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居民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确定

供配电方案的初步选择、负荷预测及10kV电源接入。考虑10kV电源接入前,首先必须进行负荷预测,只有容量确定之后,才可以从整个系统10kV线路上选择合适的接入点,来满足整个小区的负荷需求。就当地供电而言,2005年以后的住宅小区多以高层为主,其建筑总面积一般都是在5000~400000m2之间,每户的建筑面积多在70~180m2之间。以一个建筑总面积为250000m2的住宅小区为例,其中商业部分40000m2,多层27000m2,高层183000m2。总的住宅户数约2100户,每套住宅面积从90~150m2不等。下面来确定该小区的总用电量。

1.1负荷预测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值,我国住宅电气设计住户的单位面积计算负荷大概为:多层住宅每平方按30~35W计算,高层和小高层住宅每平方按40~45W计算,商业性质用电按每平方50~55W计算。以此原则计算该小区总的用电负荷为:

P=S商业×55W/m2+S多层×35W/m2+S高层×45W/m2=40000×55W/m2+27000×35W/m2+183000×45W/m2=11380kW。

考虑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及功率因数,取变压器最佳负荷率k为0.8,功率因数cos为0.75。由于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作息时间不同,而取同时系数为0.4,则折算后该住宅小区变压器容量S1应为:

再通过单位住户负荷预测法进行效验,我国住宅电气设计每户计算负荷大概为每户4~6kW;

S2=总住宅户数*4kW=2100*4kW=8400Kw

经过效验,参考两组数字,小区变压器容量值S可取为S1

1.2 10kV电源接入方案确定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是城市配电网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城市配电网的统一规划,在准确的预测用电负荷后,一个合理的10kV电源接入方案,成为日后保证住宅小区供电可靠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地市内10kV供电线路众多,每条线路在考虑线路损耗情况后,控制电流约在200A,控制容量约在5000kVA。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若供电区域有10kV供电回路仍有备用容量可满足项目要求,则可以直接使用该回路为项目电源。若现有的10kVA线路中,负荷较重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则需考虑新建一条10kV专线为项目供电。作为一个供电容量8000kVA左右的小区,由于负荷较大,。故考虑自附近上一级变电所新出两条10kV线路为本小区供电,并在小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一座。小区内存在高层和小高层型建筑,其负荷包括定级为二级负荷,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相关条款的规定,两条10kV线路要求出自不同的上一级变电所或同一个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保证两条10kV电源的相对独立,以满足小区二级负荷的双电源要求。

2.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确定

2.1 10k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2.1.1 10kV电气主接线

一般的多层住宅小区,负荷比较单一,且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简单,配电设备多采用箱式变电站。本文的论述以负荷较大,拥有独立开闭所和变电所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为主。

对于容量较大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每栋楼均有配套电梯、消防及喷淋设施,还有地下室人防及消防用电,此类负荷均为二级及以上等级负荷,要求双电源供电。为满足其供电要求,小区内应设10kV开闭所一座或多座,开闭所内部10kV电气一次接线可根据小区的负荷性质和电气网络情况的不同采用两条独立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以上述初步方案确定小区为例,假如本小区最终负荷确定为8000kVA,且本小区以高层及小高层为主,包含二级负荷,故在小区内设开闭所一座,内部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设10kV变电所四座,每座变电所内各设两台500kVA变压器,并且要求两台变压器电源由小区开闭所不同段母线引入,保证二级负荷的双电源供电。供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

图1供电接线

2.1.2 10kV开关柜的选择

10kV配电的设备按其绝缘介质可分为充气式(SF6)负荷开关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或真空断路器柜三种;就目前而言,在小区配电设计中,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可靠性等因素,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内现多采用充气式(SF6)负荷开关柜,其特点在于柜型尺寸较小、分段能力强、设备可靠性高、免维护,能够较好的满足供电公司运行维护及小区供电的要求。

