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效果;新课程;有效性

地理的重要性常常被学生忽视。认为远不如语数外重要。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对于初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以相互促进地理教学。

一、地理教学教学效果的体现

(1)教学有效性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内心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授课方式和内容,通过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为学生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地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授课方式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其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从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将课本知识贯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使教学任务及时有效地完成。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单纯地指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而是教学任务及时并有效地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不违背基本教育体制的情况下,付出少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进行教学,并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获取足量的知识,而且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知识。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建造一个有效的地理课堂。使接受知识能力同等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课堂基本知识。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信心以及对学科的热忱度,并能掌握学科的基本技能。

(3)以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既能提高学生知识量,又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地理教学课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熟练掌握高科技的使用方式。初中生处于萌动的青春期,心理极度敏感,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教学进程顺利有效地完成。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也要求教师人性化教育,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使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地理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这就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厌恶抵触心理。要使地理教学目标有效完成,就应该从学生兴趣入手,对教学模式等进行变革,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投身到地理课堂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才能主动探索接纳地理知识,才能保障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反馈三方面入手。

①课堂导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启发地理认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并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理知识的贴切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加深,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②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变得具体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③课堂反馈:渗透典型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梳理错误。学生对知识能否熟练掌握和运用,主要还是要通过习题练习来实现。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习题教学,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加以巩固,提高了教学质量。

(2)讲课内容要精细化。初中地理内容涉及广,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将每节课要讲的知识提前进行梳理,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知识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进行精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每堂课的基本知识,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3)注重读图析图,培养地理技能“地图”。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对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材料、图表等熟练掌握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地图思维,让学生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学生通过对地理图表的运用,既能够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培养自学地理的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基于青少年自身特点,因势利导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精力比较充沛、好奇心强,而且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强烈的趋新心理作用使得部分学生不能细致地观察图形,而且语言层面的概括也不够全面、具体。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点拨,结合学生好动、表现欲强以及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采

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一切时机,利用学生追求时尚、追新之特点,弘扬和宣传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之精神,积极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狭隘自闭观念,对初中数学乃至其他学科,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从精神方面为青少年打基础,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数学知识。

二、立足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叶圣陶说:“教材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只有善于应用,才能使学生受益。”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对校本教材进行优化整合,从实际出发,不断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容,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打消学生对数学的“戒备”“恐惧”,才能真正地去接受数学、喜欢数学。实践中,应当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整合、补充以及优化重组,创造性地利用现有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方式体现生活气息,这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创设高效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使这些教学素材能够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抛物线基础知识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以彩虹、洞孔以及拱桥等相似形状,让学生感到对抛物线并不陌生,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一途径和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抛物线,并对抛物线的基本性质有所了解;通过生活化的原型,可以使学生有效感知数学内容,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

三、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模式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其自身优势可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原本比较抽象、复杂和空洞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具体化,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圆心、半径以及直线间距,进行动态化演示,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真正认清三者关系,通过认真地观察,学生更容易得出准确的答案,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也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振英.谈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开设较早,但课堂器乐教学发展缓慢。器乐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掌握乐器基本演奏技能,在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对音乐理解和再创造,使学者具有体验美、表达美等能力的教学形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还需不断努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现状概述

1.关于课堂器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器乐教学在国外起步较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很多精华的东西,对外国器乐发展的研究对我国器乐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美国自1994年至今,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提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教育”这一观点,后来美国小学阶段要求每位学生都学习一种乐器。日本课堂器乐教学在小学就占很大比重,学校较重视器乐教学的发展。

于1927年创立的国立音乐院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转型。此后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小学和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有了一定的发展。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将器乐正式列为初级中学乐歌,与乐理、唱歌并重。1932年至1948年相继出台新文件提出培养儿童唱歌奏乐的要求。建国初期,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等不少文献要求学校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乐器表演等音乐实践进行审美教育塑造感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把器乐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写进了文件。

2.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特点

(1)乐器使用简单。乐器是学生对音乐进行实践的载体,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使用的乐器应适合随堂学习,所以,应具备携带方便、演奏简单易学等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不同基础上快速学习。

