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思品论文

初中思品论文

初中思品论文

初中思品论文范文第1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其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意义主要在于:第一,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推动作用。第二,在思考中形成主动创新的能力。中学生正处于大脑开发最活跃的阶段,在思想品德课上的独立思考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创新的能力,保持对事物的新鲜体验,形成较强的思考和实践上的创新能力。第三,学会学习和时间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能够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时间安排和利用上形成更高的效率。第四,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提供正确的导向。思想品德课最根本的宗旨还是让中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能让学生在离开校园后,依然可以继续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当前初中政治思品课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还处在素质教育的初期阶段,思想品德课并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文化课主课,每周的课时也并不多,有不少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认为思想品德课只是一门辅助课程,并不能对学生的升学起到实质作用,尤其在初中,学生们面对初中升高中的压力,而思想品德课更是显得无足轻重。而在思想品德课上,也不乏老师照本宣科的现象,在课堂上难以形成互动氛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乏兴趣,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学习更没有主动性。四如何在初中政治思品课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当前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探索出的教学体系,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教学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希望能够提升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更大的空间。

1.教师应重视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

在学生认知体系中的作用,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涉及了广泛的国情内容以及实际社会热点的讨论,还有学习、生活、社会各方面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思想品德理论的学习,以及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更深的层次拓展学生的思想境界,这些都从理论和实际上指导了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以更加积极正面的态度来认清世界,教育学生成为一个了解国情、讲诚信、负责任又积极乐观的人,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政治课打下了基础。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态度明显影响着上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学设计方面是否用心规划决定着思想品德课能否以更立体、丰富的形式展开。如在学习民族美德一课中,指出艰苦奋斗是我国的民族美德和光荣传统,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内容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而真正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要提前设计情景让学生融入其内,在相应的故事手段中,让学生认识到艰苦朴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艰苦奋斗。

2.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般而言,当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真正产生兴趣时,其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初步条件。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学习相对轻松的课程,主要需要的是学生的理解力。在当前的教学中,最快捷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就是采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利用更丰富的视听语言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学习希望人生这一章时,涉及了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为了让学生对理想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关于人生梦想或人生理想的电影片段或者是歌曲,伊朗电影《小鞋子》是比较适合初中学生观摩的电影,其中人物的梦想只是一双鞋子,这个梦想源于小兄妹内心深处对爱的呵护。这部电影片段的剪辑加入能够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人生的希望在何处,以及究竟理想和希望的动力源于何处。在借助多媒体的手段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将会充满期待,既调动了学生的所有感官,集中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提高了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进一步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提供了动力。

3.设置相应的活动课程及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教师应当转变思路,将理论和实践活动教学相结合,避免单讲理论知识的枯燥和抽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学到的思想品德内容。如在责任一课中,学生对于责任的概念了解都比较抽象,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责任的认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如要对自己负责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马虎,说到做到,诚信也是负责的一方面,做值日要认真,考试不能作弊等等,这些简单的小事都是负责的体现。同样,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也要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负责。在学校内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联合开展思想品德实践周,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自主学习的态度。

4.结合热点时事进行教学,利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方式

初中思品论文范文第2篇

合作学习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生生互动,班级中前后桌每四名同学分成一组,选出小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成果,在课堂上交流。二是组组互动,各组成员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教师设计的问题相互讨论,通过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同学辩论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和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三是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总结,由教师对本节教学进行总体性评价。同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进行精讲,从而实现互动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注重团队精神的发扬,积极探索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2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带着问题去创设情境,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求知,从而达成学习目标。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材料的播放,采用对话,讨论,评论以及个别谈心等易于师生间的交流形式。并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讲故事,自编小品表演,相声,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参与,学生不仅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参与到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思品课最忌讳的是说教,我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爱唱歌,爱看视频材料的特点,恰当的引用和教学相关的笑话、歌曲、广告和故事等导入新课,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穿插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录像等方式,渲染课堂气氛,集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于一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学生以主人的身份进行学习。帮助和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引导他们进行角色表演,注重在实际中加强思想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尽量多的鼓励或激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优化教学要素、达成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教学要素上下功夫,科学优化,才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首先,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集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确定本节学习目标,较复杂的课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对教学内容也要加工处理,精心打造。而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备要素。所以教学中要如何导入,新旧知识要如何衔接,前后内容要如何过渡,为引发兴趣如何设计悬念等,这是课堂结构中应精心策划的,教学语言的设计准确生动和形象,深入浅出,达到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训练是教学实践的环节,而科学适度的训练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每节的达标测试我都要精心选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多媒体的迅速普及,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图文并茂,师生共同分享现代教育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4结语