2.2变压器的选择

10kV配电设计中,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备选型应符合节能、低噪音、免维护的要求,并且必须结合不同的用电性质和不同的用电环境进行正确的选择。

常用的变压器有两种:全密封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小区配电设计中,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上,且位于独立的变电所内,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当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下,或处于非独立型变电所内时,需选用干式变压器,以满足消防及其它配套设施的相关要求。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11额定电压及分接头开关10×(1±2×2.5%)kV/0.4kV。

2.3 400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在这里,仍以图1所示小区为例,小区内四座变电所均设有两台变压器,两台变压器电源引自上级开闭所的不同母线,400V电气主接线亦采用两个独立的单母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但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时,必须在低压两台变压器低压进线总柜及联络柜间采用闭锁装置,保证在一段向另一段母线供电时,不会造成电力系统不同电源之间合环。

目前国内低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设备种类也比较繁多,作为通用设备,目前主要应用的400V室内配电柜以抽屉式成套开关柜和固定式成套开关柜为主。两种柜型进线总柜采用智能型低压断路器,各支路均采用塑壳式低压断路器。

2.4无功功率补偿

在供配电系统中,感性负载将消耗无功功率,容性负载会产生无功功率。由于多数系统中用电设备为感性负载,因此会消耗掉大量的无功功率,导致系统功率因数下降,从而迫使工程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更大容量的供配电设备以满足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要求。为了提高负荷侧的功率因数,通常会采用无功补偿措施。

供配电系统中常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组作为无功补偿装置。补偿电容器组的投切方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对于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以及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和投切次数较少的高压电容器组,宜采用手动投切。为避免过补偿或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等,宜采用自动投切。在采用高、低压自动补偿装置效果相同时,宜采用低压自动补偿装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更多更好的居民小区被开发出了,居民小区的配电设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分析总结。因此,必须结合工程实践,不断优化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安全、稳定、可靠的配电系统,优质合格的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宅开发总平面 方案设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其中的住宅类项目占据了绝大部分,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又把住宅项目方案设计细分为总平面设计和单体设计。以下结合笔者在设计院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双重经历,谈谈住宅开发项目中总平面方案设计的一些心得。

1 资料的收集

进行总平面设计时需收集的关键资料有:

(1)国土部门出具的用地红线图(含电子版);

(2)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和规划用地红线图(含电子版);

(3)甲方出具的《设计任务书》;

(4)现状地形图;

(5)周边路网图;

(6)当地规划、土地、环保、住建、消防、人防、抗震、卫生、绿化、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各种批文、规定等资料;

(7)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相关规范);

(8)典型设计案例或参考图片。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从规划部门拿到的规划用地红线图电子版和从国土部门拿到的用地红线图电子版不一致,这时应按土地证上标注的用地范围坐标值进行核对,并立即通知甲方加以核实、确认。

现在的住宅开发项目,大多数是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会标明总用地面积、净用地面积(有的地方称为规划用地红线面积)、用地性质、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道路退距、用地边界退距、建筑间距、配套公共设施建筑面积、配套市政设施建筑面积、机动车停车泊位指标、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指标、项目基地出入口方位等规定,有的地区还会标明90平方米以下套型应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和当地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各种批文、规定等资料是方案报批的依据,一定要深入理解、认真执行,并在建筑设计方案报建文本中作为设计依据的一部分列出。

2 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是设计前期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现场踏勘,做好场地现状分析和周边环境分析。设计时应注意与地形地貌及周边道路、环境更好的结合,减少土方量,节约投资成本。既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能保留项目地形地貌特点,使楼盘独具迷人特色。

现场踏勘时需特别注意:

需保护的――场地内的名木古树、古建筑、有保留价值的奇石、水景、植被;

需迁建的――场地内的通信线路、高压线、排洪沟、排水渠;

需测量的――场地内标高、高差、坡度、边坡和挡土墙;

需退让的――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城市黄线、绿线、蓝线、紫线;

需连接的――周边道路、市政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管线;

