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 数字化建设 实践 思考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文档的管理、储存及利用方式的革命。医院档案管理也面临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和机遇,由此,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但是,就当前的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措施,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医院管理需要。

一、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基础建设。在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医疗档案对于医院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医院的原始建档资料,同时还能够为医疗服务提供依据。但是,在当前的众多医疗机构中,对于医疗设备的更新较为重视,而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则不够重视,而且投资较少,忽视了对其技术基础建设和技术力量增强的更新,从而导致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了医院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

2.数字档案存在安全问题。医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储存,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已经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储存、整理完善,同时将其转存到光盘或者是磁性记录上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电子文件的存储呈现出信息与载体分离的状态,因此可以对载体进行随时更换,从而导致信息无法进行长久的保管。此外,由于电子文件实质上属于一种数字信息,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由此导致文件容易出现篡改、丢失或者破坏的情况,从而难实现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化档案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但是其对于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陌生性,而且懂得此项技术的人还比较少,难以满足医院实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于医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以满足医院档案建设的需求,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

二、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数字化档案的构建,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此,首先要加强医院综合档案室内基础设施的构建,医院应当购置配套的目录柜、档案柜、计算机、放像机、打印机、加温器、复印机等电子设备以及档案数字化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系统软件,以逐步促使各种传统的档案原件可以转化为电子文件,同时进一步地强化档案系统中处理及存储大量数据的功能。其次,医院要构建出自身的局域网平台,与医院的护理部门、人事部门、质管部门、医务部门等职能科室做好相关的衔接,确保实现动态衔接,同时还可以引导具有相关资源的人们共同进行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以创建出互利性高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室。

2.构建安全有保障的档案数字化。医院在探索发展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抓好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安全保护工作。对此,首先要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实行有效约束,无论是电子档案的制作,还是电子档案的保管和利用,都应当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辅助和维护电子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其次,医院还应当建立相关的防火墙、网关、安装杀毒软件等,以有效防止病毒或者黑客对电子档案的破坏及篡改。同时还可以采用数字签名、密钥、数字认证等加密技术保护电子文件。最后,医院还要定期对电子档案的载体实行有效维护和检测,通过实行数据备份制度,以确保当主数据库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仍可以运行。

3.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医院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等,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到数字化档案建设的工作中,以确保后期运行更加适用。同时还可以采用动态方式,组织档案界和学术界进行学术的研讨和交流。

综上所述,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于医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转向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此,医院应当分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以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雷霄云.浅谈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J].中国实用医药,2009,2

[2]王榕英.浅议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中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J].兰台世界,2009,12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析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新的世纪,我们档案界所处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而迅速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档案工作以不小的冲击,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呼声不断高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兴未艾。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档案界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建立“数字档案馆”,是我们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时代前进的趋势。

1.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信息资源是继物资、能源之后,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档案信息是信息的一种,是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以其特有的原始性而作为唯一的原生信息资源,是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其价值将越来越重要。档案工作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了解社会的变化、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社会需要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将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21世纪档案馆发展的方向。因此,建设数字档案馆是实现档案信息由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开放管理模式转变,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数字档案馆的描述

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数字档案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的组织模式,是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信息中心。这是一个数字化信息的系统工程,它把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贮存,以网络化的方式管理。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数字档案馆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资源数字化,无论是何种载体的传统介质资源,如纸张、胶片、录像带等等,都将被转化成数字信息,以数字格式为信息载体。二是信息传递网络化,由于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都进行了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从而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开放性和跨越时空性。三是信息利用共享化。随着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及其传递的网络化,数字档案馆的信息开发利用就将体现出跨地域的共享特点。用户可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利用数字档案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和相关服务。

3.数字档案馆的系统构成

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基础之上,由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共同构成。

3.1数字化信息系统

数字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需要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科学地加工整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数字形式贮存信息资源。通过文本录入、图像扫描、声像采集等手段,将档案资料全部以数字记录形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完成馆藏实体档案向数字化转化的过程,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这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传统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过渡较为稳妥的方法之一。

