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 城乡一体化 多元投资

作者于2006年对湖北省的监利、京山、浠水等县的农村公共事业做了初步调查,发现诸多问题,如农村经济薄弱,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不够,基层政府管理水平较低等。本文试图对其成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一、农村经济状况较差,发展公共事业应量力而行

在当前农村社会变革中,农业的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总理于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两者的差距超过了3倍。单纯的农业生产很难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农村的能人开始从非农村领域寻找致富的门路,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使他们有机会在城市长期居住下来。还有大量的中青年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打工,挣得相对多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经济实力将会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削弱。且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较严重债务问题,如湖北省监利县2005年村级债务为3.6498亿元,平均每个行政村46.61万元,年化债率仅为11%。

在农村经济水平低下情况下,筹措建设和发展农村的道路、自来水,以及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等所需资金是棘手的。同时,仅靠国家财政投入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滞后问题也不现实。何况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国家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建设要投入,财力仍吃紧。

作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状况下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哪些项目能上,哪些项目不能上,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摒弃以政绩作为搞农村公共建设的动力和依据,不得随意增加地方、农民的负担。

同时,对有限的建设资金要严格管理:只能专款专用,不许挪作他用;要节约办事,精心办事;坚决杜绝营私舞弊,腐败现象。对村级间的公共事业建设,可采用村村联办的思路,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二、及时纠正公共事业投入的城市化倾向,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落后除自身经济水平问题外,同时受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的城市化倾向影响,即政府对城市公共产品投入较多,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较少,特别是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支持不够。据近几年资料统计,湖北省的卫生资源约75%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大医院。在全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对农村投资仅占全省的7%左右。

此外,随着农业税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又加剧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矛盾,过去主要依靠向农民收费来维系的农村公共事业,现在只能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来办,由于标准低,数额少,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乡公共事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通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应加强宣传组织工作,发动农民兴建农村公共事业

农民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有许多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农民迫切需要,政府急,但有些农民却不着急。其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呈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民习惯于独自耕作。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低的生活水平,以及小农意识等对公共设施需求低,不愿对其投入。

为此,要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疏通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觉悟,让农民认清形势,理解发展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愿集资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对做得好的村,要总结、要宣传、要推广,使其起到更大宣传效应。如湖北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胡胜垸17位村民于2003年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公益事业促进会”,为垸里筹款37.5万元,硬化了环村水泥路,砌起了池塘护岸,垸貌焕然一新。武穴市在对“胡胜现象”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及时规范,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老板捐赠、民主管理”的农村公共事业运作方式,并向全市宣传和推广。现在,全市60%以上的村成立了公益事业促进会,1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公益事业促进会组织,且效果都很好。

四、多渠道融资,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金问题,应拓宽思路,多种渠道寻求资金来源。农村公共事业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想办法,出思路为农村生产公共产品筹措资金。

农民有迫切需求的,有能力且愿意出钱办的公共事业,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由农民集资兴建。

在乡村集体经济不强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能力。例如,湖北省长阳县渔峡口镇于2005年对镇自来水厂、镇东村电站进行改制,盘活资产近90万元。该镇立足水、电、煤炭等优势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建后续骨干项目,使该镇集体济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也相应增大了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对现有公共事业基地、设施、资源大胆拍卖、租赁、转让等,以提高其效率、效益。如对已建成的农村小水库、闲置校舍等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变卖所得资金,由乡、村两级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变卖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由产权人使用、管护、补偿和受益。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动员社会有识之士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企业家捐资办农村公共事业。湖北仙桃市三年来,通过拍卖路桥冠名权,获取捐资,如沔城中学历届高考状元筹资40万元建设豆沟桥,此桥冠名为“状元桥”;沔城镇7.5公里城邵公路由民营企业家张加良捐资200万元修建,此路被冠名为“加良路”。三年来,共拍卖路名桥名13处,筹资96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60余公里,新建或改造农村桥梁6座。