需借用的――周边优美的江、河、湖、海、山、绿地、公园、广场等自然或人文景观;

需遮蔽的――周边不利的“三废”、电磁污染等;

需尊重的――周边已有的建筑和历史文脉。

3与甲方的沟通

只有与甲方进行充分沟通,深入了解甲方意图,才能设计出令甲方满意的方案,树立良好的口碑。

(1)有经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会有自己的营销策划专员或聘请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在进行方案设计前,一般会先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营销策划报告》,对项目的开发建设提出指引。甲方在给设计院的《设计任务书》中会提出功能分区、户型面积和比例、建筑风格等设计要求。建筑师应根据现场踏勘、《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当地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国家有关规范等就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中违反规范、规定及难以达成条件的地方尽早提出疑问,并提供参考解决方法。

(2)住宅开发项目中,住宅户型、面积、比例等为关键性数据,甲方通常会在《营销策划报告》中提出具体要求,设计师必须在开始设计时就与甲方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并以书面形式确认,才能避免以后大量返工甚至全盘重做。

(3)住宅开发项目一般还会有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这些商业服务设施是做独立小商铺还是做大中型商场,也需要甲方给予答复――做小商铺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减小甲方资金压力,而做大中型商场可以引进品牌零售企业,提高楼盘人气,拉升单位面积售价。

(4)甲方还会根据资金运作情况确定分期开发步骤,搞清楚甲方的分期开发步骤,能快速确定一期建设的总面积、户数、户型面积、比例、层数、环境要求等,对一期的设计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通过典型设计案例或参考图片,可以就建筑物的布置、朝向、户型平面布置、立面色彩、屋顶形式、裙楼处理方式等不少设计问题方便与甲方进行沟通,快速达成共识,少走弯路,加快设计进度。

(6)对甲方未提及的人防地下室建设安排等设计问题及时提交工作联系函件,请甲方以书面形式确认。

4总平面方案设计

4.1总户数的确定

住宅总户数会牵涉到总楼栋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数等多项指标,应尽早确定,为后面的工作提供方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规定了配套公建、配套市政面积或比例,把等等这些非住宅面积减去后就是住宅总面积。根据《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住宅户型、面积、比例,可算出户均面积,由此可算出住宅总户数和各户型的面积、比例、户数。

4.2 建筑层数和总栋数的选择

土地价格通常与容积率有关,容积率越高,土地价格也越高,方案设计时往往是取容积率最大值进行设计。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和地块允许的最高容积率,可以估计出建筑的最低层数,一般情况下:容积率≥3.5时,建筑层数以≥18层为主;容积率≥2..4时,建筑层数以≥11层为主;容积率≥1.2时,建筑层数以≥6层为主;容积率≤1.2时,建筑层数可为低层或多层。随着电梯的普及,很多房地产公司更愿意增加层数而减少楼栋数,以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楼盘品质和单位面积售价。容积率确定后,不同的建筑层数会对应不同的总楼栋数,可先算出几个组合,供总平面方案布置时对比选用。

4.3建筑退距

根据《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先定出建筑红线和地下室控制线,在此区域内再结合人流、车流、消防、景观、水、电、气等管线布置,确定建筑与道路、用地边界线、周边建筑的退距。考虑地面单排停车时,建筑与用地边界线的退距以15米为宜,如果考虑施工和管线布置空间,地下室一般退用地红线≥3~5米。

4.4 建筑间距

《住宅建筑规范》4.1.1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并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在确定建筑间距的过程中,可先根据各地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和修编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算出最小的建筑间距,然后在布置总平面时根据楼栋总数调整增加建筑间距。

