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体会

公共管理体会

公共管理体会

公共管理体会范文第1篇

党的报告指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体制。社会化媒体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始于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 之后, 为了构建更有效的公共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管理和运作成本、改进公共服务、促进与公众的沟通和激励公众参与,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开始使用社会化媒体。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共管理创新已成为国际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很多国家都希望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巨大潜力实现透明、参与和协作的公共管理, 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相互影响和交织发展给政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党的报告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因此, 必须尽快回答以下问题:社会化媒体对于公共管理到底有什么影响;能否为实现透明、参与和协作的公共管理作出贡献;如何才能基于社会化媒体实现公共管理创新。

二、社会化媒体对公共管理创新的作用

(一)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公共管理的环境

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基于社交网络和虚拟社区创建、共享和交换信息的互动平台[1], 最初主要用于个人信息交流或休闲娱乐, 然后是广播和新闻等公共宣传领域, 接着被企业用于商务领域, 最新的应用领域涉及公共管理。很多国家的政府门户网站被嵌入社会化媒体元素, 不少国家利用它对内实现跨部门协作和知识管理, 对外促进电子参与和电子民主。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作为公共管理部门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指南。这些举措既是公共管理基于新技术的创新, 也是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妥协。

1. Web2.0导致权利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变。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与通讯技术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的好处一直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 因为一直以来互联网都是推动公共管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和政府再造的主要力量, ICT则被认为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工具, 能够增加公共服务的速度、质量和效率[2]。Web2.0不仅具有这种能力, 还具有更重要的社会影响。与之前的ICT相比, Web2.0的最显着功能是它改变了互联网及其用户的关系, 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自主性, 还赋予用户对每个访问网站的共享权, 这意味着权利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精英统治模式正转向平等的伙伴关系模式。公共管理需要借助社会化媒体接触公众, 改进与公众的关系, 整合公众知识和技能, 以便更广泛地从外部环境获取新思想和技术。

2. 社会化媒体导致第二社会特征更明显。

第二社会, 即虚拟社会, 也叫网络社会, 指在逻辑上与国家强制构成冲突的体制外的自由经济与自由社会。网络时代, 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共同发展, 互联网也可以用来购物、约会、聊天、与他人共享内容。社会化媒体使得社交网络、群组、虚拟社区、虚拟组织或虚拟世界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在第二社会活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化媒体的使用, 导致第二社会的发展更加繁荣, 使得政府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服务传递方式, 在线提供公共服务, 让公众获取公共服务时也能分享社会化媒体的好处。

3. 社会化媒体能促进公众舆论的放大作用, 导致大规模群体运动。

社会化媒体是自己的媒体, 将公众从传播客体变成主体, 它也是自由的媒体, 为公众提供了更大和更自由的诉求表达空间, 用户基于个人关系或相同兴趣集聚, 形成一个个同质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络或群组, 它们可能演变为公共领域, 生成接近于公众舆论的内容。社会化媒体强大的传播功能、自组织能力和对公众影响的杠杆作用能加剧公众舆论的放大作用, 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这些舆论变成国家甚至国际关心的问题, 或迅速演变为群体运动。对公共管理部门而言, 有效监控和管理这些公共领域变得非常重要, 必须主动去社会化媒体平台接触公众, 捕获公众正在讨论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和想法, 了解公众的利益需求和兴趣, 还要预测其发展趋势, 避免不利局面的出现。

(二) 社会化媒体为公共管理创新提供条件

社会化媒体是开放的社会化平台, 鼓励用户贡献和共享内容, 促进知识转化, 为公共管理部门营造了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1. 实现公共管理信息的大规模, 增加公共管理的透明度。

较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社会化媒体具有多对多传播的特点, 往往能取得病毒式的传播效果。只要政府将公共管理信息 (Public-sec tor Information, PSI) , 那么公众不但会访问这些信息, 还会在自己的微博或者社交网络上转发信息, 或通过RSS订阅获得最新信息, 实现PSI再。这样公共管理部门以相当低的成本就能实现PSI的大规模。

在公共管理领域, 透明对于增加公众对政府和政策的信心, 增强政府的责任感, 提升政府绩效, 增加决策合理性,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Noveck指出, 社会化媒体时代, 政府正面临着空前的透明需求, 让公众获得更多更好的PSI, 吸引他们参与政务, 提高政务质量, 比关注专家知识更为重要[4]。透明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 从这个层面看, 社会化媒体增加了公共管理的透明度。

2. 降低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门槛, 改进公共服务质量, 增加社会公平。

社会化媒体提供了平等开放和互动的参与环境。多元化的、能吸引并引起用户共鸣的内容, 这些内容用公众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将有着固定范式的PSI重写后, 降低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语言门槛。非正式信息交流与共享渠道, 大多基于个人社交网络或社区, 有信任作为基础, 能够让用户更放心、更轻松、更清楚地表达有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点。操作简便的工具, 降低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技术门槛, 让公众能够更容易地获取信息, 更方便地跟踪决策过程。这既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公众参与的数量, 将原来被排除的公众也吸引进来, 有利于实现平等包容的公共管理目标。

