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范文第1篇

一、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重要性

一方面,教学实践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专业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尤其是处在当今时代的今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所以,现阶段,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需要教师通过为学生构建有效、专业的实践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不仅能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有助于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构建建议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实践平台组织形式。选择一个或者几个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实践平台组织形式,是教学实践平台得以有效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都是90后和 00后,这类学生在自我认定、价值观、消费观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属于艺术类的学生,所以,这类学生又具有明显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基础,表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也比较强。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社团、工作室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就比较适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从学校层面来看,社团、工作室这种实践平台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经营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确保实践平台的专业性。在确定了平台的组织形式之后,就要确定平台的基础设备和实践内容。可以说,不论是社团还是工作室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聚集到社团和工作室的同学都是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的,在此基础上需要学校和教师做的就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准备,通过与各大影视基地的联系或者是相关行业公司的联系,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二是提高社团或者是工作室的专业性和特色,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宣传口号,明确自己的组织理念等,让学生能够在相对专业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和成长。例如,星空校园影社就是一所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组织的社团,它的宣传口号是“璀璨星空,没你不行”,其组织理念就是“专业、交流、实践、共享”,而且该社团不仅直接服务于学院、学校组织的专业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还使得社团成员拥有了更多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可以说是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

(三)丰富平台的活动内容。可以说,不论是社团还是工作室,为了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能够从中真正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就需要社团或是工作室能够有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而这也是平台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台活动内容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平台的优势,紧扣大学生“三观”进行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经典的戏剧影片中汲取营养;二是专业的教师、专业的工作人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也就是说能够在教师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机构的剧本创作、拍摄、影片评价等实际工作;三是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力度,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等让学生能够实现资源、知识、见解、想法的相互交流和共享,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范文第2篇

 

一、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发展历程

 

新疆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构筑起新疆高等艺术教育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孕育诞生期,二是逐步发展期。

 

(一)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孕育与诞生

 

新疆的戏剧影视艺术教育是从中专、大专到本科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新疆艺术教育工作,为了继承和发扬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了繁荣和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艺术事业,早在1951年西北艺术学院就专门招收了新疆戏剧专业学生,1958年成立的新疆艺术学校(中专),在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斯拉基丁则帕尔倡议下,于1959年增设了戏曲(京剧、秦腔)专业,京剧班学制6年,秦腔班学制4年,同年开始招生,京剧班由陈学忠招了16名学生,秦腔班由柳若痴到上海招了十几名学生。1960年新疆艺术学院成立后,在戏曲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附属中专“新疆戏曲学校”,高占鳌任副校长。1962年新疆艺术学院“下马”,改为新疆艺术学校后,新疆戏曲学校合并,将1959年招的京剧、秦腔两个班培养直至毕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止了戏剧教育的办学,一直到1982年原新疆艺术学校调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工团的石泓来校筹建成立了戏剧科,并担任戏剧科科长。1984年由新疆歌剧团调来的戏剧导演李纯信任戏剧科科长。同年9月第一批民族表演大专班和舞美设计班共计36人正式进校学习,学制四年,预科汉语一年。1985年阿不都克热木卡斯木任戏剧科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1986年吐尔逊-托乎提任戏剧科科长,牟成莳任副科长。

 

由此可见,从1958年成立的新疆艺术学校在1959年招收戏曲专业,到I960年新疆艺术学院成立的附中“新疆戏曲学校”,再到1982年新疆艺术学校筹建成立的戏剧科,为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87年恢复成立的新疆艺术学院,为新疆高等戏剧影视教育的发展迎来了灿烂的春天。“1987年3月4日,国家教委(87)教计字049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建立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新疆艺术学院设置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本科专业,修业年限四年。恢复建立的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个系。戏剧系下设戏剧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从此走上了正规持续的发展轨道。”

 

1987年至2000年5月,先后由牟成莳担任系副书记、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兼系主任;玛依拉扎克任副主任;玛依拉扎克退休后,由热西丁任系副主任;1996年阿斯卡尔任系副党总支副书记一年;吴骏于1997年任副主任一年后退休。

 

1987年至1999年,戏剧系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大部分教师都精通多种语言,民、汉教师都能用维、汉两种语言上课。如:牟成莳、艾坦木*玉赛因、吐尔逊祖龙、玛依拉扎克、艾尼则帕尔、郭志清、张景、热西丁斯拉依、阿斯卡尔买买提等。

