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艺发展史

花艺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艺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花艺发展史

花艺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纹样 唐装饰纹样

一、唐代的典型装饰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作为中国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不可忽视艺术文化价值。在唐朝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唐纹样也成为了中国装饰纹样史上的一个转折期,其造型与特点摆脱了传统的淳朴风格,取而代之的是造型饱满丰富、优美多姿的艺术形态。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有卷草纹、宝相花纹以及牡丹纹等。

(一)卷草纹

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有生机勃勃,祥云之气之意。在造型上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为主要元素,吸收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经过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而形成二方连续图案。因其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又因其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

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早在原始彩陶饰中就已经出现,商周时期呈现不规则S形,到战国铜饰上的卷草纹呈对称状,再到秦汉时期具有S形骨架的卷草纹,但直到魏晋时期才确定了卷草纹的基本样式并有了叶茎之分。自唐代开始,在纹样的取材上开始以植物为主,卷草纹被大量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逐渐盛行起来。

(二)宝相花纹

宝相花又名宝仙花、宝花花。因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最初是由佛教中象征圣洁吉祥的莲花演变而来的,在装饰方面上也多用于佛教的装饰纹样当中。在南北朝时期莲花纹饰就已经被大量的运用于石窟装饰艺术当中,到隋唐时期,宝相花纹在开放包容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丰富发展起来,成为了唐代佛教装饰纹样的典型代表。

从花形看,宝相花除了莲花,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的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纹样,由于宝相花有着庄重、富贵、高洁、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更加能迎合与反应在繁荣昌盛的唐朝人们的思想与审美观念。

(三)牡丹纹

唐代以来,经济逐渐发达,人们的审美开始以饱满、丰腴作为美评价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以雍容华贵著称的牡丹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牡丹在装饰纹样的使用上也更加广泛,牡丹纹也开始作为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出现在工艺品当中,并且在头饰、服装以及其它装饰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牡丹纹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唐代装饰纹样的典范。

二、唐代装饰纹样的造型与艺术特征

唐代经济发达,手工艺技术也更加精湛。唐代的纹样在继承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动物纹为主要题材的状态,开始以植物纹为主要题材;在风格上也摒弃了淳朴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饱满、丰富的形态。

(一)装饰题材丰富多样

唐以前的装饰纹样在以动物纹为主,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交流的发展,非中原地区的纹样逐渐传入中原地区,这些异族文化在大唐“兼容并蓄”的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影响并渗透到唐代的装饰纹样当中。唐纹样改变了以往单一、淳朴的风格,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纹样成为唐装饰纹样的主流,魏晋时期的忍冬纹几乎消失,牡丹、葡萄、莲花、石榴、等植物被大量使用。其中,以莲花为主体独具特色的宝相花纹样,风格独特的卷草,以及由其衍生出的百花卷草、自由卷草、牡丹卷草、藤蔓卷草等纹样。

(二)饱满丰富的艺术形态

“在文化学的层面上,装饰是文化的产物,亦是文化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文化与纹样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纹样的发展,纹样反映社会文化。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的思想文化及其特色所在。作为艺术的表达方式,纹样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状态与理念的良好途径。因此,无论是从具象还是抽象的角度出发,装饰纹样都具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信仰、以及思想观念。例如原始社会的几何纹纹饰,商周至汉魏六朝时期人们运用动物纹表达对于天和神的崇拜与信仰等等。

隋唐以后,尤其是唐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对于美的评价标准有所改变,反映在装饰纹样的发展上,丰富、圆润、柔美的曲线造型成为主要风格,装饰纹样造型婉转、流畅。例如以S形环绕的卷草纹、以莲花为主体与其它植物相融合的宝相花纹以及象征富贵、华丽的牡丹纹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从历史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而言,纹样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传承,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而是景观设计中传递城市特色文化的主心骨。一个具有个性,有深刻内涵的作品需要某种特殊的媒介来体现,而纹样就恰如其分的充当了这一角色。通过纹样在景观设计中的使用,形成富有内涵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作品。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有深厚的渊源。传统纹样作为古代艺术的结晶,经过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纹样是景观的点睛之处。纹样虽然只是作为细部装饰出现在设计当中,但设计的细部是体现设计作品内在的重要方面,传达作品的思想与内涵,表现作品的特点。

纹样是经过长期的积淀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深刻内涵的缩影,具有很强的时代代表性。因此,在特定的景观艺术中使用相应的纹样不仅可独树一帜,更是塑造富有内涵的文化景观的很好的途径。此外,将纹样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当中,不仅能够满足景观设计的装饰功能,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承。

