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保健领域

医疗保健领域

医疗保健领域

医疗保健领域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构。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95—05

[作者简介]张瑞(1984-),女,辽宁沈阳人,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服务与社会政策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与社会政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认识逐渐深化,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的卫生保健服务发展较早,也是其社会服务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之一。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与老年人卫生保健相关的社会服务,成为其行业领域内发展第三快的领域,2004年美国有19.6%的社会工作者在卫生保健服务领域工作。美国的卫生保健服务相对于中国来说,不论在法律法规与行业条例、人员培养与资格认定、政府与社会支持还是服务领域与职责定位方面,均发展得相对完善与成熟,已经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期的中国,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提炼学习元素,充分借鉴美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建构模式,以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样做,对我国尚未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医疗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美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条例是做好卫生保健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美国与社会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与卫生保健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涉及到服务领域的人员配置,还涉及到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例如:1.法律规定美国所有拥有120以上床位的疗养院必须雇佣一名拥有BSW或MSW学位的工作人员;2.在针对老人的医疗保险费用补偿规定中,要求医疗保险要对为老年人提供出院后精神健康服务的拥有MSW学位并拥有职业证书的工作人员提供补偿;3.联邦为有兴趣参与卫生保健服务的人员提供培训资金。2010年美国颁布了卫生保健与教育负担调和法案(the Health Care andEducation Affordability Reconciliation Act),要求教育法规保证相关专业学生更容易完成其学业,增加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的资金投入,联邦最高助学金奖励法案也包括了老年医学与健康培训补助金,以及对于行为医学提供者的贷款偿还基金等内容。除此之外,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也制定了一系列伦理守则,建立了相关专业资格执照。比如,对于资质认定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通过州政府立法而建立的最低(入门)执业资格;通过社会工作协会所主导的职业从业资格;同时,在卫生保健领域也设置了更多的标准,例如“美国社工大会关于卫生保健的标准”,“美国社工大会关于缓和疗护与临终关怀服务的标准”,“美国社工大会关于长期护理设施的标准”等等。同时,相关行业协会也有关于卫生保健服务的规定,例如,美国医院联合会要求医院配备BSW或MSW学位人员的规定等。

(二)人员培养与资格认定是做好卫生保健服务的必要条件。在美国,卫生保健服务领域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包括医生、护士,还包括其他职业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他们以社会福利理论、心理社会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危机介入理论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将社会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并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由此可见,提升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至关重要。美国专门从事卫生保健服务教育的主要机构是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学士教育计划为468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计划为196个。卫生保健服务领域与其他领域不一样的地方是其高度的专业性,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人员必须在具备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相关卫生保健知识,并且具有危机干预的能力,因此很多院校都开设卫生保健相关课程,并设置医疗或卫生保健专业MSW学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艾滋病的流行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日趋严重,美国社会对于掌握老年学和医疗保健知识的社会服务人员需求增大,为配合美国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教育界出现了由普通向专业转化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重新制订了一系列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和标准,临床社会工作被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教育法案也对卫生保健服务人才培养有所规定,如上述的奖学金制度等。教育委员会每10年对相关院系进行一次资格检查,淘汰一些不合格的院系,以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与行业水平,加入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和参加各州举行的专业资格考试,都必须从合格的学校里获得本科或硕士毕业文凭。

(三)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是做好卫生保健服务的根本保证。美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产生一发展—改革一成熟的过程,卫生保健服务领域及其工作内容的拓展也很漫长,经历了由公立医院向私立医院发展、由大型医院向初级卫生保健部门发展、由疾病诊断到预防再到健康维护促进发展、由附属于医生到独立于医生发展的过程。目前,美国卫生保健服务领域已经相当广泛,包括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社区卫生保健、家庭卫生保健与地方卫生部门与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等。其中,医院一直是卫生保健服务系统的中心,主要提供诊断、治疗以及住院服务;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变化,将住院与医疗相结合的健康维护组织及提供长期保健服务的护理院等非住院医疗服务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不同的服务领域,其职责定位非常明确。美国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在政策支持方面,联邦与地方政府、某些行业协会对卫生保健服务人员配置的规定大大促进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并不是发展卫生保健服务唯一的资金来源,各种社会组织,如慈善机构等的捐赠,也是其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美国既有政府公营、社区经营,也有私营社会服务组织,其共同特征是按照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其提供福利服务,以谋求社会公平与平等。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在不同服务机构内,其表现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为:

从医疗服务机构来看,美国医院联合会要求每个医院都要设立一个社会服务部门作为认定条件,而卫生保健服务人员则隶属于该部门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服务。医院已成为社会行政机构与民间家庭服务机构之后的社会服务工作第三大实施机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就有一百多名卫生保健服务者。他们在医院中服务的目标人群有所不同,有急诊室服务、重症监护服务、儿科服务,为特殊病种如心脏病、癌症、艾滋病患者的服务等,主要的职责包括: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咨询与心理辅导,患者出院及跟进,联系各种社会资源以满足患者需求等工作,例如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补偿,2010年美国卫生保健改革后,将有更多的人符合新医疗保险政策的规定,而如何帮助这些患者了解政策并且获得保险资源也成了卫生保健服务人员工作的重点。除此之外,还有从事疾病预防宣传与协作康复的人员,他们通常代表医院向一些社区机构提供咨询,进行预防教育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地区性私人医师诊所也开始聘请这些专业人员从事咨询服务以增进患者精神健康并减少压力。

从长期护理机构来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老年人及失能群体寿命不断延长,对于这些群体来说,能为其提供医疗护理及其他服务的长期护理机构成为首选,这些机构的卫生保健服务人员主要从事帮助案主适应环境、处理其与家属的感情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联络其他社会资源等工作。

从社区卫生保健领域来看,在美国,地区社区卫生保健计划会聘用很多拥有BSW或MSW学位的人员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这些服务人员也经常与当地社区组织和学校合作,或者被雇佣于家庭计划生育诊所。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或联络外部资源,如宣传预防性传播疾病、提供避孕咨询或制订意外怀孕的抚养计划,帮助艾滋病患者及家庭获得社会资源等。

从家庭卫生保健领域来看,1995年美国有14000个家庭卫生保健机构,共有749000位雇员,包括护士、家庭健康助理以及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家庭卫生保健中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上门健康咨询服务、帮助案主获得社会资源等。对于老年人与失能人员来说,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比机构护理服务更为方便且更能保护其尊严,获得情感支持。美国HCBSwaiver计划的经验表明,在家中或社区享受健康护理服务的成本并不比在专业机构享受健康护理服务的成本高。加之,目前美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大部分还是完全依靠家庭成员或亲属来提供护理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州和社区认识到家庭卫生保健的重要性,也为这个领域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地方卫生部门与其他卫生保健机构来看,在美国,具有BSW或者MSW的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地区卫生部门、州议会甚至联邦政府的卫生保健政策与计划的制定工作,例如参与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等。除此之外,这些人员还在如红十字会这种与卫生保健相关的组织部门或相关卫生保健计划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人均寿命的延长,卫生保健机构中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人员也不断增加。

