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素质教育

初中生素质教育

初中生素质教育

初中生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理智教育探寻

 

初中阶段是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上的发育引起心理上的巨变,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既渴望独立,又摆脱不了对大人的依赖;既对外界充满好奇,又没有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加上学习任务紧张繁重,使得初中阶段的学生敏感善变。情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但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而且很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多发阶段,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型学生,让教师感到棘手和不安。如果教育得好,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能较为健康顺利,为将来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教育不好,任由初中阶段的问题行为持续发展下去,就会给学生以后的良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可能会导致成人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甚至违法犯罪。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对初中生的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懂得,用理智解决问题要比用情感来的可靠,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理智教育应该是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更要关注的内容。

一、目前学生德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今,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物质至上和激烈竞争也容易使人迷失,将欲望凌驾于理智之上,以致失控。有调查显示,现代的中学生有16·79%存在着心理问题,有24%存在着学习问题,有11·2%存在着思想品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品德。

因此,正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论文,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明辨是非能力,增强其抗挫能力和自控力,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为什么把理智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教育行为

理智是人的心理活动,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假如没有理智,人们就会忘乎所以,或失去信心,迷失方向,有了理智,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我;是激发人智力活动和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理智既是人的智力活动,又是情绪的认知和实践,也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支配人的整个身心,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使人坚持不懈地完成艰巨的任务。

理智是一种手段,是明智的行动,它应该被审慎地应用来引导变化、判断、联系。理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另一个名词,反应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思考”或者“延宕的行动”。它是在经验或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并非囿于原始经验,而是经验性的,是就着事情本身来进行,把那些观察到的粗糙而又概略的事实,分解成若干不能被感官直接知觉到的更精细的过程,来代替那些不断把零碎分散的事实加以联系和重合的方法。因此,理智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相联结的过程。

理智可以从更深层次反映学校德育教育的本质, 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免费论文。引导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科学和真理带来的愉悦和快乐,体会思考和探究的魅力以及成功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认识理智是一个人用认知、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辨别是非利害关系;用冷静、探索、自信和充满勇气的心态控制情感,分析事件的开始、发生和结果。理智意味着对经验的“解放和拓展”,人在尝试错误和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会使自己适应周围环境,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并且把这种知识用于应付他所处的环境,提醒自己各种保证取得预期的结果和避开预期结果的方法。知识由此得到增长,经验由此得到发展,于是,他们的行动亦变成了有方向的活动,这种交互作用就会朝着预期的结果走,这便是理智的性质。

所以对初中生应注重理智教育,把理智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教育行为。

三、进行理智教育的新教育行为探寻

初中生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特点,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用恰当的方式展开工作。

七年级阶段,学生的为人处事,多是小孩子气,掩饰不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面有兴奋和不安、自信和担忧、跃跃欲试和害怕等不同性质的情绪。可以看出其变化丰富多彩,并且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这一特点,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理智方式对原始经验的内容作更好的整理,估计情境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种估计来采取适当行动,增加深刻性和延续性,使学生对事物的控制能力得到训练,从而增强对情绪的有效平衡。

八年级阶段,学生对初中生活逐渐熟悉,慢慢发展到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但还较肤浅,特别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不够强,当预先决定的活动作临时的调整时,尤其是需要服从社会的要求素质教育论文,放进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时,情感上一时不能接受,情绪波动较大。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运用理智解决问题,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及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感。逐步掌握一些运用理智调节自己情绪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把没有方向的变化转换成一个朝向预期结论的变化。

九年级阶段,学生情绪表现较为全面,在即将面临的人生第一次选择,心里充满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困惑,承受能力相对薄弱。情感处于不稳定的、不安全的和不断变化的层面。这时,引导学生了解理智是一种经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理智检验事实和思想,判断数据以及控制观念和推理,使其所推论的或是经过思考的结论有可能表现出来,就可以让学生能较有效地控制变化,实现把不安定的和充满问题的世界,变成安全而又稳定的世界的步骤。这正是理智行为的表现。理智的这一层面包含深思熟虑,目的是要确定困难的性质,想出应付的办法,以便用预期的解决方案来指导行为。

总之,初中生的理智教育工作,是复杂而又漫长的历程,需要每一个关注这方面教育的教师,互相交流探索,共同努力,使这一新教育行为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并能长期坚持下去。

初中生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科学态度、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和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注"绿色化学"的发展应用;进行关心社会和人类的情感教育。最终培养学生"化学素质",实现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人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20多年,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素质"方面,浅谈一些感受,与同行们商榷、思考。

