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索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研究的需要,依据研究物质的类别、结构、性质、用途以及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了许多不同层次的化学概念,掌握这些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但化学概念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记忆,深刻理解,水到渠成的应用化学概念?在教学实践中,总想探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化学概念教学更贴近学生,更易让学生学得轻松,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的探索过程。

一、讲概念不如教会学生理概念,形成概念知识网

教师“讲”的功夫深,不一定教学效果好。开始几年,总在一个误区徘徊,一味的想把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学生讲深刻讲透切,但往往是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把化学概念教学的重心放在了讲,学生听和记的上面,但实际学生掌握的效果不好。概念本身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很容易导致让学生误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求知欲十分旺盛的特征,我开始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概念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化学概念的关键词,学会分类、比较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动脑,展开讨论,通过比赛,各抒己见。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让学生比较分类,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的差异,科学的将概念形成知识网,让学生准确有序的记忆储存。如原子和离子,电离和电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元素、原子、核素和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等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简单作笔记的机器,而是在和谐气氛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回顾,比较、分析、综合,把前后学习的化学概念串联起来,形成各种网图。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主角。

二、记概念不如教会学生用概念,形成概念巩固墙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习一个新概念,强调处于机械的记忆阶段,可能学生自以为掌握了,事实上时间一久又糊涂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应用落实到位,要让学生明白流畅的背诵概念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掌握了概念。我也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一讲就懂,一考就错,学生头痛,老师也头痛。重视基础,重视教材,加强基本概念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针对化学概念的教学实际,学会把握重心,能舍能放。通过与化学备课组共同研讨,精心选择题目,尤其是针对基本概念为载体的选择题,题目难度尽可能适合学生实际,这样来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抓住学生掌握概念的易错点,学生学起来也相对轻松一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复应用巩固化学概念,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理解概念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学习整个化学系统知识很好的途径。教师要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授概念的时候,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和重要的词句,使学生对所讲概念可以理解的比较确切。例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教材上对于分子的概念。在这不多的字数里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分子只是组成物质的多种微粒中的一种;分子是一种微粒,肉眼看不到。教师这样分析、讲解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便于记忆也容易理解。

三、由化学概念单一的学习过渡到适当延伸拓展,形成概念多元化

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的过程,也是学生实验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能力的培养过程。概念基础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概念的延伸,通过对比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达到知识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过渡。教师不可就题论题,而要联系旧知识,增设同类,对比启发,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深入思考,仔细把握教材与大纲的内在联系,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教师应用心设计,选择题目,依据不同概念的特点,该直观的不延伸,该剖析的一定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概念异同,防止含混不清,教会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概念,真正做到巩固强化,理解掌握,包括规范答题,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先了解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想法,再联系教师自己或者课本的见解。然后,采用探究式或者开放式的问题揭示学生的想法。例如,采用“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如果……将会如何”的形式探测学生的想法。

四、由想法与现实的差距,反思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虽然概念的教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但也是难点,从讲概念到理概念,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能力层次也随之提高,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基础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就会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而能力弱,自觉性又差的学生对概念都很难把握,加上前后知识的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甚至放弃,这就容易引起两极分化,加上对学生学习的跟踪和反馈掌握不够,学生知识点没有落到实处,这样老师再好的想法在学生那里大打折扣,导致了想法与实际的脱轨,我们不得不在教学中继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来扬长避短。由于化学上的概念较多,有些概念名称“相近”,组成“类似”,将这些概念传输给学生之后,有的学生抓不住其本质,难以把握,容易混淆,故称为易混概念。如:无机化学中所学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与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无机化学中的“根”与有机化学中的“基”,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等。进行这类概念的教学,可采用类比法。通过类比,使学生真正找出其区别的根本所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讲完了无机化学中的“根”之后,再来学习有机化学中的“基”,可以拿“-OH”和“OH-”加以对比,画出各自的电子式,从是否带电荷、性质、产生的途径等方面加以比较,使学生真正找到“根”与“基”的^别。