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上,城市的景观设计必须增加自己的特色才能避免被同化的命运。其中,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传递历史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介质,在景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为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也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元《唐代佛教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文物世界》,2010.6

2.蒋赏《浅探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当代艺术》,2007年04期

3.王婧怡,包铭新《宝相花纹样小考》,《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06期

4.徐晓菁《浅谈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美与时代(中)》 2012年04期

5.张茜《唐朝植物纹样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2010年

6.负文仙《唐纹样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5

作者简介

花艺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堆花;装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40-1

宜兴堆花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兼具典型的陶瓷文化特征和鲜明的民族工艺特色,堪称中国传统工艺之奇葩。古人将之与均釉陶器和紫砂陶艺并称为“宜兴三绝”,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以大件实用陈设为主,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各式陶台、陶凳、花盆、花瓶、水盆、旱盆、花缸、金鱼缸等,大之数尺,小之盈寸,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又称堆锦,是长治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品,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近百年来,长治堆花曾以它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蜚声海内外。

堆花是陶都宜兴特有的一种对陶瓷制品的装饰表现手法,堆花装饰主要利用大拇指搭、搓、撕、揿、行五大创作技法,陶刻讲求“以刀”,而堆花则是“拇指为笔”,利用各种坯体泥料的特性,宜兴均陶堆贴工艺在民间被称作“大拇指艺术”, 这个通俗的说法却形象地说明了它的装饰技法,它的工艺基本都是通过“大拇指”所变化的不同技法来完成的, 在器皿上进行装饰,形成了绘画大写意的艺术效果,再经过施釉,使画面层次分明,生动活泼。民国之后的堆花工艺,不但在装饰手法上进行变化,还在材质、造型、釉料、泥料上进行研究,从单一的白泥发展到用化工有色颜料配制多种丰富的色泥,这堆花工艺是一种美化陶瓷制品的装饰手段, 在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画面,或山水风光、或花草嘉木、或飞禽走兽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这种装饰技艺至今在陶艺界独领、自成一脉。这种工艺仅宜兴地区有,可谓“冠绝一世、独步千秋”。山水题材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对均陶堆花作品创作有深远的影响。由感触升华演变为新的艺术境界的过程。以自然万象为表现的均陶山水堆花作品,其景象的塑造在于立意上。立意是通过作者情感与生活的自然交融,均陶山水堆贴的意境讲究隐显结合,虚实结合。用各种色泥在陶制半成品表面进行装饰的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均陶堆贴工艺可以说是“纯拇指”的民间艺术,这是它的工艺传统与艺术特色。

从宜兴均陶工艺的装饰形式、装饰内容、装饰技法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现代均陶工艺变革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路。现代均陶堆花工艺形式的创新宜兴均陶堆花工艺的装饰形式与时代生活的发展需求相违背,在生活日用品中逐渐被挤出历史的发展舞台,而艺术工艺品方面又因缺乏竞争力被逐步没落。因此要对现代宜兴均陶堆花工艺形式从根本上创新,突破了堆花单纯作为陶器装饰的范畴,注重堆贴画面与坯体造型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宜兴均陶工艺历史的研究、与宜兴紫砂陶的对比性研究,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初步论证,还需要更多人、更多地在艺术实践中去检验,就是为了现代宜兴均陶工艺的振兴发展, 但是作为现代宜兴均陶工艺的从业人员,我们的目的、我们的出发点是明白无误的,只有通过符合时代特色的变革创新,才能迎来它的艺术的又一辉煌时期。使得每一件堆花特艺精品都成为主题鲜明、浑然天成的艺术收藏珍品。正因为如此,紫砂堆花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中国民间工艺一绝。在传承、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塑造了不朽的形象和艺术生命,彰显着时代的特征,而紫砂堆花是宜兴地区独有的装饰绝活,每一件堆花特艺精品都成为主题鲜明、浑然天成的艺术品。

