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数字化

中小企业数字化

中小企业数字化

中小企业数字化范文第1篇

一、中小企业认可信息化的作用

1、认识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60.8%的中小企业设置有专职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部门,说明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在企业中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而且其中有31%的企业由首席信息官或副总经理主管信息化工作,39%的中小企业专门设置了信息化部门的部门经理专职管理企业中的信息化工作。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有32.5%的中小企业对实施信息化的成果表示满意,而12%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不满意,5.5%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基本认可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有益。仅有2。8%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34.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高达68.1%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信息反馈多带来的市场机会。

2、人才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中小企业只配有5名以下IT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IT技术人员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水平,技术力量缺乏可能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企业中信息化程度越高则越需要较多的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员工,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只占总数的38.1%,一半员工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二、中小企业伯患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1、硬件设备情况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其中拥有10台以上电脑的中小企业占47.9%,有6.2%的中小企业甚至已经拥有100台以上的规模。有18.7%的中小企业还拥有5台以上的笔记本,71.9%的中小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而且有21.5%的中小企业拥有3台以上的服务器。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2、网络设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调查企业都拥有至少一台网络设备。26.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网络设备。所有受调查企业都拥有至少一台专业存储设备。21.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存储设备。

由于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打印机产品在受访企业中的配备率很高,91.6%的中小企业配有打印机,甚至有57%的企业配有3台以上的打印机。

3、网络平台建设情况

企业内部网的建设为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网络。各企业虽然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不一样,但多数企业都利用已有的IT资源,建成了完善程度不同的内部网络。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仅有17.3%没有建设局域网,仍然处于单机操作的阶段,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局域网的价值,并且建设了本单位的局域网。在被调查企业中,82.7%的企业拥有局域网,而且有50.6%的企业局域网已覆盖了全单位的所有部门。

4、主干网带宽

企业上网需求正在迅速上升,大多数企业通过宽带主干网接人互联网。12.7%的受访企业通过10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48.3%的企业通过100M以下、1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通过10M以下带宽接人互联网的企业仅占39%。对于具有较多上网需求的企业来说,互联网接入带宽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速率,也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接入服务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5、联网率

全面实施信息化需要将企业中的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即全面实现互联。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越高说明企业信息化实施覆盖范围越广,员工参与程度越高。从调查结果看,34.8%的中小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超过90%,42.5%的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低于70%。中小企业中计算计联网率总体水平较高,但还需要继续加强,以便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信息化。

在被调查企业中,只有23.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网站,51.4%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建成了网站,并有独立的顶级域名。此外,还有24.7%的企业表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独立的网站,全面地实现企业上网。

6、电子商务

四成中小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近一半中小企业尚未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影响,要从B2C和B2B两个层面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中小企业不能以中大企业的系统架构来建设其电子商务系统,应有自己的一套建设原则,否则容易遭遇人才不足、系统不相容、导入经费过高、组织不适应等问题。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阻力

技术人才缺乏、资金匮乏、内部业务流程不规范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阻力。值得欣喜的是,中国中小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基本达成一致,只有不到15%的被访者认为企业领导是信息化建设的阻力。

中小企业由于行业分布广泛,薪资水平稍欠竞争力,对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吸引和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信息化促使企业营销、采购等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降低他们用信息化手段梳理业务流程的积极性。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

1、信息化持续投入状况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到网络的构建和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统计结果表明,35.9%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稳定、持续的信息化投入。

2、近两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比重

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逐年升高。从2003年、2004年这两年信息化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该比重均值呈上升趋势,2003年该比重均值为1.16%,

2004年则为1.35%,比2003年增长16.4%。与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2%--3%之间相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存在较大差距。这表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信息化投入结构

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来看,本次调查结果并不支持“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的结论,中小企业硬件、软件、服务三部分投入的比重均值依次为49.7%、30.2%、25.5%。这个投入结构比例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趋于合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度过硬件投入的大规模初期阶段,今后的硬件投入会朝着升级、换代方向发展。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1、软件系统需求

2006年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安全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热点,财务管理系统的新建、完善、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成为44.6%企业的重点,信息安全也是近四成企业的建设重点。另外,30%左右的企业将计划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2、硬件产品需求

