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医院 外部景观 分析 外部空间 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 医院管理者与设计者开始更多地关注购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构筑现代化的医疗建筑, 以此来减少疾病的感染几率和提高医疗效率, 花园等医院的外部景观则成为难得一见的便利设施。对于很多综合医院而言,虽然它们往往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地段, 享有便利的交通, 却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挑战: 寸土寸金的经济压力、 嘈杂的治疗环境、 更高医疗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保留优秀员工的软性要求等。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只是简单地观赏特定形式的自然和花园景观就可以在5 m i n , 甚至更少的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压力状况, 而若在更长的时间内甚至还可以提高医疗效果, 如减少止痛药的摄入量和减少住院期[1]。此外,有助于康复的、宜人的自然风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品质形象。

1.案例分析

1.1北医三院分析

北医三院位于北京中北部,地处繁华的北四环内,因此医院占地面积较小,而人流、车流密度较大,我们小组一行五人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得到对北医三院的以下分析:

1.1.1 院区建筑布局分析

北医三院原院区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建设前期缺乏总体规划的统一指导,院区总体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布局凌乱分散,各种功能之间关系不够清楚,院区内建筑多为平房或低层楼房,占地面积过大,使得院区小而杂乱。

1.1.2 道路系统分析

由于地窄人稠,留给机动车停留及行车空间极少,主要停车场为地下停车场,有少量露天停车位,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混合,院区内各种人流、车流混杂,相互交叉,缺少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缺少明确的标识导向系统。以新门诊楼前的大型广场为例,地下停车场出口与露天停车场出口及医院入口形成冲突,极易造成拥堵。住院部前的车道较窄同时未标识成单行车道,长导致错车缓慢以及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威胁。

1.1.3 院区绿地规划分析

用地面积不足是我国大中城市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此问题在北医三院尤为严重,由于地处繁华地段用地紧张,北医三院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硬质景观居多,高大建筑物南面向阳处极少绿植,既影响美观也致春夏秋季曝晒,相反高楼间绿地有多棵大乔,偶尔空出的绿地种植上草坪和一些低矮的灌木,导致春秋冬季寒冷,另外少有的绿地间不注重灌乔草的合理配植,景观层次单一,缺乏病人休闲游憩的场所。

1.1.4 院区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分析

北医三院由于用地面积小,景观小品较少,现有的小品也未考虑到病人的活动心理和身体需要,且设置的位置也不尽合理,只是象征性的一种摆设,使用率低下。北医三院西侧有一木质廊道和花架,但年久失修,木质材料已出现裂痕,不但不能使用,甚至有安全隐患。院区内也很少设置桌椅供休息,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病人到户外散步时,总是没有可以停下来休息的地方,只能到路边席地而坐。

1.2三〇九医院分析

三〇九医院坐落北京西山脚下,南接皇家园林颐和园,北靠百望山森林公园,西临西山风景区,东衔京密运水河。地处北京郊外的三〇九医院远离嘈杂的城市闹区,拥有较大的占地面积以及良好的小气候,因此院区内景观效果良好,不失为大城市医院的典范。

1.2.1院区建筑布局分析

三〇九医院始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院区总体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布局明确功能清晰:院区东部门诊楼前有一半圆形水池广场,南部为一中式古典园林,中部为院区主体建筑,北部为一开敞广场,住院部位于院区的西部,远离街边,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1.2.2道路系统分析

由于建院初期规划以及近些年的扩建导致外部空间减少,而原有停车场多为露天停车场停车位较少,再加上院区入口较狭窄以及就诊患者数量较多,造成三〇九医院的入口处拥堵,常常一堵就是个把小时;进入院区以后,由于缺少明确的标识导向系统或标识不明显,院区内的车容易误驶入其他车道造成拥堵。

1.2.3院区绿地规划分析

由于地处郊外,三〇九医院绿化面积较高,景观要素运用较为恰当:门诊楼前帆船的造型巧妙地将水体和楼前广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游憩休闲功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医院的环境质量;同样,院区南部的中式园林则给患者和家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廊道与水体相结合,地形高低起伏,水体景观与廊道绿植相互衬托对比,更显景观层次的丰富性。除此以外,三〇九医院内还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小型庭院以供人休憩,如中式的三友亭、日式的枯山水,以及欧式广场等,植物种类也相当丰富,据我们调查统计,仅仅南部花园的植物种类就多达四十种。