现代宜兴均陶堆贴工艺的发展方向,这种创新变革是全方面的,在光滑的胚体表面上堆贴出各种形式的装饰画面,制作成为具有多种色彩的艺术效果,自然包括它的基础工艺技法。在寻求创新变革,当然,现代均陶堆花工艺形式的创新宜兴均陶堆花工艺的装饰形式与时代生活的发展需求相违背,在生活日用品中逐渐被挤出历史的发展舞台,而艺术工艺品方面又因缺乏竞争力被逐步没落。“大拇指”艺术是宜兴均陶堆贴工艺的根本, 现代堆花装饰的艺术设计对传统堆花装饰的冲击,不拘一格,勇于实践大胆地介入了堆花装饰的设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一批接受了学院系统教育的青年艺人,打破了传统堆花装饰长期来的沉寂,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几乎都是体现了现代思潮的设计。坚定不移地发展它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寻求变革发展必须在尊重它的历史根本的基础上,有了它才有了宜兴均陶堆贴工艺,坚持以“大拇指”艺术为主体,比如雕刻、泥绘等等,吸收这些其他工艺的艺术特色作后期装饰,最终目的自然是更好地、更完美地展现均陶堆贴工艺的艺术美感与艺术特色, 但是在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寻求创新,可以引入吸收一些其他工艺手法来辅助,取长补短,创造出现代宜兴均陶堆贴工艺的时代艺术新气息。

作为新一代的堆花继承人,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习传承前辈的工艺手法,还要在堆花工艺的各方面推陈出新,发展了堆花大写意与工笔相结合、平堆与半堆、浮堆的艺术风格,创作题材着重创意性,改变了传统堆花随意性。目前,堆花工艺历经数百年,乃至千余年的演变,把宜兴陶瓷堆花工艺这一个古老的艺术推向世界,发扬光大。

花艺发展史范文第3篇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人们更多的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有购买力的顾客都希望能买到展现自己不同品味的珠宝,从而展现自身与众不同的一面,因此,珠宝设计的创新势在必行。而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进行沉淀,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里一直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为世人所仰慕,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效的融入到珠宝设计中,不仅能彰显出佩戴者的独特审美力,同时还能散发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因此,在珠宝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是珠宝创新设计的重要措施,也是人们鉴赏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利用贝壳、兽牙以及石珠等材料制作成了串饰,在串饰的基础上又利用石英、玛瑙等有色彩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饰品,到商周时期,其种类就已经很多,有梳、环等头饰,项链为主的颈饰。因此,从珠宝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珠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纹样纹饰图案的运用就纹样纹饰图案来说,通常是在某种特殊历史时期条件下产生的。它不仅是对当时历史文化时期的形象反映,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传统文化中现存的纹样纹饰图案来看,它们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瑰丽多彩的一面。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纹饰,都是对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表现,所有的纹饰图案都蕴藏着一定的精神文化;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精神文化又是推动纹饰图案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纹饰图案在珠宝设计过程中具体运用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同时又是最具有民族气息与魅力的纹饰纹样应该就是龙凤的纹样图案了。不管是本土的设计还是国外的设计,一提到东方文明,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必然就是龙凤纹饰。除了龙凤纹饰之外,还有万字、如意、水波纹等,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魅力的设计元素。

2.2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纹样以及纹饰的运用之外,珠宝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还表现在对图腾以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图案的运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图腾以及画像砖等工艺品为中华民族的子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断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许多瑞兽图案被赋予了吉祥的美好寓意,在装修装饰领域,这些图案不断地得到有效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较为多见的运用于珠宝的设计中。就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来看,它们在纹饰以及造型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设计美感,如果将这一元素有效地运用于珠宝设计中,设计师再进行色彩等方面的处理,定会收获到不同的效果。在香港第六届珠宝大赛中入围的多件作品中,不乏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运用的作品,如作品《东方之珠》以及《大红灯笼》等。

2.3花丝工艺以及漆工艺的应用———传统工艺的再创新

就花丝工艺来说,是我国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其设计的要点就是将金、银等进行加工,最后制成细丝,然后以堆垒编制等工艺,用金丝或者银丝制成精美的图案,再将珠宝或者玉石嵌在上面。在近现代珠宝的设计中,通常会利用花丝工艺进行加工。这一工艺应用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已经普遍接受了花丝工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轻微的审美疲劳,综合这一现状,新花丝工艺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就是在沿袭花丝工艺的基础上,避繁就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以粗线条花丝工艺,更是深受广大青年的追捧。翻阅我国的历史朝代,似乎都可以看到漆工艺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漆工艺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艺术线索。回望历史,漆工艺应用的方面主要是在器皿以及家具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到近现代时,漆工艺已经普遍应用于珠宝设计中,通过有效的处理手法使得珠宝变得极具层次感,从这个方面来说,漆工艺与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同。