五、完善法律环境体系,为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提供法律保障

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是解决其资金不足,管理效率、效益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多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客观上存在着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以及投资风险等问题,其解决的有效办法不是依赖于传统的行政命令,而是靠健全的法律以及独立的司法体系。目前,直接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法律几乎是个空白,也没有相应的市场准入和政府管制政策,没有规范的政府授权企业和他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有很多企业害怕纠纷、害怕冲突,对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

为此,必须着手制定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加速司法独立的进程。以法律和政策的手段保障非政府组织建设和管理农村公共产品的收益权益。现在我国即将出台《物权法》,无疑对农村公共事业多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还须在此基础上,制定更细、更具体、与农村公共产品多元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使投资者消除顾虑,建立信心,产生良好的投资预期。

六、大力推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服务体系

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着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也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着较严重的行政化和福利化现象,依赖国家财政维持。由于财政经费有限,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还不够人头费,运转困难。加之事业单位财政投入效益低下,人头费挤占事业经费,养人不养事。

要解决乡镇事业单位行政化、福利化现象,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主体,必须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如湖北省近年来,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总体思路,对全省乡镇事业单位,除保留财政所和延伸派驻机构外,其它一律撤销,人员买断,整体转制。其所承担的原有职能并入“三办”(乡镇办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办经济发展办公室、乡镇办社会发展办公室)。实践效果较好,改变过去乡镇党政机构庞杂、人浮于事的现象,也解决了政府与事业单位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转制过程中,湖北远安县等地还推行“以钱养事”,即由政府购买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养事不养人。该县把农业科技、畜禽动物防疫、水利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益细分成若干项目,确定服务价格,规定服务要求,明确服务责任,政府投入资金购买,面向社会资金招标。“以钱养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了公共服务的渠道,降低了公共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注:本文是基金项目,是200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2005 19001)

【参考文献】

[1] 张海庆:解析农村公益事业难题[J],四川财政,2003(5)。

[2] 陈金山:减免农业税后公益事业这样办[J],乡镇论坛,2004(11)。

[3] 薛飞:合理确定村级公益事业利益分配与"三农"问题[J],探索,2005(3)。

[4] 田海军: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新探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4)。

[5] 曾祥惠:共解农村公益事业"无米"之忧[J],湖北日报,2005-03-03。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第2篇

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村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扶贫工作中,两大措施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帮助农民减贫增收和自我发展中,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困难、突发状况以及自我创业都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这就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基础。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易县“扶贫社”试点就已经拉开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帷幕。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第十八条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打开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前景,国家对小额贷款公司涉农业务的优惠政策也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将有利于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发展。 

(二)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需求保障 

过去,农民严重依赖土地,没有土地,农民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但是。现在随着农村小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价值观、生存观和发展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农民已经从传统的旧式农民观念中脱离出来,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告别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从事一些非农产业,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生活目的。一批批家庭小作坊、村镇小企业纷纷出现。但是,实力弱、信用保障程度低、贷款额小的现实导致很多农民及微型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荒。而小额信贷贷款金额低且借款人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提供担保的优点恰恰解决了农民及微型企业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限制。因此,随着农民生活生存方式的继续转变及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将会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 

(三)银行业务竞争压力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发展提供了供给保障 

随着国家对房贷政策的收紧,曾经是各大银行争抢的房贷业务已经逐渐失去了以往的高吸引力,各家银行开始将目光投向小额信贷业务,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正逐渐将小额信贷业务作为主攻方向。2011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在此政策的鼓励下,近两年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迅速,2010年银行业小微贷占比只有20.47%,在此之前占比更低在10%多,如今已可与大中型企业融资占比相提并论。周小川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2年全球年会时表示,2011年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融资比例各占1/3,2012年小微企业融资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融资5%,未来小微企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贷款比例。由此可见,在政策的刺激下,随着银行竞争方向的转变,小额信贷业务的供给将会越来越多,这为该业务在农村的发展奠定了供给基础。 