4.5 总平面布置

确定了大体的建筑总栋数、建筑退距、最小建筑间距后,就可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公园等自然景观,尽可能多的南北朝向布置建筑。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以周边式布置为主,结合行列式或点式,留出中心大片空地,配以专业景观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心花园,来提高楼盘品质。通常会先出数个总平面设计草案,再通过专业日照分析软件计算、验证、调整,提供2~3个符合当地规划管理部门规定日照要求的方案供甲方比选,最后由甲方结合功能分区、分期开发步骤、工程造价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总平面布置方案作为实施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总平面方案一定要满足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日照的要求,否则面临全盘重做的危险。

4.6交通组织

高档楼盘都会实行人车分流,通常是一进小区大门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沿小区设机动车环路,其它地方为人行区域,除了火灾、抢修等紧急情况外,禁止机动车通行,这样既保证了住户的安全又可以使园林绿化连贯完整。配套公共建筑等对外服务设施的交通系统应与小区住户的交通系统分开设置,避免交叉。

4.7出入口设置

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中还会规定出入口的方位,为方便管理和减少使用成本,常用出入口以2~3个为宜。设计时需满足规范中车行出入口离城市主要干道交叉路口≥70米的要求,如果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时,须经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特批。

4.8消防设计

按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建筑沿街面长度大于150米或总长大于220米时应设净空≥4米×4米的消防通道, 封闭内院建筑沿街面长度大于80米时应设人员疏散通道。住宅区机动车道双行线路面最小宽度为6米,为满足消防扑救、管线埋设和景观要求,道路距离高层建筑边一般≥3~5米,扑救面场地坡度≤3%,消防道路坡度≤8%。随着消防设备的大型化,现在很多城市要求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2米。消防车道可与园林的广场、铺地相结合,既扩展使用功能,又使环境更加优美。

4.9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要满足基地与周边道路的衔接、排水排涝等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减少施工土方量、节约投资等经济要求。

为避免雨水倒灌,场地内地面标高一般比周边道路稍高。

对于需要连贯的建筑空间,每个台地高差≤1.2米时,视觉连续感较好。

对于高差较大的场地,可通过设置半开敞式地下停车库或沿街商铺与内部庭院地面标高不同的方式来消化地形高差,使之达到适用、美观、经济的目的。

4.10 “三率”的确定

某些城市可以不用设计单体而先报批总平面方案,甲方为加快设计进度有时会让设计院先出总平面方案,然而批准后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简称为“三率”)等关键指标很难再作修改,所以为了效益最大化,单独报批总平面方案时容积率应取最大值,建筑密度也取最大值,绿地率取最小值。

5总平面方案的确定和调整

总平面方案通过甲方同意后,最终以当地规划管理部门的审批意见为准。各地规划管理部门还规定了批准后的总平面方案的有效期和调整等待期,甲方可合理利用这些规定,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对总平面方案做适当调整。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发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优化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居住者和开发商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1 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 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与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让居民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归属感。例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因而设计者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将小区内环境设计得更贴近大自然,并适当增加小区环境色调的明亮性与多样性,注重小区内软景与硬景搭配的协调性,若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种植带有清新香气的树木花卉。以此带给居民更加舒适、愉悦地居住体验。

1.3 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融入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例如,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依托于历史悠久江南建筑文化。苏杭自古就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苏州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利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营造中国式的且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典韵味。同时,设计中可将与苏州地区相关文化名人或诗文歌赋,雕刻或镶嵌于小区内的石桥、假山、匾额、庭院等各处,以此凸显苏州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氛围。

1.4 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贯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营造和谐家园。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对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或是节约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设计人员可根据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细节上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例如,垃圾的回收、雨水的回收、环保材料的使用、噪音的控制、节能的使用等等。同时,植物的栽种除了注重美观性以外,还要注意适树适地的方法,考虑其和小区风格是否吻合,再充分结合当地的季节性和多样性进行设置。不仅提升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同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与开发企业的设计成本。

2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规划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小区规划定位为英式花园住宅小区。其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个性鲜明,中西融合,即在凸显英式花园定位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东方风格。

