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的起源

市场经济的起源

市场经济的起源

市场经济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市场 资源配置 决定性作用 逻辑递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原来的“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定位。厘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理论,回顾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一、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同认识

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论述了市场的起源:根本上起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市场自从出现之后就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被应用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性质与程度,学术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与争论。

19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理论相继出现了自由主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这四种理论反映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同认识。

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完全主导作用。亚当・斯密把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强调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市场调节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一切矛盾和问题。马歇尔以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把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费用理论和供求理论融合在一起,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论证了自由市场价格的形成,提出均衡价格理论。

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恩斯,他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家干预才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出发,否定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市场调节自动实现经济均衡等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命题,从而打破了传统经济学鼓吹的市场调节无所不能的神话。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的存在,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应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施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主张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承认现实中存在着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只要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干预。哈耶克反对计划经济,推崇市场的自发调节。他既不支持货币政策,也不支持财政政策,他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弗里德曼的经济政策的基调是:自由放任,辅之以国家干预。国家需要采取的唯一措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其余的全部交给市场。这既能降低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也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市场失灵论学者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单纯依靠市场不但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西方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遵循了西方主流学派的观点,是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新的市场经济理论成果。

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源(1956―1978年)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探索时,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的萌芽。

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他同时强调:“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商品生产。”不久,他又强调重视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1962年,陈云在中共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

1966年到1976年,期间,关于市场经济的探索未能继续深入发展,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措施也未能真正实施。但这些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源。

2、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初步建立(1978―1992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引入市场经济,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一思想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市场调节起“辅”作用,计划与市场开始相互包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与社会资源配置。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市场在资源配中的作用已经由原来的“辅”转变为“引导性”,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能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个争论不休、妨碍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问题,作出了一个精辟、透彻的总回答,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3、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1992年及以后)

1992年,中共十四大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内涵:“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引导性”转变为“基础性”,即市场是初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

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国家宏观调控下”转变为“日益明显地”,让市场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由“日益明显地”转变为“在更大程度上”,这与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有关。当时我国必须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形成更加开放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由“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转变为“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已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越来越规范。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这一变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和贯彻的价值规律。

三、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逻辑递进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中,中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由片面到整体、由表象到实质的过程,体现了中共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逻辑递进。中共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一,解放思想。中共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打破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解放思想的品质。解放思想包含了创新性思维方式和开放性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方式是指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性思维方式是指中国共产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兼收并蓄,引入市场经济,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实事求是。我国在引入市场经济时,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包括求是性思维方式和过程性思维方式,求是性思维方式是指从我国出现市场经济思想萌芽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发展,这期间制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措施都是以当时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的。过程性思维方式是指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环相扣的、系统性的过程,而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过程。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西方学术界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共并非直接套用某一理论,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一直在“真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的循环中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一方面,中共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中共始终通过实践结果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变化:1956年出现市场思想萌芽1978年引入市场1981年“辅”作用1987年“引导性”作用1992年“基础性”作用2013年“决定性”作用。另一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1956年发展商品经济1978年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1987年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两条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历史变化过程,而且是市场经济自身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历程与中共的逻辑递进相一致,这体现了中共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具体表现为中共“实事求是”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展历程相统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相结合的重大发展,是我国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作风下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市场经济的起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市场资源配置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TS422 文献标识码: A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既是解放思想带来的重大的理论突破,也是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重心。

一、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历程,通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逐渐明确了改革方向。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十四大到十四届三中全会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其内涵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改革陷入低潮,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一度被质疑,对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认识也再次发生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经过对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得失的认真总结,十四大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将表述修改为“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个解放思想的提法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第二个阶段: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并运行多年之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成为一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命题。

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表述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个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已经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的这个基础性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容易被混淆,“看得见的手”经常取代“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造成市场的紊乱。必须明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就当前阶段而言,必须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深化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市场资源要素的流转和聚集由市场的价值规律主导。为此,《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决定》还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这就对我国目前一些领域仍存在的行政垄断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决定》同时就这些方面关键环节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决定》还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逐渐放开对农村土地这一重要市场资源的束缚,要求对农村土地入市做出规划,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是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内容。

