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农业经济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精选

特色农业经济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第1篇

(一)加快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优质瓜果、亚麻、制种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优质油料各占1/3的规模性生产格局;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三大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全县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达4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4%。全县建立各类特色产业村27个,总面积15790.5亩,其中良种培育村6个1690.5亩。

(二)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效益。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增收为目标,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亚麻、黑美人、阿尔法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种植技术和胚胎移植、冻精授配等养殖技术;围绕抗旱节水,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优新品种52.46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39个,测土施肥40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0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80%,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41%,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3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87个,经纪人580名,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2.49万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10家,其中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生产精淀粉2万吨、奶粉0.14万吨,加工马铃薯12万吨,牛奶1.33万吨的能力。全县规范运行的各类农贸市场达11处,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民和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项,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项,解决了25万人、16.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3平方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49万亩。特别是完成退耕还林5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万亩,荒山造林34.45万亩),惠及22个乡镇、3.73万户、16.3万人,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劳务经济、促使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民和县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水浇地19.3万亩,浅山耕地35.85万亩,脑山耕地8.87万亩。总人口39.58万人,农业人口35.98万人,占总人口的90.9%,农村劳动力17.16万人。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均气温9℃,年降水量340毫米,无霜期170-200天,平均海拔2100-2500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1%。

三、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县现有耕地中80%为山旱地,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农畜产品市场和流通服务组织不健全。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文化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滞后,计生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结合本地实际,注重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布局上,川水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林;浅山地区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脑山地区积极发展杂交油菜等适宜生长作物。以设施温棚建设为重点,在全县川水沟岔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方面,继续培养肉牛、肉羊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

(二)大力培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用工业化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等企业为龙头,通过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马铃薯淀粉、玉米、亚麻、胡萝卜浓缩汁等精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户、农户与组织之间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第2篇

规模生产初显成效

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经历了由农户为主到政府引导的阶段,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从以往小打小闹、小户经营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且效益有明显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农业生产。南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是上海客商投资2000万元,养殖规模逾53.33hm2。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东海食品加工企业带动露地蔬菜266.67hm2。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以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乡邻形成规模化生产,如高沟左磊以左磊禽业社为依托发展年产200羽家禽的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化成片生产的有逾666.67hm2浅水藕生产基地,逾400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6个,200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个。而在黄河故道一线,有7个66.67hm2生态林基地,6个6.67hm2果品基地,4个6.67hm2以上花卉园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区域特色化逐步拓展

全县根据交通、水利和传统,分区域划分不同的农业特色经济区域。省道和一级路较多的乡镇依托交通优势建设多个花卉园,五港率先建立了2个6.67hm2花木园,保滩也建立了66.67hm2花卉园。部分交通便利水系丰富的区域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黄河故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已初具规模。地理中心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化农业,以提子园为中心的岔庙设施化种植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因地制宜,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经济作物,以牌坊为中心的浅水藕种植区已拓展到周边的徐集、小李集。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民众有生猪养殖传统的朱码、岔庙、高沟一带,依托大户形成了生猪生产基地。

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产品外销是各级政府和经济组织面前的一道难关,没有特点和特色的产品在外地很难打开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初步品牌的建立,全县特色农业经营组织逐步了解品牌对商品营销的重要作用,并在市场经济行为中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推出做到有重点、有措施,能够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主打绿色牌,品牌的名称就体现了绿色主体,如涟碧牌浅水藕、鲜多康牌蔬菜、圆绿牌捆蹄。加工产品依托著名品牌或自创品牌,提升产品内涵,今世缘牌糖果就借助了“今世缘酒”,苏美牌酱醋自创品牌并将品牌价值延伸到服务业。许多产品品牌创建与特定地域产地相结合,高沟杨口的“高杨情”草鸡蛋、牌坊何缘社区的何缘牌浅水藕、南集镇的南集牌千张都属有此类。有些产品由家族传统制作,品牌创建直接使用传承人的名称,如孙四牌鸡糕。

项目推进力度明显加大

各级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将优惠政策、科技服务等服务内容放到重点项目、优势项目中,并积极做好各类相关的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创办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帮助加工企业联系南京农科院,建设露地蔬菜基地;引进淮阴农科院在机场产业园区发展麦种和稻种的生产。重视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建立病虫害和疫情防治网络,对规模较大的片区、园区和合作社实行挂牌服务。规范了特色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了《特色农业项目上报和管理的意见》,规定了补助标准,明确了职能部门的责任。着力提高乡、村2级干部的意识,通过组织观摩、外出考察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发展特色农业意识。

存在的问题

尽管涟水特色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因意识和制度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土地流转还有难度。土地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一些农民思想保守,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二是特色农业的开发深度仍不够。高附加值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基础设施有待提高。许多农业生产区还存在水、电、路等问题。四是大部分项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有些项目和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省内外没有形成较大影响。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措施

