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一次性塑料口杯

医疗垃圾病毒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国际上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已被列入控制危险废物转移的《巴尔赛公约》条款之中,我国也将其列入《国际危险废物名录》,国务院也于2003年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目前,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垃圾处理仍不够重视,导致医疗垃圾的泛滥。据《华商报》报道,目前在西安,一些小型加工厂通过各种不法渠道将回收来的一次性输液器、塑料瓶、一次性口杯、,经过简单处理,便生产出一袋袋的塑料颗粒。然后将这些塑料颗粒运往各地,大部分用来生产一次性食品袋,还有部分则被掺进聚丙烯废料里,变成生产一次性塑料口杯的“黄金原料”。

在这里,这些医疗垃圾瞬间“焕然一新”,变成了外人根本无法看出究竟的化工原料。

据了解,目前一吨聚丙烯粉料要11000多元,而掺入白色塑料颗粒(俗称白丙)以及回收塑料口杯粉碎后的旧料还不到5000元一吨。由于聚丙烯粉料价格上涨,原本地下生产的一次性塑料口杯,目前更是节约成本用旧料生产。生产净利润在每吨千元左右。可以说,没有旧料,塑料口杯厂单纯使用聚丙烯粉料根本难以生存。

毫不夸张地说,医疗垃圾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香油瓶曾是医院用过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瓶;医疗垃圾制成了透明肩带、纯净水桶和食品包装袋;纱布、绷带、带血棉球重新制成了棉球;医疗垃圾致使儿童毁容、医疗废弃石膏被用去做了豆腐……

医疗垃圾管理

要从源头遏制

医疗垃圾往往使病人旧病未去新病又来,不仅给其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精神上也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人们谈虎色变,医疗垃圾之害大有“猛于虎”的样子。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又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等于把各种病菌直接注入病人的身体里,病人有可能感染上各种疾病,危害巨大。

尽管从总数来说,有问题的医疗器械是极少数,但对于一条生命来说,一支不洁的一次性注射器也许就能毁了他的全部;医疗器械是用来救死扶伤的,一旦其成为生命的杀手,也就是公众对其产生信任危机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危险的。因此,对于医疗垃圾的危害性,应该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怎么喊打也不过分。所以,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从源头遏制医疗垃圾流入市场。

陕西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陈学文指出,目前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源头在医院,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他们要求各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展开自查,摸清流向,发现问题的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进行纠正。

个体诊所里的医疗垃圾

回收难

目前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回收的执行情况很难达到全面彻底。个体诊所数量多,分布散乱,逐个诊所进行回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次,这些小型个体诊所往往散布在狭小的巷子里,回收车辆难以驶入,也是回收难以全面开展的一个原因。至于那些非法个体诊所,回收的困难就更大了。

据调查,某市目前存在的非法医疗机构达数千家之多,每天产生的垃圾约10吨,每月将有300吨,全年就可达到约1200吨。这些医疗垃圾没有经专门的处理,大部分与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进行常规处理。更为严重的是:一是注射器、输液器等类的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一次性废弃器械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或经加工后又以低廉的价格卖给非法诊所重新使用;二是纱布、棉花、敷料等类的废弃物被捡破烂者卖给黑心棉一类的地下加工厂,经过简单处理后制成棉衣棉被后流回市场;三是非法医疗机构将药瓶、器皿等类废弃物卖给拾荒人员,未经严格处理就改变用途用以填装其它物品等。

医疗垃圾残留及衍生的大量病菌是十分有害有毒的物质,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解决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重视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工作,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监管责任制。同时应加大对基层“黑”诊所查处力度,加大废品回收站非法回收医疗垃圾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医疗垃圾处理过程的监管力度;对全市集中处理的医疗垃圾处理场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要充分意识到医疗垃圾处理场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老百姓对医疗垃圾场建设安全问题的担忧,切实采取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并适当做好宣传,解除恐惧心理,让老百姓放心。

随意处理医疗垃圾

将受严惩

西安市卫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同“西安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签订医疗废物回收处置合同,按规定将医疗废物交由“处置中心”集中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非法转让、买卖和遗弃医疗废物;不允许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不允许交由非环保部门许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医疗垃圾要专人负责、严格消毒、分类收集、定点存放、集中处置、统一销毁,切实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严把出口关,坚决杜绝医疗垃圾流向社会;固定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培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哪个单位发生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负责人强调,凡不按相关规定回收处理医疗垃圾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将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同时追究院长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垃圾处理应建立