第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市场主体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制造商品和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市场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虽然经过多轮市场化改造,但仍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国有企业所具备的某些“独特”资源影响了市场的平等性要求,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等。为此,《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进一步去除国企的行政色彩,强化市场公平竞争,《决定》指出: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针对国企领导的行政背景等突出问题,《决定》提出: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第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准确定位宏观调控。《决定》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这表明,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而非直接的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在国家整体层面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的经济结构协调,避免区域、系统性风险。结合《决定》对市场决定性作用表述,可以明确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不能由于紧急或危机状态下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而否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忽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宏观调控应当将政府的政策如何撬动市场力量作为考虑的重点,而短期不得不直接介入市场的行为应避免过度,同时要考虑经济运行恢复常态时的“淡出”安排。因此,《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三、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必须按《决定》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明晰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政府应该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一些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但政府却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职能,政府要引导产业的升级发展,就会避免直接干预,尽量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实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政府应当着力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挥政府积极职能、防范市场失灵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决定了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失败的被淘汰者。而即使是市场竞争的优胜者,有时也难免因为天灾人祸的影响而遭遇难以为继的危机。

公平的保障体系能够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免除后顾之忧,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与其公共职能的定位高度相关。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导向,落实放权、限权、分权。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落实这些放权要求,有利于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有利于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

市场经济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府;市场;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使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的理论观点。改变了原有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观念,旨在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框架。同时我们仍然要重视政府指导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意识到市场作用和政府指导的效能是不同的。如何有效区分政府指导和市场作用,如何让市场在各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合理有效地区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意义解读

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历来是管理和发展经济的“两只手”。在经济中究竟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两种发展模式的问题。所谓政府调控,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的一切调控作用;所谓市场作用,是指以市场为主来支配各种生产要素,即市场经济。这“两只手”都是围绕着资源配置而发挥作用的。所谓资源配置,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要素如何运用于生产,其生产的商品如何分配,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率和作用就不同。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运用资源配置的体制,也是使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的最佳经济体制,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其它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不是人为决定的,这种方式能够使资源配置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其优势在于:商品的价值和它的价格密切相关,而市场经济具有通过市场交换形成最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自然淘汰法则(即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价格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可以引导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小博大,以最小投入获最大收益,完成利益最大化。综上所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让市场竞争、市场供求和商品价值等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从而完成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力、物力、财力分配。这种方式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极为可行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同志说:“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已经初步确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①

以上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大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例如政府包揽、包办过多经济事务,政府治理与市场功能的边界模糊,政府越权、越位行为过多。政府管得过多,卡得过死,市场主体无法发挥效应和能动性。

(一)政府包办太多。有些地方政府将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微观经济事务作为其主要经济工作任务,政府审批权过细、过多、过大,导致市场“弱化”、“僵化”、“虚化”。有时一个项目得到批准,要经过大量繁复的手续,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都犹有不及。中国政府原有行政审批项目1700项(美国政府只有200项),总理上任伊始就表示要将审批项目减少三分之一。随着这几年中央政府大刀阔斧的简政放权,审批项目呈嘌率较陆登魇疲改进速度之快令人称赞。但与国外相比,仍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权力过大。减少审批权,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且,减少审批权可以降低政府官员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减少在审批环节中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政府对社会事务管得过多,对社会服务却做得过少,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有的事情不需要政府费钱费力,社会组织同样能够做好。以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举办为例,这次奥运会完全由民间筹办,当地政府不花一分钱,还获得1.4亿美元的收入。再如,美国政府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的依据来源往往是由社会组织或团体为其提供的咨询报告。这些让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大事与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展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然需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担任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角;但是政府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轻视的,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受到削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对政府如何更好地管理经济,行使职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必须明确以下内容:凡是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只有当市场失灵时,或面临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如公共产品的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外部性市场失灵等,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管到位,避免出问题,政府的事归政府管理,市场的事归市场调节;凡是社会组织有能力承担的任务,让社会组织去做,政府则对他们检查监督,对违反规定者,取消他们的资格。这既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市场监管,增加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上来,又有利于市场的良性运转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已经30年了,其目标是改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即政府高度干预的经济体制,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开放市场,释放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限制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对市场可以放任自流,单凭市场自我调节,更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所有领域都必须市场化;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放开市场“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市场经济的起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是事先对生产、分配、消费进行计划的指令型经济,是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而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打破以往经济学家、哲学家论断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认为,市场和计划一样,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不具备基本制度的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这样既保留了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优势,又能吸收市场经济“突出效率和重点”的优势。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历史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一提到市场经济,容易使人联想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容易与政治立场这些一度在中国很敏感的问题挂钩。

(一)相互对立观念的历史由来

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私有制的存在紧密相连的。从某种程度上看,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人们心中已普遍形成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再到列宁和都没有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世界上全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初期几乎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正是源于社会主义就等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二)彼此割裂的所造成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建立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需要,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证明了计划经济适合当时的中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恢复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呈现出它的缺陷和弊端。

