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1篇

笔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海淀艺术职业学校2009级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的双选会上,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实用性的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14份。被调查的幼儿园包括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部队幼儿园,其中涵盖一级一类幼儿园、一级二类幼儿园。参与调查的14人中,有11人是管理人员、3人是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0人、大学专科学历2人、中等师范学历2人;平均年龄38岁、平均教龄17.6年。从被调查人员的工作岗位、学历、年龄、教龄均可看出,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覆盖面较广。

问卷中,用人单位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1.对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应加强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法的学习。

2.加强声乐、音准训练。

3.提高弹唱能力。

4.音乐特长方向班的学生培养应全面,不能只擅长音乐这一类课程。

意见中的第一点就直接指向学生的幼儿活动课教学能力的培养。试想,即将按照北京市海淀区“十二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来设置的音乐活动设计课程,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职业能力仍然不能得到锻炼,不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的界定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多采用的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活动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①

在“十二五”北京市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由幼儿园音乐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化而来的音乐专业课程被命名为《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必修课。《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选择和运用音乐材料,编写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模拟教学,掌握幼儿音乐领域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任务、基本原则。以便毕业后能基本胜任或辅助开展幼儿园各年龄班的音乐活动教学。

(二)课例教学的概念界定

课例教学借鉴的是教师培训中所采用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间接性。课例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等至少五个步骤。

本文提出的课例教学借鉴了课例研究的思路,但与课例研究又有所区别。由于笔者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凡是具有共性的音乐典型职业活动都是活动课例,因此设想可以提取幼儿园优秀音乐活动课例录像作为范本,让学生观摩幼儿园课例、分析课例、创编课例、实施创编课例,形成一种围绕音乐活动课例展开的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围绕课例展开,因此称为课例教学。

二 、课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

活动设计课程中的实践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的深入展开,笔者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2011级的1班和8班进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教学试验。

起初,请学生观看幼儿园优秀音乐歌唱活动课例《猪小弟的幸福生活》,开始学生兴趣很高,边看边随着孩子们天真的表现爆发出阵阵笑声,可是看到中后段时兴趣就慢慢减退了。

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是教学思路不当所致。这门课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想让学生成为录像中的教师,能设计组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吗?所以讲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再先讲理论,而是要求学生看完课例后模仿课例进行教学。

首先进行分组,每组都要安排有擅长弹琴、唱歌、画画、讲故事、制作PPT的同学。这样一来,学生饱含着即将模拟上课的热情,就积极地行动了起来,专注地观看模拟教学的录像,主动记录教学环节,主动学唱、弹唱课例中的歌曲……课例教学的实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显著,收获颇丰。

三、课例教学在音乐活动设计课程中

实施的基本流程、组织形式

(一)课例教学的基本流程

(二)课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依据课例教学的流程,至少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创编、实施课例组,另一组是观察、讨论课例组。并根据音乐活动课教学的任务需求来分配小组成员,小组长可轮流安排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任务。

创编时,创编小组成员要依靠全组成员的智慧,合作完成创编课例的教学任务。实施时,选一名学生承担教师角色,其他成员扮演授课对象——幼儿,共同完成创编课例教学的实施。观察讨论组可分成两部分,分别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个完整的课例教学之后交换小组任务。总之,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保证每位学生公平充分地参与,全面锻炼各方面的教学能力。

四、课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优秀课例教学视频、教案是课例教学的资源

在课例教学中所用的音乐活动课例应为全国幼儿园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优秀的课例录像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领先性的特点,它是教师技能的成功范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师技能教学资源,依托它们能很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发展。同时,观察、讨论视频中幼儿的学习行为,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水平。

由于幼儿年龄小,活动课时间不长,通常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这样的课时长度有利于完整解读优秀课例视频。

(二)观察、讨论课例是课例教学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课例教学流程,至少有三次观察、讨论课例的机会。第一次是观察讨论优秀课例,第二次是观察讨论学生创编的课例,第三次是观察讨论学生改进的创编课例。在观察、讨论课例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双主体,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交换意见。

优秀课例背后的教育精神是学生实践的指南,优秀课例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创造的智囊,优秀课例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学生实践的参照样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照应书本上提到的教育精神、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挖掘优秀课例中的鲜活场景。