一、 首先教师转换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去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对新一代进行教育,学生作为身心未成熟的学习者接受教育,缩短与成人社会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教师是影响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学生观的转变,不能再把学生看成是消极的知识http://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的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去建构知识、寻求意义。www.133229.COM

其次,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参与课程变革是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教师必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选综合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学生经验。另一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的沟通、互补与合作而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高端新奇化工产品的视频资料作化学启蒙,用精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兴趣,刺激学生求知欲——-"化学素质"的启蒙

绪言第一课认识化学及研究范畴,我首先用视频展示:小猫蹲在绝热玻璃上,悠然自得——因为用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的绝热玻璃;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鸟在鱼中鸣,鱼在鸟旁游;直径5mm的超强力高分子尼龙绳挂着汽车悬在空中。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新奇心、神秘感。接着演示实验:通过镁条燃烧前后形、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觉得化学课好玩,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事实,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化学,绿色化学助生活——"化学素质"的源动力

学生仅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化学教学活动中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问题:(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2)化学对我们家庭和社会来说有什么用?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污染一节内容时候,谈到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时。提前让学生观察与我们学校一河相隔的炼铁厂的锅炉烟筒的排烟情况;带着学生到公路旁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候发生的现象;带着学生到造纸厂附近闻气味、沿着纸厂的废水沟体会!通过此举,学生知道:汽车

转贴于

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介绍每周的空气质量周报,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 保障学生实验的完整进行,加强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化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氧气性质教学中,我改进了如下实验方法:

(1) 木炭燃烧

在试管底部放层细砂,如图-1所示。用镊子夹取黄豆大小的一粒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到红热,小心放到试管底的细砂上。通过直角导管向大试管内通入氧气,可看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若停止通入氧气,白光消失;继续通入氧气,白光再次出现。该过程可反复多次,直到木炭燃尽为止。木炭燃尽后,待试管冷却,向大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静置。待细砂沉淀后,可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硫在氧气中燃烧

如图-2所示,取一段约3 cm长的粉笔头,用小刀在其大头一端挖一个小圆坑,将另一端置于燃烧匙上。若难以直立,可以放入粉笔后,滴入熔化的石蜡油,等石蜡凝固后,可将粉笔固定。在粉笔坑里放入少量的硫粉,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同时会嗅到刺激性气味,将燃烧匙慢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见硫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结束后,将燃烧匙浸入热水中,即可取出粉笔。该实验中硫的用量少,还可避免硫燃烧时与铜质的燃烧匙反应,同时避免未燃烧尽的硫附着在燃烧匙上,难以清洗。此实验也可不用燃烧匙,而采用如下方法:取一根较长的铁丝,下端弯曲将粉笔捆绑住,点燃粉笔圆坑里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燃烧。

四、 赋德育于化学教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立志为人类健康而努力创新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初中生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素质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改变过去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探索“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生物教师应当坚持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生物学是从观察、研究生物体而兴起的学科。它的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各种论断都贯穿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教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这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素质。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首先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从而开创了对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细胞虽然肉眼无法直接看见,但我们利用显微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结合生物教学的相关内容,突出介绍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许多重要发现、发明、创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学习水稻种类的多样性时,向学生介绍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学习到酵母菌的应用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国家等等。当代中国辉煌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如试管婴儿的诞生,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等等。辉煌的成就势必激励学生树立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是零散的、浅显的。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它影响并制约着人们创造能力、思想水平和科学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夯实知识的根基,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生物学的基础观点。对生物体的形态、构造及生命的诞生、发展、进化规律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具体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在观察、研究与生命现象相关的问题时,有一个扎实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通过对鼠妇生活环境的观察,尝试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在学习生物的分类时,通过哺乳动物的内部结构(如心脏的结构与人相似都分为四个腔等)与人的相似,尝试说出人与哺乳动物在生物进化上亲缘关系的远近;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推理的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数据搜集、处理和运算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注意教法的多样性,如可采用讲述法、直观教育法、自习法、讨论法、实验课等。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如实物、标本、模型、投影、录像等,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采用自学、观察、描述、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