3总结

花艺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策略

引言

文化部官网近日《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花瑶挑花作为花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浓郁民俗民风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由于其艺术手法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花瑶民族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花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融合,花瑶上千年来积淀的民族特性正在不断消失。目前,花瑶挑花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遇到了发展瓶颈。

1.花瑶挑花的旅游价值

花瑶是瑶族的一支,他们主要以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雪峰山麓的湖南隆回县境内西北部, 约有8000余人。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精湛,故称为"花瑶"。花瑶挑花美轮美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考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等。旅游开发能较好的体现这些价值,并保护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美学价值

花瑶女子继承了先祖原始挑花工艺,同时又将迁徙雪峰山麓古寨后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新生活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挑花艺术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挑花艺术。花瑶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等四大类,以动物类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极具美学价值。花瑶女子的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这些既是花瑶女子日常生活必备的物质条件,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得花瑶民族工艺的实用和审美功能得以完美结合。

1.2历史文化价值

古朴原始而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瑶挑花艺术,已经深深地沉浸于花瑶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花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挑花服饰成了记载花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丰富的花瑶文化发展史,是由时代积攒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于认识研究花瑶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认识花瑶民族的历史。

1.3科考价值

花瑶挑花是花瑶民族历史的产物,是对花瑶民族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花瑶女子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可惜信息的源泉。花瑶挑花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等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因此,花瑶挑花的科考价值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深层次开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1.4经济、社会价值

花瑶挑花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所以,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花瑶民族生活的地方,集市上随处可见精美的挑花刺绣品,许多挑花技艺精湛的妇女,用这些刺绣品来维持生计。这种挑花刺绣品承载着花瑶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外来的旅游者也具有极大地吸引力,能够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入。花瑶"挑花"是花瑶民族人民情感、意愿的物化载体,是对花瑶民族社会风尚、人格情调所做的写照,也是花瑶女妙手巧得的神韵之作,所以花瑶挑花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2.花瑶挑花的旅游开发的意义

科学的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能让花瑶挑花的传承空间更为灵活,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花瑶挑花这门艺术,扩大挑花文化的传承空间,改变花瑶挑花技术仅在当地发展的现状。

其次,能加大对花瑶挑花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关注花瑶挑花,喜欢花瑶挑花,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再次,能更深层次地激发当地人民对花瑶挑花的保护意识,多的花瑶女子去学习这门技艺,改变花瑶挑花技艺断层的现状。

最后,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花瑶民族生活在隆回县小沙江镇,那里较为贫穷和落后,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3.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的策略

旅游开发是保护花瑶挑花文化的有效措施。旅游业的连带效应不仅使得旅游地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能激发了当地居民对花瑶挑花这一文化的自豪感,使他们广泛参与到对花瑶挑花的保护活动中。此外,旅游开发能为花瑶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

花瑶民族居住地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对

3.2与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开发

虎形山瑶族乡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的大峡谷瀑布水流充沛、气势磅礴,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原风光。可以将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开发,既能满足旅游者的观赏欲望,又能使旅游者了解花瑶文化。

3.3对当地女子进行挑花技能培训,提升其技艺水平

挑花技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挑花艺术品的第一印象。而目前当地女子擅长挑花技艺的已经不多,对其进行技能培训能促进挑花工艺的进步,也能使挑花这一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

3.4挑花工艺品产业化发展

大量实践证明,许多非物质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消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闲置造成的。只有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它潜在的价值。对花瑶挑花进行产业化发展,能够更好地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发产品,使花瑶挑花工艺品能永葆生命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3.5保持花瑶挑花的原真性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旅游者追求旅游"原真性"的欲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的原真性,也就失去了旅游开发的价值。花瑶挑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欢,是因为其不仅工艺精致,而且承载着花瑶民族的历史。如"对歌定情"、"打蹈成婚"这些花瑶挑花中的珍品,表现场景宏阔、人物众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瑶独特的风俗。如果不保持花瑶挑花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就无法产生吸引力。

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脱离花瑶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花瑶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花瑶人本身而存在,以高超的挑花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对花瑶挑花进行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但切忌过度开发,使其失去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孙殿起.清代禁毁书知见录外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花艺发展史范文第5篇

花鼓,是我国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农作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花鼓”二字,源于表演时所用乐器名曰“花鼓”,与北方的秧歌同源异流,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一、花鼓历史起源

