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范文第1篇

第一次参加山东青岛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的王晓芳很后悔,穿了一双高跟鞋来参会。王晓芳是北京一家钢铁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10月16日一整天,她都站在会场外,陪着公司总经理会见不同的国外矿山企业的代表和中国一些中小钢厂企业铁矿石贸易负责人。

每年10月召开的这个会议,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前奏的开始。今年的会议定在10月16日和17日两天。

在第一天的会议中,主持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工作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发言中提出,在新一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寻求建立“中国模式”,并再次重申要整顿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减少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的数量。

当单尚华在台上阐述2010年谈判策略时,整个会场里稀稀拉拉坐了不到一半听众。数百名铁矿石供需双方的代表,就像王晓芳和她的总经理那样,都站在会场外各自与客户交流着,内容包括2010年计划进口铁矿石的数量预测等。

经历了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无果而终之后,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走到十字路口。谈不谈?如何谈?谈出的价格又有多大效力?这些疑问笼罩在参会者心头,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寻求“统一价格”

与往年不同,在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预热之际,中钢协便提出了要坚守的底线。总结中钢协阐述的“中国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进口铁矿石结算周期应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坚持长期协议量价互动,量大应价优;三是统一价格,确定了长期协议的供货商就不允许再向中国企业以其他价格出售铁矿石。其中前两点在2008年已经提出,“统一价格”成了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新基调。

今年7月,中钢协提出,将在今后的铁矿石谈判中执行“统一价格”,进而形成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新模式。随后,中钢协和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金属集团(Fortescue Metals Groups Ltd,FMG)达成的协议,就实行了“统一价格”。

“统一价格就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铁矿石品位、不同的质量、不同的矿山企业确定一个铁矿石离岸价格。”单尚华进一步解释“统一价格”的含义。

按照这个思路,一旦确认价格,凡中国企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实行这一价格,不能再分长协价、现货价。

单尚华强调,凡是与中国用户签订合同,供货商都要执行一个价格,“这就是中国统一价格”。

中钢协的这一想法,意味着将要取缔中国铁矿石的现货市场。作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贸易商,五矿集团董事长周中枢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统一铁矿石价格是趋势,以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然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对此却表示悲观。“现货矿占据着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要取缔很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一局面。”“我的钢铁”网高级分析师徐向春认为。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每年以5000万吨至6000万吨的数量在增长,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这三大矿山公司生产能力,无法跟上中国的需求;印度、秘鲁、伊朗、印尼、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中小矿山,纷纷以现货方式向中国出口,填补供应缺口。

2008年,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现货矿15968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2.09倍,占当年进口量的36%。

根据“我的钢铁”估算,在中国铁矿石市场,现货矿份额高于长协矿,达到60%,比2003年上升7个百分点。这一点显著区别于日本和欧洲市场。中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澳大利亚和巴西,都采取长协价,而印度等地的铁矿石主要采用现货价。

“把印度、秘鲁等三大矿山之外的地区纳入长协系统中也不现实。”铁矿石贸易商联合海外资源有限公司首席代表解玮告诉《财经》记者,这些矿山集中度较低,数量庞大,很难让他们统一价格。

与中钢协希望统一价格针锋相对,必和必拓则在力推铁矿石定价的指数化。所谓指数定价,是钢厂与供应商仍签署长期供应协议,规定每年采购铁矿石的规模,同时采用目前主要的钢铁咨询商提供的三种指数――普氏指数、MB指数、SBB指数――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成交当日的铁矿石成交价。

作为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目前对指数定价和指数交易非常不认可。单尚华在10月16日重申,中国希望维持长协交易,甚至希望最终取消现货贸易。

供需博弈

在青岛会议召开前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将要求把2010年度至2011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上调30%至35%,以扭转2009年度至2010年度铁矿石降价33%的局面。

单尚华表示,三大矿山要求涨价33%的说法不合理。“按照目前的铁矿石价格,尽管矿山2009年的利润在下降,但仍是盈利的;中国钢铁企业连续亏损已经是事实,双方应该探讨一个合理的价格――钢铁企业不亏损生产的合理价位。”单尚华说。

他还认为,目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铁矿石价格已经失去上涨的支撑――目前铁矿石港口库存达到7600万吨,加上企业库存,铁矿石库存达到1亿吨。

