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的检测

农产品的检测

农产品的检测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色谱检测技术;农产品;检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065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75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继而以此为基础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进步,农产品检测技术也朝着多样化、快速化、简便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需要检测部门以及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检测技术。现阶段,色谱检测技术凭借着其自身的优势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青睐,并广泛地运用在实际的检测作业过程中,保障了农产品的优质性和安全性。

1色谱检测技术原理

色谱检测法最初由俄国学者茨维特于1905年发明。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色谱检测法逐步发展。

目前,色谱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类:流动相以及固定相。而色谱分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先需要依据检测农产品的类别而设置流动相以及固定相的分配系数。随后,将农产品放置在特定的混合物之中,基于各个组分之间所表现出的自身结构以及作用力,流动相的物质在不断移动,经过多次的反复分配才可以达到两相的平衡。固定相可以保留各个组分物质,从而能够检测混合物的不同组分性质。

2色谱检测的流程和步骤

为了确保色谱检测技术能够在农产品检测作业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运用,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据相关的标准以及流程进行作业。一般而言,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选定的待测农产品予以详细检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设置90%-110%的加标回收率,并针对检测的实际状况选择混合溶液。总体而言,依照这样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检测误差,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

在借助色谱检测技术进行农产品检测作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各类监测样品进行分类操作,其后在此基础之上以调配标准的空白溶液。在上述的操作完成之后,技术人员需要依据各组样本给出特定的加标回收率,确保每批样本都设置了精确的回收率。

关于判定标准的设置,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将70%~130%的加标回收率的农产品设定为合格,而超过80%~120%的则可以定义为优秀。

3色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在借助色谱检测技术进行农产品检测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检测仪器的高效选择,也需要对色谱检测技术的种类进行合理化的选择。关于色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3.1检测对象

所谓的农产品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初级产品,其主要包含有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培养的动植物以及其他衍生物。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确保社会居民的饮食安全,必须要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农产品检测技术很多,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气相色谱检测技术。

3.2色谱检测设备

目前,在借助色谱检测技术进行农产品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气相色谱仪的使用。事实上,该设备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识别有机污染物,并对农产品中的药物、氯、磷等成份进行定量分析。而液相色谱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则能够实现对于氨基甲酸酯以及农药成分的检测。而液质联用仪则能够对农药的残留状态进行定性分析。除了上述的2种设备之外,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还加强了对于其他类型设备的运用,对此笔者进行了下述的总结。

3.2.1电子捕获检测器

一般而言,该设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农作物表面上农药残留量的有效检查。一般而言,该设备主要借助放射源或者非放射源形成的热电子进行相关的操作。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该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中有机氯的含量。由于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检测,故而获得相关部门的关注以及运用。

作为一种放射性检测仪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借助放射源的放射作用实现对于叶类及水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的检测。

3.2.2氮磷检测器

氮磷检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中的氮以及磷含量的检测,并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实现对于上述两种元素的分析。通过相关的实践总结可以得知。该类设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强。一般而言,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即使农产品农药残留中氮磷的含量很低,也能够清晰地检测出来,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能够快速反应出氮磷元素化合物含量,并且可以将这两种化学元素进行有效分离。

3.2.3火焰光度检测器

火焰光度检测器可以有效识别农产品农药残留中硫磷元素化合物,并且非常灵敏。通过实验可知,富含氢的火焰能够将硫磷元素还原,然后放射出长度大约为500 mn的光谱,使得火焰光度检测器能够有效检测硫磷元素,呈现出线性的为磷元素,非线性的为硫元素。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突出优点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对农产品农药残留中的多种成分进行检测,极大地保证了人们的饮食安全。

3.3各类的检测方法

3.3.1气相色谱法

该类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分析,并在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于有机物的多层次分离。不仅如此,气相色谱法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具有较高的敏锐度。基于此,在进行农产品检测作业的过程中,该类方法能够实现对于无法分解的物质的检测,诸如各类卤素、磷化物、三甲胺。

3.3.2液相色谱法

一般而言,液相色谱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适用于稳定性弱、难挥发且沸点高的复杂物质。在借助液相色谱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加强对于液相色谱仪的运用,该设备主要的构件为:高压泵、液相色谱柱等,检测器的敏锐度也很强。

