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精选

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一、高度重视,共建特色文化之乡

为切实搞好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特色文化发展,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紧紧抓住筹备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的历史机遇,于20*年4月成立了创建“特色文化之乡”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村的村主任和居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思路,组织和领导“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的开展,督促各村认真落实各项创建措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与此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要求各村和居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组织机构,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创建活动,镇村共建“特色文化之乡”。

二、加大投入,夯实文化发展基础

为确保“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镇加大了对文化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夯实了特色文化的发展基础。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镇、村分别按照创建“特色文化之乡”要求,建立健全了《文化大院建设制度》、《文艺表演队伍培训制度》、《文化设备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做到在创建活动中加以认真贯彻落实,为发展特色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抓好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村文化活动室是农村发展民间文化的主要阵地。为此,镇、村高度重视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采取“一室多用、一室多能”的方式,在各村的村委会活动室中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书籍、订阅了报刊、添置了音响设备,为广大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为文艺表演队提供了训练场地。腰鼓队、花杠队、弹唱队等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晴天就在广场或城楼上训练,雨雪天就在活动室中交流学习。

同时,我镇还认真抓好文化户和文明户的建设,将热心民间文化事业、喜爱民间文化活动的村民,列为本村的文化户和文明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村有效开展好民间文化活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体制的群众文化网络。三是为演出队伍购置必需的服装和器具。为搞好“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我镇先后组建成立了“快板队、秧歌队、龙灯队、狮灯队、牛灯队、琵琶弹唱队、花杠队、回民女子腰鼓队”等特色文化表演队伍。采取“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一点资金、镇村解决一点资金、队员自行筹措一点资金”的办法,为各个表演队购置了必需的演出服装和器具,满足了演出需要。四是强化对演出人员的培训。特色文化演出队伍离不开人员的专业培训。为此,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与县文化部门联系,由文化部门安排专业的老师对各村的文艺表演队伍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了表演技能,提高了文艺演出节目的编排水平和表演技巧,充分展示了*特色文化的魅力和神韵。近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0余次,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

三、突出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亮点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亮点是我镇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的工作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镇充分挖掘各民族和各村文化的历史根源,重点发展壮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先后组建了南街村的秧歌队、龙灯队、琵琶弹唱队和快板表演队,中江一村的狮灯队,中江二村的女子回民腰鼓队,岷山一二村的女子花杠队、牛灯队、龙灯队等9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建立了民间艺人档案。与此同时,我镇在发展特色文化中坚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求每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既要继承传统表演风格,又要在表演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满足当代人观赏传统文艺表演的精神需求。让每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充分体现了参与性与大众性,让群众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的传统文化重新涣发了生机与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

四、开展活动,展示特色文化魅力

参加大中型文艺表演和举办群众性文娱活动,是我镇发展和利用特色文化的主要方式。20*年,全镇5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为前来参加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的各位嘉宾成功进行了民间文艺演出,随后又参加了“黄龙国际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示了我镇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镇还在五一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群众性文娱活动,组织民间艺人、民间文艺表演队向广大群众表演民间艺术、民歌、民族舞蹈,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我镇还组织各文艺表演队和民间艺人为前来参观考察松州古城的各级领导和嘉宾进行了文艺表演,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誉。据统计,5年来,各村文艺表演队共参加州、县组织的大型演出5次,参加节日演出20余次,参加群众性文娱活动演出100余次,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表演经验,建立了一支骨干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文化特色文化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随着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栖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这给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社区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

一、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设施阵地的建设和各类文化资源就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因素也是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证。一是完善社区活动室。加大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添置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提升活动室的活动功能,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二是落实社区公益性活动场地。社区的小广场、公益性活动场地是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要不断改造完善原有老小区、住宅区的空闲场地,扩展公益性活动空间。三是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为弥补社区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的缺限,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优势,积极与辖区学校、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协调在不影响辖区单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他们共用运动场、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文化体育设施场所,用于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是各社区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主要力量。各类文化人才资源一般由文化组织管理队伍、文化艺术队伍和群众文艺骨干组成,而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为了保证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注重强化社区文化骨干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作用。逐步吸纳社区内热爱体育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组织的民间团队的队长、教练组成文化骨干队伍,并选有文化工作经验或有文艺专长的有能力、有精力、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继续“上岗”,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提升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拉动一个地方的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要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社区内的广场、健身点及公众广场是居民室外活动的集中场所。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利用大礼拜和节庆长假,结合不同季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让居民能唱的唱起来、能跳的跳起来、能动的动起来,小区里每当夜幕降临或旭日初升时,都能够随处可见跳舞、唱歌、练拳、舞剑、舞扇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文体活动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社区要针对小区老同志喜爱文体活动的特点,把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加强老年活动团体的扶持上。把老年合唱团、老年豫剧团、老年舞蹈队、书画协会组织好。让这些特色文化队成为受众面广的社会效益和亮点,营造文化氛围。

(三)让学习文化成为推动和谐社区文明进程的主阵地

把教育引导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发挥“老年大学”分校、各类协会组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的功能,组织“五老”(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老医生、老干部)开办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大型宣教活动。组织安全文化书画比赛、“11·9”消防安全自救演练、“法制宣传日”活动、职业病防治、优生优育、节能环保等宣教服务活动,学习《劳动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

(四)让邻里特色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一种能及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人性交往的文化需求正逐步走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那就是以促进与家人之间、与邻里之间、与小区这个大家族之间的感情文化——邻里文化。培育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意识,形成以邻里文化建设为主线的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有为老人”、“好儿媳、好婆婆、好伴侣”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社区里“邻帮邻、老帮老,互帮互助乐安居”的和谐氛围日趋浓厚。

三、五个结合,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各方面的内容。只有运用辩证的分析手法,把社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统筹兼顾社区文化的发展。

(一)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软件是指那些没有物化形态存在的内容,如思想理论、道德规范、习惯礼俗、行为模式、科学技术和某些种类的艺术等。硬件则是指凝结着人们精神劳动成果的物化了的劳动产品和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前者可充分体现人们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后者如图书室、活动室、广场及其内部的各种相应的设施等物质性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软件、硬件同时抓好,而且要相互协调、统一,发挥应有效能。

(二)整体规划与主体发展相结合

整体规划就是要在总体上对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一个通盘的安排。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要适时引进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开展交流与演出,支持并推动高雅文化的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如果把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必然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环境感化与理念灌输相结合

一是要使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升温,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参与,在参与中慢慢地培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区教育阵地的思想教育作用,让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对个人生活和自身完善拥有多大的意义,从而自觉地走出家门去积极参与;三是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既落实好各部门对社区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及时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使各项政策更为贴近现实、贴近居民,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居民需要。

(四)创造文化与享受文化相结合

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努力营造条件实现居民应有的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权利。首先,要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用。要始终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空间和条件,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其次,要实现好、发展好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大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建设一批小而精、多而全的文化设施,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方便市民的文化服务网络,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体系及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育人;校园特色文化;主题景观

文化是人类智慧在传承、创造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职院校校园景观环境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实践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育人的重要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一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1]。研究表明,校园景观承载的文化精神对学生道德追求与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作用,如华南农业大学的《力耕不息》开荒牛雕塑诠释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为人品质[2]。

1文化育人内涵提炼与表达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桥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是贵州省唯一一个3A级研学校园景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非遗培训基地”和“士官直招培养基地”。校内山水环绕,绿树成荫,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文化浓郁。如何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炼营造校园景观环境,潜移默化实现环境文化育人目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现拟着力从学院红色文化基因育人、工匠精神操守育人、军旅文化纪律育人、生态文化山水育人、民族文化和谐育人、传统文化滋养育人、典型标杆示范育人“七个育人”模式出发,提炼文化元素,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打造文化景观。

1.1红色文化基因育人

同志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3]”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景观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深入挖掘黔南州红色文化资源,将邓恩铭、冷少农和舒葆初等烈士英雄事迹、瓮安“猴场会议”“强渡乌江”战斗、独山抗日深河桥遗址等红色文化提炼融入校园景观环境营造,打造黔南红色文化缩影,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精神,筑牢红色文化之魂。让学生在校园景观中倾听黔南历史长歌,感受江界河的天险,忆峥嵘岁月,学党史、念党情,坚定信仰,百折不挠,养成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实现红色文化基因育人。

1.2工匠精神操守育人

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人格,契合了高校教育的精神特质,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4]。黔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巧夺天工的工匠大师,将蜡染蜡画、银器、刺绣、剪纸、雕塑等工艺品制作文化引入校园文化景观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工艺工匠文化,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工匠操守育人,培育巧工能手。

1.3军旅文化纪律育人

军旅文化是军队纪律、军人精神的统称。黔南职院是教育部命名的贵州省首批唯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士官直招培养基地”,军旅文化是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将军队遵纪守规、军人意志、拼搏担当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园环境景观营造,引导学生以军事的视角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军事,学习军队优良作风,强化纪律教育,锤炼军魂,铸造胜利,培育英雄。

1.4生态文化山水育人

一山一水,一刚一柔,生态山水文化是大自然最深奥的文化。将校园生态环境打造为“育人工厂”,实现课堂工地化,对高校育人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黔南职院校园内山水环绕,植被丰富,郁郁苍苍,被誉为“花园式学校”,是贵州省唯一一个3A级研学校园景区。通过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厚德载物,和谐共生,实现山水文化育人,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探求知识,获得精神愉悦。

1.5民族文化和谐育人

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设计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职业精神的内驱力,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5]。学校地处民族文化深厚的地区,万千学子是一个多民族群体,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将民族语言文字、服饰首饰、工艺品、符号寓意等加以提炼,进行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现民族文化精神和谐育人。比如通过苗族主题文化景观体现苗族团结互助、平等和谐民族风范,与人和善、谦敬礼让的民族性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民族品质,自强不息、不折不挠的民族气节,让这些精神品质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1.6传统文化滋养育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传承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品质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让学生能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鉴得失、知兴替,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对学生德性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如在校园道路命名、建筑命名时使用具有哲理典故的名字,让学子们能够从必经之路了解文化精髓,领悟文化之美。

1.7典型标杆示范育人

标杆是一面旗帜,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通过校园景观设计,树立和宣传学校标杆、名师标杆、学生标杆,让师生能够通过标杆激励养成拼搏向上的“明星精神”。挖掘文化典型典范设计主题景观、标志性景观,树立典型标杆,榜样示范,以崇高的内心追求、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格和感人的事迹引导师生关注榜样,学习榜样,实现典型标杆示范育人。

2文化景观育人环境营造

校园景观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道路、水体、植物等景观空间的营造,其文化价值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提炼学校特色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融入校园建筑、道路、景观节点等的命名,用文学典故、文化寓意、文化精神内涵对校园楼宇、休闲景观、活动场地进行设计,让每一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文化气息,提升文化水平,塑造文化人格,丰富文化底蕴。将校园景观变成了教育空间、审美空间与精神空间,通过文化景观发展教师的文化素养,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质量。

2.1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红星广场”以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化景观营造,提炼贵州“24道拐”抗战元素,进行特色铺装设计。广场中心设计圆形景观台刻上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冲破云霄的景观柱寓意青年学生们是新一代红色新星。广场景观设计展现抗战的艰难,让学生感受在困难中磨砺成长的不易,学习红军不放弃、坚持不懈、勇于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的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景观设计,实现立德树人。

2.2工匠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匠人路”“匠心楼”等景观设计提炼黔南有名的蜡染蜡画、银器、刺绣、剪纸、雕塑等民间工艺元素,以指路牌、故事展示牌的形式打造工匠精神主题景观,打造文化景观长廊,让学生在行走途中受到工匠文化感染,树立崇敬之心,坚定做“大国工匠”的理想信念。

2.3军旅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芳华广场主题景观营造源自军旅题材电影《芳华》,寓意青年学子美好的青春年华经历磨砺绽放芬芳。广场上雕塑小品“行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红军过草地的艰辛;树立的景观柱上写满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军人的故事,公开栏上写满了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和“士官直招培养”先进事迹;广场上每天整齐划一训练的军队,身着军装保卫学校安全和纪律的保卫兵穿行在校园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军旅文化的魅力。

2.4生态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生态文化主题景观以“南湖”为导线,沿路设计景观木栈道、休闲亭,贯穿牡丹园、樱花园、茶园、桃园、菊园、梅园等八大园休闲景观。通过“拟人”和“比德”“象征”和“谐音”手法、诗意的“点景”手法来选配植物,从而体现人的某种品格境界。如梅园提炼梅花高洁淡雅、坚强忠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寓意人的德行品格修养。这些生态景观呈现了学校“海纳百川,润物无声”的教育精神,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

2.5民族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毓秀广场景观休闲空间以黔南苗族、布依族、水族等代表性民族文化为主题,提取民族服饰、首饰、建筑材料、图腾等民族文化元素。如利用布依族服饰蓝色与白色绘制的花鸟鱼兽图样进行地面铺装样式设计。广场上的景观台既作为民族文体活动平台,又作为民族文化特色展示台,景观图腾柱的设计结合蜡染文化、水书文化等非遗文化,让整个空间缤纷多彩,实现地域民族文化在校园传承与发扬。将黔南州典型民族文化融入景观桥的设计,让师生了解各民族及其文化精神。

2.6传统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映雪楼”命名和设计提炼了晋朝御史大夫孙康映雪苦读的典故,应用典故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学习。“知行楼”“知行路”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之意,以“崇德尚技,知行合一”校训文化及阳明文化“至善而导行”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与内在涵养,知善而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阳明广场”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围绕“知行楼”“学术厅”等建筑,修建阳明雕塑、景观墙、休闲廊架等,营造环境文化景观,引导学生学习阳明文化,崇尚道德修炼,知行合一。休闲景观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文化营造主题景观,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实现传统文化滋养育人功能。

2.7标杆文化主题景观营造

在学生宿舍休闲活动区将学校优秀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融入环境景观设计,如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刘道敏同志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在游泳运动中打破世界纪录的精神;各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大赛及文体活动中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将这些精神融入文化景观墙、展示牌、景观小品等设计,打造标杆文化休闲活动空间,树立先进典型,让学生熟知并学习身边优秀榜样的精神,实现标杆文化育人。

3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观念,通过校园文化主题景观营造,发扬校园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校园环境育人的最终目的。校园景观环境作为学校的第一品牌印象,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不可忽视。大学校园的规划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注重环境营造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让景观充满文化气息,突出地域特色,展现时代特征。因此,从校园景观环境育人角度,挖掘校园特色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在重要区域、节点,创造人文、生态、和谐的人性化文化主题景观,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文化浓郁、风景优美、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环境景观育人特色。

参考文献:

[1]钱丹.论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内涵———以郑州西亚斯校园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358):159-161.

[2]程双红,王永林,吴春燕.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111-115.

[3]周金堂.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J].党建研究,2017(5):46-48.

[4]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10-11.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耕特色;校园文化;基本途径

在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积极培育校园的农耕文化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大学校园环境为空间,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手段,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育人活动,将素质教育全面有效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学习生活等全过程。充分发挥校园农耕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塑造、道德修养、情操陶冶、内在激励、行为规范、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教育、熏陶和感染师生,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农业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的知识育人、技术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融合。

一、农耕文化及其特征

农耕文化特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需要为中心、融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的风俗文化。主体主要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浓缩精华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显现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农耕文化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当前所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的重要精神源泉。

二、农耕文化在农业院校的传承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古人创造了瑰丽的农耕文化历史。那么我国古代的优秀农耕文化如何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传承呢?在此,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农业类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具体的研究。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农院”)是一所成立于晚清时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农业院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农业院校之一。苏州农院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该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现设有国务院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等机构,是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教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花卉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职教研究会农林牧专业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一个多世纪以来,该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弘扬“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近六万名高素质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促进“三农”发展与苏州地方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苏州农院作为农业类的百年老校,高度重视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面对20世纪90年代出生乃至即将到来的“00后”学习农业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有必要让其了解我国古代优秀农耕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除了通过书本途径,还要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在充满农耕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中,充分感受我国古代优秀农耕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的教育,从中感悟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要将学好专业知识与爱国、爱家、为学、为人结合起来,做一个有功于国家、有利于家庭、有成就于自己并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从而获得人生真谛,创造人生的美好未来。

三、农耕特色校园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农业类院校加强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普及尤为重要。这不单单是因为农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与“三农”有关,还是由农业类院校本身的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所决定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农业类院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有必要在校园中开展大学生的农耕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教育。当前,在一些农业院校中,无论本科还是专科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授、专业课程的建设,这是各类农业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生命线,这是大家的共识,是硬件建设。但对涉及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却少有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硬性要求,在效果上不能立竿见影,因而被大多数院校所忽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书记安蓉泉曾有过较为中肯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是职业院校发展的DNA,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文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甚至步入死胡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以“就业”为唯一目标,那样的教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读大学更应该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错,动手能力较强,但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谈困难的多,谈享受的多,职业兴趣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缺少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热情,缺少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精神,缺少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未来发展的后劲不足。当前,中央正在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知道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也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受到来自用人单位、家长、社会的责难。究其原因,不是农业职业院校不想重视文化育人,而是存在多重原因。

一是条件所限——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由于升格时间不久,历史文化积淀不深、专门人才缺乏、自身的生源和同行的竞争导致生存压力巨大;文化育人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物质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正常的活动需要;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农耕文化育人功能设计不够完善,文化内涵发挥不充分,风格设计不统一,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闲置浪费;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还不够完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农”字特色不够鲜明,功利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文化品牌效应较低,活动质量和效果不佳,师生的参与度和满意率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化”功能日益递减。

二是认识所限——现实条件导致领导忙发展、教师忙教学、辅导员忙活动、学生忙赶场子学技能,必然导致过分偏重技能、文化投入不足、顶层设计难落实的现象;部分教师对文化育人缺乏正确认识,将知识育人、技术育人和文化育人混同或割裂,教学中育人意识淡薄,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视文化素质教育,淡化职业道德、责任、情感等培养。

三是方法所限——由于受条件限制和认识所限,加上理论研究滞后,容易出现文化建设缺乏清晰工作思路和有效方法,虽然出台了一些文化育人的制度和计划,但文化育人工作缺乏经验,缺乏整体和系统的规划,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尚不够健全,制度文化建设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尚未纳入文化育人的内容与要求,存在“两张皮”现象: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平衡和脱节,课堂教育、科研活动和课外活动彼此之间脱节等。以上原因导致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重视活动文化而轻视课堂文化,重视思想政治等公共课程的育人而轻视专业课程的育人,公共课程理论上的“宏大叙事”与实践中不接地气的“两张皮”现象突出;校园核心文化缺少职业(行业)教育特色,校训、校歌、校风等满足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等千篇一律的内容,缺少让人过目不忘的特色;校园文化不注意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相结合,没有注意发挥校企合作文化的优势,缺少现代学徒制师傅传帮带、言传身教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文化育人的相关规定和考核办法,等等。

四、农耕特色校园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苏州农院在深入分析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学院自身的校园特色、学科特点、个性特质以及现有的条件,深入挖掘校园优势,打造优秀传统农耕校园文化特色,在加强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力求让学农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熟悉并掌握最基本的与农事相关的农耕文化知识,力求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以特色文化氛围熏陶和感染学生,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强国梦结合起来,与国家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使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使命感和文化创新意识,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在教学中,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坚决纠正“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讲授,重理论灌输,轻精神内涵阐释”的做法;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坚决纠正“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不足、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认识不足、教育内容碎片化”的做法;三是在硬件建设上,坚决纠正并改变“传统农耕文化教师与教材缺乏、教师整体素质与教材质量不高”的现象;四是在运行机制上,坚决纠正“缺乏社会共享机制”的做法,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主体从校园走向社会,向农耕文化专业场馆、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校企合作单位延伸,打破各自为政的自我封闭的运行格局,广泛参与资源共享。

(一)从顶层设计上制定科学规范的领导机制

苏州农院是一所有近110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农耕特色文化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布局,制定科学规范的领导机制。一是政治保障,学院在2014年成立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院文化育人工作,编制、审定文化育人工作整体规划、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主抓全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养成,素质教育中心会同学生工作处、共青团实行联动机制,素质教育中心、学生工作处、共青团三个部门由同一位院领导分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联动,共同做好全院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二是机构保障,学院根据本院的行业特点和地域特点,于2015年初在院级层面优化成立素质教育中心,作为学院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一个组织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协调开展全院大学生文化育人的相关活动,组织研究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其他相关工作,开展农耕文化传承的研究。2016年又在素质教育中心设立“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素质教育中心和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都是实体部门,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对内、对外开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研究。这就从组织构架和顶层设计上规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程序。三是制度保障,学院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将“农耕文化传承教育”列为院级重点发展的“五张名片”中的第一张名片,作为学院未来五年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学院出台了素质教育“十三五规划”、文化育人工程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素质教育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

(二)在具体执行中分层实施措施得力

苏州农院在校园农耕特色文化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农耕文化传承的基础,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点,依托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依靠学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将农耕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职业规划教育、通用能力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之中,大力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具体执行中,一是实行“三条线法则”,第一条线是全员育人法则,党委统领——全体教师参与——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能力、专业等素质教育;第二条线是思想育人法则,党委统领——素质教育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团委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实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文明等素质教育;第三条线是实践育人法则,党委统领——素质教育专项教师参与——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竞技竞赛、科研实验等素质教育。三条线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又各自独立,共同做好校园农耕文化的传承。二是加强“三个面对面”,第一是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每周三下午2:00-4:00,是院领导接待日,直接倾听学生心声;第二是文化素质和学生管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每天有专人值班处理答复学生的诉求;第三是社团指导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每周三晚6:30-8:10,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各类社团活动。通过“三个面对面”搭起师生交流沟通的立交桥,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三是打造“三大品牌活动”,第一是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品牌,校园内的毓秀园林节、百花艺术节、中外艺术文化节、稻花香节、食品营养节、电子竞技节等文化品牌在苏州市高校中名列前茅;第二是志愿者服务品牌,义务献血、交通小卫士、花卉养植、园林绿化等志愿服务每每占据苏州日报和苏州电视台的新闻栏目;第三是服务社会品牌,苏州园林甲天下,我院的园林设计与园林建筑多次代表中国政府赴荷兰、土耳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园艺博览会,均获得最高荣誉奖,在国内的青岛、天津、常州、郑州等历次园艺博览会上,均力拨头筹荣获金奖,充分展示了苏州农院百年老校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三)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历史传承与条件

苏州农院校园里农耕文化设施较多,现有的或即将兴建的场所主要有三大类,即农耕文化馆、农耕展示馆、农耕体验馆。详细的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馆——校史馆(图文陈列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植物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昆虫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花艺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园林技术馆”“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相城科技园(3A级景区)”“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东山现代农业园(茶艺馆)”等。在校本部建立农耕文化馆和农耕展示馆,在相城科技园及东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耕体验馆。农耕文化馆主要是校史介绍、农耕文化文字图片宣传;农耕展示馆主要是植物标本、昆虫标本、花艺、茶道等展示;农耕体验馆主要在相城、东山校区,现场体验现代农业耕作的具体过程、经历等(如花卉、庄稼、果树的栽培与收获过程,茶叶的栽培、采摘、加工过程等),增加实习(实训)大学生(或参观、参与者)的感性认识,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主要思考的路径有三点:一是从学院历史和学科特点出发,将农耕特色文化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来研究,通过现场座谈、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科学论证,力求使研究内容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二是从专业特点和大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考虑,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接受新知识快、对实物展示的农耕特色文化比较感兴趣,通过学习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文化底蕴,在将来的工作中与农民交流更接地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三是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思考,农业院校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农耕特色文化,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途径。

(四)资金上重点倾斜打造精品

苏州农院深入开展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校园中,通过农耕文化实物载体的展示,活跃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农耕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人文知识素养,提升文化生活品味。这是对农业类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缺少人文精神内容的重要、有益的补充。大学生们通过学习农耕特色文化的丰富艺术内涵及表现形式,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自尊自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苏州农院率先开展校园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弥补了农口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这是对整个农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对弘扬时代精神的有益补充,是对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补充,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苏州农院积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耕文化创新研究,培养师资队伍,努力打造农耕特色校园文化精品工程。一是建立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素质教育中心、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教学科研机构,有经费、有编制、有办公场地。二是编辑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和自编讲义。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农耕文化教材《文化印象》1本、公开出版《书香满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指导》教辅书2本、自编讲义《江南农耕文化》《学说苏州话》《吴文化》《苏州园林楹联赏析》《昆曲赏析》《评弹赏析》等6本。三是开展农耕文化学术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申报并立项农耕文化类的苏州市、江苏省、国家教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课题15项,参加全国、省、市级学术研讨活动5次。四是举办系列高端学识讲座。学院每月一次举办的系列《耕读讲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唯一的一位茶叶研究院士陈宗懋教授来院做《茶叶与文化》学术讲座,邀请中国02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获得者许从应博士,邀请苏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刺绣大师姚建萍研究员,同时还邀请苏州大学知名教授、南京体育学院知名教授、部队首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来院给师生做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在苏州市已形成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五是举办校园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吴文化研究”“农耕文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非遗传承”“农耕文化展演”“农耕文化操表演”“书画展览”“戏曲戏剧表演”等文化学术活动,通过演、唱、诵、看,将校园农耕文化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身在其中,深受教育。同时,对打造学院的对外文化品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六是广泛建立校外传统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学院与苏州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公民道德馆、苏州市民俗博物馆、苏州状元博物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常熟蒋巷村江南农耕民俗馆、张家港永联村江南农耕文化园、甪直农耕文化园、苏州草鞋山农耕文化遗址公园、三山岛古人类遗址公园等苏州周边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文化场馆、公园等联系,建立校外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五)考核上三方评价科学有度

苏州农院在农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结果的考核、评价与运用。一是由学院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农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定期上报、通报情况,确保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由国家、省、市教育或社科科研部门,对我院申报立项的农耕特色校园文化系列科研课题成果进行学术评价或鉴定,其中有两项成果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三是由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如通过国内知名的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评价的专业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进行科学认定。四是由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进行评价。五是由学生家长进行评价。六是由社会对学院整体的美誉度进行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评价,其结果比较科学、客观、可信。五、结论苏州农院开展的农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的行业特色、江南地域特色的优势,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我国的农耕文明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下来。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是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和具体体现。学院在校园中通过学生说、学生演、学生做的形式,使其充分感悟古代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魅力,并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理想的“耕读传家”家庭教育模式,既以“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以“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劳动者健全人格、崇尚自然、崇尚耕读、天人合一,提倡合作包容、不做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也是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徐立耘.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职业,2016(11).

[2]王月芬.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我街提出创建文化特色街道的目标,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富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街道和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以点带面阶段:在2010年底前,以社区(或小区:下同)、社区、社区为试点,各建成一个文化特色社区,以点带面,以试点工作推动全街道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的开展。

2.全面实施阶段:我街道全面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要在2011年在全街道各社区全面铺开,我街道(办事处)要力争创建一个市级的文化特色社区,在2年内(即2015年底前),在全街道建成文化特色社区*个。

三、创建标准

各文化特色小区的基本标准及评分标准为:(组织健全100分;参与广泛30分;活动经常40分;特色鲜明50分;设施齐备180分;经费落实100分。450分为达标分。)

(一)组织健全(100分)

各社区要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做好辅导、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要有专人管理的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3-5名,并要建立一支具有街道特色文化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队伍)。

1.创建组织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有主管领导任组长,并有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创建工作。(每缺一级创建机构扣10分,无同级主要领导参加该级创建领导小组的扣5分;凡缺创建活动规划、组织实施方案、管理规章制度、开展活动的图文资料并建立艺术档案的,每缺1项扣5分,每缺一次活动资料档案的扣2分;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文化活动中心的扣10分)

2.创建奖励评分标准(50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

(1)文化创作队伍方面(30分)。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并有1—2人的创作队伍得30分。其活动或作品获以下奖励的给予加分,获县市级奖励的加2分,获地市级奖励的加4分,获省级奖励的加6分,获部级奖励的加8分。

(2)文化活动队伍方面(20分)。有一支具本社区特色,老中青结合的文化活动队伍得20分。缺少老、中、青参与的队伍,每少一类扣5分;每增加一支活动队伍的加5分。

(二)参与广泛评分标准(30分)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我地有一定的影响。

1.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30分)

2.在我地有一定影响的(该活动项目受到以下表彰的,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在国际获奖或受命名的10分,获国家表彰或命名的8分,获省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地市级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县市表彰或命名的6分。

(三)活动经常评分标准(40分)

节假日、季节性节活动不断,常年坚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示范性,并开展跨街、跨社区交流活动(每月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演出或表演不少于4次)。

1.每月排练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2.每年举办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3.开展跨街道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以下活动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赴国外或港、澳、台参加演出或表演的10分;到外省参加演出或表演的8分;参加省级演出或表演的6分;参加地级市演出或表演的4分;参加县市级演出或表演的2分。)

(四)特色鲜明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要充分发挥我街道是全国“之乡”和“之乡”的特色和优势,根据实际,选定本社区最具特色的项目,如曲艺、民歌、诗词、书画、戏曲、花灯、舞龙、醒狮等,开展各有特色,各不同的特色文化活动。

1.项目特色(30分)。该项目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后继有人。该活动(工作)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活动正常,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带动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对周边的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凡形成持续15年以上的历史传统项目给予加5分)

2.项目传承(20)。有较完整的记载该项目有形成时间、历史没革及产品成就的艺术档案或图文资料。

(五)设施齐备评分标准(180分)

有适宜开展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如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有可供村民、居民活动的设备。

1.文化活动中心(30分)

建筑面积200m²以上为满分,(每增加10M²加1分,每少10m²扣1分)

2.活动功能室配备(30分)

活动功能室配置齐全(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6项为满分,每少一项减5分)

3.图书阅览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开办电子阅览室加5分,与文化部资源共享联网奖5分。

4.排练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演出(表演)乐器、服装、基本灯光、音响设备齐备得15分

(3)每月排练平均次数(每增加一次加2分,每少一次扣2分)

5.少儿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6.老年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得分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7.宣传栏(窗)(15分)

(1)面积10M²得分9分(每增加1M²加0.5分,每少1M²扣0.5分)

(2)每年出版期数6期得分6分(每增加一期加1分,每少一期扣1分)

8.文化小广场(含小剧场)(15分)

(1)面积300M²得分8分,(每增加50M²加0.5分,每少50M²扣0.5分)

(2)小舞台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3)有演出(表演)基本灯光、音响设施得分2分

9.其他活动设施(文体活动室、球类、棋类室、场等),每个项目面积每项在20M²以上(每增加一项加2分)

(六)经费落实(100分)。

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必要的设施建设投入和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经费开支。

1.每年社区划拨活动经费(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2.每年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3.开展以文补文,多种经营活动收入,每增收1千元加2分

四、创建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街道创建文化特色社区(街道)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管领导任正副主任,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文化工作站,由文化站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

(二)认真组织发动。开展创建文化特色社区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创建文化先进街道的需要,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区基层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街道党委和政府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社区基层组织积极投入创建活动,指导创建社区制订计划、落实措施;街道文化站要积极发掘本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并加以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要通过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坚持注重实效。创建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阵风”,防止走过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实效,成熟一个、命名一个,扎扎实实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要坚持特色,确保质量,力争通过努力,在全街道范围内命名个特色文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