另一方面,钢铁的产量预期将出现下降。瑞典原材料集团常务董事Magnus Eeicsson在青岛会议上表示,2008年世界粗钢产量下降了1.2%,预计2009年粗钢产量将下降15%,由此2009年铁矿石将出现过剩。

河北钢铁集团市场管理部部长韩卫东认为,由于明年中国银行信贷减少,投资钢铁的资金减少,“明年的粗钢产量将很难达到今年的产量。”

韩卫东称,由于产量下降,加上国内铁矿石产量的增加,国外铁矿石生产商产量的增加,2010年铁矿石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过,对此也有不同意见。安永全球矿业和金属行业总裁麦克艾列特告诉《财经》记者,由于经济在复苏,欧洲等地的钢铁产能在恢复生产,加大了铁矿石的需求,“明年的铁矿石价格会涨”。

如何安内

“从长远来说,铁矿石供需形势是供大于求。”国内排名在前三的一家钢铁企业的铁矿石贸易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但是,中国铁矿石市场不进行整顿,即使是供大于求,中国的铁矿石谈判也很难成功。”

这位负责人提出,铁矿石谈判必须“先安内再攘外”。这一思路也早获得中钢协认可。中钢协多次强调要“整顿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减少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的数量。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与商务部沟通重新制定铁矿石进口企业的门槛。

不过,单尚华坦言,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铁矿石进口秩序依然十分混乱。“整顿贸易秩序仍是当务之急,否则,中国钢铁行业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商务部开始推行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制度。2005年2月,中钢协和五矿商会通过了《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审核后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由523家锐减至118家;2006年12月28日,又出台新的规定,目前已减至112家。

对铁矿石企业数量进行限制,初衷是为了避免因进口商数目过多而导致无序竞争,使供应商轻易就能抬高铁矿石价格。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现货铁矿石价格之所以高涨,原因之一就是国家对进口企业有资质限制,很多钢厂没有资格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长期协议矿。

在2008年下半年以前,长协矿价格一直低于现货矿价格。由于能获得长协矿合同的钢铁企业越来越少,一些拥有长协矿合同的企业在进口了便宜的长协矿以后,转手在现货市场卖给没有长协合同的钢厂,获取巨额利差。

在2008年下半年现货矿价格低于长协矿价格的形势下,最近几年饱受大中型企业和贸易商高价倒卖长协矿之苦的中小钢企,则大量进口铁矿石,使本来身处于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三大矿山公司在谈判桌上“胸有成竹”。这无形中为铁矿石价格谈判制造了困难。

如何减少进口铁矿石企业的数量,实质也是各方利益的一场博弈。一位中国钢铁行业规划研究机构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仅仅减少一小部分数量,也是没有作用的。

“其实铁矿石进口企业数量有五家足够。五矿集团和中钢集团两家贸易企业,宝钢、武钢和鞍钢三家央企,这样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就好谈多了。”这位规划负责人士建议。

按照他的构想,五家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根据其费的高低来决定允许其进口的数量――收取费低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进口量。上述五家企业获得的进口量,如何进行再分配?需要进口铁矿石的企业可以通过竞价招标来获得。“以离岸价加上费为底价,价高者可以优先获得铁矿石。”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解决铁矿石谈判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国钢铁企业集中度问题。

“钢铁企业一旦没有原材料,就会去寻求收购者,这样可以实现市场收购。”这位规划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单尚华承认,尽管中钢协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是,这些措施依然停留在一般政策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具体办法,“使得政策措施形同虚设”。

这从一个方面也表明了整治铁矿石进口的难度。为了突破铁矿石供应瓶颈,中国的钢铁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开展投资收购,以加大权益矿比例。

“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加大权益矿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中国屡屡强调要控股,这是不明智的。”长期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澳华黄金董事徐汉京告诉《财经》记者。

据他介绍,之前日本企业在澳洲投资,一般都不会超过15%持股,从来不强调控股,而中国去投资,不但强调控股,还想谋求更低的产品价格。“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允许其资源企业都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范文第2篇