 

这段时期的教学工作也很有成效,一切几乎从零开始,逐步建立了适合新疆特点的教学体系,制定了教学计划,注重教材建设与剧本的创作,系主任牟成莳创作的大型话剧《远村》获得自治区第二届艺术节创作奖,大型话剧《绿洲人》被确定为学院的保留剧目。系里师生还为自治区电台、电视台译制了11部维吾尔语电视剧和广播剧,译制配音的美国50集动画片《黑曼》,成为自治区维语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在这期间,由石泓带领师生几乎承担了自治区所有大型晚会舞台美术设计,有10多部作品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石泓教授1990年荣获中国水粉画展金马奖,1991年由他设计的《黑暗的喜剧》获中国话剧研究会组织的西北地区首届话剧节获舞台美术一等奖,他是自治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专题晚会《天山儿女献给母亲的歌》的总体设计之一和舞台设计,并荣获全国评比二等奖;他是1992年全国第三届艺术节新疆代表团专场晚会《万紫千红满天山》的总体设计之一和舞美设计,受到中央领导和文化部的高度评价。

 

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理论研讨,还聘请国内外知名戏剧艺术家来院讲学。1991年1月,聘请了哈萨克斯坦国立戏剧美术学院院长、戏剧专家希尕也夫教授讲学,加强了与国际戏剧界的交流。

 

1991年8月,由学院发起参与组织了全国戏剧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1992年还承办了自治区舞美协会的年会。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院戏剧学科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师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理论素养。

 

新疆艺术学校诞生前后的这段时期,是新疆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孕育阶段,是新疆艺术学院孩提时代的摇篮。回顾这段历史,无论是西北艺术学院的新疆少数民族艺术系、新疆学院的艺术系,还是新疆艺术学院的恢复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为新疆各民族人民创办的首次艺术教育事业,是新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破天荒的业绩。从此,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幼苗开始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结束了历史上口传心授式的教育方式。

 

(二)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逐步发展期

 

2000年进人21世纪以来,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进人到一个快速发展期,从单一的戏剧学科向影视传媒的多学科发展;从单一的新疆艺术学院办学向多所院校办学。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繁荣新疆文化艺术事业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

 

从2000年以来,新疆的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基本上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主,新疆大学为辅,其他学校偶尔打点擦边球。

 

1.新疆大学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办学情况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4年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开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方向,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敏博士、副教授。专业教师有:部赞、朱冬梅、张玉霞、张华、吐尔逊沙吾提、卡力比努尔。已招10个年级200多名学生。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1年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学费6000元/学年。教研室(筹)主任:金玉萍,专业教师:方睿(从新疆电视台调人知名播音与主持人)、金玉萍、卢晓华、宋艳春,塔依尔江、吾提库尔、热娜、祖米来提等。2011年、2012年民语言(维吾尔语方向)汉语言各一个班,共招收140人;2013年招收汉语言32人。2014年招收民语言(维吾尔语方向)30人。

 

2.新疆艺术学院的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

 

1999年,新疆艺术学院戏剧系抓住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接近尾声的机会,比较快速的发展了新疆的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增设了“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普通本科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2001年增设戏剧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成人专升本的学历教育,同年开始招生。2001年增设摄影普通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2001年“戏剧表演专业”增设“时装表演方向”,招收10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增设戏剧影视化装设计方向,招收12人;2005年增设了广告学普通本科专业,同年招生。至此,新疆艺术学院戏剧系从2000年的二大专业发展到七大专业(11个方向),成为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专业最多、人数最多的综合艺术系,在校生从2000年的30人,到2008年达980多名,2009年以来保持在820人左右。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影视戏剧系从新疆高校一个最小的专业系,一跃成为一个地方特点显著、民族特色浓郁的戏剧影视传媒综合系。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四个专业是新疆唯一的本科艺术专业。2001年起面向内地招生,内地生源一般每年80人左右。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疆艺术学院在2000年将“戏剧系”更名为“影视戏剧系”,2002年更名为“影视戏剧学院”,2006年又恢复为“影视戏剧系”。

 

