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范文第1篇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概况及特点

2014年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0.52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0亿元,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20.19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25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7.95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1.12亿元,增长4.9%;服务业产值1.01亿元,增长4.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637元,同比增长11.9%。

今年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增加;畜牧业生猪、家禽生产保持稳中有增;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势头良好;粮食产量略有下降。

二、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形势分析

(一)粮油生产概况

2014年,全区粮食播栽面积4.67万亩,同比增加1.5%;粮食总产量20.56万吨,同比下降0.9%。主要原因是:大春生产稻谷、玉米、高粱扬花期雨水过多,影响了产量。如稻谷今年平均单产为633公斤/亩,同比每亩减少12公斤,下降1.9%。所以今年稻谷产量为13.66万吨,同比下降1.8%。

油菜籽种植面积3.12万亩,产量3849吨,同比基本持平。

(二)蔬菜生产概况

蔬菜播种面积15.20万亩,同比增加2820亩,增长1.89%。产量达到37.99万吨,同比增加1.85万吨,增长5.11%。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力量。着力提升设施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共计面积3万亩;积极培育良繁基地,目前在全区建设有升降温设施的集约化育苗中心5个,面积达到2万平米,优质种苗辐射面积较大;加快“三新”技术应用,引进示范推广蔬菜等新品种,推广蔬菜高效立体栽培,探索“粱+菜+油”等新模式14项。

二是,积极创新产销新型对接模式。以农民专合社为载体,积极探索和推进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不断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直供直销、农店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都有效保障了菜篮子供应,减少了中间环节流通,降低了销售成本。

(三)畜牧业生产概况

区2014年出栏生猪41万余头,同比基本持平;出栏牛840头,同比增长16.5%;出栏羊3.3万只,同比增长4.28%;出栏家禽270.5万只,同比增长3.09%;出栏肉兔23.66万只,同比下降4.4%;禽蛋产量1882吨,同比增长3.01%。

1、生猪生产情况:加大项目引导,加大对老旧猪场的新、改、扩建,加大猪场优质种猪的引进,提高了猪场的生产规模及养殖生产效率。2013年到2014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约340万元,完成新建扩建猪场41个,新改扩建标准化猪舍面积1.52万平米,新增生猪产能3万头;投入财政补助资金41万元,引进优质种猪698头,可年增优质仔猪约1.5万头;投入344万元改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建设圈舍面积3900平方米,示范并带动一大批生猪养殖场的发展。

生猪价格回升温和对市场行情好转的预期,养殖户养殖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及出栏量均快速增加。

2、家禽生产情况:与生猪市场行情不同,近年来家禽市场行情较为平稳,林下鸡等优势特色家禽养殖价格优势明显,从事家禽规模化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及规模不断提升。

林下散养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根据近年来价格监测统计,散养土鸡价格从2010年到2014年9月,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价格从最初33.71元/公斤一路上升到2014年42.40元/公斤,目前已形成了从育雏到市场一整套产业链。从2013到2014年,主要发展有以下养殖乳化基地:魏坝养殖专业合作社魏坝林场土鸡养殖基地,基地年出栏优质林下散养鸡约5万只,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可年出栏林下鸡10万只以上;通滩镇团结林场林下鸡养殖基地年可出栏优质商品鸡约3万只;泰安阳院子林场林下鸡养殖基地可年出栏林下鸡2万只以上;分水、弥陀、江北、华阳等地配套建成了一批家禽乳化和专业育雏场(厂),市场行情看好。

农户散养家禽的积极性提高。我区家户普遍有散养家禽的习惯,多利用房前屋后竹林、荒山、坡养殖鸡鸭,现在禽苗有专业场进行乳化、脱温和前期免疫,养殖成活率及管理劳动强度大量下降,加上市场价格上升,养殖数量和质量上也不断提升。

三、国家强农惠农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体公益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每亩补贴14.75元。

2、贯彻落实情况:

林业和财政等部门明确责任,做好联动,共同推进。根据省、市核定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和资金下达计划,由区农林局提供公益林生态补偿面积给区财政局,区财政局直接将生态补偿资金划拨到各镇、街(景区)财政所,各镇、街(景区)农林站提供兑付花名册给财政所,财政所将补偿资金划到信用社,信用社凭花名册发放到农户(或集体帐户),均通过“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额兑付给农户。

公示公开,公正透明。在兑付前,各镇、街(景区)对领取生态补偿资金的名单、补助标准、补助面积、补助金额以及管护完成情况在项目村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资金封密,拒绝现金。补偿资金实行封密封运行,均通过“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额兑付给农户(或集体帐户),拒绝现金支付。

3、存在问题:上级下达的公益林面积与我区天保二期工程上报的面积不一致,个别镇、街有不按时、随意变动林权权利人姓名和面积来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的情况,林农的森林管护意识差,生态效益补偿涉及的林农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较低。