一、山西省目前煤炭资源整合的现状

2009年4月以来,山西省扎实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总体进展和效果都比预期要快要好。2009年7月全省11个市的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通过审查。8月全部完成兼并重组的协议签订工作。主体企业与被整合煤矿企业进入资产评估、洽谈、协议签订阶段。截至目前,11个市煤矿重组整合方案已全部审定完毕,重组整合煤矿企业协议签订率达到97.9%。全省形成了以股份制企业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全省重组整合煤矿企业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7.9%,主体接管到位率71%。从已批复和正在批复方案的情况看,全省矿井个数南2 598处减少到1053处,压减比例60%,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关闭,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其中,90万吨/年及以上的综采机械化矿井占

二、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源整合的观念和认识不足,旧观念抑制企业发展

尚未整合的矿井矿主对国家资源整合的政策认识不足,尚存消极观望的侥幸心理。事实上,那些已被整合关闭掉的矿井的矿主,凭借手中掌握着的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过剩财富,正迫切地寻找新的资本投资方式。地方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习惯了过去与矿主打交道时履行职能的模式或规矩,遵循着早已根深蒂固的管理思维,一时难以适应大集团控股或托管后的经营模式,在大集团的日常运作中,存在代沟现象,不利于企业正常发展。

(二)资源整合制度未完善,程序可操作性不强

由于整合难度大、建设步骤缓慢等原因,导致审批手续复杂、时间过长。对煤炭生产企业设置证件多,办理证件就多,加之证件适用周期短,审批程序复杂,常常是一个证刚办下来另一个证又需要开始办理,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

审计与评估工作因为整合时间太紧,往往缺乏对整合企业客观公正的评行为,受害的恐怕就是整合主体了。目前,各地均没有建立对煤炭资源的贮量、价格等法定的专门评估机构,导致纠纷不断,阻碍整合的顺利推进。

(三)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随着煤炭主业基地跨地区、跨省、跨境的转移,地方外部关系错综复杂,在利益分配上,大到税收、小到福利,甚至村与村之间都有矛盾。原煤矿遗留问题较多,整合后,各类矛盾相继出现,令负重的新企业应接不暇。对整合主体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关系网,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适应社会、融入关系网。多数地方政府完全依靠协商的办法解决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已经成为煤炭企业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处理不好区域经济的关系,就难以优化经济运行环境,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四)资源整合发展不平衡,整合成本过高

各地资源储藏量、矿井产能不等,整合形势不平衡。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但对当地就业和稳定带来压力;部分整合煤矿企业整合工作的主动性差,缺乏大局观;个别地方不尊重客观事实,实施强制性整合,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同时,相关利益主体及一些矿主借煤炭资源整合趁机渔利,被整合的煤矿长期的安全地质问题,也推高了整合主体的成本投入。

(五)多级管理弱化了宏观调控,不利于全省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

山西省目前以行政区域管辖为单位划分管理职能,并要求县级政府部门也制定有偿使用方案,这一管理机制虽便于依托地方行政组织开展具体工作,但却形成了事实上的多级管理,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甚至出现强行“拉郎配”现象,使资源整合与提升改造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三、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过程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形势,山西煤炭企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先进的经济发展思路改造企业,跟踪世界先进煤炭企业,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探索走出一条山西煤炭企业新型化的路子,推进山西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政策引导,扶持大型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政策,逐步建立煤矿退出机制,使煤矿相关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害;进一步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权限、工作流程、不同权限行使的顺序和时限。加强对权力行使不规范情况的监管,对违反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审慎出台配套政策,新政策的出台,要与煤炭企业改革、发展和减轻企业负担同步进行,注重听取行业意见和企业诉求,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同时,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明确并细化整合主体的标准和责任。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制定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扶持大型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二)合理规划,统筹资源整合与发展环境

政府统一组织编制煤矿整合重组规划,打破行政区划,对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调查,摸清底数,具体分析,科学分类,统筹规划。煤炭基地建设布局要与城镇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企业与属地社会关系的同时,因地制宜,制定好与区域经济融合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研究企业产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资源、环境的融合,防止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三)高效审批,建立相关评估机构

国家应采取政府行为,对建设的相关程序如矿井建设、运力匹配、采矿权出让、用地指标、资源价款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简化资源整合矿井的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的审批制度。国家应制定资源核查、资源论证、资源评估、资源审计等责任制度,真实有效地出具煤矿现有的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报告,对有形固定资产和采矿权价款等进行公正的评估,依法办理法律手续,为整合企业把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着眼长远,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经营,在国外构建销售网络,占领市场,直接销售,或集资放贷,多种经营,提供服务。同时,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能够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提升煤矿产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山西省可以依托各大煤炭基地建设,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源资本化和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形成同煤、山西焦煤等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数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市有采石企业24家,其中22家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自去年9月份以来,由于全运会、国庆60周年、元旦、春节等大型活动或节日相继到来,多数采石场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在应急管理工作上,全市24家采石场每家均不少于1名专职应急救护员,并且都与市4支区域性的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伍签订了应急救护协议。