中国的医疗社会工作内容与美国的卫生保健服务相同,但是我国的医疗社会工作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法律规范、人才培养等宏观政策制定领域,还是在服务内容、职责范围等微观制度设计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完整模式规范。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经验,尽快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公民价值观的医疗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应对当前社会老龄化以及疾病谱变化背景下人们对卫生保健服务各种层次的需求。美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构启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条例。目前我国关于医疗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并不完善,没有形成诸如美国联邦立法关于疗养院配备社会服务者要求或者医疗保险补偿某些特定社会服务的法律条文,也没有诸如美国医院要求开设社会服务部门作为认定标准的行业规定。我国出台的比较完整的关于社会工作的规定是2006年民政部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但只是简要规定了社会工作师的评价等级、职责能力等问题,而关于社会工作的体制设置、岗位设计等方面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条例规范。缺乏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的制约与保护,一方面不能约束医疗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活动;另一方面,不论从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方面,调节医患关系方面,还是联系与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都缺乏一定的社会地位与信任保障。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相关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条例法案,例如在医疗保险相关法律规定中加入医疗社会工作的相关规定,将部分医疗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医疗保险的补偿范畴;或在教育相关法律规定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等。另一方面,中国社工协会也应制定符合本国民众传统理念的伦理守则,建立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根据我国卫生保健系统矛盾最为突出的领域设立一系列与医疗社会工作相关的标准,例如最佳诊疗方案的标准、医患关系调节的标准、长期护理设施的标准等。

二是建立健全的教育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的医疗社会工作教育相对滞后,目前开设社会工作的高校主要是综合类院校,其社会工作教育主要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而医疗社会工作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关医疗卫生知识与实践卫生保健服务技能,而具备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同时又能提供社会实习机会的医学类院校开设医疗社会工作专业的却寥寥无几,截至2007年,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综合院校共有两百多所,但仅有首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3所医学院校开设医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落后注定我国医疗社会工作领域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我国实际在岗医疗社会工作者总量不多,且绝大多数分布在京、沪大城市公立医院之中,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缺乏。2008年~2010年我国报考社会工作师累计合格率为1.0552万人;其中北京、江浙、广东四个地区社会工作师达总数的44.68%,社会工作师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若仅按每一综合医院配备最少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计算,2010年我国共有综合性医院13681所,就意味着我国仅仅综合型医院便需要将近1.4万社会工作者,若将专科医院、社区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等其他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某些诸如疗养院、福利院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医疗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算在内,即使所有具有专业资格的社会工作师都从事医疗社会工作,也满足不了此社会需求。而且目前全国在岗医务社会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医护人员或律师转型而来,具有专业资格的医疗社会工作者凤毛麟角,传授医护人员或律师社会工作知识虽然是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但是由于医护人员或律师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经验与专业社会支持体系,并且要遵守的伦理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提升专业服务水准,保证服务质量,还需加大专业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我国可以根据社会对于医疗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借鉴美国专业教育发展经验,重新制定一系列提高社会工作教育质量的政策和标准,强化临床社会工作的地位,加强培训社会工作者的资金投入,使提供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成为可能。

在高等教育阶段,首先教育部门要联合卫生部门建立医疗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委员会,制订医疗社会专业教育基本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方面予以具体规定与指导,一项完整的医疗社会工作课程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现代医疗体系与社会工作的环境,包括我国现行医疗福利服务的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如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社会流行病学以及现代疾病与健康的各种处理模式;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等;医院的社会工作行政知识;住院医院的社会工作服务,如社会工作在各类型医院中开展的服务项目,出院、住院服务的各项方案等;非住院及长期照顾的社会工作服务;特殊群体照顾与医务社会工作伦理知识等。其次,一方面要鼓励医学院校设立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在学习医疗卫生技能的同时掌握医学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高校联合办学的形式整合卫生教育资源。除此之外,高校要将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放在重要位置,使其与医学类学生一样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医院实习以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继续教育阶段,要加强对在岗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力度,目前我国在岗医疗社会工作者多为缺乏医学卫生专业知识的普通社会工作者或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因此,要实现医疗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对在岗人员进行再培训,例如在医护人员的考核中加入社会工作的内容或向社工人员传授基本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等。

医疗保健领域范文第2篇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是指在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通过健康和医疗相关设备和系统间的信息自动集成及智能分析共享,建立旨在提供统一便捷、互联互通、高效智能的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医疗保健环境。

“感知健康 智能医疗”的背景

中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刻,旧的医疗体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国家的核心议题。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致使疾病和预防控制从原来的以传染病及其防治为主,转变到目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预防为主的模式。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3P”模式,发展到更加注重公民和社会参与的“4P”模式,即Predictive(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ersonalized(个性化)和Participatory(参与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化个人责任成为现代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特征,未来数字卫生工程技术的趋势将更加向基层社区和个人参与方向发展,更加贴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个人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融合在家庭和工作岗位,在重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一种实时的健康促进将成为可能。

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本世纪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超过10%的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但目前中国医疗产业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都在8%~10%之间。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现状

1. 国外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2004年2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2005年,欧盟委员会在eEurope计划上提出旨在创建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i2010计划;2006年明确强调欧洲已经进入一个新能源时代。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于2011年至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短期项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2. 国内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与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IC卡与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试点与推广工作。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卫生材料等领域的RFI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交流讨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I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之中。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我国在医疗健康行业的物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医药产品管理、医疗器械管理、血液管理、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多数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

医疗服务:主要用于病人身份确认、人员定位、财务核算、一卡通就诊卡、生命体征采集等。

将RFID智能标签置于“医疗保健卡”的卡片上,标签可以记载就诊病人自身完整的就诊记录。任何医生或者其他医护人员都能够即时读取、存储关键的病历信息。这样,可促使个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与精确的诊断。有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在RFID领域的地位不断上升,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市场。在一卡通方面,医疗、教育和交通等行业在2009年均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卡通”就诊卡的应用明显增多。

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厦门市远程心电监测分中心”于 2010年1月17日成立,患者可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电图。

浙江省已建立一个基于MPLS-VPN网络技术,结合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数字化医疗资源共享的省级数据交换平台。三家省级医院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跨医院间的信息共享,目前正在开展省级医院电子病历上传试点。