化学概念如何教学?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活动中,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会善于利用以前的经验,汲取以前的教训, 无论是基本概念的教学还是其他板块的教学,关键是要用心去学习,去探索,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教学的迷惘中不至于迷失,让自己加快成熟的步伐,在教学活动中就一定会有硕果。让每一项学习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教育教学充满智慧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就一定会让教学活动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包含“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两个知识点。其中,“新陈代谢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抽象、复杂的概念体系,涉及代谢的过程、性质、方向、实质、意义等概念要素,是对前面所学内容(酶、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新陈代谢的两个相反方向(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对不同生物的代谢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整节内容除了化能合成作用外,其余都是初中生物学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和本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另外,该节内容还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环境的稳态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目标定位

1. 知识目标

1)从化学变化的性质的角度,明确细胞内的化学变化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说出物质代谢的内涵(一个交换,一个转变)和能量代谢的内涵(一个交换,一个转移)。

2)从代谢方向的角度,明确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领悟同化与异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新陈代谢的实质,领会新陈代谢的意义。

3)从代谢过程的角度,认识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发生在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细胞内部。其中,细胞内部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移是代谢核心。

4)根据典型事例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加以分类归纳。

2. 情感目标

1)结合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等内容,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2)结合代谢类型的有关知识,体会生物学的科学价值。

3. 技能目标

1)以新陈代谢的概念体系为例,接受概念学习方法的训练;以代谢类型知识为载体,接受组织策略的训练。

2)剖析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组织

鉴于上述分析,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历经概念的形成或同化过程,建立新陈代谢的概念,剖析新陈代谢的概念要素,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概念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概念,促进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从而接受概念学习方法的训练。

1. 新陈代谢概念的学与教。概念的获得,实质上就是要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学生获得概念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条基本途径。所谓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实例,概括出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概念获得途径为“具体―抽象”;所谓概念的同化,就是运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概念获得途径为“抽象―具体―抽象”。

概念的获得既然有概念形成和同化两种方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可以采取相应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具体实例,然后要求他们分析概括,归纳出相应的定义。另一种方法是先给学生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要求他们识别具体实例,分析这些实例是如何代表这一定义的,最后,根据具体实例,再次陈述和讨论这一定义。

新陈代谢是一个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用以同化的上位概念,但已习得了酶、ATP与新陈代谢的关系、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动物和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等具体的代谢知识,因此适合于采用概念形成的途径来获得概念。教学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植物代谢和人体代谢的核心知识,从而进入概念形成过程。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1)植物、动物和人体新陈代谢都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交换和能力交换发生在什么和什么之间?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主要在哪里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有何关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2)假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能否表现出生长现象?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体内的蛋白质在什么时期合成大于分解?在什么时期分解大于合成?临床上如何测定蛋白质代谢是否达到动态平衡?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把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要点,并结合上面两幅代谢图解,确认哪些过程属于同化作用?哪些过程属于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物质和能量上有何联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4)不论是同化作用还是异化作用,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新陈代谢的实质是什么?从而让学生领悟新陈代谢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发生在细胞内的一系列高度有序的酶促反应,而酶的种类决定了代谢的方向。

5)假若生物体只进行同化作用而不能进行异化作用,或只进行异化作用不进行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生物体能否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由此可见,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有何意义?

6)最后,师生将新陈代谢概念的5个要素整合如下:

2.新陈代谢类型的学与教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根据代谢两个相反的方向,对不同生物的代谢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属于新陈代谢概念的外延部分。学生容易将自养型与异养型、光能自养型与化能自养型等相关概念混为一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搞清分类的依据,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先让学生建立起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自养型、异养型等核心概念,再让他们运用组织策略自主地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概括,教师只可适时指导,不可包办代替。