3.2自动化管理系统

建立自动化管理系统,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改变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档案数据管理的自动编目、自动标引、自动检索。并要注重数字档案馆的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更应该注意共享与保密、逻辑性处理与物理存储管理等问题,以防止信息丢失、被非法篡改等,实现档案保护现代化。

3.3网络化传输系统

网络化通信手段是数字档案馆的技术支撑,也是数字档案馆实现高度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通过网络化,能够变“死档案”为“活信息”,以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高速宽带网络系统将为数字档案馆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思考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档案、图书和情报信息一体化是新世纪信息资源管理的大趋势。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数字档案馆也应加快实施步伐,这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档案馆生存、发展的需要。

4.1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也要注意一些误区。不要认为把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数字档案馆了。简单地把馆藏档案电子化、放到网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体会数字化的目的及其实质含义,以提供利用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为目的,才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最终目的。因此,一定要避免“重硬轻软”、“重建轻用”的做法,有的地方耗巨资建设的计算机系统因缺少有价值的信息而成为事实上的“裸机”、“裸网”,搞花架子,看起来信息化建设得不错,办公也实现了自动化,但实际效益却大打折扣。不久前,我上网浏览深圳的一个档案馆网站,看到一个帖子:“人气不旺!”这一个值得档案人思考的问题。

4.2重视基础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加强数字档案馆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环境建设主要指网络环境、数据库和网站的建设等,要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必须解决档案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包括对数据库软件、硬件数据指标、文档格式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比如应用元数据库技术、全息数字化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等,以提供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信息综合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17-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书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整理和收集文书档案的电子文件,不断推行电子化管理方法,是目前文书档案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应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比如,数字压缩、文件扫描、影音文件以及视频文件等,通过文字识别技术获得图片文件,并且利用先进的存储管理手段将图片储存于数据库中,有利于对文书档案的及时检索,同时凭借网络技术实现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基于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和文书档案的远程传递,可以建立起及时、快速、精确、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实现文书档案的智能检索,最终能够提高文书档案的利用率。

1 建立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信息交流的基本要求 目前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文书档案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加,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文书档案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获得各类所需要的文书档案,需要文书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部门之间文书档案的信息共享。

目前,数字化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并且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

1.2 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文书档案的管理应该紧跟时代前进脚步,不断地进行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提高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转变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的模式,因此,文书档案的管理模式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充分地发挥出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功能。数字化管理模式是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方法,是文书档案管理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文书档案管理应该得到全面的推广,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文书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发展,能够有效地满足各部门对文书档案的实际需要。

2 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是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主要方式,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模式中,档案管理机构在进行文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对文书档案进行了非常烦琐的数字化加工处理。数字化加工需要将文书档案通过图片扫描的方式转换为电子文档,并且将电子文档录入到数据库中的某个路径下,文书档案的需求者可以通过相应的路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然而文书档案管理机构在对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关注文书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元数据,缺乏对文书档案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因此,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

2.1 文书档案的形式多样,整理和储存困难 目前,各部门的文书档案内容比较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假如还利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流程会非常复杂,而且管理效果也不够好,同时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众多的文书档案进行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无法达到要求。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由于文书档案的数量较多而占用较大的空间,如果文书档案的储存环境不佳,可能会导致文书档案的损坏,因此在数字化管理方法上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2 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所需要的软件技术发展迅速 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保障是文书档案管理的配套设施、管理软件以及操作系统,这些因素是文书档案能够进行灵活录入和检索的前提。

目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升级速度惊人,因此,经常出现文书档案的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不兼容的现象,经常产生无法读取文书档案信息的情况,一些情况下,新的软件无法使用,因此,这一方面给文书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3 文档信息的安全性不稳定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尽管文书档案信息管理具有很好的便利性,但是它的信息安全性还具有很多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导致文档信息保密性差和安全性低的原因有:首先是文书档案信息管理人对文书档案造成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没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保密意识,尤其是在对某些得向公众的信息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加之操作人员没有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知识因而对信息的管理操作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没有备份好相关的数据资料等。另外,这是因为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病毒盛行,或者某些黑客们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蓄意攻击导致文件没有安全的信息保证。这些都使得让现代文献信息的收集管理受到威胁和挑战。