医药产品管理:主要用于药品供应链管理、药品防伪。

2007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采用RFID技术打击包括药品在内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议案。上海某制药厂对电子标签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公司结合其ERP系统,在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上,采用以RFID标签作为索引的方式,对所有无法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的药品原材料、中间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属性进行生产全过程的自动监控,解决了许多因条形码局限性而不便应用在洁净车间和易受潮、易磨损,需暗设、数据需修改等特殊应用的问题。

医疗器械管理:主要用于手术器械管理、病人植入材料管理和消毒包的管理。

上海中卡集团采用RFID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信信息技术,对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分类包装、消毒、发放等环节进行记录,并对器械包的存放、使用进行实时监管。上海市在全国率先颁布规定,要求必须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全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上市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具备产品可追溯的唯一标识。在301医院的大力配合下,中航芯控开发的RFID消毒供应室管理系统在应用中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血液和医疗废物管理: RFID技术能够为每袋血液提供唯一的身份,并存入相应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互联,使血液无论是在采血点,调动点血库,还是使用点医院,都能受到RFID系统的全程监控和跟踪。我国将RFID技术用于血液管理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表示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建设,各地区的血站和医院将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交流,医院可通过网络提交预定血浆订单,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200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全国拟投资68.9亿元,在300个地级市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自2004年以来,国家已拨付约9.1亿元资金。截至2009年5月底,《规划》确定的274个医疗废物项目布局全部落实,建成的12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形成约900吨的日处理能力,加上郑州等地已经建成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约176吨/日,全国现有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可达到1000吨/日以上。由此可见,无线传感相关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的潜力巨大。

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浙江省利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通过创建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联网多家省市县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开展了12536多例远程专家会诊,1518例院后管理和慢性病跟踪治疗,280余次基于临床案例的远程教学和查房,5次远程手术直播、远程护理培训和国际合作交流。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 技术方面

标准问题:亟需进行符合现有的各种医疗保健标准下的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制。

医用传感器和生物医学传感器研制:包括新型医学传感技术的研制;小型化、微型化医用传感器研制;医用传感器的模块化设计;医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多模医学信息自动分析综合,实现初步自动决策和评估。

高安全可靠性:针对物联网医疗器械特殊的使用环境和对象,综合质量管理、风险评估、人机功效等手段,研究医疗器械的可靠性、安全性。

大规模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医疗数据分析方法及网络系统;基于专家数据库诊断、治疗智能决策系统;基于多模信息融合的医疗决策推理机;复杂医疗事件的实时分析方法。

2. 产业应用发展方面

完整产业链有待培养:从医用传感器、特定应用产品研制与生产,标准认证与培训,信息采集传输,数据中心数据分析与服务,特定应用研发,到相关服务开展,都需要一批企业与医疗保健机构形成良性的产业链。

规模应用和价格问题: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健康医疗的物联网应用中,都需要将价格成本控制在适于大规模应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安全性及隐私问题:医疗物联网的应用,需要在不同应用环境中按照不同等级的划分来满足安全性的需要,同时保障个人隐私。

传统流程改造问题:采用物联网技术是对原有业务流程的一种转变,需要通过逐步试验,由点到线到面的进阶改变过程。

单位间合作问题:单位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尤其在源头上按照标准进行应用,采用相关的标准促进整体的物联网应用水平的提高。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智能化的医疗和管理。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更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具备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和可靠性六大特征。信息技术将被应用到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并催生许多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实现智能医疗。医疗服务的电脑化和系统化,可以全方位最大化医疗信息的收集和储存。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使各医疗机构有效地实现无缝信息共享,智能的医疗系统更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服务的质量和速度。一种更加智慧、惠民、可及、互通的医疗体系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疗保健领域范文第3篇

当前经济危机的不景气现状使得医疗健康产业再一次成为资本的避风港,国内外投资界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国的医疗产业。有关资料显示, 2010年度我国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金额接近250亿元人民币,案例综述超过100例,位居产业投资第4名,运作了10余家医疗行业企业上市。日前,“2012中国医疗产业投融高端资峰会”也对国内医疗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政策解读,可以说,中国医疗产业正迎来投融资发展的春天。

2012年2月9日,北京公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所有社会办医疗机构均可申请北京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等社保定点服务资质,有关部门对于各类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的审批标准,这意味着困扰民营医院发展的门诊报销难有望在京得到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的待遇,政策条款使民营资本如沐春风。其实在我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由来已久,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不仅有利于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还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社会资本办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允许个体行医到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我们历经了30余年的探索。

从允许个体行医

到为民营资本打开大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在1980年批准了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公立医疗一统天下的格局,也承认了城乡个体行医的合法性。1989年2月,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的几条规定》,此文件将华侨、外地医生开办合资的医疗机构、诊所等行为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标志性着我国开放社会资本办医又迈进了一步。

1997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医疗机构要以国家举办为基础,个人为补充。到2000年2月,国家八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四部委又《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意见明确将医疗机构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允许非盈利性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正式标志着我国的医疗资源向民间资本打开了大门。

2000年5月,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颁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办法》;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会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政府购买民营医疗来提供服务;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卫生医疗改革的意见》出台,《意见》明确地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58号文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商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对医疗投融资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医疗机构打了一针强心剂。

可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2年,社会资本办医总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历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占我国医疗机构总体数量的2/3,民营医疗机构占1/3,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社会资本办医符合医疗需求

无疑,现在是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好时机,在日前召开的“2012中国医疗产业投融资高端峰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指出了政策上的光明性,国务院下发的58号文件为社会资本办医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途径:调整新增医疗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价值和税收政策;符合条件的非公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改善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学术环境;鼓励社会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这七个方面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空间。

1. 基础医疗需求增加

“随着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一些本来没有凸显的就医需求逐渐扩大起来。”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比如过去很多农民不看病,现在就看病了;过去有些小病忍,现在不忍了。这些确实是好事,但是也加剧了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累计完成诊疗人数1.45亿人次,2011年大概达到1.6亿人次。近3年来北京的诊疗人次、医疗服务供给总量增加了大概30%,这是一个正在急速增长的庞大市场。

我国的医改文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改的精髓所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的医疗资源必须增加供给,这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初衷。

2. 对公立医院形成倒逼机制

促进民办医疗机构发展,也是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活力很重要的举措之一。现在社会上对公立医院的评价多为效率不高,态度不好,服务质量差等等,而正规的民营医院则很注重自己的品牌,注重医患关系,视患者为上帝,因此其服务比较耐心,再加上其一系列的薪酬分配、人才激励等竞争体制,民营医院更加注重患者体验。

可以说,现在的公立医院就相当于几十年前的国企,不是效率低,而是因为竞争机制在公立医院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当民营资本进入后,必然会对公立医疗机构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其机制、分配、效率、人才等各方面的改变,医疗服务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3. 扩大内需,壮大医疗服务资源