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小额信贷业务要想打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发挥充分的作用,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在农村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中,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存在贷款回收困难现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银行出现惜贷行为,使得部分急需贷款支持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对该项业务产生不良印象。 

2 很多农户贷款用于养殖、种植业发展,但是这些活动受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风波时,往往造成农民颗粒无收、血本无归,导致部分信贷资金成为不良资产,而贷款又没有其他担保可以处理,因此,金融机构办理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受挫,不利于该业务的持续发展。 

3 小额信贷业务的创新不足、模式单一化和农业经营特点脱节。很多农产品从生产到产生效益的周期较长,并且在农业生产时受自然气候等不可抗风险影响较大,在农产品销售时受市场风险影响明显,农民自身抗风险能力弱。贷款偿还能力较差,而小额信贷业务的期限普遍相对较短,缺乏灵活多变的贷款模式,结果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安排和实际回收情况不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机构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金融机构开办此业务的积极性。 

(二)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贷款风险中的主要类型,是指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贷款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在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中,信用风险直接而明显。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第3篇

1问题的提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其职责是为农业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者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促进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传统农业正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明显。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使得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类型与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服务“三农”,许多农业院校从各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近期,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罗峦副教授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学校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及思路[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各地区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究竟如何?如果有需求,具体需求类型是哪些,需求层次侧重在哪个方面?要培养出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农村经管人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该如何规划其职业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组走访了湖南省部分村级干部,重点了解各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变化,以期为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明确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适应性提供现实依据。

2农林管理专业职业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情况

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状况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与区域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

2.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扩大了空间,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株洲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1)增加了总量需求。92.5%的村级干部认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扩大了需求类型。据调查,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已由过去单纯只需要村级管理干部扩大到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加工能手,其比重分别为77.5%、70%、50%、47.5%、45%和45%;(3)提高了需求层次。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生、当地土专家以及本科生,其比重分别为57.5%、45%和32.5%,同时,对高层次的人才——博士的需求也较大,其比重占到20%。这一方面可能与当下“高学历崇拜”的错误观念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对具有全局把握能力与前瞻性高素质人才的渴求;(4)增强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欢迎,几乎全部的村级干部希望本单位的农村经管人才既能具备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具备现代科技、社会学等深厚的文化素养;既能具备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又能具备对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有清晰的把握能力。

2.2现有的农村经管人才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管人才表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

需求的变化,众多农业院校都在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某县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2):(1)人才总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总量是否满足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82.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满足”;(2)人才层次与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的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67.5%的村级干部表示“不能适应”;(3)人才类型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调查中,当问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您认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能否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时,6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给予肯定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和缺乏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领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经管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明确规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调整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要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0年左右,在这个长期的战略中必将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与农村改造将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坚定专业定位、主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办学宗旨,“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所谓“能思”是指通过先进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农村经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能写”就是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素质和风格表现于字里行间;“能说”就是通过演讲等训练使学生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能用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

转贴于

同时,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以及未来主导产业等的不同,各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性的农业院校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要对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应及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发展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区域性和泛区域性[2],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的周期滞后性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能兼顾长远需求,真正实现在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提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例如,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以本省烟草这一优势产业为立足点,通过与本校特色专业烟草工程相结合,确立了烟草经济与贸易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3.2优化调整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纵观当前农业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区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规模与数量,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决定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又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建设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对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从而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如何才能切实地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以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等三种类型。由以上三种人才类型可看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对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在现代农村出现的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管理类人才、对一定区域内的现代农业建设进行方向性与政策性引导和管理的宏观管理类人才。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适应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满足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经管人才,需要进一步调整知识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并在专业理论学习上实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采用分类、有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教育成一专多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管人才[3]。例如,在培养农村企业经营人才等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业生产概论、农产品加工概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等服务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合作理论、法律制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效益评价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在培养村级管理干部等宏观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学、农村统计学、农业政策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考虑调查过程中,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显现,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在抓好在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培养打好良好的生源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创新实验班”教育计划,选拨部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成立实验班,通过多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