(2)课堂随堂教授。音乐课是初中生学习乐器的主阵地,必须随堂进行器乐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巩固学生器乐演奏基本技巧,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和学生互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乐器学习的乐趣。

(3)注重培养器乐基础技能。初中学生器乐基础水平普遍不同,课堂器乐教学应重视学生乐器演奏基础的培养,为更好地学习器乐演奏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在中学音乐的学习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提高音乐修养。

3.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器乐学习兴趣有限。器乐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生对器乐的兴趣也各不相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对没有兴趣的学生强制要求学习器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则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2)学生器乐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器乐学习要依靠乐器来实现,由于个人兴趣不同,家庭对乐器学习的教育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学习过乐器机理,而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有的学生对乐器的学习比较深入,有的学生只是略懂皮毛。乐器基本功的不同就导致了课堂难易程度的不同。

(3)课堂教学设计不规范。器乐课堂教学也需要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教师需要规划教学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避免在短短几周教完一学期内容,避免随心所欲地讲,期末还完不成进度,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

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策略分析

1.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

学生的兴趣是开展课堂器乐教学的前提。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乐器不仅是一种演奏器具,还是一种学习的学具。通过学习演奏课堂乐器,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掌握简单的演奏技能,提高音乐鉴赏素质和自身音乐修养。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合适的器乐:

(1)乐器简单易学。比如,挑选七孔竖笛、口风琴、口琴等简单而又容易固定音高的乐器让学生学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突显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学校可以成立艺术团队来配合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除了课堂外有机会学习。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器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如果学生对一课堂没有兴趣,每节课都味同嚼蜡,如此煎熬的学习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器乐的兴趣呢?重在激发学生对器乐课堂的好奇心,要抓住学生最初的好奇心,在学生学习乐器之前,运用语言和示范展示,吸引学生调动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多多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喜欢这个课堂。

如,课前教师演奏一曲《赛马》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思考是在表现什么场景、表达什么感情、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等问题,演奏结束后大家讨论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兴趣。

3.努力克服困难

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想办法积极克服困难。乐器学习也是如此。正因为乐器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并非人人都是音乐家。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加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个学生遇到的困难,相应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可一概而论。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告知学生勤加练习并悉心指导;谱面上的问题要灌输节奏音高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再如《赛马曲》中,音阶较高,节奏较快,比较难奏的部分学生能流利地演奏时教师就可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在学习读谱、唱谱、演奏的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水平。但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起步较晚,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经验还不丰富,学校、家长、学生的器乐教育和器乐学习意识不高,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存在很多缺陷。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努力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为音乐教育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物理 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初中教育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是他们后续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各学科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是包括物理教师在内的各科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视角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教育和教学的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及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简言之,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进而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

新课程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有效教学不但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学生既有知识和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二是关注发展,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学习、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的发展;教师则应重视教学技能、研究水平及职业素养等发展。三是关注课堂教学管理,要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

二、新课程视角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科的教学标准制定,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本技能、心智水平等[2]。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考试大纲和以往经验确定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层次过高学生无法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目标过低,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每个学段、每个学生、每门课程均要根据标准进行规定。应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即基层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弱化某个方面,也不能强化某个方面,应实现三者结合和平衡,否则无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并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也就是主观动力。主要表现为喜欢学、愿意学及主动学。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是同时并存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原因和基础点,而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目标。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在此阶段属于学习动机的内容,到下个阶段则成为学习目的[3]。因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充分考虑并理清学习动机及学习目的的关系,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法

随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应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最优化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坚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系统、全面、灵活地应用课堂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无法体现出来,会产生厌倦心理,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

三、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课程是面向所有初中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应遵循全面性、适应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分析初中物理新课标确定教学目标。一是知识技能层面,应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名词、单位及定律等,比如:力的单位、浮力定律等。二是情感价值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特别是进行实验教学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感受团队协作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初中物理课程的优势,创设各种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体验成功[4]。首先,应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认知冲突就是学生获得的新知识和以往知识的认识存在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现象和本质的差异等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这些矛盾的探究欲望,营造活跃的认知氛围。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实际,给学生和生活接触的机会,切身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存在。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三)科学应用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利用好各种基本教学方法,并发挥出最佳效用。比如: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等,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真正灵活、有效地应用好这些方法。比如,讲授法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适合应用于系统性和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该方法不受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材的影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效用,控制好知识的教授。其次,要积极应用启发式、综合性教学方法,教师在利用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知欲望。另外,应利用好物理实验演示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为推进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凤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05):25-27.