促进社会办医也利于医疗服务产业的壮大发展。民生是政府最关注的领域,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医疗服务业,这其实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很好的方式。统计显示,服务业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可以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和带动1亿元医疗服务产业,这是一个产业链效应。这种带动效应是实实在在的。目前国内的22000家医院中,民营医院虽然占到36%左右,但其所占的资产量和服务量并不是很多,仅10%左右。社会资本办医仍然有很大空间,发展潜力很大。健康已成为优化国民经济投资结构,是实现以投资促进消费和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4. 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多元化健康服务。中国拥有1000万元资产的家庭在100万个左右,这一部分人对高端医疗服务的诉求增长明显。所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让民间投资能够在更多高端领域得到发展,实现多赢局面。去年东软医疗也针对此市场需求推出熙康健康服务,通过对个人健康数据的获取、健康状态的评估来形成面向家庭、个人、社区、医院的健康管理平台。可以看出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会是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

“十二五”对医疗产业扶持的新形式

1. “京18条”打破“玻璃门”。

国务院58号文件出台后,北京市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地域实际,在大量征求意见和调研基础上针对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推出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称其为“京18条”。

“‘京18条’后,一些民营医疗机构院长看了非常激动,因为这么多年大家都在说‘玻璃门’的问题,如果真正打破了这些‘玻璃门’,民营医院春天就来了。” 韩晓芳说。

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在“京18条”中,政府意见明确提出本市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凡是社会资本能办的,政府不再举办;当出现多个社会主体同时申请时,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方式确定举办主体。这项政策打破了过去公立医疗机构投资的政府单一性,因为公立医院都是政府进行投资,民办医疗机构很难进一步发展。此条政策可以说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后政府再根据其质量,数量进行采购,换一种方式为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五个支持方向。这五个支持重点分别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在本市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和远郊区县等医疗资源薄弱区举办医疗机构;举办康复,护理,中西结合民族医院;举办拥有高新技术和专科优势的医疗机构,将原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土地、投资、人才、职称、户口等优惠促进政策打包移植到社会办医政策当中去;鼓励社会资本捐资举办医疗机构,或者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

提供建设资金支持。过去民办医疗机构从来不可能在政府投资里面分到一杯羹,这次北京市新政也提出政府可以对社会资本举办康复、护理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者在医疗资源薄弱地区举办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投资支持。在融资方面也做出一些规定,包括抵押政策等。

“这只是‘京18条’的一些重点内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针对北京市的特点,明确提出来把社会办医用地纳入土地计划,非营利性机构可以纳入协议,放入大盘子里进行安排。” 韩晓芳说,“政府对民办医疗机构的态度还是在于一视同仁,标准应该一致,而且要向社会公开,这样才有利于鼓励和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

2. 全方面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在近日召开的“2012中国医疗产业投融资高端峰会”上,清华大学剑桥国际投资管理中心主任王国昌先生曾明确指出医疗产业投融资的三大方向,包括医疗服务,医药生物和医疗设备三大板块。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而同期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约7%。国家科技部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2011~2015年将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占国际市场总额比例提高到5%以上;产业目标方面,将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重点支持10~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产品目标方面,创制50~80项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产品,重点开发需求量大、应用面广以及主要依赖进口的基础装备和医用材料,积极发展慢性病筛查、微创诊疗等新型医疗器械产品。规划还表示将重点发展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急需的普及型先进实用产品,以及临床诊疗必须、严重依赖进口的中高端医疗器械。

目前,部级《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和《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刚要》已经,各个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医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上,医疗领域的整合和并购加速,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医疗流通领域的发展,医药生物研发领域应将以仿制药作为投资发展的主体。

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曾经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公立医院的改制改组,也希望民营资本进入。而且,在北京市2012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未来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将向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这体现出医疗服务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潜力。可以预见,在未来发展的5~10年里,医疗服务市场一定是向着国际化,资本化、品牌连锁化的进程而发展。

3. 与政府合作,创共赢前景

专家认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医疗,就需要有明确的与政府合作的方式、内容以及可预见性的共赢前景,包括与政府合作办医、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等模式,如收购、兼并、重组,改制方式;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共建新医院方式;委托经营,即托管方式以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方式。在此之外,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产业仍然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尝试。

卫生部医院管理所副所长洪宓指出,医疗和健康可以说是医疗产业的两个核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和保健的意识增强了,所以做区域做规划时,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是一个着力点。“按照58号文件的精神,政府可以购买基本的卫生服务服务,北京大概有1860多家社区的卫生机构,民营占到6%多一点,对于这些民营的社区卫生机构,政府可以购买服务进行补偿,这个方向应该是投资商关注的。” 洪宓说。

在近年医改比较重视的“区域化医疗”中,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王玲玲也从区域性医疗产业合作方面为民营资本提出了进入的可能性:“投资方可以关注‘一老一小’两个人群,目前老年人占到全国人口的13.2%,到2050年就可能达到全国人口的1/3数量,老年人对健康有刚性需求,未来中国特色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养老、养生服务机构投资机会巨大,可以说是白发人群催生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更多地关注儿童健康保健领域,目前我国的专业儿童医院仅有60家,只占医院总数的0.52%。针对儿童的健康医疗机构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人才问题一直是民营资本进驻医疗产业后寻求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导致民营医院在引进高端人才时面临重重困难。

卫生部人才研究中心处长王树峰风说,“十二五”期间国家明确了对卫生行业的特有职业的培养规划。卫生行业现在有14个特有职业,包括健康管理师、护理员、消毒员和心理治疗师等,国家从去年开始主推健康管理师和护理员,这两个职业将来可以作为护工和护士对接。以健康管理师为例,现在很多医院推出了适合在社区用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没有专业的人去管理、分析和记录,而如果社区推出健康管理师这种职务,就可以扩展医疗服务,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从政策方向来看,民营资本可以参与到政府培养人才的计划中来,不但壮大整个医疗领域的人才力量,也有助降低民营医院人力成本。

社会资本办医之惑

1. 社会资本办医环境亟待改善

南京同仁医院是国内著名的民营大型综合医院,作为一院之长,朱正宏说不想抱怨,因为医院毕竟得到很多的支持,也一直在健康发展,但还是有些建议要说:“政府要为民营资本的办医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在医保的定点、人才引进和专业的职称方面,能够给民营医疗机构同等的待遇。比如说,医保政策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差别非常之大,首先是与三级公立医院相比,医保核定总额差距很大;与一二级医院相比,住宿标准差距也很大,所以导致民营医院只能减少使用医保。患者到附近的公立医院就诊能报销医药费的60%,到民营医院就只能报30%~40%,所以患者更加倾向于到公立一、二级医院就诊。当然这只是民营与公立医院经营模式中的一点不同,还包括税收方面的各种门槛,都体现出政策的不合理性。”