1.2.4院区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分析

相比调查的其它医院,三〇九医院内部景观小品更多寓意更加丰富,以门诊楼前广场为例,帆船以及门的造型给患者以积极向上的暗示,水体景观设计利用建筑小品和喷泉相结合的形式,给患者以平缓、安静的氛围,水池内的喷泉设计时则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加强和丰富空间的气氛,给患者和家属在视觉上以沉稳宁静、幽雅明快的感觉。院区南部的百草园将上百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以图示的形式画在了廊道顶上,这种具有深刻意义的景观小品让患者和家属更愿意驻足停留。除此之外,院区内其他景观小品也借用积极向上的事物来暗示,如三友亭中的岁寒三友,欧式广场上的雕塑都成功的弱化了医院紧张的气氛。院区内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在进入游园以及广场均有无障碍通道方便障碍人士同行,院内木质座椅也很多,方便病人及家属休息。

2.结语

对于医院而言, 医疗的过程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内、病房里, 合理的景观对患者的康复、 家属的心情和工作者的工作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人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发展,景观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 1]UL R I CH R S . Health benefits of gardens in hospital [EB/OL]. [ 2009- 07- 10]. http : / / p la n terra . co m . pdf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 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07-02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专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善,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其制造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具有行业壁垒高、集中度不断提高等特点,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行业的崛起正在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生产和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

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1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格局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系统改善空间较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有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1.2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往来平均增速达7%左右,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据统计,美国、欧盟、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2015年强生公司以2 584亿美元的总收入位居全球榜首。2011―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3 9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为1.90%。预计该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增长至4 775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将呈现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但增长强劲,市场销售规模2001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179亿元、2 120亿元、2 556亿元,2014年的增长率为20.06%。我国医疗器械2015年市场总规模约为3 080亿元,为2007年535亿元的近6倍。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为568.58亿元,新华医疗以75.54亿元的收入位列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收入之首。2010―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CAGR)为17.01%。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大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17年将达到4 94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

1.4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中,跨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5%。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医疗器械,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2/3的医疗器械是进口产品,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出口的是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等。进口医疗器械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2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把医疗器械纳入战略发展,“十三五”医疗器械已经到了蓄势待发,大发展的趋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2.1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 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未来我国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收获及继续高速发展。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稳步增长,我国由于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提高、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及居民支付能力增强等因素,国内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必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迅速扩张、高速发展。

2.1.2 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具有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其中,产品设计与研发、分销与品牌建设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利润的关键环节。

(2)新进入的企业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研发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2.2 政策强力支持,助推市场需求增加及产业优化壮大

(1)国务院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精准医疗等领域将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和支撑升级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被确定为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这必会加快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助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医疗装备新需求下,国内医疗器械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卫生部将专门推出100亿元的民族健康产业重大专项,可见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成行业未来的主要方向,尤其小微医疗器械科技公司作为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的主力,成为大公司重点收购对象,致使医疗器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壮大。

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医学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1)医院高端医疗器械的配备以及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

医疗器械创新体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特点。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设备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该行业相互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高度重视医疗器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临床急需的产品提供支持。预计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将愈加紧密,对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等势必产生巨大影响,促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化。

(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五个领域。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指导点,国家对医疗器械和医疗装备有很高的支持。数字化诊疗设备将作为“十三五”重点专项的首发。高端医疗影像产业化方面,主流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及多功能的影像设备仍是“十三五”重点关注的部分。诊疗一体化特别是高端影像相结合、可再生组织修复的材料和可吸收植介入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智能医疗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医疗器械高端设备及前沿技术如云诊断等多由发达国家所掌握,大量的健康信息智能检测微型化需要我们整个行业来发力。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为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借助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操作或通过现代通信方式指导前方术者操作。同时以人机工程学为背景进行医疗机械改进,改善医疗器械中的弊端,保证相关机械性效能更高更好,人机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要以全球性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企业必将从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政策及自身发展战略三者联动过程中抢占先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必将真正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 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态势[J].财经界,2009(1):43-46.