影视戏剧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排在自治区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社会的青睐。有扎根边疆离太阳最近的女主播、女编导、女记者,被称为帕米尔“雪莲花”的王文娟,有远赴深圳卫视又到凤凰卫视的回族女孩马惠茹,有2012届毕业生到香港卫视任晚新闻主播的蝶丹,有2005届广编毕业生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部频道任知名编导的娄理文,还有30多名毕业生在新疆电视台挑大梁,维吾尔语主持毕业生古丽仙买买提吐尔逊、迪丽热巴阿布力孜等一批人己成为优秀的维吾尔语品牌节目主持人。2001届表演毕业生库尔班江已是知名的电影电视剧导演。

 

进入新世纪以来,影视戏剧系在以系主任彭雁为首的班子领导下(2000—2008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抓机遇,走出了办学条件差的困境,成为科学跨越发展的八年。2009年至今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解决师资不足难题。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系领导班子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点,加强重视学术交流,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先后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康辉、尼格买提举办讲座、同台主持节目。中国传媒大学的吴郁、毕根辉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宿志刚、东北大学广告学赵琛教授等来系讲学。

 

二是管理科学规范,强调教学计划的与时俱进。从2000年开始全面制订教学计划后,先后在2002年、2005年、2007年、2009年进行了不断地修订完善,既借鉴了国内外的教育理念,同时又紧密结合新疆的实际,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教学体系,为保障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影视艺术人材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是抓住内地艺术名校支援机遇,有力地推动了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相继实施了“援疆支教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援疆对口支援计划”,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从直接选派专家教授前来上课和任职,有力地提升了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十几年来,有韩芸霞、杜晓娟、再米拉.米吉提、杨晓茹等4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有6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中央戏剧学院先后有郝戎、王小荭、刘红曼、黄丽娜、田丹、刘伟等六名教师来支教,负责戏剧表演和戏剧影视化装专业的教学。中央美术学院先后有翁乃祥、黄雅、林桐、王龙江负责摄影专业的教学。中国传媒大学有袁军、吴素玲、孔清溪、赵凤鸣、金妹等5名干部到学院和系里任职并承担教学。同时,从2006年9月至今每年有5名保送研究生的志愿者学生前来支教,他们为推动新疆艺术学院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是团结一心、攻艰克难、开拓进取、开源节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影视戏剧系在2002年前,办学条件极差,严重缺乏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当时在校生200多人,只有2间排练教室,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专业理论课教室,但全体师生无怨无悔,热心执教、专心学习,想方设法改善办学环境,到2003年影视戏剧系搬迁到建筑总面积6000余平米的影视传媒教学大楼。随着国家对西部,尤其是对新疆高校的大力支持,建立了演播厅、录音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中心、增添了先进的影像摄录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拥有了比较优异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能用得上、靠得住,技能扎实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五是狠抓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水平。影视戏剧系注重培养和拓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了一支科研能力强和专业技能较扎实的师资队伍。2005年至2009年完成国家、省级课题]1项,结束了2004年前系里无科研课题的历史。

 

2006年李太保申报的《摄影教学、科研、实践新体系的构建》获第四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由刘惠彬申报的“新疆少数民族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部级大赛中获得100多项金、银、铜等大奖,如第二、三、四届“金蝴蝶”杯影视与时尚化妆大赛中,包揽了金、银、铜,成了化妆大赛上的焦点。在2012年和2014年在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中两次夺得全国特等奖的桂冠。在2012年10月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参赛作品话剧《水晶心灵》荣获特别奖。

 

新疆三十多年来的戏剧影视传媒艺术教育,是一部几代人创业、守业、再创业的奋斗史,形成了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思想品格,这种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戏剧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工作者,创造新的灿烂明天。

 

二、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教育的基本经验

 

1.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树立良好的学风,是推动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基础。影视戏剧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最终目标,坚持以法治校,加强管理,注重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提出了影视戏剧系的“十六字”学风:诚朴、励学、传承、创新,勤奋、立志、团结、感恩,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勤奋学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2.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推动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动力。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培养“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影视戏剧艺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思想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是影视戏剧系发展的思想保证和强大动力。

 