长效解决机制

SARS疫情发生以来,医疗垃圾的处理不仅成为各家医院迫在眉睫的难题,也日益引起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日前,有人就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言,需尽快建立起医疗垃圾处理长效解决机制。

医疗垃圾(危险废物)不同于生活垃圾,应慎重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强调政府的严密监控制约,否则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伤害。医疗垃圾的处理,从国际到国内,已经出现多起伤害事件和环境公害事件。如伦敦的“死云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台湾曾经有79%的海滩被医疗垃圾污染。正因为问题的严重,世界各国对医疗垃圾的管理基本采取行政性管理,制定严格的五联单制度和严厉的处罚措施,即:专用容器收集、收运司机当面过镑填单、专门封闭冷藏运到处理厂过磅填单、进贮藏室过磅填单、出贮藏室进焚烧炉过磅填单、汇总到环保行政部门后回单给卫生部门。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遗失、发生泄漏,将按杀人罪论处。因此这是一项责任性很强,属于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应由私人公司来替代行政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医疗垃圾应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但是,全国各地医疗垃圾的操作运行部门却是“多龙治水”,分属于卫生、环保、城建、市政环卫等不同职能部门,甚至私营企业。就北京市而言,“非典”疫情发生前,医疗垃圾处理运营由卫生局主管,交给某个公司来做。“非典”疫情发生后,市政府做了协调,临时转由市政管委会分管。国家有关部门应系统协调,改变目前管理体制不顺的局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垃圾的监管,并明确细化环保部门对该项工作的管理职能和操作流程,保证在工作中有法可依,使医疗垃圾的处理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出台后,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造成各地有法不依、难于执行的局面,从而产生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有的小医院,暗中收回利用一次性输液管和针头;也有不法商贩,将未经彻底消毒和毁形的医疗垃圾,重新制成其他用品。正是这些不法行为,使得由医疗垃圾引发的危害健康事故频频发生。

就医疗垃圾的系统管理而言,应由国家环保局牵头,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有关垃圾收集、运输、储存、处理、消毒和系统管理规范制度,并尽快制定出“医疗垃圾处理技术和污染防治的标准”。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一、建设背景

国务院在2017年颁布了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在医疗机构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并对医疗机构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属性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并设置了投放要求与处置要求。结合目前国内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与医疗机构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我们以科技为支撑,创新升级了此次的医疗机构垃圾分类建设方案。

二、建设原则

1、院内分区分科管理

不同科室的垃圾分类管理目录也不尽相同,比如门诊与病房,其医疗垃圾的管理重点对象就不一样,还要涉及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2、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区分管理

这次明确的是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但前期根据调研,医院普遍医疗垃圾分类都不规范,所以,此次方案是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优化方案与医疗垃圾的升级方案并行建设。

3、革新管理

优化加升级,有可能涉及到以前垃圾的丢放方式不一样,存放环境也不太一样。此次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要求可溯源,也就是对工作细化的一个改革。

4、制度与宣传并行

此次垃圾分类建设更加细化,加上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所以提前做好制度建设与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三、建设思路

我们公司出具体的技术支持,协助医院制定相应的院内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与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并制定医院内的医疗垃圾宣传手册与生活垃圾宣传手册,并把这些垃圾站点按区域进行回收设置点的电子化管理,医院负责对接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单位对接工作。

四、具体工作

1、入驻医院,熟悉医院现有整体垃圾分类工作

2、提出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的整体位置分布设计图

3、医疗垃圾按分类清单落实到不同科室的垃圾存放处,除标明大的分类标签与容器外,将进行物联电子追溯秤,增加紫外线人体感应灯,铁制局部滑动大容器的改革。

4、医疗机构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也就是湿垃圾)对院内食堂进行重点跟踪建设,并对办公区域也进行分类投放回收箱(这里需要说明下,办公区域是四个箱子----湿垃圾、干垃圾、回收与有害的将单独处理,但医疗科室除了这些外,需要单独设置未感染的回收分类管理点了)。

5、制定不同区域的不同垃圾内部中转机制,这里除了要在区域内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点外,还要明确医疗垃圾中转与生活垃圾中转的区分管理。这里需要与医院协商。