3. 促进公众与公共管理部门的互动和对话, 增进政府和公众的关系。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基于两个原则:协作和契合。社会化媒体在技术上实现了即时性, 即便是临时发起的多对多对话也能得到即时响应, 强大的信息扩散机制和沟通功能, 能够让用户完全突破时空限制, 实现即时的多对多在线互动。而且, 相关研究表明实施对话战略时, 使用第三方社会化媒体, 可以增加对话的透明度和即时性, 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 且所有用户都能同时直接参与沟通过程, 并从中得到各种好处[5]。

公共管理部门使用在线调查、政府咨询空间和在线论坛等工具与公众对话, 能够增加对话频率, 丰富对话内容, 提高沟通效率, 清楚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兴趣、对公共政策的接受程度和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 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创造认同和信任, 让公众对政策和公共服务产生支持。更重要的是, 对话让公众感到被尊重、被信任和责任感, 使得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得到改善。

4. 实现协作性公共管理, 增强政府知识管理能力。

由于社会变迁速度日益加快, 政府已经无法单独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难题, 在最近的公共管理理论中, 提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CPM) 理念, 即由政府与多个社会组织合作, 解决自己不能或不容易解决的问题[6]。

在公共管理领域, 由于缺乏对孤立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 无法提供支持公共管理人员互动和共享知识的技术, 经常出现大量重复工作。社会化媒体具有与知识管理相似的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等基本原则, 可以用来管理公共管理知识, 尤其是有利于对碎片式分布和存在的隐性知识的动员和转化[7]。公共管理人员通过集体争辩和学习, 能够得到更有价值的知识, 并被加工、传播和连接到其他相关的由公共组织占有的知识中, 这样可以更好地形成决策, 从而更好地解决公众的社会需求和社会难题, 向公众传递更好的服务。此外, 大众分类和标签考虑了日益增加的信息粒度, 并不断处理信息使用中出现的语义差异, 内容聚合、维基等工具不仅能让政府有效使用现有知识, 还能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知识, 大大增加了政府知识管理的能力。

三、社会化媒体时代公共管理创新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社会化媒体为公共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

(一) PSI公开导致信息安全和网络暴力

PSI公开既是公众评价公共管理活动效能、对公共服务提出要求的基础, 也是促进政府提高绩效的动力。但是, 这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 因为PSI公开的同时, 很有可能导致PSI被滥用或误用、被黑客或病毒恶意攻击、被其他国家跟踪和利用, 给国家安全和隐私带来困扰, 甚至造成损失。公众使用PSI则会出现用户隐私信息泄露, 同样增加安全隐患。

PSI公开的另一个风险是网络暴力。社会化媒体时代, 公众不仅仅是内容消费者, 还是生产者, 当公众对PSI进行讨论或评价时, 他们已经贡献了新的内容。研究证明, 一个很小的用户群就能负责计划所有的内容贡献, 即超级贡献,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政治精英群体, 通过网络代表公众表达诉求或影响公众诉求, 如有的群组会有目的地发表攻击性的评论, 有的特殊群组会有计划地左右或操纵公众, 甚至有的群组会成为新政治体系中的施压群体控制公共话语主导权。风险在于公众很难辨别这些群体是否公平, 是否夹杂了私人怨恨, 他们的评论是否为谣言, 结果导致被欺诈、被控制, 进而导致网络扰政甚至网络暴力, 产生新的霸权。

(二) 公众参与导致数据泛滥和信息过载

社会化媒体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发表评论或提供建议, 或通过集体协作或学习生成其他信息, 导致数据泛滥和信息过载, 造成信息质量下降, 因为研究已经表明, Web2.0容易生成肤浅的信息, 成就外行者的霸权。对公共管理而言, 面对大量的PSI衍生信息, 需要有效的工具来过滤, 留下那些可靠的、有用的和值得考虑的观点或建议, 否则决策将变得更加困难。对公众而言, 由于公共管理工作人员通常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终公布的PSI常常是数据格式不同、缺乏通用或统一元数据、缺少标准词汇和定义的实际上无用的数据和信息。如何证明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成为公众和公共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 协作导致国家空洞化和集体非理性

协作建立在集体智慧基础上, 精英知识被集体知识所代替, 将不同的观点整合到政府活动中去有很多好处, 但在现有公共管理文献中, 不少学者对协作持批评和怀疑态度, 认为协作到底有多重要、对决策结果有什么影响现在并不清楚, 需要更多的协作, 也许只是理论上假设而已, 如果过分依赖第三方, 则会导致国家空洞化, 因为政府将之外包给第三方, 已脱离自己需要传递的公共服务。而且, 社会化媒体时代, 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第三方往往只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就可能会产生责任问题, 协作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此外, 集体智慧虽然集聚了公众知识, 但也有可能出现集体非理性, 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败。所以有学者提出协作不应该是强调参与, 而是强调邀请专家 (那些具有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的人) 贡献知识, 或收集和评价其他知识并进行过滤, 形成特定的解决方案, 供决策者选择[3]。

