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方式范文第1篇

沟通的有效方式审前调查是审计准备阶段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管理方式、财务状况等。在审前调查过程中运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往往能使审计人员充分掌握被审单位基本情况,为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提供较全面的信息。在审前调查过程中召开座谈会是与被审单位进行初步沟通的较好方式。在召开座谈会之前,审计人员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列出提问要点。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被审单位的抵触情绪,又能初步达到审前调查的目的。其次,在召开座谈会时,尽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如果所提问题繁琐且打破沙锅问到底,会使被审单位产生防范思想,既对实现审前调查目的毫无帮助,又对之后的现场审计工作设下了障碍。因此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以轻松、和谐为主,同时借此机会充分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理念、性质,最大限度地取得被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认可。除了座谈会等口头沟通方式之外,在审计准备阶段,审前公示、开展问卷调查等书面沟通方式对于实现审前调查目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审计实施阶段

沟通的有效方式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最频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审计人员需要长时间与被审单位各方面人员就企业管理各环节进行充分沟通,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获取审计线索、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召开审计进点会是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在实施阶段的第一次沟通,应在一个平等、和谐而又不失严肃的气氛下进行,这样有助于引起被审单位对本次审计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有助于树立审计工作的威信。审计进点会大多由审计组组长主持,这就需要组长掌握熟练、得体的语言技巧,应充分阐明本次审计的具体目的,得到被审单位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进点会结束之后,审计工作就开始进入现场审计实施阶段。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走上来就埋头看帐、翻查凭证,这样往往造成审计效率不高,出现没有与被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就出具审计底稿,最终被轻易的尴尬局面。在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今天,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与被审单位进行充分交流对于提高现场审计工作效率、发现审计线索、取得被审单位认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审计过程中与被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是在审计实施阶段最主要的口头沟通方式。当然,审计人员在访谈前要明确沟通目的:在现场工作阶段,收集证据、发现问题是主要的目的,与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应作为附属目标。这样有助于获取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的好感,为进一步沟通做好铺垫。在明确主要目标和附属目标之后,审计人员应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分析具体事项的主客观因素,预见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被访者可能出现的反应,组织好谈话结构。最后,选择合适的沟通场所,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使受访者乐意合作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沟通开始时采用尊重的态度,以平等的方式进行适当的闲聊,但同时应避免与受访者建立某种个人关系,以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之后,审计人员应尽快切入主题,紧扣所涉及到的业务事项,以保证访谈的效率。在涉及到相关业务问题时,审计人员应高度重视提问的技巧,且仔细考虑提问措辞。同一问题,提问方法不同,其效果亦不一样,要避免指责性或领导性口吻,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受访者的谈话;探询性的问题使受访者明白审计人员做了准备工作,并且乐于倾听,同时需要注意,只有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的细节,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有效提问。例如: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现象时,如果直接提问相关人员是否存在小金库,那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毫无用处的。但若审计人员从废旧物资处置的收入如何处理、生产工区对自营工程人工费如何分配等方面去提问的话,得到的答案有可能就会给审计人员提供帮助甚至是线索。审计报告阶段,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相关问题有可能与被审单位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这就需要双方进行进一步沟通,使得最终的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在审计报告初稿出具之后,召集被审单位召开现场审计结果通报会是审计报告阶段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被审单位了解到审计实施阶段得出的审计结果,更有利于被审单位对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并及时反馈;同时也可以使得管理层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促进被审单位及时开展整改工作。

三、后续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方式范文第2篇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内部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扮演着经济监督、应对风险和服务管理等重要角色。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组织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在内部审计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质量管理也得到重视和加强,如许多企事业单位根据审计法规相继设置内审机构并相应配备审计人员,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并重视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强化内部审计业务各环节质量管理与重点区域审计业务质量管理,执行审签制度并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可以说,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内部审计范围和深度在拓展,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朝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作用发挥水平得到提升。

但是,在内部审计的宏微观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内审机构没能形成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成为制约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制度质量管理不健全。受人员、经费制约,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又影响了其独立性、权威性,更谈不上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操作思路;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参差不齐,存在“需要什么就出台什么”现象。不少组织没有健全系统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制度,如《内部审计计划制度》、《内部审计复核工作制度》、《内部审计督导及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有的组织即使依据审计准则建立了一些制度,但系统性、前瞻性不足且执行力缺乏。