借鉴课例研究的成果,课例教学中要求有观察小组参与,重视观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记录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种反应,观察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的表现,也可以是部分学生的表现。

讨论时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表现,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讲述观察的情况、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和自身的体会。重点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学生如何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应如何改进,你自身从中学到了什么。②在展开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课例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课例教学的目的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技能的学习可以从模仿开始,课例教学中,学生实施的音乐创编课例教学可以是克隆式的。即使是克隆,也包含着学生的二度创造。例如,克隆音乐活动课例《猪小弟的幸福生活》,学生需要完成歌曲弹奏、歌曲范唱、图片教具制作、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组织教学这些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任务。优秀课例的学习是思维学习与行为学习、模仿学习与创造学习的统一。

课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提倡学生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体会学生自身的特点仿编、改编课例。不要怕犯错而不敢创新,学习过程中的犯错、纠错是为了将来工作中的少犯错。

课例教学直接、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但同时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课例教学的教材、教学资源有待开发;实施课例教学的设施有待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版。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听赏习惯;品格修养;音乐

音乐中的欣赏也称为感受与鉴赏,是用耳朵聆听和感受音乐,并对音乐做出反应,从中受益。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最终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纯粹的音乐,更是良好的个性和优秀的品格。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真正静下心来欣赏音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在“听”字上下工夫,考虑如何使孩子们主动“听”音乐!

一、以“听”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赏习惯

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赏过程,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和静心聆听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是孩子欣赏音乐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巧妙设计新课导入,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听赏兴趣,是欣赏教学成功的开始。上课伊始,将音乐主题或最精彩的部分播放一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观赏与音乐素材相关的影像图片,抓住孩子的眼球;展示由孩子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信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2.取音乐作品精华部分,提高听赏效率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音乐作品篇幅过长的问题。教学内容过多,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和教学效果不佳,内容少的话又显得课堂结构单一。这时,切忌不要贪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好教材侧重点,扎扎实实地让孩子听赏。例如:管弦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短短一堂课的时间如果让孩子们理解记忆整部作品,同时又安排一些创造、拓展、实践等教学环节,多少会有些蜻蜓点水的感觉。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抓住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旋律做文章,让孩子重点感受、体验主题旋律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情景。而作品其他部分可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方法,从音乐要素着手,采用点面结合、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3.巧妙设问,分析理解作品

我们每次让孩子听音乐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条理有目的的。在明确音乐作品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将欣赏内容重点化、简单化、趣味化,并选择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聆听每一遍音乐或乐段时都要巧设问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带着问题聆听,并引导孩子在音乐中寻找答案。例如在欣赏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时,我从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入手,并开始第一个问题:“看,我变成了谁?”此时,教室炸开了锅,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我接着问:“这些小动物很调皮,它们都藏在了音乐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这个问题让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在音乐中细细地寻找答案。孩子们很聪明,能够根据旋律特点将各种小动物对号入座。这时,我又趁热打铁,接着再问:“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孩子们争先来恐后地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音乐中的重音,给了我启发”,有的说:“是轻巧的音乐让我找到了答案”……在我的步步追问下,孩子们的思维灵活而专注,不知不觉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轻松而愉快。

二、用“心”感受,提升品格性情修养

感受与鉴赏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耳朵聆听,更要用心去感受,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世界,使音乐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它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优美抒情的音乐让人神清气爽,幽默诙谐的音乐让人回味无穷,激昂大气的音乐使人心胸宽广……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欣赏只停留于表面,当孩子感受音符跳动的那一刻,就启发孩子:“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表达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又能表现不同的意境,各种乐器奏出的奇妙音色还能够为我们展示各种音乐形象。不信,请大家用心来感受!”“孩子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中细微的变化!”“音乐中情绪的变化,让你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语言,或者创设音画结合的意境等方式都能够引导和激励孩子们用心聆听。教师要深挖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当孩子真正用心去感受时,情感被激发,心灵被唤醒,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涟漪。在他们的小脸上,我们能看到快乐、忧伤、兴奋或者悲痛,这些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精神状态、品德、性情、生活情趣和理想抱负。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3篇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族音乐源泉,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而今,教育过程被简化成了考试,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促使社会价值取向更为倾向于对科学和艺术互相兼容渗透的崇尚。音乐教育就要以人为中心,更大的发挥其实现社会目标,缓解社会诸多问题的作用。作为新的经济变革中的音乐教育,将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最终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分享者。随着知识经济、文化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提高,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毫无疑问的将打破原的固定模式,更好的与经济生活相结合。社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只需要高层次文化知识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在的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和主动性,根据这一现状,我提出了《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这一研究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感受音乐的轻松愉悦,感受自我音色的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用科学的方法,促进我校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2课题研究的目标