2.4 文档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亟带提高 在传统的文件管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懂得专业的文件管理技术就可以担任起文件的管理。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文档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需要文档的信息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增强个人的的素质。在具备有一些专业的文档管理知识基础之上,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才能够操作某些特殊的系统软件。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范文第4篇

首次提出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联合共建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电子文件中心紧密结合数字档案馆整体共建的建设模式

山东省档案馆在山东省数字档案馆项目的建设中,以数字档案馆建设带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探索出了一种电子文件中心紧密结合数字档案馆整体共建的建设模式:电子文件中心通过政务网与各机关档案室直接连接,汇集各个部门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管理以传统档案业务管理的成熟理论、技术、方法为指导,同时认真分析电子文件的特性,制定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标准,保证电子文件管理的科学,有序。电子文件到达进馆年限后移交到数字档案馆,成为电子档案,保证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延续性;电子文件中心与数字档案馆在流程、标准、技术、软件设计、硬件配置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匹配,两者紧密结合,整体共建。

标准先行,项目同步建设,走出了一条标准指导实践,实践完善标准的模式

标准化在信息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实施山东省数字档案馆项目之前,山东省首先制定了《山东省档案目录数据采集规范》、《山东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山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规程》、《山东省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标准和规定。为保证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又制定了《山东省档案馆管理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山东省档案局网站管理办法》、《山东省电子公文元数据标准(草稿)》等省馆标准。这些标准为本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项目开展以后,为做好省市档案馆、档案馆室之间的互联工作,又制定了《基于Web Service技术档案数据互联互通接口标准(草稿)》。在利用标准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了标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将电子文件、档案业务工作流程和日常工作流程完全纳入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并结合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能够实现省市县档案馆之间和省直馆室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是一个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网站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涉及面广,有许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不为我们所掌握。如果完全购买公司的技术,那么日后系统的升级、维护将依赖提供该技术的公司,并且,公司服务到期后关键技术方面的支持将会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同时,在档案数据的维护方面也存在安全性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山东省档案局技术处和济南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原山东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力量,群策群力,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XRS搜索引擎技术,在关键技术方面做出了创新。同肘,又采用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技术、省市(馆室)档案数据的互联互通技术两种新技术,在应用方面也做出了创新。通过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解决了在关键技术方面对公司的依赖性。系统完全自主开发,开发过程中系统研发人员与业务人员及时、充分的沟通,大大有利于系统的实施,开发出的系统完全符合档案业务需求,并且以后系统的升级、维护完全由自己的人员进行,解除了公司到期后不服务的问题,走出了一条适合山东省档案馆发展的模式,实现了软件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省市县(区)、馆室档案数据互联互通标准,创造了异构结构网络环境下互联互通的模式。建成国内首家省域异构结构数字档案馆

依托政务网,建成在全省范围内异构结构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成国内首家省域异构结构数字档案馆,是本项目的一个目标。近年来,山东省各级档案馆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总体看来,现有系统中,档案部门之间以及档案馆和档案室之间信息和系统衔接不紧密,各类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信息汇总能力弱,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是当前山东省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而档案部门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公共信息服务”新形势下,建立省市县之间和馆室之间数据共享的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档案信息利用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鉴于档案管理软件的这种现状,要求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室放弃现在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使用全省统一的软件很不现实。为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证全省档案部门以前的信息化投入,不改变全省档案管理软件使用现状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在全省制定一个统一的与平台无关、与语言无关的档案信息共享技术标准,使基于不同平台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在逻辑上将所有联网单位提供的共享信息集中到了一个数据库中,建成所有联网单位全部共享信息的数据库。由于各个单位所使用的数据库不同、数据库中的表名、表中的字段名也都不尽相同,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采用中间件的方式,由中间件负责与联网单位的数据库进行交互,中间件对外提供一致的接口,这样就解决了名称不一致的问题。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制定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档案数据互联互通接口标准(草稿)》,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中间件。在各个联网单位安装中间件后,档案利用者只需登录一个已经采取这种方式的联网单位的网站,就可以查询到全部联网单位所提供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山东省档案馆已经成功实现了与市县区档案馆、省直馆室之间异构结构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共享。现在,只需要登录山东省档案馆政务网的网站,就可以查询到已经联网的市县区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的档案目录信息,基本建立了全省范围内异构结构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成了国内首家省域异构结构数字档案馆。