(二)审计人员质量管理不到位。不少组织没能实行内部审计人员轮岗制度,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满足现状,变革及创新意识不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利;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并且专业结构不合理,如以审计、会计专业人员为主,管理、法律、工程、计算机专业人员不足,导致人力资源整合受限,效益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深入开展受阻;权责利相结合原则的落实不到位,业绩评价与奖惩措施缺乏,导致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存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下滑的趋势,与“依法审计、恪尽职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诚实敬业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业务知识培训不同程度地呈现流于形式,时效性不强,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滞后和审计思路不宽。

(三)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不充分。年度内部审计计划虽能反映组织内部年度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少有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且严格执行不力;内部审计项目实施计划内容不够完整同步骤不够具体并存,即审计实施方案科学性不佳;取证行为不规范,审计证据的审查不够严格,审计证据充分性、成本性、合法性及相对重要性把握不够;审计工作底稿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且存在填制不规范现象,如编制、复核人员未签名或无填制日期;审计报告中的事实清楚,但对发现问题的阐述定性不够准确。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构对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视高于对工作质量的重视,重审计实施而轻审计复核与审理的问题较突出。此外,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不足导致审计环境相对恶劣和内部审计工作被动。

(四)审计结果质量管理不全面。目前,审计组长会对所负责的审计项目实施检查,但内审机构对审计组检查不力,交叉检查和评价显得不足,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时间随机性强,被审计单位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改进的建议显得不足;内审机构不能及时检查督促组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采用情况,致使内部审计未能有效发挥促进组织加强管理的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结果利用的职责不够明确,还未能将审计结果作为单位内部相关考核评价的依据;外部监督和检查的内容不够全面,某种程度上出现“内审工作的重复”的误区。

(五)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创新不明显。内部服务和管理控制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但是不少内部审计的目标还停留在“查错纠弊”、“秋后查帐”,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中小型组织更为明显,导致内部审计的内容相对狭隘,没能有效实现帮助组织管理者抵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运用盘存、观察、函证、查阅、询问、统计抽样等传统方法,但分析性测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审技术显得不足,在线审计、动态审计、会计电算化软件嵌入审计程序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现实。

个案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实践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扩大和办学条件改善,财经活动及管理内容呈现复杂多样化趋势,高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加大。南京晓庄学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防范经济风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熟悉学校经济活动和管理情况的优势,不断改进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以提高治理效率。

首先,健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并完善工作机制。为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先后制定了《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复核工作制度》、《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南京晓庄学院审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管理制度,印发了《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手册》,修订了《南京晓庄学院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规程》、《南京晓庄学院关于基建、修缮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实施办法》,促进内审工作人员在各个环节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学校内审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目标定位、职能转换及审计重点等方面,如内审机构和人员从审计结果使用者及利用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切实关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和学校长远发展的专项资金的审计,注重加强审计服务,深化并初步实现“四个转变”,即审前调查向熟悉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和政策制度转变,现场审计向分析财务类问题、业务管理类问题和政策制度类问题转变,定性处理向综合分析成因转变,审计报告向提升建议、综合分析、完善机制转变。

其次,重视培训、后续教育并挖掘人力资源,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仅依靠内部审计人员自学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是不够的,学校除了结合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外,创造条件让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市教育局、内部审计协会的培训,学习交流审计政策法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并注重在审计实践中培养锻炼审计干部和审计人员,营造职业道德氛围,切实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作风教育,降低因审计人员知识、经验和个人意见对审计评价的负面影响,克服因审计人员审计理念滞后而阻碍内部审计预警功能的发挥。学校内审部门还研究尝试建立南京市属高校审计人员专家库,聘请专家指导相关的项目实施,克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制约作用。

再次,拓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并探索审计新方法。随着学校内部审计独立性及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强化,南京晓庄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已涵盖内部控制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财务预决算、基建维修工程、采购等众多领域,审计人员在运用审阅、核对、调账、函证、盘点等传统审计方法外,注重创新,积极实践,逐步总结出了“五查五看五结合”的审计新方法,即:查经济指标,看经营业绩,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查财务收支,看执纪情况,查账与座谈会相结合;查内控制度,看管理水平,内查与外延相结合;查资金使用效益,看管理决策能力,跟踪与绩效相结合;查增值保值,看资产运行,查账与查物相结合。尝试研究建立南京市属高校审计数据库,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并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向在线审计、联网审计和动态审计方向努力。

