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自2018年第十三届月桂奖以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继续大踏步向前迈进。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直20先进中型通用直升机,顽强拼搏的精神。航空航天月桂奖的获奖人,正是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拼搏奉献的无数奋斗者的代表。那么你们知道关于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五篇,欢迎参阅。

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一11月18日下午,由航空工业主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电子科技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晨兴音乐厅成功举办。

本届航空航天月桂奖得到了工信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局、民航局等国家机关、军委科技委及各军兵种的关心和指导,以及各大军工集团、民航企业、航空院校的大力支持。12个个人和团队分别获得了“大国工匠”“飞行精英”“英雄无畏”“技术先锋”“领导卓越”“携手合作”“终身奉献”等七项大奖。

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中国航发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建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航空工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罗荣怀,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万向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王瑞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杨景百,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范兴敏,航天科技党组副书记方向明,航天科工党组副书记陈国瑛,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李本正,兵器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植玉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吴启晖,来自军委科技委、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火箭军装备部以及中央部委、相关高校和航空航天业界的领导与嘉宾出席了本届颁奖仪式,并分别为获奖人颁奖。

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二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三今天,我看了一本叫做《我的祖国》的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课是——嫦娥飞天梦。这一课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与成就、过去与现在,还有那些航天事业的新鲜事……及许许多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还要数杨利伟小时候的故事了。在杨利伟叔叔小时候,不但尊重祖的荣誉,还是勤于思考,有决心,不做好不罢休。正因为杨利伟叔叔的这种性格特点,才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乐观无畏的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他的进取精神。

看见杨利伟叔叔这么优秀,也让我羡慕不已。其实呀!不瞒大家说,我很早以前就有过这种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而且我还做出了实际行动呢!——制作了一个“模拟火箭”,进行了一次太空船发射。

那是发生在“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后,我脑子里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想法,做个太空船,发射上天空。说干就干,我便开始了开工了。

我用了过年时还没有用完的烟火与一个航天飞机的模型等作为材料。首先,用了两个“巡航导弹”型烟花,用胶带粘在航天飞机的底部作为助推器,然后一小把“冲天炮”作为燃料箱。这样太空船大致就做好了。接下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把每支烟花的引线都串连到一起,这样就只用点一次火了。可是,因为我笨手笨脚的,一不小心就把引线扯掉了。但我仍不灰心,试了好多次,终于在几星期后,完成了我的飞船,并给它取名为“发现号”。看着做好的飞船,我高兴极了,爱不释手,今天太晚了,下周发射吧。我期待着发射的日子,终于到了发射的那一天,我兴高采烈的来到空地上,选择了一块平整的的地面,驾好飞船,拉好引线。准备就绪,就剩下点火了,我拿起打火机移向“点火器”,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此时我的心跳得好厉害,“扑嗵,扑嗵”,都快跳出胸口了。点火!火苗在毛线上燃烧起来,“哧,哧……”,看着火星一点一点的接近助推器,我的心揪紧了。“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发生爆炸怎么办?……”。一连串问题回荡在脑海中。算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哧,哧……”,引线越来越短,我的心越跳越快,像一个乒乓球从高空中掉下来,弹呀,跳呀,蹦呀,紧张极了……

“哧”,火点着了助推器,所有的烟花都喷出了火焰,“轰”巨大的反冲力推动着飞船升空。可是太空船并没有如愿以偿的飞起来,因为飞船太重,动力根本不够,试飞失败。

其实,结果并不重要,只是看你在过程中有没有仔细思考,持之以恒。因为,过程决定结果,只要你努力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这次试飞虽没有成功,但是我不会放弃,而是会继续努力,朝着我的目标前进

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四航天航空,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类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关系到世界科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航天航空,我们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国的腾飞。

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中国的繁荣富强;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世界科技的腾飞;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基础;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将古老神话变成现实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向往着太空,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号升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系列,从北斗导航卫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航空目标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因为航天航空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国的腾飞。

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发展航天航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航空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航天航空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航天航空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发、新资源的探测、新民用产品的生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充分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进入太空旅行成为一件平常事,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与太空有亲密接触。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入太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我们将能用我们

的双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们的美丽而浩瀚的家园—地球。太空之旅将不会是遥不可及,因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怀有探索浩瀚宇宙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航天航空的发展做贡献,为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而努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发展更需要我们。

航天发展,中国腾飞!

