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第1篇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维模式。〔1〕本文由收集整理然而,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公共经济学教学问题作出基础性框架分析,可望对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产生一些有益启示。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2-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土开发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问题日益凸现,公共管理领域亟须既懂技术,又懂公共管理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国外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许多大学十多年前已先后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医疗健康卫生、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国土开发与安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工科课程群,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管理”+“技术”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卢晓东、宋鑫(2002年)等人以北京大学管、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李雪强(2010年)等人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管”“ 工”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为例,秦建成(2013年)以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公管类与工科类两大学科之间跨度较大,依托这些成熟的传统学科群,实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深入、系统探究。

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专业本身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其覆盖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但往往给人留下“大杂烩” “广而不精”的印象,甚至被称为“万金油”专业。随着公共领域日趋复杂,过分偏重人文社科专业知识而轻“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公共部门每年对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工科与文科其他专业对公共管理专业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加剧了工科、文科其他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随着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并非只有公共管理专业才能进入,非公共管理专业特别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在公共部门招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以湖北省为例,从最近几年湖北省各级公共部门招聘专业来看,公共部门对“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开信息来看,湖北省内高校已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个别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外,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单纯强调以“管理”为导向。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一些用人单位,发现对外公开招聘的很多工作岗位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单纯的只需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而言,由于 “进入壁垒”比较低,用人单位内部即可以解决,不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单纯只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造成近年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

公共部门涉及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在“通才”的基础上培养“专才”。事实上,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全而不专,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过分强调 “通才”,而忽略了“通才”基础上技术型“专才”的培养。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一直被认为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没有特色。因就业率不高,在很多地区甚至被警示为限招的“黄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界线模糊,也没有明确专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甚至有的学校将“公务员”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学科平台、学科优势与师资结构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特色。从成本角度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明显低于理工、医学类专业办学成本,加上教师的专业进入门槛低,20世纪末我国大批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与农、林、医、师范等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院校一直享受着招生政策的“福利”,并没有下大力气结合学校的优势加大投入、狠抓专业建设,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模块较齐全,但整个专业既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特色:学生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即使有些学校确立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很少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多年没有变化,十几年来还是那些专业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很多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多数以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为主。这种过于偏文科且长期固化的专业师资结构,既加剧了公共管理专业缺少特色、专业方向不明确的惯性,又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长期以来重“理论”轻“技术”的局面。因此,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品牌专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

3.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多年来难以改变。因为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广,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很多时候涉及敏感的事项,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公共管理实践,这无疑影响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长期以来,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脱节的。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并不清楚公共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发现很多公共管理专业并没有与本专业相一致的实践、实训基地。很多公共部门依靠财政拨款或行政垄断,都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并且福利待遇好,即使是暂时缺人,都是通过内部消化,不愿意接收公共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因没有充足的专业实习基地,很多学校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中,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专业实践。公共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缺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炼,专业技能难以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较弱。

4.学科发展被边缘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报考率与就业率来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公共部门改革,人员招聘实行“凡进必考”, 这些因素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少数考研与自主创业外,大量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无疑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报酬并不算高。而公管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很难发挥用武之地,而对于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得从头学习。这种情形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政府与高校而言,都是浪费资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难,加剧了招生难,这两者又促使公共管理专业在师资配置与教学经费分配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又限制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对武汉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调查,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多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成了弱势专业。

二、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用人单位三方协同配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实行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制订并细化专业评估指标,根据专业特色、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专业结构、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组织第三方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现有已开办的公共管理专业进行严格专业评估,不达标的实行停招,淘汰没有专业特色、就业率低的公共管理专业,动态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录取比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全面公布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培养单位而言,应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师资专业结构优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1.结合学校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武汉工程大学以工科见长,其中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地方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方向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就业率与报考率并不理想。在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经过对湖北省各层级环保、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声誉度好、就业率较高院校的经验,2014年5月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整后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依托本校工科背景、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平台,与省、市、乡镇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合作,主要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经过调整,实现文理交叉,“管” “工”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重新调整后,经过广泛的宣传,本专业的报考率连续两年在全校各专业中居于前列,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新生进校后,申请要求调剂到该专业。