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音乐教育,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演唱歌曲的轻松愉悦。提高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3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实验班级:7-8年级的音乐实验班(每学年两个班级)

对比班级:相应年级的普通班(每学年两个班级)

4培养中学生音乐兴趣的主要途径、方法:

4.1主要途径: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引导。在课堂,让学生体会音乐课的乐趣。

4.2主要方法:比较观察法、个案分析法。

比较观察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映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记录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5研究步骤

5.1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1)收集资料。

(2)确定参加研究的班级。

(3)制定研究计划。

5.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8月)

(1)深入研究音乐的相关理论。

(2)在参加研究的班级中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探索并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

(3)阶段小结。

5.3课堂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4年5月)

(1)撰写和整理研究论文。

(2)收集和整理可交流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4篇

一、音乐师范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究的时代意义

西方强势的经济、文化冲击着全球的各个角落。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博采众长,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推进教育国际化。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已不再成为阻碍。音乐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既吸收其他优秀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又如何不被浸透和改变,甚至丧失,这是我们教育的智慧所在,把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融合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使之本土化,也推动民族文化的新发展,让我们本土的音乐文化也传播到全世界。

二、通化音乐师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但长期以来由于通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教师培训所受限制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通化音乐师范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1.音乐教育的形式受专业院校影响严重,师范特色不明显

通化音乐师范教育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专科到本科的学制的转变、课程也逐步完善。专业必修课形式与音乐专业院校基本无异,内容单一,专业理论性太强,音乐的人文化缺失;与师范专业有关的课程也是在教育形式上无师范特色,缺乏趣味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关于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国际音乐教育动向、本土性的、民族的音乐接触也几乎为零,教育科研缺乏关于本土化音乐的研究,更何谈在教育方面的传承和弘扬?

2.音乐教育的内容照搬专业培养,盲目追求难、繁、大

我们培养的是普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并非专业的音乐研究者或演奏家,因此在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上,远远超出师范类学生的能力所及。对这样的作品了解和欣赏还是可以的。应多注重规范性、基础性、实践性,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播和音乐文化的渗透,注重拓宽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三、实现通化音乐师范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途径和对策

1.认真解读教育文件精神,更新教育理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做好合作交流办学,引进国际上优质的信息、经验、人力、课程等教育资源。如大连枫叶学校就是合作办学的经典案例;开展学校之间的合作,搞开放式教学,地方剧种的特色教学等。

2.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学,分批次送教师外出学习

通化地处山区,交通的不便必定会导致对文化的交流和会较少,接收的过程会慢。因此定期请专家学者来进行一些讲座和教学、科研指导。再就是购买并收集相关的内容进行网络学习,也是通化音乐师范教育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一条捷径。

3.编写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选购大批国内外优秀的音乐课程书籍,编写适合通化地区音乐师范特色的校本教材,促进教学课程和教材内容的现代化。也让教师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扩大视野,钻研业务,对教学内容把握得更通透。

小学音乐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 编写 音乐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中学音乐教材,包括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课本)、教学参考用书(教参)、教学辅助材料(音响资料、影像资料及配套音乐课教案设计与评价等)。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是在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有关要求,在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实验教材及其近十年来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38个实验区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认真总结并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及教材编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要领导、音乐教育专家、优秀音乐教师、教研员组成编写组,资深编辑、音乐制作人、顶级设计公司共同参与,历时三年编辑而成。