(二)粮种补贴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与方式:玉米、小麦、青稞、油菜每亩补贴10元,水稻每亩补贴15元。资金实行直接补贴方式,即根据2014年实际核实的种植面积和补贴标准将资金直接发放到种植农户或其他种植者。

2、贯彻落实情况:

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际种植面积的终审确认。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所在行政区域种植面积核实工作。具体以村为基本单位开展实际种植面积的登记、汇总、审核、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农业部门提供的经过终审确认的实际种植面积,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提供的补贴清册,原则上通过“一卡(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种植户和其他种植者。在个别不具备“一卡(折)通”发放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但必须规范发放的程序和办法。

3、存在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征用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等原因,造成了上级拨付资金的面积大于核实的面积,由此产生了剩余资金;由于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当年不能到位,导致上访事件发生;由于种粮大户补贴作物种类太少,导致我区种粮大户数量少;按现行政策,种粮大户补贴仅限于水稻、玉米和小麦,而我区高粱作物未纳入补贴范围,制约了我区种粮大户的发展;个别乡镇的个别村未进行公示;个别乡镇资料建档不完善;个别乡镇个别年份存在发放现金;个别乡镇良种补贴款发放不及时。

4、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每台农业机械(其中国30%,市补10%1,区级财政补贴10%,农户自筹50%)的标准执行。

(2)贯彻落实情况:

与区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区2014年购机补贴实施方案》,并与各镇街(景区)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积极加强与区财政的衔接工作,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协调经销商,确保补贴政策实惠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手中。

(3)存在问题: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大、中型及大功率机具在我区的推广很艰难,导致整个项目实施进展缓慢。从农机化发展的历史及地域等因素来看,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还处于农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售后服务来看,部分经销商售后服务跟不上,机具维修及零配件供应不能及时到位,用户反响较强烈;镇街(景区)购机补贴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对操作系统不熟悉,操作设备陈旧。

四、2014年农民增收完成情况,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增收情况

2014年,区农村住户调查共9个点,90户,根据结果显示,全年我区农民现金收入11637元,同比增长11.9%,呈现出较快速增长态势。

1、工资性收入增势迅猛,成为全区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229元,同比增加1038元,增长20.0%,占农民纯收入的53.53%。其主要原因: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我区轻工业园区、酒业园区、机械工业园区引进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8000多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等因素,使用工量大幅增长;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2、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有效来源。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4738元,同比增加144元,增长3.2%,占农民纯收入的40.71%。增长原因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助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的自然灾害较少,特色产业发展如蔬菜、规模养殖、特色水果等农产品得到大力发展,加之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促进了第一产业收入的稳步发展。

3、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有效来源。随着各项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及助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农村转移性收入增长迅速。2014年,我区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元,增长11.2%,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

1、收入渠道狭窄,依赖性强

我区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两大块,两项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过大,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比重尤高;家庭经营中又以一产业为主,对劳务、农牧业产业依赖性过大。

2、家庭经营比重失调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一产业现金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过大,没有二产业收入,三产业收入基数小。二产业发展不够,三产业比重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本地就业,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创收能力差

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只能以传统方式种养,不能靠科学致富,所以种养殖业效益低;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素质较低,多从事体能型工作,技术含量低,收益不高,且就业竞争力差,容易失业。

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及农村经济面临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

(一)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耕地大量减少,农业人口以及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在家务农的农民均为老年人,土地上所产生的效益差;二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这种情况已成为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区的农村经济要保持稳定发展,应在提高土地效益和发展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二)土地流转中的存在问题

1、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引导,部分业主有怕的思想。很多业主搞开发要求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签订协议,认为这样更可靠,办事情更方便。

2、流转合同主体错位。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主体是承包农户,少数乡政府、村组织由于推进规模经营心切,越俎代庖,以村组名义与外来业主直接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法律手续不完备,容易产生纠纷。

3、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缺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为土地转让、互换提供了方便,但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区至今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动服务中心,缺乏一个由上到下网络状的中介服务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

4、管理力量不足。目前农经管理体制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形势的需要。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范文第2篇

摘要:现代云南农村研究的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中国农村研究的云南经验时期;民族研究与云南农村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与中国农村发展相比,具有共通性与特殊性,应在主体思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寻求建立系统、有效、适应的理论方法,来解答云南农村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云南农村;变迁发展;主体性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区,经济文化发达,因而在这些地区开展农村研究有相当便利的条件,一方面研究者可以获取非常丰富的各类文献资料,另外由于这些地区农村社会发育相当成熟,这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繁多的研究素材。关于这些地区的农村研究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析研究到具体的农村政权、农村市场、农村组织、婚姻家庭、农村教育的调查研究等等,较为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了这些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和发展的状况。然而,对于一个边远民族省份来说,在云南开展农村研究我们要面临与上述地区,甚至广大内地农村极不相同的情况。由于云南农村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组织发育程度与内地农村存在极大差异,在云南开展农村研究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传统中国农村研究只能为云南农村研究提供有限度的经验,因此总结和反思云南农村研究的经验对于加深云南农村变迁和发展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云南的农村研究作一个系统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涉及云南乡村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以及研究方法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云南自然生态复杂,地理位置偏远,民族众多,历史上长期与中国内陆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相比较其他内陆省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西方势力开始渗入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外部势力也逐渐渗入云南,比较中国沿海省份,虽然这些外部影响仍十分有限,云南也开始缓慢融入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进程中。事实上,云南的农村研究历史和中国现代史密切相关。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左右到80年代初;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一、中国农村研究的云南经验