生物学在相对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初中生物教材中就有大量的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阅读课内外的小实验,篇幅超过了整个教材的四分之一。这不仅体现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要求,也符号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动,喜欢亲手做实验的心理特点。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是初中生物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设备装置和设计原理,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出现了错误,能按照实验原理、操作程序,认真分析原因,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生物学科实用性很强:许多生物学原理、生物特性都与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密切相关,教师应激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在生产劳动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四、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生物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介绍了营养和卫生保健常识。如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健康的保障,通过学习纠正一些学生不吃早餐和挑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学以至用,这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利于保证身体的健康成长。又如介绍了吸烟、吸毒的危害,教师就应要求学生不要有试一试的想法,一旦上瘾,就难以戒除,势必摧残自己的身心健康。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原理,这对增强他们身体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生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主体

引言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处于主导地位,负责统领一切。但是,素质教育要求化学教学过程不只要传授各种化学知识,还要注意探讨获得各种化学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说,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积极为学生服务,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素质教育。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提高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为了有效加强初中化学素质,我们首先需要提高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并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然后,围绕学生为主体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的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例如,学校可以聘请教育专家来学校做报告,组织教师集体参与报告会,并鼓励大家大多提问,多交流,不断进步。同时,各学校之间也可以积极的联合起来,开展各种参观和交流、讨论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更好的开展素质教育。 把学生置于主导地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人,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极强,求知欲望较大的时期,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根本所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只一味的将大量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等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在结束课堂教学的时候,还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熟记各种公式和知识点。初中化学本身知识点较多,较枯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没有耐心、毫无头绪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需要积极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化学课堂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营造民主和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的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并给予给关怀帮助。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情感状态,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于是,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往灌输各种化学知识的教学模式也变为学生互动认知的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任务,并指导学生自由查询资料。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在查询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以及最终得出的心得体会等。在轻松融洽的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总结即可。在布置各种课后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大胆放手,合理开展主体教育

学生在上初中之后初次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刚开始在感觉较为新鲜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 陌生感和距离感。此时,教师要积极的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大胆放手,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权,合理开展各种主体教育。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人人参与学习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以激活学生的心智,启发他们观察、发现、思考、归纳、总结、探究。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实验,这便是一个极好的开展主题教学与的机会。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演示各种化学实验,尤其是那些反应结果较为鲜明的实验,例如氧气实验和氢气实验等。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 镁的化合反应实验,先将实验会用到的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大家思考,猜以下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接着,在试验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得出的是什么现象,除了发出白光,还出现了些什么现象。接着,实验结束,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展开热烈的集体讨论,并得出结论。然后,教师要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积极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然后,教师带领大家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回顾。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于是,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互动,并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和思考,积极的思考和交流意见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了教材中各种枯燥理论知识的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印象,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很好的锻炼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看待考试,保证学生的主动性

化学教学过程中少不了各种考试,但在以往的考试中,不少教师都会采取加压的手段,利用排名次等方式来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但是,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更好的予以弥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看待考试,以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在每次考试之后,对于考试的最终结果,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着重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建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的分析问题,找出改善的方法。这样以来,学生便成为试卷的主人,而非受分数牵制的被动的承受者。所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在每次考试之后,带领大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分数和名次的束缚,科学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足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

五 、总结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的角色,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胆放手,合理开展主体教育。并合理看待考试,保证学生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想军.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23-24.

初中生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 素质教育 路径分析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宏观改革方向分析

1.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思路。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是教育改革中带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不要把学生整天禁锢在课本中,沉压在作业堆里和围绕着考试。要让学生有时间看课外书,看报纸杂志,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到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时间到大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使学生在社会发展的阶梯上,去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和理论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2.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教育内容。素质教育本质上来讲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综合人格素质,这种综合的人格素质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围绕这几方面的素质,从现代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出发,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可持续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教育。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但又不受大纲和课本的限制。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可作适当的扩展、补充,增加选修课,组织学术讲座,增设活动课、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学多、学活,深刻领会,熟练运用,增强其各种适应能力。

3.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境界。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要把学生从早到晚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内。应当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人生、品尝疾苦、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以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大好河山,讲述英雄人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树立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

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微观具体路径分析

1.抓关键——加快推进中学教育内部结构改革的步伐。中学教育内部结构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素质教育本身来讲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在素质教育过程实施中必然涉及到中学课程的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制度等,这些都要从强化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2.抓主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目标是靠全体教师完成的。高素质的学生靠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具备实习操作技能和技术;不仅能卓有成效地传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前沿阵地动态地指导学生。因此说为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必须加大力度培训师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业务能力素质,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在所任学科上知识要专、要深、在其它知识面上要广、要博。

3.抓核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不同的意识相态相互碰幢,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综合的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既要强调个性发展,又要注重个人内在品质,既然素质教育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评价标准就要体现社会性,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的精神和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