目前,在进行农产品中高聚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等物质的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液相色谱仪进行相关的检测,诸如甲胺磷化合物。

此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作业效率的提高,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对于气质联用仪这一仪器的使用,继而凭借着设备的质谱以及色谱的双重性能,实现对于复杂待测农产品的检测,促进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33-01

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也飞跃发张,但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如近期发生的中国人疯抢日本大米的事件,间接的说明了我国农产品暴露出来的问题,当然,我国前一阶段发生的毒大米、毒豆芽等事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终伤害的是广大基层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此,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规定》,对农产品中含有的微生物、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此外,农产品的安全检查需要相关检测技术的支持,对于市场上存在的农产品无法检测问题,应该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找出农产品中的病源所在,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1 常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1.1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对于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需要加强销售前的检测工作,而常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在现有技术中最为成熟,主要有化学检测法、免疫法和酶抑制法。近年来一些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不过还需要加强完善和改进,目前主要是用来弥补酶抑制法的缺点,通过这种技术的有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效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1.1.1 化学检测法

化学检测法仅适用于有机磷含量的检测,通过使用金属催化剂让有机磷分解,使得检测液褪色,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酶不易保存和不稳定的缺点,不过由于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相对要低,仅仅对果蔬中的有机磷起到效果。

1.1.2 免疫法

免疫法在上个世纪的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就有所应用,其可以有效的筛选剧毒农药,具有廉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快等优点,在世界发达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过这种技术要求比较高,市场上相关的产品也比较少,投入研究的费用较大,相关的标准也不明确,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

1.1.3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主要是根据乙酰胆碱酯酶对酯类农药和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性反应来进行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是将生物学中的酶抑制应用进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具有专业性、高特异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仅仅适用于小范围的检测,如蔬菜、水果等,并且这种检测技术无法算出定量结果,只能做定性分析。

1.2 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微生物是食源性危害的之一,其主要包括原核细胞微生物、真核细胞微生物以及非细胞微生物,微生物检测法在2010年左右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应用较为普遍,常用的方法有免疫学技术检测法、试剂盒检测法以及DNA检测法。

1.2.1 免疫学技术检测法

目前,免疫学技术检测法在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测流技术的抗原抗体技术和自动ELISA系统检测技术两种,对于测流技术的抗原抗体技术,其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有着特别的敏感度。自动ELISA系统检测技术具有费用低、灵敏度强、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等优点,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中被广泛的应用,也被业界的人士所接受,不过这两种技术方法都会因为交叉反应而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现象。

1.2.2 试剂盒检测法

试剂盒检测法在市场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以微生物试剂盒和自动化仪器为主,虽然这种技术方法具有反应快等优点,不过其检测对象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

1.2.3 DNA检测法

相对与以上两种检测技术而言,DNA检测法在微生物的检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可以有效的避免假阳性现象,不过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并且投入的费用要高,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市场上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

1.3 检测兽药残留的方法

对于畜牧食品而言,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兽药残留问题,如近年来出现的瘦肉精事件等,这些食品对人们的饮食都有着不良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检测,在这方面,主要采用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放射免疫法。

1.3.1 胶体金试纸条法

这是一种定性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针对性也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考虑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胶体金试纸条法一起使用,从而很好地使两者的不足得到克服,使检测的效果得到提高。

1.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该法是定量分析法,能较精确地给出兽药残留值,而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单个检测成本也很低,并且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也认可此法和推荐它。

1.3.3 放射免疫检测法

这是一种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来标记抗原抗体的方法,对抗生素的检测有极高的灵敏性,而且能够识别具有同一母环的抗生素族残留情况,市场上也存在较丰富的相关产品。

2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农产品所采取的检测方法也有所不同,要想提高有害源的检测效果,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冯会胜,李碧兰,翟焕新.基于web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系统[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38):85-86.