致敬中国航空航天英雄月桂奖心得感悟五打开百度,找出“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对接的画面,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看了,但我的心情还是万分激动,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总有一天我也要去太空看看。

终于在“2035年8月6日”,我乘着“神舟一百号”来到了太空,我的心情又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银河系以内的地方我们都十分了解,于是,我离开银河系进入一个未知星域。这里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星域,就连美国人也没有来过。这次美国的“阿波罗一百号”与我国的“神舟一百号”一同来到了这里。

刚进入这个星域,出现在眼前的陨石到处都是。难怪美国人也不敢来。这些陨石像一群酒驾的疯子开着汽车到处乱撞。我们不敢在这里多逗留,就赶紧开着“神舟一百号”离开这里。我们一直往里走,避开了无数个陨石,终于,我看见一个星球,为了躲避陨石,我们立刻进入这个星球。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科技发展;高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技术是指利用航天活动开展而产生的高级施工作业的一种行为。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的搭配和安装类深度的学术作业,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追求。此项技术已经带着人们进入到了三维时代。航天的含义是穿越大气层飞行活动,航空的含义是大气层中的飞行活动,空气动力学是航空技术的理论基础,航空技术是综合性较高的技术,是依靠电子技术为灵魂,材料为关键。飞机的飞行离不开空气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空气动力,致使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艇则是用空气中浮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中的发动机是通过飞机携带的燃料和大气层中间的氧气作用的。航天技术包含了飞行器设计、制造和实验发射和应用开发了宇宙空间的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技术,其中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最前沿的体现。航天活动的进行是为了探索太空,为人类的发展服务。航天活动进行的基本条件是航天器速度要达到摆脱地球、太阳的吸引力的速度。

按照航天器探索开发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环绕地球运行、飞往行星航行、星际航行及飞往月球航行。

众所周知,飞行器的源动力是发动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故而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发展。飞行器是随着发动机发展而发展的,发动机功能的不同,会导致用途不同,关于发动机类型和特点如下:

根据发动机原理来分:空气喷气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组合发动机。气缸是燃烧的地方,气缸主要是活塞作往返运动,活塞式发动机为依靠活塞在气缸中作往返运动,让气体完成循环,再把燃料部分变成机械功的一种动力装置。气缸顶部有点燃混合气的装置(电火花塞)和进、排气门,在发动机的外壳上多呈V型。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温度升高,所以在外壁上有大量的散热片,用来扩大散热的面积。在单缸容积情况一样下,气缸的数目越多,则发动机的功率就越大。活塞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往返运动,再用连杆把这种运动变为曲轴旋转运动,曲轴转动时,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桨转动而产生拉力。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行员主要是运用油门、舵、杆来改变飞机力矩和空气动力,来改变飞机在空中飞行的状态。为了解飞机操作原理,首先要了解飞机平衡、安定性和操作性等主要知识。作者根据以上三方面来分析飞机在飞行时候的操作原理:

首先对术语进行分析,飞机各部件、乘员和货物等重力总和是飞机的重力,着力点称为飞机的重心;飞机坐标轴是以飞机的整个机体为标准,再通过飞机重心三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为机体轴。

飞机平衡性、安全性和操作性:

飞机的平衡是指重心所构成的各力矩之和为零,作用机的各力之和同样也要为零。飞机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飞行时,飞机速度的快慢和飞行方向都保持不变,也不绕重心转动。飞机的平衡包括方向平衡、俯仰平衡和横侧平衡三种。飞机在飞行时取得平衡后,不绕纵轴转动,飞机的迎角保持不变。用机的俯仰力矩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力矩:机翼力矩、水平尾翼力矩和拉力的力矩。