将日常办公和网站管理紧密结合,实现了日常工作的网络化、

现代化和日常办公与网站管理的一体化

目前,山东省档案馆的日常办公还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为此,我们对档案馆的办公工作流程进行了调整,引入现代化办公的理念和流程管理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实现了日常工作的网络化和现代化。将日常办公和网站的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日常办公的结果及时体现在网站上,实现了日常办公与网站管理的一体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首次提出网上利用档案的收费管理方式

纸质档案的利用收费是目前常用的,而电子档案的利用收费还无人涉及。而在电子政务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电子档案的利用将要成为主流。为此我们提出了网上利用电子档案的收费管理方式。鉴于电子档案的特殊性,目前我们主要提供会员制的管理方式。

2 引入流程管理方式。实现查档利用的全过程控制和利用结果的统计分析

使用流程管理的方式,将每一个利用者的个人信息、每一步的查档过程和利用结果记录在案,查档接待人员能够查看到每个利用者的当前状态,并能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对各类档案的收费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方便地进行收费管理。利用结果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一是可以方便地生成接待利用情况工作量的统计结果,代替传统的、手工的、烦琐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即计算机自动生成某段时间的利用者、利用目的、利用率等信息的统计表;二是可以自动生成由全宗到目录直至案卷的档案利用情况统计表,即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某段时间的各个全宗、全宗中的各个目录一直到各个案卷的利用次数;三是可以通过分析档案利用情况统计表来指导今后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在以后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可以对利用率比较高的全宗、目录和案卷先进行数字化;四是便于利用者今后的再利用。对于今后再来进行查档的利用者,可以方便地调出其个人的信息以及以前利用档案的情况,便于利用者的查找。

3 充分使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网站管理的一体化

对于培训班、评奖类和研讨会类管理这几类流程上相似的办公业务,可以在办公自动化中进行日常处理,在网站上同步显示处理的结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网站管理的一体化。办公自动化和网站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其中任何一方对业务、数据的处理在另一方面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例如外部人员通过网站提交相关信息后,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办公自动化软件中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主要包括网上申报、汇总形成报名册并打印、证书的流水编号、证书打印、证书认证等功能。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水印技术;电子档案;档案保护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243-02

电子档案一般是指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存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和一般的电子文件相比较,其以磁盘、光盘等作为存储介质,并通过数字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就容易被篡改、复制、伪造而不易发现,从而造成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不同程度的破坏,为其信息根本性数据埋下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电子档案的维护与应用方面必须采取相关安全技术。而数字水印是一种不同于密码学的信息隐藏安全技术,主要应用于版权领域,起到和数字签名相同的作用,即用于保护其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电子档案的弱点

电子档案内容是以字节来表示和实现的,并通过比特形式产生和接收,其价值信息须借以数字读取工具实现视觉和听觉等感受,属非实际的事物,这方面异于传统的实体档案。

相比于传统类型的实体档案而言,电子档案有着自己的弱点:一是分离性。电子档案的真实性表现为字节信息,而非其容易改变的格式或依附的媒体。在各种数字信息转换中,电子档案字节信息若未变化,其真实性表面看仍为真实的。如此看来,以传统理念和方法来判断电子档案真实性就已经不相适应了。二是易复制性。被保护信息呈虚拟状态的电子档案,极易被修改、复制、粘贴和移动等,且一般不留任何痕迹,以致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三是流动性。电子档案在数字平台支持下,其保存和利用无局限性,可通过数字及信息技术在任意终端进行访问、存取等,并为利用者提供有效服务。

二、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分类

数字水印指采用信息处理的方法将隐蔽的数字信息嵌入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中的文字、图像、符号、数字等标识性信息中,但隐蔽的数字信息一般是不可见的,只有借以专门的技术设备才能提取和检测[1]。