6、制定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的院内垃圾箱区分,目前的双箱分类不太符合要求,我们建议以“湿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其它垃圾箱”三类为主(色彩按国家统一规定),至于有害垃圾,建设病人家属带至科室进行丢弃。

7、以上看着有点乱,其实是对院内病房外的日常垃圾箱改动、病房医疗垃圾房的改动、病房生活垃圾箱的改动。以上改动严格按照国家的管理规范来行动,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8、后期宣传只有二点,一个是科室医院工作人员的培训,一个是让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快速适应机制建设,患者的教育可以通过设置醒目的牌子,但其实重点是科室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教育。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病人及诊疗中产生的垃圾较多,过去因缺乏统一的规定,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有时有混放的现象,造成医疗垃圾无害化处成本高。近年来,我科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范对垃圾进行科内分类,取得较好成果,现汇报如下:

1 科室成立

由医护人员组成的科室院感小组,明确规定医疗垃圾从产生至送出集中处理前整个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不定期的检查和督促、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使大家明确自己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力。

2 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在入院宣教及护士下病房宣教时,应教会她们生活垃圾应放哪个桶,带有血、粪便等病人排泄物的卫生纸、尿布应放哪个桶,详细介绍医院对垃圾分类的需求,提高她们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主动配合我们维持环境卫生。

3 垃圾的分类及正确处理

3.1 生活垃圾 主要为办公室垃圾及病房家属的垃圾,可在病房外走廊、办公室、治疗室、处置间等放置加盖塑料桶,内放相应的黑色塑料袋,由护工不定时将塑料袋扎口后送到医院指定处统一处理。

3.2 感染性垃圾的分类

3.2.1 锐器桶 在治疗及治疗车下层、产房应备置锐器桶,专门放置针头、穿刺针、废弃缝合针、备皮刀片等,当装置达3/4容器时封闭盖口,用黄色塑料袋封扎袋口并贴上“损伤性废物”标识。

3.2.2 黄色垃圾桶 在病房走廊、治疗室、产房、治疗平车下层放置大小适宜的内置有黄色塑料袋的医疗垃圾桶,用于放置注射器、输液器、手套、口罩、尿袋、敷料、产妇卫生巾及婴儿尿布等,由护工不定时收集后将黄色塑料袋包扎封口贴上“感染性废物”标识。

3.2.3 分娩后胎盘去处应在病历上请病人签字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感染性胎盘应告知其产妇不得带回,须用双层防漏的黄色塑料袋分层扎封并贴上标识。

4 体会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容易造成污染是院感传播的重要途径。妇产科的废弃物品,大多沾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属于重污染物品,潜在的危险性更大,因此加强管理尤为重要。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规范化管理 医疗废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0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间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3]。为了确保对医院内产生的医疗废物系统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对环境及人群产生的危害,强化各部门对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全院参与、各部门负责的一套完整的医疗废物产生、分类、收集、标识、登记、暂存处理的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间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3]。为了确保对医院内产生的医疗废物系统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对环境及人群产生的危害,强化各部门对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全院参与、各部门负责的一套完整的医疗废物产生、分类、收集、标识、登记、暂存处理的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①明确第一责任人为法人代表(医院院长),主管后勤部的院长为组长,感控科、护理部、总务科、医务部及临床各科组成管理、检查、监控网。院感科负责制定各主管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由医疗废物的产生处、分类、收集、标识、暂存处和移交登记处进行各自的明确分工,对明确责任后出现问题的科室追究其科室相关领导的责任。②由院感控科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监控检查,护理部负责临床科室对医疗垃圾产生、分类的检查落实。总务科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每天定时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标识、运送及暂存处管理。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①明确第一责任人为法人代表(医院院长),主管后勤部的院长为组长,感控科、护理部、总务科、医务部及临床各科组成管理、检查、监控网。院感科负责制定各主管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由医疗废物的产生处、分类、收集、标识、暂存处和移交登记处进行各自的明确分工,对明确责任后出现问题的科室追究其科室相关领导的责任。②由院感控科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监控检查,护理部负责临床科室对医疗垃圾产生、分类的检查落实。总务科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每天定时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标识、运送及暂存处管理。