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燃汽从尾部高速喷出时所产生的反冲作用推动机身前进的发动机,效率可达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早期的飞机都是用活塞式汽油机做发动机,现在除了少数的用于教练、农用等小型飞机以外已经很少应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功率大、速度快、使用空气喷气发动机的飞机。发动机启动时,空气从飞机前边的进气口进入,然后由带有叶轮压气机和叶片对空气进行压缩,使飞机的压强增强,让其温度升高,被压缩的空气在燃烧室内和喷入的液体燃料汇合而燃烧,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首先推动涡轮以带动压气机转动,然后从飞机尾部的排气管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因此产生反动力作用,让飞机快速前进,目前装有空气喷气发动机的飞机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或超过音速。

21世纪中,航天科技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运载器技术也继续向满足高可靠性、强适应性、高环保性、低成本性、快反应性和大吨位性的方向靠拢,其中,高比强度和比刚度对飞行材料基本要求为:高强度、轻材质、好刚度。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就意味着要提高运载能力,加大飞行的距离,增加机动的性能,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卫星主要是往高可靠、长寿命等方向发展。人类正在逐渐突破地球轨道,向载人探测发展。飞行器除了要受到静荷载作用外,还要受到因为飞机升降、机动飞行、转动件的高速旋转、发动机振动和突风等因素产生的交变载荷,所以抗疲劳性的材料也受到重视。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航天科技的春天。2003年10月15日A了中国国人的梦,这一天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且安全返回,使中华千年的飞天梦得到了实现,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将发挥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作用。航天技术是高科技最前沿的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也依赖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进度,航天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目前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是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工作。要加大对通用航空的建设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加强航空相关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面对通用航空多样化作业任务进行法规设计,构建全面、实用、有效的通用航空专业体系。相关部门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低空领域的开放程度,对空域利用的审批程度进行进一步简化,以此来提高相关企业参与通用航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我国农用航空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11(4).

[2]薛新宇,兰玉彬.美国农业航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3(5).

[3]李成智,徐治立.中国农业航空技术发展分析与政策建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1).

[4]茹煜,贾志成,范庆妮,等.无人直升机远程控制喷雾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6).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张元贵 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努力追求“让高考成绩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在他的领导下,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在江苏省淮阴中学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有一座设计独特,建设标准相当高的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领略人类对飞行的远古期盼,感悟这一梦想实现的艰辛,知晓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演进。馆内陈列的不少实物,是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物级展品。徜徉在这个馆里,你能体味到筹划者的良苦用心。在走进淮阴中学之前,笔者始终怀着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动机促使淮阴中学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费用,建设看似与学生的考试与学业并无直接关联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这样的做法事实上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等到张元贵校长坐在我的面前,一切都有了答案。

记:淮阴中学为什么会选择航空航天作为建设特色课程基地的方向?

张:这个想法最早形成于2011年。当时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支持各高中学校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基地。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初也曾想过其他方向,但都觉得特色不够鲜明。经过广泛论证,我们认为航空航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原因很简单,航空航天既凝结了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脉络,它是人类对行梦想不断求索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除此以外,我们更看重飞行这一活动本身所凝聚的探索精神和求知信念,飞行充满风险和变数,而人类正是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在逐步消除其中的风险,使其成为一种服务于人类的可靠技术。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素来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有利条件。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将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方向申报了上去。

记:建设这样的课程基地,其实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淮阴中学选择这样的方向,当初是否考虑过其中的困难?

