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7―01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留守儿童正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由于家庭固有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亲子关系失谐,导致这些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面对这一严重局面,学校承担着艰巨的使命。然而,在发展落后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普遍比较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以及措施不够得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开展。因此,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困境

1. 地方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少关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留守儿童要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关注。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当地教育部门的教育态度不是很明确。很多地方虽然要求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要求每年基础教育汇报里对留守儿童人数做出详细统计,但在规范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行为方面,没有制订详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根本没有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当中。

2.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力。(1)学校只有制度而没有行动。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规章制度,部分学校在中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援助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在课外没有为留守儿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学校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2)学校缺乏经费支撑。虽然国家实施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面临生源紧缺的状况,学校经费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都已捉襟见肘。如果再加上留守儿童教育经费开支,这就使得本身比较贫瘠的农村学校教育难释重负。(3)学校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农村学校校舍建筑紧缺,除供教师办公和学生上课外,几乎再没有其他室内空间供学生从事课外兴趣活动。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开展。学校人均图书偏少,自然科学实验仪器老化,药品短缺,致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 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业绩考评以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为标准,农村群众普遍认为只有学生文化课考试取得好成绩,将来才会有出路。评价机制和社会要求的双重影响,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文化课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准,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策

1. 改革学校的评价机制。不管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农村学校,都要提高认识,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改变以往以学生成绩为考核标准的评价方法,简化考评制度。评价机制要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同时还要关注教师的全面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有益于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

2. 加大师资配备力度。促进学校教育专业化发展师资短缺和专业教师缺乏是制约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扩大编制配备教师,确保教师教学工作量适度,教师才能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精准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也才能对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给予支持。

3. 学校要办好家长培训班。通过家长培训班对留守儿童家长开展家教培训,让其明确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传授必要的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把握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培养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留守 儿童 管理 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像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等,特别是由于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流入到城市,这些务工人员在为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农村留下许多问题,比如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留守儿童和一般的儿童相比较,他们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家庭的监护力不够,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也加大了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任性,自我封闭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他们的祖父母,而由于祖父母的年纪较大,不能很好的跟这些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孩子们每天处在这种断代式的家庭环境里使他们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就会导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不愿与人交流,越来越任性,这些留守而儿童长期的得不到应有的沟通和交流极易使他们形成任性、自卑的性格。

(二)情绪不稳

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使他们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这就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会不合群,脾气暴躁,总是感觉其他人对写、自己不够重视、不够关爱,常常对关心他们的人产生敌意,情绪很容易失控。对老师以及监护人的帮助有种叛逆抵触的心理,甚至严重的会扭曲别人的语言和行为而产生暴力倾向。

(三)不愿意学习

很多留守儿童都不愿意学习,排斥老师和同学,没有上进心,没有纪律。他们上课的时候说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班级守则,课后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原因的形成跟他们在家没有人辅导以及学校的管理缺失有关,他们大多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不愿意学习。

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开放使社会的发展在既拥有机会的同时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对道德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在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影响下,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引导而走向心理的反面。

(二)学校原因

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也体现在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教育方面,教育资源大部分于集中在城市学校,农村中小学的资金分配不公平,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而留守儿童又集中在农村中小学,这就直接导致这一部分群体缺乏良好的教育管理与生活补助。留守儿童在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导致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学习环境以及升学压力下,他们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原因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他们的祖父母,而由于祖父母的年纪较大,在思想上和文化上都存在很大的交流障碍,甚至生活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这些孩子们每天处在这种断代式的家庭环境里使他们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使他们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这就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这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求自我满足感与优越感。所以,家庭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

四、解决对策

(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上都要向留守儿童占比率大的学校以及偏远学校倾向,为这些学校解决这一部分群体的各种问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特别重要。父母虽然离的比较远,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关心子女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家长还要经常与老师联系和交流,及时的了解自己孩子的近况,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生活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老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学习兴趣小组、外语角和运动会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参与学校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他们自卑、任性和敌对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结语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长久的工程。需要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花朵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奉献出自己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2]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

[3]李利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4]谢玉兰,陈旭.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第3篇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父母对孩子的课外辅导和监督以及学习计划等很多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而且平时的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平时也基本没有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情况也不能有效的解决,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毕竟孩子年龄尚小,有时候还无法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留守儿童经常都是被临时监护人照顾,但是也会受到家庭情况和临时监护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些临时的监护人通常对于孩子的照顾都不是很到位,因此就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是很好。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旁,所以他们会比较缺乏父爱和母爱,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性格上比较孤僻,不爱与人交流或者是自卑,更严重的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抑郁症。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隔代监护、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单亲监护、四是自我监护。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些监护类型本身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留守儿童的家庭就已经分散了,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出现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是在心理或者是安全方面都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二)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

因为受到经费的巨大压力,很多学校都无法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到实处,通常也只是夸夸其谈。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就算实行寄宿的制度,因为住宿条件的简陋和卫生设备的缺失,同时也得不到生活老师的指导,所以情况并不理想;此外,对于老师老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这样一来老师就成了学生们的“家长”,不仅劳力又很伤神,而且都还是义务型的工作,有时候学生的生活环境太差,老师还要为学生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老师降低关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热情。