组织全院培训:分层次地进行全院培训。首先由院感控科对全院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科主任、护士长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总务科对后勤系统、清洁工进行培训。对收集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由院感控科进行具体指导,包括自身防护学习到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以及登记报告等制度均详细给以指导,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全院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本机构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同时掌握分类中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在处置过程中预防针刺伤等伤害措施。

组织全院培训:分层次地进行全院培训。首先由院感控科对全院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科主任、护士长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总务科对后勤系统、清洁工进行培训。对收集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由院感控科进行具体指导,包括自身防护学习到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以及登记报告等制度均详细给以指导,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全院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本机构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同时掌握分类中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在处置过程中预防针刺伤等伤害措施。

明确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要求: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临床科室是医疗废物产生地,根据“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5大类由院感部制作出明确示意图及分类标识。各科主任、护士长对医生、护士进行医疗垃圾分类监督。每日由所在科室清洁工不定时根据医疗垃圾盛3/4满的黄色垃圾袋进行有效包扎封口,并贴上警示标识,写上垃圾产生的科室及时间。对损伤性废物考虑成本问题后采用自制的锐器盒,即一次性注射器纸盒内套黄色塑料袋,使用48小时后或盒满3/4时封闭盖口,防止锐器伤人。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②医疗废物的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由总务科安排1名专职人员,每天上午1次、下午1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避开人群,经专用通道到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车专门设置可冲洗、消毒、密封不渗漏专用车,车外有医疗废物专用车字样及警示标识。车内有医疗废物分类标识,按标识分好格。专业收集人员每天在收集前一定要穿好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损害,同时带上随身携带的手提式称重计(表),与临床科室进行每日上、下午的医疗废物收集、交接登记、称重和各自签名,各科室建立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备存。③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由医疗废物收集员专人负责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每天将各科室产生并收集得的医疗废物记录在一本子上,并统计好数量,将分类不同的医疗垃圾放于周转箱内存储于暂存处。运送工具使用后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清洁、消毒。暂存处设在远离生活区及住宅远处,具有防鼠、防蚊的独立房间。门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标识。医疗废物暂存地每日上锁,专人管理。隔日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移交、登记,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双方签名确认,表明已接收到废物。登记资料保存3年,以备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检查。

明确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要求: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临床科室是医疗废物产生地,根据“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5大类由院感部制作出明确示意图及分类标识。各科主任、护士长对医生、护士进行医疗垃圾分类监督。每日由所在科室清洁工不定时根据医疗垃圾盛3/4满的黄色垃圾袋进行有效包扎封口,并贴上警示标识,写上垃圾产生的科室及时间。对损伤性废物考虑成本问题后采用自制的锐器盒,即一次性注射器纸盒内套黄色塑料袋,使用48小时后或盒满3/4时封闭盖口,防止锐器伤人。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②医疗废物的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由总务科安排1名专职人员,每天上午1次、下午1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避开人群,经专用通道到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车专门设置可冲洗、消毒、密封不渗漏专用车,车外有医疗废物专用车字样及警示标识。车内有医疗废物分类标识,按标识分好格。专业收集人员每天在收集前一定要穿好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损害,同时带上随身携带的手提式称重计(表),与临床科室进行每日上、下午的医疗废物收集、交接登记、称重和各自签名,各科室建立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备存。③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由医疗废物收集员专人负责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每天将各科室产生并收集得的医疗废物记录在一本子上,并统计好数量,将分类不同的医疗垃圾放于周转箱内存储于暂存处。运送工具使用后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清洁、消毒。暂存处设在远离生活区及住宅远处,具有防鼠、防蚊的独立房间。门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标识。医疗废物暂存地每日上锁,专人管理。隔日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移交、登记,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双方签名确认,表明已接收到废物。登记资料保存3年,以备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检查。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防护措施:①制定了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措施和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身体受到健康损害。②制定了本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③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处罚条例。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防护措施:①制定了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措施和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身体受到健康损害。②制定了本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③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处罚条例。