针对项目的规划定位,该英式花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案,可将具有古典英伦文化氛围和英式花园形态的景观元素融入整区景观的营造,通过设计中对雕塑、喷泉、廊道、灯光、构筑物和其它小品运用而体现。不同组团以英国著名的文人及思想家名字命名,同时这些空间与周围的建筑有着相同的设计元素。本土元素与东方文化的融合,可借用亭、廊、花架、平台、假山等建筑小品,融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本设计力求营造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并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及艺术美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3 结语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需尊重现代住宅小区住户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安逸的居住环境,融入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小区的绿化。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需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并主动创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莎.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6(4)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第4篇

郊区住宅大盘远离城市中心区域,项目选址通常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房产价值增长速度快,开发商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收益,如重庆市的龙湖地产等。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也面临着许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影响因素;研究

1.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界定及特征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房地产商单独或者联合在城市郊区或者泛城郊地区进行开发的商品住宅。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1开发区域的限制房地产商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区域必须限制在城市郊区.

1.2开发规模的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在郊区进行的商品住宅开发活动都可以称为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必须有一定的规模限制,通常情况下,构成大盘开发的基本条件开发规模至少应为数千亩.

1.3房地产商扮演双重角色

房地产商除进行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活动之外,还必须承担一定的城市基础设

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责任.

1.4房地产商实力雄厚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规模决定了房地产商必须拥有雄厚的实力,开发主体既可为一个独立的房地产公司,又可为多个房地产公司的联合体.

2.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重要意义

2.1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经济大发展。随着城市中心区域的快速发展,原有城市发展模式已不能承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城市开始采取离心扩散式的发展模式,主动向城市郊区扩展。一方面可以摆脱城市中心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经济等压力;另一方面,城市郊区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城市规模得到了不断发展。城市郊区住宅大盘的开发使房地产商积极的介入到城市开发的过程中来,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在建设郊区住宅大盘的同时,也承担了城市郊区部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带动城市郊区经济、商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的发展.

2.2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城市中心区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心区的土地价格变得十分昂贵,房地产商进行住宅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很多城市的中心区域已经变成了城市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再加上拥挤的交通环境,已经很难建成宜人的居住环境。此外,现代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房地产商将目光投向了地价低廉、环境优美的城市近郊区.

2.3有利于城市规划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开发有利于城市的总体规划,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开发往往是在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筹划之下进行的,在规划过程中。规划部门必然会考虑其与发展规划中的各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布局相吻合,且与城市工业、商业及其它产业的调整和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也必然呈相辅相成的关系.

2.4对于房地产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房地产开发商面对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机遇,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抓住机遇,适时转型。房地产开发商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增强其竞争力.

3.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3.1市场定位及影响因素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市场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市场价格定位;(2)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目标客户定位;(3)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经营属性定位;(4)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规划设计定位;(5)住宅大盘的建筑结构设计定位;(6)住宅大盘的建设方案设计定位.

3.2开发模式影响因素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项目是一种大规模、多功能、规划性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开发,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根据已有的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经验分析,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运作模式可分为两种模式,即开发商单独进行开发模式和多个开发商联合开发模式.

3.2.1开发商单独开发运作模式。

开发商单独开发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广州市的祈福新村项目。在这种模式中,开发商可以在项目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但由于开发商独立承担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项目开发建设也加剧了自身的负担,开发商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一个项目中,也减少了其它项目上获利的可能性。就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状况而言,几乎很少有开发商愿意采用这种开发模式.

3.2.2多个开发商联合开发。

在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开发规模巨大,使很多的中型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参与,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也面临实力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实行联合开发变为可能,也为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联合介入郊区住宅大盘项目开发提供了机遇。采用联合开合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广州市番禺区的“华南板块”。但这种开发运作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开发商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不利于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整体开发建设.