最早关于云南农村的系统研究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矛盾丛生,农村与农民问题日益严重,这引起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试图寻找治病的良方,由此在三四十年代形成了本世纪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主要有两大学派: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和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1]。除了学者、民间开展的农村研究活动外,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调查。1933年,农村复兴委员会成立,它附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务是为行政院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复兴委员会先后对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1934年编辑成书的《云南省农村调查》就是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成果,调查选取了滇中、滇东和滇南的昆明、禄丰、玉溪、马龙、开远6个市县的26个村子、642户村民进行了挨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这些农村地区的土地分配、农村副业、农村借贷、田赋、农村捐税、农村教育及政治情况。虽然调查只是限于当时云南局部地区的农村,调查内容也过多偏重于农村经济情况,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定期对农村经济情况进行记载,而且是第一次关于云南农村的系统调查研究,现代方法首次运用于对云南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抗战爆发后,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各大学研究机构纷纷内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汇聚了当时国内许多优秀的研究学者。1938年费孝通回国,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并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学者成立了“魁阁”工作站,他们在周边地区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合作完成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洱村小农经济》《、昆厂劳工》《、祖荫之下》《、芒市边民的摆》《、呈贡基层权力结构》等一批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基本文献,其中《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汇集成《云南三村》一书。在书中,费孝通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进行比较研究。禄村代表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社区,易村代表了手工业发达的农村社区,玉村代表了深受邻近商业中心镇影响的农村社区。费孝通和他的学生通过细致的实地调查,展现和概括出不同社区的类型特征,并基于不同类型社区的比较研究,加深对农村经济制度等普遍性问题的理论认识[2](P19)。这一时期费孝通关于云南农村的研究可以说是他早期农村研究的延续。1936年,费孝通在家乡江苏吴江开弦弓村调查完成研究论文《江村经济》,描述了中国江南一个农村村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这个村落在面对现代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冲击下所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在《云南三村》中,费孝通正是通过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来和江村加以比较,他最终的研究目的在于认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问题。事实上,由于特殊的社会形势及费孝通等学者、机构特定的研究目的,这一时期关于云南农村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当时云南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局限。在《云南省农村调查》中,调查者所选取的几个农村地区都是属于当时在云南经济较为发达且汉族人口集中的地区。而在《云南三村》中,费孝通所选的3种类型的农村社区看起来也更像是典型的中国内地农村,并不能代表生态社会文化极为多样的云南农村。然而,应该看到这一时期云南农村研究的价值在于其中所运用的日渐成熟的理论方法,特别是费孝通本人的社区研究思想方法的成形,这些方法至今仍适用于我们开展云南农村研究。另外,即便有曲折,云南农村的发展也是一直缓慢融入于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进程中,这一时期所做的云南农村的研究,也正反映出云南农村发展与中国农村发展所具有的共通性。

二、民族研究与云南农村研究

如果说第一阶段云南农村研究的特征在于显示云南农村社会经济与中国农村普遍的共通性,那么第二阶段的云南农村研究则显示出云南农村社会的独特性。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政治形势再次影响了云南农村研究的路径。一时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伴随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土地革命的开展,关于农村生产关系的研究成为农村研究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学被取消,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在30年代开创的中国农村研究经验也让位于关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讨论。在云南,1956~1964年间,为了开展民族识别工作,配合民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民族语言大调查。调查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相当部分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了云南农村研究。针对云南民族社会性质研究,形成关于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这些调查资料不但涉及各民族的文化、宗教及生活习俗,还包括了对各民族村寨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云南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生活居住在偏远的村寨,因此认识和研究云南农村现实绝不能忽略对广大的少数民族村落地区的关注。历史上,由于统治阶层的民族压迫政策,汉族知识精英的民族歧视,很少有关于云南广大民族村落地区的文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民族平等政策的落实,这些详实的资料首次为我们全面认识云南广大的农村民族地区提供了可能。