2. 解决人才瓶颈

人才是制约民营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很多民营机构人才结构是一老一小,“老”是离退休人员,“小”是刚毕业的学生,这种局面不改变的话,民营医疗机构很难有跨越式的发展。目前的多点执业政策还处于概念性阶段,况且公立医院也还不能接受自己的人才到民营医院执业,这方面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执行。

3. 服务能力局限

数据显示,截至到2011年11月底,公立医院跟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19家,民营医院增加了1409家。尽管目前我国的民营医疗机构是呈现数量上的上升趋势,但其服务水平难以做到公立医院的补充,相当数量的民营医疗机构是小诊所或专科医院,提供不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很赞成海外资本或民营资本走高端服务的发展方向,但也要注意与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进行差异化竞争。”王玲玲说。

注重品牌信誉塑造

投身于医疗领域,要抱有一颗慈善的心。李洪山指出投入医疗领域的投资人不要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回报。因为医疗行业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所新开业的医院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同时,医院品牌、医疗质量、贴心服务、患者至上的态度是医院能收获社会认可的核心。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的很多民营专科医院“大处方、高药费”、“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十二五”巨大的投资机会将贯穿医疗产业链发展的上下游领域。无论是医药还是医疗服务领域,都存在诸多创新、升级的产品与项目,第三产业刚性需求将掀起医疗服务市场的投资热潮。

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一书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身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民营资本的春天马上要来了,但自身也必须要坚持诚信自律,规范管理,公益善举,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李洪山(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目前,我国的民营医疗机构大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量1/3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其服务总量也在1/3以上,但实际上其服务量和资源占有量是10%左右,离1/3还有距离,所以说有距离就有空间。

洪宓(卫生部医院管理所副所长):我们做过一个境外资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江苏、广州和北京,有13个省市没有外资。其实西部也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民进,希望投资方把眼光看大,看远,看广。

韩晓芳(北京市医改办主任):我非常赞同“控制医院建设规模”的观点,因为政府的职能是保基本。现在各个层面医疗服务需求都大量集中在公立医院,这种格局下盲目扩张就存在政府补不齐,补不好的问题。应该把非基本这块需求让给市场去发展,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王国昌(清华大学剑桥国际投资管理中心主任):我们通过医疗产业投资发展的进程分析,医疗产业投资机会将贯穿医疗产业链发展的上下游领域,无论是医药还是医疗服务领域。未来十年,县级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改制与升级,即将带来医疗仪器与设备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民营医院发展的巨大空间。

王玲玲(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海外资本在投资民营医疗机构的时候,应该注重跟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差异化竞争。社会资本办医多采取高新技术、附加服务方面,如整形美容、VIP服务等,这些机构国家允许价格高一点,要注意与政府办医疗机构错位竞争。

王树峰(卫生部人才研究中心处长):“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医药卫生2011~2020年长期医院人才的发展规划,对医生、护士和药剂师、全科医师、医技人才、医院的高端人才,包括护工在内的建档管理师等人才的给予很大支持,有利于壮大人才队伍,缓解民营医疗机构人才短缺问题。

朱正宏(南京同仁医院院长):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但目前民营医院普遍运作模式是“两专”、“两特”之路,专科、专病、特需服务,特定人群,没有真正地贴合老百姓的需要。这方面仍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文本链接

医疗保健领域范文第4篇

“医疗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6月14日由清科集团在北京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高峰论坛”上,300多位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和医疗健康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机构相关人员济济一堂,纵论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发展和机遇时,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用于健康医疗方面的支出也将显著增长,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还存在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应该抓住蕴藏的投资机遇,挖掘下一座投资金矿。

新一轮医改拉开序幕 投资机遇窗口期显现

在2009年至今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医改效果显著且取得了很多阶段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医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公立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资源分配不均、病患的医疗费用随医保覆盖面的扩大而上涨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牵涉到中国医改体制及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也正是这些矛盾及问题推动了政府及相关部门更进一步的医改政策的制定。由此,2012年中国的新一轮医改拉开序幕。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这份规划明确了未来4年中国医改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医药体制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提出的医改要点主要体现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四个方面。

对比2012年医改与2009年医改目标可以发现,“十二五”时期中国医改的重心将逐步从之前的“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涉及的问题更加繁冗。因此,相较2009年公布的医改制度,新医改实施方案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扩展。两者具体差别体现于:在全民医保体系中,新增加了“大病保障机制”及“商业健康保险”;在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同时,新的医改也将非公医院的发展提上日程;新医改方案对医疗相关领域也进行了提及和关注,如医药流通、卫生人才及监管体制方面。

“新医改的深入,将为医疗服务、商业健康保险以及医药、医疗器械等特定的细分领域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公立医院改革及商业保险方面,如医改顺利进行,对于民营资本的进入将是一次良好的机遇”,清科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接受SMEIF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科集团创始人兼CEO倪正东在论坛上也表示:“通过对医疗行业的了解,我们认为医疗健康行业是目前整个中国投资行业里面相对最稳健的一个行业,并且还保持了很好的增长。而2012年的新医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医疗,将给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建银国际总经理许小林在论坛上表示,非常看好未来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与投资前景,未来五年将依然是非常好的医疗投资期,虽然毒胶囊、滥用药物等安全事件频发,对所有企业会有短期的影响和冲击,“但从长远看,对行业是非常好的事情,对机构未来投资也是很好的保障”。

VC/PE投资创新高 医药行业最受青睐

新医改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如此好的投资机遇,但当前该领域的投资状况又是如何呢?清科研究中心在论坛上的《2012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趋势展望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创下历年新高,共披露158起投资案例,稍高于2010年的案例数,涉及投资金额达41.37亿美元,这一金额几乎与2006年-2010年的累积投资金额相当,一方面受益于整体VC/PE投资案例和金额的增长,同时显示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

该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案例达34起,交易金额超过7亿美元。虽然2012年VC/PE投资相对放缓,但投资人对于医疗健康的投资相对来说非常稳健和积极。“2011年相对2010年投资实现了300%的增长,在其他行业很难出现”,倪正东说。

从2011年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二级行业分布来看,医药行业发生的投资案例数达到92起,占比达到59%,较之前的年度医药行业投资案例数占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涉及金额达36.47亿美元,是最受VC/PE青睐的医疗健康二级行业。跟随其后的二级行业包括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生物工程等。该年度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并购案例数达到89起,涉及并购金额15.48亿美元,案例数较上年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但是并购金额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

