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探讨,内容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1]、发展困境[2-3]、人才培养模式[4-7]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学者们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努力:

1.明确具有地方特色性多元化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确定,总体上要突出特色,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上要走“应用型”“多元化”“多维发展型”发展模式,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保险、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就业。

2.设置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本专业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兼顾地方社会发展与需求现状,以管理学为核心,兼顾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拓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

3.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队伍质量,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政府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

现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在各大高校逐步深入实践。但是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既没有部属大学所具有的雄厚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又没有专业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一种模式将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改善已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模式转变的有利探索[8]。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将上述三个方面有机统筹并综合改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9]中的表述,产学研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研究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合作来理解产学研合作,本文将突破狭义视角,从广义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理解。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非常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不管实践或理论,一般所涉及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指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高科技创新等内容。那么是否能够从产学研合作方面推进作为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及发展呢?

首先,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广义理解,产学研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应该包括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涉及理工科和文科类专业两大领域。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现在所提的产学研合作内容及领域已经得到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科技等领域。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涉及所有学科,覆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资讯、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德国产学研组织弗朗霍夫学会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以及政府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 [9]。

其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解决。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及政府的不同部门,这符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 “应用型”和“多元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较为容易和灵活的实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促进教师实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各种科研项目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高校通过和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及互动,可以吸纳和共享企业和政府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质量。

因此,可以从广义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地方综合国力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机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结合起来并综合提高。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探讨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10]。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应该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学院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尤其是产学研政策,同时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成果,从而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鼓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实践及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次,学校及学院教师在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往过程中要向其灌输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思想,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意识。

(二)深入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突破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既要重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领域。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传统的合作培养

传统的合作培养包括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合作形式。其中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是产学双方利用专业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11]。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应当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各方也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其他培养方式,如定向委培、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培养利益结合点,巩固产学各方的联系,稳定学生培养质量。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委托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某项研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在委托研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以吉首大学为例,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如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规划中,学生参与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其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请承接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等工作,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成长,近两年来有多人参与湖南省“挑战杯”、吉首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并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3.共建研究中心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针对地方事务的共同研究中心。以吉首大学为例,2012年吉首大学向省科技厅申请成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之一为武陵山片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这为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可以更好地实施传统产学研办学和委托研究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可以成立规模较小的专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习性工作。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开展需要科学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构建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机制。

1.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管理机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机构建设和完善,可在学院下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院领导联合组成,负责产学研教育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订合作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案。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可以包括两个中心:一是产学合作中心,由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教师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实施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二是专业研究中心,是学生参与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以上产学合作中心和专业研究中心均实行导师负责制。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33-04

1998年,云南大学、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创办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此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开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该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地改革[1]。2013、2014年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黄牌专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提出警告。之所以被列为“黄牌专业”,失业率较高、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知识、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知识、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导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重视课程体系的重构,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提出新要求,应该认识到提高专业对口和就业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建构发展中。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及重构,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2]。当前,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管理才能。

(二)关于课程设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课程的定义上来看,普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互动的媒介和核心要素,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和活动。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内涵上来看,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狭隘地理解成学科课程的开设。目前,在中国的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计划中,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总结当前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课程、开设顺序合理、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符合方法论的要求、反映学科主要知识以及现实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和前沿。

(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命名最早应该是在国内,国外则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时,其侧重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相较国内均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的专业分类方面,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内学者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分析的维度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反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张晓燕等(2014)提出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在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这些都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3]。二是在探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上,廖宇航(2013)通过对首届毕业生做“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说明目前国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收的生源特点等[4]。三是从构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作用和工作方向上看,周湘莲(2011)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标、内容、保障和考核等方面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龙兴武(2011)则认为区域地方性大学应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重点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6]。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评价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体系改革历程

2002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已连续招生13 届,培养9届共690名毕业生。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修订,课程体系亦随之多次调整。其中,较大程度的调整原因在于专业方向的设置或改变,先后设置过社区管理方向、环境管理方向、技术经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向,开设过10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其中仅46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7届及以上的年级保持开设;而其他61门课程变动较大,甚至还有38门课程在13年的培养方案中只出现过一次。同时,部分课程定位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或由专业核心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总而言之,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稳定,多数时间处于变动调整状态。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看法,本文面向福建农林大学本专业首届(2006届)以来共9届所有毕业生以及2012―2015级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毕业生有效问卷203份,在校生有效问卷287份,总数为490份。其中,调查学生在不考虑各个教师授课情况下,仅从课程本身和个人实际出发考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举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看法,并着重两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课程是最有价值的”和“哪些课程是最应删除的”。

统计选择频数显示,从最有价值到最删除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排序如图1、2、3、4所示。总而言之,从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经济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而从专业选修课的总体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类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从考虑课程删除的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考虑。

于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基础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安排靠后的学期上课。同时,各学年课时安排不合理,大二课程多大三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均衡,部分时间课程安排过满,出现一天12节课程的现象,超负荷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操作性差。