[2]赵芸,方献平,柳爱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几种新型检测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75-77.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及检测体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方面,比如:有害生物预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产地的环境治理、投入品监管以及标准化生产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它具有多种对数据进行评判的职能,比如准确、科学、公正以及客观等,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以及检测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检验及检测体系进行建设的现状

1.1 建立了相关检验及检测机构

自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之后,我国已经相继建立了很多相关机构。逐步形成了由县、镇以及生产经营部门建立的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

1.2 对相关设施以及人员进行配备

很多地区的检验检测机构都开始对相关机器设备进行配置,包括:对农药残毒进行快速检测的仪器、原子吸收设备以及原子荧光设备等。并对相应的检测设施进行改造,建立新的检测大厦。在人员配备方面,比以往增多,在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超市,设置了专业检测人员并且对速测设备进行配置。经过一系列改革,充实了专业检测人员、对检测设备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并且检测条件也得到了相应地改善。

1.3对例行监测工作进行开展

自2000年以来,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已经建立了100余个例行监测点。随着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农产品的监管提供了最为科学的依据,使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得到了促进。

2 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县级的质量检测站建设起来难度大

因为资金上面存在困难,所以县级质量监测站的建设存在很大难度,除此之外,人才、技术方面也不够成熟。即便是建立起县级的检测站,想要让它进行正常运转也存在较大难度,这是因为后续的项目没有安排好,并且没有相应经费的支持。

2.2 没有明确的对职能进行划分

因为没有明确的对职能进行划分,所以导致在对一些项目进行申报时,存在的争议比较大。通常都是由农业局进行引导,对事业单位的筹建或者申报进行指定。国家每年都会投入相应的经费,但是这些经费的用途都是制定好的,只能用于对实验室进行改造或者是购买一些必须的设备。一些地方有关部门现有的基础设施没有办法满足质监站的建设要求,致使筹建工作一直难以开展。

2.3 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

对于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来说,最严重的技术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技术十分落后,设备缺少,很多项目无法进行开展,不能对设备进行正常操作,检测人员不能胜任此工作。制约安全体系建立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导致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有3个:事业单位编制很严格,致使人员的流动不够顺畅,向社会招聘的人员过少,主要是对内部人员进行调整;国家对于构建质监站的很多想法过于超前;在对县级监测站进行筹建时,没有明确的对机构进行设置,检测人员没有安排妥当,没有跟设备供货商进行合理的交流和学习。

2.4 缺少大量资金

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监测站筹建完成后,缺少资金导致运行经费的落实产生困难,这是阻碍产品检测工作正常运行的最大阻碍。通过实践可以证明,监测站的筹建和运行都没有办法脱离资金的支持。一些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导致在农产品检测方面的资金缺乏,检测设备没有与检测职能相匹配,如果国家对机器设备进行投入,那么运行经费就会缺乏,因此很难做到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测。

3 解决建设过程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对经费管理进行改革

将农产品的安检经费预算进行明确设置,对目前受争议经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农产品质量安检机构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它是公益性的机构。投入资金时,应该增加经费的投入,以确保满足农产品质量安检工作的需要。并且取得国家中央部门的大力支持,以使安检机构的经费能够落实好。地方政府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投入,对运行以及设备的购买给予支持。将检测站的运营经费加入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对基础设施进行建立的同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提供最大的帮助。

3.2 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检验检测数据是否科学公正,这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必须对监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包括操作技术、政策知识以及法律和法规。后2种培训方法比较简单,只进行短期的培训即可;操作技能的培训十分复杂,必须进行跟班学习,最少要3个月。还需要在一些高校或职业院校开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检验检测有关的课程,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将专业检测人员缺少的问题解决。

3.3 实行农业标准化,进行整体推进

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应将标准化基地以及生产示范基地作为突破口,加强示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应该以经营过程以及成产模式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产品开发、生产、农业加工、农产品包装以及运输和储藏等进行捆绑,最终实现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整体化推进。对于农产品经营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协会或者是基于农产品销售的各个经济组织,应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生产规模的建设和组织化的培养。

3.4 对检测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有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其前提就是布局合理、科学;重点是对检测手段进行完善,对技术以及能力进行提升;对资源共享和重点进行确定、进行合理的分工、量力而行、有所侧重等工作原则进行坚持;对目前的监测力量进行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资源实行共享,杜绝和防止建设重复的问题出现,避免造成浪费资源的现象产生。

4 结语

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及检测体系,需将制度进行健全、对资源进行整合、对培训进行加强、优化配置以及完善手段。加强检测机构的能力以及建设,使体系的运行更加高效、层次更加明显、专业更加齐全、布局更为合理、职能更加明确。加强对检测体系的建设,可以对现有的专业检验机构进行补充,现有的水产业、畜牧业以及农业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钱敏,李丹彤,陈蕊,彭子芸.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初探[J].云南农业科技,2011(3)