[2]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

[3] 盘点: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排行[EB/OL].(2016-08-11).中商情报网.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我院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需要,用新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多渠道、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拟订《2012年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对象:医院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二、培训内容

1.医院战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走势;国内外卫生和医疗改革前沿和热点问题;医院外部政策环境和医院内部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的战略性分析;卫生事业改革与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医院战略管理的艺术与实务等。使学员通过学习能够熟悉环境分析、规划过程、资源分配、组织结构、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定位等概念,对战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中国医院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竞争环境,应用战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医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关键点。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人力资源战略与竞争优势保持;医院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医院薪酬设计与管理以及医院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医院最有价值的资产。3.医院营销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营销的理论和观点演变;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医院营销战略规划与医院市场定位;医院市场营销策略;医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医院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基本营销理论,提高把握中国医疗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未来发展态势,具备进行营销规划和设计营销策略的能力。4.医院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医院财务费用控制及其程序;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及其前景预测;医院的收购与兼并;医疗行业的融资渠道;医院改制和医院资产评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学会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医院经营状况并指导决策。5.医疗质量与医疗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医院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医疗费用控制评价;循证医学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患沟通的风险防范和规避等。通过学习让学员熟悉和了解如何建立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医院医疗质量意识、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从而让学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树立全新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整体素质。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药类商品;市场营销;医药市场;销售策略;市场定位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促使全社会对精神领域的疾病更加重视,抑郁症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大幅提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抑郁症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随着治疗率的不断提高,近十年来医院抗抑郁药处方量年增长率维持在15%以上,国内抗抑郁药市场潜力巨大。

1.2研究意义

我国抗抑郁药市场潜力大,国内外药企在抗抑郁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时我国医保政策的改革,政府在药品价格方面的严格管控、加强对医疗体系的监管力度等政策,反映出政府对国内外药企的要求将逐年提高。由于受到同质化的竞争以及仿制药的冲击,来士普销售增长率逐年下降,2019年来士普销售权回归丹麦灵北公司,对来士普销售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要想确保行业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对来士普目前的销售策略进行改进和优化。

2研究对象

丹麦灵北公司专注于研制、生产治疗精神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来士普,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物,2019年1月1日来士普在中国的销售权由西安杨森公司回归丹麦灵北公司。

3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3.1国民经济环境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居民城市化,抑郁症就医观念的改善,使医药市场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抗抑郁药市场总体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3.2社会人口环境

我国人口基数大,抑郁症患病率高达7%,但诊疗率不足20%。在患病人群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患病与性别存在相关性,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2)患病与年龄存在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递增。(3)欠发达地区相比发达地区发病率高,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发病率高。

3.3技术创新环境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外资公司开始加大国内市场的投入,开始关注在特殊药品的推广和销售,抗抑郁药物在这个时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国内的药企也借助国家的扶持发展壮大,有能力开展对原研药的仿制和新药物的研发工作。

3.4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医药行业具有严格的准入机制,药品上市审批流程繁琐、速度缓慢,创新药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政府医保改革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医药市场行业政策规范力度持续加强,涉及药品生产、流通、医保、政府集中采购等诸多方面。

4来士普营销现状

4.1渠道管理

丹麦灵北公司在来士普销售权回归后,商销售渠道基本保持原有的商业合作,西安杨森公司负责来士普十余年的国内销售过程,商渠道建设趋于完善。但由于丹麦灵北公司在国内市场一直以转让销售权合作营销的模式为主,销售渠道相对比较简单,销售权回归后两家公司的商需要相互磨合。

4.2产品现状

针对来士普销售权从西安杨森公司回归丹麦灵北公司,在来士普回归前灵北公司就进行了公司组织架构的重组,成立了精神线和神经线两个产品组,资源投入的目标性加强。西安杨森公司在回归前考虑到销售业绩以及回归后更换包装的问题,使得商和医院大量备货,导致来士普回归丹麦灵北公司后销售数据出现明显的下滑。

4.3价格标准

我国医药市场具有严格的药品准入机制和政府议价政策,药品价格受政府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来士普通过参加政府集中招标确定相应的地区价格,目的是维持终端市场的价格,但同时招标价对于不同城市的医疗机构只是一个参考标准,由于监管和政策的局限,出现不同城市的医疗机构药品价格不同的现象,目前终端市场依然维持原有的价格体系。