2.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要求有课程体系支撑。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 理”交融,需要重组课程模块,优化培养方案。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设计了两个高度相关的专业方向,供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进行选择,并按照专业方向的选择情况,进行小班教学。在课程优化方面,围绕“管理”+“技术”相融合,精简、压缩公共管理类重复性课程。例如,将原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精简为只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将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调整为只开设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社会保障学改为社会保险与精算;将课程设置偏向于公共部门实际应用,如将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删除“专业进入门槛低”且过于宏观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将这些课程列为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在课程优化方面,专业基础课中增开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检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开设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总的课程体系如下:公共管理类通识课程+1/2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1/2环境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第1-6学期。其中,第1-3学期安排通识课程教学,第4-6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7-8学期为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为保障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招生时该专业全部招收理科学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3.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管”“工”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公共管理本科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所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培养方案还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武汉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同时,还整合并实施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整个第7学期不再开设专业课,全部安排专业践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2周)、学年论文(3周)、专业技能实训上机模拟(3周)、专业实习(8周)与认知实习(1周),整个第8学期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第7学期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与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三者构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调查主要是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学年论文的任务主要是查找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小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做准备。

为保障实习生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实现了“校府”合作,与省、地、市县等环保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实习基地。学校也增加投入先后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兴建了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模拟实验室、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模拟实验室,并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了化学实验室。为了改变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增设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课程,如社会保险管理模拟、公共经济管理模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等上机操作的实训内容。

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应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评价和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做法。新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人才模式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2]郭红玲.中外公共管理教育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12(2).

[3]龚会莲.中美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2(10).

[4]秦建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跨学科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大类招生 政策建议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1]。即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对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时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从形式上看是招生方式的变化,而实质上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低年级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牢固的基础知识框架,进行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高年级的专业培养,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特色鲜明、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平台,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2]。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已采用大类招生[1-6]。其模式主要有三种[1]:①按学科招生;②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③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在借鉴国内其他实施大类招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于2011年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内进行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分析其在大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探讨完善大类招生改革的措施。

二、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现状

1.大类招生基本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和《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1年公共管理学院开始试点大类招生,计划招生991人,实际共招收32个班984个学生。

2.培养方案设置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通识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五个部分指导性学分设置见表1。

表1.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指导性学分设置表(四年制)

由表1知,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学分设置中,通识教育包含6个课程组总计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专业通识教育包含一级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准入课程共计20―30学分,占总学分的12.50%―18.75%;专业教育总计15―2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15.63%;拓展教育共计15―3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21.88%;实践教育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00%。

3.第一学期课程开设情况。

由于2011年是华南农业大学三个学院大类招生的第一年,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大类招生的学生只完成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学习。依据大类招生的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英语(两门课)、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5门课;二是专业通识教育中的部分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以及公共管理学。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培养计划要求和学院师资力量,公共管理学院对招收的32个班级分类两大组:A大组包括1―16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B大组包括17―32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到第二学期,A大组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B大组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大类招生存在问题

1.专业差别较大,课程设置不合理。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社会学(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两大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大学科门类之间及各专业(方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简单的以每个专业(方向)为基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在总的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减少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这势必会影响每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大类招生配套政策不完善。

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对通识教育类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是高等数学A,而其他专业(方向)是高等数学C。由于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生选择高等数学A或高等数学C的具体人数也就无法确定。而理学院以此为由,在11级大类招生的学生第一学期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由于大类招生试点工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本应在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无法正常开课,因而会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开课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不便。

3.培养方案设置结构不合理。

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规定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175学分,对比2011年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15学分。从结构上看,通识教育总学分基本上没有改变(2009年为51学分、2011年为5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①总学分70学分,相比2009年减少了2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40学分,相比2009年增加了13.5学分。在总学分减少,实践教育学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专业课程的学分,加之专业教育部分,还增加了专业通识教育中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更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分。

另外,实践教育学分增加,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但是,从培养方案看,实践教育均是如综合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习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学科训练、毕业实习、形势政策之类的综合性实践,需要花费的学时数量较多和比较集中的时间,这对课程安排也提出较大的挑战。同时,没有了单一课程的实践,综合性实践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

依据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在公共管理大类之下进一步细分为公共管理Ⅰ类和公共管理Ⅱ类两个类。公共管理Ⅰ类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Ⅱ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方向)。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