(四)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不符合

法学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被安排在选修课环节,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体系思想建设与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课程体系,看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庞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无所适从,感觉学而不精,同时给用人单位一种“此专业学得太宽太泛”的印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正是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而疏于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补充,以至于课程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在“规范教学”、“评估不出事”的要求下,大部分教师多以常规题型出卷,甚或部分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复习答疑时,给学生圈定背记范围。大多数学生只需在期末一个月根据教师圈定的范围,复印学习委员的课堂笔记,进行突击冲刺复习,考试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能拿奖学金。由此,被学生们调侃为“课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同时这也造就了课程学习“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生总体比较勤奋,也更善于背记。由此,在每一届毕业综合测评中,前几名的基本是女生,保送研究生的更是如此。

四、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一)根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从高校调查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碑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依托高校本身资源优势,如985或211院校、师资强、生源充足,如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这样的先天优势并非所有高校都可以具备,因此很难模仿。二是设置的专业方向好,或与学院其他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或是社会较热门方向,就业情况较理想。如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制定了以特色强专业的方针,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确定了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实现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相互借助,主要培养初步掌握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专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并擅长风险评估、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在安全示范区建设、安全文化与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林院校,具有较强的农林专业优势。因此,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时,可以考虑拓展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研究,其中重点在于搞清楚农村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整体科研成果,依托农林院校的基础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优势专业方向。这里有三个方向供参考:一是农村公共人力资源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该方向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是该方向市场需求量大,政府部门与企业同样适用。二是农村公共财政方向,目前我国村一级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而公共财政方向正好满足需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体现农大特色,同时该方向市场需求量也大,而且不影响考公务员考研。三是乡村环境治理方向,该方向是社会热点,可突出农大特色且学院在师资上具有优势。在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化和具有针对性。

(二)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按模块分类设置课程

一些高校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多杂,课程过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尝试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模块的方式,按照不同模块开设不同课程,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大一基础课和公共课学习的基础上,大二或大三开始分方向培养。这种按模块分类设置的方式,可以让专业集中师资优势突出特色。另外,该模式也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学习目标更明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按模块设置需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精准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动向和未来五年就业需求,以此来有目的地设置模块,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真正有所所获,也为地区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分模块的设置同样需要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本院本系师资优势。如社会管理模块、公共人力资源模块、环境治理模块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2014,(5).

[4]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5]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

河北大学第八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JX08-ZD-04)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4日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我国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迅猛发展,在全国已有近500所高校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模糊和边界不清,形成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导致了课程设置杂乱、就业方向不明、社会认可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环保等专业方向。然而,相对于师范院校、医学院、体育学院等这一类专门学院而言,一般综合性大学其专业方向和专业优势较为模糊和不清。这样,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很空泛,培养方向不明确,学生毕业后也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方向和职业定位。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需要研究河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应用技能的开发,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现在师范院校、医学院等高校都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教育管理、卫生管理等专业方向,学校里也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公共管理专业,通过专业定位和优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突出与同类和相关专业的差异。

(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定位和优化研究,可以彰显河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明确了学生的就业方向,避免培养与市场脱节;同时在课程体系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管理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模糊和不清,使其成为“万金油”,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差。通过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社会调研、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目前,河北省的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河北师范大学和华北理工大学培养方向明确为教育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其他学校没有明显差别。因而,河北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分析社会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立足于河北,寻找其专业定位特色。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推进公共服务购买。非营利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都不断加强,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也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担主体。因此,河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要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河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建于2003年,专业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于2006年取得MPA专业学位授予权,是河北省重要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管理学院雄厚的公共管理类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定位是在具备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事业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方向,兼顾教育事业管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务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在行政管理部门或文教、非营利组织等组织从事管理工作。这样,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引导下,进一步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由于河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点发展文化事业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兼顾教育事业管理,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专业的实务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需要体现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突出文化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和教育事业管理,强化管理类课程群设置,以应用和实践课程群为辅助,着眼于学生未来广泛的毕业去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专业发展课程为核心,在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管理基础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优势,设置特色课程,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多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拓展课程模块+应用和实践课程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基础课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概论、组织行为学、财政学、会计学原理、教育学原理、企业管理、社会保障学等;专业发展核心课程有: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文化事业管理、社区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专业发展拓展课程有:文化资源概论、文化发展政策、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法规、教育预测与规划、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非营利组织营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电子政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应用和实践课程有:秘书学与公文写作、公关策划、管理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信息获取与利用、公共事业发展调研、非营利组织发展调研、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验、电子政务实验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岑乾明,宋卫琴.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前沿,2010.11.