在首发上市(IPO)数量方面,201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共有28家企业成功IPO,融资额达到53.33亿美元,融资额与上市企业数量较2010年的峰值时期均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在整体IPO市场下挫的格局下,创业板在中国医疗健康企业上市路径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8家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当年占比达到64%。而且,尽管创业板降低了企业的IPO门槛,近年的医疗健康产业IPO平均融资额却并没有下降,2011年平均融资额达到1.9亿美元,略高于2010年的1.87亿美元。

医疗保健领域范文第5篇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在卫生与健康领域进一步细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制定《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干细胞、基因组测序、疫苗设计、结构生物学、肿瘤免疫治疗等国际生物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疾病作用机制、新靶点发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疾病防控领域,制定并推广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适宜技术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病原检测和监测体系,对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和确诊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入境人员中首次检测出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病例,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新药创制领域,药物大品种改造研究成效显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药物临床前评价、新型疫苗和抗体制备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分子靶向治疗、新型抗体、肿瘤免疫治疗等214个前沿创新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西达本胺、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戊肝疫苗等24个I类创新药物获批生产,伊马替尼、替加环素等50多个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在医疗器械领域,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3.0T磁共振、PET-CT、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一批关键生物医用材料和先进医疗设备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预防康复领域,环境与健康、健康风险因素干预、健康科普等研究不断深入,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初见成效,康复辅具研究和开发取得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内涵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中医防治重大疾病水平不断提升,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麝香、沉香、肉苁蓉等一批名贵中药材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批临床价值大、市场价值高的中药大品种得到二次开发,中药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11个疾病领域的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部级转化医学中心,初步构建了多个疾病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二)战略需求

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传染病威胁仍不容忽视,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出生缺陷防控带来新压力,医疗资源瓶颈问题更加凸显。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为解决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引领健康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健康产业是保障卫生与健康的重要基础条件。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增长空间大,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健康科技产业群和服务新业态,对于打造未来竞争优势,抢占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健康中国至关重要。

3.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创新突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继续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不断强化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并陆续推出脑科学、精准医学、抗癌登月等计划,医学科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很多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防控呈现革命性突破的端倪,系统化集成、多要素协同、规模化组织成为引领全球医学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稳定、可持续性投入缺乏,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领域研究薄弱,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待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能力不强,由疾病诊疗向提升健康的战略转变亟待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薄弱,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不够,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在健康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疗效、保障健康、惠及民生为目标,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领域特点的协同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供给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发展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重大疑难疾病防控难题。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民生保障需求,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价廉、优效、安全的卫生与健康技术及产品,强化健康保障能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开放整合。强化医研企各主体研究力量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网络建设,推动科研数据、科技资源、实验设施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开放创新,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

机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导向机制,以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活力更强、临床转化效率更高、产业化与普惠化更紧密衔接的创新体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重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协同医疗、智慧医疗、整合医学等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

2.创新基地平台不断完善

在明确定位、分类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统筹布局国家医学大数据及样本资源库等平台基地,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中医药科技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部门和地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

3.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优势企业等转化主体的作用,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形成100项左右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构建系统化、机制化的普及推广网络,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适宜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新技术,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

4.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突破新药发现、高端医疗器械、个性化健康干预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制20-30种创新药物,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可穿戴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健康产品,形成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引领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推动新型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任务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加强基础研究和医学前沿技术研究,组织重大疾病防治、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和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研制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保障示范。

(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聚焦个体发育、衰老调控、免疫、代谢、脑科学、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人体微生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医药等方面的关键医学问题,加强部署基础研究,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基础。

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

1.个体发育基础研究。围绕胚胎-胎儿-儿童个体发育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常见出生缺陷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等。

2.衰老调控机制研究。研究衰老过程中的营养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器官衰老的新靶标,开展生殖系统衰老与调控研究,提出延缓衰老过程的新策略。

3.医学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与功能调控机制,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分子机理和本质特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急慢性炎症的免疫学基础。

4.人体代谢基础研究。研究人体代谢功能稳态维持及失调机制,重点关注疾病代谢模型建立、人体代谢组学研究、糖脂代谢异常调控、消化道内分泌功能调节、营养与代谢、微量元素的作用及稳态调节等研究。

5.脑认知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开展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注意和抉择、意识和语言等脑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幼年期发育性脑疾病、中青年期精神类疾病、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开发神经活动检查、操控、基因调控以及功能成像等新技术。

6.环境与健康相关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大气污染、高寒缺氧等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

7.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研究。针对环境、基因、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诊疗改进、认知康复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个体化干预等提供理论依据。

8.人体微生态研究。结合现代生命组学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华民族典型人群的健康与疾病微生物组标准数据库和菌种库,开展微生态菌群对免疫、代谢等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9.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导向实现组织与器官再生,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10.中医药基础研究。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多学科高新技术,开展脏腑经络理论、证候与辨证论治、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单方或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医康复养生理论等研究,阐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生物学基础,阐明其系统思维模式,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11.运动与健康基础研究。开展运动对各器官结构、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防治基础研究,探索力、声、光、电、磁等刺激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开展运动对中青年抑郁症的防治基础研究以及运动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二)推动前沿技术创新

把握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快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专栏2:前沿技术创新

1.生命组学技术。基于生命组学技术发展新型疾病诊治技术与产品,重点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诊断技术,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发现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2.基因操作技术。开展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模拟人类疾病、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力、赋予细胞抗癌能力、加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3.精准医学技术。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人群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靶向外科手术、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解决方案和支撑技术。

4.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医学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研究,开发集中式智能和分布式智能等多种技术方案,重点支持机器智能辅助个性化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康复和照看等研究,支撑智慧医疗发展。

5.新型检测与成像技术。开展高分辨医学成像、功能与分子影像、无创生化指标检测等技术研究,发展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液体活检、即时检测、病理组织快速分析、全自动快速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溯源鉴定等技术,加快检测与成像技术突破。

6.疾病早期发现技术。加强慢病筛查预警技术及传染病溯源鉴定技术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7.生物治疗技术。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技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8.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运用影像技术与设备、机器人以及微创手术器械、分子靶向外科术中导航等创新成果,开展介入治疗、内窥镜辅助治疗、新型物理治疗、肿瘤切缘识别等研究,减轻患者痛苦、减小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9.康复辅助技术。研究功能障碍患者运动、行为、生理与心理特征,突破康复辅具普适与个性化适配技术、运动意图识别、感知增强与控制、神经-机器接口等关键技术,探索康复训练模式与效果评估方法,研发新型肢体康复机器人、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等产品。