此外,学校审计处还不断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技术规范建设,对内部审计提出技术性要求;严格执行内部审计计划、工作底稿、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标准;审计组长全面检查审计项目组工作,落实审计业绩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克服“责任分散效应”;注重审计项目现场管理并加大审计跟踪力度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信誉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委托其进行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并对其加以监督和评价,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审计质量。

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探析

狭义上讲,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与审计人员对已发现违约行为进行披露的概率的乘积。广义上讲,内部审计质量取决于人员素质、法治环境、决策管理、技术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全体内部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

(一)完善内部审计的组织和制度管理

关于内部审计的组织管理应围绕增强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行,提高内审机构的层次,由组织的负责人直接领导,在具体组织形式上要将现行的按照审计对象划分的业务部门与审计项目结合,灵活编制审计小组,并与其他综合管理部门结合,以整合审计资源共同开展审计项目。在制度管理方面要建立全面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如制定并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内部审计复核工作制度、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用刚性的制度实现管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加强审计项目质量评比,通过开展优秀审计方案、报告、成果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审计质量。

(二)丰富内部审计人员质量管理

通过内部审计道德规范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通过自学和培训相结合,提升业务水平、工作技能、综合素质,以便应对各种复杂局面;通过意识教育,提升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求内审人员严格遵循《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其他具体准则。针对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并影响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的现状,可以依据审计项目及行业类型,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效率加以评价,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专家库,也可以引进其他专业人才,构建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三)充实审计过程和结果质量管理

审计过程质量管理,要点线面结合,既要落实“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公告”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又要对列为重点区域的审计业务环节或活动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重点管理。在审计现场管理方面要强化审计项目现场进度控制、岗位责任落实及复核机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务研讨,提升对审计复核与审理的重视程度,将审计复核和审计审理的理念落实到内部审计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建立专门法制机构并配置审计复核、审理人员,坚持全面复核,突出重点,各级复核人员要明确具体复核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实现层层把关和级级负责,注重审计人员和审计复核、审理人员之间有机结合,在审计实施现场审计组成员之间还可以随时进行复核审理,把复核审理工作做到审计实施现场,可随时纠正不当的审计行为和审计人员初步对问题定性不准的问题。关于审计结果质量管理,要坚持内部审核与外部检查评价并举的方针,统筹搞好后续审计,围绕整改制度、重点、措施及问责问效机制,杜绝审计问题屡查屡犯、前查后犯现象,研究落实内部审计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审计建议执行的跟踪落实,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建设性。

(四)转变审计观念,创新内部审计内容与方法

内部审计方式范文第3篇

一、工程结算内部审计概述

(一)工程结算内部审计依据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工程结算审计内容、程序与方法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并将国家清单计价规范作为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学习掌握国家清单计量规范才能胜任工程结算审计工作。

(二)工程结算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将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必须采用的计价方式,修订后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以下简称“2013清单计价规范”)仍然保留这一强制性条文,并鼓励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得以广泛应用。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一般采用单价合同方式,即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合同约定的条件内固定不变,超过合同约定条件的,依据合同约定进行调整;进行工程结算的工程量依据经发承包双方认可的实际完成工程量确定,对于发包方招标工程量清单漏项、工程量计算偏差及其他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变化均按实调整。可见,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结算是确定工程量及合同金额的关键环节,关乎资金投资的真实性,对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审计,对于核实建设工程投资、防范资金风险、促进工程结算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成本效益角度及内部审计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胜任工程结算审计工作,通过自主审计降低审计费用和通过审计核减的工程款为企业创造价值,开拓内部审计增值活动,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增强权威性和认同感,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健康发展。

(三)工程结算内部审计原则

根据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及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等规定,工程结算内部审计原则是:一是依法审计原则,工程结算审计是法规赋予内部审计的一项职责,内部审计应重视并开展好工程结算审计活动,并严格依据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等规定进行审计。二是从约原则,当合同约定与国家清单计价规范不一致时,合同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执行合同约定;当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国家清单计价规范发挥作用。三是实事求是原则,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反映工程实际价格的审计证据。