2.完善大类招生配套政策。

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和基础掌握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的尊重,也是实施大类招生的初衷之一。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简单修订,而是事关教育教学的个各个环节配套措施的整体改革,如招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专业分流,转专业、学籍管理、考核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大类招生改革试点不是某一个学院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学校的事情,不应出现由于大类招生,某个课程无法开课的事情。

3.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适当减少通识教育学分比例。相比2009年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的情况,维持通识教育总学分不变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专业通识教育中,减少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数量,设定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为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而将土地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等各专业基础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作为专业准入课程。

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应该保留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综合性实践保留毕业实习、形势政策、创新创业实践,开设1―2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或综合性实习课程。

注释:

①为了比较的方便,2009年的专业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后的专业教育包括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晋云海.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2]海霞,周增慧.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汪筱兰,沈耀良.浅谈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分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

[5]张扬,孙志良.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6).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启示

目前,关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较多停留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分析、跨域合作、构架体系等几个方面[1]3,本研究以福州大学与台北大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双方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就业去向等层面的差异,分析两岸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以获得富积极意义的借鉴,以此促进两岸公共管理学科的长效发展,服务中国的高校教育改革。

一、两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由于两岸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引入时间、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对公共管理学科在名称上阐释也存在不同。为方便比较,本研究中,将大陆公共管理学科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均视为公共管理学科。大陆公共管理学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大陆出现。[2]1二十多年来,大陆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也有了多年的探索。[2]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1月福州大学在原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八方物流学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更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3]2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共26人,博士23人、兼职教授15人,十余年来共培育学生1300余人。[4]台湾的公共行政学科在1960年代开始独立独立设系。经历了初始期、充实期、多元发展期,现已形成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台湾高校均设立了公共行政相关系所的学士班。[5]4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以下简称“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创校的台湾省行政专科学校民政科。目前已成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学制最完整的公共管理相关系所之一。台大公共行政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兼职教授4人,共培育学生1200余人。目前设有大学部、硕博士班、进修部、硕士在职专班与硕士学分班。[6]

二、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积极回应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目标,全方位推进教学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广阔的胸怀和国际的视野,吸取海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寻求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型公共管理人才。[7]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教学理念是依靠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学程与雄厚的师资阵容,提供学子最佳学习渠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除了努力扩展学生学习广度,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更以系所丰富的专业资源为后盾,充实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致力于培养公共部门与公民社会科学整合的专业人才、精通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创新人才,为政府与民间的专业咨询提供交流平台。[6]从教学理念层面上,两者的目标均是为社会输出高水准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同的是,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则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二)招生模式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高中学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报考志愿进行筛选学生。由表1数据可知,近三年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福建省的招生百分比文科大致居2%左右,理科居5%左右,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近三年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成绩有所提高。不过,通过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填报志愿进行甄选的招生方式虽高效迅速,合乎公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误区而在入学后频换专业的情况。台北大学则采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职考所考取的分数与所填报的志愿。台北大学还推出了“繁星计划”,旨在招收农村高中中名列前茅的学生直接进入台北大学就读。除此之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还允许对公共管理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在职考前,通过申请入学的方式,申请进入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就读。经过面试以及学测,最后综合考量学生的职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以及人性化的招生门槛设置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能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公共管理人才就读,提高学生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近几年成为台湾地区最热门的报考系所之一。