3.3相关政策影响因素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政策因素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城市规划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产业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土地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城市土地决定、规定、意见、通知等。土地政策成为影响房地产开发最直接的风险因素。具体来讲,土地政策对城市郊区住宅大盘开发风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取得方式和年度土地利用指标等三个方面。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各项建设而预先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的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施的过程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和调整城市规划的时候就要全面考虑,使城市规划体现出其宏观性、整体性、长期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也要及早预测当地城市的规划目标,选择到增值潜力较大的区位。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三大政策.

3.4区位选定影响因素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区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子、设施因子和位置因子三个因素.

3.4.1经济因子。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区位影响因素中的经济因子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房地产行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居民的收入水平、区域经济居民的消费水平等。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房地产区位价值的不同,因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内居民可以享受到更高的个人收入、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更高的生活质量.

3.4.2设施因子。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区位选择的独特之处是十分注重社会性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其完整性。具体是指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项目周围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商业设施、教育设施、娱乐设施、医疗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

3.4.3位置因子。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项目如何选址将直接影响到开发商的利润和居住着的经济效益或生活满意程度。其中,位置因子是影响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区位选取的关键因素,主要反映在项目选址地的发展状况,交通便利状况,项目选址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3.5经营管理影响因素

经营管理是郊区住宅大盘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开发商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的将所建房屋出售出去,并回收资金获得投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将面临着许多风险因素,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风险、财务风险、时间管理风险、沟通管理风险、经济风险和内部决策与管理风险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营销策划影响因素、物业管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4.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的具体措施

4.1准确的确定项目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对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的营销具有关键作用,开发商要做好住宅大盘开发的市场定位工作。对于市场价格定位,要制定出合理的租售价格,一方面要维持开发商既有的利润水平;同时,也要为购房者所接受。开发商必须明确住宅大盘建成后的市场目标客户,只有判断好目标客户,才能获得预期目标。为此,开发商要认真分析该区域人口构成比例,合理预测市场需求分析,开发相应的建筑市场。对于住宅大盘的方案设计方面,一方面要符合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要求,保证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的质量;同时优化建设方案,做好住宅大盘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建设;此外,还要根据预测的目标客户类型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4.2选择适当的开发运作模式

选择适当的开发运作模式也是房地产开发商进行风险规避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实力和郊区住宅大盘项目的建设规模。在郊区住宅大盘开发过程中,如果住宅大盘的项目并不是超级巨盘,而且房地产开发商具备足够的实力对项目进行单独的开发建设,那么开样的降低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郊区住区的配套设施完善和建设。此外,开发商对住宅大盘项目的选址离城市不宜过远,或者选择发展不成熟的区域,避免开发的住宅大盘项目避免成为一座“孤岛”,而需要与城市形成一个自然的连绵带.

4.5制定有效的经营管理方案

房地产营销一直就在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担负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以独特的主题策划为中心,综合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在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使产品能够快速、准确地直达消费者.

现阶段,只要房地产企业认清形势,房地产策划能有效地整合房地产项目资源,充分发挥它的特长,增强项目的竞争能力,以赢得自己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余凯,《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2]温伟,《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联合投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3]刘瑞光,《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第5篇

“幢”在房产测量规范中的定义是“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这个概念是一个相对整体抽象的概念,具体如何确认“幢”,可谓是见仁见智的,然而“幢”的确定是影响分摊的主要因素,“幢”是房产测量中的基本单位。房产测量中的各项工作都应以“幢”为单位,逐幢测量。能否正确地划分“幢”,将直接影响到房产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尤其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幢”的划分应引起广大房产测量人员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如何确认“幢”。

案例一:两期房屋相通,但不属于同期建设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项目规划分两期,一期地下室建设过程中报批二期建设,在二期设计中因为了增加地下车库的有效利用率,改变了一期建设方案,取消了地下室分割墙。规划按照两幢批准规划,且在验收时分别按照设计中的一期、二期进行验收,如图1所示。