总结起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时期,云南农村的研究基本从属在民族研究的范畴下,而这时期关于云南民族研究受经典理论模式所支配:云南民族历史被纳入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交替演进的5种生产方式的模式中。相应地,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农村大多被视作处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更多体现为原始的、从属的性质,云南农村发展的多元性趋向在一定程度上被单一的线性发展模式取代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其历史传统被隔离开来。然而,应当看到这一时期关于云南民族社会性质的讨论加深了我们对云南农村社会复杂性、特殊性的认识,而若干的关于云南民族村寨社会经济的详尽的调查资料也成为下一阶段开展云南农村研究的重要基础。

三、云南农村发展与云南农村研究

事实上,云南农村研究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回答云南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而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其目的都受限于各自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第一阶段的云南农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服务于中国农村发展背景下的云南农村考察,而第二阶段可以被称为服务于民族政策背景下的云南农村民族地区调查。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说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更多地是为未来云南农村研究提供经验资料、方法,及作相应的理论准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新的政治形势下,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强调,国内学术研究重点也从“生产关系”转向“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农村经济发展及区域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学科的恢复与重建,越来越多的研究力量投入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中,云南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家庭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革来展开。进入90年代后,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农村发展的具体问题,如: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市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等等,不但只是涉及这系列经济问题,相关的影响农村发展的贫困问题、环境生态、基层政权、民族文化、农村教育、妇女儿童发展、健康等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的学科从各自的角度来关注研究农村问题,农村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

但是,应该注意到,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不足。首先,在理论方法上。相当一部分研究属于政策性研究,流于过多空泛的讨论,缺乏相应的理论及经验支持。还有一部分研究只是对经验资料的简单整理、加工,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事实上,在前面讨论到的两个研究阶段中,已经展现出相当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基础理论,特别是以费孝通为主要代表的相关学者的社区研究思想方法已经相当成形。而在五六十年代开展的民族调查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相关的调查研究也非常严谨、严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打断了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正常路径,这些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宝贵方法经验也被遗忘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事业开始重建发展,但在经过10多年的停滞期后,不可避免地在知识方法的延续上出现了断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增多的新问题,在传统经验中断、缺乏相关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相当多的研究只能成为满足短期形势需要的产物。因此,对于云南农村研究来说急需加强对理论方法的重视,加强相应的学科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国外、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经验,也十分需要借鉴以往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相关经验。

其次,在学科建设与合作上。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农村研究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改革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研究过多地偏重于关注经济因素。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占据农村研究的大半,经济学在农村研究中基本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其他一些相关学科如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环境地理学等,过于恪守其传统的研究领域,没有积极地加入到云南农村发展的讨论中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政府和相关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在发展中只侧重强调经济的作用是片面的,特别是在像云南农村这样有特殊文化生态的地区,相关的发展问题如贫困问题不只受到经济因素影响,其他相关的非经济因素如文化、环境因素也应该受到重视。新的发展观的确立,使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云南农村发展,不同的学科也开始更多加入到对于云南农村发展的讨论中来:如人类学、民族学关于民族文化与农村发展的讨论;社会学关于农村组织与农村发展的讨论;环境学关于自然生态与农村发展的讨论;等等。新的发展观也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云南农村发展的路径。云南农村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其文化、生态的多元性。因此,云南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也应该是多元的,单一的某一学科理论无法解答云南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云南的农村研究非常需要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将有助于扩展和提升我们对云南农村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四、总结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对云南农村的认识是伴随着对中国农村的认识展开的,这个时期,云南的农村发展似乎是整个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注角。而在五六十年代,关于云南农村民族地区的调查工作是新中国民族政策、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云南农村的主体性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有必要明确云南农村研究关注的是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云南农村研究的目的在于解答云南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关于云南农村的历史经验回顾应该在这样的主体框架内展开。事实上,云南农村研究目的的主体性是在其历史发展中一步步被确立强化的,因此,这也可以说是云南农村研究的历史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明确了云南农村研究的主体性,我们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理论、方法经验的梳理就会清晰得多。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在于其多元性,因而应该重视以往云南农村研究中丰富有益的经验。早期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工业的研究,中期对民族村落地区生产关系的讨论,以及近年来对农村经济结构、人口、民族文化的关注,形成了关于云南农村研究的丰富经验,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认识云南农村的发展问题,其中发展成形、成熟的理论、科学研究方法也为我们系统、整体认识云南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能。事实上,从云南农村研究的总体历史来看,云南农村与中国农村研究所具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总是并存的,一方面,我们不能无视云南农村或者缓慢曲折或者迅猛直接融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进程。另一方面,同样不能忽略云南农村发展独特的一面,它所具有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形态。就云南农村研究来说,强调主体性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应该认识到云南农村发展所面临的特殊、复杂的背景、形势,单一的理论模式和方法经验无力解答云南农村发展的问题。因此,云南农村研究者应该认识到云南农村发展与中国发展的共通与特殊性,在主体思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寻求、建立系统、有效、适应的理论方法,来解答云南农村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反思云南农村研究经验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启示新时期云南农村研究者的学术理念与志向。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改革初期制定的沿海沿边发展的国家战略可以说是这一理论实践的发端。然而,沿边开放的收益远远无法同沿海开放相比较,边疆仍是意味着偏远与落后,事实上,这也大体反映了云南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就宏观背景来看,应该说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20年极大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以云南省两大产业为例:烟草和旅游都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但另一方面,云南经济仍然在被中国东部乃至邻近发达地区进一步拉大差距。