2006年中小企业对IT硬件保持较高的购买热情。台式电脑有64.2%的企业意向购买,打印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网络产品有40%以上的企业打算购买;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带动安全产品的需求,35.8%企业计划购买安全产品。

3、信息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指导咨询、新技术讲座,需求比例分别高达63.3%、57.3%,对信息化建设评估、项目监理的需求比例也在20%以上。

4、对IT产品的选购因素

从台式PC机的主要品牌提及率看,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在中小企业中大受欢迎。调查结果表明,联想遥遥领先,其次是方正,兼容机排名第三。国外晶牌DELL、HP、IBM的提及率明显较低。

在PCJ艮务器领域,品牌集中度低于台式电脑领域。IBM和联想差距不大,二者共同占据中小企业PC服务器的半边天:DELL提及率第三,HP第四,二者提及率近30%。在打印机领域,HP、联想、EPSON是中小企业打印机的三大晶牌,提及率分别为28.5%、17.7%、14.9%。不论企业规模如何,互联网均是用户获取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在产品购买时比较谨慎。59.2%的企业在决策前会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信息,货比三家,努力寻找最优选择,还有44.7%的企业会直接到市场上询问比较。当然,厂商或经销商的推介作用也不容忽视,它能对44.9%的企业购买IT产品产生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对价格敏感性降低,采购时“性能比”成为最关注的因素。此外,应用案例参考、技术趋势分析、厂商/经销商信息对三成企业的采购过程有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化在现实应用中给企业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中小企业对硬件、软件、服务的投入日趋成熟和合理。几乎所有中小企业或多或少地配备有电脑,大多数中小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及建设有局域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上网需求正在迅速上升。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及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是当前信息化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也是与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所在。

以上三大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竞争压力加大,利润空间低,导致无力投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企业人员培训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速度。电子商务的应用,将造成管理方式的改变,传统型中小企业无法适应内部的自我变革,从而带来信息化深度应用的阻力。

(二)建议

国家已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摆到突出的地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逐步建立由政府、中介服务体系和IT厂商参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中小企业

在信息化进程中,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根据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和企业发展战略,在充分了解总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需要调整管理解决的,哪些可以由实施信息化解决的,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制订信息化规划和选型方案,决定是外购、定制、租用还是自主开发,这样可以减小盲目性,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信息化建设应遵循“财务――物流――生产和成本――电子商务――全面信息化”的应用路径,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初期企业可采用虚拟主机方式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自己的网站可向用户提供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等服务,把自己的网站建成企业的专门宣传频道,向用户推广企业的产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购买一台服务器由专业部门托管。当企业真正发展壮大之后,网络已不仅是简单的商务应用,而是涉及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在线交易、企业管理、远程通信等诸多领域,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企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方案已很成熟,企业可以利用专业服务商的技术和设备,也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面对调查中发现的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建议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人才机制,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信息化实施是“一把手工程”,重视人员培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进行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培训和项目管理培训,分别对高层人员和参与的业务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与方案,以便企业各层次人员掌握不同程度的技术知识与业务知识。

2、政府主管部门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信贷、税收、培训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政府应充分利用各行业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构造公共信息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及地方网站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3、行业协会

研发具有自主产权和行业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应组织编制本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做好各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建立行业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IT企业、专家组等共同组成的制造业为主体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体系:根据行业的特点,集中开发一批特色软件产品:培训一批高水平、符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小企业数字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字塔层级 市场化进程 国企改革策略 公司投资

一、引言

金字塔结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存在为学者们研究企业建立金字塔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条件。然而,国内外现有关于金字塔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私有企业或民营企业,针对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还非常鲜见。Fan等(2007)最早对我国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发现政府分权是导致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根本原因,并且认为金字塔结构具有支持效应,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价值。程仲鸣等(2008)从投资视角对我国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进一步证实了金字塔结构支持效应的存在性。纵观上述关于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动机的研究,仅关注到政府分权在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形成中作用,忽略了国有企业建立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动机和政治动机,因此,也就无法研究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建立金字塔结构的真正动因。而关于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研究,仅看到金字塔结构的积极作用,忽视了金字塔结构所产生的问题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两个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动机和政治动机,并从投资不足角度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为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也就越长