二、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力量,成立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

为提高非煤矿山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我们按照“布局合理、反应灵敏、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原则,在采石场数量相对集中的4个镇街,对应急救援力量与装备进行区域整合,先后成立了木石镇、柴胡店镇、南沙河镇、东沙河镇等4支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伍。救援队长由镇副安监中队长担任,具体负责日常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将自辖区内采石场的大型工程机械、救援装备予以登记造册,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救护队伍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各应急救护队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由救援队员及采石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通报相关事故案例,学习安全规程,开展巡回检查,协调救援演练,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签订协议,明确队企之间的救援关系。

为了激发救护队伍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就近结对、有偿服务”的原则,积极敦促所有采石场与4支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目前所有22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全部于与4支救援队伍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2家采石场也于今年与木石镇非煤矿山救护队签订了协议。各救护队根据每个采石场的规模,定期收取一定的费用,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所在采石场据实支付。

(三)跟踪指导,强化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结合采石场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和新办证工作,我们对全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逐一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救援人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进一步增强了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同时,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市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8月,被收录到《市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汇编》。

(四)未雨绸缪,搞好救援队伍预防性检查。

4支非煤矿山专业救护队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认真组织,精心制定预防性安全检查方案,采用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熟悉救援环境与发现消除事故隐患相结合的形式,每年至少2次派专业人员深入各采石场进行预防性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隐患、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和“三违”情况、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采石场和镇安监中队,及时监督整改。对一些重大的安全隐患,则由安监中队、采石场及专业救护队联合商定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处置方案,报市安监局批准后,由采石场抓好落实。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演练,提升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

为督促采石场强化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救援能力,去年,我们先后在木石镇、柴胡店镇、东沙河镇分别举办了3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演练做到了组织指挥到位、资金物资到位、演练程序到位,全面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检验了应急联动指挥工作机制和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护队的抢险救灾能力。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范文第4篇

开发新领域

山西省安科院通过强化与市县政府合作,开发了区域性安全科技服务新领域。区域性本质安全建设是推动区域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科技支持安全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省安科院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各市县产业结构、安全生产形势和经济发展特点,确定了重点支持方向,制定了整体服务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案,选择了全省非煤矿山大县――忻州市繁峙县,作为区域性安全科技支持的重点之一。繁峙县是山西省工业大县,以铁、金、银、钼等金属矿业为主导产业,选矿厂、冶金、炼焦、化工、金属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较多。2014年6月7日,山西省安科院与繁峙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创建省级重点安全生产示范县”合作协议。在协议中,确立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建成“省级重点安全生产示范县”的目标。

山西省安科院主要为该县提供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日常安全生产“六查”(查思想、查领导、查现场、查隐患、查制度、查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与过程控制体系建设等支撑工作,同时还提供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以及组织控制培训、考核评估等全方位服务。针对该县金属矿山、冶金企业、尾矿库多的实际情况,山西省安科院还为该县有关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检验、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等方面的支持,拓展了区域性安全科技的新服务。目前,山西省安科院正在与省内其他市县进行合作洽谈,以进一步扩大区域范围。

“创建合作”工作的开展,使山西省安科院在繁峙县构建了多行业、多领域、多技术、系统性、综合性区域安全科技服务格局,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项支撑、四个重点、五项服务”的安全科技服务模式,即:以县域安全发展为中心;成为安全科技服务平台和安全科技研发实验平台;强化了重大危险源监测、安全隐患检测排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治理的三项科技支撑;以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与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分析工作,以及组织控制培训和考核评估的四项合作为重点;给予安全评价、职业卫生项目建设“三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安全科技产品推广五项服务。同时,还在整体安全科技服务中实现了“三个延伸”,即:在安全科技发展中向采空区治理、岩爆预防治理技术研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措施整体推进延伸。通过这些举措,使得由原来单个企业、单一服务的零散型服务,变为综合性、系统性、集中,安全生产科技服务效果大幅提高,有力提升了山西省安科院竞争力和安全生产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