就云南省内部来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的扩大更为突出。作为一个边远落后省份发展最薄弱的地区,云南农村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同样,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活在云南农村的少数民族同胞经历了巨大的历史社会变迁,旧时代与国家、地方政府若即若离的关系被打破了,他们生活越来越直接地受到国家、地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冲击、影响,如何应对或适应这一系列的外来影响,是在边缘化中封闭自己,还是积极适应变化,这也是云南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上世纪30年代,在国家民族命运濒临危亡的时代,一批优秀学者怀着自信与热情积极寻找中国农村发展的道路。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者为我们树立了表率,费孝通本人1938年从英国来到昆明,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深入到云南边远农村长期蹲点调查。在研究中所体现的对国家命运、农村百姓生计的关切,不计回报的无私投入让人感动。五六十年代的一大批学者怀着对新中国建设的一片热忱,不辞辛劳地深入到云南最偏远的民族村寨地区开展调查工作,他们的奉献精神同样让人动容。作为今天研究云南农村发展的云南学者,在强调云南农村研究主体性的同时,也需要前辈的自信与热情。因此,回顾和反思云南农村研究的意义不单在于强调传统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方法经验,也同样在于强调传统研究中可贵的学术理念与志向。

参考文献:

[1]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参考文献: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云南省农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2.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吴怀连.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马戎,潘乃谷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8.《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9.《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10.《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范文第3篇

一“难”经济困扰。由于一些乡村的发展思路不宽,发展路数不定,发展效益不高,缺乏用现代经济的观点、市场经济的观点、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观点去经营农村的理念,致使富乡、富村、富民的一些战略和目标没有叫响抓实,没有做大做强,乡级经济、村级经济匮乏无力,干部工资开支难,办公经费支付难,公益事业兴办难,服务资金解决难,债务还款难,这已成为多数乡镇的一大难题。

二“难”市场驾驭。我们知道,现阶段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与国际经济接轨时代,已经进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时代,已经进入全民携手奔小康时代。但在农村,如何运用快速传递的现代信息、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手段、庞大的国际、国内买方现代市场,去运筹帷幄我们本地的民生、本地的发展、本地的腾飞,则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常发出市场难驾驭的感叹。

三“难”农民增收。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我县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实现小康,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农民怎么增收,怎么弥补入世后对农业的冲击,怎么削减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剪刀差”,怎么解脱农民把土地看成是赖以生存寄望于最大的唯一资源和条件的束缚,怎么实现社会化、规模化、组织化、效益最大化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农村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

四“难”规模经营。贺书记在去年农村精品工程推进会上提出的农村产业化三个阶段和目标,可以说是实现农村经济规模经营的模式和方向。但一些乡、村还缺乏细致的分步实施目标、缺乏组织的品种规模、缺乏强力的推进措施。还没有突破农民散兵作战、小打小闹,组织化程度低。

五“难”跟进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渴望政府和干部提供政策、产业、技术、资金、销售等各项服务。但由于一些乡、村干部的思维和工作抓法,还局限于就提高生产力水平而抓生产力提高上,没有潜心研究生产关系如何适应日益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上,也就是我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还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基层组织和干部在农民心目中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还不强。

以上列举农工作“五难”,并不一定科学、确切,但已经导致了一些乡、村干部削减了在农村工作的信心和斗志,有的乡镇干部强烈要求返城,有的乡镇对干部采取“花班制”,其后果必然导致对“三农”问题没有深入研究与实践,影响实现县委提出的“四富”目标的进程,影响乡镇组织的战斗力,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要抓住牵动现阶段农村工作的“牛鼻子”,才能有效地破解农村工作的难题。对此,提出以下五个突破与各位领导商榷。

1、换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经济发展需要思想解放先行,思想解放程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解放思想再解放,更新观念再更新,冲破计划经济时期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要把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兴奋点调整到加快发展奔小康上来,与市场经济合拍共振。要采取三种方式换脑:一是“比”。要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庆安看庆安,在干部群众中展开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不进则退,不富则贫,不强则弱。只有换脑,在思想上与市场接轨,抓法上与市场合拍,措施上与市场相符,才能适应市场、进入市场、驾驭市场,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二是“逼”。采取按市场定产业,按产业定目标,按目标定责任办法,把招商引资、精品工程、结构调整、订单农业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人,与工资和使用挂钩,奖优罚劣,促使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去认识市场、更新观念。三是“学”。要从培训学习、示范引导抓起,通过聘请专家讲课,举办培训班、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走出传统思维定势,克服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使他们思想围着市场运转,眼睛盯着市场经营,产品围着市场赚钱。