假设2:与大规模、保护性行业相比,政府更倾向于对小规模、非保护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放松控制,小规模、非保护性行业的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也就可能越长

假设3: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都存在“U型”曲线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08年年沪深两市所有除民营和外资以外的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对如下公司进行了剔除: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2005-2008年中被ST、PT处理的公司;剔除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如金字塔层级无法获取或财务等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经过上述处理后,本文最后得到了3370个有效观测数据。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查询系统,金字塔层级数据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查阅各公司年报获得,市场化进程数据采用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中提供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化指数来衡量。

(三)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使用累积Logistic回归,从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两个方面来分析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借鉴Richardson(2006)、钟海燕等(2010)的模型,将估算得到的投资不足作为被解释变量,将金字塔层级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以从投资不足角度考察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

(1)关于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研究。本部分将通过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累积Logistic回归理论模型为:

logit[P(y≤j)|X]=ln[■]=aj+?茁XT;j=1,K,J-1 (1)

其中,aj表示截距,有J-1个值;Y为金字塔层级数;?茁为系数向量,X为自变量向量,这里我们借鉴Fan,Wong和Zhang(2007)和韩志丽史浩江(2009)的研究,选择市场化进程公司规模行业属性资产负债率成长性和年度哑变量等因素作为影响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动机的自变量。

(2)关于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研究。现有关于金字塔结构与公司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字塔结构对过度投资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上,对金字塔结构与投资不足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研究非常鲜见。基于此,本文采用模型(2)从投资不足角度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UnderINVi,t=?茁0+?茁1Cashi,t+?茁2Layeri,t×Cashi,t+?茁3Layer2i,t×Cashi,t+∑Controli,t+∑Industry+∑Year+vi,t (2)

在模型(2)中,UnderINV为投资不足变量,我们借鉴Richardson(2006)、钟海燕等(2010)投资模型来估计投资不足。Layer为金字塔层级变量。Control是一组对投资不足(UnderINV)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参考Richardson(2006)、程仲鸣等(2008)以及钟海燕等(2010)的研究,我们使用管理费用率(Mfee)和大股东占款(Occuppy)作为控制变量。同样地,我们在模型中还加入了行业虚拟变量和年度虚拟变量,以控制行业因素和时间因素对投资不足(UnderINV)的影响。其他变量定义具体如表(1)所示。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有1261个公司投资过度,有2109个公司投资不足,投资不足的公司数多于投资过度的公司数。现金持有均值为0.206,表明样本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普遍较高,这将可能导致投资不足行为的发生。金字塔层级的均值为2.446,中位数为2.000,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1,说明金字塔结构在国有企业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统计发现,两层与三层金字塔结构是最普遍的。市场化进程公司规模和行业属性的均值分别为8.363 21.636和0.148,中位数分别为8.420、21.538、0。

(二)回归分析(1)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研究。表(3)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模型卡方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证明模型回归情况良好。累积Logistic的成比例假设检验统计性都不显著(大于0.100),证明具备应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前提条件。从表(3)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的系数来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市场化进程。地区市场化进程(IndexMarket)与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Layer)的回归系数为0.092,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地区市场化进程越快,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也就越长。第二,国企改革策略。公司规模(Size)与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Layer)的回归系数为-0.09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相比,小规模的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更长;而行业属性(ReguInd)与预期也基本一致,即与保护性行业相比,政府更倾向于对非保护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放松控制,非保护性行业的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也就可能越长。(2)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与投资不足的回归分析。表(4)和表(5)列出了金字塔结构与投资不足的回归结果。从表(4)中模型(1)回归结果来看,Layer*Cash和Layer2*Cash的系数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金字塔结构与因现金持有而产生的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但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2)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大于10,说明不适宜采用模型(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将金字塔层级(Layer)有序分类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0-1之间的连续变量,然后将现金持有(Cash)按大小等分成高中低三组数据,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回归以进一步考察金字塔层级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低和中现金持有组中Layer和Layer2的系数均不显著,因此,这里只报告了高现金持有组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到,在高现金持有组中,投资不足(UnderINV)与金字塔层级(Layer)的回归系数为负,并且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与金字塔层级的平方 (Layer2)的回归系数却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在高现金持有组中,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在某一临界值之前,金字塔结构能够抑制投资不足,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之时,金字塔层级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现象的加剧。该结论表明,金字塔结构虽然能够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字塔结构还会加剧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扭曲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因此,本文从投资不足视角为金字塔结构的掏空效应提供了证据支持,丰富了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研究。