张:当然考虑过。这一点不仅我们自己早已认识到,江苏省教育部门负责评审各校申报特色课程基地项目的专家组也有所考虑。最初我们申报时,一些专家认为,一所中学要建立这样的课程基地,很难做到高水准,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短期内很难看到建设成效。但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很快初具规模,在2013年的成果评审中,被评为全省10个优秀课程基地之一(全省第一批共计38个课程基地),并把省课程基地建设现场会议放在我校召开。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建设方法也是正确的。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航空航天科技馆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不仅聘请了两位专业素养很高的专职科普教师任职,还筹措了700余万资金,用于置办各项陈列品,在展馆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整个展馆的参观脉络是从模拟的机场起飞线开始,经历人类航空史的各个阶段,最终到着陆区结束,在展馆最后的外部廊道上,绘制了广袤的星空壁画,寓意人类的星际探索之梦永无止境。所有参观展馆的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真的乐在其中。除了这个展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也专门开辟了航空航天类图书专区,学校每年拨款,有选择地购买优秀航空航天科普图书,当然也包括全套的《航空知识》,这些图书丰富了学生们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的资源。

记:淮阴中学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宗旨是怎样的?

张:我们的原则是,要么不建,要么就建设成高标准的课程基地。我们当然可以降低标准,这样省钱省力,但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东西就很有限,比如他们就没有机会亲自体验更专业的飞行模拟器,没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这么多珍贵的航空用品乃至文物,更谈不上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如果那样,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很难与传统的书本和网络方式有所区别,特色课程建设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花钱多少并不是标准高低的评判依据,你看到包括科技馆在内的整个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都是花了许多心思的,在策划方案上更是反复论证,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和学生们的意见,再加上精心组织实施,才有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就是要让学生看到真正的特色,体验到别处难以获得的感受,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

记:学生们在特色课程基地学习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来处理它与课业之间的关系呢?

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所考虑。现在淮阴中学的做法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属于基本层次,主要是激发学生们对航空航天的关注与热情,普及一般的知识,占用时间不多。再往上就是航空航天社团,这个社团开展的教育更为深入和全面,但要加入社团,对基本课业成绩就有个要求,课业不构成负担的学生才可望加入社团,而且加入社团后我们要求成绩要保持稳定。当然,这也不是铁律,有些热情特别高但成绩稍差的学生,我们也会允许暂时加入,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督促,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同步进步。结果,所有加入航空航天社团的学生,课业成绩全部成上升态势,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记: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您如何看待航空航天科普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张:淮阴中学多年来积极深化素质教育,努力追求把高考成绩作为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我们得承认,现行高考选拔制度是有缺陷的,不够科学合理,既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也有考核片面的局限,但改革是个长期问题,现行高考制度的存续,反而越发迫切地要求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快速跟进。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某些技能的培养,我觉得不够全面,我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精神内涵的培养,这种精神包含的元素更为丰富,比如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协作精神,以及挫折耐受力等等,这些精神才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学习各种技能的内在动力。

航空航天,它从蒙昧时代纯粹的飞行梦想起步,经过无数人的求索和牺牲,历经上千年的跋涉,才有今天的面貌。它不仅是人类科技的结晶,更是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完全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无数先人和各个时期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同淑荣,刘德腾,王克勤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陕西省作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而要

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成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需要多方努力。鉴于此,通过SWOT 分析方法,针对陕西航空航天

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综合分析,揭露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不足,最终提出陕西航空航天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战略。

【关键词】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39-03

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其产业的强大,尤其是制

造业的强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装备制造产业是一个

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基

础。陕西作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在中国

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2002 年麦肯锡的战略咨询

结果和专家论证表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陕西省应该发

展的支柱产业。[1]也有资料指出,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在10 年

之后就是1∶80,就业拉动是1∶40。一个机型将有500 多个企

业单位与之配套,二级配套的厂商更达到3 000~5 000 家,形成

一条金字塔式的产业链。陕西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在全

国具有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一、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现状的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拥有充沛的人力资源:陕西现有航空航天相关院校10

家,职业技术学院4 所,每年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毕业学生达两

万多人。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41 家,其中工业企业26 家、独立

科研院所5 家,职工总数13 万人,拥有经过空客和波音公司大

部件制造产业锻炼和认证的产业工人占全国的40%以上。其中

科技人员4.74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6.5%。拥有高级职称7 400

余人,航空航天领域的院士12 人,外籍院士5 人。

2.领先的技术研发:陕西有航空航天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个、国防重点实验室7 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 个、省部级重点