(三)提升疾病防控水平

聚焦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专栏3:疾病防控研究

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研发30-50项先进诊疗技术和50-80项基层适宜技术,建立10-20个区域重大慢病临床大数据中心和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中心,建成包括至少300家市级医院和800家县级医院的覆盖全国、运行高效的研究协作网络,有效控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2.重要传染病防控研究。继续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降低三病两率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科技瓶颈问题,以创新性的技术、方法、策略、产品为主要攻关方向,着力发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转归的新技术和新策略,进一步发展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预防与干预技术,着力开发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实现突破。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聚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平台和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加强细菌耐药风险评估、新型抗生素及替代品、疫苗、临床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

3.常见多发病防控研究。围绕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眼耳鼻喉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妇儿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突破一批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筛选80-100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常见多发病防控水平。

4.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覆盖全国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队列,建立覆盖全国的生物信息和样本资源库,研发4-5种避孕节育、防治不孕不育的适宜技术,7-8种新产品及标准规范,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研究。研发包虫病疫苗、防治药品与检测试剂,开展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加速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等技术和防治药品研究,研制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研究疟疾病例追踪溯源、检测筛查、媒介和药物抗性监测以及输入性传染源传播风险评估等技术。开展碘缺乏、水源性高碘危害、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适宜的防治技术,建立防治技术转化示范点并逐步推广应用。

6.重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罕见病,开展规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合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以及重点疾病大型队列的建立,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的疾病谱变化情况,为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证据。

7.临床医学检验标准研究。开展我国各年龄段人群生理指标标准值研究,制定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相关检验医学实用准则,推动临床检验金标准的建立和标准物质的研制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实施。

8.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选择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等疾病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等研究,形成诊疗指南,切实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服务能力。

(四)保障重点人群健康

围绕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加强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儿童疾病预防技术和健康评价工具、妇女重点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服务模式、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共病、伤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智能康复技术与产品等研究。

专栏4:重点人群健康保障

1.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发育源性疾病、罕见病、生长发育不平衡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其成年疾病早发风险的影响,加快研发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干预技术,开发儿童青少年体格、机能、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发育量表及共享应用的适宜技术。

2.妇女健康。围绕女性恶性肿瘤、生殖系统感染、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妇女重点疾病开展早期预警及干预技术研究,建立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探索更年期等妇女特殊时期的新型保健服务模式。

3.老年健康。开展大型队列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老年综合征和共病的发病过程与规律,研发综合防治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构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

4.残障人群健康。重点开展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认知康复、中医康复等技术研究,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实施互联网+科技助残行动。

(五)开发医药健康产品

加快临床急需药物研发,开发创新药物,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开发健康监测产品,实现个体化健康干预和持续改进。

专栏5:医药健康产品

1.药物研发。继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完成30个左右创新性强、防治重大疾病、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或突发疫情等用药需求,研制完成20-30个临床急需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大品种,并切实解决产业化技术瓶颈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药物和高端制剂在发达国家完成临床试验或药品注册;依托重大品种研制,突破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新药创制的科技制高点;提升已建核心平台的服务水平、辐射带动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申请/授权专利10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专项品种和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2.医疗器械研发。重点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置、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家庭医疗监测和健康装备、可穿戴设备、中医医疗器械、基层适宜的诊疗设备、移动医疗等产品。推动适宜、高性价比通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协同推进医疗器械技术及装备升级,完善设备标准体系,加强医疗器械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

3.康复辅具研发。重点发展老年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领域的产品,加快人机智能交互、照护机器人、3D打印、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集成应用。

4.健康监测产品研发。基于可穿戴设备和移动通信等获取的健康相关数据,构建以不同人群健康状况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产品。

5.医药健康产品评价研究。开展健康产品应用、疾病防治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功能评价与性能测评方法研究,科学、安全、有效地引导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逐步建立相关评价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完善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建立健康与疾病防治技术的质量保证技术平台,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技术应用的质量保证技术研究。

(六)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加强整合医学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重点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协同医疗、智慧医疗、医学应急救援等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创新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专栏6: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1.整合医学研究。整合临床各学科力量,打破学科壁垒,建立来自临床各科室、中医与西医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实现多学科协作、整体优化的诊疗模式;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推进慢病健康教育、风险评估、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推动晚期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早期健康促进模式;利用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相关专业和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绘制重大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图谱,明确影响慢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发重大慢病防控的集成策略,实现对重大慢病的全因素、全过程、全人群的综合管理;开展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疾病预警研究,提供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发展。

2.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建立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连续性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评价、疾病预警以及主动式干预,强化健康促进。

3.协同医疗技术研究。研究互联网医疗、疾病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协同医疗相关技术,推进数字化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发展,研究建立疾病评估及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以均等化为方向的协同医疗服务发展;加强不同地区间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的整合,开展区域化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研究,构建覆盖全国的慢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4.智慧医疗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疗健康与大数据分析的紧密融合,推动健康风险和疾病预警、预测、诊断、治疗与康复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发展自动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智能康复、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以智慧化为方向的智慧医疗服务发展。

5.医学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重症监护和战创伤救治等技术研究,集成多学科急救技术,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优化医学应急救援链,提高我国应对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放射性污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武装冲突等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和创伤救治水平,推动以高效救治为方向的医学应急救援服务发展。

(七)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以增进健康为导向,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提升为中心转变,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科学健身、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重点开发健康促进、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定和优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健康水平。

专栏7: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1.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研究。系统加强吸烟、饮酒、营养、睡眠、心理、微生态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健康干预方案,使健康风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发生率。

2.环境与健康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气象环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研发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3.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推进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早期职业健康损害和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开展尘肺病、职业肿瘤等重点职业病的致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诊疗及健康监护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职业病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价和职业病危险因素控制和消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重点职业病的工程防治、防护用品及快速检测等技术装备,开展职业健康损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4.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辨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健康风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5.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研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过程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研究,加强食品药品标准研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防控技术体系,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研究提出食品药品安全解决方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6.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开展动物模型创制及动物实验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建立生物安全相关的信息和实体资源库,构建高度整合的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推进互联网+卫生检疫,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精准检疫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布合理、地域覆盖全面的现场、区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高的口岸智能监测平台,切实防止国际重大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国。

7.科学健身研究。开展全民健身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身物联网并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支撑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研制穿戴式等新型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器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

(八)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公众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筛选,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新媒体技术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应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专栏8:科学技术普及

1.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信息化平台,促进现代融媒体技术在健康普及传播领域的应用,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强科普团队建设,形成权威专家领衔、凝聚专业技术骨干和广大志愿者的品牌科普团队。

2.科普资源开发。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和技术筛选评价体系,研究筛选一批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的科普资源,重点加强慢性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医疗急救、食品药品安全、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科普,以及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科普资源开发。