二、工程结算内部审计内容及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合同通常约定的是综合单价、工程量据实结算,决定了工程结算审计的总体思路是:检查单价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工程量是否与现场、施工图等资料相符。根据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结算计价原则,不同类型清单项目的具体审计内容和方法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一)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审计

根据“20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分部分项工程结算计价原则是:依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工程量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综合单价计算。内部审计在分部分项工程结算审计中的相应职责是:对被审的分部分项工程结算费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具体包括综合单价和工程量的符合性审计。

1.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审计。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合同约定的条件内固定不变,超过合同约定条件的,依据合同约定进行调整。所以,对于综合单价的审计,包括两部分:一是检查符合合同约定综合单价不变条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是否采用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二是检查超过合同约定综合单价不变条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综合单价是否依据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进行调整。

根据“2013清单计价规范”,综合单价可调的情形包括:(1)当应予计量的实际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或减少后剩余部分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2)当施工图纸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时,且该变化引起该项目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应按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重新确定综合单价。(3)招标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时,综合单价调整分为四种情形:一是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采用该项目的单价,但当该工程变更导致该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变化超过15%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二是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但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可在合理的范围内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三是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价办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信息价格和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并应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四是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且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信息价格缺价的,应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计价办法和通过市场调查等取得有合法依据的市场价格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并应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审计过程中,首先应检查工程量清单项目结算单价与合同中的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符合性,当发现两者不一致时,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可能是结算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出现偏差,或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与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或增加了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等。针对以上原因,结合工程量审计,把握从约原则,检查综合单价调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当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根据依法审计原则,检查综合单价调整是否符合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是否存在依据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应该调整综合单价,而实际上并未调整的情形。

2.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工程量审计。关于工程量的计量,“2013清单计价规范”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工程量必须以承包人完成合同工程应予计量的工程量确定,并规定了工程量在工程结算中的确定原则:发承包双方对合同工程进行工程结算的工程量应按照经发承包双方认可的实际完成工程量确定,而非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的工程量,对于发包方招标工程量清单漏项、工程量计算偏差、设计图纸修改等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变化均按实调整。可见,工程结算审计中关于工程量的审计内容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工程量是否是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是否与现场、施工(或竣工)图纸等资料相符。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明细项目多、计算规则多,工程量审计耗用的工作量,约占工程结算审计全部工作量的70%以上,因此合理确定工程量审计的方法和重点对于提高工程结算审计效率至关重要。工程量审计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全面审计法。即对被审结算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逐项全部进行审计。对于工程量较小、结算编制或核对人员信誉度较低隐含结算不实的风险较大时,应采用此方法,该种方法审计的结算准确率高,而另一方面则是审计工作量大,但对规范结算行为、控制工程造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2)抽样审计法。即从被审结算工程量清单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相对重要的工程量进行审计,根据审查结果,推断结算工程量总体的合理性,以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一是抽查投资比重较高的部分,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等;二是抽查容易出错的部分,如容易重复列项的、重复计算的项目组成比较复杂或由不同施工单位分别实施的、或工序过渡环节的交接部位或跨工种部位等。(3)分组审计法。即将被审结算工程量清单中的最基本元素――分项工程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划分为若干组,审计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后,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判断同组中其他分项工程量计算准确程度的方法,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一般建筑工程可以进行如下分组:一是地面、楼面、楼板、天棚、屋面为一组;二是墙体砌筑与墙体抹灰、门窗、墙裙、踢脚线为一组;三是基础土方、基础垫层等项目为一组;四是柱、梁及钢筋项目为一组。(4)对比审计法。即对于按照标准图或通用图纸进行施工的工程,可以首先选择审计其中一个工程,然后与采用该种标准图或通用图纸的其他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或通过把被审结算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与以前审计过的类似项目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工程量异常情况,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采用该种方法应注意区分工程的不同条件和特点:一是两个工程采用同一个施工图,但基础部分和现场条件不同,基础以上部分可采用对比审计法;二是两个工程设计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可根据工程量之比与建筑面积之比基本一致的特点进行对比审计;三是拟审计工程与已审计工程的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时,可把相同部分如图纸中的柱子、屋架、屋面、砖墙等工程量进行对比审计。