四、结论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我国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数据为样本,从市场化进程和国企改革策略两个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层级的动机,并从公司投资视角对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的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出于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国有企业控制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国企改革策略而放松对小规模或非保护性行业国有企业控制的政治动机是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根本原因。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金字塔结构虽然能够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字塔结构还会加剧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扭曲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策略两个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层级的动机,而且还从投资不足这个非效率投资行为角度检验了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为理解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而拓展了金字塔结构形成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仲鸣等: 《政府干预、金字塔结构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2]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韩志丽史浩江9: 《民营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第2期。

[4]钟海燕等: 《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投资》,《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中小企业数字化范文第3篇

一、企业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避免原档案受到损害。企业的历史档案基本上都保留了较长的时间,纸质档案随着时间的流逝,极易造成损坏,出现字迹模糊、辨认不清、纸张发黄、虫子侵蚀等现象。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能够将重要的历史资料以电子档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避免原件档案的丢失,更好地保存好企业的历史资料。

第二,是适应社会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的文明程度逐渐加深,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它能够实施自动化办公管理,实现无纸化资料管控,将大量的信息以电子化的样式保留下来,进而满足时代进步的新要求。

第三,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减小工作量。对企业的历史档案开展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更好地保留原件,避免信息的丢失,还可以减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检索和查阅,精确地查找想要获取的信息,大大节约了工作时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企业历史档案外包工作存在的风险

开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极大地降低工作的强度和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数字化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将一部分业务外包出去,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工作风险,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外包对档案管理部门造成的风险。档案管理部门承担着管理档案的艰巨任务,但是如若相关人员过份依赖外包公司,自身的档案数字化技术不过硬,就存在着受控于人的危害。将一定的工作外包出去,目的是要减小工作量,改变工作现状,提升工作效率。然而,当外包工作过大,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水平不高的时候,往往会将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和档案也外包出去,引起重要信息的丢失。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设备落后,系统软件的升级也会受到阻碍,不利于日常工作的维护,使得档案管理部门成为摆设。

(二)外包企业的管理不力可能使得档案在外包中遭受损失。企业档案工作开展外包必须要选择合适的企业承接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外包公司数量过多,真正能够保证高质量、高水平服务的却较少。企业在将历史档案外包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好企业,只是草草地签了一个协议,不仅不利于保护好档案信息,还会造成外包工作的失败,引发工作风险。

三、历史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应对措施

根据企业历史档案在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严格的把控,以积极的态度完善工作质量。

首先,企业在选取外包公司的时候要慎重。外包商一定要具有承担工作的经验,技术水平要达标,且取得过工作资质。另外。档案资料在外包前还要组织团队进行分析,找专家听取意见,对外包商的能力、技术开展审核,选择信誉好的公司承接工作。

其次,企业要与外包商签订工作协议。在协议内部细化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并提前说明外包工作失败要承担的赔偿义务,使其具有法律效力,以更好地保管档案信息和资料。

最后,在外包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要健全符合档案数字化项目管理的实际规范,完善档案数字化项目安全保障体系,定期派人去监督外包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而做好安全防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中小企业数字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字化营销 协同商务 供应链 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信息门户

协同商务的概念1999年由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来,其理念就是企业充分利用以Internet等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增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协作能力,通过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实现企业知识网络的正反馈而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创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协同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协同商务强调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到销售、市场,乃至售后,都提供电子协作的能力。

基于协同商务的数字化营销(简称CC_数字化营销)就是对数字化营销和协同商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门户以及数据库等提出一个营销模式。它打破产品设计人员、生产制造人员、销售人员、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最大可能的获得相关人员思维的合作和协同,使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通过数字化营销所获得的市场信息,从而使产品的设计更加柔性,更加的贴近消费者,从而也使企业获得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CC_数字化营销内涵及特点