4.4促销方法

目前国内外药企仍然沿用传统的学术推广方式,通过向从医人员传递药品信息和最新医学信息,西安杨森公司被誉为医药界的“黄埔军校”,在国内药企中以学术专业化著称,来士普在西安杨森公司十余年的专业推广下,已成为抗抑郁药领域非常成熟的产品。目前还是以学术覆盖为主,将产品特性和优势频繁传递给精神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时跟进临床药物使用的反馈,在抗抑郁药领域增加影响力。

5市场定位策略

5.1市场细分

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目前具有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地区精神卫生中心,如县精神卫生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该类医疗机构设置科室专业性强,主要针对精神类疾病而成立的精神专科医院,设有心理治疗与咨询科、精神科、康复科、心身疾病科等。但是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将精神卫生中心与精神病联系在一起,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卫生中心非常排斥。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患者往往都是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由于重症患者往往是在其他医疗机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精神卫生中心需要重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虽然精神卫生中心的体量较小,但由于抑郁症患者较为集中,以单体机构计算药物需求潜力巨大。第二类是地区的综合性医院,此类医疗机构科室设置齐全,但很少有设置治疗抑郁症的专门科室,抑郁症往往归于神经内科诊疗范围。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关注的重点在于诊断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梗、中风、癫痫等。而抑郁症属于慢性精神疾病,短期内不会危及生命,所以在神经科不被重视,并且诊断的医生为神经科专业并不是精神科专科医生,因此针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手段比较局限,患者的依从性低、复发率高。综合医院由于其自身优势,是抑郁症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机构,来士普作为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患者数量大,药物的需求量明显高于精神卫生中心。

5.2目标市场营销

西安杨森公司通过十余年专业化的学术推广策略,来士普已成长为抗抑郁市场的首选药物,市场认可度高、临床疗效显著,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来士普作为成熟的产品,目前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最活跃的时期,市场潜力大、竞争激烈,年销售额持续增长,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广,抗抑郁市场对价格更加敏感。来士普在目标市场应当采取无差异化营销,争取获得更多患者的选择,保持同类药物行业领先的水平。丹麦灵北公司专业度强,专注于精神药物的研发,与全球知名的大药企相比体量较小,因此针对目标市场需要采取集中性营销,整合公司资源,深耕于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和精神卫生中心,保持在抗抑郁市场的标杆地位。

5.3市场定位

针对精神卫生中心收治患者的特点,往往是抑郁症已经发展到晚期,在其他医疗机构治疗不佳的患者,治疗目的是尽快控制病情不再恶化,同时也要关注治疗的安全性。来士普作为成熟产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的同时改善患者睡眠并且副作用小,其产品特性是精神卫生中心医生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专注于脑血管类疾病,如脑梗、中风、癫痫等疾病,脑血管疾病的预后过程中由于病患躯体行动不便,往往会出现典型的抑郁症状,传统的治疗专注于躯体功能的恢复,随着医疗观念的发展精神健康也逐渐被关注。但由于这类抑郁症患者合并有脑血管疾病,在用药方面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禁忌,来士普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既可以改善抑郁的症状也能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在患有脑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用药。

6优化营销组合策略

6.1商业渠道优化

来士普回归丹麦灵北公司后,销售渠道并入后磨合还需要时日,目前终端市场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针对如何选择商方面,公司需要顺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关注商的市场敏感性,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力等方面。丹麦灵北公司在中国的渠道策略需要进一步规范现有的销售渠道,整合资源合理投入,规范终端的产品价格。引入商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巩固渠道体系,加强销售商的监管工作,确保终端销售工作的正常开展。

6.2产品策略优化

2018年9月丹麦灵北公司推出新型抗抑郁产品“心达悦”,用于重度、难治型抑郁症。但由于价格昂贵市场接受度不高,相对于成熟的药物来士普可以协同定位组合销售,策略如下:(1)针对高收入人群,推荐心达悦。(2)针对重度、难治型抑郁症患者群体推荐心达悦,中度抑郁的患者推荐来士普。(3)胃肠道疾病合并抑郁患者优先推荐来士普,而神经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优先推荐心达悦。

6.3定价策略的优化

国内医药市场的价格受政府的监督和管控,针对集中采购定价的策略:(1)认真研究政府标书细则,对相关政策分析,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2)结合市场情况制定应对政府议价的价格权限,收集国内公示价格,针对部分地区低价给出合理解释。(3)公司商业部门要与政府保持沟通,市场部门增加专家拜访频率,及时收集各方反馈。