1)根据上面两幅代谢图解思考,植物和人体的同化作用方式有何不同?完成下列比较表,并让学生根据比较,尝试给自养型、异养型的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概括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当学生建立起自养型和异养型的概念后,应及时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概念,以促进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教学实践表明,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概念,学生会感到更加亲切,学习概念的积极性就会倍增。事实上,运用概念于实际是一个概念具体化的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完全、更深刻。

向学生呈现下列反应式,并判断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方式属于自养型还是异养型?二者的同化作用方式有何不同?并完成下列比较表:

红螺菌在没有有机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在有有机物的条件下,它又可以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请判断其同化作用代谢类型。

有机化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概念图;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前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使高职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是高职计算机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概念图的引入,可以为改革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尝试研究概念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二、概念图概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概念图”(concept map)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具有强大实用性的教学与学习工具。具体是指以人脑中储存知识的模式-图式模式为基础,将某项内容界定为中心话题,然后再将中心话题和与其息息相关的知识信息灵活巧妙地用各种箭头、文本框、色彩等手段搭建成超链接关系,以此将繁杂琐细的知识变得立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以此提高记忆效果,并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解知识、高效应用知识的工具。显而易见,概念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拓展知识网络库,通过上位学习、并列学习和下位学习等多种方式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更高效率地内化知识,学习者还可以不断向知识网络库中注入新的关系,使新旧知识得到正确、自动的输出,这对提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概念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对帮助那些有学习缺陷的人特别有用,使学习缺失的大脑从语义学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除此之外,概念图还可用于教学活动中的讲课笔记、考试、协作学习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运用概念图进行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将累积的许许多多的概念编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这样累积起来的知识才不是零散的。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概念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借助概念图设计教学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教学工具,可以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在清晰了然的概念图中看清知识结构。利用概念图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教学思路,还能够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在设计“PowerPoint”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概念图形式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要点、技巧和实例进行直观展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出学习内容的大体结构,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

2.支持学生自主制作概念图

当高职生对概念图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制作概念图,使学生自主尝试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制成概念图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鉴于高职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教师可以先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来制作概念图。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一个核心概念,让他们围绕这个核心概念,在课本中寻找相关关键概念。由于每个小组成员对概念图都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一起讨论,使各自的理解得到优化,直至最终完成概念图制作。图1是学生围绕“从互联网搜索信息”一课所制作的概念图,我鼓励他们以生物话题为支撑,思考疯牛病与人类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延伸,对网络信息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1:“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概念图

3.利用概念图复习学习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比较繁琐,在复习课中,学生常常抱有不耐烦情绪,他们通常根据教材目录罗列各个章节的内容就算完成了复习工作,这样的复习效果事倍功半。我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来复习学习内容。我先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然后鼓励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构图过程和想表达的思想,其他同学听过介绍后,再对这个概念图提出修改意见,一起补充概念图。这样一来,学生的复习热情得到了调动,他们对相关计算机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结束语

高职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事实证明概念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果,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重视概念图的应用,使其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邵建东,王振洪.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及实施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1):68-70.122-123.

[2]张倩苇.概念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2(11):25-29.

[3]尚卫平,裴纯礼.利用概念图工具促进远程学生有意义学习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5(5):33-36.

[4]钟志贤,陈春生.作为学习工具的概念地图[J].中国电化教育,2004(l):23-26.

[5]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1-34.

有机化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就从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并用几个典型案例说明将概念图应用于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概念图;元认知;先行组织者;内化;教学设计;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已近8年,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反映“老师你讲的我都听懂了,操作演示我都看懂了,但我自己做就不会了,或忘记怎么做了”,还有的是面对曾经做过的操作,常常会说“老师,我不记得应该怎么做了”,对做过的实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改变了一点点状态,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缺乏学习策略。笔者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中,也曾经尝试变换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上述问题,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

经过分析和研究,本人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

(1) 高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存在不足、缺乏自信心、知识缺乏系统性。

(2) 学生轻理论,重实操,缺失知识内化过程。

因此,问题的核心还是学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知识不能有效地被学生内化,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认知存在偏差。所以笔者认为将概念图引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十分有效的。

