展有充足的人才供给;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外、国外农业旅游成功之地考察取经,培养农业旅游专业人才。

4、提供营销支持。

面对多元化的旅游客源市场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扩大宣传促销投入的同时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旅游正处在起步阶段,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尚有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帮助进行整体形象宣传,营造农业旅游声势,提升整体旅游形象,由政府精心策划热点节事,提高知名度,与此同时可通过建立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门户网站进行促销,积极参与旅游产业推介会,通过多种媒体、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动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5、提供农村基建支持。

农业旅游项目大多位于农村或城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古朴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农业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然而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          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目前在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发展初期阶段,政府主要加强引导、扶持的主导作用,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立法规范,其它的则不能管得过多,管得过死[1],而随着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政府作用的重心将有所转变,在保证农业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下,以监督和服务为主。

二、行业协会。

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单靠行政力量或市场的力量并不能解决旅游发展中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各方有效地沟通信息、化解。在欧洲农业旅游发达的国家,在各地区城市乃至乡镇都成立有农业旅游协会,这些行业协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调、妥善处理,以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也应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功能,在农业旅游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区县建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1、制定行业章程,规范行业管理。

农业旅游行业协会的建立必须统一农业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农业旅游行业章程,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行业内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违反章程的行为追究责任,给予惩罚。行业协会应该作为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只在于设立,缺乏行政管理权,必须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担负起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责任,发挥长效作用。

2、协调各方关系,加强多方合作。

为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农业旅游的有力监管,必须建立高效和有一定权威性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即是联系政府与旅游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协调各个部门责任和利益冲突,协调旅游经营者间的关系,协调农业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关系。如通过行业协会可以开展联合推广,帮助农业旅游开展营销工作,加强与其他行业协会、民间社团、机构的联系,共同组织相关农业旅游特          色项目,拓展客源,提高知名度。

3、建立交流平台,互通旅游信息。

行业协会要定期进行会议,交流各种旅游信息和经验;设立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快速互通,同时对各区域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旅游合作网,突出黑龙江省整体的旅游特色;透过旅游信息平台重要的旅游相关政策、条例和规定,快速有效的公开政策信息,达到信息互享;旅游企业通过网络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往来,同时展示旅游合作成果,拓宽合作空间,加大营销、吸引投资。

4、加强人才交流,建立考核体制。

农业旅游从业者素质整体偏低,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各地农业旅游协会可帮助引进农业旅游专业人才,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协会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人才交流活动,学习各地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鼓励优秀旅游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和培训,建立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全面提高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企业单位。

农业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仍然是作坊式的小本小户经营,其自发性、放任性的生产经营,决定了产品档次底、规模小的弊端,造成难于开发和占领市场,所以作为农业旅游的开发主体,其企业的行为导向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的过渡,调动农民从事农业旅游的积极性,需要企业的有效组织,引导传统生产观念、生产意识的转变,把农村、农业、农民、传统文化等联系起来,通过优化组合,统一管理,统筹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乡土文化,树立市场观念。

文化是农业旅游开发的灵魂,这种文化具有乡土性、地域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业旅游要以文化特色来吸引游客,就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认真挖掘地方的文化内涵,使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呈现在游客面前,确保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教育从业人员要善于从游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根据游客的需求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建立规范服务的标准,有效地提高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

2、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观念。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培养和稳定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企业如能充分发掘当地农业旅游潜力,完全有条件实现部分服务人员脱产,对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服务专业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旅游的不断发展。

3、搞好宣传营销,注重行业协作。

利用广告、互联网、旅游宣传册、VCD 光盘、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加大覆盖面,提高宣传实效,利用举办说明会、新闻会、产品促销会的机遇,推动旅游企业间的互利合作推销农业旅游产品,与周边地区的观光胜地和住宿业等旅游行业开展合作,搞好与旅行社的对接,以近距离旅游市场的“一日游”客人为主要客源,向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扩大口碑效应,增加知名度。

4、加大科技含量,生产特色产品。

打破传统农业的封闭格局,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办法来运作,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专业市场组织生产经营,增加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立足本地资源,依托人文、地理优势,突出特色,生产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激发农民发展家乡特色产品、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特色化道路,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企业和农户双赢。

5、保护农村生态,强调综合效益。

在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只注重园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景区周边甚至景区内部的环境治理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周边农户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也造成了农业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下降。因此,企业在景区的规划建设乃至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强调综合效益,注意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如采用无害或低害的工艺技术,大力降低原料、能源的消耗,把环境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等。

四、社区农民。

农民仍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乃至周边的建筑等都作为旅游资源涵盖在农业旅游开发的范围内。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的主人,农业文化的持有者,其参与热情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旅游的成败,所以要让农民从农业旅游中获益,重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是保证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农业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要发挥主动性,充分行使其主动权,要积极参与发展旅游的决策,在制定旅游发展目标、相关政策方面,规定、制定和实施发展计划以及监测和评估旅游发展方面都要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全面介入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同时摆正心态,积极参加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和技能;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利用传统技术生产特色食品和特色工艺品,          仍然以“村民”的身份而不是变成景区内的“演员”展现给外来游客[2];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建立当地人与游客之间的良好关系,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到人居环境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农业旅游行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管理体制;政府作用