6.4促销策略的优化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诊疗方式,通过医院端App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了解疾病信息,通过网上预约挂号、线上诊疗、远程专家会诊等,患者不但节约了诊疗成本还可以合理利用医院资源,尤其是针对抑郁症这类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病耻感强,通过线上诊疗可以消除这种心理顾虑,提高抑郁症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7结语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疗旅游 对策 集团优势 青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25-02

山东省青岛市地理位置优越,医疗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医疗旅游的天然优势。但从目前来看,青岛医疗旅游的发展依然面临瓶颈。笔者通过细致、系统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青岛医疗旅游的开发提供几条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一、形成具有特色的医疗旅游产品体系

在医疗旅游过程中,迥异于其他地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最能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显现出来,是吸引医疗旅游者前来就诊的关键因素。青岛市面临激烈的医疗旅游市场竞争,要有更多发展就需要提供与主要竞争对手异质化的医疗旅游服务。青岛市在温泉疗养、中医药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有开发特色医疗旅游产品的资源。

(一)突出特色,打造“海水溴盐泉”

青岛即墨的温泉资源丰富,有着全国唯一的海水溴盐泉,泉水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失眠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港中旅海泉湾度假区、金麒玉麟温泉山庄等大型旅游度假区在即墨相继建立,度假区内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娱乐项目丰富,已具备一定发展医疗旅游的基础。青岛开发特色医疗旅游产品可依托即墨的温泉资源,将温泉特有的功效与青岛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强大的娱乐功能相结合,发展慢病愈养服务,建立慢病愈养基地,打造属于青岛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医疗旅游核心产品。

(二)重点发展,创立国际健康城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地处温带,受大陆性季风和海洋的影响,气候湿润温暖,四季怡人,且崂山地形奇特,山脉雄伟壮观,奇石遍布,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风景秀美,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具有国家森林公园的称号,是青岛市唯一的AAAAA级景区,是优秀的旅游景区。青岛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建设以崂山为首的三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这为打造崂山国家健康城提供了政策支持。2016年3月22日,新华锦集团与韩国延世医疗院合资公司在青岛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确定双方将在青岛合作建设国际化医疗项目,这开启了崂山国际健康城建设的序幕。

(三)优势提升,发展疗养康复业

青岛市南区关风景区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点,树木郁葱,鲜花遍地,且“关”的建筑造型独特,有“万筑博览会”之称,其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的优美风景是“关”的特点。青岛优美的环境和适宜的海洋性季风气候,使得青岛非常适合度假,有着“东方瑞士”的美誉。青岛的疗养资源极其丰富,有第一、第二疗养院、山东省青岛疗养院、空军疗养院等13家部级尖端疗养机构,其中大部分位于关景区,使得关成为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青岛发展医疗旅游,可以在丰富的疗养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打造顶级疗养度假基地。

二、政府提供大力支持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成空间布局

政府的支持是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有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使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快速。首先,政府可以在掌控全局的前提下制定发展规划,完成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努力完善青岛医疗行业建设。在医疗格局分布中重点体现三级医院的龙头地位,把二级医院作为发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专科医院的医疗特色,加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与医疗旅游发展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行为规范,使医疗旅游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维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公平透明,保障医疗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再次,有效整合青岛的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引进齐鲁医院、协和医院等高水平知名医疗机构来青开办医疗机构,为青岛医疗旅游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还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承载量有关。为发展医疗旅游产业,政府要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公共交通、餐饮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的舒适度,吸引客源。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局限于硬件设施,还包含吸引患者前来就诊的软件条件。政府要引导医疗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协作,加大与医疗旅游中介公司、保险公司等有关行业的沟通联系,建立全面有效的服务体系,切实为医疗旅游者解决保险、报销的后续问题。尤其是针对外籍人士的旅游需求,要极力争取把中国的医疗旅游治疗列入国外医疗保险范围内,解决外籍人士在青岛就医的后顾之忧,扩大青岛医疗旅游的客源。

(三)重视品牌效应,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对青岛医疗旅游的宣传可以建立青岛医疗旅游品牌,积极地打造专属于青岛市的特色医疗旅游产品,树立青岛医疗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是保证旅游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明确的营销策略是将医疗旅游服务推广出去的有力手段。现阶段,青岛市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营销推介,打造健康青岛品牌,通过媒体权威、系列报道、设立互联网宣传平台等方式建立医疗旅游推广平台,采用便捷有效的途径将青岛市的医疗旅游信息传播给广大旅游者,吸引游客前来。