2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创始人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用概念图来考察学生组织和理解知识的变化,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时,概念图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概念图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对新学习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为有意义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概念图的层级结构属性,以及用适合的关联词来说明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确

定不同分支之间的横向联系,都充分体现了认知结构的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概念图还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这种功用正是先行组织者所要实现的。

3概念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本人在教学的实践中,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个别章节采取了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笔者在讲授“Windows文件管理”时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Windows 操作时,常常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理解较模糊,分不清其中的关系。由于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没有很好理解,经常会将建立文件夹错建成文件,或将文件错建成文件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概念图(如图1所示)来讲授这个知识点,学生对文件夹、子文件夹、文件的概念则一目了然,对文件类型的问题也可以理解得很清楚,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使用时少犯错误。

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时候,需要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协作画出PC机的硬件配置及组成的概念图。由于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听老师讲解的话,只能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而通过让学生绘制概念图,学生可以对PC机的硬件配置与组成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做的过程,构建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画出的概念图会有所不同。(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学习网络的搜索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如何查询的基本技能的话,学生没有体验或实践,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个项目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学习到的搜索技能。如“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及近3年来就业率的调查” 小组根据题目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项目规划及流程,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如图4所示。

4结论与启示

概念图还可以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很多方面得到应用,如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在信息的时代下,在教学资源极度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最有效地进行组织设计,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同时发展能力,这都是值得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张喜琴. 概念图理论及其教与学的工具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7,(1).

[2] 韩吉义,赵希武. 概念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平原大学学报,2007,(08).

[3] 梁锦明. 概念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应用[J]. 信息技术教育,2005,(10).

[4] 赵俊莉,赵冬生. 将概念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有机化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概念图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卫生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挑战是摆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概念图已经开始被广泛关注,因为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十分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笔者尝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效促进了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学习,并探索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一、引言

概念图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用于表征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诺瓦克博士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在我国,概念图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这几年开展得比较多。《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层次性比较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比较紧密,采用概念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组织概括,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清晰的思维,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了《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的合理化。

二、概念图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的应用

卫生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其中理论知识比较繁杂,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编码和数制、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网络等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图的层次结构图形式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尤其是对概念的理解。笔者任教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两个班进行试验教学,其中试验班(口腔专业),利用概念图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控制班(临床专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班学生反应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较清晰;而控制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清晰度则明显低于试验班。

1.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概念图

概念图的运用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首先教师要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并对知识进行梳理,制作出概念图,教师利用绘制好的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方便地添加或者修改思路,将思维过程显形化、图形化,且不影响其先前的设计。运用概念图把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和待掌握的概念图形化,更直观地分析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部分知识学习结束后,根据知识特点,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或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一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作者运用概念图把各部分的要点、联系进行展示(如图1所示)。

2.運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显得至关重要。运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清晰比较不同概念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以便学生掌握和复习再现。运用概念图的形式既能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又能展示思维过程,学生能从展示的教学内容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更准确地领悟新概念的含义以及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作用

概念图是对知识进行双重编码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记忆并使记忆长时间保持的工具。概念图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弥补了传统学习系统的不足通过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综合运用,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拓展性学习相结合,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阔视野、技巧掌握的目的。概念图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概念图用在教学完成后,可以协助教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方便教师安排和调整教学进程。

四、问题和反思

第一,概念图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绩,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二,概念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新方法,更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系统把握。对学生来讲,长期以来习惯于死记硬背,真正熟练掌握运用概念图还要有一个过程,短时间内,制作概念图也许比做题更困难。

第三,教学初期可以运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很好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合作中共享信息,相互间沟通交流,达到使知识整合,从而用概念图清晰的呈现出来。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知识。

第四,概念图策略不能够完全替代以往的学习方式,用概念图辅助学习,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概念图能辅助学生在知识间建立联系,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记忆,从而促进学习者反思和推理概念意义和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计算机基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