实验室20 多个和一批部级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中心及相关

的航空配套厂、所。

3.完善的产业体系:陕西已形成了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

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拥

有完备的独占性资源和雄厚的研发能力与配套能力,也是中国

惟一拥有两个整机生产企业的省份。航空工业总资产、生产总

值各占全国约1/4~1/3。

4.活跃的国际合作:陕西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国

际合作始于1979 年,从2002 年开始,陕西航空航天产品自营

出口和转包生产交付额以年平均38.8%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

国航空航天工业转包生产量半壁江山。[2]

(二)劣势分析

经过建国以来60 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

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提供了一批先进实用的装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

以往过去,由于我们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地位、作用缺乏一个清

醒的认识,也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导致装备制造产业特

别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矮化。突出的

表现是:(1)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主要依赖进口;(2)开工不足,

经济效益低下;(3)产业技术主要依靠国外;(4)成套能力薄弱。

(三)机会分析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属于战略性先导产业。世界航空航

天市场总额已高达数千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

稳步增长。中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投入明显增加,一系列鼓励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并实施。

当前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

绝好机遇,具备高成长性。预计到2015 年国内对通用飞机的需

求为6 000~7 000 架,未来20 年内中国民航将需要补充2 800

多架客运飞机和400 多架货运飞机。[3]我国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以下几点:(1)有一个购买欲望强烈、但尚未得到满足的超级大

市场;(2)国内出台一系列鼓励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3)航空航天方面相关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4)国际市场对国

产航空航天装备的认可。

(四)威胁分析

1.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发展工业、

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性,我国处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中亦是有

利有弊。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我国一起竞争有限的发展机遇,无

疑是对我国快速发展的一个威胁。

2.面临环保压力:有限的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环保压力使企

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环境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工业

的高度发展,人类正破坏着周围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环境污染

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而且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

威胁。

3.有限的资源:今天,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

世界50%的能源。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装备制造产业是

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又大量消耗着人类社会的

有限资源,而有限的资源正威胁着人类的继续发展。

综上,陕西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现状SWOT 分析如图

1 所示:

图1 SWOT 分析矩阵图

二、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

一是陕西省本身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就是资本要素稀缺,

而且由于融资渠道不完善,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比较

困难;二是由于装备制造产业关系到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有些

领域外资难以进入;三是陕西的民营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

思想,创业精神不够,思想意识保守,民间资本往往不愿进入。

(二)缺乏产业集群企业文化

陕西地处西北,经济总量水平的制约以及装备制造产业的

布局特点,使得企业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

而忽略产业链条、价值链条的完整。同时,西部人固有的保守观

念,使得陕西省缺乏像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已有的创业文化,

对产业集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尚未形成有利于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形成的创业文化,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体制障碍明显,条块分割造成企业合作较难

陕西省装备制造产业的一大特点是中央直属企业多,军工

企业多。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装备资源的合

理配置和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

部属、省属等不同,以及大量的军工企业的军品准入资格难以

获得等等,最终导致企业之间合作较难。

(四)产学研体系脱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虽然陕西省具备像西工大、交大、西电等多所科研机构、高

校,但是产、学、研介入核心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尚未真正有

效运作。科研、高校等技术机构与企业和产业缺乏良好联结,大

学与科研机构没有成为企业和区域创新的知识源头,特别是科

研成果也不能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力。[4]而企业本身还没有成

为科研创新的主体出于成本、风险等因素考虑,企业科研的投

入不足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五)缺乏适宜的制度环境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

的高低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导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

域内集聚而成的,而陕西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础十分牢固的

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因此,消费品市场不

发达,要素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障碍重重,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且配置范围太小、层次较低,难以

产生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

(六)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政府部门意识不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应