[3]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4]谢舜,蒋永甫,胡玉兰.基于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2.6.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总结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切实结合当下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的情况,密切联系学校治学特色,提出重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硇乱宦纸萄Ъ苹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学生通过在秭归基地、洪山区人民政府、黄冈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在趋势分析还发现,相比较于2003版培养方案,2007版、2011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有明显增加且趋于稳定,浮动不大。尽管实践环节学分增长较多,但纵观整个课程设置还是体现着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特点。在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考虑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变化以及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10年中途提出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会管理)教学计划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计划并实施至今。通过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其培养效果,可以简单归纳,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继续深造次之,最后才是公共管理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困境

1.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①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同质化。在综合对比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7所高校在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后发现除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外,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与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课程相似度较高。例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学方案中也能找到。同时,笔者横向对比了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前者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有19门课程是和后者相同或相似的,占总课程数量的50%以上;同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趋同现象就更严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都涵盖在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案中。②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同质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11版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上,通过比较发现这这两个专业在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上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一致的,而在近15门主干课中,有12门是完全相同的,而对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出现课程交叉,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成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二级学科的课程内容上也出现同质化。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

2.专业特殊性不强。①办学特色体现不明显。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没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高校,但很难通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去看到这一办学特色,尤其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在教学方案上找到资源与环境管理(2个学分)和土地资源管理(2个学分)两门课程。这对于近200多个学分要求的课程设置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种现象无疑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特殊性。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目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在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本科专业前50名中无法找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存在,而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第7位。通过研究自2014年9月以来我校大学生就业中心主办的大型招聘会,发现招聘单位多为地矿核企业,但由于同质化现状,公共管理类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也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同时这一点在2015届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也可以看出来,鲜有通过大型招聘会顺利就业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有偏差。综合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企业。但是结合上面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实际上其毕业生主要单位流向还是企业,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占比很小,这无疑说明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偏差。随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凡进必考,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就业目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通过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数据统计发现无论是可报考职位数还是招考人数,比例均有所下降,这无疑也会对“适应在公共管理部门单位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这一培养目标造成偏差。与此同时,根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发现本科毕业社会需求量大且受毕业生青睐的职业是更倾向于一些低技术含量且可替代性很强的工作,如人事、助理、文职等。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毕I生都感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在每年超过20%多的升学毕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求学,有的出于就业考虑,有的完全兴趣使然,有的考研保研接受专业调剂,更甚者纯粹为了升学而升学等。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都能反应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环节出现问题,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职业教育不成功等。

三、重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1.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我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仍然要坚持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为主,只有守住这一培养目标,我校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才能与相近专业,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区别开来。其次,根据我校的治学特色,建议将培养出口锁定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国现行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实行“凡进必考”和“凡晋必考”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公共管理类各专业要着重研究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2003年人事部将公务员的通用能力分为9种: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之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学生的国土资源理论知识能力。这一点在各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才招聘要求上都是重中之重。能否与实践部门建立起良性互动直接关系着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否能够寻到理论之源,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科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角度看,如果该类专业不能为其培养的学生提供一个经常、持续地进入公共管理部门观摩、实践的平台,那么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将大打折扣。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里,可依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光谷发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实验室、公共经济研究所等平台建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改变学校与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距离远”、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实习环节走过场等现状,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2.根据办学条件及培养方向强化专业差异性。根据我校治学特色,首先要强化的是与国内其他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性。只有突出了专业特色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学校必须以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为核心,构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和学科群。例如,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方向),以此来拓宽学生在资源环境等行业的就业渠道,以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助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强化专业差异性。其次笔者认为要强化的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设置上要严格区别开来,重视“专才”培养,以增强其培养的学生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设置足够体现本校本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将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与资源管理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地矿资源等优势学科为支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来进行课程设置。在研究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时,笔者也能找出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方向来设置课程的实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重偏重于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这给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启发――可以增添类似资源与环境管理、环境政治学、国土资源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在国土资源环境的知识面。而在上文,笔者对我校主办的大型招聘会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来校招聘的地矿企业、资源类企业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一旦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在这些领域知识面,将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作为该领域的后备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可以避免毕业生多流向银行、快递等行业的尴尬局面。

4.教学环节更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不能如愿按照培养目标向公共管理部门输送人才,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这势必会对公共管理类未来学生的专业信心度造成影响,表现在对专业定位、就业前景以及职业潜力的疑虑与迷惘,从而对专业的兴趣度降低,进而导致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人数递增。建议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开设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必备的辩论和谈判类等训练语言表达的课程,要加强各类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使用、各类公文的写作等实际技能的培训,培养环节要鼓励学生间、师生间多发生思维碰撞,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非局限于课堂教学讲授与图片演示,要重视教学环节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尽管我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诸如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的可喜成绩,但笔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不一致、就业预期与就业渠道不一致、人才需求与人才输出不一致等问题,这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之际是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本文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及优势资源,提出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等重构公共管理类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认识到,这里还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一个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庞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匹配、实践部门的有效回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锋正.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嵌入性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Z].2003-11-18.

[3]李军超.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20).

[4]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高教论坛,2003,(01).

[5]王河江,巫丽君,何晓柯.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6]中国校友会大学研究团队.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公共管理学的问题引起了行政管理学界的关注。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两者的差别是由于翻译的不同而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但这种差别何在?后者没有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笔者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探讨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不能仅仅以西方学者的观点为依据,而主要应根据中国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来探讨。本文试图首先通过对公共部门的科学界定来确定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与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6] 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