现就音乐教材编写特点及使用事项加以说明。

一、音乐教科书

音乐教科书(课本)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它是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版教科书(共6册,包括简谱版、五线谱版)的内容选择、编写体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并按照教育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编写原则,创编出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的精品教科书。本版教科书具有准确诠释音乐教学课程性质,体现音乐课程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一)创新布局 合理设置

1.全套教科书按学期编写,共分为6册,每册5个单元,共30个单元(见表一)。每册按4个板块布局:第一板块内容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尊重历史、生命、自然相关,充分体现了“以音乐之美育人”的指导思想。第二板块以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主,意在传承音乐文化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意识。第三板块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以期共享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开阔视野,加深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第四板块围绕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与姐妹艺术相关的音乐作品展开(见表二)。在突出音乐体验的同时,关注学科综合,传达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门类或学科间有机联系的信息,深化学生对音乐文化艺术性的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每册教科书除包括5个单元之外,另设有供学生自主学习、课余学习的小网站(音乐常识)、随心唱响(自主选唱歌曲)、演奏(器乐曲)三个栏目。

(二) 创新选材 坚持原则

教科书曲目的选择充分注意艺术质量。音乐教科书以音乐作品为依托,教科书的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歌曲、乐曲的选择。本套教科书的选材原则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统一;音乐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与时代感、时尚性统一;教育性与兴趣性统一。简而言之,选材必须是内容健康,具有审美价值与感染力的音乐精品力作。

1.与时俱进 更新曲目

全套教科书共有演唱曲目四十余首、欣赏曲目百余首、演奏曲目近十首、自主选唱(随心唱响)曲目十余首。较2001年版演唱曲目、欣赏曲目的更新率在70%以上,演奏曲目大部分重新编配,自主选唱全部更新。(因教科书每年微调,故统计难以精确)

例如,“歌唱祖国”单元中的歌曲《复兴之路》,堪称近年爱国主义歌曲的优秀作品。如“流行乐风”单元所选曲目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隐形的翅膀》、《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等,既是关注人类、参与公益、励志的歌曲,也是流行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如《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在流行风格发展变化多样性上确为上乘之作。此外,人民音乐出版社当代作曲家曲库中如《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热巴舞曲》、《巴蜀山歌》、《赶摆路上》、《地平线交响曲》、《金陵祭》等作品均入选,成为本套教科书的亮点。

2.调整比例 科学合理

全套教科书单编中国作品单元占50%,中外混编单元占36.7%(见表三),中外作品比例合理,中国作品约占65%以上,中国作品为主,体现了教科书的中国特色。其中学唱歌曲兼顾了多样性,如演唱形式特别是合唱轮唱每册2—3首,京剧与地方戏曲每学年l首,中英文对照歌曲每册不少于1首。重点欣赏与一般聆听的音乐作品中声乐与器乐作品比例适当,声乐作品约占60%,体裁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

3.细化“课标” 落实标准

教科书按照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音乐的情绪情感与音乐表现的学习目标要求加以细化,并据此选材(见表四)。

按“课标”关于音乐表现要素的4项要求,作品选择涵盖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介绍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二十多个民族代表性作品。重点学习民歌、民族器乐、民族歌舞、戏曲、曲艺说唱等表演形式的中国民族音乐。如民歌中的号子、山歌、小调,蒙古族的长调、短调,侗族的大歌,苗族的飞歌,回族的花儿等;器乐曲中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绛州锣鼓;戏曲中的京剧、昆曲、老腔、越剧、豫剧、黄梅戏等;歌舞音乐中的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弦子、囊玛、堆谐;曲艺说唱音乐中的京韵大鼓、苏州评弹等10个品种的地方说唱音乐。其中多项内容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瞿希贤等人的代表作,梅兰芳等大师的表演流派均有介绍。

全套教科书介绍了近二十位著名外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重点介绍了世界近三十个国家、地区多彩的音乐表演形式,如非洲的鼓乐,亚洲的西塔尔、佳美兰、安格隆,欧洲的木吉他、排箫等乐队、乐器演奏的作品。源自欧洲的圆舞曲、波尔卡等舞曲,美洲的墨西哥歌舞,阿根廷的探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