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结果一些重要的作

用没有发挥,如政府对产业集群布局的规划、对信用环境的规

范和建立等。[5]中介机构是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联系

的纽带,是提高产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素。陕西省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很欠缺,如基本没有行业协会,或是只存在

一些带官方“二政府”性质的行业协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七)人才需求量大却伴随人才流失

陕西省有许多航空航天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

所等,每年毕业的航天航空相关专业学生亦不在少数。但是,这

对于需要大量拥有高级技术和专业知识人才的航空航天装备

制造产业来说还是不够的,加之陕西地处西北,生活环境不如

东南方好,造成“孔雀东南飞”,使得陕西省人才流失严重。

三、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战略

(一)内源与外源产业融合形成机制

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的陕西来

说,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和市

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导向、环境建设、完善

市场机制、建立工业园区等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外源性的产业

集群;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生产要素

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自发形成内源性的产业集群。[6]外源性

的产业集群形成后,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加强产业集群

的自组织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出现产业集群运行效率低

下的情况,甚至于出现产业集群转移的现象。内源性产业集群

在形成后,需要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群体避免功能性锁定、结构

性锁定、认知性锁定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刚性,引领产业集群增

强区域创新能力,向高端市场拓展。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产业集

群的共同发展,才能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产业。

(二)以重工业型为主导的集群模式

陕西多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都属于重工业型产业集群,

即以安全保障类装备、成套类装备、通用类装备为主的装备制

造业产业集群。我们可以通过培育重工业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

群,将其继续做大做强,成为陕西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中,军

事装备是陕西装备制造产业的一大特色,陕西装备制造产业要

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特别重视军民结合型装备

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军工龙头企业带动地方中

小企业为其配套等形式,提高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

把陕西军工优势转为经济强势,推动军工向军民兼容的高技术

装备制造产业跃升。突破高端就是要充分利用陕西在装备制造

产业上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

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在少数高技术领域的“点”

上率先突破,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本土化、产业化、市

场化,提升陕西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三)点块到群的发展途径

由点到群就是由一个企业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有多种方式

可以达到: 一是通过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与被模仿而逐步

形成集群;二是通过对国有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改革和管

理创新,主辅分离,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专业化基础上的配套协

作,形成产业集群;三是通过龙头企业的主动培养以及政府的

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中小企业聚集到核心企业周围,从而使

孤立的核心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

由块到群就是从企业扎堆的空间集聚状态发展成为产业

集群。目前,陕西已经涌现出了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因

此,在开发区裂变为若干个专业化园区的基础上发展产业集群

是一条便捷高效之路。在专业化园区基础上发展产业集群,就

必须用专业分工思路引导园区战略,用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园区

发展思路,兴办同业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同业园区内企

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形成,来实现园区经济的专业

化、分工化、集中化、协调化。

(四)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具有核心作用,在发展

产业集群时,要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可通过兼并重组、

招商的方式培育大型装备制造业集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也

可通过将“大而全”的大企业集团进行拆分形成“哑铃型”结构

做强龙头企业,最终实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横向扩大围绕它

配套的中小企业数量并缩小配套半径,纵向拉长上、下游产业

链条,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陕西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过程中

必须结合实际,两种方式并举。目前,陕西的中小企业急需大发

展,不仅要增加数量、增强活力,还要解决普遍存在的缺乏产业

联系、小而全、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中小企业配套能

力的提高,除了自身要加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之外,一个重

要的途径就是主动积极向龙头企业靠拢,向专业园区集聚,以

获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的重视和龙头企业的主动扶持

也很重要。

(五)依托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科学布局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陕西必须尽快出台装备

工业总体布局规划,提高项目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性。[7]

在陕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布局上,可以依托现有的各类园

区,但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重视各园区产业定位

不清、产业结构雷同化严重的问题,明确产业定位,各类工业园

区都要朝专业化方向调整,使产业定位最终落到行业定位上,

最好能细化到小行业乃至产品层次。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存量调

整和增量的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扩建工程都要与陕西装备制造

产业的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结合起来,充分预留产业链扩展空

间,辐射、带动、聚合产业集群,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

产品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基础设施配套环境

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各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一些特殊要