3.科普宣传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机制建设,丰富和完善科普宣传载体,继续实施公众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在充分利用好影视、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发展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办好科技大讲堂,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科学权威地促进健康知识普及。

(九)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健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医药疗效水平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

专栏9:中医药现代化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古籍文献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平台等,加强对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提高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

2.中医药健康服务。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完善治未病理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完善重大疾病风险状态识别和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加快技术标准制定,构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化发展。

3.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及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养殖、中药炮制及配方颗粒质量保证、中药循环利用和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研究,形成以中药资源为核心的大品种、大产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4.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中药新药发现及评价技术研究、中药制剂临床标准化、中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及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研究、减少抗生素应用及中药替代研究、中药高端制剂研究和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5.中医药标准化。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医疗服务与设备标准、中药标准、针灸标准以及中医临床技术标准应用评价研究等,建立系统完善、适应发展需求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临床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保障中医医疗安全与质量,充分发挥中医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把握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6.中医药国际化。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实施规范、国际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等研究,结合国际医药合作重点需求并综合考虑科技合作总体布局,推动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推动中药的国际化注册,进入欧美医药市场,促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

7.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民族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民族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研究和民族药新药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提高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与临床服务能力,保障民族药资源与生态安全,提升民族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研究领军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1.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系统组织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10: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加强建设,合理布局。结合我国疾病谱,在目前已经部署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和老年疾病共11个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感染性疾病、儿童健康与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眼耳鼻喉疾病、免疫与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职业病、地方病、影像医学、医学检验、医学营养、急危重症、麻醉医学、病理诊断、放射与治疗等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中医类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根据疾病防控的实际需求,原则上各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建设1-3家中心,重大疾病领域建设3-5家中心。在新建中心的布局上注重不同区域的平衡,探索推进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引导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中心建立分中心。鼓励各地方建设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整合资源,加强攻关。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有效整合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优势力量,集成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打造覆盖主要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重点开展大规模临床循证研究、创新性转化应用研究、规模化应用推广研究及持续性防控战略研究等四类研究。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

3.医研企协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医研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医药产品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健康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医药产品普及普惠,重点开展50-80项医药产品的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摆脱高端药品和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4.普及推广,提升基层水平。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紧密围绕广大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实时远程会诊和指导等网络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统筹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结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研条件保障不同需求,统筹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

专栏11: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1.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以建设医学科技强国为目标,聚焦医学科技发展最前沿,推进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引领性原创研究、共性技术或核心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强面向以基因技术、脑科学、人体微生态、医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健康前沿领域和引领产业变革技术的研究,催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高端产品研发,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技术产品、培育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

3.转化医学中心。推动并完成已建成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一批转化医学研究综合性平台,开展疾病发生发展、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转化研究,显著提升转化医学研究质量和效益。

4.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研发系列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平台,解析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分子特征;整合现有医疗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共享平台,形成全国联通、信息共享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建立记录生命全程的国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基于疾病临床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就医模式向智慧医疗的方向发展;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状态评价和疾病预警干预,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疾病模式分析及健康辨识系统,对健康大数据进行多层面整合分析,支撑疾病预防、临床诊治及健康管理策略优化。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全国联动、开放共享的重大疾病防治大型临床样本资源库平台,推动临床样本资源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学研究资源整合,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支撑。

5.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围绕制约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人类遗传资源库、药物中试化基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基地等重点协同创新科技平台,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在基础学科、疾病防治、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方面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区域开展医学科技改革,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

6.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统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搭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7.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依托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卫生健康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战略研究,强化战略论证、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打造卫生健康高端智库,为卫生健康领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8.加强医学科研院所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集成转化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着力强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和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攻关创新主体。

专栏12: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

1.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对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支持聘请高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培养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加强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病例随访等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训,建立集中培训、统一考核、资质评价的培养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作战,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质量。

(十一)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重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治未病、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科学健身等科技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医研企等各方面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打造信息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产业化。

专栏13:成果转移转化

1.临床评价研究与卫生技术评估。依据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构建临床评价体系,系统加强对已有临床治疗方案、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等进行方法学、疗效学、经济学、疾病预后等评价研究。支持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和机制,重点支持开展高质量卫生技术评估100项,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评估服务于卫生政策制定。

2.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示范基地,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诊断试剂、高端医疗装备以及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的临床试验、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等,建设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超过5亿人。

3.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围绕常见病防治,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建设若干个部级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和转移转化机构,建立国家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遴选实施一批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的推广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4.互联网+医疗健康科技示范。利用移动诊疗技术、健康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可穿戴信息采集终端,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诊疗、医养结合、个性化健康保障、中医治未病等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建立医患直接沟通、诊断、干预的网络创新平台并开展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示范,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闭环持续性疾病管理模式。

5.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三甲医院的引领性示范和基层医院的规模化应用为引导,组织开展临床效果评价研究并进行试点示范应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6.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提出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发挥科技成果在服务产业发展和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

7.科学健身示范。积极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工程,紧密结合大众科学健身需求,通过转化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各环节开展综合示范,发挥体育科技成果在科学健身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8.健康科技扶贫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引导医药卫生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合理下沉,引进适合贫困地区的基层适宜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网络,组织开展科技推广和培训。针对地方病、特殊人群疾病等地区性重点疾病,在全国遴选100个县级行政区,推广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建设3-5个健康科技扶贫示范区。

9.康复辅具应用示范。以促进康复辅具科技成果转化及共享应用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互联网+康复辅具的服务模式,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开展示范应用,实现康复辅具服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

(十二)构建国际合作网络

充分利用医学科技公益性特点,针对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以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动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科学工程论证与实施,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等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14:国际合作网络

1.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医学科技合作和共同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联系纽带和驱动力,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强化传染病防控合作等方式,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技术共享和共同创新。

2.国际多边合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全球基金会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与全球共享医学科技发展的经验、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研究资源,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共享全球健康科技福祉。

3.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按照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国际领先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基础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控、新药、医疗器械创制及遏制抗生素耐药等领域,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的研究水平向国际领跑的方向发展。

4.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在传染病防控、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医药传播以及临床诊疗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设

深化科卫协同机制落实,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卫生、产业、监管、人才、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监管政策研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强省部合作,深化军民融合,促进我国医学科技高质高效发展。建立与部门地方重大工程、新兴产业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联合部署创新示范试点。

(二)推进科技管理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等职能,优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医学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发挥省市县等各级机构科学技术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促进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推进民生科技成果运用。

(三)构建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前沿性、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研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创业投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卫生与健康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推动竞争性支持和持续性投入相结合。

(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基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尖子人才和培育青年英才,注重加强对高级研究技术人才及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发挥医疗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五)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做好与规划发展目标的衔接和重点任务的分解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