2 王奇,李建松.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

3 田茂盛,潘太国.湘西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9(11)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样品;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92-02

检测工作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严格控制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环节,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方针的基础。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农产品样品的质量控制,否则实验室分析工作将是徒劳,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给生产或科研带来损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样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在储运过程中易发生霉变、腐烂、结块和破碎,根据样品的特点需制定合适的抽取方案、制备方法和样品管理制度,用以保证样品质量的有效控制。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提高农产品样品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1 样品抽取

样品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对象,抽样也是检测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抽取的样品应做到随机性、代表性、可行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在样品抽取前,根据监督抽检任务的要求,需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抽样地点(区域、城市、抽样点)、抽样人员、抽样时间、所抽样品名称和数量;抽样程序包括所抽取样品的包装、处理和运输等内容。

1.1 抽样方案

1.1.1 抽样地点。选择抽样地点时,首先应确定1个预定的抽样点,同时还应确定1个备用抽样点。抽样点的分布应在所抽区域的不同方位,相同名称的超市原则上只抽取其中1个。一是在蔬菜大棚中抽样时,每个大棚为1个抽样单元。每个抽样单元内根据实际情况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等方法采取样品。每个抽样单元内抽样点不应少于5点。个体较大的样品(如大白菜、莲花白),每点采样量不应超过2个个体,个体较小的样品(如樱桃、番茄),每点采样量0.5~0.7 kg。若采样总量达不到抽样标准规定的要求,可适当增加采样个体。每个抽样点面积为1 m2左右,随机抽取该范围内同一生产方式、同一成熟度的蔬菜作为检测用样品。如果一个基地大棚数量多,则抽取部分大棚作为抽样单元。二是在批发市场抽样时,散装样品应视堆高不同从上、中、下分层取样;包装农产品在堆垛两侧的不同部位上、中、下过四角抽取相应数量的样品。三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抽样时,同一摊位抽取的同一产地、同一种类蔬菜样品作为1个批次。为避免二次污染,尽可能从原包装中取样。

1.1.2 抽样时间。一是在产地抽样时,根据不同果蔬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抽样应安排在果蔬成熟期或即将上市前进行,绝对不能抽取在喷施农药安全间隔期内的样品。抽样时间应选在9:00―11:00或15:00―17:00。下雨天不宜抽取样品。二是在批发市场抽取样品时,宜安排在批发交易高峰时抽样。速测抽检样品宜在蔬菜运输车辆进入批发市场之前进行抽检。三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抽取样品时,宜安排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开始营业之初。

1.1.3 抽样人员。参加抽样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技能才能进行抽样。进行抽样时抽样人员应不少2人,其中至少1人具有抽样工作经验,负责对抽样工作的具体实施及相关情况的协调处理,抽样时最好有当地管理人员陪同。

1.2 抽样程序

到达抽样点后,抽样人员应主动向被抽单位或个体出示有关抽样文件、抽样人员的工作证明,向被抽检单位或个体说明抽样检测内容。随机抽取无明显瘀伤、腐烂、长菌或其他表面损伤的果蔬样品,抽样时应选择成熟度相同的样品。在产地抽样时不宜抽取完全成熟的样品。样品原则上应该进行购买,价格为市场零售价。在生产地抽样时应调查果蔬生产、管理情况,生产基地每3年至少监督抽检1次。在市场进行抽样,应调查果蔬来源或产地。抽样人员在抽取不同样品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每抽取1个样品时要更换1次。抽样全过程所有用具都要保证不会对样品造成二次污染。抽样人员要与受检单位人员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在现场认真填写抽样单,准确记录抽取样品的信息,双方签字或盖单位公章。由于遇到市场关闭、天气状况等特殊情况造成不能抽样,或在规定时间内抽样点抽不到样品,应及时与监督任务下达单位联系,汇报情况。抽取的样品应放入塑料袋中,装入样品后的塑料袋要进行密封,可以在塑料袋上打几个小孔通风,防止样品脱水,样品袋一旦打开后不能恢复原状。封条上标明封样时间,并由双方代表共同签字。样品袋上要加贴样品的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和抽样时间。样品由抽样人员尽快带回实验室处理。