求,如特殊管道、线路、专用铁道、仓储等。判断专业化园区形成

与否的重要硬件条件之一,是看区内专用基础设施的完善与

否。地方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在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专业化

园区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的具体要求进行专用基础

设施的研究和规划,合理衔接公共基础设施、园区专用基础设

施和生产辅助设施,以更具特色的差异性投资硬环境吸引装备

制造产业企业入园。

产业集群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对外部

协作的依赖性将显著增强,没有四通八达、快捷及时和成本低

廉的物流体系为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现代

物流的健全,可以大幅降低流通成本,形成继生产和销售环节

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因此,陕西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从

而最大限度地克服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要建设各级存

储配送平台,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联结陕西和全国的物流

框架体系。

产业集群内的中介机构在市场运行中起着政府和企业之

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提高产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

素。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很欠缺,为加强产业集

群内部的自组织,政府要帮助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

范。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的

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

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等方

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种产业氛围,即行为主体的创新精

神、既竞争又合作的协作双赢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政府

的公信度和诚实守信的市场运行环境,等等。陕西在发展装备

制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引导

人们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同时政府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着力于规范市场行为,立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

护,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力量,逐

步建设信用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氛围。

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战略图如图2 所示:

图2 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战略图

四、结论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投资回报周期

长,具有高技术风险的战略性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

发展已经不单纯取决于技术,经济模式也成为关键性因素。本

文通过研究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化的现状情况下,从产

业集群入手,针对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适合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内

源与外源产业融合形成机制;以重工业型为主导的集群模式;

点块到群的发展途径;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依

托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因此,对陕西航空

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不仅对陕西航空航天

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对形成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理论与

现实意义,且对全国各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勇,霍雅琪,万迪.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

研究,2009(5):475-478.

[2] 朱煜明,陈玮.国际航空航天科技与装备发展战略管理经验及其对

我国的启示[J].机械制造,2010,48(2):53-56.

[3] 王霞“. 十一五”我国通用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及对航空工业的需求[C].

2007 中国通用航空大会论文集,2007:180-187.

[4] 赵新勇.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

(5):135-138.

[5] 王岚.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政策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9,26(22):87-89.

[6] Maskell,P.Towards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geographical cluster

[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21-943.

[7] 孟祥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J].菏泽日报,2009(11):A4.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航空模型 航空教育 孩子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自然向往天空,羡慕鸟类在空中自由飞翔,航空模型的深奥和趣味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航模活动可深可浅,可简可繁,它是进行早期航空教育的有效手段,达到学习航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进取精神、培养竞争意识的目的。上个世纪的苏联曾把航空模型运动(军事体育)作为少先队的必备活动之一在全国普及,为今天的俄罗斯储备了大量的航空人才。俄罗斯航空强国就与早期苏联的航模活动有很大关系。我国航模运动起步较晚且普及面窄,对其早期航空教育作用有待于各方取得共识。

一、航空模型运动对早期航空教育的作用

1.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有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倾向。学生的推理、演算能力较强,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较差。航模活动的动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提供了熟能生巧的锻练机会。航模学生一般能看懂简单的三面图,会使用许多工具和仪表、能辨别好多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航模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模型飞机的调整和操控技术,它和飞机调整操纵技术是相同的,原理上也是相似的。

2.进行有关航空知识的教育

通过航模活动,青少年可以学到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发动机技术、无线电遥控、飞行与气象等相关航空知识,初步建立机体、动力输出、伺服控制、和信号传递等系统工程的概念,是未来从事航空工作的智力和思想准备。虽然,这些知识是比较粗浅的,但通过航模活动学到的知识具有从实践到理论多次反复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的缺陷和增强触类旁通深入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航空模型运动不仅要完成制作和放飞,而且要不断改进模型性能、提高模型飞行成绩。竞赛和纪录飞行始终贯穿于航模活动之中,各种比赛将使参加者养成热爱竞争、精益求精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飞行员和航空工作者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4.树立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理想