无论采用以上何种审计方法,工程量审计必须把握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原则,结算工程量必须是实际完成的、根据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确定的工程量,不按实结算、违反计算规则等原因导致工程量重算、多算的错报风险较高,是审计关注的重点:(1)结合现场踏勘及竣工图,审查结算工程量是否实际未施工,结算时未扣除。(2)审查结算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否不符合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一是未采用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例如:某工程被审的土方工程量是按定额计算规则考虑放坡和工作面的,则结算工程量就不是清单量,需要重新根据“2013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审定土方量。二是分项工程的尺寸界限未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予以明确,重算工程量,例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三是不同清单项目未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明确划分工作内容,重复计列工程量,例如:地梁、桩台等项目在基础部分计入,在主体工程部分又重复计入等。四是应扣除的工程量未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予以扣除,例如:楼地面孔洞、地沟等所占面积未扣;墙体中的圈梁、过梁、门窗洞口等所占体积未扣等。五是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未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分开计算。六是应合并计算的工程量未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合并计算。(3)审查是否存在计算疏忽导致漏算或错算工程量等情况。

(二)措施项目审计

根据“2013清单计价规范”,措施项目结算计价原则是:一措施项目中的单价项目依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工程量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综合单价计算;二措施项目中的总价项目依据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计算,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强制性规定计算。内部审计在措施项目结算审计中的相应职责是:对被审的措施项目结算费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内容和方法因措施项目的计价方式及性质而定。

措施项目费因计价方式及可竞争性不同,调整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应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单价确定方法与新增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确定方法相同;二是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即调整金额按照实际调整金额乘以承包人报价浮动率(=(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三是安全文明施工费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措施项目费调整的前提是:工程变更引起施工方案改变并使措施项目发生变化的,承包人要求调整措施项目费应事先将拟实施的方案提交给发包人确认,并详细说明与原方案措施项目相比的变化情况,否则应视为工程变更不引起措施项目费的调整或承包人放弃调整措施项目费的权利。审计过程中,首先检查措施费调整是否存在充分证据;其次注意区分措施项目费的不同计价方式及性质,审查措施项目费计取、调整及结算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等规定。

(三)其他项目审计

根据“2013清单计价规范”,其他项目包括计日工、暂估价、总承包服务费、索赔费、现场签证费、暂列金额等,根据其他项目性质不同,具体的计价方法不同,总的结算原则是:根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金额计算。内部审计在其他项目结算审计中的相应职责是:对被审的其他项目结算费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内容和方法因其他项目类型而定。

1.计日工是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完成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合同范围以外的零星项目或工作,按发包人实际签证确认的事项及合同中约定的单价计价的一种方式。审计时应关注:计日工现场签证报告提出及确认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没有该类计日工单价的,计日工单价是否采用新增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确定方法进行合理商定。

2.暂估价是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因为标准不明确或者需要由专业承包人完成,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工程设备的单价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待采购或分包工作完成后,以中标价(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或按照国家清单计价规范确定的价款(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取代暂估价。审计时应关注:结算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中的材料、工程设备暂估单价是否已调整为发承包双方以招标方式确定的中标单价或经发包方确认的采购单价;工程量清单中的专业工程暂估价是否已调整为专业工程发包中标价或按照工程变更方式确定的专业工程价款。

3.总承包服务费是总承包人为配合协调发包人进行的专业工程发包,对发包人自行采购的材料、工程设备等进行保管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统一管理、对施工资料进行统一汇总整理等服务所需的费用,依据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计算。审计时应采用请相关人员说明情况、检查相关资料、依据取费规范重新计算等程序核实该项费用的合理性。

4.索赔费用是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条件的,另一方提出的经济补偿要求。审计时应关注:索赔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是否有正当的索赔理由和有效证据。关于证据的效力判断应注意:双方签署的书面文件才有法律证明效力,工程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由合同约定的发包人现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

5.现场签证费用是发包人现场代表(或其授权的监理人、工程造价咨询人)与承包人现场代表,就施工工程中出现的与合同约定不一致或未约定的事项所作的签认证明确认的费用。审计时应关注:现场签证提出及确认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国家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其中是否已列明完成该签证工作所需的人工、材料设备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及单价,是否经相关各方签署齐全。

6.暂列金额是招标人在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合同签订时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合同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等确认的费用,暂列金额减去合同价款调整后的余额归发包人。此项在以上各项审定的基础上确定。

内部审计方式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fter merging of departement fun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udit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better play the rule of internal audit.