(三)课程设置层面

表2可看出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两校都共同设置了行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可见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学习上具有高度的共识。第二,两校均应对政务网络化的趋势而设置相似课程,台北大学为电子化政府,福州大学为电子政务。可见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两岸均敏锐认识到互联网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中的重要性,积极把电子政务课程引入高校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培养能适应网络化并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公共管理人才。第三,从表3看出,两校都依循“由浅入深,从基础深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大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大二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修读;到了大四,两校均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理论进行一个梳理与实际运用。两校的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从总体比较、核心课程、课程类型三方面进行剖析。1.总体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学分数上。福州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多达180学分。台北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仅有137个学分。43个学分的差别使福州大学在课程数目上远远超过台北大学。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学习40门以上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只需修读35门核心课程。过多的专业课对学生而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反观台北大学,在课程安排上确实做的比较科学合理。选择与自身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最为贴近的课程。增加每门课的学分数与课时数,让每门课程的教学贯穿整个学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吸收。2.核心课程除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双方在核心课程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台北大学的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上,共安排了宪法与政府、比较政府等9门政府管理方向课程;福州大学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组织管理”上,安排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信息系统等8门针对公共组织管理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差异也反映出两岸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的差别,台湾高校更多把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政府管理上,对非营利组织关注较少;大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扩大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究其原因,其实跟双方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时间有莫大关系。台湾的公共管理学科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当时国际公共管理还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政府;而大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已经在西方提出“新公共管理”观点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扩大到所有的公共组织。从该层面来看,大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广阔视角的公共管理人才,也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3.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分类上,福州大学做得非常细致,将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9种课程类型。台北大学课程的分类就没有做的如此细致,只有校订必修科目、学院必修科目、学群核心科目3种课程类型。全面的课程类型分类有助于对大纲课程进行准确地分类,让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有全面的认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从学分所占比来看,福州大学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占到总学分的53%。而真正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限选课程仅仅占到总学分的15%。这种学分分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就业趋势,但是不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相反,台北大学安排40%的学分放在公共管理学群核心科目的学习上。这种学分分配模式首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多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利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其次,把教学重点放在最关键的学群核心科目,也有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层面

普通课程的考核上,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大部分课程仅包括学生日常出勤情况与学生期末考考试成绩。反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课程考核会设置日常出勤、期中考、期末考、个人报告、团体报告、参访心得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综合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出最终的分数。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而在毕业考核上,两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台北大学只需要修够学分数即可毕业,学生无需做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而福州大学则要求学生必修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纳入学生的修读计划,完成才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的加入让学生尝试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实习的加入则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怎样才能去顺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做出适当转变。

(五)毕业去向层面

在建系十余年来,两系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均培养了上千名公共管理人才。多数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以取得公共组织中公务人员得任用资格。除了进入公共部门服务外,两系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非营利组织、企业就职。毕业的学子目前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市场销售等。与台北大学不同的是,由于近几年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四年学习整个过程,实现了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校生中共有126个创业项目在运营,实现工商注册31家,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运作,20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人数近千人,其中不乏公共管理类学生。而在未来,如何将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让公共管理人才在自主创业中也能依靠相关专业形成特有竞争力是未来福州大学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首次将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的视角放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毕业去向五个层面,深刻剖析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为本文观点提供强大的支持。但是,关于台北大学相关招生数据的缺失无法更为透彻对比双方在生源质量上得异同。以上研究反映出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在目标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性首先来自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时机不同。台湾公共管理起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大陆公共管理学科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进入新公共管理时期,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公共组织。其次,来自于教学方向的差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创新课程的学分占比。台湾高校则在思考欧美公共管理观点的引进与公共管理知识在地化运用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优劣。对于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多样的工具性课程教学、全面的课程类型划分以及职涯课程的教学可圈可点。大陆高校则可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多元化招生模式的加入能有效吸引潜在人才,保证生源质量并降低人才流失;其次,通过多样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学分分配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高校,都应理性看待这种差异,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公共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其主体、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两岸高校来说,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学,正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王文君教授所说:“院系应当在角色上发生转变,从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转变成为社会及学生服务的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上,要同时倾听来自社会与学生的声音,作出适当转变。”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两岸高校都应用更主动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有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作者:谢俊慧 陈永福 单位: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学院.PAM与跨域治理———开辟两岸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新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5):F001-3.

[2]王乐夫.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F002.

[4]圣才学习网.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EB/OL].http://gggl.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080714/B8B421D7-5A16-445D-A888-A867ED79F7A3.html,2008-07-14.

[5]詹中原.台湾公共行政发展史研究[R].台北:财团法人国家政治研究基金会,2005:1-18.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公共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开放教学

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21世纪新兴研究领域,近些年,该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从最初设立到现今,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从最初的师资短缺,资源不足,已发展成为有着大量优质生源、师资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热门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我校院系间及校际间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也愈发突出。事实上,没有专业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改进观念,借助高效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遴选、整合与共享机制,扩大优质专业资源共享范围,构建我区高校间教师教育合作机制已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我校公共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形态发生变化,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涉及内容不断增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限制专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专业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问题也处处阻碍着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当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与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院系及高校间资源独享、信息封闭,优势教学资源难以流通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学校区域位置、利益分配、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校及相关院系在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的现象十分普遍。师资、课程、图书资料、实验室等资源的配备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系,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建设水平有限,而且大多只针对某一类资源在某一院系内的共享,很少对外开放,导致大量优势教学资源呈封闭性应用,校内校际间合作的信度降低,资源的汇聚和共享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