(四) 政府缺乏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经验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各级政府推出了不少基于ICT的电子参与项目, 使用不同的Web2.0技术和社会化媒体应用支持高度异质的政策目标, 但设计的项目往往无法吸引公众参与, 使用率大大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管理部门尚缺乏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经验, 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创造价值, 向公众传递价值和服务。对内, 门户网站嵌入的社会化媒体元素有限, 常见的有RSS、视频链接、博客、共享和在线调查或问卷等, 实时网播、Gadget、Mashup、维基或共享工作小组、媒体共享平台、虚拟社区和社交网络等应用较少甚至没有, 即便有也不能让公众深度参与。此外, 政府在开发项目时大多以自己为中心, 没有考虑公众需求和预期, 且大多数项目缺乏宣传, 精心设计的政府空间只有很少公众知道。

(五) 公共管理部门的组织阻力

社会化媒体时代, 公共管理创新受到的组织阻力包括: (1) 担心创新对已有权利关系和资源分配造成威胁。PSI的开放和公众参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政府的权利, 所以经常受到质疑和担心, 如, 将已有权利委托给公众时会丧失对信息的控制、由公众传播信息会导致权利的转移、草根知识会对专业知识造成威胁等。因而, 政府在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和共享PSI时仍是保守的, 或仍然坚持原有法律体系, 将信息储存在内部, 保护起来, 甚至企图阻止它的扩散。 (2) 群体惯性阻碍创新。在公共管理部门, 协作如果超越了层级会引人怀疑, 在与公众沟通时则会担心失去控制和让自己的声誉受损。 (3) 固有的结构惯性给创新带来困难。PSI公开、公众参与和协作对公共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要求很高, 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创新内部工作或业务流程, 构建无缝的在线公共服务, 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过程, 因为公共管理是庞大的、发散的和分布式的系统, 大量的IT解决方案必须在地方、地区、国家甚至国际层面协作完成, 在此过程中, 不但要跨部门整合既有的旧系统和业务流程, 还要处理在此过程中由于整合法律、法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而不断扩大的语义差异。 (4) 目前公共管理对于社会化媒体应用还没有通用的、可接受的模型和定义, 更加剧了整合的难度。

(六) 数字鸿沟和社会排除

数字鸿沟是政府使用ICT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社会化媒体能够促进公众参与, 承诺公众可以与政府更好连接, 免费使用更多PSI, 但仍有很多人因为无法使用网络而无法享受社会化媒体的好处, 数字鸿沟现象依然明显。此外, 社会化媒体在不同社会经济群组中的渗透和使用是不同的, 如, 受到良好教育的年青一代使用社会化媒体的频率更高, 内容贡献也主要来自他们。从这一点来看, 社会化媒体甚至在创造新缺口, 加剧数字鸿沟现象, 特别是在决策方面, 当社会化媒体允许公众通过更加包容的、开放的、响应式和协商的方式参与决策时, 更多的人被排除在外, 所以, 社会化媒体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包容, 反而会增加社会排除。此外, 当用户沉迷于社会化媒体, 与现实世界脱离而孤立时, 另一种社会排除产生。

四、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共管理创新策略

开放式创新最早是由Chesbrough在2003年基于技术创新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可以将内外有价值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创造价值, 同时建立相应的内部机制分享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9]。随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 对开放式创新的认识已超越了技术层面, 作为一种创新范式, 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也为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公共管理开放式创新既包括系统层面的创新, 即整个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 也包括公共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的创新等, 相应的创新策略如下:

(一) 政府观念创新, 树立公共价值观

公共管理的使命是通过与公众互动了解公众的集体需要, 并使用集体资源对集体需要作出反应, 但是, 人类社会的演变将它变成了官僚机构, 政府与公众只有零星的接触, 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因此, 很多学者提出公共价值的概念, 如Moore提出:当市场机制不能保证产品和服务公平传播时, 政府必须给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共价值, 其中, 一部分价值源于产品和服务自身的可用性, 另一部分则源于生产和传播中的公平, 公共价值满足了公众对有序和高效政府的需求[8]。这一观点表明, 公众感知的公共价值是评价政府及其服务的主要依据, 是公共管理当前的核心任务。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必须转变意识, 树立公共价值观, 以公共价值政府与公众共同创造价值和服务型政府为导向[10], 让公众知晓和使用PSI, 对公众意愿作出直接反应, 向公众征求意见和观点, 以便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向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满足公众的集体需要, 并通过社会化媒体将公众从最终用户变成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二) 培养公众的社会意识, 吸引公众深度参与