通过“创建合作”,陕西省安科院还初步形成了集“政府主导、安监督导、企业落实、科技支持”为一体的整体协调并统筹推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较好地解决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中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安全科技占比不协调的弊端,解决了安全生产监管与安全科技服务不同步,导致安全隐患治理此起彼伏的问题。对于有效提高区域安全生产针对性、协调性和监管科技同步的系统工作能力,提高区域性安全生产整体发展水平,产生了重要作用。

深化新格局

山西省安科院在支持企业安全发展中,以往主要采取单一的安全技术服务方式,既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又不利于安科院的发展,造成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能力不能有效发挥。因此,省安科院力求扩大与产业企业的合作范围,构建系统性安全生产服务的新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安全生产科技服务,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水平。截至2014年8月,山西省安科院已与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山煤焦电化材一体化工业园区签订了7个项目的整体安全科技服务协议,在安全评价、职业卫生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隐患排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检测检验等项目中,给予服务支持。此外,还与大同市天镇县瑞祥矿业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从安全评价开始,为整个生产过程开展安全技术支撑服务,最终科企双方满意,提升了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

强化与产业企业合作,形成了安全生产科技“线条式服务”, 拉长了安全生产科技服务“链条”。特别是与行业、大型条管企业的合作,拓展了全省的安全生产科技服务的覆盖面,突显了新形势下科企之间安全发展与科技支撑相互依存的新型关系,突显了安全科技专业化、系统化、高效化的服务形式,深化了安全科技服务内容,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效果,为安全科技发展和安全科技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

培育新能力

矿山企业合作协议范文第5篇

为适应我国矿山经济发展和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需要,经国土资源部和民政部批准,中国矿业联合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于XX年4月正式成立。近一年来,在部地质环境司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委员会秘书处遵照工作委员会章程要求,联合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开展了多项活动,本着为矿山企业服务,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事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宗旨,开展了多项工作。现将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开展了如下主要工作:

1.成功召开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XX年11月,国土资源部、民政部批准成立中矿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接到民政部的通知后,筹备组的同志进入紧张的成立大会准备工作。主要完成了起草会议文件、落实理事会人选、设计、制作工作委员会会徽等会议筹备工作。XX年2月,姜建军理事长决定在4月份举办的"全国地质环境处长工作会议"期间,召开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根据原定计划,成立大会于XX年4月28日召开。众所周知,当时正值全国抗击"非典"的紧张时期,广州、北京等地区尤为严重,进京开会要冒极大的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在姜建军司长和环境司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召开了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理事会。

2.组织编辑《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

编辑《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是在工作委员会筹建过程中已开始启动的一项工作,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矿山环境管理的工具书。该书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结合我国矿山实际,从宏观管理到具体实践操作,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法规和制度,以及环境治理工作的内容、技术原理、方法和措施。

该书编辑过程中,正值我国全面抗击"非典"时期,而此时也正是该"指南"一书处于紧张编稿和校对阶段。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秘书处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工作。由于是"非典"期间,许多参与编写的专家不能或不便离开所住社区,其所在单位不能自由出入,秘书处同志便冒着危险在约定的公共汽车站或社区单位的大门外接收和传递稿件。对外地作者,便通过电话或电传方式开展工作。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该书的编辑、修改和一、二、三稿的校对工作。现该书稿将送交印刷厂,并即将出版发行。

3.成功举办了我国"首届矿山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XX年10月,由部地质环境司主办、工作委员会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和西安地矿所具体承办,在西安成功举办了我国"首届矿山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会议旨在为政府部门、矿山企业和地调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矿山环境保护学术交流的平台。

会议原定规模为100人,但实际参会人数达到160人。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渉及内容包括"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政策"、"矿山环境调查与治理研究"、"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土地复垦"、"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研究"等许多方面。

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管理部门、矿山企事业单位对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双重保护原则的认识,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有效保护环境的工作方向与任务。此次会议揭开了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的一页,在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4.顺利完成了《绿色矿山》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工作

为反映我国矿山企业在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典型事例,宣传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多年来在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使得矿山企业进一步认识我国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管理中所倡导的方向,以及提高全民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保护意识,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国土资源部决定与中央电视合拍摄《绿色矿山》(现更名为"XX资源环境记忆")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