另外,考虑各地对具备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偏好,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加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现代科技、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以及将其运用到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重点培养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最终培养出既具备强大的理论武装与深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准备把握事物发展动态与科学决策等多项能力的复合型农村经管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3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并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才能确保该专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主力军,促进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应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此,一方面,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应强化案例教学,尤其是应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提高案例的解剖深度与广度。同时,针对一些现实中的焦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与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乡镇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不仅为本专业的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帮助其尽快树立市场意识,而且还能为广大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与再培训提供场所,以满足在职人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工作需要。这是因为,据调查,当问及村级干部“您希望学校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您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时,67.5%的村级干部希望学校能“提供学习考察基地”。

3.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意识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09-05

目前,农村空巢化、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非农化、就业选择离农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三农”问题的凸显,一方面,预示着农村职业教育将承载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预示着农村职业教育将迎来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机遇,努力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劣势地位,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成为实现教育公平,化解“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步骤,意义重大。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迫切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使得城乡隔离体制和片面的资源配置机制在较长时间内得以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有机联系被扭曲了,城乡不相协调的矛盾凸显。201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城镇化发展正处于“S”型曲线高速成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显著,甚至在城市内部也存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二元结构,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日益显著。究其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是不完全、不充分的,人口市民化率的提高大大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相生,必须遵循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与城市的简单结合只解决了产城相对割裂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产城深度融合问题,城市病接踵而至。产城融合应着眼于“人”这个核心,力求人、产、城三者和谐共进,特别是注重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提高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在、价值所在。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规划》坚持以人为核心来推进城镇化,把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因此,抓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农村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稳定转移方式的教育,可为农民工提供理性的就业选择与方向指导,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风险。

(二)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撑

关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曾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2004年至2014年又连续十一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农业自身来说,必须进行改革,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而在技术和人的比较中,人又是关键性因素。农民是实现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职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因此,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对农村社会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需求的提升,农业职业将会进一步细化,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群体,迫切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农村常住劳动力中,文盲占5.2%,小学文化程度占29.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1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基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承载着化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使命。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决定了保障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农民多。然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加上工业化导致大量良田被侵占,直接危及人类的口粮及农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安全。因此,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政治和战略意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明天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现实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引发对职业农民培养、科学种田、农村生态保护等问题的热议。这些决定了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基础性、根本性意义。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至少应先厘清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从宏观层面,要处理好普教与职教的关系。教育体系本质上应是开放的、多向度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相互沟通,互认学分、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以江苏省为例,近年来正进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最近出台职教体系转段升学新政,未来江苏省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有望实现相互“转学升学”,转换过程中还有望试行学籍互转和学分互认,中职转高职或本科纳入单招。届时,中考之后学生的选择将更宽,也更明晰。第二,从中观层面,要处理好城乡职业教育关系,即构建城乡职教协调发展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三,从微观层面,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学历教育的单一形式,应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都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各级各类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组成的,如果没有充满活力的农村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使得城乡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以2011年江苏省高职为例,农类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于江苏省高职平均值7%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低于平均值12%左右。此外,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和学费收入,而政府对职教经费投入是很有限的,加上职教领域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导致农村职校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实验实训场所条件有限等,这些都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业自身特点和轻农认知偏差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涉农职业教育是牵涉农业、林业、水利等国家基本产业部门的职业教育,这些部门因行业特点及历史等原因,被公认为艰苦、艰辛、艰巨等,许多考生有意回避,导致涉农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生源流失大。以2011年为例,中职农林类招生从2010年的110.4万人降为85.4万人,降幅为22.6%;高职农林牧渔类专业在校生16.96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1.76%,比例偏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有能力的农民一心往城市跑,认为农民低人一等,社会地位不高。第二,对农业技能的认知错误。传统观点认为,农业技能无需学习就可习得,当农民没有门槛。第三,新生代学生普遍怕苦怕累,离农意识强烈,艰苦奋斗精神缺失,毕业生大多不愿到农林水利等艰苦行业就业。第四,国家对涉农专业学生就读就业倾斜政策力度不大,相关宣传工作不到位。