创新需要知识, 所以公共管理要培养公众的社会意识, 通过社会化媒体将权利下放给公众, 传递对公众的尊重与信任, 培养公众的政治效能感和对集体问题的责任感,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决策过程并贡献自己的知识实现共同创造, 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活动, 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思想[11,12]。其实,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 公众不参与比参与更加危险, 因为无论政府是否加入, 公众都会使用这些平台谈论政府。所以, 政府一方面要构建公共话语体系, 积极使用在线社区与公众就政策、服务传递、法律和法规制定等相关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电子参与项目, 吸引公众的全面与深度参与, 要注意的是, 透明虽然是参与的前提, 却不一定导致参与, 关键是要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为了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 政府要提供更容易获得和理解的PSI, 让更多的公众拥有知情权;出台用于指导电子参与的指南, 向公众解释他们的权利和责任, 告诉他们通过参与公共决策能得到什么;利用社会化媒体大规模和推广宣传电子参与项目, 引起公众的关注, 特别要与IT人员协作, 让电子参与可以延伸至被社会排除的人群, 尽可能做到平等和社会包容;注意人力资源的培训和配置, 如对网络新用户, 受教育程度低的用户进行教育和培训, 一旦他们掌握了基本的ICT知识, 便会使用技术表达自己的心声。

在此基础上吸引公众深度参与, 定制化是吸引公众深度参与的强大动力, 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文件, 为所有电子参与设定最佳实践过程, 针对全部公众关心的社会公共性问题、民生问题、社会性事件和特定群体关心的特定问题定制电子参与项目, 让公众可以通过深度参与与政府共同设计解决方案。除此之外, 与目标公众保持连接、向他们提供相关反馈、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建议是有用的、承诺持续改进、确保公平和透明也是吸引公众深度参与的关键。

(三) 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 形成技术使用持续创新机制

1. 在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加入社会化媒体元素拉策略。

设计政府门户网站时必须坚持用户导向的原则, 将社会化媒体元素、理念或风格嵌入网站中, 以便吸引公众参与, 因为公众已经习惯了博客、维基、社交网站或虚拟社区等平台的模式, 这样才不会让他们感到过时和使用复杂。不同层级的公共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化媒体工具, 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工具及其在公共管理部门的应用 (见下表) 。公共管理部门要注重社交网络或社区的建设, 可以在其中融入不同的工具, 如将病毒营销、内容聚合、mashup、在线gadget等整合到社交网络平台, 提供多种互动应用, 提供好友链接, 并保证社区活动和内容质量, 以保持其可持续性。如果可能, 则最好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项目定制网站。

2. 政府使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推策略。

充分利用知名社会化媒体平台PSI、宣传公共政策或项目、传递公共服务, 主动将公共政策、服务等推给知名的社会化媒体平台, 把内容持续展示给公众, 成为公众日常生活获取信息的一部分, 而不是等公众来政府门户网站浏览。使用社会化媒体主动接近公众, 聆听公众的心声, 因为如果政府不出现在这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 他们就不会听到公众在讨论什么, 从而错失重要的信息。积极活动, 主动发起与公众的对话, 增加自己的账户、粉丝数、对话数量、官方群组数目和官方群组成员数目, 而不是看公众在线讨论公共政策和服务, 或等待公众发起对话, 做被动的旁观者。

3. 形成技术使用的持续创新机制。

需要与IT专家协作, 以创新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媒体使用。针对不同公众的个性化需求定制gadget, 在门户网站提供链接, 让公众可以下载安装嵌入自己的平台页面, 与好友共享, 从而将政策信息与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群组知识相连接, 让公共管理人员在流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 (如社交网站、论坛、博客和新闻网站) 就能与公众沟通。设计一个大规模的协作式中央平台, 让公共管理部门可以集聚和整合社会化媒体的多个应用, 从而改进政府目前碎片式的使用。社会化媒体时代, 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 且信息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人工评价这么多信息或文本是不可能的, 可由专业领域专家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阅读和分析过程, 已有学者提出使用语义网、激活扩散算法和无监督学习等数据自动分析技术对海量的公共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13], 有的学者提出政策仿真, 即使用仿真和建模技术或工具 (如系统动力学) 过滤由公众提出的关于公共政策或服务的建议, 分析和评价不同公众建议对特定政策领域的影响, 预测公共政策的被接受程度, 以便确定哪些建议需要认真考虑, 并规划和设计公众可能会感兴趣或接受的公共政策[14]。