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具体承担该片的组织、筹备、协助拍摄等工作。工作前期,我们组织专家讨论、选题,进行情况调查、材料收集、典型筛选、资料整理,并经多易其稿,最终编写出了67集的初稿供中央电视台参考。在此基础上,最后又与中央电视台一起拟定了一个20集拍摄方案。接着,于XX年9至11月份分别带领6个摄制组奔赴21省(区),采访近百家矿山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矿山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外景拍摄。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又对中央电视台开始拟定的21集及最终确定的18集脚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並协助电视络专家、领导进行采访。该片按计划顺利完成制作,已于XX年3月"两会"期间播出。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同志对这项工作积极、认真、务实的作风,受到部有关司局和矿山企业的好评。

5.完成"德兴铜矿矿山尾矿与环境遥感调查技术研究"项目

由部科技司下达的"德兴铜矿矿山尾矿与环境遥感调查技术研究"项目,其目的是掌握遥感技术在矿山尾矿与环境调查中作用及应用研究。XX年2月,由部科技司主持成果评审会,该项目受到好评。科技司领导指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该项目是由工作委员会(部尾矿办)提出并作为项目协调单位。

科技司对该项目的评价是,"这个项目的完成,无论在研究人员的素质、还是其成果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XX年过去了。一年来,在工作委员会理事长、部地质环境司姜建军司长,以及监测处陈小宁、刘建军等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工作委员会刚刚成立,机构尚不健全,秘书处人员紧张,加之又忙于一些既定的工作和具体事务,使秘书处自身建设工作起色不大,从而影响了更多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新的一年里尽快加以改进。

二、XX年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初步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1、加强秘书处的自身建设与业务工作正常化

秘书处现机构、制度尚不健全,需进行增调,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工作委员会会员管理办法;工作汇报制度等,使工作委员会真正成为连接政府部门与矿

山企事业单位的桥梁、纽带。

2、当前进行的几项工作

(1)创办工作委员会会刊。申请办理正式出版物刊号,组建会刊编委会、编辑部,联系并确定会刊协办单位,争取会刊尽早编辑、出版与发行。

(2)逐步完善"中国尾矿"、"绿色矿山"网站的经营管理工作,扩充内容,扩大影响,有效地提供相关的信息、中介服务。

(3)搞好《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一书的印刷、征订和发行工作。根据司里要求,《指南》为单色印刷,共计5000册,定价85元(含邮资)预计4月中旬出厂。

(4)举办"全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研讨会暨工作委员会一届二次理事会"。

应矿山企业的要求,为作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建议近期召开一次研讨会。主要内容为宣传学习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明确项目申报程序、介绍新方法、技术。参加的对象为矿山企业和规划、研究部门和单位。同时,召开XX年度理事会。

3、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国内培训

根据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等方面,国外矿业发达国家有很多好的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矿山环保工作委员会与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从事矿山环境管理、治理的单位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联络相关单位组织矿业单位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管理""矿山环境保护与重建"等学术交流与相关的出国考察活动。

4、申请研究与开发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利用工作委员会自身优势,积极申请和开展各种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如:

(1)联合地质科学院、部遥感中心、地质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在已经完成的"德兴铜矿尾矿环境遥感技术调查研究"课题基础上,开展"矿山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软件的设计与合作开发;

(2)做好"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机制探讨"的调研、试点工作;

(3)与法国、希腊地调局联合向欧盟申请"中国矿山固体废料管理"项目。

(4)继续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的基础工作

几年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人员,在环境司的领导下,开展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一些成果,也由此进一步了解矿山环保的实际情况。《矿山地质环境评估体系研究》项目是摆在政府和矿山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有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关于矿山环境管理与评估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及其评估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与外延)、方法、程序、资质;建立评估体系模型,为我部开展这项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5、积极开展各类咨询服务

认真贯彻工作委员会宗旨,积极开展为政府部门如部地质环境司、开发司、耕地司、部机关服务,为矿山企业和会员单位服务,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服务的多种技术业务咨询服务。如:

(1)首钢矿业公司、甘肃厂坝铅锌矿尾矿的回收利用与库区生态重建;

(2)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北京宾隆矿业新技术公司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项目;

(3)为矿山企业或采矿人代办采矿证等。

新的一年里,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认真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以及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使工作委员会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