关键词: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Key words: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internal audit;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39-02

0 引言

内审是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对电力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及建议,预防违纪问题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健全约束机制,维护财经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有力保证。本文针对电力企业部室职能合并成立监察审计部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如何更好发挥内审职能作用的对策建议。

1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体要求

1.1 供电企业内审工作要求

内部审计是供电企业制定战略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审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审计部门应该在企业党委的正确指导下,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出发,围绕企业内部资产运作情况,合理安排审计内容和工作进度,要统筹全局,也要明确重点。针对常规审计项目,最好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电费管理审计,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审计,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审计,电力营销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加强检察监督。同时,要注重审计与监察的紧密结合,相互联动,建立监审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在反腐倡廉建设、依法治企、规范管控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科学、持续、稳定发展。

1.2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流程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流程见图1。

2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目前,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都比较规范,但也有一些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不予重视,导致内审工作出现了以下问题:

2.1 内审工作独立性受限,内审机构独立性差

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的第四条所述:“内部W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实际情况是内审机构与财务及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行地位。监察与审计合并办公,造成工作及职能独立性差,同时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监察部门隶属于党委(总支)管理,这就容易导致对立性及权威性受限,内部关系不顺,职责划分不清,工作范围受到阻碍,消极应付等相对工作。

2.2 监察审计职能合并,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

随着电力企业监察与审计工作合并,职能定位的转变,从内部审计的经济鉴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向纪检监察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是审计依附于监察,还是监察依附于审计,职能相互混淆,是接受审计监督还是接受纪检监察,由于职责不明,内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到充分发挥,使得监审工作处于被动式工作状态。甚至部分电力企业由财务部门委派一人兼管内部审计工作,或设立一名审计专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很难发挥作用。

2.3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没有切实开展

根据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所配置审计人员要具有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热爱审计事业,熟悉有关审计、财经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 等。实际上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方面素质较低人员的转型,平时业务学习培训机会较少,使得监审工作经验及技能严重不足。工作思路单一,习惯于审计就是查账,监察就是违纪差查出,不会从全局进行协调,片面工作,宏观意识不强。

2.4 审计观念和方法落后,审计质量不高

作为现代电力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重点应当致力于公司经济效益审计、治理与控制,关注企业风险,已改善公司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传统的简单观察、询问、账本、凭证检查等落后方法,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已不能适应目前电力企业“三集五大”( 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及建设“一强三优”(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企业的要求。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深化,内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被改进,采用监盘、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来确定有形资产的真实存在,核实往来账目,财产和其他事项。同时,对被审计单位资产的投资规模,运营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今后发展趋势提出意见建议。

3 改善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有效策略

3.1 明确内审职责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本质。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与监察合并办公,内审担负电力企业内部经济监督、鉴证、评价经济活动的职能,对企业管理的各各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并对结果就提出意见或建议,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的;监察是行政监督,其职责是对企业内部违规违纪问题进行的监督。两者工作目的、服务对象、任务、方法不同,两者合并在一起,必然造成职责不清、相互交叉,容易混淆等,内部审计自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变化,经济监督的角色将逐渐薄弱。因此职责独立,机构科学将是内审职能发挥的重要保障。

3.2 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监察审计合并的特点,应重点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各种认证、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岗位自学成才,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升业务技能。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即培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才能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融会贯通,互为所用。建成以岗位为点、以流程为线、以制度为面的联动机制。以“一书两报告”(协同监督整改意见书、协同监督情况报告、协同监督整改报告)为载体,充分发挥监审监督作用,加强纵向监督和横向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3.3 促进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良性互动

公司党委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积极发挥纪委监督责任,强化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经营审计成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通过协同合力,有效推动了审计成果有效利用,践行了“严肃审计,严肃整改,严肃问责”要求。