(四) 创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 形成协同治理机制

公众参与的开放式的协同治理能够为有序的社会规则和集体活动创造条件, 社会化媒体使得政府与公众、私人组织、非政府或非盈利组织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或多或少形成了松散的联盟或伙伴关系, 使得协同治理成为可能。因此, 社会化媒体时代, 公共管理必须创新治理模式, 形成协同治理机制, 积极调动个人、群体和社区的自治能力, 并通过协调产生一个新的部门让公众参与实现集体目标, 创造公共价值。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化媒体平台虽然是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场所, 却远离权力中心, 类似于哈贝马斯的文学公共范畴, 被称为政治公共范畴[15], 具有群体极化效应, 在这里, 参与的驱动力更多的是寻找认知或安慰, 其典型代表是飞地协商, 在很多时候为社会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所以, 公共管理者不但要在社会制度的后台给公众保留一个这样的场所, 更要保护和鼓励这个场所中小群体或者弱势群体的活动, 促进社会包容。

社会化媒体将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 (包括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等) 等协同治理的主体连接在一起, 形成松散的、扁平的社会网络组织结构。该组织模型以行动者 (公众、相关利益群体) 为导向, 是自下而上的学习, 强调团队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贡献者, 都是主人, 都会将自治作为自己的责任, 没有严密的层级制组织结构也可以有序进行活动, 所以更有利于协同治理机制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 该网络模型下协同治理也存在风险, 协同治理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协作, 如果成功会方便和促进集体学习, 但一旦失衡变成无约束的协同, 则会导致失败。从这个角度看, 网络模型成功的关键必须有集中的、自上而下的强制的领导力。所以, 尽管政府将PSI公开, 赋予公众权利, 让公众分担政府责任, 但是政府的作用和角色依然重要, 是领导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不但为社会化变革提供指导方向,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共同治理, 还通过领导力强制协同共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确保有序规则和集体活动。

(五) 健全法律和法规,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管理创新建立在政府有效社会承诺的基础上, 即以行政听证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行政信赖保护制度以及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为基础, 从而保证政府立法的回应性、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实现真正的互动[16], 所以, 必须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 加强监管和安全性建设, 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创新提供的稳定的法律环境。在此过程中, 需要: (1) 在知情权和信息安全之间进行权衡, 以便调节权利间的冲突, 做到开放和控制平衡, 明确具体的PSI开放访问原则和公众PSI获得机制, 如明确敏感信息或数据的共享是需要节制的, 隐私政策声明等。 (2) 明文规定公众参与的合法性, 明确公众在协同治理模式中的主体地位, 出台与公众授权相关的政策文件。 (3) 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 包括加大对政府投资的监管, 确保公共管理创新过程中ICT投入和回报的合理性, 避免高成本和低收益;加大对网络安全和社会化媒体使用的监管, 加快与网络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 构建良好的网络伦理规范, 建立健康和谐的网络秩序, 避免各种由于情绪性、身份隐匿性可能导致的网络信息失真和失控现象。 (4) 为公众定制一套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安全策略, 规范各种用户行为;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如为政务微博分配专门的服务器、应用更为严格的安全控制策略等。

对公共管理创新后的绩效评价是加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构建公共管理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共管理创新过程和结果连接供公众浏览。其标准是:公共管理使用ICT给公众带来了什么价值和最终利益, 如是否增加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是否辅助公众与政府协作完成公共决策, 是否为公众提供了更好、更有效的公共服务, 是否创造了公共价值等。其指标体系包括: (1) 过程指标, 包括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活动评价指标 (由成员数、好友数、跟随者、页面浏览和发帖量等衡量) 和活动比率指标 (由访问率、发帖率、一段时间内的评论数量等衡量) ; (2) 公共服务指标 (由处理公共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内容相关性、公众满意度等衡量) ; (3) 投资回报指标 (由规定时间内新增用户数量等衡量) ; (4) 结果指标 (由公共管理部门被用户提及的量、在主要搜索引擎正/负列出比率、用户提及时的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等衡量) 。

(六) 拓宽ICT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缩小数字鸿沟和减少社会排除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ICT的持续创新会加剧数字鸿沟和数字排除, 但近来世界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 如果ICT使用的范围扩大, 使用程度加深, 那么数字鸿沟会缩小, 社会排除会减少, 特别是性别、宗教和年龄等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和社会排除会得到缓和。因此, 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计算机网络配备、宽带接入, 增加互联网的渗透率, 普及ICT技术,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提高电子准备就绪程度, 拓宽ICT应用的广度, 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管理协同治理。还要拓宽ICT应用的深度, 移动技术、智能技术和无线网络等能够增加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使用性, 特别是那些受过很少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很难达到的地区、边缘化的人群等。