CC_数字化营销是一种基于协同商务理念的,以新兴数字技术为实现手段的营销方式。CC_数字化营销以企业数据库、协同商务系统为支撑,通过数字化营销系统与企业其它系统(如:CRM/SCM等)的协同运作,充分调动和融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为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协作能力,也为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提供来自市场的最新、最快的信息,将消费者同企业及企业的合作伙伴纳入一个协同运作的网络中。因此,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共享性。CC_数字化营销是基于协同商务系统设计的,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可以让客户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也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的全方位跟踪和交互,因此它一定要做到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与信息共享。通过企业信息门户,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的商业信息,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帮助消费者建立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渠道,同时依靠协同商务平台集合企业的全部资源,实现企业前台与后台的协同运作和集成;企业的其他系统可以通过协同商务平台,获取其需要的市场及消费者数据、分析报表及业务决策相关信息,从而有可能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智能性。CC_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信息的分析工具。CC_数字化营销在同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营销的同时,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累积对消费者的了解,通过数字化终端和数据库搜集和分析信息,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包括对产品、服务、分销方式、价格、沟通和体验的需求,加快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反应速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产品、定价、服务、分销和沟通策略,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反应。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数据的加工和转换,提供从基本查询、报表和智能分析的一系列工具,并以各种形象的方式展现,为企业考察运营情况、业绩表现、分析当前问题所在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商业策略,调整产品结构、分销渠道、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等提供决策支持。

3.交互性。CC_数字化营销可以通过企业信息门户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消费者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门户查询订单信息以及提供建议和投诉。当消费者需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时,CC_数字化营销将通过协同商务系统,最快的协同企业各部门进行研究,并及时的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客户咨询和购买以及售后服务过程中,企业都可及时地提供服务。CC_数字化营销还可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协同运作,跟踪每个客户的销售习惯和爱好,推荐相关产品。

由于利用了数字技术的各种属性和协同商务的概念,CC_数字化营销具备了协同性、共享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正是基于以上特点,CC_数字化营销具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

二、CC_数字化营销系统框架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在CC_数字化营销中的传递路径是:

1.顾客通经过防火墙后进入企业信息门户可以查看相关产品目录、性能、价格和其他相关信息,当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提出需求时,需求信息将被信息门户传递给企业的营销中心,营销中心通过数字化营销系统判断需求能否被满足,并对不同的需求信息进行反馈,当客户的需求可以满足时,数字化营销系统通过协同商务系统将相关订单信息传递至企业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SCM系统对订单信息进行分解,安排生产计划,准备原材料、备品、备件,将材料信息下达给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联系供应商或通过库存准备材料,并将相关信息(如供货周期等)反馈给SCM系统,SCM系统结合生产中心的计划安排,将供货周期、产品特性等信息通过协同平台传递给数字化营销系统,企业的营销中心根据数字化营销系统的信息,将订单信息反馈给客户,在得到客户的确认后,营销中心便可通过数字化营销系统下达生产信息。在生产的过程中,客户还可通过信息门户,查询订单状态。当订单完成后,物流中心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营销中心。

3.客服中心将会对客户进行回访或接受客户的咨询、投诉,并记录下客户的意见,然后将信息传递给企业的营销中心,在获得营销中心的答复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从而完成销售的全部过程。这全部过程发生的全部信息包括客户的资料都将传至企业数据库,并保存下来。

4.企业的营销中心可以依靠数字化营销终端,及时了解分销过程的商品流程和最终销售状况,并通过协同商务系统将销售信息传递给SCM系统,帮助其安排生产计划调节库存,加快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数字化营销获得的信息,也将通过协同商务系统,被企业的其它系统加工后反馈给数字化营销系统。

三、CC_数字化营销实现的技术

CC_数字化营销实现的技术关键点有三个,分别是企业信息门户、协同商务系统、企业数据库。前两者使企业各个系统处于一个统一的平台下,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入口并实现协同运作,后者主要是对企业的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应用。

1.企业信息门户。Gartner Group公司的定义是:企业信息门户就是通过浏览器实现对整个企业信息的访问,用以加速和提升决策进程。可以说企业信息门户就是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以协同商务和企业数据库为基础,在企业内各种应用系统协同运行、信息资源统一集成的基础上,为企业内外的使用者提供一个访问各种信息和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并根据每个用户使用权限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其和协同商务系统及企业数据库为前台和后台的关系。