初中思品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中学有着较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而中学时期又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阶段之一,毫无疑问学生和家长会将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中,使得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加之社会和家庭对于分数至上态度,让学生产生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各中学对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大,重视程度较低,只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和比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教师的指导态度不满意;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不容乐观,主要动机是强制性的“学校制度要求”;中学生参与效果不甚理想,总体的活动强度都集中在中小强度以下,不能达到健身和积极休息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收效甚微,课后感觉心情郁闷,多数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开展意义并不理解。南皮县农村中学教师对思想品德认识不够全面,在参与过程中,除部分体育教师外,与学生沟通较少,参与率较低,没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有些规定还是流于形式,视而不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到真知,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室外教学活动,它需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力束来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合、整队、队形、队列等体育教学活动的命令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学思想包含着思想品德的思想,并延伸到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良好的体育队列队形思想是一个集体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保证,这种思想应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于那些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批评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爱表现自己上。这些主要体现在沉着、信心、自尊心极强、不求上进等。这些表现极大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动向,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到课上安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练习的时候,选取几名自愿担当训练员的学生来练习课间操,比教师自己领操练效果要好,原因在于自愿领操的学生积极性高,耐心强。如果分成小组来训练更是好了。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性。作为体育教学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不仅能搞好教学,还能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三)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体育教学跟文化教学是一样的,它也具备着竞争的特性,大大小小的比赛无非都体现着这种特性,这种特性相应的激励着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这一特性能够加强班级的团结,能够加强学校的团结,有助于文化学习。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单单肩负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在比赛中通过整体竞争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每年各学校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这就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争。

(四)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

初中思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研究问题 分析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初中思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11-0091-02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教学实效,用融入生活的、丰富的课堂教学理论,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实效,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脱离传统的政治化倾向、抽象空洞化倾向,真正贴近生活,触摸社会,回归生活,在植根于生活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体现出其存在折价值和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及价值

1.1针对课堂教学不良状况进行重塑:在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尚存在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忽视了直接生活经验的实际作用,忽略了学生对于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个性化感悟,使思想品德教育丧失了人与人心灵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宗旨相悖,极大地挫败了初中生的好奇欲望和思想品德学习兴趣,起不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因而,只有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社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运用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帮助学生回归生活,用实际的生活案例和情感体验为索引,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新课程要求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是一门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密切相联的学科,它不但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有极强的现实时代性特征,因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将其知识性内容与生活现实性内容紧密相联,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广泛地引入生活元素,用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用融合的生活体验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集理论与生活相统一,获得真正的政治价值观学习。

1.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素质发展:单纯、空洞的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是一种学科化的理性主义教学形式,它最大的缺陷是改造了一批“真空”式的学生,他们在现实的复杂社会情境下却无所适从,因而,融入生活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模拟性实践活动,可以真切地感知生活中所蕴含的政治要素关系,并在不断学习的前提下,发现社会生活问题,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用个性化的思考,剖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现真正价值意义上的综合素质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运用及案例教学思考

2.1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我学了有什么用”,为了使学生清晰地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解性学习,必须帮助学生确立生活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由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思绪进行转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基础理论体系,而是要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现实问题融会贯通,建构基本的主动性知识架构。

2.2其次,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充实是教学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为了提升“生活化”内容,要不断挖掘活用教材,讲究“生命叙事”,以学生的眼光、话题、范例为载体,对课本内容进行生活化的“二次开发”;其次,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了解学生的感悟,帮助学生强化和认知这些生活经验,用理论充实学生的知识。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可以导入生活化的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如:开展课前5-10分钟的时事播报、新闻开讲、时事点评等,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为索引,通过电视、广播、读报等活动为手段,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素材,突出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和可操作化特征。另外,教师还要引入生活中丰富的社会信息,打造趣味读物课堂,使学生融入在新鲜而生动的内容之中,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如: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原因,如沉溺于上网、痴迷于暴力倾向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明确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2.3采用生活化的案例教学为手段: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选择,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生活化运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的知识。在运用案例教学的生活化运用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搜集案例,通过自己的观察选取适宜的生活化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精心的准备和编制,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详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个性化的案例分析,在对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局限于案例的呈现时间,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深入到案例的分析当中去,教师用设疑问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视频;用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案例教学最适于进行分组讨论,其重要的环节便是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环节,它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发表出自己个人的见解,在共同参与的讨论中思考、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精心准备生活素材,使生活素材生活融入基础理论知识之中,使学生处于自觉的、体验生活式的学习,在个性化的思考、小组合作式的讨论氛围中,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在知、情、行相统一的生活化教学中,观察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内涵,真切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就在学生的身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季士强,肖鹏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常见的三个误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2]丁慧民.师生互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路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