2. 采取有效的ICT使用措施。

首先, 在公共管理创新中使用移动技术:现在很多公众会用手机、平板或PDA等完成在线活动, 甚至设计自己的安卓APP、搜索引擎窗口和社交网站APP等, 以方便移动接入, 特别适用于网络使用率较低的但是移动电话渗透率迅速增加的国家和地区, 如利用移动技术帮助公众随时随地获得PSI和公共服务 (如发送安全警告、提醒许可证更新、发送医疗检验报告和税收返还等) 。其次, 在公共管理创新中使用智能技术: (1) 针对信息过载、质量低下和PSI的实际无用性等问题, 采用都柏林核心集、FOAF、SIOC和SKOS等通用标准统一PSI格式, 采用轻量级的、自下而上的词汇对PIS进行注释, 实现PS关联数据和语义互操作, 保证PSI的可获得性和可复用性, 通过第三方的开放关联数据提升PSI的处理和加工质量。 (2) 针对数据安全和保护等问题, 使用安全后备启动项目, 以保证信息 (如地理、统计、交通和市政工程等数据) 复用安全。 (3) 针对结构惯性等组织阻力,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范式, 如语义的架构、事件驱动的架构、模型驱动的架构、社会化的架构和基于web的轻量级架构等, 它们将语义和智能技术添加到服务中, 能启动一部分新的公共服务。 (4) 针对数字鸿沟和数字排除等问题, 将自动的人工语音互动技术和公共管理创新连接, 如果在公共管理系统中整合电子服务和语音激活技术, 没学过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系统。

参考文献:

[1]贾茜, 陈晓丹.社交媒体研究评述[J].情报科学, 2013, (8) .

[2]Brown M., Brudney J..A Smarter, Better, Faster, and Cheaper Government:Contract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8, 58 (4) :335-345.

[3]Viswanath Venkatesh, James Y.L.Thong, Frank K.Y.Chan, Paul J.H.Hu.Managing CitizensUncertainty in E-Government Services: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Transparency and Trust[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6, 27 (3) :87-111.

[4]Noveck B..Wiki government:How technology can make government better, democracy stronger, and citizens more powerful[M].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

[5]焦微玲, 裴雷.社会化媒体时代电子参与的ICT优化组合策略:理论框架[J].情报杂志, 2014, (11) .

[6]McGuire M..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6, 66:33-43.

[7]袁莉, 姚乐野.社会化媒体下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13, (1) .

[8]Moore M.H..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9]Chesbrough 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 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M].Boston:Harvard Busi ness School Press, 2003.

[10]沙勇忠, 田生芃, 肖桂芳.在线公共事务讨论的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5, (3) .

[11]Gasco Mila..Living labs:Implementing open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7, (34) :90-95.

[12]Basanta E.P.Thapa a, Bjorn Niehaves, Claudius E.Seidel, Ralf Plattfaut.Citizen involvement in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Government and citizen perspectives[J].Information Polity, 2015, (20) :3-17.

[13]Teufl P., Payer U., Parycek P..Automated Analysis of e-Participation Data by Utilizing Associative Networks, Spreading Activation and Unsupervised Learning[J].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9, 5694:139-150.

[14]Charalabidis Y., Loukis E., Androutsopoulou, A..Enhancing participative policy making through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J].European, MediterraneanMiddle Easter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 (5) :210-222.

公共管理体会范文第2篇

(一)工作任务明显加重。首先是传染病防治工作大量增加。上半年在完成计划免设、肠道传染病预防、健康宣传等正常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还先后开展了流脑紧急防治、麻疹强化免疫等工作。其中投入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人员150多人次,完成儿童免疫接种21000名,接种率达到96.7%,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传入和发生。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防治指标进一步落实。至7月底已完成新发病人初诊计划任务63%,完成率暂列全市第一。同时积极做好“麦莎”台风后的救灾防病工作,共组织120多名人员、连续7天对渔农村320多口饮用水井、重要河道、重点外环境进行预防性卫生消毒,消除污染危害,实现了大灾以后无疫情。

(二)执法力度继续加大。高质量地完成了从业人员年度体检、从业单位贴花验讫等日常任务。并进一步采取定时检查、错时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扩大监督范围,增加监督频率,提高监督效益。如在今年春节、“五一”期间,组织开展大范围的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共检查宾馆、超市、熟食、豆制品、糕点业等从业单位1320多户次,查实违规113起,查获不合格产品1037公斤。同时认真执行县卫生局制定的全县重大活动期间卫生保障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实施办法,积极做好各项卫生保障工作。上半年参与了海洋文化节、市运动会、学生高考、省风筝节、县两代会等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服务,各项重大活动期间无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维护了活动进行和社会安全。

(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上半年开展了冷饮、纯净水、饭店熟食、夜排档、豆制品、农村市场、学校周边环境、建筑工作食堂及周边摊贩等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了公共卫生环境。期间共作出行政处罚54起,其中罚款8万元。全部处罚均做到证据确凿,量罚公正,程序规范,顺利结案。

(四)行政服务更加规范。进一步规范卫生办证行为,扩大集中办证事项,尽力便利群众。同时对下岗职工、特困人、残疾人的申请办证继续给予费用减免,对部分水产企业主动提供卫生技术指导。上半年实施办证费用减免共170多人次,经费3万多元,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上半年公共卫生管理中,主要体会有:

第一,必须团结拼搏,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完成大量公共卫生管理任务,贵在充分调动全站力量,进一步发挥团队精神,根据工作需要打破科室分工,集中力量抓好中心任务。单位领导、科主任更是以身作则,处处带头,作好表率,增强号召力。

第二,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加大信息宣传。对各项专题性活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工作成效等积极开展报道宣传,扩大与论氛围。对干部群众的举报、意见、建议,虚心沟通,认真处理,及时回复,提高社会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满意率和参与率。

公共管理体会范文第3篇

回顾学习的日子,既要不断积累知识、汲取营养,又要结合理论对自己多年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与提升,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短短三个月时间,我们来自七个区的70名学员共听取了38位专家、教授讲授的44门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理论、公共管理知识、构建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并利用晚上听取不同形式的讲座20余次,深深感受到北大浓郁的学习气氛,先后参观了北大校园、西山农场、中国电影博物馆、燕京啤酒厂、现代汽车基地、奥运水上场管等。三个月的学习,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名校的文化底蕴,反思各家的前沿理论精髓,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力量。在这知识决定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的时代,只有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不断晋升人生层次;只有终生努力学习,方可连续突破成功阶梯。态度决定不同的行为,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人生价值的提升源于终生的学习意识。

一、学习知识,增强学习力

通过名家对当今前沿理论的研究与传授,我深切感受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高度重视与仰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知识社会”、“知识管理”、“知识阶层”、“知识战略”、“知识规划”等等,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八年来,由于连续忙于基层的日常工作,我无暇真切感受到知识的贫乏。经过这三个月系统、静心的学习,我切实感到了危机:对于前沿理论的知之甚少,对于各种政策的肤浅了解。法国学者路易斯&8226;罗斯指出:在新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奶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于是,我时刻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胜任自己的工作,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当今时代,知识的总量在急剧增加:至的7年内,将出现爆炸性的知识大突破。知识的更新在不断加速,现在的关键不在于你已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你现有的知识是否管用。随着乡镇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完善,靠老办法、老经验的工作方式早已落伍,知识的传播在迅速扩张,信息化推动知识传播速度急剧加快,知识的流量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学习知识的人群在扩展,学习时代没有“毕业”的概念。生命的每个时期都可以是学习的起点。

人有三种生命,一是生理生命,二是政治生命,三是价值生命。生理生命的基础是营养,政治生命的基础是信仰,价值生命的基础是知识。由此可见,学习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终身责任。加强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中央和市委的政策精神,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依据,区委、区政府的具体要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行为准则,我要在结合高丽营镇实际的基础上,把上级精神具体化,全面掌握、分析全镇基本情况,把问题看透,把工作做实,做到学有成效,学以致用。

二、学习技能,增强职业基本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实践,技能表现为人们求职和成就事业的职业能力。乡镇工作复杂、琐碎,一方面担负着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农村的重大责任,一方面又担负着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安抚一方稳定的重要任务,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应具备四种基本能力:乡镇工作的基础能力、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运用工具或技术的能力,实践能力。目前,我们高丽营镇正处于爬坡阶段,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形势都非常好,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基数较小的基础上的,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土地不足、资金缺口、招商质量不高等很多急需破解的问题。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切实提高处理问题复杂的能力,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充分利用被列入首都临空经济功能区、顺义区西部高科技产业带的功能定位及享有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积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总部型经济,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世界上有着三种人:第一种人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冷静的;第二种人善于从自己的教训中学习,他们是聪明的;第三种人既不从经验中学习,也不从教训中学习,他们是盲目的。在我看来,在平时的工作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同等重要的,都是我们取得进步的基石和源泉。

三、学习创新思维,增强创造力

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技能。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思维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只是学习的开始。墨子把知识分为“闻知”、“亲知”、“说知”三类。“闻知”是从他人那得来的,是传授的知识;“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实践经验的知识;“说知”是经过思维想出来的知识。创新是时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直是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结合高丽营镇的实际情况,我将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思路,激发发展活力,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二是创新主体,激发人的活力,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充分调动和发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创新管理,激发社会活力,推进村级民主管理,以激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创新服务,激发政府活力。强化政府自身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探索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服务工作机制和绩效工作评价体系。

四、学习改善心智模式,树立积极心态

人们的思维能力是受其心智模式制约的。心智模式是人们头脑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思维定义和主观认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作为乡镇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常修为政之

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将权利看淡、责任看重,才能够正确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因此,心智模式与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克服消极心态,树立积极心态,不仅有助于改善心智模式,而且能为人生增添无穷的活力,更有效地提升人生价值。五、学习自我超越,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超越是人的本能体现。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以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都是对“自我”及“超我”的独特认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不断的自我超越,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达到知识的高峰,创造事业的辉煌。

自我超越的目的在于组织的发展。自我超越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是融入组织生命中的活动,是组织成长的不满足于已有现状的学习修炼。组织不断地推动组织内部成员的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的组织气氛,形成组织整体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提高组织的柔韧性。