一直以来,我校及其他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都是以单独引进或自行培养的方式为主,缺乏师资的共建共享意识与行动,而且由于办学条件和教学科研环境不同,加之偏远地区待遇方面的弱势,使得我校教师培养和引进工作举步维艰,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在专业层面取得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更是凤毛麟角。多种因素造成了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状。这是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专业资源共享机制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即使规模再大,实力再强,也难以单独建设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师资队伍。最后容易造成的结果是各校师资总量偏少,而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在本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得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5]。目前我校还没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想通过研究生教育带动本科教育,也需要在开放办学模式下依靠资源共享来实现。

(三)一线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且存在自我封闭心态,欠缺合作意识

当前,我校很多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个学期内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准备、授课、作业批改等工作任务,有的教师甚至在一周内需要完成20-30课时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还需承担和申请课题等科研任务。所以,一线教师教学科研的负荷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自由思考和相互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合作,实现课程资源汇聚和共享也就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此外,教师文化中的“教学保守主义”思想也影响着教学资源的汇聚和共享。高校教师是受过系统专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工作,对知识、个体和事业有着持续不断追求的群体。但我校及其他高校的教师很多都受教学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上存在自我封闭的心态。孤立地教学、探究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教师大多情况下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认为“求助于其他教师是自己无能”。不少教师处于维护建立在自己专业能力之上的自尊心,而往往表现为谨慎有余,坦率不足,缺乏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方面的主动交流。加上,高校办学的相对独立性,专业教师习惯在校内重复着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限制着教师间教学合作和课程资源共享的实现[1]。

(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布设缺乏研究和规划,整体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发展极不均衡,普遍存在分布不集中与重复建设的问题,该专业本科设置没有覆盖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且分散于不同院系,一些相同专业在很多学院都有开设,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使得专业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科研实力分布不均,进一步造成师资与课程等教学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五)优质课程资源稀缺,缺乏民族特色和地区

特色的学术研究由于公共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对录入资源共享数据库的课程资源和文献等缺乏筛选,使得劣质、无效、重复资源成为资源共享数据库的主流。而且,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缺乏富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学术研究和教育资源,欠缺优秀的蒙文教材、蒙文论著与蒙授教师,尤其是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限制了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蒙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意义及案例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意义

1.资源共享顺应高校发展潮流。当今时代的大学都是开放的大学,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才能在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使自己保持平衡的状态。我校内部及校际间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过程进行的课程内容共享,很大程度上可缓解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顺应了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发展的潮流。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的,除了课程、师资、设备等有形资源,还有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学术传统等无形资源,对于推进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打造教育品牌,提升专业知名度,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积极作用[2]。

2.减少重复投资、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每所高校都拥有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但一所高校的资源毕竟有限,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迅猛,规模扩张快,但师资的结构性短缺,精品课程不足,教学设施缺乏或闲置,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非常严重。专业资源共享有利于减少和避免重复投资、节约建设资金,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增值,产生几何倍增效应,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过程拥有更多主动权和选择权。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教学模式下创建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及时获得世界科技前沿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短时间内,将我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数量和水平提高到现实需求的高度,难度很大。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一步到位、教师学问的修炼不能速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不能靠一时的学习训练就可以得到,它是一个累积和充实的过程。开放的信息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了校内多个院系及多所高校乃至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共享,可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来源。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密切关注相关边缘知识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并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及方法变成数字化资源,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们打开了思路和眼界,拓宽交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4.有利于保证和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它覆盖面广,其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并在人们的研究和探索中不断更新,信息交互作用明显。同时,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和多变性的特点也使得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必须体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要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必须紧跟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而资源共享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对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发挥公共管理学科的现实意义。