3.坚持短期、中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是推进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十几年来,影视戏剧系十分重视制定系里的发展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全策全力地做好年度规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08年以后十年发展规划,并结合影视戏剧系的实际,确定了分两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重点是以本科教育为主,把传统特色专业“戏剧表演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维吾尔语播音主持艺术与配音方向”做精,培养出一批维语、汉语和英语“三个舌头”兼备的少数民族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把“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专业做强做大。第二步重点是狠抓学科建设工作,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标大家定,责任人人有,确保了系里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对口支援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开创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1.认真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到2013年共有戏剧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摄影(影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六大专业。这六大专业的毕业生每年大约1100名左右,2010年以来内地艺术院校每年免费定向培养的艺术特长生140名,加点自行报考内地艺术院校回疆的毕业生和新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毕业生,共计每年毕业生将达到2000人以上,这个数字可以说已经解决了新疆社会急需高级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难题。如果稍有不慎,还将带来就业困境。为此,面对这种就业难的新形势,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规模的关系,狠抓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防止盲目新增影视戏剧艺术专业,确保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走上稳步而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2.加强影视戏剧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师资,主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教师骨干,这已成为新疆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内涵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大培养有扎实艺术理论功底和实践成果丰厚的专业教师。同时,注重对特色专业民语言骨干教师的培养,让他们既是本民族的语言大师,同时又精通汉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高等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水平。

 

3.加强影视戏剧艺术学的研究生教育

 

新疆艺术学院己于2013年获硕士授权单位,影视戏剧系应加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点的建设力度,加快新疆少数民族戏剧影视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着力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影视戏剧艺术事业的创新能力,为新疆影视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范文第3篇

一、专业介绍

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影视教育的综合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电影课程,1987年至1998年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影视文学方向本科班,同时在文艺学专业招收了3届电影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正式获得批准,2002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系,2003年成功申报了西北第一家电影学硕士点,2010年获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授权点,2011年获得戏剧与影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迄今为止,我校在影视领域卓有成就的校友有: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编剧张子良、孙皓晖、延艺云、吴克敬、和谷、庞一川等,导演黄建新、丁黑、周友朝、张汉杰、张晓春等,影视学者薛迪之、郑定宇、刘建勋、高尔纯、李道新等。被誉为“中国西北影视人才的摇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具备广播影视学、策划与管理学、语言文学及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影视制作公司、影视相关媒体以及企事业公关、宣传部门的创意策划、编剧、撰稿、栏目编导、影视制作等广播影视艺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新媒体时代对影视艺术与传媒人才的迫切需求,遵循广播影视艺术、传媒与产业规律,本专业突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包装、制作、营销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门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理论,具备剧本创作、戏剧影视艺术创意、策划和批评等方面素养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公司、戏剧院团和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等机构从事戏剧影视文艺创作、节目策划编导与编辑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

二、招生计划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范文第4篇

我国表演类院校较多,层次不一。教育部直属的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稳坐第一把交椅。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这两所学校在广播传媒和影视戏剧表演两个方向可谓是雄霸一方。由地方教委所管辖的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紧逼不让,培养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戏剧影视表演明星和编剧人才。而浙江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等地方本科院校紧随其后,这些院校立足于本地,以培养本土表演人才为主要方向,在当地取得较好的认可度。另外,一些专科类的传媒院校,如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专注于培养广播影视媒体专业技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上也取得了不菲成绩,如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近年来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5% 以上。

“本是同根生。”无论实力的强弱,无论学科设置的差异,表演类院校始终有着相同的血脉,相似的特征。

戏剧表演、舞台艺术古已有之,广播影视类是后起之秀。表演类院校的出现,让表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表演院系不同,表演类院校有着非常雄厚的学科实力,一方面这类院校的专业学科设置齐全,不少表演类专业还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另一方面,这类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众多知名电视制作人、编导、作家都担任这些院校的老师。

代表院校: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戏曲学是该校的主要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的培养模式,共有十余个研究方向。我们熟悉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就是该学科戏剧美学研究的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传媒人才的摇篮”,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该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例如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该校就业率最高的信息工程学院,签约率维持在97%以上,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广播电视系统、高新科技公司或者主流媒体公司。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舞台、广播和银幕再也不能满足于表演类院校的教研需求,这些学校的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向全媒领域靠拢,即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传统的表演内容。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以外,表演类院校的触角更是伸向了互联网络等新媒体,开始了自己的全媒时代。

代表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以舞蹈艺术为长项,为了进军全媒领域,该校开设了许多延伸向新媒体的专业,例如该院艺术传播系的舞蹈编导专业电视舞蹈方向,主要针对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舞蹈艺术媒体传播的艺术实践,培养的是舞蹈大众传播与舞蹈新媒体传播两类艺术传媒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的动画编导专业,把传统的人物表演方式转换成了虚拟人物的表演方式。除此之外,游戏动漫设计等学科建设也都是在互联网络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我们惊叹表演者精湛的技术时,可曾想过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对于表演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技能就是自己一生的饭碗。可是技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训练出的,不论是跳舞、演戏还是写剧本,这都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和汗水。因此,在表演类院校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情景――苦练技能。