公共管理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2日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社会管理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城市化建设进步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在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人口计生、劳动力市场以及治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为该类群体提供计生、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促使服务与管理达到一体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将管理与服务相互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管理与服务中,两者一体化具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一)有效加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多年来,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防范式管理到综合管理就能够看出,各地政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与此同时,不少区域正在对流动人口管理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式。虽然政府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实际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政府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问题方面并没有承担良好的管理职责,在管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规范现象。在此过程中,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有助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二)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流动人口远离家乡,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流动人口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得其连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获得保障,还经常受到侵害。现如今社会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拖欠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正是基于此,导致不少的劳动者基本的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如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服务进行一体化,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有效实施,还能够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在保障流动人口各项基本权益的过程中,保证其获得良好的公共服务。

(三)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各项问题逐渐的体现出来。过去防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庞大的群体。在此过程中,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管理,也就是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以及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不少部门对管理对象了解的缺少,导致其在实施综合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面对此种情况下,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二、制约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是其一项重要的特征。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在为劳动力区域和行业提供充裕劳动力的过程中,促使社会劳动力市场形成,优化了人才的配置,同时对二元经济向医院现代化经济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理念尚未形成。从上个世纪开始,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该群体也为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向城市涌进同样滋生出了较多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实施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全面化以及复杂化。防范的管理模式就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社会治安的管理。但是在对流动人口施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流动相关行为进行管理,导致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管理难度增加的过程中,政府逐渐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服务与管理逐渐趋于一体化。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管理与服务中并未体现这样一种理念。

(二)跨区域服务管理机制存在脱节现象。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架构中,流动人口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以流入地为管理主,但是流出地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是在现今流动人口管理中,流入地与流出地服务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例如表现较为显著的地方有,计划生育工作流入低不愿对管,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管不住。现如今的超生现象较为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体制缺乏协调。针对流入低和流出地缺乏有效的衔接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设置的不统一。由于区域的差别,导致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常设机构不尽相同。其次就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正是基于这两点,导致跨区域服务管理体制出现脱节的现象。

(三)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不足。政府在对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由几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多头管理。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够对流动人口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现如今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在对流动人口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管理领导小组,并且管理领导小组普遍以临时机构的形式而存在,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而并没有与其他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合作。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构建。

三、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措施

为更快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笔者认为针对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完善政策与相关法规。为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相关法规,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因大纲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在政策方面推进户籍制度,渐渐剥离依附户籍制度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此环节中一旦获得政策的保障,也就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对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管理职责。流动人口的管理还需要相应的体制保障。通过体制保障能够明确相互之间的职责。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办法,有专门的人负责流动人口事务。在明确区域职责的情况下,将其工作分散到不同的服务管理工作与职能中。其次,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协作机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因而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针对流动人口相关事务进行详细讨论,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到日常的行为工作中。

(三)加强信息保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应当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这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因而,就目前而言,流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快流动信息的建设,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掌握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流向区域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对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流动人口的合理分布。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就是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应当加强网络系统的建设,同时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交流,这样对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化,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其还存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促使其更好地管理。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流动人口规模正逐步的扩大,在该群体数量持续增加的过程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与此同时,为流动人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保障流动人口各项权益的实现,促使社会城镇化建设更好地实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树茁.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9.10.

公共管理体会范文第5篇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不学则退,水不流则腐。”学习是一个政党保持其先进性和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必由之路,并且要学以明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越来越觉得学习对于提高自我和指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次学习开设课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课程,又有领导艺术类课程,包括阳光心态、如何面对新闻媒体、领导语言艺术、音乐鉴赏知识等课程。同时,教授们的授课,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博览古今,举一反三,综合分析,系统研究,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对于一些热点和难点及长期存疑的问题有了明朗清晰的解读。通过学习交流,汲取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吸纳了相关的实用专业知识,大家收获很大。特别是通过学习《树立和落实发展新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与道德修养》、《准则》、《条例》等,增强了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强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增进了群众感情,增强了公仆意识。

二、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

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修养对于一个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抓好自身建设,正人先正己,通过学习,对如何当好领导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上要有战略思维、全局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还要有积极的阳光心态,要有积极的上进心,自信自容、宽容豁达、坚定执着、团结合作,要学会应用领导语言表达艺术,加强沟通与协调,倾听意见,多方了解下属的思想认识、工作状态及问题原因,包括针对自己、反对自己的意见,避免在决策上犯错误。布置工作时要多为部下着想,考虑到各方面的困难,形成上下了解,相互支持的局面,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畅通,提高领导执行力。领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勇于负责,善于负责,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从成功中找经验。领导要公平公正、廉洁奉公、宽广的胸怀,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以德服众。通过思想认识上的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树立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只要努力工作,善于学习,自身的领导水平和能力一定有新的提高,一定不断开创**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通过学习《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这一课,让我们深感加快信息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的迫切性,作为一名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者,应把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着眼大局,关注实际,注重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