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的区域规划

特色农业经济需要突出“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群众认可和科学规划,需要与当地生态环境、交通、水资源相适应。在群众的认可度上,需尊重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生产习惯,通过引导促使农民接受和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措施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认识到推动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特色农业经济规划应以点带面,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积极发展有鲜明特点的专业村、专业镇;在235、327省道沿边的保滩、五港、红窑、小李集等乡镇发展花木花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在黄河故道、盐河两岸的黄营、南集、徐集等发展综合农业生产园区,在高沟、开发区等工业优势较明显的地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重点突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应有重心和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从目前涟水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提高特色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民土地产值和纯收入,必须往高附加值方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重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突出特色农业的“新、特、奇”等特点,重点开发绿色产品;再次要重视产品的包装和宣传,着重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产品品牌,继续扩大涟绿、荷缘、苏美等品牌的影响力;还要强调涟水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做好捆蹄品种多样化和鸡糕、千张商品化等工作;同时要创新思维,在做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观光休闲—销售—餐饮一条龙服务。

加大扶持,吸引各类资金发展特色经济

在资金方面,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筹资方式。小项目、祖传加工特色项目或部分需特殊技能项目,一般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发展。市场风险较大,产品价格经常波动,且适合家庭生产的项目,可通过以能人为中心组建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产业、共同抵御风险。龙头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大型加工企业和现代化示范性园区等大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特色农业经济的质量、速度,政策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县政府要从税收、信贷、管理等方面制定扶持措施,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还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税收能免则免,能返还的尽快返还,加大资金补助,积极为项目争取省市资金。而且要疏通信贷渠道,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小额贴息贷款和县直帮扶等政策性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县涉农项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农业、水利、开发、农机和扶贫等项目开发时,重点考虑农业特色经济项目[4]。

积极引导,逐步提高特色经济规模化生产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桦甸市;优势特色农业;调研

12015年桦甸市农业发展情况

粮食生产。桦甸市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743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68200公顷,总产量达到150.00万吨,实现产值33.14亿元;畜牧业。全市生猪、肉牛、禽类出栏量分别达到59.65万头、13.23万头和39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54万吨、2.14万吨、720吨。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23.30亿元;园艺特产业。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包括甜糯玉米)15.36亿元;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1.54亿元;水产(渔)业。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4715公顷,渔产量达到3820吨,实现产值0.27亿元,其中:养殖产量为3069吨,实现产值0.1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5户,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7户,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共有34户,年总收入0.22亿元,从业人数442人。

2存在问题

2.1粮食生产方面

一是中低产田成为影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重要因素。桦甸市中低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粮食生产成本普遍上扬,特别是化肥价格上涨较快,导致种粮收益不断下滑;三是农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

2.2畜牧业发展方面

一是畜牧业正处于由传统分户散养向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需求剧增与现有技术管理水平滞后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精深加工,畜禽产品仍以活畜禽外销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加工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市场预测预警机制滞后,畜产品市场调控手段乏力,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脆弱;四是养殖业融资难、贷款难现象普遍,制约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3园艺特产业方面

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二是原料短缺、用地紧张问题突出,木耳生产原料供应不足、伐林栽参用地审批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缺少深加工企业,如食用菌(木耳)始终以干制包装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2.4水产(渔)业发展方面

一是由于受到辽宁、天津等地的低价鱼冲击,再加上鱼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成鱼精养呈现下滑趋势;二是水产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户对名特优新品种缺乏认识,名特优新品种难以形成规模;三是受资金问题制约,大、中型水库投放苗种数量不足,渔业发展后续乏力。

2.5农产品加工业方面

一是项目建设水平不高。多数加工企业建设规模小,加工能力有限,项目建设存在起点较低、重复建设的问题。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不紧密,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三是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需求高峰和银行担保贷款方式之间存在矛盾,抵押担保的验资、评估手续繁杂,银行结算期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利用贷款。

2.6休闲农业方面

一是缺乏产业整体规划,从业企业基本上是自发式发展,布局分散,各自为战,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对接,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二是承载能力不强。桦甸市休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存在着建设规模小、项目内涵单调、配套服务不全、接待能力不足的共性问题;三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休闲农业产业周期长,形成规模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滚动投入,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3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按照“六型”农业发展总体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农特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龙头企业和规模大户为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和质量安全的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民生改善目标。到2017年实现:粮食生产。种植面积16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55万吨,产值35.35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11亿元。畜牧业。实现总产值30.1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4.78亿元;园艺特产业。实现总产值17.36亿元(包括甜粘玉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1.48亿元;林业。实现总产值2.5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0.53亿元;水产(渔)业。鱼产量达到3950吨,实现总产值0.36亿元,增加农民收入0.04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9.36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97亿元;休闲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实现产值0.41亿元,从业人数达到820人,增加农民收入205.57万元。

4发展效益农业的保障措施

4.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坚持把高产创建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实施作为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基层站(所)条件建设,切实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同时,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技术服务。

4.2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4.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安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休闲农业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八大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部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结束语

临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区特色,并配套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之路。虽然临安市目前依然存在着生态农业产业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不能不说临安市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与临安市情况相似的其他山区县市,可以借鉴临安市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产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和依托。

参考文献

[1]周玉祥,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和体会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

[2]陈初尉黄海明陈英霞临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

[3]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总第27期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浙江省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县,该市立足于本地山区特色,成功地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开拓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引导和扶持发展竹笋、山核桃、花卉等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本文旨在总结临安市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中可取之处,为其他具有类似资源和地理特点的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临安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休闲农业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八大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2004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部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