通过换脑,真正把乡村干部打造成“一脑三机”型干部。一脑,就是成为活电脑,精通农村各项政策,熟悉农村各项工作,掌握各种科技信息,随时为群众提供各方面服务。三机就是成为收录机,为农民收集各类致富信息;成为播放机,经过整理加工,把信息传递给农民;成为编辑机,为农民生产全程服务,纠偏扶正,从而保证经济运行的质量。

2、转型。衡量一个地方的好坏就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当前旧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合理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尽快使干部转型,以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要求。一要由农业型转向工业型。要树立用工业思想抓农业,用工业观点计算农业成本的工作理念,使乡镇干部用工业的思维、工业观点去研究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把农业生产引入市场经济轨道,眼光跳出生产领域,在流通和加工领域做文章。要大办工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精深加工项目,真正通过引进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富庶一方农民,实现乡增财力、村增积累、民增收入的目标。二要由守业型转向创业型。市场经济是激烈竞争的经济,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守田园、温饱即安就是在倒退。乡村干部要解放思想,积极创业,用创新的思维研究市场、研究“三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创工业立县之业,创绿色强县之业,创招商富县之业。乡镇党委要把重点放在抓宏观调控上,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做到管宏观不管微观,管规划不管计划,管服务不管事务,管政策不管决策。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大胆开拓,创出一片伟业,致富一方经济。三要由命令型转向服务型。乡镇干部要转变过去工作方式方法,主动调适与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工作重点要由经常性督促农村农民的微观生产过程转向引导农民进市场和搞好服务上。研究市场,研究为民服务的举措,研究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真正为“三农”搞好服务。近两年,在农村实施的“抓包联”责任制,有效地改进了乡镇干部对“三农”工作领导的方式方法。它是工作体制的一种转换,是政府职能、干部作风的一种转变,是经济利益分配的一种转型,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加快产业化升级的有效手段,是乡镇干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

通过转型,使乡镇干部真正成为产前市场预测的信息员、产中的技术指导员、产后农副产品的销售员和抢占市场的导航员。

3、接轨。当前,农村经济走势正朝着产业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就是要摆布好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消除各种症结,形成顺畅的发展链条。具体要搞好“四个接轨”:一要搞好与信息接轨。乡村要研究建立信息平台,搞好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帮助农民了解市场,熟悉市场,适应市场。要通过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服务,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分析,通过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订单农业等一系列农业信息网上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前瞻性地调整生产结构,更好地把握和驾驭市场,增加收入。二要搞好与人才接轨。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引导他们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和引导农民闯市场,创大业,增收入。三要搞好与产业接轨。要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把具有牵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要大力组建各类产业合作社和协会。鼓励和支持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积极参与到各类产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中来,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联合舰队体系,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四要搞好与市场接轨。要努力做活做好农民进入市场这篇文章,千方百计地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规范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靠提供优质服务牵动农民进市场。在强化农民自我服务的同时,要完善并增强各级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村级应抓好以主导产品为重点的综合;乡镇应以“站所”为依托,抓好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用生产资料保障为重点的专项服务。县级应抓好以产业衔接为重点的加工和销售服务。靠开展市场教育组织农民进市场。突出强化农民的质量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引导农民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靠科技推动农民进市场。要抓住科技进步在增产增效的主导因素,不断增加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在农民中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练兵和科技竞赛活动,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经济行为的理性化。使农民经营思想、经营作用得到转变,从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抓生产不顾流通、依赖资源满足现状的旧观念中解脱出来,增强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要研究分析经济发展走势,合理确定本地优势,提高农业运行质量,进行造势、借势、扬势。要发挥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把适宜的主导农业确定为主攻方向,不断发展壮大,进行积极造势;要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途径,把本地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进行广泛借势;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确立的主导产业进行宣传和炒作,扩大市场份额,吸引客商和引进资金,进行大力扬势。通过造势、借势和扬势,号准经济发展的脉博,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而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