(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专业人才

“以人为本”的理念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医疗旅游行业也同样适用。作为医疗旅游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青岛医疗旅游行业的发展。在青岛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着重发展医疗旅游的政策引导下,青岛的医疗旅游行业必然发展迅速,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应建立和储备,因此,青岛市在大力全方位创建医疗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提高,以期更好地为医疗旅游行业服务,加快发展进程。

三、医疗机构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医疗服务机构是医疗旅游的主要服务者之一,其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旅游的质量,对一个地区医疗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地区医疗机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地区医疗旅游发展的好坏。因此,医疗服务机构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走在高精技术的尖端,对医疗旅游者形成有效的吸引力。

(一)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

医疗水平和技术是旅游者在医疗旅游过程中最重视的因素,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每个医疗机构的必修课题。首先,医疗机构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创立医院特色诊疗方式,提高自己在医疗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在加强技术诊疗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医疗服务形象,创立服务型医疗机构,使旅游者在就诊时拥有舒适的就诊环境,提高旅游者对医疗旅游的接受度。

(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外籍人士是医疗旅游这一国际行为的主要参与者,青岛的医疗机构在服务外籍人士时面临着认可程度和跨国报销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青岛市全年共接待国外游客128万人次,增长3.6%,外汇收入达到8.2亿美元。因此外籍人士在青岛的医疗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给医院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通过JCI认证的医疗机构屈指可数,而青岛市一家也没有,所以医院要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积极进行JCI国际认证,使自己获得国际认可,增强核心竞争力,吸引外籍人士前来就诊。在积极进行认证的同时,医院可以与医疗保险机构联系,为前来就诊的国内外患者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解决其就诊的费用问题,避免后顾之忧。

(三)加强与旅游景区的联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追求旅游的舒适度,对旅游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与景区的结合既达成了旅游的目的,同时又满足了对健康方面的追求。青岛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质量高,医疗机构主动将自己与旅游景区相结合,推出特色医疗旅游项目,将医疗服务项目融入到景区,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如依托沿海地区发展养生健身、疗养康复项目,顺应政府健康产业规划与崂山景区打造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等。

四、旅行社多方位发展,形成竞争优势

针对迅猛发展的医疗旅游,旅行社等相关行业要及时抓住良机,培养专业的医疗旅游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医疗旅游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一)加快旅行社集团化进程,促进医疗旅游业的发展

青岛旅行社数目众多但是服务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缺乏有影响力的旅行社名牌旅游企业,也没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公司,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旅行社集团化将各个旅行社的资源集聚起来,有助于提供优良的服务,形成集团竞争力。因此,青岛的旅行社可以通过联合或者合并形成集团化,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保障各方权益

医疗旅游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但是碍于其高风险性,大多数旅行社都不愿意选择进行医疗旅游活动,许多患者的医疗旅游行为是自发进行的,一旦出现纠纷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事实就抑制了医疗旅游行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旅行社要积极联系保险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为自己保驾护航,降低医疗旅游行为中自身的高风险,保护医疗旅游各方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合,开展基本医疗旅游项目

现在青岛的旅行社大都开展境外医疗旅游,担任医疗旅游输出的角色。旅行社在进行输出过程中可以不断汲取外国发展医疗旅游的经验教训,积累经验。目前青岛的体检中心有110多家,其中不乏专业性强、服务好的大型体检中心,在青岛医疗旅游还未得到全面认可的现阶段,旅行社可以与医疗机构相联合,推出以体检保健为主的医疗旅游形式,这种医疗旅游形式风险较低,也能为大众所接受,可以成为打开青岛医疗旅游市场的通关钥匙。

总之,面对国内外医疗旅游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现状,根据对青岛市医疗旅游发展环境的分析,青岛市在发展医疗旅游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医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由政府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医疗机构要苦练内功,迎接医疗旅游的大发展。同时,青岛旅游资源的结构调整及医疗旅游相关产业的集团化发展势在必行,对于青岛市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医疗旅游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广海,高旭.青岛市开展医疗旅游可行性分析[J].江苏商论,2015(7):61-64

[2] 郑健.浅论青岛旅游核心竞争力[J].经营管理,2012,275:139-140.

[3] 董少华.医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