门户使得企业的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以统一的、个性化的、多渠道的方式访问企业的信息和服务。企业门户是整个企业的电子门户,实现企业形象、电子商务、企业内部业务组织的整体框架。

2.协同商务系统。协同商务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协同”,也就是说通过打破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和畅通无阻的管理“通道”,实现对资源配置和开发的最优化。在协同商务系统中便体现为“信息网状”、“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的三大理念。协同商务系统在目前可以基于WEB技术(一种分布式应用架构)开发,采用B/S模式(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结构是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系统使用具有易用性、维护简单、24小时连续服务的特点;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设计,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完整的一套协同商务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企业信息门户、知识文档管理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产品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工作流程管理模块、数字化营销管理模块和供应链管理模块。

3.企业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CC_数字化营销的关键点。传统的电视广告以及平面广告的局限在于只能观看,不能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信息。而CC_数字化营销通过其载体可以很容易的获得来自消费者的反馈。

企业可以把从消费者那里的获得的信息放入数据库,并通过专用的数据挖掘工具验室来寻找商机。例如日本有一个饮料厂商,抓住每个妈妈都希望知道自己给孩子的营养是否足够的心理,在自己的网站上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为妈妈们提供营养信息,妈妈们只需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就可以获得她们所关心的信息。以后厂家就根据这些问卷建立资料库,资料库中有每个妈妈有几个小孩、多大的资料,从而以后能向这些妈妈提供适合她们的产品,或者进行具体的沟通。

在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后,不仅拥有大量顾客信息,还更加便于进行客户管理,对顾客细分;甚至可以做到产品个性化定制和产品个性化定价。比如亚马逊:只要你在上面有过购书记录,在你下一次进入的时候,它会根据你的购买记录,主动推荐你可能需要的书。

四、CC_数字化营销的管理

1.市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客户、竞争对手,依靠市场获得的信息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资源分配计划,制定经营目标和产品计划,并对营销计划的实施的效果做分析和评估。同时,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各个职能系统能结合起来,进行联动性思考,形成了CC_数字化营销市调流程,见图2。

CC_数字化营销系统建立了市场调研和业务管理的协同性,也可以认为是企业职能部门与数字化营销的协同性。通过这种协同的建立,对于数字化营销来说,可以加强数字化营销的针对性;改善数字化营销和企业销售、生产、财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改进数字化营销费用的控制,提高数字化营销的投资回报。

2.终端。CC_数字化营销的终端是指互联网、短信、IPTV、MSN等数字化工具,它们都可以看作是数字化营销的终端。它们传播成本低,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可以全天候7×24小时进行信息传播。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营销终端有分众性、直效性这两个可以大大提高受众到达率的优点。借助数字化终端,通过用户注册、调查反馈等途径可以很容易搜集到目标顾客的资料和信息,并经过筛选和整理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根据产品特点的不同,对相应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从而实现分众营销。同时为使企业的数字化营销更加直效,数字化终端通过数字手段直接同目标顾客建立起联系,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起一对一的沟通渠道,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深度营销。

数字化终端不但在和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可以发挥大用处,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如果使用好的话,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图3表示了CC_数字化营销终端同企业的各个部门产生协同。

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通过数字化终端,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经销商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并及时的安排企业的销售计划和库存计划;企业可以及时的了解客户与市场需求变化,为新产品的研发制定计划,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可以更加合理的进行资金调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终端系统通过协同商务的帮助,可以及时的为客户提品信息,包括产品价格、运输状态等等;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经销商也可以通过查阅企业信息库来制定自己的库存计划,制定产品销售计划。

3.渠道。数字经济时代,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建设一个优秀的CC_数字化营销渠道,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不容易被竞争对手跨越的竞争壁垒。根据2005年12月Forrester Research对250名营销经理的调查表明:目前正在使用的美国企业的数字化营销渠道中邮件营销(占83%)和搜索营销(占64%),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数字化营销渠道;同时,对社会化网络(占有13%)和RSS(10%)等新兴渠道的尝试,也颇有热情。