4、解难。乡村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落实“三个代表”要求,说到底就是对农民的感情问题,要把农民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第一要把解难放在便民服务上。根据广大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基本需求和迫切愿望,建立和完善销售、信息、科技、资金、物资、政策、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各种有效跟踪服务,从而解决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不够及时、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效果不佳等问题。第二要把解难放在富民增收上。要做到“三个加快”: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强农之举,增效之策,富民之道。实现农业产业化,就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的过程。要走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路子。要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带动农户发展生产的龙头企业,牵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要选准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扩大基地规模,构筑适宜的加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拳头经济,逐渐形成各业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强劲态势。要大力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屯、专业户,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乡一业的经济格局。二要通过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土地流转的快慢决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而加快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必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较多的作业空间。要积极引导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离开土地,从事多种非农性经营,从总量上减少农民。要采取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办法,由种植业向加工业、养殖业转移,由看摊守业向外出创业转移。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跨国际劳务输出,采取兵团做战的方式,占领劳务市场,形成劳务规模。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集中,从根本上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并大力加强对农民培训力度,让走出去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让其有技可施,有业可谋。三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要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实施,实现种养加合理布局,齐头并进。不一哄而上,也不一哄而下。在种植业调整上,要向品牌农业调,向特色农业调,向订单农业调,向优质农业调,向创税农业调,积极构建稳定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从而保证调就调成功,调就调出效益。第三要把解难放在安民理顺上。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发现农村的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主动寻找问题的症结,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安心、舒心、顺心、放心。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产业型;生态型;工业带动型;观赏休闲型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49-02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举措。

河南地处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转移压力大,农业人口比例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借鉴已有的样板村,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了解目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建议,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部分村庄。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各地新农村建设典型特色和经验建议的总结,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数据资料。调查对象是全省60个农村抽样调查县,各县自选的3个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的不同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村。

三、经验与分析

(一)特色产业型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经营,以一村一品或一村多业发展壮大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这种模式在全省的新农村建设中较为普遍。比如方城县清河乡双河村的烟叶种植、民权县北关乡王公庄村的绘画产业等等都红红火火。

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出的经验:一是要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形成多姿多彩的特色村,形成“一村一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互相促进发展的新模式;二是要大力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采用“企业+农户+标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标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等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一大批名牌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大力拉长产业链,形成一种“资源型起步、配套式发展、龙头式驱动、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四是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分步实施,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做到以特色促品牌。

(二)工业型

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发展基础设施,造就“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和谐社会,占到所调查村庄的18.8%。比如博爱县苏家作乡苏家作村、固始县段集乡庙山村等等。

从工业型新村建设中得出的经验:一是首先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些村庄片面强调工业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教训是深刻的;二是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既要生产发展,又要乡风文明;三是要大力扶持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结构兴办加工企业,不仅能搞活当地经济而且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四是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质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扩张,启动当地农民生产和消费需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自动走向规模经营的过程。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支持,才是真正有效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

占到所调查村庄的9.0%左右。主要指那些拥有区位优势,离城镇较近的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城镇、发展生产、服务城乡、致富群众,是其鲜明特点。

在调查中得出的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建设的几条经验:一是切实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吸引客商来投资;二是发展各种配套服务企业,比如餐饮娱乐业,繁荣经济;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把城乡置于统一空间,实现城镇乡村在地域形态、市场运作、功能作用、成果分配方面的有机融合;四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挥适度集中的聚集效应,根据城乡各自比较优势,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城乡一体化。

(四)休闲旅游型

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吸引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这种“农家乐”经济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 其发展形态与模式,集中体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占所调查村庄的6%左右。这种生态与经济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无疑将成为以后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调查中得出的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建设经验:一是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提倡有条件的村庄发展观光农业。它不仅具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特点,而且整合农业资源和农村景观环境,可谓一举数得;二是建设休闲旅游型新农村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本地的民俗、传说典故及特色餐饮,使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发展旅游的同时还可以组建民间工艺品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使游客旅游的同时购买这些产品。四是要转变当地农民思想,加强职业培训,使传统农民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活、善经营的现代农民。

(五)生态型

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村为重点。逐步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提高。但它的潜力巨大。可以通过进行大规模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改善农民的生活生存环境。进行生态型新村建设的经验总结:一是在新村建设中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民群众用上卫生安全的燃料;二是要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工作,解决住宅与禽畜圈混杂问题;三是要因地制宜推广种养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六)劳务输出型

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信阳市固始县陆滩镇太平村共有村民3258人,近些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外出务工1512人,全村劳务收入1500余万元,目前的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太平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70%的农民住进了楼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有利地推进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进行劳务输出型新村建设时得出的部分经验:一是要大力发展“阳光工程、绿证工程、扶贫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外出适应能力;二是对于本地区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地区,可以适当加以考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富裕一方”的劳务输出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四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

通过大量政府投资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户生活条件,用足用活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力争“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10~13%)。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从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要有一个坚强的基层领导班子

加强村级的“双强”村支部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有数量、上档次的农村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要有自己特色的农产品

从调查中发现专业化农业生产不仅鼓了农民的腰包。也促进了农村其他事业的发展。是立足河南省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多数村子要走的道路。

(五)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了,才能增强自身的活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基础。

(六)新农村建设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七)加强农村人才建设

新农村建设一方面需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一大批专业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和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启动农村人才工程建设。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一部分城镇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新的“上山下乡”。

(八)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既应是建设者,更应是受益者,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较大比重。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民占有较大比例,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需求的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户主,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有限。资金的缺乏使生产的扩大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受到阻碍,因此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也因此没有明显提高。农村金融机制作为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支配手段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远远不尽如人意,其范围、程度和效率仍有待大幅提高。