一方面,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只讲按比例发展,对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的过死,从而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造成社会生产与需求脱节,计划管理本身与实际相脱离,反而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这种体制片面强调集中管理,限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一切企业单位都只是按照国家计划下达的指标办事,缺乏自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这种缺乏活力的计划管理制度将使国民经济陷入僵死状态,显然是不行的。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尝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主义改造拉开了帷幕。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最终确立。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种体制一直统领着中国全部经济社会生活,并且一直未被突破过。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并在短期内高速发展;因为具有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重点建设上去的优势,使国家建成了一大批重要项目,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也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显然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们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出路。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于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人们看法不一,众说纷纭。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后,终于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的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必要把它打上社会属性的烙印。只要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性质问题,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社会主义可以有计划,也可以有市场。只有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长处,弥补各自的弱点,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互相融合的结果

从最初的质疑即社会主义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更好的结合,反映了市场经济观念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

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决定性”地位。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历来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过程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使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不具有社会制度的性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而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只有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才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

改革在继续,争论未间断。任何时候,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不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否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就有可能被中断甚至停滞。(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市场经济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和市场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60-04

同志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总的要求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决定的《说明》中就这个问题做了专题阐述。今年5月26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时又发表了重要讲话。根据的《说明》和《讲话》精神,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这个命题。

一、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人们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这里的资源,可以理解为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管理、信息等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而人的需求却是多样的,无止境的。这就需要作出选择,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主要有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三种方式。为什么我们要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呢?这是因为:

1.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知道,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市场”是指市场经济;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或者是商品交换关系,或者是配置资源的机制等等。很明显,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是狭义市场中配置资源的机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机制。它是市场运行中,价格、竞争、供求等基本要素的有机联系和作用的机理,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那么,市场机制是怎样决定资源配置的呢?我们可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现象上来看,市场配置资源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升,企业利润随之增加,有利可图,企业就会追加投资,于是资源纷纷流入,使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商品供给增加。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企业利润随之减少,企业就会减少投资,于是资源纷纷流出,生产规模缩小、供给减少。由于供求关系引起价格和利润的变动,从而使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被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生产经营企业或者部门,实现了商品供求基本平衡。这就是我们从现象上看到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

从本质上来看,市场配置资源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是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决定了资源配置具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资源在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的配置,另一种是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的配置。

就生产单个商品而言,企业要在市场上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必然要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价值。为了获得超额价值,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企业,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在同一部门部内各个企业之间,就会展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竞争,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就有可能破产,或者被优势企业吞并,也就是优胜劣汰。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的过程,最终使资源在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得到有效配置。比如说电视机,过去有很多企业生产,现在已经集中到长虹、TCL、创维、康佳、厦华、海尔、海信等屈指可数的几大厂商,这就是市场决定资源在电视机生产部门的各个企业之间优化配置的结果。

就生产某种商品而言,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部门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定量。这个部门就只能够按照这个定量来组织生产,超过的部分就是浪费。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部门获得与其他部门相当的利润,也就是平均利润。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使每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都只想使本部门获得比其他部门都高的利润,也就是超额利润。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在部门之间就会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竞争,低利润部门的资本不断向高利润部门转移。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低利润部门往往是供过于求的部门,资本需要转出;高利润部门往往是供不应求的部门,需要资本转入,也就是资源不断由供过于求部门流向供不应求部门,使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得到有效配置,实现商品供求的基本平衡。

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几百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只要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就必然由市场来决定。既然是一般规律,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例外,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所以,《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才提出“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呢? 这是因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必须使市场经济体制达到比较健全或者比较完善的程度,这个条件现在才成熟。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起“辅作用”的阶段。时间从1978―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前。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时,就开始探索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调节,当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它确定为中国的经济管理原则。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的但不可缺少的作用”。以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按照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调节机制,让市场起“辅作用”。

第二阶段,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阶段。时间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按照发展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市场调节范围扩大到全部竞争性经济领域,让市场起“基础性作用”。

第三阶段,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阶段。时间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条件已经具备。同志在《说明》中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作了高度概括。同志指出,在客观方面,“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在主观方面,在对《决定》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方面提出,应该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共中央考虑到各方面意见和现实发展要求,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按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将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说明》中将意义概括为“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过去我们对“基础性作用”的解释是“主要的、根本的作用”,这样的认识应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这里的基础性作用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生产经营(国家市场企业)。由于受政府调节的抑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现在将“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不再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作用,而是直接地、自主地决定资源配置(市场企业)。这就有利于我们树立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自觉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