1.3 样品运输

高温季节样品运输应选择能够保持低温的容器,低温包装时应使用适当的材料包裹样品,避免与冷冻剂接触造成果蔬的冻伤。样品应在24 h内运送到实验室,否则应将样品在抽样地缩分制样冷冻后运输回实验室。样品运输过程中应有保证措施避免样品被污染。

2 样品制备

2.1 样品缩分

将抽取的样品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对于个体小的物品(如苹果、坚果、红枣等),去掉蒂、皮、核、头、尾、壳等,取出可食部分;对于个体大的基本均匀物品(如西瓜、冬瓜等)可在对称轴或对称面上分割或切成小块;对于不均匀的个体样(如油菜、小白菜等),可在不同部位切取小片或截成小段;对于谷类和豆类等粒状、粉状或类似的样品,应使用圆锥四分法(堆成圆锥体―压成扁平形―划2条交叉直线分成四等分―取对角部分)进行缩分。

2.2 样品处理

将缩分的样品切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捣碎机中捣碎。水果、蔬菜、蘑菇等湿样匀浆放入聚乙烯瓶中于-20~-16 ℃条件下保存;粮谷、豆、烟叶、脱水蔬菜等干货类捣碎混匀后放入食品塑料瓶中,常温下于通风处保存。

2.3 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一是处理的样品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所取样品应全部处理。二是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后应更换或清洗样品处理工具。

3 样品管理

实验室应对农产品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不污染、不损失、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

3.1 样品接收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接收、检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接收样品室时应记录样品状态(颜色、形状、新鲜纯度等),对照抽样单、标签、封条对样品进行验收,并按照样品编号规则进行唯一性编号。

3.2 样品保管

样品应分类存放,记录准确。为防止混淆误用,样品可分为“检样”、“留样”等。检样应附有标识,标识可分为“待检”、“在检”、“检毕”等。

3.3 留样及样品储存环境

复验用的“留样”,应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识和记录。样品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摆放整齐有序,要求在特定条件下储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对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加以记录。水果、蔬菜打浆样品要求储存于-20 ℃冰箱中。

3.4 样品保存及退回

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一般可规定保存期为60 d,保存期满后必须设样品作废处理程序,并做好记录。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做好清点核实工作后,交接人员双方应在记录上签字。

4 参考文献

[1] 吴越锋.浅谈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80-82.

[2] 谢宗升,黎小正,吴祥庆.渔业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质量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3(8):44-45.

[3] 姜莉,林颖,姚家彪.理化实验室保留样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仪器,2005(6):64-65.

[4] 温丽云,赵盼,盖丽娜.食品检测实验室样品的有效控制[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2):54-55.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第5篇

市编委: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现代化的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农业环境污染加重。由于各种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的富集,最终使生物和产出品成为污染物的载体,进入人体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政府部门构筑强有力的质量安全体系及运行管理机制,又要企业、消费者、生产者、经销商等各个社会单元的积极参与。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农委成立了农产品检测中心,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涉及的范围广,承担的任务重,需要投入一定检测经费才能使该项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农产品检测中心的正常运行,需要配备专职检测人员,根据省农业厅的要求,市县级检测中心拟配备6名专职财拔人员,具体如下:

1、检测中心主任1名,主要任务:贯彻执行与产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政策、法规,确定本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全体人员科学、准确、公正地完成质量检测任务。

2、认证审查员1名

主要任务:负责计量认证、质量认证的筹备、组织、实施等事宜;负责认证数据、资料、原始记录的统计、编档工作;参加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参与编写“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检验技术标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使用的正确性和人员、设施、环境、仪器设备、检验环境及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进行监督,并负责记录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3、档案管理人员1名,主要任务:负责中心文件、资料的登记、分类、归档和管理;负责收集、管理和更新国内、外有关分析工作的政策法规、技术资料及其他资料;负责仪器、样品、耗材和标准物质的保管事宜;做好仪器使用记录,样品、溶剂、标准物质的接收发放记录,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掌握易耗品消耗动态,及时采购。

4、检测人员3名,主要任务:负责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包括业务范围内的农产品的多残留分析。熟悉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保养及一般故障的排除;熟悉有关技术标准,依据标准规定程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负责;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检测任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检测工作完成后,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妥善保管好各种样品和试剂,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保密制度,科学、公正地对待各种检测数据。

以上妥否,请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