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农业部于2005年底开展了21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从5月中旬开始,农业部会同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示范村(场)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案例:

■城市郊区村:北京大兴区北蒲洲营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旅游”

北蒲洲营村的规划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该村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按照北蒲洲营村生态有机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

解读:北蒲洲营村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村,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这也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示范规划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这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的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工业区、生活区和观光农业区四大板块。

■农业产业村:江苏姜堰市河横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

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

解读:从河横村规划的特点看,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是最大的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方面,除了河横村外,还有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等。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通过各自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是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必由之路。

■特色产业村:陕西礼泉县白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礼泉县白村地处苹果产区,农业结构以果业、养殖业为主。该村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该村村域布局分为生产区、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园区。该村推进“一村一品”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以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果品村。二是从今年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三是延长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运销服务组织,扩大果品的销售能力。五是以果业为主开发乡村旅游业,重点开发以农业科技园、“农家乐”和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为主题的都市观光农业圈。

解读:从白村的规划看,以果业为主业的“一村一品”正在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并开始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向深加工业、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延伸,这符合村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但实施“一村一品”要特别注意产品趋同的问题,关键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科学引导“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革命老区村: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规划提升红色旅游品牌

韶山村是的故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地,地处韶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为此,该村规划以开发红色旅游为主业。该村发展红色旅游的举措有:组建韶山村旅游服务开发总公司。总公司下设“红杜鹃旅行社”和“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公司”,重点开发“农家乐”餐饮业和观光农业旅游等项目,并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打造“韶山村”品牌,进一步整合韶山村旅游资源,提高韶山村旅游的竞争力。

解读:国家从2005年开始大力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韶山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包括贫困农村在内的很多老区山区村,要开发形式多样的“农家乐”项目,可以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贫困山区村:云南曲靖市麒麟区茨营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

茨营村地处贫困山区,是典型的农业村,经济条件落后,能源建设较薄弱。该村规划以“整村推进”的理念,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整村推进”以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沼气工程,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形成以户为单元的“畜―沼―菜(桑、烟、果等)”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村物业服务站;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解读: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从茨营村的规划看,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上,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科学规划、整村推进”和“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原则,改善基础设施,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蔬菜、养殖等产业,实现生态富民。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一、加强城市的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规划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借鉴其他著名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随时跟上建设“京南旅游文化小镇”的步伐,为我镇度假旅游提供有利的因素,把我们的葡萄文化发扬光大。其中,旧城区的改造、新区的开发与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旅游设施的设置和建设等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

二、加强城乡规划法、规划体系的学习。《城乡规划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是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要学好落实好、执行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城乡规划的编制、管理、监督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运作程序,在很多方面今后都有待于加强和掌握。

三、挖掘内涵,活用资源。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发展过程。学会认识、挖掘和利用所处优势,延续过去,创造城市发展空间。扶持发展,形成特色。

四、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采玉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对外来游客来说是极好的旅游吸引物。特色农产品本身就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规划建成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依据自己的农业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特色旅游农产品基地。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其次是一体化,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携手并进。树立“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的观念,把发展“农家乐” 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生态旅游型、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小城镇特色。

五、特色型等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环境整治”、“乡村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村庄绿化、洁化、亮化与美化。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的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支撑,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前往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整体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我镇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整体对外营销、人员整体培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营融合,着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旅游的互动发展。编制《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农家乐的旅游标准,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和乡村旅游联盟等自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建立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等联合监督管理机制。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旅游产业;产业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90-02

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建国初期,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实施了城乡分治的发展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为有效化解这一矛盾,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自此,加快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时展的主题之一。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近年来,重庆不断探索,先后实施了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等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但鉴于城市化水平较低、乡村产业化程度不高、城乡分割的历史积淀与惯性较强等现状,如何挖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江津自古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近年来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文以江津区为例,就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实质就是纠正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关系,将城市和农村纳入统一整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统一谋划,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发展。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统一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主要包括:统一城乡用地规划、统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统一城乡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即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下,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配置,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即突破传统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切实给予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即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不断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同时,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支出体制,切实将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统一支出范围。

(二)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

江津区地处渝川黔金三角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富集,全区共有各类文物603处,各类风景名胜古迹52处,12大景区400多个景点。

全区农业人口约占65%,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农业情境化与体验化的特性,加之旅游开发要根植于本土资源的要求,决定了旅游产业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规划为先导,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按“三重叠加”的规划要求,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全区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及重要景点的控制性详规、旅游小镇的控制性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以此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确定以旅游小镇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并完善与之配套的土地、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等政策;三是以农业生产要素的融入为导向,确立旅游产业链;四是加强旅游环线规划,确立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二是以产业为依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群。因此,在打造旅游产业链的过程中,坚持以本土资源为基础,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融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凸显本土资源的独特吸引力,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以此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加强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的整合,通过农业资源情景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加快其规模化和市场化进程,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附加值;三是通过确立开发特色农业资源的产业链,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

三是以管理为保障,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平台。在推进旅游产业与农业特色资源融合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农民进城的制度。以此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旅游小镇规模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承接农民转户进城,实现其在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权利;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进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通过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帮助农民就业,提高其收入水平。

四是以增收为目标,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表现。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培训等方式,实现了部分农民在旅游产业链中就业,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二是通过特色农业资源的规模化经营,不但实现种植大户的增收,而且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增加了其收入;三是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参与市场交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变现的机会,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四是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帮助农民享受了土地的增值收益,而且通过外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五是通过对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专项财政补助,增加了农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经费,从而在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其增收。等等。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可以有机融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结合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性,下面,就江津区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规划缺位,制约城乡资源整合

近年来,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江津区先后编制完成了《江津区旅游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江津区旅游营销规划方案》等4个规划方案和四面山旅游、爱情天梯、水口寺高尔夫球场、头道河场镇改造等4个专题规划,对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全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规,导致旅游定位模糊,区域功能布局不清,延缓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对旅游小镇的规划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和规划缺位,导致旅游小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滞后,难以承担农民转移和农业生产要素变现的重任;三是前期规划的着力点是观光旅游产品,不仅造成同质产品聚集过密,低层次开发、简单模仿现象严重;而且导致旅游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村特色资源难以市场化和规模化;四是前期规划仅重视个别景点,忽略了对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不仅降低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弱化了旅游产业的区域带动效应。

(二)产品单一,阻碍城乡要素互动

近年来,在“大旅游江津”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江津区紧紧围绕“大招商、大投入、大营销”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区旅游经济的较快发展。2010年全区旅游接待量达到391.2万人次,同比增长42.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3亿元,同比增长43.3%。旅游业已成为全区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与此同时,投入产出比低,区域带动效应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产品单一。目前仍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生产要素参与率不高,延缓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目前景区内星级饭店、休闲娱乐康体等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提供高参与性、高体验性的旅游和娱乐服务,导致旅游消费水平较低,旅游收入不高;三是农业产品与旅游产品的融合不够。目前的产品开发方式单一,特色农产品参与度不高,难以为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四是配套设施落后和扶持政策过少,导致农户参与度不高,造成旅游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脱节,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三)管理滞后,延缓统筹城乡进程

近年来,江津区不断创新旅游管理模式,在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入农户和特色农业资源融入旅游产业链条,在实现部分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但由于规划缺位和产业推进乏力,旅游产业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方面的工作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旅游小镇的推进力度不足,导致以小镇为平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并完善其保障体系的工作收效甚微;二是由于旅游产品单一,特色农产品参与度不高,不仅难以满足农民就业需求,而且造成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受阻;三是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影响了服务品质提升和服务人员素质提高;四是由于旅游开发线路仅停留于个别景点,不仅造成与周边区县旅游产品开发的同质性,而且导致区域联动效应无从发挥,最终滞缓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及对策性建议

基于对江津旅游产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由于规划缺位、产品单一及管理滞后等原因,造成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就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作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完善旅游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一是充分借鉴目前较为成熟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段编制法,完成《江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江津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重要节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二是在旅游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突现“旅游活动”的社会关联性、“旅游生产”的经济关联性、“旅游目的地”的差异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等基本要素,从而保证旅游规划即能彰显和推广旅游目的地的个性,又能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达到旅游产业赢利的目的;三是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以规划的方式对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二)打造旅游小镇,承接城乡发展。

一是按照旅游小镇的要求,加快推进四面山镇、中山古镇、塘河古镇、石蟆古镇、白沙镇及李市镇的建设步伐,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辐射周边,统筹城乡的重要支撑点;二是根据本土资源特点和旅游景区定位,将中山、塘河、石蟆及白沙打造成为古镇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小镇,将四面山打造成为山水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小镇,将李市打造成为乡土休闲与生态体验为主题的旅游小镇,通过产业复合经济效应促进农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三是在加快旅游小镇场镇规模扩大的同时,积极扶持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链的中后端环节(加工、仓储、批发等)与旅游产业的综合服务环节(商业、交通、住宿等)的结合,实现三次产业的互动格局;四是从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对旅游小镇实施高标准管理,使其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的支撑点。

丰富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优化旅游产业的选择,确保其不仅要与本土资源存在一定产业链交叉,而且具有一定情趣性、体验性和文化性;二是从设计、生产等环节入手,坚持市场化导向,走品牌化路线,在推进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快产品生产的规模化进程;三是积极开发长寿江津和富硒品牌,充分利用现有长寿老人122人,重庆市唯一的和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这个品牌。解读长寿秘诀,与环境和食品中富硒元素息息相关。江津区90%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和偏高硒水平,高硒土壤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富硒优势和长寿之乡条件,开发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花椒、富硒畜禽、富硒水产等富硒产品。培育富硒骨干龙头企业、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延伸富硒产业链条,以资源优势助推旅游产业;四是依托文化和生态两大资源优势,在着力培育旅游精品的同时,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和生态产业链。如在文化产业链方面,以“名帅圣乡,古镇人生”为主题,挖掘以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教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以婚俗文化、爱情文化、庄园文化、楹联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态产业链方面,以“四面山水,丹霞瀑乡”为主题,以“爱情天梯”为焦点,重点推进四面山国家旅游景区建设,有序推进清溪沟、黑石山―滚子坪、骆崃山以及大圆洞的生态旅游资源;四是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渝川黔“金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旅游联动机制,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和品牌。

参考文献:

[1]范省伟.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漆明亮.城乡统筹发展与重庆旅游布局[J].重庆社会科学.2007,9

[3]谢金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10

[4]任保平,梁炜.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态势、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8,10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环境;文化;村庄特色

1 引言

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节约用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加强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等,均需要以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因此,新农村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及人文环境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长木村,俗名“长木冲”,位于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东北部,离市区约10km,呈狭长带状,属典型低山丘陵地貌区,无河流穿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现有11个村民小组,227户农家,960人。从1995年起,村里共走出73名大学生,其、硕士生6人,留学生6人,长木村因此享有“状元村”的美誉。长木村耕地面积约1500亩,葡萄、柑桔种植和生猪养殖已成为长木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葡萄、柑桔种植面积增至400余亩,发展大小养殖户30余户,每年生猪养殖出栏近万头,长木村民人均纯年收入6500余元。该村推广的“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农业部向全国推广。他们已将人工挖出的5、6口山塘连在一起,既发展了养殖业,又弥补了长木村没有河流过境的遗憾,改善了自然环境,成为白鹭的栖息地。近三年,长木村先后获得“邵阳市双文明村”、“湖南省清洁能源示范村”、“湖南省小康示范村”、“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殊荣。

2007年4月,我们在进行长木村规划设计时,立足长木村的资源条件和已具备的发展优势,坚持以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延续乡村人文特色,促进长木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打造村庄特色构建基础平台。

2 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坚持从区域范围着手,分析长木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协调好长木村自身经济发展与邵阳市、高崇山镇经济的关系,从提供新的经济功能和就业机会、确保农民增收和受益、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就业出发,对长木村的产业发展项目逐一进行落实,加强了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适当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强化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的规划,如管理服务、交易交流、运输车辆停放等用地和设施。同时,在住宅设计中,认真考虑农村家庭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的空间需求,适当增加住宅的面积,设置相对独立的具有庭院生产功能的产业用房,以适应家庭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促进长木村的产业发展,我们将村内的农业生产用地规划为“六园七区二基地”。在村内现有的葡萄、柑橘种植规模上,以“猪-沼-果”模式为基础,继续扩大葡萄、柑桔的种植规模,形成“六园”——三大葡萄园、三大柑桔园,远期总规模达1000亩。扩充农业产业链,完善整体循环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猪-沼-鱼”、“猪-沼-菜”等模式,并以生态农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因此,规划了一处旅游接待中心及“农家乐”旅游项目区,形成“七区”——两片水产养殖(养鱼)区、两片水稻种植区、两片蔬菜种植区和一处旅游接待中心及“农家乐”发展区。完善人畜分离措施和设施,在发展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两基地”——在见宝冲规划年产牲猪一万头的养殖基地;在进村主干道南侧规划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通过规划,着力培育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建设发展层次,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2010年实现“五个一”发展目标:一千亩果园,一万头生猪,每户一栋新房,人均年收入一万元,培养一百名大学生。

3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村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实现村镇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我们充分尊重了长木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力求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生态和谐中求发展——绿树成林、果园成片,湖(塘)光山色、鸟语花吞,六业兴旺、文明和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3.1 集约利用土地

我们从区域角度认真分析了长木村的土地价值,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迁村并点,将原有的11个村民小组,布置为6个主要的居住组团,适当控制其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等规划技术指标,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节约的土地,按产业发展的需求,适当集中产业园区。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土地利用功能,做到地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价值。

3.2 注重资源节约

利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继续推广使用沼气。既避免山林砍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又有效地处理了养猪所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从地方实际出发,在规划中落实环保措施,注重新技术的科学利用,重点加强对居民点、生猪养殖基地的废水、污水控制。村民住户改厨、改厕、改栏、改浴率要求达到100%。立足于省水、省电、省燃料,降低农民生活成本支出。将主要居室置于南向,满足住宅的日照要求:采用明厨明厕;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及雨水收集系统等。

整治、利用并适当扩建已经形成的人工山塘,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使它成为可供观赏、锤钓的公共休闲水面。保持水面洁净,改善沟渠亲水环境,保护原生植被。人工护坡和场地铺装,采用本地片石,形式简洁,利于排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3.3 保持环境友好

按照长木村规划方案,结合村庄地貌及建筑特点,本着少花钱、求实效的原则,新建的集中居住组团引导村民按照规划提供的户型设计建房,并进行庭院绿化,要求观赏树木与花草有机地形成立体结构。少数分散住户则因地制宜,按休闲农庄的设计要求,通过粉刷(如以白色为主)等方式对建筑进行适当的整饰,形成统一协调的村容村貌。前院是观赏树种和花草相结合,后院是果树及其他树木。村庄出入口、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建设村庄小游园。充分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空闲地建设小绿地,同时结合道路边沟布置绿化带,绿化品种选择体现村庄特色、适宜当地生长的经济林木或常绿植物(如樟树、玉兰树等)。与此同时,大力倡导植树和葡萄、柑桔种植,并把它作为衡量长木村发展的重要指标。让村庄在美化、绿化的同时,凸显环境特色。

4 延续乡村人文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和谐和历史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要旨之一。因此,在长木村规划中,如何保护和延续村落传统、协调好现代生活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村落是社会文化的最基层单元,其街巷、建筑、环境及居民生活状态、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等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的传统特色,也是构成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化的载体。我们在长木村规划中,注重延续村落原有的建筑形态、空间构成、院落布局等建筑文化特色,协调好与旧村的关系,使新村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与旧村能有机衔接,实现新旧村落脉络的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注意保留并整治原有水系、山丘、植被,将绿化、广场、水系等多种空间元素以与旧村相似的尺度和肌理,有机地嵌入新村建筑群,与原有村落机理有机整合,组成变化有序的开敞空间。对村落建筑的形式、色彩、材质等进行控制,对村民对住宅、生产建筑空间的传统需求特点予以理解,并对由此产生的新建筑空间需求进行设计,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新村既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出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考虑迁村并点时,还注意在挖掘出自然形成的村镇秩序安定、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观念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原有村镇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保持原有居住结构特征,在并点的新村规划中将原村民小组以组团形式相对独立布局,分设出入口及活动场所等;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完善配套。使迁入新村的农民,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沿袭了熟悉的生活氛围,延续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

继续发扬长木村重视教育的传统,规划建设好幼儿园、小学及村图书室、文体活动场所,满足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需要。在住宅墙面及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地方,配以鼓励形成良好乡风民俗的宣传画,并利用传唱村歌——《走进长木村》等多种途径和手段,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比增收、比致富,鼓励文明理事、科技兴家,团结村民,鼓舞士气,歌颂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既彰显长木村的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建设和谐新农村。

5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因其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应进行分类指导,做到村村有特色、有品位,避免求新求洋、千村一面。通过在湖南邵阳长木村进行的建设规划设计实践,我们认为,要打造村庄特色,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5.1 村庄的规划设计,应立足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始终贯彻村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一、“三化”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三化”协调

所谓“三化”,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就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其主要标志体现在产业关系协调、产城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关系协调,就是要形成以工补农、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产城关系协调,就是城镇规模的扩大、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互为依托,建成生态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局面;城乡关系协调,就是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三化”内在关系简述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城镇提供食物、原料等基础供给,工业为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为城镇提业支撑,城镇为工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和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的有机统一。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被忽视,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不可持续。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二、因势利导、借势布局,发挥“工业、农业、传统商业”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

(一)找准“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1.适用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二是尚未形成工业园区,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区;三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提升园区承载力。对于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推动园区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如:全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巩义市回郭镇,利用其资源优势,确定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重点发展新材料和铝电联营的发展思路,通过提升产业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回郭镇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是增加工业集聚度。对于尚未建成工业园区,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区,要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着力抓好园区规划衔接,优化园区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明确园区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如:荥阳市城关乡,坚持“连片发展、依存共生”思路,通过整合西史村、三十里铺等十多个行政村建筑机械生产企业,完善了从原材料到加工配套一整套产业链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建筑机械生产集群区。 三是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快镇区扩容提质,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沿海地区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如:中国起重机械之乡——长垣县,立足于工业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了泰坦特种车辆制造项目、长盈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完善了产业化发展链条,成为中国起重机械生产制造基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3.发展举措。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两手抓。一方面,推进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与本地工业远景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园区生产、生活、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使园区发展同人口规模扩大相适应。另一方面,产业规划注意立足于各乡镇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引进相关企业壮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实力,形成主导产业的数量优势和规模优势。

二是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第一载体,按照“产业集中、资源集合、开发集约”思路,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从而建立相关产业链,降低园区开发建设的制度成本,实现生产要素、资金和智力的集聚。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支撑力度。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产业梯度转移的生产基地,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上市公司低成本扩张的生产基地,回乡创业者、私营企业家寻求发展空间的创业基地,瞄准产业定位,强化招商引资,以“大项目—产业链—企业集群—产业基地”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与优势产业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项目。

四是加强基础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根据工业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市场运作,把基础设施建设变成资本运营过程,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创造条件。

(二)找准“农业化与城镇化”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1.适用区域。农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传统农业地区;二是特色农业资源较为突出的地区;三是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整合发展新型农业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传统农业带动。对于传统农业地区,应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扶贫开发等政策,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多功能、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以此带动城镇化进程。如:传统农业县——潢川县,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延深产业链条,形成了花木、中华鳖、生猪、羽毛、水产品及粮油加工等6大特色经济板块,涌现出华英集团、黄国粮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构建起产销一体化的食品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企业到产业、由特色到板块、由集中到集群的战略转变,很好地实现了农镇对接。

二是特色农业推动。对于特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变特色资源为主导产业,利用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在乡村直接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的机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化种植、养殖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以此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如:成都市安德镇,利用其豆瓣优势,积极打造川菜产业城,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2.8%提高到2012年的68.3%。

三是新型农业促动。对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庄园农业等新型农业,以此带动城镇化建设。如:上海的“多利”农庄,通过从农民手里租地,同时吸纳农民成为农场员工的租赁模式,种植和直销有机蔬菜, 2009年首批改良的300亩土地就实现营收3000余万元。

3.发展举措。一是盘活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本化。通过培育流转主体、扶持农业优势产业、搭建流转平台、创新流转机制等手段和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条件。

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促产业体系化。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规模化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地制宜扩大畜牧养殖、林木、果蔬栽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体系化发展。

三是组织农民就业,促收入多元化。对于具备条件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或没有污染、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变农民为产业工人。农民可将现有耕地以入股或租赁形式,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中取得收益,也可通过“产业吸纳、收取股金租金、集体收入分红”等方式解决收入问题。对城镇建设规划区以外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村集体可以不变换土地性质,直接以集体土地的名义进入市场,为村民提供收入来源。

(三)找准“城镇化与传统商业”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1.适用区域。传统商业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传统商业发达的地区;二是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的地区;三是不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依托城镇资源可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培育壮大传统商业。对于传统商业发达的地区,要依托传统商业优势,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拓展电子商务等方式,促进传统商业结构提档升级、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城镇化建设。如:新密市曲梁镇,通过整合资源、扶持引导、关小建大等方式,促使产业抱团、集聚发展,改变了大小服装厂“遍布全乡、村村开花”的发展状况,建成了以服装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带动、促进了镇区经济发展。

二是集聚发展零散商业。对于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的地区,可通过腾笼换鸟促使产业集聚发展,即腾出“低、小、散、弱”换来“高、大、聚、优”。如:东莞市厚街镇的“鸿运模式”,该镇通过关闭、升级高耗能、低效益、零散分布的小企业,盘活大量集体用地,创建了东莞鸿运鞋材鞋业广场,进而发展成为中国鞋业名镇。

三是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对于不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依托城镇资源等可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应着力优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如:洛阳市老城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提升商业与旅游发展的结合度,大力发展以十字街商业区和中州东路商业带为主的旅游商业功能带。

3.发展举措。一是政府主导。由政府主导实施规划编制、土地征收、拆迁改造、招商引资,通过合理制定规划、完善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做好“蓄水养鱼”文章,不断优化传统商业发展大环境,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是规划引导。充分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统筹规划商业整体发展框架,在科学编制城镇建设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前瞻性地制定若干个包括商贸、物流、旅游、文化、中介服务等重点行业的专项规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形成以商业为主,兼顾物流、旅游、文化等“1+N“商业发展规划体系。明确商业发展功能区,突出发展重点行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有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有针对性地预留建设用地,为未来商业发展提供拓展空间。

三是产业融合。坚持提升传统商业业态与培育新兴商业业态联动,大力推进金融、物流、中介、信息等生产产业,旅游、教育、文化、医疗、餐饮等生活产业,加快实施商业步行街、大型超市等三产项目,努力实现传统商业的现代化。

四是商业带动。各乡镇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镇区商业中心。对于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可建设相对独立型镇区商业中心;对于交通优势明显的乡镇可发展交通网络型商业,可考虑建设综合超市、商业物流、现代交易批发市场、餐饮饭店等商业网点;对于具备产业优势的乡镇,可大力发展特色商贸业和居住型商业,带动城镇化建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议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合村并镇,破解“地从何处来”

土地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瓶颈。千百年形成的农村居民分散居住,占用了大量可耕土地,可以通过农民居住方式的改变将其挖掘利用起来。可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镇等建设,尝试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并行运作,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经测算,通过实行撤村并点、集中建设,人均可节约土地约1.4分,原地复耕后用于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大约可置换2.1万元(15万元/亩),如果就地兴办二、三产业,将可置换出更多的资金(每人大约7000元)。

(二)坚持科学规划,破解“城镇如何建”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也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推进“三化”协调,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针对各类乡镇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旅则旅,谋求多元化发展。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使工业生产区、农业基础区、金融商贸区、市民居住区和文娱休闲区等科学划分、合理定位,为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产业支撑,破解“人往哪里去”

注重发挥各个乡镇村的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的产业经济支撑。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依托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开发生产业和社区服务工作岗位,吸收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确保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同时,把促进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和农民的合理聚集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真正实现农民在城镇落户。

(四)坚持市场运作,破解“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