(三)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第一,职业教育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很多地方占到半壁江山,值得欣喜,然而农类高职比例偏低。以江苏省为例,专科层次的高职有80多所,其中农类高职仅8所(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已被扬州职业大学合并,筹建扬州科技学院),所占比例不到10%。农村社会需要大量农类专业毕业生,但却出现招生困难,供给不足,供求失衡,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重点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内涵和优化结构上。第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相协调。要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科学设置招生专业,防止盲目招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专业设置可以适度提前,充分注意新科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类专业的科技含量,以适应现代农业高科技化、生物化的发展需求。第三,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不相匹配。将来工作岗位多样化,终身从事一个岗位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重视课程开发,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岗位变迁对人才规格质量的多样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很不完善

第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好交叉。由于目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轨道,相互之间不好交叉,因此,选择了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就意味着放弃在某些领域就业的机会,尤其是高收入领域,甚至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够,缺少学历提升的“立交桥”,上升途径有限,农村职业教育尤其如此。职业学校虽有对口单招,但受益面很窄,受益人群有限。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较低,没有话语权,招生较为困难,农村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很低,产生招生与就业的恶性循环。第四,农村职业教育大多局限于学历教育,对广大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不够深入,无法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系统内无法循环,系统外难以协调通畅,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待完善。

三、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

(一)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树立城乡“大职教”理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教育的方向,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今后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应做到:第一,坚持教育公平原则,积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领域的消极影响,确保城乡职业教育地位平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趋势,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应是“大职教”,不是局限于城乡局部的狭隘的职业教育。第二,着眼城乡发展全局,确立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的“大思维”。城市职业教育除了为工业化、城市化培养人才外,必须把化解“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作为分内事,把农村发展看作全民族的事业,而不是狭隘地把它仅仅视为“农村人自己的事”。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外,同样具有为工业化、城镇化服务的使命。第三,教育对象应面向全民。当前,我国的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上是面向就业前青少年的学历教育,今后的职业教育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为所有需要和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的公民无门槛或低门槛接受职业教育创造条件,为各种年龄层次人群,尤其是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大力培养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保障

师资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职教师资本来就比较缺乏,农村职教师资更是奇缺。第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逐步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第二,要建立教师自我成长激励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农村职教师资不接地气,很多教师没到农村田间地头去过,在课堂里闭门讲学,脱离实际。职业教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学校可通过教师技能考核的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自觉加强技能训练,重视实践性环节教学,提升教师职业能力。要改革人事制度,鼓励职校招聘有专长、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对“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尤其对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要有更多优惠。第三,要加强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抓好“二头”:一是教师的职前培训,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能有力地推动教师素养的提高。第四,要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通过制度设置,采用城乡师资交流、城乡师资结对或职教集团内部教师交流等形式,以城带乡,改善当前农村职教师资总体薄弱的状况。

(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出现的教育对象远离农民、农类专业边缘化、办学定位离农化现象的背后是教育公平理念的迷失及办学定位的偏差,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化解“三农”问题上未能有效发挥其效能。今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体制机制改革。要用一体化的思想去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彻底消除阻碍教育公平和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第二,从办学特色、人才品质、就业质量上下工夫,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要更加契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照搬照抄,课程建议由一线教师、相关行业和课程专家来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机制。要让课堂、教材、教法以及教师的理念都围绕市场,增加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第三,创新办学形式,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单一形式,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减税、免税等措施,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职业教育,做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办学特色化。第四,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题和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着培养新型农民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两大目标,着力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四)推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于“三农”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业经营者将越来愈少,规模经营和科学种田是大势所趋,迫切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因此,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农民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首先,主动面向社会办学。把农民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坚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相结合,使数量众多的农民也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使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是完善人格、享受生命历程的主要载体。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在学习形式、学习时间、课程设置、学习对象、学习需求等方面,要进行专项调研,确保职业教育更贴近农民实际,让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第三,坚持“三个结合”。要根据农民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菜单。要把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培训目标结合起来,把应急培训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提高、道德法律素质提高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直接办到农民家门口,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学习成才。第四,利用现代远程技术送教下乡。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远程教育传播途径,开设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克服时空限制,让农民及时、方便、快捷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使农民可以不离岗、不离乡随时参加学习。