4 实践探索

4.1 审计概况

2013年,国网公司按找规定期限对公司内部财务状况进行了内部审计。由于内审部门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没有切实开展; 审计观念和方法落后,审计质量不高,造成公司一部分财务数据拖延数年才得以统计清楚,对公司的财务决策造成了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公司的总体盈利水平。具体来说,主要造成了以下问题:

①2005年至2013年,国网公司及下属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电力)等4家单位未将接收的用户资产和收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本性支出资金等计入实收资本、多计长期股权投资、部分资金未纳入财务统一核算等,造成资产多计3336.04万元、少计5508.37万元,实收资本少计3362.95亿元、资本公积多计3362.95亿元。

②截至2013年底,下属四川电力未按规定及时上缴以前年度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电力建设基金、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库区建设基金等7483.86万元。

③截至2013年底,国网公司未对2004年至2007年资本公积的增加额部分缴纳印花税,共计少缴4184.68万元。

上述问题的产生,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公司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好几年前的一些财务问题拖延到了2013年还未彻底解决。

4.2 基于内部审计结果的改进成效

针对财务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明确内审职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将多年未统计清楚的财务利润进行了梳理,同时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建立了审计工作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有效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了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出错率。考核结果见表1。

据国网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反映,2013年,公司系统共完成415个审计项目,完成工程、合同审计签证778份,查纠违规金额3594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5亿元,提出管理建议917条。2013年底资产总额25 700.7亿元,负债总额14 650.7亿元,所有者权益11 050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0 498亿元,净利润517.3亿元,资产负债率57.01%,净资产收益率4.8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5.5%。

5 结论

从国网公司2013年所取得经济效益来看,国网公司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说明本文关于审计质量的改进策略切实可行。但是,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未来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还会面临其它问题,建议供电企业建立纪检监察与审计协同机制,对防范经济、干部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审计工作利用内部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监察工作在干部纪律、案件查办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两个专业的有机融合,共同推进风险管理,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焱焱.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2).

内部审计方式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当前的审计大环境发生了变化,现有的审计模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审计工作的需要。本文以审计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找出创新现有审计模式与方法的路径,从而提出嵌入式审计,以适应十以来国家审计制度发展的新形势,为政府审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并丰富嵌入式审计方面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常态;内部审计;嵌入式审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审计大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常态、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2016年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发表文件《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这些意见和文件出台明确了新形势下审计的新任务、新使命,形成了审计工作的“新常态“。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原有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审计工作的要求,只有改变现有的审计模式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责,促进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此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对审计技术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使得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和“一对一”现场审计模式不能适应大数据形势下的审计工作,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模式与方法。

二、文献回顾

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目前关于嵌入式审计的相关文献少之又少。吕玲玲,陈皑皑,应 娅提出在电力行业中发展嵌入式审计管理系统,嵌入式审计作业管理系统是通过借助于嵌入式系统进行审计工作,这对于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周庆西,刘荣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与内部审计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嵌入式行政管理审计模式。张俭研究了嵌入式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他基于价值链思想,提出嵌入式增值型内部审计是指嵌入到企业流程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增值目标的内部审计。孙卓海,袁家斌从技术层面针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安全增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灵活的内核级安全审计的设计与实现。

除了在内部审计中发展嵌入式审计之外,还有文章研究了在政府审计中运用嵌入式的思想。如:刘笑霞,李明辉研究了将区域环境审计纳入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当中的作用与意义。黄桐花提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嵌入效益审计,从而适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需要。此外,嵌入式的思想除了在审计工作中运用之外,还运用在审计档案的归档工作中。郭亚军,王彦斌,王颖,祝洁立足于大型审计项目新常态环境,提出“嵌入式全程归档模式”,让档案工作在人员结构、工作流程、归档空间等三个方面嵌入到大型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加强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审计文件材料的即时归档。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嵌入式审计的文献很少,有些也只是提出在审计工作中运用嵌入的思想,至于怎么运用、如何实施都没有具体的思路与方案。

三、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最早于1983年_始建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审计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内部审计依然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依然狭窄