可以说数字化营销渠道并不是单一渠道,它集合了电话、直邮、电子邮件、互联网、短信、IPTV、RSS等多种方式对客户进行营销覆盖。但哪种渠道效果好,哪种营销组合更有效,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评估体系,除了包括基本的营销运营报表之外,更需要结合营销项目的特点,对反映营销效率的统计报表加以分析和应用,以便更好的将营销结果与营销效率指标相结合,并且为持续改进营销效率提供支撑,确定最有效率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组合,以增加对于终端客户的营销覆盖与销售渗透。

五、结束语

总之,将协同商务与数字化营销相结合,通过协同商务的思想来制定企业的数字化营销策略,从而打破信息孤岛的现状,把消费者、企业、企业的合作伙伴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网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将进入更加务实、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时代,数字化营销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之一,随着与协同商务的进一步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励陈子辰梅益:协同商务理论与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刘小强强瑞:基于协同设计的产品设计质量的提高.世界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9月第9期

[3]徐家俊贾文玉:企业信息门户EIP――AMT信息动力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中小企业数字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项目流程;数字媒体;校企合作;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29-03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性发展,数字摄影、电子杂志、博客、播客、数字视音频、微电影、微博的应用与发展等,逐渐成为数字媒体发展应用的主力军。数字媒体专业是为了促进新媒体产业和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设置的兼信息技术、文化传媒和人文艺术高度融合的信息艺术教育专业,它具有集艺术创作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整合了当代人文艺术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传播功能,目前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未来3~5年内,数字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60万。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门人才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随之带来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迅速扩张,截止2012年,全国开设数字媒体技术(艺术)的院校就达上百所。

安徽省在十二五规划阶段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充分利用国家皖江城市带战略承接转移规划的有利条件,除了建成合肥、芜湖两个部级动漫产业基地之外,还筹建了蚌埠、马鞍山、淮南、池州等省级动漫支持基地。除此之外,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也逐年递增,目前共有10余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专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专业性和高水平人才,内容建设上侧重技术外包服务而忽视数字媒体创意性人才培养,数字媒体相关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互动合作较少,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尤其是缺乏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行业经验的蓝领人才。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不少高校还是以理论教学、理论研究为主,不少的实践操作也与实际技术性操作存在差距。

师资队伍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实际运作过程别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运用,故要想输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除了改革人才培养计划和建立实验实训基地之外,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 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安徽省的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构成,主要来源于美术、艺术设计、动画、动漫、影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且大多数未接受过数字媒体专业的系统培养,尤其是缺乏数字媒体行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目前,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师资来源基本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计算机教师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及相关教学和实践操作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艺术素养;第二部分是由原先的艺术类教师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但是对计算机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要弱一些;第三部分就是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加上数字媒体专业在我国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晚,因此他们最缺乏的是相应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总的来说,这三部分的师资除专业知识外,最缺乏的就是数字媒体产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2)服务于教学的兼职教师来源复杂,较难保障教学效果。在目前,安徽省的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方法就是聘请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数字媒体产业的从业人员、普通高校教师做兼职教师。但是,在读研究生主要的精力和时间仍旧放在自身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很少去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及参加教研活动等,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从数字媒体企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有着数字媒体企业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同样也降低了教学效果;普通高校教师虽然从事的是高等教育,但缺乏校本研究和行业实践经验,不少也不适应相关课程的教学。

3)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在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师资培训中,缺乏针对数字媒体等新兴专业类别的培训科目,而数字媒体行业或企业的技能培训良莠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也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不是某个系部或某个部门或某所院校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长期培养,才能建设既懂理论又重实践的合格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

2 关于数字媒体的项目流程

数字媒体的项目流程是按照数字媒体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细化为项目的规划、项目的启动、项目的实施及控制、项目的验收和项目的后续维护。数字媒体的内容要求结合特定的环境从而转化为若干个有实用价值的子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具体包括项目任务书、项目人员分组、资料收集与项目调研、项目总体设计方案讨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报告呈交等环节。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教师不但可以获得企业真实环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使教师在参与企业项目的整体设计与媒体开发方面的辩证性思维、质量与品牌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及人际沟通、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而且在对待数字媒体项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得到实际锻炼。