(二)研究目的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实际作用做深入分析,明确农村经济发展中各资金需求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和农村金融体系对资金的资金供给状况,对满足需求的政策、制度、措施加以肯定和拓展,针对未能平衡的资金需求对金融供给体系做相应的政策制度调整和完善。本文写作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详细阐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现状和瓶颈,及金融供给体系对其所起支持作用和至今未解决的障碍。其次,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相关原因和解决途径做具体探讨,即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相匹配的部分做深入分析。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新的经济政策以事实为依据,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我国农村经济因此获得了较大发展。政府通过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投资,使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之后的六年呈现迅速急剧增长态势,其后则呈现波动式缓慢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态势并未改变,农民收入并未呈现乐观的增长态势,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并未提高。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不同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的研究表明金融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水平改善投资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都存在巨大潜力。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挖掘、释放金融体系作用,强化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商业性金融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大致由四个形式的金融组织组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商业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商业性金融重视经营成本,资金效率,风险规避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活力是合作性、政策性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无可比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和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支持作用的不周全性。因为若商业银行的规模过小则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必然不足,若规模过大则由于其商业性必然倾向于经营利润更高的非农业经济业务,如此便失去了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本义。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由于地域、历史背景、经济现状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和程度的差异,其满足应是不同形式金融组织功能相互补的结果。因此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前景应是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互补,政策性和民间金融组织共存。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经营的业务范围日渐缩小,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农村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渐动摇,因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形式和规模必然会不断改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必然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作用将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二)农村合作组织

从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来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占主要地位。这是由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农村经济水平还不高,因而金融需求偏向于小额分散的形式,而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业务形式正好大大满足了农村中小企业主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因此合作性金融组织成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而且农户和中小业主的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相对透明,因此,选择诚信社员的信息成本较低。在经济业务的办理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其与业务主体间的经济业务往来为了解客户信息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可信度。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交易成功本相比其他形式的金融大大降低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金融组织

民间金融组织,指广大农村经济主体为满足融资需求,自发开展和形成的使用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进行民间经济融通活动的组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资金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而在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之外出现了弥补其功能缺陷的民间金融组织。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融资形式多为零散的小额分散式。这样的业务对于商业性和合作性的金融组织而言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相对较少,与经营原则相冲突,因而难以得到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民间金融M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遵循了市场需求。就其存在性而言,民间金融组织一直被认为是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一直未得到客观对待,其运行机制也未得到理性研究。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障碍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乏力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六种主要组成机构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该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但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和业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了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本,但近来农业银行的经济业务逐渐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减弱。

(二)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技术手段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农村,长期以来在金融机构经济业务中主要使用的是传统观的存贷款和结算等基础类金融工具,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经济及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加之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了金融工具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工具的改进不多见。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农村很难普及。

(三)农村金融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尚待完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用法律形式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规范农村金融行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是建立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然而相关农村金融组织所实际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却远远现实需要,致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满足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为维护自身运转,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直接导致了农村资金外流,使农村金融支持状况恶化。

五、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市场机制和服务机制提供了契机,金融体系的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需求的满足程度依然差强人意。因此,不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的改进在所难免。首先需要积极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真正做到让需要贷款的人有款可贷,为农村资金需求者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促进和引导各种金融工具的综合使用,在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融资形式,有效的进行资金管理和风险分散。再次,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因为农村金融的创新需要相关政策引导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融合,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信用范围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农村信用范围,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将更多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接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扩大该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支持更多有条件的联接得到进一步延伸。其次,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T的培训。使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多用、用好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资源。最后,加强农村地区征信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培育信用意识,维护自身信用记录,提高自身金融素质,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三)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

除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外,农村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农力度也有较大影响。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应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发展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尽力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使农村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其次,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调整维护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六、结论

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明确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尽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范围的分析,认清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势,了解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尚待完善之处,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金融支持障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只有不断顺应新形势,结合实际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我们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致谢

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的结束,也意味着我四年大学生涯的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让我收获知识,也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丰富和美好。

在毕业之际,我首先感谢四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授予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还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她给了学习的环境和机会,2009~2013的四年里让我在这里尽情成长。衷心的希望西亚斯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其次,要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教会了我要宽容待人,教会了我感恩,是他们与我共同经历里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最后,要特别感谢周福顺老师,他热心负责的态度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让我敬佩,在周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初稿并最终定稿。所以,在此向周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祝福!

参考文献

[1]邹雪娇.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12月.

[2]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5月.

[3]江美芳.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苏州大学,2011年9月.

[4]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7月.

[5]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5月.

[6]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4月.

[7]卢娅.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广西大学,2008年5月.

[8]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6月.

[9]LIYan.Aliena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and theInnovation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3(1):68-71.

[10]Jin Ke.Study on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