数字水印技术在对电子档案保护应用时,由于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支持和处理,不会破坏电子档案原始数据的实际使用价值。这种技术的类型从外在层面上可简单地分为感知和不易感知两种。感知型数字水印,是指可用肉眼看到水印,就像插入或覆盖在图像上的特殊标识,一般呈较淡或半透明状,直观性强,当所有权发生争议时,可通过提取、检测嵌入信息来证实法律权限归属[2]。不易感知型数字水印是指隐藏在数字产品数字信息中,就像加密技术,没有特殊的密钥就不能将其打开并读取出有关水印信息,这种技术多用于音频等电子档案中[3]。

三、 数字水印技术实现电子档案保护

(一)数字水印技术保护电子档案原理

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专门信息技术算法将一些标志性的信息数据嵌入到电子档案关键位置中,其不会影响原电子档案的真实内容及有效使用性,同时单从视觉效应上也不可觉察到嵌入数据信息的存在实际。需验证时,可通过专业的读取算法从电子档案中提取嵌入的水印进行验证。

(二)数字水印模型

数字水印的一般模型包括水印信息结构、水印加载和水印检测三个部分。设A为需技术保护的原始电子档案,W为数字水印信息,K为密钥。处理后的水印记为W′,其可以通过函数F(·)实现:W′=F(A,W,K)。水印加载:设嵌入算法为E、原始电子档案为A、水印为W′,那么加入了水印后的电子档案AW可表示为:AW=E(A,W′)。水印提取(检测):设提取水印算法为D,那么输出可以是0—1逻辑判断,也可以是包含各种水印信息的水印数据流,如文本、图像等。要验证原始电子档案A和有争议的档案图像(通常加了水印)AW的一致性,只需计算:W″=D(AW,A,K),V(W,W″,K,ε)={1W 存在;0W不存在}。其中,W″为提取出的水印,K 为密钥,函数V·为检测算法,ε为判断的阈值。

图1 电子档案中加载和检测数字水印的过程

(三)数字水印技术对电子档案保护实例分析

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档案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者重要角色。下面结合图2以电子档案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印章为例分析。

图2 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印章中的应用

从图2中可看出,数字水印应用于电子印章的第三层中,通过编制好的代码令水印嵌入电子印章中。通过检测水印即可观察到电子档案的原始数据是否被篡改:数字水印被技术性嵌入后,会渗透至原始信息的不同空间中,任何变动即会破坏水印信息并能被发现,[4]从而体现数字防伪的有效性;通过水印完整性的提取也可验证图像数据是否完整:在图像数据信息中嵌入完整的水印信息,检测时提取该信息,而后与原始数据信息进行仔细对比,即可确定原始数据是否被修改过。

(四)数字水印处理后的电子档案特点

通过对数字水印技术处理后的电子档案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它具有明显的防篡改和防伪造功能、不可抵赖功能、身份认证功能等较多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1.安全性。通过技术性的专门算法嵌入在电子档案信息数据中的数字水印数据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能,一般情况下是难以被觉察的,更不易被擦除、篡改和伪造。同时,由于其具备较低的误测率,数字水印会随着原始数据信息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在一定技术手段支持下,我们就会很容易的检测到原始数据变更与否。当然,数字水印同样对重复添加有着一般技术所缺乏的较强的抵抗性能。

2.隐蔽性。数字水印信息被技术性嵌入到电子档案中后是不可感知的,当然,被保护的电子档案原始性数据信息也不会受到正常的有效使用和利用。虽然上文提到的易感知水印技术,如图像水印等,在人的肉眼下是能被察觉和感知,但这种对水印信息的感知只是停留在对数据信息的表面而已,被嵌入的水印信息状况如何,是否被篡改,肉眼仍是不可以确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靠专业性的技术手段才可以把隐蔽的信息读取出来。

3.鲁棒性。作为电子档案信息,不同于传统的实体档案,其利用的效率和方式显而易见。这就要求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在传输、复制、粘贴、修改等多种形式的利用过程中,或者说不管经受任何形式的信号处理,电子档案本身的原始信息数据也不会被破坏,仍保持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特性。而数字水印技术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性技术。

4.可证明性。数字水印数据信息被技术性嵌入到电子档案当中,根据需要,可随时提取和验证,以判断电子档案有关存储信息是否有效、真实和完整,甚至可以用特殊的技术手段来控制被保护电子档案数据信息的传播以及非法复制、粘贴、伪造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