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有两个维度,一是从时间上来看,有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但是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大部分依然是事后审计,通常在业务发生之后才对其进行审计,不能对风险进行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控制,不能满足现阶段内部审计的需求。二是从内容上来看,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财务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日常的会计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以及是否有贪污舞弊等方面进行审计。管理审计则更倾向于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方案、措施等进行检查。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内部审计大多数处在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过渡阶段,并没有全部真正地实现管理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落后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内部审计所采用的方法与技术,采用先进的、符合实际业务需要的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必然会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还是以手工查账为主,虽然借助会计电算化系统,但是利用计算辅助审计技术的水平不高,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水平落后于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正是由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内部审计不能做到实时的监督,不能实现持续审计,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人员配置方面,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一部分是原有的会计人员,甚至一部分人员是非财务专业出身。这些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大多依赖经验和判断,缺乏理论支撑,遇到新问题时无所适从。二是由于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有些行政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一些兼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内审工作力量比较薄弱。

针对以上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审计局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果,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同时也为了创新现有的政府审计的模式与方法,适应审计“新常态”,我们提出嵌入式审计。

四、嵌入式审计概述

(一)嵌入式审计的概念

基于嵌入理论,本文提出的嵌入式审计一种审计理念,具体是指将内部控制嵌入到政府审计工作中,以便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更好地发挥政府审计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功能。

与跟踪审计不同的是,嵌入式审计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持续性和更高的参与度,其特征是审计监督既独立又融合,既事中又事后,既静态又动态,审计成效可检验。嵌入式审计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审计监督方式,服务国家治理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真实地诠释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践演进。

(二)嵌入式审计的实施

1.首先,将审计局要进行审计的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固化在审计系统中。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专家的意见以及审计人员的经验,将专家认为或者根据经验认为是审计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风险点也固化到审计系统中,从而保证针对各个审计项目内部控制风险点的完整性。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点固化时,可以按照政府审计的内容来进行分类。

2.其次,进行数据搜集。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要及时报送本单位发生的业务数据,并允许审计机关拥有查询审计所需要相关数据的权限。审计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或者数据集,来存储获取的数据。针对数据库方面,审计局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建立审计档案数据库、审计法规数据库、审计统计资料数据库、审计专家经验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的数据库、被审计单位资料数据库,以便于集中审计数据,整合审计资源。

3.最后,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被审计单位日常业务核算是否符合嵌入到系y中的内部控制要求存在的问题。如果符合系统中预设的控制值,则将信息反馈到数据库中,形成审计的经验数据。如果审计的结果超出了预设值的范围,针对该问题进一步取证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者审计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实时的监督。

嵌入式审计的实务操作流程图如上:

五、建议

为推进嵌入式审计的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扩大审计范围

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主要还是以财政收入支出审计、财务收入支出审计为主,就绩效审计而言,绝大多数的审计机关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绩效审计方面的工作,在进行项目审计时也要关注绩效审计。此外,目前针对绩效审计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和经济附加值这些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行业的不同,类别的区分,要有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

(二)要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

为促进嵌入式审计的顺利实施,一方面不仅需要审计局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1.建立数据库,加强网络建设。

根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的要求,要加强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加大数据集中力度。加强对各种资料的整合与共享,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同时根据需要建立审计档案数据库、审计法规数据库、审计统计资料数据库等。

2.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在构建审计数据库的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针对获取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保密,以免信息外泄,造成重要信息被窃取,从而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信息系统的安全,同时也要检查审计信息化软件是否存在漏洞。

(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优化审计人员构成。

审计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审计人员大多数是学财务出身,有一部分甚至缺乏财会知识。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大数据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计算机技能。所以要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审计业务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性审计人才的机制,为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所建立的这个机制,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限与会计和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软件、审计系统等计算机方面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吕玲玲,陈皑皑,应娅.电力行业嵌入式审计作业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9):3841

[2]周庆西,刘荣.高校嵌入式行政管理审计探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01):3438

[3]张俭.嵌入式内部审计增值功能[J].财务与审计

[4]刘笑霞,李明辉.苏州嵌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域环境审计实践及其评价[J].审计研究,2014,(06):1016

[5]黄桐花.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嵌人效益审计的探析[J].会计师,2011,(12):7374

[6]郭亚军,王彦斌,王颖,祝洁.大型审计项目档案嵌入式全程归档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04):7783

作者简介:候利佳(1991-),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西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

李厚杰(1964-),男,汉族,重庆人,本科,重庆北碚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