(三)缺乏对留守儿童必要的公共政策支持和保护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教育问题存着在复杂和隐蔽的性质,尤其是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就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这些方面的政策并加以执行,这些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因此又会降低政府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积极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部分地区关于留守儿童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因为在执行力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城乡“二元分割”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对于我国来说,一直都是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同时我国的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也走这条路。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决定了农民工短时间内不可能贸然采用家庭化的流动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农民工来说,短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因此他们的子女短时间内也离不开农村。所以,如果城乡体制一直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将会在长期内一直持续下去。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坚持留守儿童利益优先,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一定要尽一切能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舍得投资,坚决不能给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影响他们,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增强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观念,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家庭教育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

学校应该树立以学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学生们的个人行为方式、心理和情感等。在学校中想要使留守儿童的生活氛围增强,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实行寄宿制,这样一来有助于学校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氛围。

(三)明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

留守儿童同时反映出了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想要将这一问题解决好,出了学校以外还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进行引导和协调,切实的将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把那个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只有解决了财政问题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乡城流动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留在了农村,跟随祖辈生活在一起。近几年来,农村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成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问题,尤其英语学科。对此,进行了探讨。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大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各地乡镇小学逐步开设英语。小学英语是义务教育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倡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今天,教育的成败关键在农村,农村教育的成败在“留守儿童”。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场所,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小学英语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更需要各个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城市中大部分家长已逐步意识到小学英语的重要性,不断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然而“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既没有家长的督促,又没有家长的认同。一部分在外打工的家长认为“孩子也不想出国,学英语是一种浪费。”他们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极为消极,孩子想买个复读机或录音机听磁带,家长们一拖再拖。孩子的听写作业,只能变抄写作业;孩子的听读作业,几乎不去完成。而祖辈认为,只要能认识几个字,能算账就行了,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是打工,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家庭教育欠缺,“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只能靠学校教育了。“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要靠良好的师生情感。“留守儿童”有着他们祖辈们传统的淳朴善良的美德,只要你真心诚意对待他们,他们给你的回报足以让你愿意为他们奉献自己的一切。“留守儿童”心灵脆弱而敏感,教师需以宽容心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位外语教学专家说:“情感对于外语教学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因此,教师的情感不能只向一部分学生倾斜,而应对每一位学生奉献爱心、给予期望,这对“留守儿童”来说更宝贵、更重要。如果教师能厚爱他们,在他们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形象,尊重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走进学习的心灵,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耐心加上信心。老师对于这些学生要比其他学生付出多倍的耐心,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督促他们,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夸大地表扬他们,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要用鼓励表扬代替批评讽刺,用老师的耐心关心慢慢地帮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问自己“3 Questions”:“If the student were my own child, what should I do?If I were the student, what would I like the teacher to do? If I were the student’s parent, what would I like the teacher to do?”从根本上转变我们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做到教师既是学生尊敬的长者,又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必能愿意接近你,从而跟随你的步伐学习英语。兴趣是“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培养“留守儿童”对英语产生兴趣,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Chomsky在1988年说过这样一句话:“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that about 99 percent of teaching is making the students feel interested in the material.”只有他们对英语感兴趣了,教师的教学才能得以持续。课堂中,我利用自制人物、动物头饰、挂图、卡片、实物、简笔画、儿歌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激发和保持“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当呈现新单词或词组时,我运用学生能感触和接触到的事物举例。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语言知识是通过语言训练获得的,而不是教师作为理论教给学生的。因此,语言实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没有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就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当我教授“问路”这个话题时,用生活周围的真实地名举例。让“留守儿童”有亲切感并感到英语学习不是脱离生活的死板乏味的知识。教授“打电话”对话时,利用实物(电话或手机)先让学生用中文两人一组,模拟打电话,然后再教他们如何把同样内容用英文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中外电话沟通语言的异同。许多“留守儿童”回到家中,还用英文和他们的父母通话。有了这次体验,“留守儿童”对知识掌握就变得轻松,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为保持“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我还经常性地举办一些英语比赛。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此外,还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如我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排演的英语大合唱、购物等话题接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并获得成就感。每逢西方节日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指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风俗文化,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生活化。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给“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向学校建议校园标语双语化,如“Please keep offthe grass”“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Save water”等,还配上富有童趣的画面。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在学校橱窗里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鼓励孩子们有意识地收集、摘抄生活中的英语,如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牛奶包装上的milk,餐纸上的soft,果汁上的juice…商品说明书上的Made in China…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 E-mail…公共设施英语tolietbus stoppark…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孩子们在课堂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作为英语教师,我与“留守学生”的家长经常交流,如召开家长会、家访、通电话、网络信息等,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其在家表现。也要让家长相信,只有科学的育人方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从而成为有用之才。家长只有接受了这个道理,才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实际的基础程度和能力水平,创造最适合孩子的环境,给孩子无限的温暖。家长也会自觉地以热心去陶冶孩子的情操,关切孩子成长。例如,当“留守学生”在孤独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教师、家长一声亲切的问候,让“留守学生”在四顾茫然的时候,能够看到一双坚定的眼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还有什么比最真诚的情感更让人激动呢?被感动的“留守学生”,将产生更大的信赖感,消除了“代沟”,稳定了情绪,进而强化了意志,学习也有了动力,喜爱学习。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应该抱有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解决好“留守学生”的问题,这些“留守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学校、家庭来说,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优质教育;高尚道德;当家做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就业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这就造成孩子在家看管难,教育难等问题。我对本校中高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双亲在外务工的学生86名占28.6%,单亲外出务工的学生115名占38.3%,双亲在家的学生99名占33.9%,在家能对其子女进行学习生活教育管理的家长仅28人还不足10%。大部分家长表示自己文化水平较低,又忙于生计,孩子每天从学校放学到晚上睡觉之间,以及星期六、日,都是在外嬉闹、玩耍,对孩子在家的管理束手无策,伤透脑筋。这种现状要求我们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校内教育,更要将教育延伸到校外。以下就谈谈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健全“留守儿童之家”,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距离学校较远或者没有找到适当的监护人时就会选择寄宿在学校,而在寄宿学校老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如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1.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校创建“洋中中心小学小树苗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布置得温馨、整洁、大方,配备电脑、电视、亲情电话、桌椅、书架、图书及乒乓球、羽毛球、跳棋等文艺体育活动器材,配有室内、外活动场地和留守儿童活动宣传阵地,使留守儿童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实行:一套规章制度,一部亲情电话,一份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封亲情书信,做一次关爱家访,一次心理咨询的“六个一” 管理模式。确保留守儿童住好、吃好、生活好、学习好,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活动之家的亲情与温馨。因此,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被评为市级文明之家。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学校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 有人爱、身 有人护、难 有人帮”。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着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创建心理健康辅导室,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突出“感悟反思”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