二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是要将我们现在的粗放型或者说数量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或者说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方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妨碍了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比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形成还是政府主导,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多元化程度偏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不统一,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等等,这些问题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现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深化相关改革,必将大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创造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就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阶段,政府需要预先调控市场,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政府必须随时进行调控,所以,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难以转变。现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资源配置上,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宏观调控上,政府不再直接调控市场,而是调控经济总量,主要调控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并且只有当这些宏观经济总量超过上限或下限时才进行调控,这样,政府就可以腾出手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这就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四是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经济领域腐败现象集中表现在权钱交易上。权钱交易不是什么时候都存在,它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权钱交易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因为资源由政府按计划配置,权难以换到钱。权钱交易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一般不存在,因为资源由市场自主配置,权也难以换到钱。权钱交易只有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并存的阶段,也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阶段,才较为普遍地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阶段,资源由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而且只有在政府允许的前提下,市场才能够对资源进行配置,这就使得政府很容易用手中的权换到市场的钱,市场也很容易用手中的钱买到政府的权。这就是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腐败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的体制根源。现在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从竞争性资源配置领域退出来,“双轨”并“一轨”,从体制上切断了权钱交易的链条,权钱难以进行交易,所以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总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条件现在已经成熟,三中全会适时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暗含了一个前提,这就是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已经发挥了较好作用。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政府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后,更好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怎样理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

1.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发挥政府作用。在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只是“守夜人”,主要承担保护产权的职责,并不干预经济。但是,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固有缺陷,也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并且周期性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隔八至十年就重演一次。特别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全球性空前大危机,产品积压,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经济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这就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是有缺陷的,有时候也会失灵。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了克服完全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在美国出现了罗斯福新政,英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由此开始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干预经济以来,世界上出现过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福利国家市场经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等不同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弥补了各种市场经济的缺陷。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现代市场经济,尽管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但是,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仍然是无法克服的,市场也会存在失灵的时候,仍然需要政府来弥补。

2.我们必须明确,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市场作用的职能主要是:配置资源,也就是调节生产经营。政府作用的职能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是《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职能的新界定,一共有八个方面。《决定》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求政府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后,更好发挥以上八个方面的职能作用。现在我们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履行职责问题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越位、缺位、错位。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也就是“越权”。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也就是“失权”。错位:就是“政府内部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也就是“乱权”。 要解决“越位、缺位、错位”或者说“越权、失权、乱权”的问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个改革措施就是要简政放权。去年元月,在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抛出了一幅《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799个审批工作日。这件事引起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后,广州市政协与十几个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数轮研讨,最终确定将审批时间缩减为37个工作日,只占原审批时间799个工作日的4.6%。上面的事例说明,简政放权的空间相当大。政府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首先必须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因此,《决定》指出:要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总理向社会承诺:在现有国务院各部门的1 7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中,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其中的三分之一,即567项。自去年5月至今年7月,国务院分六批共取消下放了468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已达到这一目标的82.5%。中央政府做出了表率,地方各级政府也要积极行动。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做好“接、放、管”的文章。接:就是接好放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放:就是把地方该放的权力放下去、放到位。管:就是把地方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

第二个改革措施就是要强化职能。就地方政府而言,《决定》要求做到四个加强一个推广。四个加强:就是要加强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加强公共服务,改变中国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尽可能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加强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一个推广:就是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第三个改革措施就是要政事分开。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改革举措,就是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现在,中国的公办事业单位大都隶属于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都有行政级别,有科级的、处级的、厅级的,甚至部级的学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等,人、财、物也都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因此,《决定》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实行政事分开,这既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又有利于事业单位充满活力,自主发展,创造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丰富多样的服务需求。

总之,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三、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做好“和”字文章

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间的“和”字意蕴深远。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做好“和”字文章。为什么呢?

1.政府与市场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在《讲话》中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政府与市场二者的职责作用不同,需要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职能就是配置资源;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环境、提供服务。为了使政府和市场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二者密切配合。采取什么方式配合呢?《决定》提出了一个重大改革举措,就是要求政府实行管理模式变革,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只管企业“不能做什么”,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中国从去年9月开始在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广东省去年12月在佛山市南海区试点,效果十分明显。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首先,负面清单只管企业“不能做什么”,这就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其次,负面清单大幅度收缩了政府的审批范围,这就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自由裁量权和相应的寻租空间。再次,负面清单不再提出“鼓励类项目”,这就有利于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市场主体在平等条件下开展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