(二)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借鉴

自2008年以来,四川大学依托本校良好的“文综”建设,构建起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资源共享机制。首先,在整合实验资源过程中,依靠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校内公共管理各专业之间实验资源和优质课程的共享。该校将管理类专业所属的实验室作为共享支撑平台,不仅实现了管理类专业的资源共享,而且实现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资源共享,并以学校部分校企共建实验室、部分理工实验室为主体的共享扩展平台为基础,实现校内外多元课程内容和实验资源的共享;其次,该校的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主要侧重于专业资料、课程和实验室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为管理类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该学校管理类学科依托基础平台、支撑平台和扩展平台三个共享平台形成的联动体系,完成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四川大学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初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专业共享性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结构的改善和课程结构的改革,而各种优质课程的开放、多种实验设备的使用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改善了实验资源状况。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扩大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资源,提高资源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该共享结构的建立还得到了四川省东圣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使得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二是提升了专业教学的水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以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主,扩展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水平。近几年,在共享资源平台的支撑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承担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课题达400余项,这充分证明了资源共享机制给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带来的积极效应。三是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四川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近三年的本科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达到95%左右,尤其充分肯定了资源共享平台给自身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优势,而且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去向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Intel和华为等大企业。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写作能力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因此,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四川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我校探索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问题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路径。

三、信息化环境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解决资源共享问题的对策建议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高校教学模式的开放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专业资源共享平台是重要突破口。高校教学资源,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一切资源,既包括教师、学生、教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有形的实物资源,也包括规章制度、信息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无形的教学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我校未来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保证共享资源的质量

缺乏优质课程资源一直是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组建与运用中,通过对校内特色资源、优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使资源共享平台得以充实,为教学资源共享与运用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校内各院系及各高校应对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摸清优质资源与闲置资源的情况,对优质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综合评价。一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资源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进行优质课程的筛选是实现共享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在资源共享系统中建立筛选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反馈好、课程内容精致、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作为资源共享优质课程数据库;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研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校内校际间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涵盖区内特色优质资源,使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相互借鉴、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1]。

(二)发挥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共享中的辅助作用

数字图书馆资源是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自主探索运用知识的重要组件。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和情报信息中心,由于专业规模快速发展、图书经费紧张,造成图书资料尤其是外文原版图书资料紧缺、图书更新速度慢、资料陈旧的现象非常突出。实施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可节约图书经费、缓解经费紧张的矛盾,也使得学校的图书经费更加相对集中使用,以利于专业图书馆的建立。因此,我校要想建设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就必须加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模式、学生权限设计与分配等,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公共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5]。

(三)加强校内校际师资共享

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教学资源中最具潜力和最具活力的资源。由于目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想有效实现专业资源共享,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做好师资共享十分必要。一方面,我校可通过组织本校内相关院系公共管理类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讨、课程研究及优质课程互换实现校内师资共享;另一方面,区内各高校可以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基础薄弱的专业学科通过教师互聘、跨校选课及教学经验交流实现校际师资共享。其三、教师互聘可以有效缓解我校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所形成的有课开不出的窘境,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均衡分配。教师互聘在高校还是较普遍的做法,但大多是名誉教师,有名无实,高校要想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师资共享必须改善这一状况。对教师的聘任工作,应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变过去的身份聘任为工作聘任,相互承认教师的劳动。教师无论在哪个协作范围内的学校任教,工作业绩都将纳入本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聘岗定级的范围。地域相近的高校之间应鼓励和加强教师流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又可以使不同高校的学生共享到优质课程。高校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形式多样,可以通过教学竞赛、沙龙和学术会议等实现。

(四)重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构建开放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师资、设备、课程等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也要重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否则资源共享无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实际上,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参与共享的高校属于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各自的运转方式、管理模式和培养任务不尽相同,建立通用的支持系统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资源共享往往是出自“民间”愿望,是校际协作组织的“民间行为,”而不是出自“官方”的行政命令;非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行为”,支持系统的权威性、制约性就显得不足。因此,要想顺利实现资源共享,步调一致有所作为,建立通用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就是基础与保障。所以,我校及其他高校在资源共享的准备阶段要考虑教学管理制度与政策的通用性,缩小差别性,同时应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使资源共享的动力源由民间转换为官方,增强支持系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资源共享在正确的航道上前行。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带来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为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我校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在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借鉴成功范例结合我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平台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东澜,徐青,董婧.资源共享的开放教学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刘长琦.搭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3]刁海军,尹钊.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08(4).

[4]任磊.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