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较快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产业化经营也处于初级阶段,但农业旅游在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显现无疑。

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其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因此,政府如何在农业旅游发展中起到适当的作用就成为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阻碍我国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尽管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比较明确、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发展农业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开展农业旅游业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说才刚刚起步,农业旅游产品也仅仅为雏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一)观念落后,对发展农业旅游的作用认识不清

目前,长期的封闭落后造成农民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没有意识到农业资源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认为发展旅游与种植农产品相比,风险较大,农民参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再加上,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较低,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顾虑多;对发展农业旅游的持续性看法片面。即使在开展农业旅游较为成功的地方,也多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潜在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形象效益,缺乏多效益性的认识,更多看重门票、服务和直销产品的收入。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加大开发旅游的积极主动性,使农业旅游能够顺利快速的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发展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

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一直成为阻碍农村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落后,基础条件差。主要表现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这种配套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体制问题

1.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统计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

2.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3.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

4.农村“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扶持、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二、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农业旅游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

(一)合理规划,提高认识

在农业旅游发展初期阶段,农业旅游的发展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个农业旅游点各自为战,产品单一、重复雷同等现象严重,这给农业旅游的深度开发造成了困难,不利于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规划的制定单靠某个企业是无力完成的,需要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国家发展农业旅游总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各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合理的农业旅游总体发展规划,进而形成省、县、乡各级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融入整个旅游产业规划当中。由政府牵头编制的规划应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方向,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

规划不能停留在为“规划”而“规划”,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使其能真正地发挥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在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学习和调研,避免闭门造车,既要学习和借鉴农业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成功做法,如阿根廷政府从2000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计划,推出了“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农庄生活”、“乡村手工制作”、“乡村美食”以及“乡村节日之旅”等旅游项目,并在全国20个省、44个城市举办这方面的巡回展览和专题研讨会议,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还成立了“阿根廷乡村旅游网”,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也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明确农业旅游的功能定位。

总之,通过合理规划,达到整合农村各类旅游资源,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的目的,使以规划为指导的农业旅游的开展能真正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

(二)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农业旅游管理

发展农业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要围绕“上质量”、“上档次”、“上规模”的要求,对农业旅游的市场、价格、服务质量、经营管理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和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对农业旅游点的开办条件、审批办法、管理制度等事宜予以明确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并依据法规整顿农业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优良的旅游软环境。如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农业示范点的评选标准细则,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农村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促进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开发和管理。

对开展农业旅游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即开展农业旅游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同时,对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管理,如农业生态园区可纳入全国旅游景点(区)的评级管理中,“农家乐”可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进行管理,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等。如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和《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两个地方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范化管理。成都市旅游局和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共同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等做法,值得全国各地政府效仿。

(三)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旅游是新生事物,涉及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优惠扶持政策。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各旅游相关机构分层管理、互相协作的组织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农业旅游从无序发展、规模分散、粗放经营管理向规模效益型的有序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根据旅游业联动性强,涉及的产业和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配合的特点,应从“大旅游、大农业”的角度来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严格行业管理。各职能部门、经济杠杆部门、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明白发展农业旅游会带动本部门的发展,打破行业界限。

政府应在加强农业旅游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以政府和旅游局为主导,由农业、林业、城建、文化、国土、工商、税收、交通、环卫等部门组成的农业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对农业旅游开发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在开展农业旅游的各村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处、投诉举报站,负责景区经营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加强景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然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成立必要的农业旅游协调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全由政府部门出面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调、妥善处理,以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2.制定农业旅游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政府应为发展农业旅游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旅游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合理布局、农业旅游的投入产出、价格、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这些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筹资、奖励、培训引导、项目审批等方面,鼓励支持农业旅游项目的内外资引进,促进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以农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商品结构为主的农业旅游经济结构;还可以设立农业旅游发展基金,对重点农业旅游项目进行贴息贷款支持与奖励等。

同时,政府要在利益协调、资金投向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利用优惠的产业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吸引投资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开发。通过相关项目审批政策与税收的优惠,支持传统农业进行产业转型改造,鼓励农村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并在新建旅游设施、旅游商品生产、旅行社组建等方面,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和优惠政策支持。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改革现行投资体制

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农村地区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

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方式,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争取内资、外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及其它资金的投入。三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对于资源条件较好的农村,政府可以通过营造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来进行招商引资,投入资金进行项目包装,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渠道与运营机制,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结语

总之,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在发展初期扶持引导,起主导作用。但农业旅游的发展要进一步成熟,向更高层次提升,最终还得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职能转向服务为主,政府作用的重心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

[1]陈素谊,等.广东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

[2]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