学说花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被主流文化所忽视,表演者多是活跃在底层社会的农民群众。其继承与传播只能靠口传身授,却无详细的记录与研究,因此极易失传。加之受文化多样化的冲击,随着时间地推移,有关花鼓起源的时间与方式问题上出现了说法不统一现象。(1)历史传说起源有人把花鼓的起源最早追溯到夏。相传当时黄河及淮河流域洪水泛滥,夏禹治理水患有功,其间还流传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后来百姓们为了感激大禹治水的功德,为他建立了许多的寺庙,并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禹诞辰的那天,在庙会上敲锣打鼓,跳起舞蹈用来纪念,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有关花鼓舞的最早传说。在江苏徐州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以此可窥,花鼓起源可能在晋代。另有一种说法来源于“薛刚反唐”的传说。薛刚曾利用玩耍花鼓作掩护,私下却开始习武练拳,招兵买马、壮大队伍,最终起兵反唐。花鼓从唐代起,经流传发展成了现在的花鼓艺术。(2)史料记载起源以上均是传说,由于时代的久远,传说的版本还有很多,但都无从考证,最值得研究的还是有关花鼓的文字记载。最早也是最多出现有关花鼓文字记载的是在宋代,多数的学者也都偏向于花鼓起源于宋代,据《宋书乐志》记载:“梁孝王筑睢阳城,造偶声,以小鼓为节,筑者下杵以和之”。以此可知自宋代始,就已经明确有了这种歌舞。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说:“今之古文,如舞迓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无不有,但都是假的”(这里“假的”指倡优)。可见,“迓鼓”表演当时在宋代就是一种声势浩大、与花鼓同样是融扮演与武术、杂技为一体的,以击鼓伴奏为特征的群体歌舞形式。遂有前人认为花鼓就是源自宋代的“舞迓鼓”。就花鼓故乡安徽凤阳的地方志来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全国上下民不聊生,百姓多流亡。于是朱元璋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于洪武二十二年至永乐年间分别从全国各地移民集中迁至濠府(凤阳府)。由此可见,凤阳的地方文化史在明代是有一个重新的开始。从当地花鼓艺人的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来看,凤阳花鼓的流行时间刚好是在朱元璋迁民运动之时,区域也正好在明朝凤阳府的辖区内,因此可知花鼓的诞生在明代之后。

二、花鼓历史起源分析

由以上的传说和零星史料可分析,花鼓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根据甲骨文记载,早在神权统治的殷商时代,就有一种用来求雨祭神的舞叫“奏舞”。如《殷契粹编》载:“丙辰卜贞:今日奏舞,生成雨。”意思是说:今天跳“奏舞”来求雨。史家认为“奏舞”即一边演奏乐器,一边跳舞。当今的花鼓舞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舞蹈,一边奏鼓,一边舞蹈。可见在那时就有其雏形,祭祀性较强。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鼎盛时期——汉代,“百戏”形成,它是集舞蹈、杂技、武术、音乐演奏、歌唱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从定义看来,与当今花鼓的表演形式完全一致。《盐铁论•散不足》篇载:“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象。”“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由此可知在汉代无论是富人还是中等人家,在酬神和自身享乐时都会以击鼓奏乐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可见鼓舞这种形式在当时传播已广。花鼓自后经发展,慢慢成熟,到了宋朝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民间歌舞空前发展,“勾栏”、“瓦子”的建立为民间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不同表演艺术之间的吸收与融合。宋代民间欢庆节日,以歌舞为主,民间“舞队”在当时盛行,继承了汉代的“百戏”,“舞队”指包括武术、杂技、说唱等的一种游行表演形式,又称之为“社火”。一般多出现在每年春节,元宵节达到高潮,其演出时间与表演形式与又与花鼓类似。花鼓艺术形成程式化大多起源于“舞队”,“舞队”中舞蹈性较强的“讶鼓”即花鼓的先驱。花鼓艺术在当时则由祭祀性逐渐转为群众自娱性。自元以来,戏曲艺术崛起,逐渐取代了乐舞的首要地位,也潜移默化的对舞蹈产生了影响和改变。舞蹈由抒感为主的“纯舞”逐渐向抒情与叙事并存的“戏舞”转变。因此,在明代产生了对花鼓艺术影响深远“花鼓灯”。明清时期,许多的民间歌舞,如流传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花鼓舞”也纷纷受戏曲艺术的影响,演变成了“花鼓戏”。可以说“花鼓戏”的起源是始于明代的。

相关期刊更多

园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化工译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医药化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医药化工网;北京中联天鸿化工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