[2]杨清华.课程视角下的初中物理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4,11(7):201-202.

初中地理课堂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79-02

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又叫问答法。由于初二学生刚开始学物理,因此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辅以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一节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情况、学生的回答情况。如果提问得当,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将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要提出有意义、有建设性的问题,就应做好提问方面的准备

1.在备课时,教师要重视备问题。教师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备问题。备问题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备对本节课有效的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众所周知,备课过程是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思路畅通是确保获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问题备得深透,备得恰当,教师讲解起来便会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学生听课也不会觉得费力,教学效果就会好。对于物理来说,初中学生在初二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有一种好奇,想对它进行研究、探索,因此,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辅以问题加以引导,就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要真正备好有效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不假思索地随意提几个问题就能达到目的的。要备好有效问题,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前提:

(1)必须把教材内容钻深、钻透。在此基础上,要重点考虑这样几个问题:这一部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重点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地方,怎样提出有效的问题才能较快地消除疑问,明确重点和掌握基本内容。初二学生刚学物理,基础很弱,要提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简单问题。

(2)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进行正确、全面地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准备的问题才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3)必须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资料,准确地理解、把握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和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提出哪些问题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学深、学透这部分内容。

2.备课时要弄清学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备课时,不仅要准备一些具体的问题,同时还应安排好提出这些问题的方式、时机和先后顺序。例如,哪几个问题提出后需要学生当时就回答的,哪几个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思考几分钟才回答的,哪几个问题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提出,哪几个问题在总结时提出……

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考虑问题时要注意这样几点:哪些内容是需要以问题的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的?本节课一共要向学生提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还应该辅之以哪些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

备课备问题,不但要备好所提问题的正确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备好思考如何回答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只有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去接触问题和分析问题,他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有意识地备问题,还要处理好问题

1.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要强。教师不仅要紧扣物理教材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注意力集中情况,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感兴趣,等等。

(2)教师的态度要和善、亲切。无论是刚开始提问时,还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追问”时,教师都应该抱着满怀期待的态度,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即便回答得并不理想,也不要轻易加以全盘否定,要尽可能找出其中值得肯定的东西加以鼓励。

(3)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物理上对语言表述有一定的要求,对定义、概念的描述要符合物理学的规范,要简明、准确。提出问题要简单明了,使学生清楚、确切地理解和掌握教师的要求,以利于他们迅速地按照教学意图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

(4)要有一个“时间差”。提出问题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之间要间隔一些时间,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以便让他们有时间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5)要富有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应一览无余,而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路,启迪智慧,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提问的内容一定要紧扣初中物理教材。“课堂提问要紧扣物理教材”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前就应深入地分析、研究初中物理教材的基本内容,特别关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需要追根究源的地方,领会初中物理教材中最需要和最值得提的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时地提出这些问题。否则,事先对物理教材内容不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对问题不作精心准备,在课堂提问时便很容易脱离物理教材,教师无意之中便会误导学生。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内容一定要紧扣初中物理教材,这是一条重要的提问原则。要知道,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而不是教学目的。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加深对物理教材内容的理解才是目的。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下,使那些原先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逐渐变得熟悉起来,且较容易理解,这对于他们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显然是有好处的;与此同时,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把握住提问的最佳时机。要使物理课堂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时机。物理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要了解学生听课的“即时心理状态”,要尽量挑选在学生情绪比较愉快、稳定和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时提问。

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稳定状态和对教师希望他们注意的教学内容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便会全神贯注,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他们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使思维活动积极地进行。这时无需督促,他们便会十分兴奋地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