项目流程的实施,从而实现了知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一般说来,项目流程的实施要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设计,项目之间强化联系与综合,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途径和方法

鉴于数字媒体教师的现状,以数字媒体项目岗位能力为构建依据,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既具备最新技术和理论,又拥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理实一体”型动漫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具体而言,即进行以动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实现师资资源的重新组合。即以数字媒体“项目流程”为主线,划分数字媒体项目生产流程的各阶段,推导各阶段的岗位需求,依据岗位需求建设对应的课程群,采用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针对各课程群且以校本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小组,依托对应项目流程各阶段的教学小组,构建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并通过师资轮训、企业兼职/挂职等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

3.1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途径

1)通过走访和调研省内数字媒体产业特别是部级动漫产业基地,调查和统计数字媒体项目流程各阶段所设立的岗位及相应的岗位能力。

2)根据调查研究得出的岗位能力需求,构建满足阶段岗位能力需求培养目标的课程群,针对课程群教学要求,建设对应的教学小组,再由教学小组构成完整的师资队伍,做到阶段岗位技能由教学小组进行针对性培养。根据数字媒体项目的实施阶段,组建由对应项目阶段的教学小组构成的师资队伍,做到专业教师研究有侧重,课程分工合理,避免“全才式”教学。

3)探究和建立长效的师资轮训及教师兼/挂职锻炼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先进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及项目管理能力,增强教师的动漫行业实践经验。由校本教师、外校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师、企业资深人士等共同组成教学小组,做到以校本骨干教师为教学小组核心,由其负责实施教学计划及相关的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师资队伍的成员通过师资培训保持理论知识的时效性,通过去合作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提高和培养行业实践技能,做到“理实一体”型教师的培养。

3.2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的方法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的核心是强化校企合作,真实的数字媒体实践平台与高校的各课程专业实验室存在很大差别,在进行师资培养上要特别关注校企双方的协作培养。

1)数字媒体专业师资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培养出数字媒体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和内容创意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项目流程或者相关的横向项目为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撑和导向,教师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2)系统化课程设置。根据行业发展和高校专业发展的实际,制定适合专业和教师发展“双轨制”发展的个性化系统课程。课程可以分为校内培训和企业实践两部分。校内培训包括诸如平面设计、数字视觉传媒、动漫创意、影视制作与特效、手机游戏开发等模块,主要课程培训采取项目流程方式进行,由国内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知名高校和行业一线专家授课,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提升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相关流程的创作与开发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将内容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3)在企业中完成项目流程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切方便,相关教师进入企业,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指导教师的科研开发与应用工作。强化学校、企业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升项目的创新性和技术性。

4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中要注重的几个环节

4.1 突出数字媒体专业的职业性特色

在校企合作环境中,以专项任务为引领,突出项目驱动的内核。要围绕现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适时整合目前数字媒体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扎实数字媒体的项目内核。

4.2 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结合数字媒体领域的发展,以实践操作环节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基础,以提升教师数字媒体创作技能为中心,设计相应的产品和媒体项目,注重项目化内容开发的多元性,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型专家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真正做到课程由职业岗位专家、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来完成,并实现职业技能以及相关职业项目的认定。

4.3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专业的师资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同时具有艺术创意能力,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媒体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因此,要强化知识结构的更新,以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体系为基础,以项目流程中的工作任务为结构,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课程内容体系要注重将数字技术、数字艺术、数字设计等相关的工作知识紧密结合,实现课程内容职业化与综合化。

4.4 任务引领,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专项媒体设计与开发为任务引领,实施项目驱动,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分工,教学中积极与数字媒体企业实施人才共同培养,注重在校内与企业锻炼的一贯性,做到理论实践相融合,使用虚拟现实、网络教学、实体操作、企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实现情景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4.5 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和完善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与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理念先进、符合专业生产实际、更适合于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数字化教材,促使企业相关教程、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材、校企合作资源数据库等立体化教材的常规化建设,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协作开发和成果推广。

总之,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的建设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与协作,需要项目流程的稳步实施,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出适合时代和市场欢迎的数字媒体“双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玺玫.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29-131.

[2]王衍.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1).

[3]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5):32-33.

[4]张国平,王玉梅.生产性实训车间项目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