兴趣和理想是激发人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克服困难、搞好工作的巨大动力,也是航空工作者的必要条件。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参加航模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好奇到好玩到产生兴趣,从兴趣上升到爱好,在探究中积累知识。其中,许多人逐渐树立起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理想,这个过程十分自然、牢固。不少航模爱好者高考时填报航空院校,立志在航空工作岗位上做出杰出的贡献。

二、航模活动特点

1.早期性

早期教育的优点不仅扩展了受教育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使教育作用更加深刻、牢固。优秀航模选手一般从小学或初中开始接受训练,高中开始学习的很难成功。经验证明,小时候学到的东西记忆牢固,成年后学到的东西容易遗忘。无论是运动技能和劳动技术动作,都是从小开始训练才能达到娴熟到位、得心应手的地步。

2.趣味性

航空模型的制作、放飞和竞赛都深受青少年喜爱,这项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人类本来就生活在地面,自然特别向往天空,羡慕鸟类在空中自由飞翔。当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翱翔于天空,当然会感到无比自豪和欣喜。青少年的好胜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力图超过别人。模型飞机总有更快的速度、更长时间、更大的高度有待攀登。

3.实践性

课堂上讲升力、讲翼型,远不如自己做一架模型飞起来那样感受深刻,知识教育也不能脱离实践。航空模型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航模活动的实践经验不但有利于学习航空理论,而且有利于将来学习航空相关专业和研究工作。

4.系统性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积累,航空模型运动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有模型滑翔机,内燃机模型飞机,遥控模型飞机。有简单的纸模型到GPS无人模型机等,从简到繁、从小到大完备的系列。

教材上有深浅不同的飞行原理等理论书籍,国内外有多种航空模型期刊。器材上有生产航模材料、套材、航模发动机、遥控专用设备的厂家和销售航模器材的商店。

组织上有相应的机构,隶属于体委、教委、科协、共青团、妇联系统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组织,基层学校还有许许多多热心的业余辅导员。

国家有正式颁发的竞赛规则,形成了从基层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竞赛办法;正式颁发了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的等级制度。

三、发达国家的经验

航空工业发达的国家很早就利用航空模型运动进行早期航空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英、法等国是最早开展航空模型运动的国家,也是航空事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美国早在1913年以前就建立了地方民间的航模团体,开始组织航模比赛,全国有1千多个基层俱乐部,10万多会员。从1923年举办全美航模比赛起,每年一次,很少间断。1985年全美第59届航模比赛大会收到了美国总统里根的贺信,信中说:“我完全相信,参加比赛的许多年轻人,今后将会成为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中的佼佼者”。

俄国于1910年在莫斯科举办了航模比赛。发起人是后来誉为俄罗斯航空之父的儒考夫斯基。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大力提倡航空模型运动,把它视为“训练飞行员、飞机制造人员的最初环节”。提出“从模型飞机到滑翔机,从滑翔机到飞机”的口号。前苏联国家元帅要求“每个学校每个少先队中队都应该成立一个航空模型小组”,到1933年全苏有500万少年参加航模活动。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流淌着前苏联航空模型运动带给航空工业昌盛的涓涓细流。发达国家利用航模进行早期航空教育的共同经验是:起步早,上世纪初他们就看准了这个问题随即大力开展航模活动。政府重视、措施落实、持之以恒,不因政府更迭人事变动而兴废。

四、航空模型的学习

学航模分短训和长训,短训班适合刚学习航模的低龄儿童,主要培养爱好兴趣和动手能力,难易适中,初步了解接触各种简易模型,学习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避免复杂和困难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美好的愿望。长训班一般建立在比较稳固的爱好基础上,系统学习各类航空知识,掌握各类复杂模型的制作、操控技能和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精确和细致、耐心和毅力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