该种情况下“幢”的划分应当首先考虑独立的概念,虽为两期建设,但在使用上并不独立,如果仅考虑两期建设而按照规划审批界限将房屋分成两幢,则该部分房屋不符合房屋登记基本单元要求“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因此笔者认为该类房屋应当按照一幢处理,分别标注建成年份。该种情况类似于房屋的改扩建,其“幢”的认定是一定的,但建成年份是不同的。

案例二:地下室相连的多幢房屋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一新建住宅小区,地面2个单幢塔楼式住宅单元,住宅塔楼单元楼电梯均通往地下车库,规划批准资料为1号楼25层,2号楼地下一层,地上25层,1、2号楼住宅部分户型基本一致,如图2所示,建筑施工图纸依照规划的“幢”出图,分幢方案如下。

方案一:按照规划分幢,即1号塔楼为一幢,2号塔楼及地下室为一幢。问题是1、2号塔楼虽同户型,但分摊面积2号塔楼将比1号塔楼少很多,原因在于地下室部分面积较大,分摊所得的幢共用比例也将很大,这种方案将导致两幢同户型房屋分摊面积相差很大,因此笔者认为该种方案值得商榷。

方案二:两幢房屋与地下部分合成一幢处理。该种方案的依据为幢的“独立”特性。该种方法将不会导致同种户型面积相差较大,表面上看应很符合常理,但将这种情况进行扩展,若地面为10幢塔楼单元,均合并处理将会给实际的操作过程造成很大的麻烦。

方案三:1、2号塔楼单独处理,地下室部分单独分幢。该种方案避免了两幢房屋的分摊系数相差太大的问题,同样也减免了合并处理工作的麻烦,但这样可能会被认为这几幢房屋分别相连,构成非独立性,不符合“幢”的定义。笔者认为从建筑结构来讲地下室与住宅部分结构不一致,因此均为相对独立。

案例三:关于裙楼式结构房屋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规划批准为商业裙楼、塔楼A、塔楼B、塔楼C,设计单位依据规划按照四幢出具设计图纸,验收分别按照四幢进行验收,裙楼部分相通,如图3所示。

方案一:按照规划核准分别按四幢处理,不符合“幢”的定义中独立性的要求,同时塔楼部分的1、2层竖直通道的公共部分很难处理。

方案二:3个塔楼与裙楼商业部分合成一幢处理,体现了房屋的独立性,同时简化了该幢房屋的分摊处理。

延伸:如裙楼部分利用结构的伸缩缝,造成商业裙楼的可分性,如图4所示。

该类房屋因为裙楼部分是从结构上独立的,在使用上也是独立的,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应分为两幢,塔楼A、塔楼B及下部裙楼为一幢,塔楼C及下部裙楼为一幢。

案例四:利用连廊或架空通廊相连的多幢房屋“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商业步行街共有七幢单体建筑,但各房屋为商业服务需要,均用连廊在二层部分连接规划为一整体,规划1至7号楼,设计为单独七幢,验收为1至7号楼,如图5所示。

笔者认为该图七幢房屋相互在建筑结构上,在使用上均是独立的,因此按照“幢”的定义,该图七幢房屋应单独划分为“幢”。

综上所述,“幢”的划分应首先在“幢”定义的“独立”上下功夫,“独立”包含了使用上的独立,即产权的独立,也包括建筑结构上的独立。根据以上几种案例,笔者认为“幢”的划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产权权属登记的独立,即同一相通相连的房屋,不能因“幢”的划分而失去功能或效能,而导致不符合产权登记单元的要求。

第二,房屋建筑结构的相对独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结构上能够独立并且能够分别独立使用的毗邻房屋,可分别分幢;设计上为多个独立的楼房,以伸缩缝或分隔墙连在一起的,可独立分幢;设计上为多个独立的楼房,利用裙楼相连接,且裙楼部分相通,独立楼房与裙房应为一幢。

第三,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独立,不能因“幢”的划分造成房屋建筑面积发生较大的变化。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而同时,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种新型的房屋结构形式及造型将不断涌现。房产测量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认真体会“幢”的定义,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

参考文献: