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范文精选

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范文第1篇

广义的水教育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进行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文化教育中以水为核心的教育集合体。一切打上了人类与水有关的活动印记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行为活动都属于特色水教育的范畴。水教育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和价值观。

(一)水教育的核心是人、水、社会和谐

水教育概念提出的初衷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相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所以说人、水、社会和谐是水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有了对水的深刻认识,人们才能懂水、爱水、节水、护水,摆正人水关系中的能动性位置,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因此,水教育的开展是本着人水和谐的根本理念,传播水文化、水资源信息、水危机、水生态和水科技等信息,从而在全社会营造水教育氛围,为水教育的不断传承奠定舆论基础。

(二)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四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与之配套

首先,水教育内容广博,既包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从事水事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包括其所产生的精神文明,这决定了水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水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实施;其次,水教育内容包括水文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科技等,深度难度不一,需要层层递进推广教育内容。再次,水教育推广对象众多,个体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固有观念差别巨大,教育内容、过程、方法应该因教育对象而异。所以,形成了“教学欣赏、情感体验、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四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教学模式。

(三)水教育受众广泛

水教育的受众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全社会所有公民,从正规的学校教育对象来说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所有学生。截至2010年,中国在校大学生已达3000万,中学生5000万,小学生5500万。由此来看,通过学校进行的正规水教育受众人数之巨、分布之广,形成了普及水教育的一个挑战。

(四)学校教育是水教育推广的重要途径

水利部有关专家强调,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其中强调必须大力加强水情、国情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节约水、保护水、爱护水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节水意识,把水情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水教育推广过程中,学校教育可以贯穿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全过程。

二、水教育模块设计

教育模块的划分可以根据时间进展从历史到现实;也可以根据水为人类带来的影响的演变来划分,也可以从与水有关的不同研究领域来划分。笔者认为综合运用第一和第三种模块划分方式,将水教育设计为“水文化和水修养”、“水资源和水危机”、“水生态和水安全”、“水科技和水管理”等模块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深度的水教育。

(一)水文化和水修养

这是水教育的引导内容,指向水习惯的践行。中华民族是创造世界最古老人类文明的民族之一,水与民族文明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随着考古发现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一切在远古时代有水的地方,都有我们的祖先在那里活动,共同孕育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也同时孕育了这个伟大民族的文明和文化。所以说,水是民族之源,也是文化之源、文明之源,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文明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有治黄、治淮等“疏浚”、“筑围”、“置闸”的治水理论,而且有“都江堰”、“坎儿井”等引水、用水的治水实践,更因为人类治水、亲水而创作的大量的诗歌、绘画、科学著作、史记传说等,也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信仰、祭祀活动、民俗等。水文化体现的是人类面对水问题的一种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教育要在传统文化弘扬中纳入现代元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水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维系人类水文化的精神,由对水的崇拜、敬畏到对水的顺应、改造,培育人们对水的积极使用的集体意识,形成公众共同参与水资源共享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水资源和水危机

这是水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向水伦理的践行。地球上水的总储备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只有2.5%为淡水,而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式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世界气象组织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l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对于水资源稀少的地区来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稀有性,水战争的爆发已经成为现实。另外,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令人类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出现严重短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但据第一调查网2010年3月在网上的“世界水日——看看中国的环保现状”调查,截止到2011年6月11日,有1169人参加了在线投票。结果表明,在被调查者中,对当前水资源危机有相当程度的认知,但在“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观念和措施上,仍然保持冷漠的态度。这折射出人们对水资源现状和水危机认识的严重不足,水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

(三)水生态和水安全

这是水教育的发展内容,指向水保护的践行。水生态和水安全的根本指向是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免受人为侵害,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使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现时及将来生存发河南农业2012年第1期(下)展的需要。水安全教育实际上是水问题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群体对于水供应、水质量、水短缺、水泛滥等的正确认识和行为下产生的安全感,也是水安全的组成部分。水资源教育应该同环境保护、生态伦理教育、循环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严格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实施水资源的全面保护。

(四)水科技和水管理

这是水教育的高新内容,指向水发展的践行。水科技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端的科学研究、先进的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是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随着各种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先进的科技和设施Ft益成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要素。这不仅需要加大和拓宽教育渠道,培养一大批水教育的专业人才,同时需要全面加强校园内对水设施和水技术的教育,使更多国民能够广泛、科学地运用水科技、使用水设施、维护水设施。加强水管理、提高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需要教育渠道与之匹配。我国是全球l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空间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水灾易发的国家,水管理的教育日显重要。水教育应当从学生做起,分层深入,全面渗透,让更多的人在学生阶段树立起合理用水、爱水、节水、护水的观念。在教育方式上,应当采用渗透式教育,从多视角、多方位进行“水教育”的各级内容。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涵的高度系统认识水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水、社会与水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三、水教育氛围的营造与实施

国内对水教育的关注始于2003年,目前水教育实施情况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水平。已经进行的水教育实践包括节水主题的公益广告、节水辅导员培训、系列中小学生节水主题活动、中小学节水教育和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水文化教育公选课堂、水文化研究工作等。以上活动规模小、教育对象覆盖面小、社会影响不够广泛、水教育内容不够系统深入,甚至会有流于形式的风险。为能够在全社会形成接受水教育的和谐氛围,首先,从制度入手,形成从上而下的变革动力和资源配置条件,如节水主题活动经费支持、活动基地建设、相关研究投入等。其次,善用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观念传播,包括青少年接触频率最高的网络、移动电话及电视等。再次,在教学计划允许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讲座等正规水教育。目前在大学里已经有部分水利院校开始实施与水教育有关的全校公选课,也开始发行系统的水教育教材,实施有效的探索。如,浙江水利水电学校已经将水文化教育设为基础必修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法学院开设了限选课——中华水文化概论,并已经发展成为全校选修课,在水利工程等专业开设了中国水利史课程。

特色教育范文第2篇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第156页)1987年3月,他指出:“在整个四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既然是长期的事,不可能搞运动,只有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208页)1989年3月,他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第290页)同年6月,他又说:“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党员。”(第305页)邓小平同志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德育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时期“左”的错误决不能重演,而8O年代中后期轻视德育、失误的教训,应永远记龋。

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地阐明了德育工作的客观地位。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很大变化。……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1990年3月,他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也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第355页)这两段话讲的是物质与精神、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一般认为,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因此,可以认为这两段话讲的是德育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广狭之分,狭义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关系,即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广义是讲德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从广义讲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这反映了总设计师的德育大思路。他指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又指出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德育工作的能动作用,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把握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德育工作“万能论”和“无用论”,防止“左”右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从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论述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983年1月,他指出:“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第202页)1983年10月,在论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反对精神污染时,他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由什么样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第45页)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第38O页)“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这条中国发展的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可谓语重心长。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诸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这些新课题,必须以邓小平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为指导,发挥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和保证作用。

二、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之前,多次指出,要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5年3月,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从此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简称为“四有”。1987年2月,他指出:“带坏了一代人。”“所以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205页)1989年9月,他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第318页)。强调加强以下几方面教育内容。

1.理想和纪律教育。他说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11O页)“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111页)1986年11月,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青年的影响,他指出:“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第191页)1987年3月,他又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第209页)同年6月,他再次提出:“在强调发展民主的同时,要强调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年有理想、有纪律。”(第245页)

2.坚持四顾基本原则的教育。他多次强调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年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他在1987年3月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教育问题,同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是并行的。”(第208页)1989年9月,他又指出:“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第31O页)

3.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1989年3月,他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第29O页)

4.爱国主义教育。1983年4月,他指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1992年初,他在南方视察时,殷切希望知识分子“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第378页)

5.社会主义法制教育。1986年6月,他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第163页)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理想教育实际上就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是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他说:“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搞四个现代化,要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第209页)他把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在他视察南方谈话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说培养教育好“以后的几代人”、“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第38O页)邓小平同志关于德育目标、内容的思想,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思路,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三、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第144----145页)1987年2月,他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在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了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进一步的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他在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后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第206页)在上述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德育一定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要及时纠正,最终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解决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实际问题。

3、有效性原则。要运用各种适当的途径方法,使思想教育“有效”。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

4、周到细致、耐心说服的方法。防止“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特色教育范文第3篇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建设,这种思想建设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者来说,要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作深入思考。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是移植别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不能只注重其特色的形式,而要注重于特色的内在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化到自己学校的文化体系中去。其次,要把特色建设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学校教职员工,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共同创建学校特色。

二、学校教育特色的价值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这种特色教育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最终能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中体现出来,即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其标志就是培养出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特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教学方面的特色,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和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色。这三方面的教育特色能促使学生相应地形成三种不同的特长,即知识方面的特长,技能方面的特长和人格方面的特长。应该说,这三种不同的教育特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都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问题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前两种教育特色上,而对于第三种教育特色就比较忽视。一些学校比较积极地开设某些特色班和特长班,对某些学科进行超前性的训练,强化教学难度,或加强力量对学生进行某些技能训练。与此相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方法等方面就缺少特色教育的力度。这样,明显造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应该说,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仅仅在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而且在各种非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的优势,或在某些技能上的超群表现,固然是一种特长,然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某些品行、情感、兴趣、学习方法、习惯、意志等方面的突出倾向,也是一种特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兴趣、意志、方法、习惯等方面的特长,比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更富有意义,更富有发展价值。因此,我们不能把特色教育的内容限制在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上,也不能仅仅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上来评价学校的教育特色,而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等教育内容上,学校应该把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教育与学生人格培养的特色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的特色教育更具全面性,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特长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学生特长的显露在时间上有长短之分,学生的某些特长在短期内就能显示出来,而某些特长要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显示出来,而在意志、习惯、品行等人格因素方面的特长就不能在短期内显示出来。另外,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的不同,其特长会在不同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用短期的眼光来评判学生的特长,尤其是不能只注意到学生的显性特长,而忽视学生的潜在特长。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不能完全用学生当前表现出的特长来评判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效。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而更应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在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某方面教育优势的集中体现,但是,这种教育特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整体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把学校的教育整体看作是面,则学校教育特色就是其中的点,这种学校教育的点与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是显示面的窗口,而面是点存在的基础,点不能脱离面而独立存在。如果一所学校在某门学科教学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取得显著的成绩,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明显落后,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则我们很难说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显然,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全面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从特色教育的目标看,特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使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学校不能把力量只集中在对部分学生的特色教育上,而减弱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力度,从而造成教育力量在分布上的倾斜性。即使对于部分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某些学科上获得超常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以损害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代价,即不能人为地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倾向。应该说,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这是学校特色教育的本质目标,这种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从特色建设的过程来看,学校教育特色是在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建设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进行常规建设,使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机构能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色教育的目标和切入口,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教育特色的建设。如果没有这种常规性的建设作基础,学校教育特色就难以形成。

特色教育范文第4篇

生态文明、生态大学与环境法教育

(一)环境法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忽视学科特点,激励性不够。环境法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传统法学,目前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育法,二是环境污染防治法。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源、环境等知识和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我国没有环境教育立法,目前的环境法课又无力担负起如此重任,导致很少有学生以生态环境的忧患为己任,追求自己的学历、发展的居多。而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培养模式,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没有体现环境法这一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我国的环境法一直未能挣脱传统法学的桎梏,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而“生态文明”观无疑为环境法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的学术界,正如钱学森指出:“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14]而在环境法教育过程中,此种情况更甚。由于环境法的非直接经济利益的性质,如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培养模式来保障环境法人才的培养,我们生态大学的建设将是不完整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将是不可能的。

2.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中的培养对象狭窄,不受重视。早在1999年11月,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成立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百名代表联合签名,呈请国家教委将环境法学课程作为全国法律院、系学生的必修课和全国高校学生的共同课予以规定,直到2007年环境法才作为16门法学核心课之一,但很多学校仍规定14门核心课,并未开设环境法课程,开设此课的大部分学校的开课时间都安排在大学第四学年,除了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如考公务员的、考司法考试的、找工作的、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甚至出国的,都不考此门课程,基本没人安心听课。而真正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很少,有的学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才读环境法研究生,但却艳羡着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而所谓作为高校学生共同课则没有任何回应,各种考试也很少涉及环境法,足见政府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传统的法学学科,这也违反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二)环境法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环境法教学资金不足,教学手段单一、枯燥:理论不足,实践不够。2.拘泥于教材,案例陈旧、生硬、不鲜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应降低考试在期末成绩中的比例。

完善环境法教育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环境法培养模式的建议

1.建立符合环境法学科特点并体现生态大学主题特色的环境法教育模式。尽快开展终身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普及环保基本知识,促进环境道德观的建立。环境法研究生应该有其他相关专业背景,实行宽进严出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培养模式。现阶段,在没有环境教育的情况下,由环境法课程暂时承担环境教育的部分任务,使环境法课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应以生态大学为依托,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这正是生态学原理中“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体现。

2.2007年,虽然环境法课程已经纳入法学专业的核心课,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此课。“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可运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破坏能力最强的世纪之初。我们的地球家园如今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人类已被大自然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5]。人类正经历着自然的惩罚,没有环境法学,人类将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所以环境法学虽乃后起之秀,却厚积薄发,可谓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幸福学研究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是由人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发展就一定会面临环境问题,学习环境法课程,掌握环境法基本知识,比我们掌握英语还要重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调查了解到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课程设置一般情况,找出我们与人家相比共同的科目及内容都有哪些。我们不妨称之为‘世界共同课’。对这些与世界各国教育内容相通的课程,予以重点保护,规定严格的考试测评标准,不许学校或教师随意破坏。”[16]而环境法就是这样一门应该作为世界共同课的课程,对建设生态大学,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相对应的,各种考试也应加大环境相关知识及环境法的考核。

特色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武警教育模式构建

同志指出:“创新也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1]。”并强调,跨世纪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武警院校要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对武警院校提出的任务需求,进行开拓性的构想,对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模式、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武警院校现行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武警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未能根据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及时进行调整,甚至有些课程十余年一成不变,课程中创新性、实践性内容及现代高科技知识内容偏少;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

(二)院校教育条块分割,起步晚、规模小、起点低,难以形成优势。武警院校从八十年代创办初期,因种种原因盲目办学,条块分割,几乎每个总队都有一所初级指挥学校,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有限,校与校之间往来很少,教育起点低,起初主要普及中专学历教育,近年开始普及大专教育,逐步开办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更是刚刚起步,再加上学校规模受限,教学经验、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等方面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优势。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实施创新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极不协调。

二、构建具有武警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一)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借鉴外军的有益做法和地方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警院校实际,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形成一套具有武警特色的、与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一要着眼创新教育,修订教学计划。武警院校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有特长、高素质”的思路,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拓宽本科专业口径,同一系列各专业基础课基本打通,专科教育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创新教育的时间比例,增加学员的自习时间,减少总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减少课堂理论讲授学时;增加选修课时间,减少必修课学时。在教学实施上,强化“四个不断线”,即外语学习不断线,计算机训练不断线,人文素质培养不断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在组训方式上,按照“基础教育相对集中、专业训练定向分流”的教学模式,加强基础课,精练专业课。二要突出“四新”,更新教学内容。着眼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突出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装备教学,依据“理顺关系、优化内容、区分层次、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武警现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充实,在基础课中渗透高科技知识,工程技术课中融汇新装备知识,军事课中增加新战法,大幅度改造原有课程,建立起与高技术接轨、与新装备同步、与新战法并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再次,注重质量,加速新一代教材建设。在筹划教学改革总体方案的同时,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把教材建设与重点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编写教材时注意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及时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成果,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新一代教材建设,形成学科主干教材、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课件等配套齐全的教材体系。

(二)激活教学过程,挖掘内在动力,构建创新教育的“教法”。首先,调整教学重心,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育的长远效益看,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由授“鱼”到授“渔”的转变,也就是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的转变。结合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方法论的教学和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员的“求异”思维,有意识地对学员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新方法教育,强化学员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在教学形式上,由“注入式”、“满堂灌”到“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行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员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领域,提供给学员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师生之间成为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和共同受益的教学相长关系。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综合的教学信息系统。根据武警院校的特点,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建立教学支撑系统,包括课堂教学课件、网上教学软件、人机对话自习系统、习题库、试题库和电子读物;以文献检索为主线,建立资料存储系统,包括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专业文献数据库等;以专业训练为主线,建立综合模拟训练系统,包括执勤、“处突”和作战指挥模拟系统、装备操作模拟系统等。二是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调配和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三)加强“学法”研究,激发参与意识,构建创新教育的“学法”。我军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学”、“重灌轻导”的倾向,严重挫伤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学用脱节。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学法创新入手,创建符合武警院校学员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要坚持渐进式学习方法。因为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靠循序渐进、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形成的,是学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分步细训等;要坚持强化式学习方法。有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强化学习的时间过程。否则,就难以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如有些基本概念的掌握、外语单词的记忆,以及技能训练中技巧的掌握,都需要有一个强化训练的过程;要坚持研究式学习方法。就是让学员带着问题去研究、去讨论,以获得满意的答案,从而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基础,实现人才培养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跨越;要坚持创新式学习方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理解。其实质就是鼓励学员将学到的知识、开发的智能转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关键就是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其学习欲和探究欲,从而提高和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构建具有武警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适应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1、要强化“基础教育”质量观。强化创新教育,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树立“基础教育”为先的思想观念,逐步提高培训起点和层次,全面加强科学文化课教学,使学员真正掌握宽厚、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增加创新能量,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2、要强化“超前教育”质量观。武警院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部队执勤、“处突”和作战指挥的需要,加强武警教育的前瞻性研究,树立为明天培养军事人才的观念,在教学上真正体现出超前性,使学员成为具有多种素质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军事人才。

3、要强化“通才教育”质量观。在实行创新教育过程中,武警院校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条件下部队对人才的需求,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抓好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警官。

(二)优化体制,健全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

一是优化院校政治工作体制,为武警部队新时期军事斗争“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院校政治工作体制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军事斗争“打得赢、不变质”的问题。针对院校思想活跃、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特点,要力避说教模式,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员的理想和信念,着重培养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及创新能力,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决不是空洞说教的理论,并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为学员的成长进步打牢坚实的基础。

二是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院校教学科研的效益,确保能够为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同志说过:“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怎么样。”这句话实际上主要强调院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领导管理体制是院校整体体制的核心,它决定了院校其它体制的位置。对院校的领导关键是实行目标宏观调控领导,使其根据院校的特点,贴近部队实际科学设置学科体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在的活力,为部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和办学层次结构,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学科专业和办学层次的结构设置受军事需求因素的根本制约,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武警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种类齐全、层次较高、专博相兼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及未来信息战中,具备履行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防卫作战的基本职能任务的能力。

(三)搞好调控,规划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

第一,要对院校各专业学科的高技术含量和面临的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宏观性把握。新时期军事斗争是以高技术为基本特征的,而这正是武警部队在未来军事斗争形势下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问题。高技术决非是孤立的高技术,而是全方位、多领域地渗透到各个军事专业学科领域的高技术,因此,院校教育就要增加各个专业学科的高技术含量,将高科技思维教学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加大国际军事战略形势的分析,明确我们面临的严峻的斗争形势,增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搞好院校创新教育。

第二,要规划好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着院校的办学方向。因此,要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在规划院校的培养目标,设计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否则,就不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无法快节奏、高强度、高技术的现代高技术战争面前具有“打得赢、不变质”的能力。院校教育要贴近部队不是目的,是前提,重视部队的长远发展,突出超前性培养比被动地适应部队对部队建设更具有指导意义。院校要“高于部队、严于部队”,决不是仅指在低层次的军事体能训练严于部队,而是培养的人才在建设部队和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素质和能力上要高于部队,以此抖动部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