讨 论

讨 论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流行病的源头。规范医疗垃圾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专门岗位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保洁员能供各科室医疗废物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多与他们交流对工作有很大的提高。对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的关键人群严加教育和督导,在医疗废物管理问题上反复强调法制观念。上岗人员必须培训,医疗废物交由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的监管,能深刻体会到:①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能使全院职工参与其中,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各级医护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院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环保意识。②规范和提高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步做到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减少了锐利器刺伤的发生,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③全院职工自觉遵守条例和法规,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而造成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环境污染。④降低了医院感染薄弱环节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整体水平及管理质量。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流行病的源头。规范医疗垃圾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专门岗位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保洁员能供各科室医疗废物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多与他们交流对工作有很大的提高。对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的关键人群严加教育和督导,在医疗废物管理问题上反复强调法制观念。上岗人员必须培训,医疗废物交由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的监管,能深刻体会到:①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能使全院职工参与其中,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各级医护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院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环保意识。②规范和提高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步做到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减少了锐利器刺伤的发生,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③全院职工自觉遵守条例和法规,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而造成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环境污染。④降低了医院感染薄弱环节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整体水平及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1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10-11.

3 张友惠,王琴,叶良玉,施海红.ISO9001:2000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口腔医院相对于综合医院规模小,医疗垃圾相对较少,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包括被患者污染的沾有血液、体液的棉球、纱布等废弃物以及过期的液体、药品等,还有一些口腔特殊的工具和废弃物,如口镜、镊子、牙钻、砂石、取模材料、银汞合金、拔掉的牙齿等,因其体积小、形态特殊,某些医疗垃圾易被患者带走,而忽视其具有的较强传染性和污染性。如果放任这些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并随意丢掉,势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威胁。

1 口腔医疗垃圾的危害

1.1 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流行性感冒、SARS、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是21世纪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2003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居亚洲第2位,全球第14位 [1] 。在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9.7%,其中约3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广泛传播和流行,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2] 。目前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居全球第2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因其它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3] 。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在海南博鳌“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上说,下一次全球性流感对中国的威胁可能是最大的,再一次的全球流感流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届时数百万人将因此丧生,流感能够给全球公共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的传染病SARS在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迅速蔓延,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超过8000余人,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5] 。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徐德中教授分析得出SARS流行规律是:SARS的流行从医务人员暴发开始,医院的感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90%的发病人数与医院感染有关 [5] 。

1.2 医疗垃圾与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医疗垃圾的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殊性 [6] 。加强对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许多口腔小诊所,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污染环境,将口腔医疗垃圾随意处置,使得许多口腔污染物品流入社会,如沾有患者体液或血液的口镜、镊子、牙钻、注射器等小器械易被患者带走或被小孩子拣去玩耍,可造成二次污染。我们知道,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就是艾滋病传播的一项重要途径。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将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后出售以谋取暴利,这些带有大量病毒、病菌的物品,可能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的暴发,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2 口腔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理

2.1 建立相关的制度,加强法制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有关条例,并建议建立一些相关的有关污染的法律制度,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强化国家的法制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环境污染问题关乎子孙后代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才能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使人人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2.2 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认识到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理与提高人口质量,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人们健康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环境的保护感,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加强对医疗垃圾污染性的重视,并做好对患者的宣传、解释工作,杜绝使用过的一次性口腔医疗器械流入社会。

2.3 加强对口腔医疗垃圾的消毒无害化处理 对于口腔医疗垃圾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降低清洁人员的感染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病原菌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的暴发。针对不同的口腔医疗垃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依据其处理方法,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统一包装,指定专人负责上交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记录备案。对可燃烧的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如棉条、纱布、胸巾、纸捻等;对取模材料、拔掉的牙齿、充填废弃物等进行浸泡无害化处理后,集中回收进行深埋处理;对一次性的口镜、镊子、探针、牙钻、注射器、输液器、医用手套等进行浸泡无害化处理后,集中回收进行毁形处理。

2.4 加强对医疗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目前,大部分口腔医院为防止病毒、病菌的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如口腔检查盘、手套、注射器、漱口杯、吸唾器等。如果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不严,有的流失到社会被反复使用,就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另外,如果这些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被回收再次使用,后果非常严重,可导致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结核、性病等传染病的感染。众所周知,注射器的共用是艾滋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规定医院必须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和处理,严防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罗华军,王芳艳.艾滋病治疗进展.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21(3):384.

2 中华医学会.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2005-1-19.

3 端木宏谨.顺应潮流繁荣学术―――结核病流行和防治回顾.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1-4.

4 专家揭示预防今年可能发生的流感流行.首都医药,2003,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