参考文献:

[1]阎立.探索产城融合 助推转型跨越[N].新华日报,2014-06-10(B07).

[2]孙颖,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1(8):43-48.

[3]赵强社.论职业农民的培育[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本报评论员.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N].人民日报,2014-01-07(01).

[5]张胜军,张乐天.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农村职业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8):87-89.

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第5篇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 由境内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依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制地方银行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 自主开展各项业务, 为股东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区域分为个人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这3 部分。

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成立时间较短的农村商业银行, 在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深度开拓市场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理财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创新、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内的内部问题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竞争对手的压力及消费者选择的外部问题。

2.1 理财产品单一, 小额贷款风险多元化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科技水平、金融产品研发人才匾乏因素的影响, 金融创新的层次相当低, 范围也窄,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创新少, 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 远远落后于各大国有银行。特别是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 开办时间短, 处于起步阶段, 开发的产品构成单一, 附加值低, 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财品牌, 没有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另外, 农户缺乏偿还意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掌握的金融知识匾乏, 信息来源也较少, 所以很多农民对于信贷理念认识不深。

2.2 中间业务经营范围小、品种相对少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局限在一般性结算、汇兑、代收代付领域, 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开办品种单调, 用户单一。虽然大多是不收任何费用, 但缺少具有特色的拳头产品类型。对于主要利用经济财务、市场信息技术、相关法律咨询和专门人才培训及企业顾问,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中间业务品种欠缺, 有的则很少涉及或没有参与, 特别是理财与保险箱等金融衍生类工具基本上还是空白。

2.3 利率市场化迫使存贷利差收入空间变窄

20 巧年上半年我国G D P 增长7 % , 较去年同期回落, 工业生产处于低位运行, 投资、消费增速减慢, 国内总需求相对不足。在我国总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使银行竞争加剧, 将导致贷款市场利率降低, 加之某些农村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 实行一年内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吸储成本提高, 存贷利差收窄趋势将不可避免。利率市场化后, 会出现储户、银行和贷款方力量的对比, 市场的博弈。3 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收稿日期] 2 0 1 5一1 1 一2 4合完成股份制改革较早的农商行的成功经验, 给出以下对策。

3.1 发挥农商行的优势推出优势品牌

农村商业银行可将 客户群体需求差异化 这一理念考虑进去,并在提供相关支持理论的同时, 多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 为个人理财业务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 形成了巨大的基础优势。可根据农副产业的特点, 开发与之适应的不同期限的小额贷款业务, 在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同时起到支农作用。

3.2 重新认识中间业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完成改革比较早的张家港、常熟、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中看出, 全力以赴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农村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是改进现有的零售银行管理模式, 按集中作业和专业化操作要求, 提高员工对中间业务认识的高度, 增加他们参与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二是进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创新, 按照零售银行业务定位, 创新业务方式, 拓宽营销渠道, 增加服务内容。

三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尽快填平补齐产品和服务品种,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服务 三农 和自身条件, 进行 原创型 的产品开发。

3.3 建立健全分类定价机制, 制定差异化贷款利率

农村商业银行需对优质客户、重点产品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以增强市场适应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办法, 明确贷款定价依据、方法及定价流程、程序和授权事项; 另一方面加强系统支撑, 加快公司及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 为利率定价提供数据保障。李克强总理再三强调 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型升级 , 农村商业银行应抓住契机, 优化资源配置, 向实体经济倾斜, 调整信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