代表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并不是一所音乐学院,但是每天早上在校园内都能听到抑扬顿挫的“大合唱”。仔细听,你就能发现,这些合唱统统只有四个音“吗、麻、马、骂”。中传最负盛名的专业当属播音主持专业,想当播音员,不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不行的,哪怕一个读音不标准,都会在普通话考试中被淘汰。因此,学生不分寒暑,不管阴晴,总会早早地起来苦练读音。

都说中央戏剧学院多出名人,赫赫声名的背后是学生们的辛勤汗水。在校期间,他们需要写很多的作品,而为人们所知的却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他们就要投入到剧本的拍摄中,学生要自己创作剧本,自己组建团队拍片、剪片,风雨无阻。

与其他院校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不同,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总要花掉超过一半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舞蹈,对于他们来说,舞蹈就是生命。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身姿的轻盈,他们除了训练专业技能外,还得保持身材,控制食量。要做到这点,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不行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表演类院校的学生纵然有很多与表演相关的技能需要训练,但是真枪实弹的演练才是学好技术的根本,因而表演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表演类院校相比其他综合院校同类专业更具备实践的实力和条件,因此也能更有效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代表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由在校学生写作的电影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已有近十部投入了拍摄,由电影电视系在校学生参与策划、拍摄、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话剧、电视栏目、电视广告、音乐MV总数已达近两百部。这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上海戏剧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整合周边的资源,和附近的4家单位成立演出联盟,联手打造上海的“戏剧大道”,这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也为就业之路打开了大门。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范文第5篇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指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是:“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三层含义:一是该专业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要有电影、电视等剧本创作的能力,三是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基本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新建本科院校要量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不与教育部戏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从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上打好基础,造就“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二是密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有别于其他院校,进而来凝练专业特色;三是戏文专业生源均为艺术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基础薄弱。而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化现象,如果没有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就很难深入。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极有必要设置相关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和创作基础技能的课程。

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

戏文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文化课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具有畏难情绪。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往往比较枯燥单调,因而,传统的理论课讲解并不能充分调动戏文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一是除了对基本概念理论、重要知识点讲解要详细、深入浅出适当拓展外,还要适时采取案例教学法。比如讲授长镜头的概念时,将当下比较流行的电影中的长镜头作为案例给大家讲解,通俗明了;比如讲授《中国戏曲史》时,由于学生对昆曲的曲牌、宫调等戏曲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可以结合戏曲界比较关注的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几出,用抢答的方式数某一曲牌出现的次数,不同宫调和不同曲牌之间的区别,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容量大,内容丰富,以声音、色彩、画面等相互配合,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三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创新思考的空间,理论课教学时可以留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专题发言,营造自主学习课堂氛围,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四是由课堂讲授延伸到课外研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列出较为丰富的课外参考书目和参考论文,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研究,初步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

三.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考试改革相结合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学生在考前临阵磨枪,一番紧张的突击后获得一个好成绩。这种考试方式对于实践性教学较强的戏文专业来讲,并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剧本创作与实践》是戏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影视剧写作技巧与实践训练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剧本格式的讲授与剧本各个元素、写作技巧等写作实践的训练。这门课程如果采取传统的一张试卷考试方式来进行理论检验,就无法突出本门课程以剧本写作为核心的检验目标,使得平时授课的讲练环节与现有的考试环节严重脱节,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因此,基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比如,采取“自创剧本考试”的方式或者“平时成绩+剧本创作成绩”的考试方式,既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自由发挥,又让他们在舞文弄墨之中感觉到学有用武之地。此外,戏文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例如《表导演基础与实践》、《视听语言》、《摄影摄像技术》等都绝非简单的通过一张试卷考试的形式,就能够来检验出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质量。因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考试改革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成绩。

四.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戏文专特别注重实践,无论是实践课教学还是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人才的培养是失败的。因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大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例如,该专业核心课程《表导演基础与实践》的教学,就不能拘泥于理论讲解,要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搬到课堂,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体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学生自创的剧本,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之排演成DV短剧。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锻炼学生的编剧能力、导演能力、表演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和兴趣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