“感悟反思”是教育人的良好药方。因此,我校首先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让老师精心准备后,主动找学生谈心,所聊的内容有伟人自律的事例,也有对自己的无情解剖。个人的自我解剖,常常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每个有都有自已的优点和缺点,这是很正常的。并且人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制约变化的因素一是自己,二是环境,而前者起决定作用。

其二,我校充分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各班组织“克短会”与“反思会”等活动。“克短会”即全班同学依次给自己熟悉的同学提中肯的批评意见,要求不讲情面,除了侮辱性的语言外,可不择言词。听者得老老实实地记下逆耳的忠言,咽下苦口的良药。“反思会 ”要求各位同学好好反思一下别人对自己所提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他没有提出意见,那么自己就主动提出缺点与不足。这样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寻找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并对自己今后如何改正,今后如何行动,道出自己的心声。这种“感悟反思”教育效果甚佳。

第三,开展“体谅父母”“感恩之心”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家人外出务工的不容易,在各班班主任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分析自己,认识自已。我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制作一份亲情档案,其内容有:如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哪一天?父母为你做过什么?你又为父母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等等。这样“分析自己,理解他人”的教育对少年儿童极其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凸显“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由于农村子女父母外出务工,再加上文化水平低下,学校无法配合和协调家长一起对这些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在家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就应该培养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进而做到自我管理。

1.实施目标管理

通过学生前面的自我认识,充分看到自已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根据自已的实际制定学期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的自我发展目标。阶段目标要小而实际,要有利于实现,并自己预定可以实现的时间。如陈淑容同学把目标订为:第一周学会自己整理东西,带齐物品,自己事情自己做,不让家长操心,课间不打闹,作业及时交,课后在家每周阅读一本课外书。定期进行互评,如果制定的目标在一个月没有出现问题,则表示已经实现,那就可以继续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

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孩子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十全十美,尽如人意。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千万不能看到他们自我目标没实现,就失去信心,放弃所有的努力。我校通过开“进步会”对那些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了预定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奖励。这种由成功带来的愉快体验,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推动他们进一步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目标,要进行反思,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原因。最后在以心换心、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帮助、引导学生重新修订目标,或采取补救措施,或找个督促的“对子”,再继续努力,这样,达到了用自信培养自信,有成功孕育成功的目的,使他们最终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2.开展校外小组合作学习

针对学生傍晚放学在家时间较长,双休日农村没有特长培训班,学生业余时间过多这一情况,我校是这样做的:①各班先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以家庭地址相邻,6名学生为一组),精心安排好每个小组的组长(先是班里优秀班干部,后是轮流)。②由小组成员定好学习地点(某个组员的家中)、时间安排、纪律要求。③组长公布学习内容。a.每天小组成员检查自己当天作业是否完成,学习上共同进步。b.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增长见识……④班主任与辅导员对各小组进行不定时巡察,评比,开展“比一比,谁的进步快”“看一看,哪组红旗多”等竞赛活动,组织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小组学习活动,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形成了浓厚的课外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竞争,都为小组争优出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本班的班集体管理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当家作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